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讲述了三名医生在产假后回到大流行后的一线医疗岗位,不得不平衡NHS的需求和为人父母的故事。
看完很压抑的一部。特别是在妇女节这样的日子看女性题材,真的会触景生情。三种关系,母女和祖孙,每两个人都是各自的枷锁。 疼爱孩子的母亲和以让母亲高兴为荣的女儿。留美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母亲高兴,她对于母亲的讨好已经病入膏肓,母亲就是她的世界,她就是那个没有母性只会做女儿的人。 厌恶孩子的母亲和渴望被爱的女儿。留美子和清佳是更为畸形的母女关系。因为孩子夺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开始怨恨女儿,这种情感太畸形了,最可怜的是清佳,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还是要被母亲唾弃。当然,最直接的源头还是外婆为了救孙女在留美子面前自杀,这也成为了留美子和清佳之间的鸿沟。 最让我感慨的是,清佳自杀被救后,留美子去祈祷,希望清佳快点好起来,竟然也是为了满足母亲延续生命的愿望。好可悲,留美子终其一生还是在为母亲活着。 每个女孩都不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我们都不改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活,女性只为了取悦自己。
(有剧透)在温哥华电影节看了全球首映,凑佳苗和广木隆一在放映前都出现了。凑佳苗也是这周才看的这个电影,她说觉得导演处理得不错,还说希望今天观众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自己身边的事情,而不是只是在看一个在遥远的日本发生的故事。因为之前不知道他们会出现,所以挺惊喜的,期望值特别高地开始了观影。电影的结构我挺喜欢的,题材、故事梗概、主题,都不错。然而,从一开始,(以下从最年轻的那个女儿的角度写称呼),我就无法感受到外婆对妈妈的爱,也无法感受到剧情简介里说的,妈妈对她的妈妈(外婆)的爱。不知道是因为演技太假,还是因为故事就是为了体现这种奇怪相处氛围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中间火灾的剧情,和后面的一个小转折(火灾场景的重新演绎),也让我觉得十分牵强、不具有说服力。本来我觉得可能只是演技问题,但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是故事情节问题。或许要看看原著小说才能理解?总之整个过程我都无法代入任何“爱”的感受,就算是剧情梗概已经说了,这个设定就是一个母亲很爱她的妈妈、但是无法爱自己的女儿,我还是没看出来她到底哪里爱她妈妈了,难道这个电影就是在让我们思考这个吗?我的感受是,母亲对她妈妈(外婆)不是爱,只是在努力扮演一个女儿的角色;外婆对妈妈也不是爱,只是觉得这是她生命的延续(自己女儿要嫁人了,她见完男方第一反应居然不是“你真的开心吗”这种,而是什么“他像一汪湖水,你是那束阳光,可以打开他(具体忘了啥意思了大概就这么说的)。”我一直寻思,母女之间就这么说话吗?真是不懂她俩这种高级的有品位的母女情。
另外一对母女,妈妈和女儿,妈妈无法像自己妈妈爱她一样爱自己的女儿,为女儿做的事情、教导女儿都是为了让自己妈开心。这逻辑我能理解,所以这对母女的关系还是更好理解和代入的。但是她们关系的成立前提就是外婆-妈妈这对母女关系的成立,所以由于第一组母女情过于造作,导致出戏的我也不太能代入第二组母女情的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境。
整个电影就是一部父权制资本主义下女性的悲歌,女性在这个制度下也继续压迫女性。片中最让我觉得精彩的一段,是女儿对着父亲的一连串质问,说他只会让一个女人、两个女人来保护他,他这么喜欢去抗议,但是连反抗自己家庭的勇气都没有。然而这一段也是以另一个女性碾压女儿之后结束,我就觉得,这里交代太不清楚了,为啥那女的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去伤害一个青少年,然后那爸爸居然也没有一点反思,任凭别人伤害自己的女儿。可能这片子就是故意要展现男性的懦弱、父亲的缺位?但是这展现得有点过于明显,导致并不具有说服力,反而让人觉得这些角色是刻意安排的工具人。就感觉可能除了女儿,其他人都可以说是有点工具人了…..
