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玛丽(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是一名古生物学家,然而,这个行当显然无法让她过上优渥的生活,所以玛丽至今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治病,玛丽靠着在沙滩上捡化石卖给游客来维生。 某日,一个名叫罗德里克(詹姆斯·麦卡德尔 James McArdle 饰)的男人找到了玛丽,开出了很高的薪酬,希望玛丽能够去照料他病重的妻子夏洛特(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玛丽答应了。可是,就在玛丽刚刚见到夏洛特没多久,两人之间差异巨大的思想就碰撞出了火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都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世界。
此片炸出众多伪女权、伪百合。
口口声声说女权,遇到以事业为生命的传奇真女权,又无法接受经济独立带来的清贫拮据和户外工作的粗粝感。
只喜欢真空无尘化处理的爱情,一旦爱情与泥土、冷洌、呼啸的海浪、欲望的肉体等不可回避的现实相碰撞,就纷纷叫嚷感受不到爱情。
如同网络上叫嚣同性真爱的人,在网上撩天撩地却不愿主动追求现实中有好感的人,甚至在生活里根本没有尝试过付出一切,更有甚者以社会的不接受为理由拒绝对爱情做出承诺或兑现承诺;如同网络上叫嚣不结婚要自由要真爱的异性恋一样,生活里他们从不耽误相亲结婚生子。
真•矫情、怯懦、虚伪。
还有一类,根本就是厌女症,嘲笑、讽刺成熟独立的女性,压迫、玩弄不谙世事的女性。
这些人,他们很难看懂,甚至永远不会看懂电影中众多的细节处理。
到本片讨论区逛一圈,你会发现,很多自称是姬的女网友,对女演员body shame,看不起本片的情感处理和c戏。对,就是一副我年轻,老女人都是“老胖丑”,我高雅、我洁白,我只看得上烧女图,看不上菊石的自恋、浅薄、愚昧、庸俗甚至恶毒的姿态。
与其说看不上,不如说是看不懂、装不懂。
真实的拉拉群体,其实质量并不是很高的,经济能力、学识都很一般,许多都没有稳定生活。很客观,没办法就是这样子。大多数条件略好的女人都比较矫情,而且最后都会通过结婚获得安稳生活(形婚也是结婚,法律可没考虑你形婚不形婚)。 女权落后于男权,带来的结果就是男同的经济能力和知识经验,都比女同整体要好,面对爱情更愿意尝试和付出,更开放,也更懂得维护男权。
社会很现实。
————————————————————
肥温所饰演的安宁,用她独特的目光注视着罗南的夏洛特,用她沉默的方式爱着夏洛特。她观察她,知道了她喜欢音乐、需要交际,一改自己的孤僻帮夏洛特争取音乐会邀请函,并陪同参加。她照顾她,用听起来幼稚的小小黄段子逗她笑,她的衣着从丈夫在侧的深黑逐渐变成轻快的浅色调,脸上有了笑容,重新变得风趣开朗。她迁就她,把自己的小床让给本可以住在旅馆的夏洛特,忍受着劳动后的疲倦睡在椅子上。她给她安全感,知道夏洛特海浴疗养失败后,安宁主动下到海水中,引导夏洛特在海中嬉戏,让她享受海浴,完成此行的疗养目的。她接受她身体的一切,性爱才会有如此的激情和野性(其实很正常)。
夏洛特不再一口一个my husband,她放下娇贵,极力想融入安宁的生活、内心和工作中,帮她做家务,与她分享小床,读她的日记,摘下戒指徒手挖泥为她寻找化石,在伦敦买下公寓(真实的历史人物是用自己继承的遗产购买的)制造惊喜想要给安宁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诉说着她再也不想回到没有她的生活,做出共享余生的承诺和行动。
各尽所能,毫无保留。
这是女人之间最不虚情假意的惺惺相惜。她爱你,自然会流露出女性独有的母性特征,不管她是否生育过。她爱你,自然会竭尽所能与你余生相伴。如果没有,再多的借口也只说明爱得不够。
反观卡罗尔、阿黛尔、烧女图,全然理想化、真空化,仅靠一见钟情支撑的爱情,到底哪个更虚空?你可以喜欢,但拜托不要奉为圭臬。
那些说感受不到爱情的人,真的看懂了吗?
你们真的体会过全然接受对方,同时被对方全然接受的真实爱情吗?有几个人尽心竭力放下工作不顾家人反对照顾生病的爱人,又有几个人尝试过买房子供爱人居住或者共同买房度过余生?
