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极度狂热
生活就像始终在关注阿森纳的比赛,也许现在痛苦,悲伤,得意,狂喜。可一周后,就像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又是一场阿森纳的比赛,又是一次全身心的投入。我知道我想要胜利,想要3分,想要我们一贯的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但我不可能知道在那个时候,它又会带给我什么。
一直以为尼克.霍恩比的《极度狂热》只有一个美国的电影改编版本,结果居然在给年会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发现也有英国人的版本。英国人改编小说无论如何都比美国人靠谱多了,所以毫不犹豫的在网上看了起来。
主角从一开始就能让人看出,导演和编剧忠于了原著。尽管我没有看过原著,但霍恩比的男主角必然是有些忧郁,聪明而又孩子气的。这和美国版的那个主角形象上有着很明显的区别。霍恩比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88-89那个神奇的赛季,阿森纳球迷都知道那个赛季最后一场,枪手只有在安菲尔德以2:0以上的比分击败利物浦,才能获得冠军。结果枪手们在比赛最后的伤停补时阶段完成了这个壮举。故事中的女主句此时正在男主角家附近徘徊。男主角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海布利旁边,他正在家中收看比赛,第89分钟,女主角敲门,他根本不看是谁就冲下面大喊,这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1分钟(指阿森纳在最后的一分钟还差一个进球),请不要打扰他,趁早滚蛋……还好郁闷至极的女主角没有选择打个车就走,所以几分钟后胜利的喜讯传来,海布利周围的枪迷齐聚一堂,欢庆时隔18年的又一个联赛冠军。这个喜庆的场面消除了女主角所有的不快,并最终找到了同样在人群中欢庆的男主角。
在男主角这个狂热的枪迷身边,无数的人受他的感染,他的母亲,女主角,甚至女主角的同屋,他学生的母亲。他们都在那场球时,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英格兰赛场上的那个经典历史时刻。
足球,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而霍恩比正适合这样的题材。他的《失恋排行榜》道尽了那个喜欢音乐,听悲伤的歌曲比过不快乐的人生时间还要长的主角所有的小情绪。就算没读过原著,从电影中也能窥探出霍恩比对《极度狂热》男主角的刻画也是惟妙惟肖(虽然演员的表演其实并不到位),比如全神贯注的听有关阿森纳的新闻而致女友的话于不顾,比如每次陷入沉思的时候其实都是想着枪手,比如所有的患得患失都是针对枪手,比如买每个赛季海布利的季票,以此安排自己的日程表,自陈生活就是从每年的8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5月份结束。
好了,就到这里吧,再写下去,就是霍恩比的男主角与LF的PK了。
等待《毕业在欧洲杯的夏天》吧。
2 ) 一个已跑路阿森纳球迷的牢骚
看过好多遍。
在最爱阿森纳的那段时间看的,的状态和男主特别像,就“我不能总是在想阿森纳”,但是我确实总是在想阿森纳…当时每周的意义仿佛就是那一场比赛,赢或者输会直接影响接下来两三天的心情。但是不管输赢都觉得有比赛看自己就活着,国际比赛日的时候仿佛生活都静止了。
但是爱都是有限的吧。男主等了18年等到一个联赛冠军,我曾经也觉得,我也可以慢慢等,成绩差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赛季初都燃起希望,觉得这次一定会好的,然后又一次一次一次更失望。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球队甚至找不出一个特别爱的球员
真的为阿森纳哭过太多太多次了,壮士断腕一样开始不看比赛的时候,甚至发现连戒断反应都没有,反而生活更开心了,连作息都正常了其实离开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之前的铃声一直是《Hot Stuff》,然后某一天换了手机,就懒得再去设定铃声,于是这个旋律好像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了我的生活。从几乎场场比赛都看,到现在每年就看两场北伦敦德比,看德比的心情也没有当初激动了,好像生活也确实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少了很多情绪起伏,更平静了,是好事。虽然看到球队赢球的消息还是会开心,但是过一会也就忘记了。
但是偶尔会想念,甚至想念的时候还会流泪,想到一些球员、一些比赛,还是会很难受,可能因为还是放不下吧。