最后影片也没有更多的反思和觉醒,就是轻描淡写地说,这世上女人可以分为两种:母亲和女儿。我一想,好吧你这么说也没错。或许要讨论“母性”这种大话题,这种没有结论、深入浅出的展现方式会比较安全。然而我还是觉得,这真的说了等于没说,这部片子也可以不叫《母性》,可以叫《家庭主妇》。最终女儿也怀孕了,母亲居然重复了她自己妈跟她说的那句文邹邹的台词,有点尬,故意点题的感觉,虽然也体现出了她到底有多爱她妈…而且为啥最后一定要让女儿怀孕呢?有种很刻意的感觉,好像就是为了让她思考一下她会是什么样的妈妈?故意传火炬的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不去说这段母女关系、这个非常具有压迫性的社会家庭架构对她有什么样的影响,反而轻描淡写好像她结婚以后一切都更轻松了一样(可以更好的和爸爸平起平坐???),我一脸茫然。这传的不是火炬,不是母性,是父权制的再一次胜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真的是个恐怖片,就是一群人被搞那么惨之后还要继续异性恋婚姻这种模式来持续对自己的压迫,然后在这个体系中不断问自己:我是妈妈还是女儿呢?我会有母性吗?
所以导演/作者是故意搞成这样的吗?才能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更多人去看看然后发表更多不同的评论和讨论!
(影片结束后,有一些观众鼓掌。朋友也说很喜欢,虽然她也觉得前面演技有点怪,但有些家庭可能就是那种相处模式。我看完第一反应是上豆瓣搜评分,朋友说:但这是全球首映啊怎么会有评分!我才反应过来)
《意外怀孕是男权社会最大的谎言》看了这篇文章后,我醒悟过来一个问题,女性一直在为避免生育付出很大的成本。 如果一定要付出成本才能达成一种结果避免另一种结果,那么不能讲她有选择的权力。所以我反对女性选择了生育就必须为子代的存在负责的说法。因为并不是女性选择了生育。 关于遗弃之罪,我认为只能讲她对于人类发展不够负责任,对子代个体的痛苦表现冷漠。不能讲她对于子代个体有道德亏欠。因为表现冷漠分为有能力却故意漠视和无能为力。 母对子的恨意:抢子宫骗子宫现象与不被期待出生的孩子 有多少子代从小是被母亲打大的? 不是所有的母(暂时不讨论父)都爱子代。 反对“给男人生的孩子”,因为男人是不可合作的,男人对母子的承诺一旦不履行,子代的生存问题难以解决,母亲只好没有准备好就带着仇恨和痛苦来解决,只会造成一个痛苦的仇恨的“不被期待出生的孩子”。 母恨子,也只有母(非自愿)负责子的生存资源。父缺位,没有接触也就没有矛盾。子接收到母的恨意也会被感染从而恨母。父亲的“违约缺位”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出生时作为子代,创伤性的母缘连接让仇恨母亲进而仇恨女性在任何性别中都成为普遍现象。请不要被骗子宫。 母与子是天然的jj对立: 生育是子代对母代的波雪,这个波雪会有补偿吗,显然不会因为子代作为胚胎根本没有能力去决定是否达成协议。 只要是通过母亲子宫出生的子代无论性别,在婚姻制度未消亡前十有八九厌女。除非父亲坏的离谱,母亲圣洁地完成了母职并且毫无怨言,子代才能对母亲有设身处地的共情,对女性有设身处地的共情。 对母父同等的道德要求: 等于要求母亲:承担生育的痛苦后不能有任何怨言,父亲缺位母亲替父亲承担养育责任后不能有任何怨言,在婚姻中只有被剥削没有任何维持婚姻的理由却不能破坏婚姻的完整。 要求父亲:基本尊重,把子代当人看就好。在婚姻中既得利益的情况下不可以破坏婚姻的完整(出轨但是母亲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属于父亲破坏婚姻完整)。 反笑与反mz惩罚: 不冲突,反笑意味着子对母没有责任,反对mz惩罚意味着母对子没有责任,同时双方也都没有干涉对方的权利。干干净净。只反笑不反mz惩罚,只反mz惩罚不反笑都不合理。 恐惧母亲,依赖母亲:无法成长的子别 有女人怪女人,没女人怪没女人,创造(谣)出来女人也要怪女人。女人何时这么大权力了可以决定世间万物? 因为从未“失责”的“失权”母亲。每一个子代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母亲解决一切问题。从未学习独立解决问题,走入社会仍沿袭这一模式,女性一边诘问自己的母亲一边被迫作为伴侣的母亲角色带着痛苦和仇恨来解决问题。男性犯罪是女性没妥善对待他或者女性纵容,男性吃亏是女性做的太过分或者女性没有帮他争取,女性不被允许不符合完美道德,被侵权也只怪女性自己没有勇气抗争没有保护好自己。完全忽视了男性也有主观能动性和女性并没有已经完成同等地走到各行各业的管理层的事实。 母别是完整的人,子别也一样。子别享有完整的人权,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能力,承担一切后果。母别现在该做的是对青少年和成年子别放手,把子别当做平等的人来看待,合作或是斗争。