爱情需要表达,但终究要看行动的。
为了爱情,能付出行动的人,还会要求爱人在每次欢愉前必定要刷好牙、洗好澡吗?洁癖成了病症,还要什么性爱,性冷淡就挺好嘛,何必恶心了自己还伤害别人。
爱情没有定式,但一定要有亲密、激情和承诺。现实中的爱情,还需要兑现承诺和忠诚坚持。
阿黛尔中一见钟情后偷腥以致分手,才叫爱情?(对爱不忠)
卡罗尔里一见钟情后旅行途中抛下你让你伤到呕吐,才叫爱情?(霸道总裁爱上我,拉片偶像剧封顶之作)
烧女图中一见钟情后哲思一下婚姻与爱情与死亡后果断结婚去,才叫爱情?(恐婚症婚前挣扎)
人性真有够浅薄、够贱的呢。
影片结尾处,安宁站在博物馆男性科学家相框前的那一幕,多么典型的女性维护和女权表达。即使不是百合,也不应嘲笑菊石。至少这名男导演把女人首先当做一个人来看待,生活里却有太多女人自身都做不到男女平等,甚至les群体中有些自称T的女人,觉得贴上T的标签就可以不尊重其他女性,可以对她们评头品足、随意撩拨,真的很low,很不尊重女性。
有感于安宁对科学事业的伟大坚守,每个女性在做女人之前,先做个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人吧。
有感于本片中爱情的真实感和真挚感,谈情说爱时拿出勇气和决心,多付出有意义的行动吧。
这个世界对女人压迫很久很久了,请公正、温柔对待女性。
我永远不忍心用“老胖丑”形容任何一个女性,太不善良,也太愚蠢。谁不会老?不会老,那就只能死得早。
聪明、善良的女性,才最美好。
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人格的同时,懂得有效抗争,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菊石的意义不是爱情爆米花,而是通过一段爱情讲述一名女性古生物学家一生的坚守和抉择,以及女性成就不被承认的不公和无奈。
无奈但坚持。
————————————————————
修行千年还是没忍住,开喷了。罪过。
豆瓣玩的少,因为热爱本片,被营销号带着两条追随金针菇的伪百合狗围攻了。
(果然是假女权、假百合)
后悔3秒钟,举报。- ̗̀(๑ᵔ⌔ᵔ๑)
渐行到结尾的时分,没有想到金丝雀的隐喻被宣之于口,让两人间之前沉默不语有意识去忽略的阶级与观念隔阂陡然像一扇被摔上的门一样阻断在原本亲密无间的氛围中。出现在夏洛特和丈夫下榻旅馆窗台上囚禁在玻璃罩下奋力求生的蝴蝶和它现身在玛丽家堆满尘垢的壁炉上方僵死在冬天的同类,这些意象都不是无中生有。一个月的相处,从双方不情愿的看护伴游发展成了一次终生难忘的艳遇,两个孤独的人彼此取暖,混杂着爱意和对被认可的渴望,然而烛火燃尽后现实的贫瘠将两人分岔的路径照亮地明明白白,开放式结局的对望相顾无言中其实已经昭示了命运的选择:最终一人回归到偏居一隅的呼啸海岸,一人仍被囚禁在精致易碎的娃娃屋里。
比起导演的前作上帝之国,菊石对女性意识和阶级差距的描写相比晦暗的感情戏处理要明显得多。对时代背景下女性困境的凸显在开头就给予高光:玛丽十一岁时发现的鱼龙头骨得以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中,跻身无数彪炳千古的考古发现之列。然而她的成果在男权世界的眼中如同一张随时可被弃置的标签般无足轻重,她是一个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科学领域中的闯入者,因此她的发现可以轻易被易主,她的存在可以随意被抹杀,最终史书上只留下男性捐赠者的名姓。就像开头被勒令闪避的清洁女工一样,玛丽即使作为科学家,她在男权世界中的位置就和任何一个女工一样可有可无,而博物馆对所有历史荣宠的记载也与她们无关。
伦敦象征的名流聚集的科研圈子,对玛丽而言本质是一个“男孩俱乐部”,言下之意也在暗示她在这里心无杂念进行的科考才是“真正的工作”。而她从未离开的莱姆,与都市相对则几乎是遗世独立,被主流世界遗忘的存在。玛丽在此心无旁骛地从事考古研究,表面上看具有被父权制放逐的意味,但这种与世隔绝的命运不可说不是她自己拒绝了循规蹈矩的女性一生的安排而专注于自我的选择,在那个年代显然无论出于事业还是性向,自我流放与隔离也是女性唯一的出路。荒瘠的海岸,裸露的岩层,不加整饰的原生自然环境与伦敦精致的城市文明相映照,狂野的女性气质与温驯的父权教化之间无言的对抗不言自明。呼啸山庄式的自然和文明的对峙与分野似乎一直是导演钟情于表现的。冷硬的大自然和暴风骤雨一般的情欲场面不约而同蕴含着优雅规训的文学中罕见的夜行特征。
同时夏洛特丈夫的角色完全是父权社会的拟人化。对他的人物形象没有深入刻画,仅止于一个典型的上流社会贵公子刻板描写,将科学视作玩乐消遣而不是奉献终身的事业。对比玛丽在考古中倾注的精力,也无怪乎某些如考古学会等上流精英对待科学的态度在她眼中是俱乐部式的行为。夏洛特的丈夫在影片开头不请自来闯入了玛丽的礼品店。而闯入者的身份在片中有多层映射:玛丽作为女性擅闯进男性的科学世界;夏洛特丈夫作为男权的象征闯入玛丽的庇护所;夏洛特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累赘闯进了玛丽隐世无争,一成不变的生活;最后两名女性又闯入了大英博物馆中男性层层包裹的圈子。正是这种原本不可能共处一室的人物碰撞强化了性别、阶级乃至观念之间的对立。丈夫纡尊降贵地来到小礼品店,甚至根本不曾想过要事先预约,因为他默认自己的到来本身已经是一种特权的首肯,他发表了一番自我感动的陈词表达对玛丽才华的赏识,玛丽嗤之以鼻的态度却再明确不过地表明了她根本不吃男性居高临下的垂怜这一套。虽嘴上说着想要拜师求学的动听之词,其实短短一天的走马观花不过是他托付夏洛特的借口。丈夫在角色在开头导入以后随即不再登场,但我们看到他一直以代理人的形式延续着父权的控制力,这些代理人中包括了信件、车夫、伦敦寓所中的女仆审视的目光,甚至包含了每一次夏洛特被称作默奇森太太的场合,夫姓附属的奴役与从属感。他人已隐没在帷幕之后,可他的存在感却始终分明,这种缺席分外警醒地衬出了父权社会对身处其内部的女性无处不在的统摄与规训。
