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最终生下一个肉球,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幸太乙真人前来收之为徒,赐名哪吒,并赐以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贝。某年,天下大旱,甘露未降。哪吒和家将到东海洗澡玩耍。他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撼动龙宫,惹出巡海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几番言语不和,哪吒杀此二人,由此闯下通天大祸。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并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太无聊了,又看了一遍哪吒闹海,这可是1979年版的哪咤闹海。虽然2019年的魔童降世哪吒,血赚了50个亿,对比来看,我不会再去重温19年版哪咤。19年版的完成度也挺高的,不过他的精神内核那一套,已经不是中式家庭会有的了。包括白左附体的爸妈,搞笑不严厉的师傅,这都是中式社会根本不可能有的。
79年版的哪吒闹海,哪吒的家庭是非常标准的中式原生家庭,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不错的,属于标准的根正苗红。家里的配置就是标准的柔软慈母,不苟言笑一言九鼎的父亲。
哪吒一出生,我就觉得这个父亲非常可怕和暴君似的,听说妻子生了一个肉球,父亲拿着一把剑来,准备把孩子杀了。
父母对孩子的生死大权有绝对权利。并且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身体是自己给的,孩子没有任何隐私。
不过李靖就像是传统的父亲,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出人头地,给孩子找了一个好老师。这里老师的形象太乙真人就很传统,他不是那种追着你屁股跑像幼儿园幼师一样的老师,中国传统的老师就是那种很高冷的,喜欢点化学生,不会像填鸭似的教学。所以在动画片里就给老师加了一个浮尘,老师每次做法晃动浮尘,其实就有一种点化的意味在里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乙真人其实比李靖来说更像一个父亲,起码更像监护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程度上来说,李靖更像是验收成果的甲方。
封神演义作为原著里面哪咤的形象不够,正义不够立体,实在是太魔性,因此79年的故事,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哪吒的动机更像普通孩子。在哪吒“得罪人”以后,李靖是如何做的,在原画里,李靖直接下令,把自己的儿子绑起来,留着备查。。
龙王来李家找说法,怕得罪人的父亲怎么说的?“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这里,李靖第二次举了剑准备鲨孩子。
当然,怎么来说也是自己的孩子,李靖也下不去手,所以他晕了。因此,这里才会有我们很熟悉的哪吒自刎。
这里哪咤削骨还父,剜肉还母,从此与凡人李家一刀两断。
除非死亡,在中式家庭,我们无法和原生家庭割离。但是只要你一天还在这个家里,父母有权对你生杀予夺。这就是最窒息东西。
所以说,当哪咤喊出一句“绝不连累你们!”把父母给的东西都还给了他们,能引起多少孩子的共鸣?在传统的中式家庭里,有多少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我们为了你如何如何?有的家庭甚至把给孩子花的每一笔钱都给孩子算到。以至于孩子后期长大,对父母已经谈不上是“爱”,反而只是“孝”,这个孝道有一点“还债”的意味。
国人共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来反抗强权,同时,我们也塑造了哪咤,反抗父拳。要知道一个人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压迫就来自于家庭。我们喜爱哪咤,崇拜他,可能也是因为他能做到自己不敢做的事。
反观19年的哪咤,当它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知道了,这是一个ABC。他的精神已经不是传统中国人了,人家是精神灯塔人。叫咱们怎么跟他有共鸣?
哪吒抽龙太子龙筋。你作为陈塘关百姓你生什么气,你又不是龙族?龙王胡作非为你不生气,哪吒替你声张正义你还骂哪吒。你大概怕龙王迁怒于百姓发洪水报复陈塘关?甚至李靖自己也这么想。
你要知道,不管哪吒抽不抽龙筋,龙王想发洪水就发洪水。你不贡三牲发洪水,你不送童男童女也发洪水。人们觉得只要满足了龙王的要求日子都太平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可是你曾想过下不下雨为什么要龙王来管?
本来你还寄托于玉皇大帝来维持公道。但天庭压根不管龙王,他们本是一家。那最后只有靠哪吒抽它龙筋。
有的百姓说:“陈塘关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你和陈塘关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要惹是非”。李靖说:“李家没想到养出你个孽子!”哪吒能自刎,化成莲藕身,对谁也不亏不欠,把龙宫搅翻,真是羡慕!