很多评论里都说很窒息压抑,我看完后感觉倒是没有那么过,长泽雅美的《母亲》和这部比起来显得更压抑一点,全部电影到最后都没有母亲的爱和忏悔,只有天经地义的利用。
这部电影里讨论了很多东西,值得一看!留美子家里发生火灾,母亲和女儿清佳被压在柜子下面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先救母亲。这不就是那个经典的问题吗,如果你的妻子和你的母亲同时掉到了水里,而她们都不会游泳,那你会先救谁?所有作为丈夫的人都苦于回答这个问题。而现在这部小说却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丈夫的确很难取舍,但是需要你去挽救的人也是有思想的,她们之间或许也会做出抉择。这里留美子倒是没有难以取舍,她选择了先救母亲,因为孩子可以再生。而留美子的母亲却放弃自己生的选择,以自杀来让留美子把清佳救出去。留美子的母亲是作为一个正面的母亲形象出现在电影里的。她爱自己的女儿,爱自己的外孙女,也知道女儿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家庭。只是有一点欠缺,她可能也察觉到女儿在她爱的哺育下越来越依恋自己,可是日常生活里却选择了“就这样吧”。直到火灾发生,母亲才意识到太恋母的女儿是个大问题,最后母亲选择当场绝命来逼留美子做出救自己女儿的选择,给剧情添加了悲哀的色彩。影片在诉说一个道理,偶尔偶尔,需要已为人母人父的人儿能够甩开孩子的手,让孩子能够意识到除了妈妈,爸爸的手,我还必须靠自己去寻找制造其他能够被我牵起的手。
留美子和自己的女儿清佳之间,到底有没有母爱的存在?就像范玮琪的那首歌《那些花儿》中一句歌词一样,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片尾JUJU的《花》也很好地诠释了这部片子,个中缘由,何必深究。
从一开始来看,留美子对丈夫的画并不喜欢,她讨厌那种凝重的色调。这是因为她是成长在父母爱的浇灌之下,所以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她喜欢阳光鲜亮,五颜六色的事物,她的画就可以看出来。不喜欢画作只是一个表面,或看做留美子不喜欢丈夫的一个暗喻。丈夫这个人物其实对于留美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生活的戏剧化在这里逐渐体现了出来,留美子的母亲很欣赏这个男生,大大地夸奖了他,让爱屋及乌的留美子也顺从般地去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开始接触交流。看客们从这里也得知,不论结婚对象是谁,只要母亲说好,女儿留美子就会无条件答应。这也是中国为数不少的家庭的通病之痛。没有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放在首位,而是顺应着母亲的心意走入婚姻的留美子,其实从这一刻她生活的天平就倾斜了。再加上丈夫不是一个很会和家人互动的男人(关于这一点后面的剧情有说到他和母亲,妹妹受到过父亲的家暴。家暴的父亲,让他深恶痛绝,不想成为这样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同时也不知道怎样的丈夫和父亲是自己将来的榜样。日后自己组成一个家庭时,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感情或多或少会有缺失),留美子从丈夫那里获得不到更多的肯定和夫妻之间的爱情,所以就又转身回到了母亲的身边,而母亲出于担心常来探望给留美子的逃避制造了一个不错的避风港。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新生命的孕育或许也不错,至少可以让每个人都获得温存。