不知道还会不会从某个赛季开始重拾热爱。也许还是会回去吧…虽然是忒修斯之船,但是信仰和爱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只要相信,就有意义。
不过也不可能像当初那么爱了,在生活中找到了别的支点,没办法一心扑在阿森纳上。但是是好事,不那么狂热的爱,也许会延续更久。
3 ) 足球是爆裂是温热是噼里啪啦作响的喜欢
终于在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看完了97版的<极度狂热> 即使我根本没看过几场阿森纳的比赛。
colin在里面演一个很loser的小学教师,顶着满脑袋乱七八糟的卷儿,橘子酱色的头发似乎总是潮乎乎的。旧夹克,松垮垮的西裤,就好像所有足球迷在常人眼里的那种邋遢形象,与一个失败的吸食鸦片者没什么不同一一但你要承认我们这可是项绝对健康的活动。他还有件红衣白袖的复古球衣,心脏位置印着小小的枪炮标志。
中国球迷可能少有感受到那种浓烈的气息。无法被深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所环绕,意味着我们更多地去享受固有的孤独。我们总是更羨慕世界另一端的那群人,就好像<极度狂热>里paul的那种,一个典型的英超球迷成长史:学会走路后得到人生第一颗足球,琢磨着怎么用脚把它踢更远;六七岁的时候去看人生第一场现场球赛;再长大一点学会了自己长途跋涉去买季票;临近成年接触烟酒和足球酒吧,在刺鼻的麦酒味里和别人一起吞云吐雾,对着某场比赛破口大骂。这些本该是一个足球迷再正常不过的人生轨迹。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采取某种更为沉默的方式,埋在网络的足球新闻里,在课堂的寂静中被欧冠下一轮的比赛抽签梗得咬紧嘴唇却无法大喊,在别人享受梦境时被闹钟狠狠惊醒,然后又在床榻上被接下来的比分苦苦折磨。我们生于一个足球根基薄弱,体系又并不扎根于群众之中的地方,作为金字塔最底层的那一批人,我们时常因为喜欢而感到无力,哪怕我们托起的是塔尖的那些,真正暴露在世界里面的东西,我们也往往觉得微不足道。足球的概念横空出世而并非血脉相传,我们如同失重般漂泊在别处的足球文化里,又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对足球的费解总会存在,即便在英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就好像世界上不可能全部的女性都能一眼看穿足球运动的特殊魅力所在,而一场精采绝伦的比赛也往往顶不上贝克汉姆一张面孔直白好看一一这一点差异甚微,无论是中国还是北伦敦。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看片子的时候,一直觉着hughes对paul是真爱:她能忍受埋在一群汗津津的老爷们儿里被他们挤来挤去,能忍受耳边足足九十分钟充斥着自己全然听不懂的、夹带着粗口的疯言乱语,能忍受她本应温和可爱的男朋友在人群中,把可能是一生中情绪波动最为剧烈的时刻展现在她面前,毫无隐藏,毫无保留一一极度狂热。从始至终,hughes都是费解的,哪怕她会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把电视调到足球频道,哪怕她知道了一两个阿森纳球员的名字。足球的微妙又体现在它的潜移默化,hughes的某些方面被轻轻地影响,她触碰到这个八月开始五月结束的世界的薄薄一层,但也只是触碰。没人会像paul一样
神往一一除了苦苦等待的阿森纳球迷,没人会把自己每月的薪资只分成两部分:房租以及阿森纳,没人会用是否支付得起海布里球场的北部看台季票来衡量自己的生活水平是否富足,没人会因为输掉了德比分手,没人会容忍这样长的等待一一就像一句话所说,足球的世界里,无法忍受的人离开了,而足够宽容和坚定的那一部分,他们成为阿森纳球迷。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世界是失衡的。它偏颇,它自我,就像paul的独白:「或许有些事你不会懂,除非参与其中。但这是怎么回事?还剩三分钟,你在准决赛2-1领先,环顾四方,见到数以千计的面孔,因为恐惧、希望、担心而扭曲,每个人都迷失了,其他的事情都不在顾虑。然后哨声响起,大家各自散去。然后就在这短短数分钟,你置身于世界的中心。你的关心,以及你制造的声音,已经成为它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这么特别。你变得和球员一样重要。如果你没到过那里,谁会真的为足球而烦恼? 最棒的是,它一再地循环,永远有另一个赛季。若五月份你输了杯赛,一月份还有第三轮可以期待。那有什么不好?那真的很令人安慰。但偶尔有时候一一不会很常见,但会发生一一你碰见了一个不是那样运作的世界。一个不在五月份停止,然后八月份再开始的世界。有些东西永远不会离开,而有些东西永远不能忽视,即使你想忽视。」
