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年轻的犹太士兵列昂尼德·伯恩施泰因(Leonid Bernshtein)的故事,他升任领导人并领导行动摧毁了臭名昭著的纳粹V2弹道导弹的秘密设施
可能大众品味完全被商业片溺染了吧。看了几个低评竟然以剧情不连贯为由。影片明显以个人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主角跨越时间的情感。但这不只是Leonid年轻与年老的蒙太奇,更是他的烈焰和余烬的共燃,是战争中人性的焰火,红军的焰火之遗志,无论跨越了多少岁月。就如在结局,Leonid的逝世仿佛与在战场上烈士们的牺牲无异,他们好像都把生时的火焰一直带到了彼岸。
还有对于评后半故事质量低无高潮的,私以为导演故意避免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并没有描写红军如何炸毁v2基地或者游击队取得如何的荣誉更或是如何屠戮纳粹,这些激发人本能性快感的特效画面,而是以现实主义形式记录了队员的牺牲,一命换一命的残酷现实。这是对牺牲者的致敬。
很不错的战争电影,个人认为已经超越绝大多数同行。去商业化是对无名烈士们最好的致敬。5星为了拉高他不应得的低分。
题外:对于政委我对此剧情是否为了意识形态私货而立存疑。没看过原作,一切以原作为准。政委被黑已是苏俄战争片常态了,大林的军政制度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但没必要摸黑所有在此职务的个人。我相信大部分能任此职的人的个人品行与道德决策。
2022.04.01
列奥尼伯恩斯坦中尉被炸弹震晕过去,再次醒来已经是两天后,周围尸横遍野,寂静无声的战场一片狼籍。逃到一个村子里的老乡家躲过德军的搜索,侥幸逃出去寻找游击队,晕倒在森林里,幸亏被同样寻找游击队的溃兵发现,才又救了一命,人说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
伯恩斯坦中尉改名换姓弗拉迪米尔瓦西耶夫加入了营长杜博沃指挥的游击队,不久他把自己的真名告诉了营长,为的是让他妈妈知道他还活着,营长反问他“有三列火车,其中一列是你的,你觉得是谁炸的,或哪国人炸的,重要吗?”营长这话让人听了有点不舒服,就算英雄不问出处吧,起码死了能留个名,不过苏联卫国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多少人死了都不知道名字。
游击队势单力薄,隔着一条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村子遭德军屠村,小孩、老人、女人被统统赶到谷仓里活活烧死,全村房屋被付之一炬,而你却无能为力。德军的残暴让那个时代过来的苏联人刻骨铭心,给他们留下终生的噩梦。而经历过残酷战争的苏联红军心中的噩梦何止这一个,锄奸殃及其家人甚至孩子。
苏军士兵的纪律性一直以来都饱受指责,抢劫,强奸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在瓦西里耶夫领导的游击队却是另一番景象,处理红军战士违纪本来是政委的职责,这里换成指挥官瓦西里耶夫逼迫政委执行纪律,而且在场目睹违纪而默不作声的士兵都要被株连。瓦西里耶夫的铁腕治理换回了红军的声誉和一只从此再没有人敢以身试法的纪律部队,但是也给伯恩斯坦一生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奖章部负责人霍罗希洛夫上尉大概是个反犹分子,他把很多人推荐犹太人伯恩斯坦获得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的推荐信私藏了起来,在一次聚会上酒后得意洋洋的说给了瓦西里耶夫,这蠢货只知道大名鼎鼎的瓦西里耶夫,他哪里知道瓦西里耶夫就是伯恩斯坦,结果他挨了伯恩斯坦一顿胖揍。
1944年6月,丘吉尔给斯大林发去一份绝密电报,称德军在波兰登比察地区测试一种重达5443公斤的火箭飞弹。为此苏军最高统帅部连续派出四队人马探取情报,结果无一人生还,瓦西里耶夫受命第五队出征,这可是个凶多吉少的任务,极有可能和前四队一样有去无回。
瓦西里耶夫他们空降在波兰境内距离目标地96公里的地方,非常幸运降落伞裹住了一个人村民,很快他们就确定了位置。
在距离目标64公里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废弃的营地,即不像野战医院,也不像德军烧掉的村子,在这里找到一个自称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法国人,得知附近有德军的飞弹试验场,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天大好事,他们不知道更大幸运之神眷顾了他们。大概率的猜测,原定的目标地就是纳粹设置的一个陷阱,如果他们不是半路发现了法国能源工程师,极有可能和前四队人一样自投罗网,被一网打尽。
正像伯恩斯坦所说“那些死去的战友们,他们用自己的命换取他人的命,这份恩情是世人怎么还也还不完的,将他们铭记于心,是我们的荣誉和责任,这样后人才不会忘记,才能千古流传。”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今天俄乌打成一锅粥,乌克兰再次陷入战争泥沼,看这部诉说近七十年前乌克兰遭受纳粹德国劫难的电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乌克兰还是那个乌克兰,基辅还是那个基辅,只是已经物是人非,当年并肩携手抵抗德国纳粹的亲密战友如今成了冤家对头,杀的难解难分,血流成河,不知那些牺牲在乌克兰的苏联红军战士地下有知,做何感想。也许真应了那句话“人类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这样的历史和未来会,让凋零的老兵伤心落泪的。