再来看一下故事的结局:哪吒闹完海之后,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人间从此风调雨顺。
哪吒闹海这部电影,表达了哪吒闹海是人们熟悉的神话故事。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见此恶徒,义愤填膺,铤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脱胎换骨,变作莲花化身的哪吒。后来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捉了龙王。人们借助这个神话故事,发泄对造成水害的龙王--最高封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怨恨。托塔天王怕他长大再惹大祸,想杀哪吒以绝后患,谁知哪吒愤怒,拿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太乙真人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叶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后来哪吒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多亏女娲从中说和,赐给天王法宝玲珑塔一座专克哪吒,所谓棒下出孝子打服了哪吒,才消释了父子冤仇。道教中的哪吒,为斗神有战神神格,天将中当仁不让的先锋上将。年少但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准确说是三头八臂,所以人称八臂哪吒。可同时使用八件武器,足蹬风火轮,双手使两杆火尖枪,其余六只手用金砖、九龙烈火罩、混天绫、乾坤圈、阴阳双剑六件法宝,变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个妖魔,是天上人间公认的少年小英雄。
又看了一遍1979年的《哪吒闹海》,又一次热泪盈眶。人老了,越容易被人世间的真情打动,年轻时反而麻木,误以为那是坚强。
哪吒形象自古就有,到了明代,许仲琳写了《封神演义》,哪吒的形象于文献中清晰起来。令人震惊的是,我大学时读到《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根本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凶神。他的人生观就是人若犯我,我必杀之。而且哪吒为人极其狡猾、善于说谎。其中不为人知的是,哪吒除了金刚圈、混天绫、红尖枪、风火轮等等兵器之外,还有一样法宝,就是金砖,对,你没看错就是金砖,而且这玩意是他妈一个暗器。小说中,只要哪吒打不过了,就掏出金砖暗算,“呼”的一板砖飞过去,对手瞬间懵逼被干倒在地,哪吒他哥木吒就曾被金砖一砖撂倒。现在想来,明代许仲琳应该是用金砖暗喻社会上的金钱贿赂手段。实在打不过的人,用钱贿赂,就能搞定。小说中的哪吒狡猾凶狠讲义气, 为救父母选择自刎 ,先去一臂,后自剖其腹,刳肠剔骨,非常血腥。《封神演义》这部小说黑暗血腥,非常精彩值得一读,但这里讲这些是为了引出79年版《哪吒闹海》。79版《哪吒闹海》去除了《封神演义》中哪吒的暴戾狡猾之气和血腥描绘,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巨大戏剧性的光辉英雄伟大故事。《哪吒闹海》简洁而不简单,其中奇妙之处就在于这个剧本所蕴含的巨大戏剧性,也就是英雄的伟大矛盾。这是《哪吒闹海》之所以这么成功的秘密。
文革过后,改革开放,中国电视电影史迎来了它最开放的年代--80年代(包括后续一段时间,但统称80年代时期),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露点镜头,最经典的莫过于86版《西游记》里水池中露点的蜘蛛精;在这个年代,你可拍阴森恐怖的《黑楼孤魂》1989(大陆恐怖片No.1)、《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血腥暴力的《封神榜》1990;在这个年代,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可以走进故宫拍《末代皇帝》1987;在这个年代,你可以拍反应阶级矛盾的动画片《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葫芦小金刚》1989。
除去绚烂多姿的美工、气势磅礴的配乐,《哪吒闹海》最振奋人心的是悲壮的英雄气概。在《哪吒闹海》里的官僚主义作风下,下有被压迫吸血的百姓,上有胆小怕事的李婧、吃童男女的龙王以及无所作为的那个天,这样的环境下,中间必然孕育而生哪吒这样的革命英雄。
他可爱,海边洗澡嬉戏;他强力,混天绫金刚圈;他善良,为救百姓怒打夜叉;他勇敢,敢抽龙筋暴揍龙王;他天真,信了狡猾的龙王;他孝顺,被父亲收去法宝捆绑还要自刎谢罪。让我们重现整部戏里最悲壮、最催泪的戏份:英雄末路。
哪吒心一横,咬了头发,拾起宝剑,腾空而起,对着龙王 吼道:“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随即回头对李靖道:“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哪吒昂首怒吼:“师父!”横心自刎。