我们也可能从未想过我们会不顾一切。我们几乎做遍了所有被现世的现实主义者们嗤之以鼻的傻事。我们把金钱砸向这些虚无缥缈,我们在墙上贴满夺冠海报,球队标语,我们穿着印号球衣走在大街小巷,穿过各种奇形怪状的目光,我们把球队的徽章别在胸前,挂在钥匙串上,或者让它们填满我们任何一块手机屏保和电脑屏幕。并且最重要的是,这并非精神寄托,也不是什么感情的证明,我们的出发点仅仅在于被这些东西包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自豪感、感觉归属,感觉自己是球队的一部分,是足球的一部分。哪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也没人在乎。足球的世界里,很大程度取決于你怎么看待问题,而并非问题到底是怎么样的。
也许阿森纳真的很糟糕。也许生活也真的很糟糕。也许足球本身就很糟糕。一部分。当狂热分子们相互推搡着在谢菲尔德洒下了真正意义的鲜血,它可能是糟糕的;当工人阶级的极端球迷砸碎一整条伦敦北街的商店玻璃,它可能是糟糕的;当曼彻斯特德比前观众席上的小范围斗殴最终招惹来了救护车,它可能是糟糕的。大多数时候,足球总是和一些暴烈联系在一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糟糕本来就属于它的一部分,从某些层面来看,也变成了相当意义的不可或缺。
当你把一只脚迈进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一一足球是暴烈的梦,是持续怀揣的一种温热,是劈啪作响的喜欢,像簧火那种,哪怕寒夜漫长,也熊熊燃烧。
4 ) 电影里的一段独白
Football has meant too much to me and come to represent too many things to me. And after a while, it all gets mixed up together in your head. You can't remember whether life's shit because Arsenal's shit or the other way around. I've been to watch far too many games, and spent too much money. Fretted about Arsenal when I should have been fretting about something else. I've asked too much of the people I love. OK, I accept all that. Perhaps it's something you can't understand unless you belong. But what about this... Three minutes to go and you're 2-1 up in a semi-final. You look around and see thousands of faces contorted with fear and hope and worry. Everyone lost. Everything else gone out of their heads. Then the whistle blows and everyone gets spare. And just for those few minutes, you've at the centre of the whole world. And the fact that you care so much, that the noise you've made has been such a crucial part of it, is what makes it special. You've been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ers and if you hadn't been there, who'd have been bothered about football, really? The great thing is, it comes round again and again. There's always another season. If you lose the Cup of Final in May, there's the third round to look forward to in January. What's wrong with that? It's actually pretty comforting if you think about it. But every now and then, not very often, but it happens, you catch a glimpse of a world that doesn't work like that. A world that doesn't stop in May and begin in August. There's some stuff that just never comes back. And some stuff that just won't go away. And some stuff that you couldn't ignore even if you wanted to.
