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老北京有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小井就是位于北家南城的一条小胡同。这里住的都是些极寻常不起眼儿的老百姓,其中有开电车的、面铺掌柜的、国民党军队的伙夫、当过巡警的鞋匠,卖水的、卖艺的、算卦的、从良妓女、潦倒旗人,总之没有一位大富大贵的主儿。生活对于这些市井细民来说自然不会绚丽如诗,平凡,琐屑,苦涩多于欢乐,但无论哪朝哪代。这些小人物却都以底层民众特有的善良,宽厚与幽默面对着世道带给他们的一切。 巡警吴七和丁家少奶奶苦难的爱情,查老大与张妈奇特的婚姻,善良的查六爷忽发奇想和“侠举,'刘家祥与厄运打哈哈儿,何二爷的刚正不阿,陈九龄啼笑皆非的“舍己为人”,春喜扭曲的灵魂,小环子犯坏石掌柜、小李秃,这些老街坊们在灾难面前的勇气和相儒以沫,以及对“胡同政治明星”——小媳妇的周旋,较量,这一切与北京城特有的民俗风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深远悠长的“胡同交...
北京的影视作品,很多都涉及相声。典型的还有,《四世同堂》。
本剧,名字虽然说是胡同,还是以整个北京市作为活动的空间。小井,更准确的是市井。表现的是市井生活——无赖、嫉妒,还有自己哄自己开心,也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而朝代的更迭,更是中国严肃影视的烂俗标志。
单集片长71分钟,有特色,好像不是为了在电视台播放——这是当年文人们以自我为核心、不遵从市场规律的重要体现。 颜冠英,坏人坯子,本剧的角色应该是配音的。 豆瓣9.2,真不知道本剧的哪些东西值这么高的分数。
第一集
大陆版:
【删减】打算把孩子取名为鹏举,可岳飞也叫岳鹏举,忠臣也被砍了,于是未果(最后一集没删又呼应起开头这段了。老哥几个人又聚在一起,评书也让听了,评论岳飞,刘大哥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奸臣当道它也太平不了)
【删减】扔孩子前讨论(多了刘大哥托水行三哥跟粪行的过话儿)放第二集里面了。
【删减】去完穿行店孩子还成天哭,家祥受不了,打算拿镜子照照孩子,众人还以为要拍死孩子。
【删减】查六爷熏耗子
【删减】查六爷编书后,背诵满江红起舞。
孩子打算扔粪桶。何家三公子来历。小环子嫖没给钱那幕。扔孩子前讨论(多了刘大哥托水行三哥跟粪行的过话儿)。算命。放台版第二集里面了。
-
第五集
台版:
【删减】丁老大被抓
【删减】对应台版第八集。 毛主席像的特写,以及曹同志委任吴巡长的一段对白。
-
第六集
台版:
【删减】拉洋车的从胡同拐出来,乔巡长刚好从一铺子里出来。
【删减】被乔巡长骂完的嘀咕,搬梯子,撤梯子后的洋车夫《白门楼》唱词“每日里在宫中逍遥饮酒。。。徐州稳坐”等,以及砍梯子。
-
第七集
大陆:
【删减】对应台版第十集。学生被欺负后,查六与何二商量请水三儿教学生摔跤
【删减】水三教摔跤
【删减】拐卖少女被领来,吴七跟随而来
【删减】陈九龄路遇同乡搭车
台版:
【删减】何二二胡拉奏国歌,私塾学童唱国歌,小井胡同评论国旗并插国旗,骂老蒋不行
-
第八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十二集。解放军巡逻一个来回
【删减】解放军训导失足妇女:我们共产。。。是替穷人办事的,来救姐妹们脱离苦海的,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呐。姐妹们。。”
【删减】小环子打门口进来帮忙围堵跑出去的妇女
【删减】驴踅摸吃食的画面
【删减】小环子普济寺对太监的发言:“我们共产党自打进城待你们不错,现在政府用得着你们,谁也不准偷奸耍滑,干得好的,备不住打今儿起就算参加革命队伍了。”
【删减】小环子轰太监们上车。
【删减】这段删了足有三分钟。教窑姐儿唱改造歌曲《千年的冰河解了冻》“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旧社会把妇女当牛马,封建压迫一层又一层”
【删减】查六爷袖口掏纸
【删减】查六爷送五壮士后一步三回头
【删减】小环子发配沧州跟解差得瑟
【删减】抗美援朝一片热热闹闹情景,粮店学徒参军,“唇亡齿寒”,“一人参加,全家光荣”
【删减】一秒刘大哥的老婆抱着孩子
【删减】参军那位走了,喜欢他的一女的恋恋不舍
【删减】对应台版十三集。猫咪叫。
-
第十一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十六集。无行书社颁发社员证,少了曹同志那段,“。。。要不是新中国,咱们也过不上这么踏踏实实的日子,咱们念人民政府的好。。。”曹同志的章为衣食父母。曹同志的字是“拥护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走集体富裕的道路”
-
第十二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十八集。小井胡同学唱大跃进歌