这应该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以色列拍摄的战争会议电影。时至今日,高中时代在课堂中观看的《夜与雾》和《美丽人生》都对我影响深远。而这次能够看到犹太人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和回顾,算是一次新的体验。
伯恩斯坦,一个小小的士兵,在战争中和部队失去联系,隐姓埋名参加游击队。并立下和纳粹战斗到底的志愿。电影中整体采用片段式回顾和口述相结合的方式。从伯恩斯坦和部队失散被一户人家救助的片段,他加入游击队的片段,看到村子被屠戮,又不得不袖手旁观的片段,和军功章部门领导打架的片段,再到他们被分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深入敌后,在波兰发现了德国人的最终武器,V2导弹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从一个游击队员成长为指挥官,他严守军纪,和政委硬钢处死了抢劫村民粮食,强奸妇女的兵痞。他隐忍不屈,为了大局,咬牙看着村民被屠戮。他淡泊名利,把拳头砸在了发军功章的领导脸上。他信仰坚定,带领部队深入波兰敌后,建立根据地,团结当地居民,最终捣毁了集中营,缴获导弹资料。
电影中比较弱化战斗的细节和故事的转折,片段之间的起承转合由本人回顾和口述。整个电影的高潮是他捣毁集中营后号召犹太人团结起来,抗击纳粹,为自由而战的演讲。与之相伴的是英雄落幕,伯恩斯坦口述的最终章是他的葬礼。不难看出,导演是由这样强烈的对比,来激发犹太民族情感,号召大家不要忘了为自由而战的先辈。从犹太民族的视角来看,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抛开电影本身来思考,犹太人在二战后在国际协调之下,回到了中东,建立以色列国。称为一个中东小强,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变成了全民皆兵,对阿拉伯居民毫不留情。这也是一种民族情绪反弹的结果,对已经在耶路撒冷居住几代的阿拉伯和巴勒斯塔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灾难。
另一面是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联想到国产的抗日电影,作为反法西斯盟友,中国的抗日电影逐渐泛娱乐化。而且随着中日争端再起,引起了民粹思潮。我觉得战争片本身的基调应该是反思,反战,推动矛盾双方思考和谈判来解决问题。我也一度被民粹情绪影响,恨不得喊着打台湾,打日本。对百姓来说,战争没有胜利方,翻开战争史一看皆是血泪苦难。在现在这个世界局势又风起云涌的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积极的谈判交流。
弗兰克在中东
2022年2月18日
可能大众品味完全被商业片溺染了吧。看了几个低评竟然以剧情不连贯为由。影片明显以个人回忆录的形式展现跨越时间的情感。Leonid的烈焰和余烬,无论差距多大,他终归是战争中人性的火焰,红军的火焰,无论跨越了多少岁月。还有对于评后半故事质量低无高潮的,私以为导演故意避免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并没有描写红军如何炸毁v2基地或者游击队取得如何的荣誉更或是如何屠戮纳粹,这些激发人本能性快感的特效画面,而是以现实主义形式记录了队员的牺牲,一命换一命的残酷现实。这是对牺牲者的致敬。很不错的战争电影,个人认为已经超越绝大多数同行。去商业化是对无名烈士们最好的致敬。5星为了拉高他不应得的低分。
一个犹太人加入苏联红军在乌克兰打纳粹(PS:今夕何夕)
和抗日神剧一种手法。。。
又一部关于二战的影片,真实事件改编,因此影片也企图保持一种纪录片的风格。说是以色列电影,其实从电影风格看,完全是部俄罗斯电影,展现战争的诗意。有意思的是,故事的背景是二战中的乌克兰,当时苏军溃败,德军占领乌克兰,而男主角是苏军中的犹太人,参加了抗德游击队。影片展现了当时的一些情景,当然也非全面的场景。当时乌苏之间的关系远比电影表现的复杂得多。
脚本和导演没有把握好平衡,当下的老人和过去的战争,没能形成更有机的呼应,当下是克制的纪录片,过去是传奇的战史,没能形成效果。亮点倒在于一些散文化的处理,在战争间歇的星空,田野和森林,大概是改编原著的文本带来的影响。
7分,纪录片体的手法可圈可点,纪念和历史意义较大,且能感受出在制作费方面的有效掌控。不同的角色讲对应的语言,俄语、法语和波兰语,这方面的匠心胜过不少战争片。
既然用了纪录片式的真人采访,且始终穿插于全片,那这部电影的性质就变了。
非虚构。之前看的,那时世界比现在平稳,还没有俄乌战争。
整体还不错。篇幅比较短,但节奏慢了一点。
以色列……
老人回忆的往事内容重于电影本身。乌克兰苏联游击队里的以色列老兵的二战故事。
很不错
犹太人还感恩俄罗斯人解救他们于法西斯纳粹的魔掌吗?
電影就電影,啪得紀錄片一樣,毫無吸引力。
电影穿插纪录片,割裂感严重,观感一般
这个游击队指挥官机智、勇敢、果断,大赞。
挺好的电影啊。报告文学口吻,讲述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怎样经历战争,寻求正义和自由,命运与际遇,点到为止的叙述,历史与今天的对比。虽然缺乏独创性成就,但绝对值得一看。
故事前后脱节得太厉害了,而且后半段的故事质量也直线下滑。
很好看呀,评分太低了。最后那段演说很出彩。
6.5,在乌克兰境内一名犹太裔苏联红军与纳粹浴血奋战的故事,今天看起来让人觉得一言难尽,历史有时看起来好像一个大圆圈,类似的故事在不断的重复上演,只不过几十年以后主角换了一茬年轻的韭菜,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谁打赢了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