英雄已去,不甘问天。沉重倒下,灵鹿涕泪。
后续的事,只简单交代即可。宝莲重生、三头六臂、大仇得报、驾鹿而去。
宝莲重生后的哪吒,有三头六臂的本事,又得到师父赠的红尖枪风火轮,功力更上一层,直接翻江倒海,怒闯龙宫,杀敌报仇而去。但在这结局之前师父说的话才是点睛之笔。哪吒重生后哭着跑向师父,含泪喊道:“师父!”眼中似有千万委屈,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对着重生的哪吒只微笑着说一句:“你长大啦。”一语双关。师父支招哪吒去南天门拦住告状龙王,料定龙王狡猾,哪吒宅心仁厚,面对求情敌人必心慈手软下不了杀手,事后必遭龙王算计,李靖胆小定会出卖哪吒,哪吒孝顺,气数必尽。太乙真人城府之深、算计之远、令人胆寒!哪吒之死是太乙真人一手安排的成长之路,是、也必然是、也必须是的英雄之路。
太乙真人要让哪吒疼、要让哪吒恨、要让哪吒饱受人间之苦、看清人间冷暖、铭记人性卑劣。太乙真人知道,爱能让哪吒强大,但不能让哪吒成长,也不能让哪吒伟大。
何谓成长?一要怒打落水狗,全面歼灭;二要理智清醒,不被人情束缚;三要脱胎换骨、神功大成。赶尽杀绝、理性至上、本领高强。原来英雄是孤独,英雄不是人是神。人有感情,就有缺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英雄大成,有最广大的群众支持,父子关系已决,亲情也不能阻挡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哪吒成了Michael mao。
《哪吒闹海》有伟大的戏剧性,其中神秘伟大的矛盾就是人有情则无伟业,神无情则伟业成。我们庆幸哪吒宝莲重生、法力神通;我们欣慰哪吒大仇得报、驾鹿飞天。可我们不知道为何倏然间觉得眼前的哪吒如此遥远而陌生,心底为何一种酸楚之感油然而生久久缠绕心间。
因为我们都知道,哪吒已经死了。作为人的哪吒确确实实地死了。有情的朋友已经死去,无情的领导获得重生。
英雄的剧本从来只有一种,死而复生。耶稣如此,哪吒如此。
79这版的哪吒不说他的美术和音乐的艺术造诣有多高,光光说主题立意其实就很棒,虽然也带有当时的时代气息: 哪吒独自一人反抗强权(父亲),反抗黑恶封建势(龙王),一人做事一人当,英勇就义(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段真的帅爆了)。经过导师(太乙真人)的指点,重获了新生,最终推翻了龙王的统治,虽然老套但是很完美的一个故事。 魔童哪吒怎么说呢,技术进步是很赞的,但是故事还是赶不上闹海这版,先不说魔童版人设真的太像火影了,它的主题就很奇怪,“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从一个官二代既得利益者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很讽刺。申公豹听了不得气晕过去。而且电影前期根本没描写哪吒如何的不认命,他一直都是被动接受一切,做事也随心所欲。哪吒和他的心魔的斗争没有许多描写。电影展现的哪吒就是个老师父母溺爱,很孤独,随心所欲的熊孩子。 而且大量篇幅都给到敖丙和哪吒这俩人卖腐,可能年纪轻的观众会比较喜欢,我这个年纪真接受不了,敖丙这个角色也是个功能化角色,就是冲着卖cp设定的,人物也很苍白,敖丙这样的人设你能在一堆作品里找到类似的。 新版哪吒就是个披着哪吒皮的火影忍者,导演想讨论的东西,认识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要努力,这些在火影里也都讨论过了,你看哪吒的经历,和鸣人当年的经历是一样的,甚至两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捉弄村民到发愤图强。 在我心中最认同的哪吒,还是这个哪吒闹海里的他,他是白衣翩翩的陈塘关三少爷,他是见义勇为的哪吒哥哥,他是心系天下的三太子。他自刎在陈塘关上的场景,是我见过的最悲情也最美的画面。
都在说哪吒的形象精神内核是“反抗父权”,但我没有那个封建觉醒语境,不大理解父权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也不大理解“反抗父权”是个什么东西。因此重刷两遍后,试图梳理自己对于这版哪吒的认识。仅以这个版本为依据,不涉及更早的哪吒文本及历史思潮。
在这版里加入了一个重要前提,对龙王的丑化,具体恶行在于不下雨导致民不聊生,贪婪不满足普通贡品要求童男童女,并且三太子身先士卒吃了哪吒朋友一个女孩(但貌似被剪去?),这就为哪吒的行为赋予了绝对的合理性。
哪吒是个黑白分明的孩童, 世界很简单,你们龙家仗势欺人,草菅人命,我就要管你就该杀。他嫉恶如仇反抗强权,坦荡磊落敢于担当,骨子里是一派天真和执拗。李靖是是个长期生活在秩序里、畏首畏尾的中年人,从不执着于杀龙这件事本身的对错,只是深刻地领悟到这件事伤害了上层利益(“你怎么敢少伤害天神龙种呢”),将会惹来麻烦。
在这版里,母亲的角色是缺席的,和他有联系角色只有管家,李靖和他的鹿。 鹿是亲密的伙伴但是鹿微言轻。 管家是长辈看护,不管怎么说,遇事先保哪吒小命(来解绳子&劝阻李靖),其实扮演得是母亲的角色。