5 ) 枪手,Tifosi及其他
我想只有某个团队的粉丝才能保持这样的热情,盲目的狂热的美好的爱。
当Paul说阿森纳拿联赛冠军是他18年来一直的梦想,是他所保持的最本真的那个self时,我想到的是21年没有WDC终于在2000年圆梦的Tifosi。虽然从不这么定义自己,但那种感觉我懂,所以在看这部平平的影片时竟然在这个时候有某个戚戚焉。
主角们的感情我没有能理解,对阿森纳狂热的热爱也许是男主角小时候的机缘巧合,周围人如何受感染也变得热爱我也没能跟上这个变化。总之,本片中的感情在我看来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忽略了那么莫名其妙,阿森纳最后夺冠的美好时刻,大街上的狂欢,I am on top of the world,还有男主角最后的独白,那一刻他和阿森纳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他现在不需要球队再带给他什么了。我想起了2006年的上海站,大雨中主看台的欢呼等等。虽然结局没有阿森纳的美好,那个过程还是一样的。
剧本根据枪手球迷小说改编也就能够理解所有的不合理了。坦白说,Colin Firth和迷人的英国口音更能吸引我。
6 ) 极度狂热——枪手球迷的理想与坚持
这不是一篇影评,也不是一篇球评,只是我以阿森纳球迷的身份在看完这部叫做《极度狂热》这部电影之后的一些凌乱的思绪。
我真正开始看球始于2002年,众所周知的世界杯年。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宅系小学毕业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视。而那时电视上所能看到最多的于我来说的新鲜玩意儿,就是各种有关世界杯的集锦和专题。不知为何,我莫名的喜欢上一个失败者——阿根廷。并不关心它的历史,只知道它是强队,球员的眼神很有气质,他们客场球衣的深蓝色是我的最爱。这是我看球生涯的开始,但是跟别的小子们踢野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已记不清了。
暑假之后升了初中,坐我旁边的胖子说他喜欢足球,最喜欢的球队是阿森纳。他有个十分要好的小学同学,也跟我们在同一个初中里,是个曼联球迷。那时中午离家远,于是三人就经常一起吃饭,我最乐呵的事就是看他俩争执谁会是最后的冠军。由于胖子的灌输,我也对阿森纳产生了好感,假装专业的买《体坛》《足球报》《足球周刊》,开始了我的伪阿迷生涯。虽然是伪的,但是03年失冠我也曾失落,04年的不败我也十分自豪。
可以说,在阿森纳最美丽的时候,我遇到了它并无法自拔。
中考失利后,我去了城市另一头的一所市重点,和我最要好的兄弟姐妹们都没能在一起,喜欢的女孩子也就这样远离了我的视线。当时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屋漏偏逢连阴雨,高一上学期临近元旦的时候,意外而来的髋骨骨折又让我在床上躺了大半个学期。时不时的会感叹:我的人生到底是要有多悲剧。躺在床上因为不能起身写字,看报纸看电视便成了主要的活动。于是,几乎被忘记的阿森纳又被我拾起。我看到了,身陷危机中的阿森纳,也看到了那年,阿森纳的小将们,弗拉米尼,森德罗斯,范佩西,还有那时横空出世的法布雷加斯,将危机中的阿森纳一举带入了欧冠的决赛。
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人,你不能轻易地就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那年的文理科分班,我考了个年级第二名。
然而有时候,你甚至不得不承认宿命的存在。从那时到现在又是五年过去了,我经历过人生中最为充满希望的08年,最后却也只是平淡收场,而后,在大学里经历了很多关于理想以及失败的种种,直至今日恍惚间出现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恐慌。
阿森纳也已经六年没有冠军了。这六年之间,很多事和很多看法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包括我对于爱情的态度。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完完全全的蜕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