当留美子知道自己怀了宝宝后,她其实是无助恐惧还有点厌恶的,这一点和以往电视剧里对于自己可以孕育新生命感到欣喜是截然不同的。留美子的感觉就仿佛她不是正常的婚姻生子一样。电影里没有交代太多,但是她与丈夫没有感情实质的夫妻生活是可见一斑的。后面进一步铺垫孩子出生时候,留美子得知母亲不能进产房的大失所望;女儿希望得到自己喜欢的图案作为礼物,而留美子则是以夸张的手段遏制了女儿,目的却是让女儿必须顺应母亲的心意;甚至是婆婆代替母亲去参加课程观摩日也要求女儿一定礼貌得体。女儿很可怜地成了留美子讨好母亲和婆婆,获得青睐的道具。那场大火前,留美子对于清佳的抚育里一定是有母性的爱的,因为有母亲在自己的身边,她既幸福又有自信。那场火灾后,留美子对谁都没有了爱。火灾让留美子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母亲,女儿的身份随着母亲的自杀不得已丢弃了。
影片后半段留美子的脸上再也没有光泽,老了很多。户田几乎不上妆的脸恰到好处。留美子对婆婆唯命是从的服侍也是为了自己可以受到婆婆呵护的一种心思。有点明白这种想从他人身上寻找到过往家人给与的温暖的心情。
清佳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对父亲的各种不满,最大的就是出轨。对于母亲一味隐忍婆婆的唠叨也是非常厌烦的,青春期的女孩儿终于憋不住朝着奶奶辩论了几句,奶奶的理论虽刻薄却让她也没有办法辩驳。(其实这里有个思维定式,婆婆是老一代农家出身,文化程度应该一般,小农经济思想很重,所以比较刻薄。留美子的母亲是老一代里受过高等教育,上层家庭的出身,所以她每次都可以词藻丰富地夸赞留美子。同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利他大于利己的人,需要自身处于优越的环境中。怎么感觉有国产剧那味呢?!)这也是留美子后面捶打清佳的原因。道理也很好理解,为了让婆婆对自己好一点,任劳任怨地讨好一切人的处心积虑被自己的女儿破坏了,她被迫想到了母亲也被自己的女儿夺去了生命,现在女儿又要毁了自己在婆婆面前虚伪的表象。自己唯一的心理依托也消失殆尽了,瞬间失控的怒火就转嫁到女儿身上。
女人有两种,母亲和女儿。
从女权主义视角和精神分析视角看这个电影,可能会得出相反的观感,毕竟精神分析总是被批判有父权主义的影子。从女权视角来看,可能并不是有启发性的电影。但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却是很有意思的电影。
我们能够看到俄狄浦斯情结、强迫症歇斯底里、强迫症拖延、精神病、倒错,每一样表现,都像在看身边人或是照镜子。电影中几乎每一个母亲都变成了符号,变成了每一个女儿心中的大他者,而几乎每一个女儿都放弃了自己的享乐以取悦大他者。比如母亲留美子始终没有完成或者说拒绝承认阉割,她始终将取悦自己的母亲这一他大者作为唯一的享乐和动机,甚至通过取悦婆婆以幻想自己在践行大他者施加给她的准则,以至于最后,她把婆婆当成了母亲的现实符号,讨厌同样作为“女儿”的小姑子,甚至愿意出钱让小姑子离开家庭,以便让自己独享“母爱”,最终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癫狂中。女儿清佳从小就在讨母亲欢心,以至于即便蔑视出轨的父亲,也还是选择了向母亲留美子隐瞒真相,以维持母亲规定的秩序和规则,甚至在得知外婆为救自己身亡时,选择了自杀以表达对母亲的愧疚。
但是,人真的会像爽剧中那样突然觉醒吗?好像只有女儿和小姑子完成了。女儿用了很长时间终于理解了“想做女儿的母亲”,完成了自己的菲勒斯阉割,在即将成为母亲的时候,同自己的大他者挥手告别,也和自己的母亲完成了和解。小姑子也通过逃离自己的母亲,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至于电影中的父亲,作为一个懦弱的拖延症,他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生活,他不被任何人需要,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被需要。母亲留美子应该是知道丈夫和情人在老宅里过着第二人生,但是并不在意,她只想做一个女儿;情人只是证明自己才是应该嫁进去的儿媳妇,她也只想做一个女儿。所以,可以理解为了叙事的简便,将父亲的形象模糊化了,就如同在多啦A梦中,父亲的形象也常常是可有可无的。
东亚式沉重,年年日日都在亲历,它淤浊在胸口,长吁也无法排解,只会害人咯血,直到死去。