李靖作为家族家长和父亲,是唯一一个有权裁量是非的人。但他不认可哪吒的义理和他行为的合理性,面临龙王恐吓无力控制局面,同时凭借父亲身份收缴了哪吒的反抗武器,剥夺了他的反抗可能。导致水淹陈塘关四海龙王占据绝对上风。满心主持正义的人最后成了祸延他人的灾殃,唯一的亲人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时候的哪吒在道德和现实层面都是孤立无援的,他既没有武器反抗强权解决问题,又被父亲恨而欲杀,虽然没有下得去手但已经表达了决绝的对立态度。他试图拯救的民众呢,在大水里进退不得,79版到底是拍给儿童的,其实真敢拍一点我觉得最合理的场景应该是百姓怒骂哪吒是个祸害引来龙怒天灾要求处决他。对不起跑错片场了这不是《药》吗。
哪吒死前喊了三句话:
对龙王——“老妖龙,你们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依然是反抗的姿态,但是其实是妥协了,接受龙王提出的方案,自杀承担责任有限破产。你剪除利爪,又如何对别人进行有效威胁,你看哪吒死后龙王还不是找了个借口要童男童女,回到了原点。
对父亲——“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我想这是深刻的失望。父亲的懦弱和出卖(李靖回应龙王:“人在,他跑不了”)先割断了感情上的联结。同时他的义理观念已经反出父亲的体系,在父亲的体系中无法得到承认和认可,血缘是父亲审判我权威的来源,那么从此之后,这个血缘切割干净,你也不再具备审判我的资质,我做的事也与你无关。
对苍天——“师父!”比起楼上那个广为流传的金句,电闪雷鸣中这声凄厉的悲鸣才是真正的惊心动魄。师父是他能力的来源,也是他的同路人。(出事之后他去找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说:“你这回闯祸了。你这祸嘛闯得不错,闯得有点道理。”)但是这个时候拔剑四顾,师父在哪里呢,没有人理解他和支持他。他是如此地孤独。我们觉得他是勇于承担,从时人视角甚至是很多弹幕,他是祸根,他是谢罪而死。
这才是流血者真正的孤独。
79版的美术和配乐非常是我的菜,但我并不喜欢出19版之后谈到79版必提削骨还父,必提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这句话首先是对李靖说“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的呼应,接着才是反叛。那段哪吒视角的快速剪辑其实很重要,明确交代了哪吒的死因,配合着哪吒临死前的三句话,才塑造了一个完整立体的哪吒。单独拎出这句话我觉得跟新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干瘪。我讨厌金句电影,也讨厌把电影浓缩为金句。
没想到长大后重看居然这么震撼,尤其是销骨割肉的场面。
哪吒刚刚降生,李靖就想一剑劈了他;龙王恶人先告状,李靖却丝毫不听哪吒的解释;哪吒制服了龙王,李靖又叫人把他绑起来;面对四海龙王的报复,他甚至想杀死哪吒……是怎样的父亲,才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心存偏见?是怎样的父亲,才会胳膊往外拐,站在别人那边?是怎样的父亲,才会是非颠倒,不分青红皂白?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熊孩子,反而是很多父母不配做父母。在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度,《哪吒闹海》没有跟风歌颂父母,反而敢于质疑权威,提出了“是否所有父母都称职”的疑问,其深度和前瞻性都是国漫中的佼佼者。哪吒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更为震撼。你不认可我,我不强求。你选择了懦弱,我选择承担。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0年过去了没看过更震撼的国漫。
哪吒要是搁现在,就是一少儿精神病患者:躁郁症、暴力狂、自杀倾向、逆反心理……辅导人员要密切关注他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玩什么电脑游戏,业余时间从事什么活动,必须定期参加心理辅导,服用抗躁郁症药……比美国哥伦比亚中学枪击案主谋更犀利的家伙
丁一曰:想你时 你在闹海
电影真的是时代的产物,小时候看这版的哪吒,不觉得故事有问题,现在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味道浓重的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念赤裸裸。对比饺子导演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处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又很符合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哪吒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可能会成为现在这代小朋友的童年回忆,和我们这一代看的哪吒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吧。