【删减】大跃进石掌柜捐房挖土炮。“从打记事起见过这么仁义的政府吗?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枪毙毕五。。。。头解放那会阵儿咱们就瞧着国民党不是人揍儿的,可共产党怎么好咱们是光听见城外来人哄着,咱们可没见着,解放这九年政府那是一步一个脚印啊,那样不是替咱们照相。”
【删减】“交心大会”陈九龄交待出电车场黑名单是自己开的
-
第十三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十九集。曹同志号召:“吃食堂,盖高炉,共产主义解放城市”
【删减】大跃进热火朝天的劲头
【删减】马大爷累计扫街94次,送电话五百来次,给小井放了个卫星,升卫星镜头
【删减】一帮小孩唱着接班人那歌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集。删了七分钟,小环子被教训时从刘大哥那得知到内联升买鞋怕脚脏还给洗脚,于是就去了,忽悠女员工洗脚。
-
第十四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一集。查老大媳妇骂查老大:“中央那些大干部那跟你一样?连毛主席都不吃肉了,你算个什么东西,就你这揍性还三宫六院,取俩媳妇”
-
第十五集
台版:
【删减】查老大和她媳妇讨论查六爷的假粮票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二集。滕奶奶在西堡人民公社欢送小井支农大军暨立功授奖大会唱跃进歌曲“李双双,李双双,大公无私。。。”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三集。老太太和刘二哥打闹,开玩笑
大陆:
【删减】刘婶,水三向曹同志给阶级不好(吴七媳妇,陈九龄媳妇等人)的人求情参加支农大军,最后没让去,大家就闷着头开拔了。对比大陆 滕奶奶唱完歌,大家锣鼓喧天坐着大卡车红旗迎风飘扬去支农。
-
第十六集
大陆:
【删减】删减十分钟。在“我们都是接班人”的歌声中(之前台版删了)许六媳妇在校门口等着小妮子放学送吃的,回忆着曾经有多亲,放学后话都到嘴边了还是没张口叫妮子。校门口另一端石掌柜媳妇也候着小妮子拉扯过来非要妮子吃她的韭菜盒子,妮子只好接过,向石掌柜媳妇道别了以后遇到她爸(刘大哥),心疼爸爸非要让爸爸吃馅盒子,刘大哥拗不过吃了一两口,把石掌柜媳妇气的把手上没给出去馅盒子咬牙切齿的吃了。许六媳妇把这幕全瞧下来了。
查六爷劳教后回小井,在老街坊的担保,曹同志的力保,自己坦荡的供词下,只判了八个月。
六十年代中期,路上贴纸“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张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刘大哥与何二爷院门口写对子,聊天
【删减】刘大哥手里的一卷红纸掉到地上
【删减】红卫兵宣读查六爷被批斗后,六爷打算去向那帮“小兔崽子”问问字体用什么
【删减】马大爷传达室出门给石掌柜侄子送电话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四集。石掌柜颤颤巍巍的把“灭资兴无”改为“兴无灭资”
【删减】红卫兵(谦儿哥)批斗吴七和吴七媳妇
【删减】何二爷夸六爷写标语的字好
-
第十七集
大陆: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五集。查六爷给自己精心准备批斗会上的牌子,自言自语道“打到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十一个字,要是十个字就好了呀,一边五个呀”
【删减】陈九龄媳妇在合线厂的针头线脑,怕抄家的时候成为祸害,找刘婶合计,让小九子扔护城河外。
【删减】小九子扔东西的时候被小力笨儿的媳妇跟踪了,回来上纲上线,教训小九子认清自己的阶级地位,逼着小九子说出:“打倒陈九龄”
【删减】小环子找喳赢得小井街坊的喝彩后,曹同志跑来告知大家马大爷挺了,众人急忙去看。
台版:
【删减】批斗会完全删除了,很有可能是这段录了好多杂音进去,根本听不真着。
【删减】小八义哥几个得知滕老太太要走
【删减】滕老太太让收拾东西的红卫兵歇歇,单独想跟刘家几口说说话,红卫兵不从,那就出门说
-
第十九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六集。曹同志又告诉了刘婶一个噩耗。
-
第二十集
台版:
【删减】对应台版第二十八集小院街坊聚在一起闲聊,吴七诉说为了户口回迁跑这跑那
【删减】小环子请大伙喝酒,喜笑颜开,偶遇记者七十儿
【删减】石大婶卑躬屈膝还是情着周主任,最后趁没人还是把油给倒了。吴七赶来的过场
【删减】石掌柜抹眼泪擦了个满脸花
【删减】居委会改选大会,民主投票。
-
对比两者结局:
台版结局,少了居委会改选,留下了吴七户口房子问题悬而未决,主任官僚跋扈的形象,惋惜查六爷中大幕落下。
大陆版,应了那句老话正义经常迟到,但还是会磕磕绊绊的赶来。
-
有意思的事:
开场旁白拉车的过场画面,大陆版第六集又用了一次。
开场小环子烤麻雀也是后面才有的剧情。