从丈夫短暂的登场中镜头语言给出了两点明确的信息,夏洛特的性向,以及她和同时代许多婚姻中的妻子一样遭受着奴隶般的地位折磨。在为数不多的对夫妻二人一天生活的捕捉中,妻子几乎是失语的,沉默的考量显然是来自于社会规则的压迫。她唯一的表达即是对丈夫抉择的首肯,就像丈夫身上延伸出的零部件一样,连餐点的选择也要悉听尊便,而丈夫对男女食谱的分配也渗透进了性别偏见观念。妻子流产后遭遇的严重抑郁症状,在丈夫的叙述中被文饰为轻微的抑郁,静养就可以取代疏导与陪伴——将女性的心理疾病归因于由多愁善感导致的情绪性妇女病也是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男权定义。最值得玩味的是,睡前更衣时,妻子已早早换上没有任何性感暗示的洁白的睡衣,僵直地平躺在床的右侧,一切都如同一位“房间中的天使”,温驯而安详。紧接着丈夫无所顾虑脱衣全裸的镜头看似非常突兀,作为可能每晚都被迫目睹如此行径的妻子眼睛所受的苦难要比观众的深重得多。影片中共有两次男性躯体的裸露,在以女性同性感情为主线的故事中非常引人生疑。或许不妨这样解读:第一处丈夫更衣的全裸,他的身体就和任何不注重身材的中年男子一样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在性向并非异性恋的妻子眼中尤甚——她抑制着厌恶地闭上眼微微别过头去——不仅暗示了她的性向,也暗含着男性与女性在性的场域中完全不平等的事实。在与婚姻捆绑的性中,女性的性自由是被否认的,即使在婚姻内部依然。婚姻规定了女性生育与家务等仿佛与生俱来的被包装成“女性天职”的剥削,却又实际上本质是性消极的,在这一幕中的具象表现就是拥有性自由的丈夫可以袒露自己的性器官,而被剥夺了性自由的妻子却要假装成圣女一样的无性化形象。而接下来的举动更加揭示了婚姻本质:妻子对丈夫提出性要求被拒绝,妻子的理由是混合着想要弥补流产胎儿的生育欲望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而丈夫的声明是婚内性生活只与生育的目的挂钩。
第二处男性裸体是在结尾的大英博物馆,玛丽仰望着一尊大理石塑像,目光聚焦在性器官上。需要人仰视,展示在为人尊崇地位的男权直接受到了女性目光的挑战。玛丽的眼神中非常平静,看不见厌恶和苛责,两个镜头的切换似乎在提醒整个文化观念史上,坦坦荡荡展示雄性气质的同时对女性的性表达却是讳莫如深。
丈夫辞行后叙事回到了纯女性的领域,不同于被观众无法回避拿来对比的烧女图,建构在相似的孤岛环境中,让两个全不类似的人感情升温这样的架构,烧女图中阶级的对比非常不明显,可以说是有意识地摘除了这些因素后制造了一个真空环境,聚焦女性情感内部的线索。菊石没有这样的无尘化处理,阶级因素主导着大部分玛丽与夏洛特相处的时光,一开始就预示着她们注定无法在灵魂层面共鸣的事实。
一开始玛丽从海边劳作回家,与传统女性气质绝缘的下层劳动者形象已经确立起来,从瞥见街角的上流人士交谈慌忙闪避到出席音乐晚会时的拘谨与格格不入,不难发现她对于那个阶层隐隐的敌意是包裹在自卑羞怯的内核之外的。从服装和妆容上看,夏洛特即使寄宿在简陋的居所中,她精致繁缛的裙服也没有停止过更替,象征对上层妇女驯化的层层叠叠的服装底下自然少不了束腰的底色;玛丽的服装主要以蓝色和灰色为主,与海岸岩石边的穷苦劳作相符,审美是最底层的因素,一切以简便为出发点,只在她认为的阶级变换的场合,如音乐会和去伦敦才出现红色。虽然都是近乎纯素颜的妆容,夏洛特展现出一种病态而无暇的瓷娃娃般易碎的洁白,迎合了她的身份及心绪脆弱的状况,十指纤纤宛如柔荑,这是一双擅长钢琴,刺绣等一切被规训符合淑女应有面目的消遣的手。玛丽和妈妈莫莉的皮肤则一看就知长期经受海边劳作,呈现出风吹与寒冷留下的红色皴痕。玛丽的一双手更是布满了考古挖掘落下的频繁新旧伤痕和斑斑泥污,没有半点男权凝视下女性气质的痕迹。夏洛特对食物,对服装及其他外在的仪容礼节无不显露着受过教养的矫饰主义成分,但玛丽家的一切起居陈设的气质都像是遗迹一般原始而粗陋。从食物的细节中可以看出经过夏洛特留在玛丽家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加掩饰的自然野生气息已经受到了文明的驯化,最初寡淡的蔬菜汤被虽然食材朴素可显然在烹饪和摆盘的技巧上有极大提升的蘑菇面包片所取代。
在迫于生计卖出心爱的“我们的”菊石时,不善言辞的玛丽只能生硬地陈述出自己的底线要求,夏洛特突然介入的一段伶牙俐齿层层递进的推荐之词与其说是对玛丽工作发自真心的尊重与欣赏,毋宁看做是她的阶层精心教养下的产物。音乐会的情节无疑把这无形的阶级沉默间隔推到了极致。不自在的,隐形般的玛丽和如同小鸟一样穿梭在镇上名流之间的夏洛特,必然的分歧在此刻就已经显形。寒暄后正式的音乐演奏中,自觉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落座的玛丽像极了现代社会中社恐的你我,只不过在这里最伤人的是阶级造成的无言壁垒。夏洛特对玛丽的尴尬和畏惧无所察觉,依旧与新相识们言笑晏晏地在前排欣赏他们早被教导如何欣赏的高雅音乐,此刻对于被唯一同伴冷落忽略的玛丽来说,夏洛特早就也一直会是那个阶级的一部分。离开了与世隔绝的环境,只有彼此的亲密陪伴瞬间被打碎。隔着一堵墙和雨幕的窥伺是局外人永远不可能跻身其中的判决。