年轻勇敢的战士,为保护更年轻的一代不被老朽腐坏的政权吞食,抛弃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怯懦的父亲决裂,战斗过后,向着光明的未来奔去。但是龙王是杀不死的啊,死了还会有新的龙王,永远渴求着更多的童男童女,几千年了,哪吒还打得动吗?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写哪吒,他说,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幽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觉到那是当时的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脉,所以当小说描述到哪吒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时,会给读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可是,这个角色在过去饱受争议,大家不敢讨论他,因为在百善孝为先的前提之下,他是一个孤独的出走者。
省去了繁复、冗长的成长脉络,纯粹提炼出某种极致的哪吒精神,提炼出中国古画与戏曲的精华,刺破权力体制的虚伪和大人世界的荒谬。哪怕世界对不义卑躬屈膝,哪怕至亲对真相懦弱回避,坦荡立于天地间的少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满腔愤恨,持剑自刎,养育之恩,一刀两断。我将骨肉还于你,我用莲藕为躯体。红绫金圈,打尽天下不公事;三头六臂,看遍世间无情人。可在真正长大复仇之前,也难免要对着疼爱自己的师父痛哭流涕。
1979的是艺术,2019的不过是高分动漫
这可能是中国动画史上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作品,伟大之处依然不用解释。哪吒的经典形象和悟空一样,被深深铭记于不同时代的观影者心中,而今天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纷纷驾鹤西去,在感慨哀叹的同时,更应以此为动力,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的动画辉煌。
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形象,也是中国银幕史上一段极为少见、如此尖锐、激烈和惨痛的反叛历程,相比于孙悟空和天庭(统治阶级)的对抗,哪吒做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最艰难的一种反叛,在于“孝文化”是深植骨血之中的,是几千年不允许触碰的绝对底线,被他用一种最悲壮、最惨烈的方式夺回了自我的控制权,告诉所有人,“身体发肤、父精母血”,所有受之父母,又反过来牵制和束缚的,我统统还给你们,哪怕是我赖以为生的东西,去挑战一种不可能战胜的观念压迫,这真的太疼了,是肉与灵的双重疼痛。很赞同“化莲重生”后再无哪吒,不在于被天庭招安,而在于如果承认这种重生,就等于将他悲壮而勇敢的反叛精神消解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宁愿相信他的本命是不认命,那个曾经离经叛道,孤妄放纵的哪吒从前只哭过一次,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1979年的动画电影,那时候我们的动画甚至是优于日本的,可惜的是放弃了这一产业,却成了霓虹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中国的少年大底上应该要像哪吒的
~想你时~你在闹海~
《哪吒闹海》还是有非常不常见的地方,那便是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父亲是可以杀的。
形式上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却带上了过重的政治隐喻。还是该轻松点儿好。
个人认为其中哪吒自杀的情节有很重的虐恋色彩,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内心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小时候老分不清哪吒到底是男是女……以前动画片的角色造型,中性风总是很潮嘛。
我觉得孩子的本性里有一种有别于成人世界的决绝和残忍,掺杂着杀戮欲、性欲、(我不是指成人世界以交配为目的的性欲,一种我也说不清楚比较原始的和两性关系有关的欲望)征服欲,和别的什么欲望。真正受孩子欢迎的故事都不是纯粹的童真故事,像彼得潘会处决永无岛上长大的男孩子,会和海盗战斗,会把死亡当成冒险,像小王子回到自己星球的方法是用毒蛇的毒液摆脱肉体,因为肉体太沉重,带不回去。像海的女儿里,美人鱼承受刀尖舔脚的痛苦行走和最后化为泡沫换得永恒的灵魂,还有各种暗黑的格林童话。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复杂,这种暴力美学,未必只震撼成年人的心灵。起码对童年的我来说,里面的政治隐喻我看不懂,舍己为人敢作敢当的英雄主义也不那么重要。我真正关注的是哪吒决绝的自刎,怀着满腔孤勇,和这个爱我也好、不爱我也罢的世界,彻底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