影片情感流露细节拍得算细腻,大部分前期台词尚可。但又是一个急转直下,大跌眼镜。美化结局、粉饰太平、偷换概念、模糊焦点…
光视后嗣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这个点,就太陈腐了。有的男导演就算再怎么拍女性,还是会把自己骨子里的繁殖癌思想渗透进去。
姥姥的存在像圣光,一眼情绪价值的活泉,内心丰沛如阳光雨露。她能为人带去情绪价值是在自我非常丰盈的前提下,非出于讨好地去散播爱,这是最为可贵的地方。想爱他人,务必先爱自己。
所以她死的那天,一味依附于她提供的养分存活的人就也一同死去了。但若要细究她没有教会女儿独立这一点的话,就对母性实在太过于苛刻了。她即便只是站在那闪闪发光,也已经做得够多了,这该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课题中需要自行习得的——享受当下的美好事物,同时不要害怕“失去”的到来。
女孩读了男人的日记,男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违抗过父母,只借由青年运动发泄愤懑,回到家仍是个软包子,无限消沉、逃避现实,最后长成中年闷棍。
男人说,“想要充满阳光的婚姻”。他把希望寄托于对面这个女人,就像是在凝视猎物的深渊。男人散发地亟待拯救感与女人身上的讨好感形成了致命吸引。他渴望被拯救,渴求完整,无非是想找根救命稻草,利用另一副骨肉灵魂来填自己这个无底洞。但一副祭品,怎么会够?笑死…
这些心理前提,注定了一段由内向外腐烂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改变,一味无声地悄然地索取,没有尊重、没有感恩,更没有爱。
什么“看不下去你和你母亲的样子,才刻意不回家的”,给他脸了?偷情躲在自己老婆母亲那优渥宽敞的豪宅里,把老婆扔在乡下累死累活干农活,任由婆婆欺负。不仅要榨干女人的灵肉,还要霸占她继承的。一个厚颜无耻、虚伪怯懦的吸血凤凰男罢了。
我觉得不应该谈论母性,因为母性早已被过渡谈论了。父性美美神隐,就连打字输入“fu xing”出现的关联词组都没有他。他的缺位、他的不作为,让所有显性的、隐性的不协症结都归给了母性。
父权社会告诉男人,做不好父亲没关系,做不好儿子也没事,你只需要做好自己。是道选择题。
却要求女人,一定要做好母亲,最好也做好女儿,不然就别想做自己。看似有得选,实际没余地。
女性请务必保持清醒,站起来,不要无下限讨好,不要扶贫,不要盲目付出,不要自我感动,不要企图感化别人,不要打算以牺牲自己来成就别人。
昨天在ins收到朋友消息,问我有没有一部影展电影真的很打动我。
想了想,在日渐疲惫的观影体验里,竟然脱口而出的是这部《母性》。
不想提什么大世界观,纯粹想说它拍的很真实。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别的地方,这样的母女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想想,它似乎解答了一个,我长期的疑惑——
“原来这就是我跟母亲的关系啊“。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母亲的相处。她可能就是那个,一直想当妈妈小女儿的人。
记得那时候大家谈笑间,都在说“你要好好对你外婆啊,毕竟你出生后可是她一直在抱着你带着你“。如果用电影的角度去解释,我跟妈妈的关系更像是“姐妹”。我得到充分选择的自由,她会带我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旅游,读书的时候,却又大部分时间在外婆家解决一日两餐。
虽然在电影里,这样的关系好像表现的比较负面,尤其是母亲对于女儿,看似一个“争夺资源”的存在。不过实际相处里,“女儿心理”的妈妈,其实也有许多不同的相处模式。我想她只是因为因为社会责任被迫变成了妈妈,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漫长的接受了自己身份和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个跟许多我同代人非常不同的“母女体验“。
有一个玩心重好奇心多多的妈妈,你可能不能在“母爱”里汲取到厚重的饱满,却在‘姐妹型“相处里,收获了别的人生体验。有缺失,也有收获,c'est la vie.