医生这个角色又是另一种父权制虚伪礼义的化身。在玛丽以非常充分的理由拒绝照顾夏洛特时医生给出他认为不容推辞的劝解居然是所谓的姐妹情谊。一个女性能毫无保留地照顾陪伴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女性,这样的场景在男性的思维中是理所当然的,仿佛他们臆想中任何女性都能瞬间切换到天生具备母性色彩的看护人角色当中。而治疗之后他突然对玛丽的示好让人起疑。如果说邀约原本是发自诚挚的好感,但在那样一个门庭森严的社交场合,当玛丽显然因为无处容身的窘迫而逃离时,他没有流露出半点挽留甚至抱歉的神色。他和夏洛特共同的阶层认知都把玛丽退拒到了隐形的墙的另一侧,大雨的存在只是让这狼狈更加具象了。
对于阶层天然难以逾越的隔阂玛丽一直都是抗拒且警觉的。但是在和夏洛特从被迫到融洽的相处过程中,阶级的色彩被逐渐有意识地弱化了。全篇主要的故事都是从玛丽的视角出发,呈现给观众的角度是心如化石一样坚硬,被生活压抑到麻木的面具始终挂在脸上的玛丽如何在与夏洛特的相伴中心被一点点融化,眼角和嘴角的线条被牵动,露出难能可见的笑容。擦药膏和海滩上脱袜子的特写都在讲述玛丽先是被夏洛特的年轻肉体所吸引,而后才被她的连连示好所打动,卸下心防。两人建立感情的一系列感情都是夏洛特以主动姿态去破解玛丽的被动,与面对丈夫时她羔羊一样献祭姿态的被动截然相反。夏洛特的在场好比严酷冬夜中的烛火,那曾经是无数个孤独的夜晚玛丽秉烛钻研的光明,现在却是一个活生生的天使在侧,年轻,洁白,不仅尊重她和她工作的价值,还透过世俗的层层束缚看到了她作为女性的美与性存在。海水中嬉戏拥吻的一幕,背负的桎梏就像衣服一样被褪去,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在此刻当下两人是心意相通的。冷酷的基调下炽烈燃烧的感情就像穿透海面的阳光一样短暂。爱意和温存都是真的,然而片刻的真实在现实面前又是那么的虚幻。
伦敦的重逢在视觉上突然从已经习惯的海岸森冷风貌切换到繁华都市,从玛丽的心理写照层面上则是一种不真实感。因为对夏洛特的思念和渴望,她已经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些预示着道路不同的草灰蛇线,搜集两人回忆的美好来抵挡只是一场幻梦的趋势。伦敦的所有表象都在提醒她作为乡下人,作为下层阶级,作为未婚老女人与环境包含的文化潜规则不相容的事实,但夏洛特像一束春光一样向她奔赴的喜悦以及看到作为她个人成果的化石终于被一张手写的标签在署名权上物归原主的感动,又让她再一次缩回了呼之欲出的怀疑。
坏兆头一一应验。单方面的惊喜和夏洛特丈夫在莱姆的店里不请自来的施舍作态异曲同工。心有灵犀的假想泡泡破碎一地,留下粗粝的沙粒。玛丽眼中比成为女性,甚至比生命更重要的工作,其实在夏洛特眼里不过是“沙滩上受苦”,比从前相伴时光残酷万分的真相是理解与尊重的默契从来都没有被真正建立起来。此刻回顾夏洛特陪伴并协助玛丽工作的那些夜晚,她表现出的只是浅层的好奇和示好,她从来没有,也从未试图去接近过对玛丽而言最珍视的核心。基于这个认识,她自然以为让玛丽从此以不明不白的身份成为他们家中的寄宿者,是某种程度上物质生活的飞跃和阶层的跃迁。如果玛丽接受了这种“恩典”,那她就同情妇一般无二,只是父权制下处于被奴役地位的妻子所嵌套的另一个下级从属者,成了金丝雀笼中陈列供人欣赏的化石标本。
玛丽的彻底清醒破灭与夏洛特仍然执迷不悟的对照中已经说出了决绝的告别。来到这次远行的终点,大英博物馆时,聚焦在她一人身上,她的选择与坚持在时代的逆流下才显示出和化石一样坚定不移,流芳后世的独特与伟大。在时代的主旋律下玛丽注定余生是一个独行者,她看着博物馆四壁那些被世人认为值得青史留名的华美画框中,定格的悉数是男性的面容。镜头停在玛丽的身影恰好嵌入其中一个画框,将原本的男性胸像完全遮盖的一刻,仿佛在说她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事业完全值得留名于此,但终其一生这种价值都不会为社会和世俗所承认。就像化石的光彩要历经无数岁月的沉默洗礼才能为人挖掘解读,导演在不经意中邂逅了玛丽的故事并想要借虚构的电影语言来为她及像她一样在男权书写的历史上被主流态势淘洗掉,被选择性遗忘的杰出女性们立传。无论是爱情或艳遇,在玛丽人生选择的价值之前都显得渺小不堪。
穿过重重存在的男性观者和不存在的男性鬼魂们的包围,一个全对称的画面中,外围是无可改变无可抗拒的男权主流,中心是玛丽和夏洛特在展示柜的两侧,面对玛丽在十一岁时发现却早被父权社会易主的珍宝,相顾无言。影片结束在这一刻,“我们的”菊石被磨洗后又剩下了两个各自孤独的“我”,对视中命运的分歧已尘埃落定。
最后,关于本片的许多争议和同类影片的对比,我想说,如果带着观看浪漫故事的预设去解读那些不明朗却暗潮汹涌的感情发展,那么似乎只会陷入得出感情如化石一般冰冷的循环论证之中。那些诟病感情发展生硬,性爱场面骇人的声音,多少是出于认为女同故事必须要与唯美,含蓄等女性气质标签挂钩的观念先行呢?既然迅速升温的感情和生猛澎湃的性描写在男同叙事中成立,在本片经历了前置的铺垫后也完全合情合理。镜头和剪辑的处理上导演似乎置身事外,而减弱介入感的无意也是一种有意,通过让克制的镜头语言自行发展故事的安排,人为的戏剧冲突和情节张力几乎消失,观众仿佛旁观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被纯粹的表演和细节牵引着。而对于其中剧情的解读,也给予了观众开放的视角。背景音乐的使用也被极大减少,仅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感情戏场面上出现,被刻意增强的环境音,尤其是海岸的呼啸风声和玛丽工作记录时的笔触声,前者是在渲染整体平淡而生冷的氛围,后者则是一处巧思,用以映衬出潜心于化石中玛丽的无我状态。