这个剧国内的版本是没字幕的,很多方言没字幕实在听起来吃力,该剧剧情拍的太真实了,非常好看,基本上是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了,片头曲和片尾曲很好听。在网上到处搜遍了,也没发现清晰的和有字幕的版本,特地制作了一个高清带有中文字幕的版本,喜欢该剧的朋友可以看下截图。
方形画面,画质很差,没有字幕,偶尔会听不清楚。作为电视剧来讲,感觉整体散乱,不像《大宅门儿》之类的电视剧像电视剧,剧本显然脱胎自话剧,转场极为生硬,但内容上是真的丰富。讲了人,讲了时代,讲了时代下的形色各异的人。
看到后面会渐渐地为小井胡同的老街坊的命运揪着心。
小环子,胡同串子,又坏又懒又不要脸,却在各个时代各种社会环境里如鱼得水。
小媳妇,别人坏可能是因为懒因为要占便宜,她是无缘无故为了一点点名利和权威没有底线的使坏,看不得别人好的坏。她一个坏人就能搅得小井胡同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许六,窝囊,媳妇不好好待自个儿孩子都不敢说句话,孩子都送人了。
查老六和何老二都是酸腐文人的代表,很多时候行事可悲可笑,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展现出真正的文人气节,令人敬重。六爷为胡同里他认为的国家栋梁之才画粮票车票,真的给别人用,假的自己冒险使;二爷为办学筹钱,想到向出版社收曹雪芹租金,结果被送进精神病院。
查老大,遇事儿只会不吭声,自己找地方唱戏,算是享了齐人之福,但俩老婆都不是好相与的。
石老板,米店老板,小算盘多,人是好人。生活里就该都是这样活生生的有良心的人,不全是白色的,可也绝不是灰色黑色的。
刘家祥刘婶儿一家,是真的好人,在胡同里也算幸运,虽然十年浩劫经历苦难,但说到底儿孙满堂。
刘家祥师母,那是整个大院儿的主心骨,任何时候脊梁都是直的,爱憎分明,又处处说得上话。
做过太监的马德清,做过巡警的吴七,憨厚鲁莽的陈九龄,……
人物个个生动,好人被坏人欺负的时候你也着急愤怒,好人扳回一局你也感到出口恶气,从解放前写到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反右运动全国大串联一直到打倒四人帮,老北京胡同几十年的生活画卷就在里面了。
故事的核不错,演技也好,就是有些冗长,或者我就不爱看这家长里短的闲碎嘴子。https://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5%B0%8F%E4%BA%95%E8%83%A1%E5%90%8C?spm=a2hww.20027244.&aaid=1f9656e710120ba8d7428bf7849eaa32#qheader_search~10
查六爷是神来之笔
六爷万岁!
估计现在有好多年轻人都看不懂里面的梗了。
一段岁月年华的断代史,一段复杂年代变更交替的人文往事,老一辈的生活所处的环境确实苦难,苦环境走过来的人,照旧了国人勤劳、努力、投机、实诚。
印象最深的是陈宝国的表演。看过的第一部表现北京话的电视剧,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和妈妈坐在一起从头看到尾。
1949年建国以来最好的电视剧!绝对的N0.1
刚装有线电视时最爱看的电视剧.
一群成了精的演员,一台笑中带泪的戏,李龙云的幽默讽刺和老舍真像。电视剧里难得一见查老六这样顶可爱顶酸腐的文人形象。陈宝国的演技值得细品。
在看了老炮的“六爷”后,温习了另一位“六爷”,那就是“查六爷”,小井胡同里陈宝国演的“查六爷”也是个神人。这部96年的电视剧也算是反应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神作之一。
中国电视剧经典,剧本超一流
好剧呀!现在拍不出这么好的剧了!后面四集,苦难的挣扎呀!特别是电视出现字幕"1976年秋"的时候!镜头一转对着天空,天空黑压压的一片,下一秒后乌云散去,太阳出来了!受了十年的苦难,太阳出来了!现在谁敢这么拍?谁敢!当小井的街访听说江x被抓起来的那些个表情!绝了!还有特别喜欢查六爷,也喜欢查六爷那句"幼儿失学"!这个民族呀!多少人"幼儿失学"变成了行尸走肉!
现在是不能再拍摄此类了吧!尤其还有这么多的优秀演员同场!
希望重拍,找一群戏骨来演老北京的故事,这版陈宝国是配音的
陈宝国演得太好了,一扫之前塑造的软蛋李治给人之印象,而刘野猪、朱厚熜和白景琦等佳话那都是后面的事啦
大量笔墨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揪心的故事,好人与坏人,还有另外一种专门操蛋的人。刘家祥旧社会多苦都没有看不开过,六十年代让那个婊子逼得两次痛哭流涕。我们现在的生活,来的真不容易。
回顾我看过的国产连续剧。要是评选民国二十八年以后大陆最上乘的一部电视栏续剧,非此片莫属!实在是好!把小媳妇送到运尸车的那段引起多少人的叫好,那是人民的心愿!
冷门经典,京味十足,陈宝国的查六爷和他的白七爷和嘉靖一样堪称神级角色
小时候跟老爸一起守到晚上11点看的
部分角色跟剧情可谓“极品”,可惜网上只有低清无字版,有些台词听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