2023.0302为了很爱的两个女演员看的,还给两星也是对她们表示唯一的尊重,但被电影本身实属是ex到了!以讲母性的主题,实则缺失的男宝。而且结尾尽然对一直处于隐形状态还在外面搞小三的的父亲表示理解,这种对男人的极度宽容真是匪夷所思的让人作呕。强行大团圆结局只不过建立在对女性自我人格的PUA上,我没看懂,我大受震撼…并且想吐。
节奏节奏节奏……过于拖沓
最讽刺的明明是父亲的缺失
近乎绝望地渴求不曾感受到的爱、说着凉薄的话语却把真心放在阴暗的角落、又或者只有在神明的面前才展示自己真正的样子。那是彼此都无法坦言、暗中试探又互相碰撞才能存在的亲子关系。母性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成为母亲后就自然而然产生的东西:它必须遵循母亲与孩子双方的意志/意愿,给予与接受的双向成立,如此的母性才有意义。如果没有当好母亲的觉悟就不要轻易生育孩子,是的,女性可以只做“永远的女儿”,不一定要成为他人的“母亲”。电影中女性们作为母亲/女儿的不同面向/形象,应该是给观众要不要成为母亲、成为怎样的母亲一些思考的空间。PS.梨咩初共演的对手戏好像彼此有些拘谨,梨《绯红》演过母亲好一些,但咩的演技太僵硬,后面一起拍小女警就自然很多,也许跟两部不同的角色设定有关?确实比起母女,两人的相性更适合前后辈的关系w
户田咋这么瘦了啊???脸都脱了相了
我也只想当女儿
基本上是一个为了恶心人而存在的故事,凑佳苗的很多小说都是这个问题,为了主题而彻底扭曲人物的心理,看似黑暗、压抑,实际上非常幼稚和刻意,而影视化之后更加显得无病呻吟。
为了烘托男宝,没必要
看到就是被骗到。这一颗星也完全是我给几位女演员的演技的尊重。一个看标题、看人设、看简介都觉得一定是在讲母职训诫的片子,看完之后发现是一本虚幻小说电影。人物塑造上充满了男性凝视下的所谓“母女关系”,对女性角色的刻薄偏激地描写方式,以及对男性角色的无限宽容。电影试图赶上流行的用了双视角重复叙事,试图通过母女回忆的偏差来塑造那种关系中的冲突性。两位女演员演的很细节很好,但这个设置在电影里只能说画蛇添足意味不明。不过一览导演过往的片子,被难看到也不是这一回了,我很难指摘他是不好好拍还是就是单纯拍不好电影,只能说下次别干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了。
想用母亲和女儿的双视角来解读母女关系的微妙,然而视角切换并没有带来对故事不同维度的补充,反倒显得混乱没有重点,凑佳苗的故事也稍显狗血,实际上母女关系中过分依赖以及控制的背后都有个缺席的父亲形象,这一点值得深挖,而不是强调女性失心疯的形象。永野芽郁怀孕的结尾看似乐观,其实很大可能又会步了上一代的后尘,这才是可悲之处。
又尬又造作的依托答辩 toda中规中矩 毫无亮点 真怀疑随便拉个真学生都比永野芽郁会演
VIFF #4 “有些人 只想永远当女儿”
先说总结,这片是值得一看的。有特别的角度、描述复杂的人物和交织的感情,是平时不怎么会拍摄到的故事。电影版确实比小说要好,永野芽郁虽然这次的表演也还是带着僵硬,但她背着妈妈默默流下眼泪的那一刻,还是有打动到我的,算是一部分接住这个角色了,toda真的很像她在演员届的母亲了。ps.这片的景拍得真美,一颗樱花树、一朵樱花的美,“我要盛开在自己的季节”。
#VIFF2022 世界首映+编导映后Q&A到场。一流设定二流剧本三流表演末流执导,看完除了恐婚恐育基本没啥记忆点。这个本子更适合被朴赞郁那一类的导演来呈现(几个核心梗像是《斯托克》+《小姐》的缝合),因为一旦风格化不足就只剩喋喋不休的旁白加剧观影的煎熬感。外加结尾这个刻意的和解,神仙都救不回来了。
演员的演技保证我没有武断地说这是烂片。女儿偷看父亲日记提到的学生运动才让人隐隐感受到大致的时代背景。三对母女关系中,有些美好有些病态又有些窒息…相互戳破假面后的咆哮,又让我忍不住联想到最近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的种种。只能说这是一部看完第一反应是脑子问号,细琢磨后又不会觉得浪费票钱的电影。
叙事风格简直就像emo的英雄 哈哈那种故弄玄虚的感觉笑死人了 高畑淳子/大地真央没得说 压着toda的气场 4y台词很差!这其实是个为了话题而二搭的组合 没必要的
明面上讨母性议题,说到底不还是父权制结构性压迫造成的。甚至片中所展露的多重母女关系,基本都处于一种扭曲和畸变的状态。事实上能透过视觉影像传达给观众的东西,大可不必多费旁白尽数详构。无论先天拥有或后天习得,母性都不应用来当作困住女性的枷锁,这世上就是有天生对孩子爱无能的母亲,也有愿意为了孩子无条件奉献生命的母亲。片尾女儿怀孕后选择与原生家庭和解,另一种恐怖故事的开端。
只为两个女演员。
大震撼,这调度这布景这演技这一会儿有一会儿没的念白
世界首映注定免不了吃螃蟹的风险…叙事有些温吞水,故事也些许奇情了些,母女/婆媳/夫妻关系都有些病态…好在在日本人笔下一切看上去也都是合理的…也就外婆的出场还有些记忆点…导演和凑佳苗有来Q&A,凑佳苗还挺有表现欲,还乖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