菊石描写的不是浪漫故事,不是刻骨铭心的绝恋,也不是能在灵魂层面上对话的知音关系,但它也远不止用流于肉体层面的艳遇可轻描淡写概括。她们的故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被边缘化的模式,陷入了同样的漫长孤独中,在短暂的相遇时将对方拉出苦海分享了爱的火光,性的欢愉,心灵的认同,刹那火光的交汇后戛然而止,落下帷幕。正因如此,这种没有被偏见定式美化的故事才显得独特。分别的前夜温存过后镜头一转,夏洛特采集的花束放置于摇曳的烛火之前,明灭暧昧的火苗和芳华易逝的花朵都像是这场情事的写照,明亮灿烂终归于冷寂。
你的心是一颗化石,被那簇倔强的火苗短暂地融化过。剖开岩石坚硬的外表,烛泪落下,我看见了你美丽的内心,然而这光焰是如此短暂,只温暖了深藏地表千年孤寂之中的一个冬夜,重新回归到放逐的荒原上。余烬冷却,化石静默如谜。
导演弗朗西斯并未给片中两位女主演的关系涂上过于缠绵浪漫的色彩,或许这会让期待一场冲破世俗枷锁的旷世绝恋的观众们失望,但这反而是这部电影的高级与现实之处,与其说这是一部探讨同性之恋的故事,不如将电影内容归纳为几个关键词:【理解、阶级与性别】。
弗朗西斯沿袭了自己在《上帝之国》的风格路线,《菊石》依然冷淡、硬朗、阴郁,同时各种细节的呈现,也非常生活化,阴沉的海边天气,暗色的房间,微弱的烛光,饱受生活折磨的母女,她们的生活缺乏光亮,影片似乎把19世纪玛丽·安宁生活的真实环境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理解
诚然,有人会认为阴暗的画面、生硬的转场与细腻的女性向影片不符合。但是思考片中玛丽·安宁角色的形象,这一切又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剧组并未给女主角精致的扮相,更没有把这段关系拍摄成两位佳人的邂逅。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在片中只是穿着粗布麻衣,缺少妆容修饰的脸庞,以及看得出创伤的手指,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专注于研究化石、饱受风浪侵袭的女性形象,也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底层妇女形象。从内心上看,她就像一块坚硬的化石,寡言少语,甚至在面对愿意出钱购买菊石的绅士,她也不像夏洛特那样能言善道。她不懂得社交,在音乐会上也找理由离开人群,甚至最后在看到夏洛特与别人交谈甚欢时落寞地离场,很多解读认为她的离场是因为吃醋,但我觉得另一方面还有源自内心的自卑。
再来看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少妇夏洛特,已婚的她仍然带有孩童的天真,从丈夫的描述中可以知晓,患有“忧郁症”之前的夏洛特非常聪慧大方,从社交场面上也可以看出她有过人的交流天赋。片中的留白都让我们好奇,夏洛特与丈夫的关系到底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醉心事业的丈夫并不理解妻子的感受。
在海边修养的夏洛特,爱上了小屋里那位寡言的女子。玛丽与夏洛特的关系有几次转变:
陌生-熟悉-理解-不理解
从互不理睬的状态过度到玛丽照顾生病的夏洛特,是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从夏洛特进入这个家到音乐会后的亲吻,是两个人从熟悉到理解的过程,互相帮助挖掘出更大的化石,因为互相的理解,才有了亲热的画面,才有了海边的沐浴,阳光洒下,画面不再阴郁。
从离别到伦敦重逢的争吵,是两个人从理解到不理解的转变。年轻的妇人夏洛特急切地拥抱玛丽,为她准备了明亮的房间和精致的衣物,她满心欢喜地看着恋人,她以为对方会惊喜:
然而,她爱她,却未懂她。
从某种程度上讲,夏洛特或许并没读懂菊石,更没有明白在海边挖掘化石对于玛丽的意义,她不愿意回到没有玛丽的生活,玛丽却反问“那我自己的生活呢?”——玛丽不是笼中的金丝雀,也不是柜子中带有标签的精美的展示品,只有在海边的生活才能体现出她真正的意义。最后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又对两个人的走向生出了悬念,两人隔着菊石对望,是玛丽向年轻的恋人改变自己如磐石一般坚硬的内心,还是夏洛特跟着玛丽一起回到最初相遇的海岸线,她们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是寂寞生出的激情,答案可以交给每一位观众回答。
二、阶级与性别
两位女子还有一大区别在于二人的阶级,玛丽的举止粗鲁生活贫困,夏洛特作为富人之妻衣着光鲜。尽管夏洛特尝试着挽起衣袖,与玛丽共同工作,但她仍未改变自己繁缛的裙装。夏洛特依然穿着自己的束胸衣(束胸衣的出现在《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也有体现)。还有一个细节,夏洛特家里的女仆对玛丽的眼神,以及夏洛特为玛丽准备的衣物,都能体现二人阶级的差异。
片中各处都有19世纪的女子在男权束缚下生活的影子,对于不同性别导致不同地位的探讨也贯穿整部电影。比如电影开头女性在大英博物馆抹地,男性将菊石属于玛丽安宁的标签改为另一个人,丈夫在点餐时完全没有让夏洛特发言,博物馆里研究者画像和游览者全是男性,以及最后玛丽观望那一尊男性雕塑,种种细节已经为主题做了足够的注脚,导演称会还给玛丽安宁应有的地位,最大的表现就是临近结尾处玛丽站着形成一幅画像。
最后,《菊石》一定是一部不完美的电影,不完美的剧情,不完美的角色,不完美的关系,不完美的结局。