可是我后来知道我并不是,只要我还是一个阿森纳球迷,我就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即使我知道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下场,往往都是悲剧。
《极度狂热》可能作为一部电影来说,不能被大多数观众所理解里面主人公的疯狂,但是作为球迷,尤其是阿森纳球迷,却深深地知道,这种疯狂是每个真正的阿森纳球迷共通的情感。科林费斯饰演的Paul说了这样的一段话:“18年了,我一直有一个理想从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看到球队获得联赛冠军!人的一生有很多理想,但是有什么样的理想可以让你坚持十八年?”也许这种理想在你看来微不足道,但是足球就是这样奇妙的东西,牵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甚至让你茶饭不思,朝思暮想!这种坚持理想的幸福感,只有作为球迷,才最容易体会到。
我们不是国米拜仁曼联的球迷,时常可以享受到冠军的喜悦;
我们也不是狼队斯托克城莱顿东方,对球队没那么高的期望,不会因为失败而备受煎熬。
但是,一个真正的阿森纳球迷,我想他一定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因为只有年轻人,才会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没有那么强大,却永远怀着实现理想的希望,像个傻逼一样疯狂的迷恋。我我不是英国人,但是在足球之外,在像我这样的年纪,你一定会疯狂的爱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甚至到盲目的地步。眼里满是明媚的阳光,只要一想到他她它,内心里便全是幸福。
现在的阿森纳,很多人都感到焦虑,有些灰心失望的球迷也因此而离开,有球迷也会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六年,没法去等待虚无的未来。
但我总觉的,离开是害怕现实的残酷,只要你还真心爱着,即使你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当曾经坚持的理想,最终能够实现的时候,在欢庆的人群中,一定有你的身影。
作为一个阿迷是痛苦的,大多数时候都在让我们体会现实的残酷;
作为一个阿迷也是快乐的,因为你内心一定有郁积了多年等待爆发的疯狂。
因为阿森纳是一种信仰。
作为球迷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疯人疯语不知所云,恐各位看官见笑。
最后那段想看比赛又不敢看,不停看表还带着骂球队,最后球队赢了说“我知道他们可以的”,简直不能更有共鸣感。自己最爱足球的日子里,生活的所有都可以围绕足球,现如今足球依然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盼头,尽管周而复始,总归有所期待。脸叔坚持18年看到球队夺冠,这是我坚持的第12个年头,利村加油。
一入枪手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擦,Matzke说了,用两个问题贯穿报告始终,看完一遍以后我唯一想问的两个问题是,why do they fuck so easily? why were they together again? 对于一个足球白痴来说,我也只好把它当痴迷症患者分析以及恋爱关系分析的一个片子了。我还看不懂的是,他们为何相爱了就?与书相比,我还是更喜欢书。
拍得很好,柯林叔的演技无可挑剔,但身为一个铁杆球迷还认为,但让心爱的人因为一群不相干的人一再受冷落完全就是人渣行为,女主也窝囊得叫人生气,同是女性的我根本无法理解这两人的感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觉得这就是爱情的足球单身狗还是醒醒吧,除非你长得跟柯林叔一样帅就这态度还想找到女友根