【但是谁又能说只有唯美、细腻的事物才感人呢,谁说她们不能有冰冷、坚硬、粗砺和直接的一面呢,或许这只是大众给她们套上的另一顶帽子罢了。】
《菊石》风格粗粝质朴、情节寡淡乏味。有人诟病其中的激情戏尺度太大,有人嫌弃主角感情推进突兀。但是,影如其名,也许正如《卫报》所言:“这不只是个爱情故事,也是一件迷人的艺术品,就像菊石一样闪闪发亮。”
以下,我将兑现“用生命来爱《菊石》”之诺,以影评一篇以飨同好者。
凯特扮演的玛丽·安宁(后简称玛丽)是十九世纪英格兰的一位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她曾有过三次重大发现:181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 182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蛇颈龙亚目的化石;1828年发现了双型齿翼龙化石,该物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翼龙化石。正是玛丽·安宁的这些贡献为“生物会灭绝”理论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她发现和制作的化石标本,至今存放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
剧情也就从此开篇:
大英博物馆,一块化石被人抬进展厅,纸片上写着发现者玛丽的名字,但即刻被换成了一个男人的名牌:赫斯特绅士捐赠。十九世界的英国,妇女地位低下,玛丽并没有冠名的资格。虽然她在伦敦的地质界名声不容小觑,人们经常充满敬意地谈及她,但属于她的劳动成果,仍然得不到承认。
玛丽与母亲在海边小镇莱姆里吉斯经营着一家店铺,靠贩卖廉价的旅游纪念品和化石标本相依为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生活枯燥无趣:清晨退潮时,去布满礁石和淤泥的海滩采集贝壳、化石,回家分类处理。贝壳经过简单加工,制成小工艺品出售给游客;化石往往需要更多时日精细的清理,等待着收藏家。尽管玛丽勤劳专业,但是她们依然一贫如洗。因为她只是化石界利益链下的最底层。
某天,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默奇森先生带着妻子从伦敦慕名而来,想要收购玛丽刚发现的菊石标本。他称玛丽为科学家、莱姆镇的女神,赞扬玛丽的洞察力和技术名扬四海。这是一位即将开启欧洲大陆考古之旅的科学家,此行的目的是恳请玛丽允许他与其在海边共事一阵子,收他为徒、教他分辨各种化石。玛丽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种类似“导游讲解”的事务中,可默奇森先生很乐意向玛丽付出时间酬谢。在母亲的暗示下,玛丽勉为其难地应下了这桩生意。
玛丽深知自己对化石的熟练知识和技能只是被上层人士利用以捞取名利的手段,她生活在贫困中,无力争取,无心辩解,现实的残酷令她变成了一个孤独失语者。
同样孤独的人还有默奇森太太:夏洛特。这位年轻的贵族太太喜欢社交、略通音乐,可是这些特质并不为丈夫理解和支持。由于小产,她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
默奇森先生对玛丽彬彬有礼,对自己的妻子却独断专行。就餐时坐在哪里,点什么菜品,他丝毫不给妻子话语权。他避开喧哗热闹的餐厅,给自己配上丰盛的晚餐,却给妻子点了清淡寡味的食物;同寝时,妻子稍稍偎过肩来(也许只是想有一个依靠),他便认为这是她在提出温存的暗示,即刻就予以生硬的拒绝。在默奇森先生的心里,夫妻间的那点儿事只为生育后代而做。
他美其名曰带妻子到海边散心治病,却又想着实现自己的探险梦,视夏洛特为累赘。
二者不可兼得,加上艰苦的工作环境哪里是有钱的收藏家所能承受。不二日,默奇森便留下羸弱的太太,自顾踏上了欧洲考古探险之路。
为慰藉妻子独自留在异乡的孤单寂寞,绅士斥资将她托付给玛丽照顾,希望培养出夏洛特的兴趣爱好,让她可以正常地出门散步、下海沐浴。
就这样,夏洛特闯入了玛丽隐世无争的生活。
不情愿的玛丽带着郁郁寡欢的夏洛特,别别扭扭一起来到海边。玛丽一副凶脸孔,工作起来没半句闲话,在海滩上随意小便,用脏兮兮的围裙揩手、掰干粮吃;夏洛特是一位年轻的富家阔太,锦衣玉食惯了,在她眼里玛丽的行为粗俗不堪,而她高高在上的语气,又让玛丽感觉自己被颐指气使。二人相看两厌。夏洛特把玛丽当作是丈夫雇佣来陪自己疗伤的保姆,玛丽认为夏洛特之于自己的化石挖掘工作完全多余。她们一言不合,即分道扬镳。
抛开玛丽,倔强的夏洛特独自去往狂风巨浪中海浴。她被海浪一次次击倒,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不仅没能疗慰她心中对夭折婴孩的哀悼之创,反而受凉发起高烧。翌日,举目无亲的她昏倒在玛丽家门口。
嘴硬心软的玛丽接受医生建议日夜不歇地照看着病中的夏洛特。长期离群索居的她,正需要一个爱的释放口。她像珍视自己手中的那些化石一般精心呵护着病床上的她。眼见病弱的夏洛特气若游丝,善良的玛丽硬着头皮到前女友的药膏店买来特效药。
在玛丽的悉心照料下,夏洛特渐渐恢复了活力, 这个生活在金笼子里的贵族太太一直渴望自己被需要、被关心、被触碰。玛丽让她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她放下身段主动帮着玛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手工活儿; 同枕共寝,更使她们抛却了阶级界限,互增了解。
当她们再次来到海滩迎着阳光,相互之间不自觉地开始了试探的观察。夏洛特褪下鞋袜,裸露出脚踝;玛丽的嘴角微微上扬,刻板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们都卸下了心防,情愫悄然而生。
玛丽出得海滩、入得厨房、垦岩叩石、兼顾店铺,她不分昼夜地制作处理未经打磨的化石原胚,勤劳坚韧、细致专注。
相处中,夏洛特对玛丽在化石领域的非凡才华心生敬意; 玛丽也发现夏洛特并非天生脆弱,她也有倔强独立的一面,充满生活情调。
医生送来请柬,邀请玛丽参加他的私人音乐会。玛丽替夏洛特极力争取,使夏洛特心存感激。
当她们叩响医生家的门时,夏洛特握住了玛丽的手。
宴会上,夏洛特很快融入了莱姆镇的社交圈。玛丽却坐在演奏会最后一排,她看到夏洛特和别人谈笑风生,不禁醋海难平,忿然离席,在雨中落寞地归去。
玛丽将孤独和爱慕的心事写成诗,被晚一步回来正要兴师问罪的夏洛特发现。
“难道我只是孤单一人吗/然而在我的梦里/那个幻象/也在念着我,恋着我/我开始回应/但幻象消失了/我继续哭泣/仍是一人”
作为唯一的读者,夏洛特似乎看懂了这些诉诸笔端的幽怨 ,她开朗聪颖、大胆而热烈,毫不掩饰地抚手向玛丽示好。可是自卑的玛丽仍然压抑自己的情感,克制地缩回了手,她从未期望过夏洛特会对她有所回应。
第二天,夏洛特在海边发现了一块岩石。她不顾玛丽的劝说,主动挽起裤腿、摘掉戒指,在泥泞里挖掘起来。受到夏洛特的感染,玛丽取来工具帮忙,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同心协力发掘搬运着海边的巨大化石。
此刻,夏洛特丢弃了自己的精致,真诚地加入到玛丽的工作中;玛丽也放下芥蒂,向夏洛特敞开了心扉。
漫漫长夜,摇曳的烛光里,她们并肩清理化石标本,情欲一触即发。
这一晚,夏洛特不经意地只是想要一个稀松平常的晚安吻,不料却天雷勾动地火。她从睡意朦胧间的脸颊吻,到下意识地还想吻玛丽的唇,玛丽从犹豫不决的回吻态度,到用尽全力释放的占有欲,两人从彼此试探到出击,一发难收。
蓝天碧海,波澜不惊的水波中,她们相拥而笑。这之前,大海只是玛丽赖以生存的工作场所,阴冷潮湿,了无生趣;有了夏洛特,这里便成为她们的温柔乡、是爱人的乌托邦。
『……她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应该是相拥入海,沉入海底,历经地壳、地幔、地核的沧海桑田成为亿万年后的化石吧…… 』——豆瓣短评
自此以后,彻夜缠绵成为家常便饭。玛丽的母亲认为女儿变得懈怠和疏懒了,早睡早起变成了夜夜笙歌,小店也常常无人看管;夏洛特则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单调的蔬菜汤换成了烤蘑菇, 玛丽破旧的家也被布置得充满小资情调。
可是四周(或者是六周)的时光转瞬即逝,夏洛特收到了丈夫的来信,她要回伦敦去了。分别前夜,她们没有言语,只用身体温暖彼此。(……此处省略一万字)
镜头一转,夏洛特收拾起自己的行李,特意往里面放了两块石头(菊石)。
“送别”一幕是玛丽在全片中第二次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展现(她是个非常内敛的人,第一次有情绪流露是在音乐会上)——内心不舍、泪眼盈眶。玛丽在与夏洛特分别时,顾左右而言其他,突然提到了“天气”,她说“还挺暖和的,去年这时候还下雪呢,现在天气不错”。一向不善言辞的玛丽,冷不丁硬要跟夏洛特搭话,在整个影片中绝无仅有。哪里是今年天气暖和,分明是有夏洛特温暖了她曾经冰冷的心。这是她在含蓄地将离情别绪传达给即将远去的夏洛特。
玛丽用拉紧肩上围巾捂住胸口的举动,来掩饰分离带给她的巨恸。不能挽留爱人,她只能颓然目送载着夏洛特的马车远去。
寒巷空寂,斯人已去,玛丽又回归到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她拉上了房间的窗帘,再次与世隔离,变得更加孤僻。
重病的母亲不久去世,玛丽彻底形单影只。她只能靠对夏洛特的怀念在本子上涂绘爱人的背影。
朋友来看望玛丽,也许她是玛丽的“前”女友。从她们的对话中,我们可推知:玛丽曾向她表白过,而她拒绝(伤害)了玛丽。尽管她希望她们依然可以做朋友,但是玛丽却从此与她形同陌路,不肯努力尝试这样的关系。朋友点醒玛丽,夏洛特是能够释放她内心的那个人,并鼓励暗示她可以和夏洛特保持书信往来。玛丽红着眼睛若有所动。
终于,夏洛特的回信如期而至。
信中邀请她去伦敦大英博物馆参观,看一看多年前经她亲手制作的那个被人们重新命名为“鱼龙”的化石标本。
玛丽满怀期待,风尘仆仆地赶到夏洛特的家。
然而贵族的豪奢令玛丽手足无措。
欣喜的夏洛特并没有看出这些,她已经为她们的未来作了周全的安排:她为她准备了一间毗邻自己房间的卧室,为她添制高档的衣服,甚至替她设计房间的布置。她不忍玛丽独自在那片恶劣的海滩辛苦劳作,希望玛丽就此留在自己的身边,共度余生。
上层社会的大门即将开启,只要玛丽同意,就可以摆脱贫寒的生活,与恋人永不分离。
重聚的欢乐瞬间被自尊崩塌的刺痛冲散,玛丽毅然拒绝了夏洛特的好意,她不愿做被豢养的金丝雀,她有着胜于生命的事业。在爱人和化石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这一场争吵戏,看起来也很有深意。
玛:我觉得我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夏:什么?
玛:我觉得我被误导了……我是被邀请来参观的,现在看来,我在某种程度上被蒙骗了。你为什么在信中不提这一切呢?
(玛丽的意思大概是:你这么安排房间,你和你丈夫住我的对门吗?)
夏:我想看看你的反应。
玛:你以为我能融入你的生活,就像我的化石被你放在精致玻璃匣子里一样……
夏:不,我没有那意思……
玛:想给我贴个标签吗?