电影剧情三星最多,科林费斯一贯的人品不佳爱装逼角色。然而却无愧枪迷圣经的称号,身为枪迷,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不同年代里都显得那么真实的一致,阿森纳与枪迷的生活捆绑的是那么紧密,情人节选看此片算是选对了。今天骂球队到深恶痛绝,明天为胜利激动到不眠,这就是枪迷!求球队崛起不要让人看不起
雖然我不是槍迷,但電影中他們獲勝那刻,也忍不住熱淚盈眶,不論主隊,凡球迷大概皆同此心。先看過書,對於球迷心理的刻畫,書裡會細緻曲折很多。書裡的愛情,篇幅極少,女主角也幾筆潦草。電影突出了狂熱得不合情理的部份,又摻了好些狗血。一星給足球,一星給Colin和愣愣女主。
虽然我是个根本不懂球的人,但是代入感挺不错的,而且站在男女主的角度去看的话,球迷、冷漠观众还有转变的伪球迷都有呈现。至于会不会被男友影响而去关注一个运动,因人而异。而足球运动作为全世界最被热爱的运动,一个人的爱好拿来上升到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情感生活甚至后半段的人生作比较、选择,还是具有代表性的。虽然鉴于真实事件改编,我对结尾的大团圆还是保持中立态度。
3.5/5单纯电影来说就那样吧~作为一个曾经的/现在兼职的体育迷,那个感觉我是懂的。整个故事拿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故事做主线但是这根主线我反正忽略得厉害。各种回忆穿插,简而言之枪迷必备吧。Colin和马强两位这部的风格和他们之前那奥斯汀男主的形象对比强烈233
起初是为脸叔撸这片。但到大结局的时候我真是一点也不care人物剧情什么什么的。我!想!看!那!场!比!赛!我厂真是一支能把人气死过去又乐活过来的球队。曾经一起哭过笑过的年少时光。固执又傻缺的球队配球迷。话说一直没去腐国就是因为想在第一次去的时候凑一场我厂的比赛啊这是有多难!
作为一名kop,我只能说又嫉妒又体谅。。。我能在搬离anfield之前去现场看场球吗?
有那么一会儿我搞不清我在看的这是Colin Firth还是Dylan Moran……
哈哈哈哈,球迷综合征,尤其是Paul最后那种看球时各种本队赢不了绝对要被虐爆、最后赢球又开心上天说我早知道能赢的心态什么比赛都是共通的吧~想起我湖比赛我经常说今儿绝对输惨结果赢了的那种小得意~Colin Firth卷毛体育宅真萌~
FOR MY MOST FAVOURITE TEAM——ARSENAL
也就Nick Hornby这个死忠厂蜜可以把这个故事这群人写得这么可爱了吧,对心爱球队的复杂感情和吐槽什么的简直太到位啦!为什么那么多你厂球迷都不喜欢?!?我一个路人都替你们着急...
对阿森纳的狂热表现的非常令人信服,令观众感同身受。
“阿森纳的球迷不适合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对吧”。这句台词亮爆。。没想到过去二十五年了阿森纳还是这样每年给你希望然后就把一切搞砸。“生活很糟糕,那又怎么样。”过去几年作为球迷确实是这样过着的。所以垫底啦。。
不喜欢男主,虽然很理解足球狂热,但是这种把情绪带到生活中来的行为实在是令人讨厌。
“我不在乎它是什么:“车子、工作、奥斯卡奖,或者是孩子,然后你会明白今晚我的感受”(18年等不来一个冠军)——科林费斯不在乎的东西现在都有了,信厂子得金樽!
oh Champion ~ i miss it .~ don't let me wait for 18 years
拍给阿森纳球迷的片子。内容倒是不少,用1968和1989两条时间线呈现英国球迷传统和男主个人的痴迷(和女主上床后露出阿森纳裤衩),叙事有英国现实主义底色,主要是围绕学校那些事,女老师怀孕了要担心自己刚来学校请不到产假,镜头和剪辑没有好莱坞的圆熟感,男女主第一次约会时僵硬的表现简直让我怀疑费尔斯会碰上勃起障碍。主线基本是球迷男主与女主的感情问题,女主闺蜜预言她将被“文化殖民”,片尾在阿森纳的神奇逆转夺冠之夜,女主果然融入狂欢气氛被“殖民”了。这条感情线写的挺乏味,看不出费尔斯和女主有多少互动(他俩好上的过程都很莫名其妙),他只是反复向女主自陈足球给自己的影响而已,除了片尾的夺冠赛,电影里出现的多场球赛并不扣剧情(也许对老球迷来说别有意味),这个男人应该真心喜欢足球,他也幸运的找到了老婆,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