(玛丽的敏感和自尊溢于言表。)
夏:不!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想做出点改变,改变我们的生活。
玛:这一定会让你丈夫非常高兴。
(玛丽认为自己就像是夏洛特丈夫买走的那些化石,被贴上标签放在展示柜了。你丈夫乐意你的这种安排,他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一个化石达人住在自己家里了。)
夏:谁在乎。
(夏洛特当时就急了,回了一句很率性的话,这是她的第一反应,我才不在乎他。我们俩说我们的事,你提他干嘛,他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玛:别拿我开玩笑了。
(情侣间吵架经典台词。)
夏:罗迪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因为你,他现在有了一个真正的兴趣,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夏洛特赶紧解释说,她丈夫现在热爱化石事业,很忙,基本不着家。)
玛:你说得可真简明。说得像是我计划的一样。
(玛丽至此非常生气,她认为夏洛特这话的意思是说,正是她引导了她的丈夫爱好化石。你这么说就像是我计划好,这样他就经常不在家,我可以趁虚而入似的。)
夏:当然不是。你为什么要这样?我不想回到之前没有你的生活。
(夏洛特很理智,还想把话题扯回来。)
玛:那我的生活呢?夏洛特,我的工作呢?
(渐入主题。)
夏:我受不了想到你在那些海滩上风雨无阻地受苦。现在你可以自由地做你重要的工作了,你的科学工作。
玛:你不懂我。
(情侣间吵架伤人指数较高语汇,勿轻易使用。)
夏洛特想要以亲吻来安抚玛丽,被玛丽无情回绝。
玛:你的提议让我觉得自己像只被关在金笼子里的鸟。我得去找今晚的住处了,你要是早点告诉我就好了,我本可以省下船钱的。
(省下船钱,比“你不懂我”还要伤人。)
这场争吵,两人的性格跃然屏幕。夏洛特的聪颖和热忱:她每句话都没有偏离主题,她会审时度势在玛丽发火时停下来,然后气消了再继续下一步;而她的提议极为大胆前卫。玛丽则更加感性和偏事业型:她说出了几乎所有在气头上会伤人的话,并表明自己将以事业为主。
在大英博物馆,玛丽如愿看见了自己的化石成果,它已被冠以他人的名义存放在一个玻璃展柜里。
此时,夏洛特不请自来。隔着那厚厚的玻璃,隔着那具珍贵的鱼龙化石,在男人们穿梭的大英博物馆,两个女人相顾无言。她们也许会相忘于江湖,也许会开启一段真正意义的平等爱情。
影片定格在她们望向彼此的画面,黑色的屏幕上滚动出复古的字体,伴随着渐行渐近的海浪声……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个HE的开放式结局,这里的对峙才是两人爱情的开端。凯特在回看影片时也认为结局充满希望,“夏洛特勇敢地去找玛丽,因为想让她知道自己理解并深爱着她。而玛丽在最后一幕传达出对夏洛特的体谅,她也非常爱她,愿意和她在一起……”)
仔细回想这部电影,结尾对视之前,她俩从未如此紧紧盯着对方看过。每次你看的时候,我都在低头;我看的时候,你又故意移开眼神。而这一次,真是互相正视着对方。这之中有斗狠,有和解,也有(玛丽的)惊喜。
那么,我们也姑且以此慰藉被影片冷得紧缩的心吧。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剧情确实颇为俗套:海边、孤独的灵魂、分歧、吸引、分离……那些想从电影中寻到一段旷世绝恋的人们,大可放弃。你只能从中看见一位生活艰苦的底层劳动妇女琐碎的日常。如果怀着猎奇心理,想找点刺激,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所谓船戏,也不过短短两三分钟。 影片对爱情的描绘并无新意,显得平平淡淡,故事起承转合普通观众都能够预料。
但《菊石》展现的本来就不只是浪漫的爱情故事。学术界的男女不平等是用来首尾呼应的,两位女主的阶级分化才是全片的筋脉。夏洛特甚至算不上玛丽的知音。夏洛特的手,纤细、灵巧,那是用来弹奏钢琴,用来绣一方精致的十字绣手绢的。玛丽的手,黑实、粗糙,布满伤口,那是用来处理化石标本的。
两人不同的“手”的特写镜头,也预示着她们各自的生活轨迹:夏洛特跻身上流社会,她开朗、幽默、聪慧;玛丽不善言辞、内向孤僻,难以融入人群。她们一旦离开那片海,也许注定永隔天涯。
但是当无数遍重新审视它时,我却意识到吸引我的并不是单薄的情节,而是贯穿影片的各种小意象和玛丽·安宁细腻的情绪表现。
影片中的小意象十分丰富,导演利用空镜将之与情节巧妙融合、与情绪完美契合:
烛火、菊石、困在玻璃瓶里的蛾子、啄螺壳的小鸟、海边的小螃蟹、爬上花朵静物画和废弃石块的瓢虫(在西方瓢虫历来象征着幸运与爱情),被放生的甲虫,夏洛特手中侍弄的、桌上和床边小杯子里的报春花(花语是初恋和希望),鸡蛋,手绢以及其上刺绣的紫罗兰(花语是永久的爱和美丽、质朴和美德,紫色的紫罗兰则寓意在梦境中爱上你),被装饰的镜子、垂死的飞蛾、落单的蚂蚁、伦敦旅社窗前的死苍蝇……当然少不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女主的手。
弗朗西斯毫不吝惜地以浅景深特写镜头来贴近人物,适时辅以远景和全景展现,不加修饰的自然光摄影,更好的突出环境、映衬心情。
因为整部影片其实都是基于玛丽·安宁的视角建立的。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情事……这也就解释了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夏洛特不够立体的问题。夏洛特这个角色不需要立体,她只是玛丽眼中的一个爱人,就像那些经她慧眼识别的化石一样。
西尔莎·罗南为拍摄电影也做足功课,她对于夏洛特这一角色有自己的理解:“玛丽给了她情感上治愈自己的时间。她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关怀和温柔,这是她一直渴望的。夏洛特想要去爱,想要被爱。她只想有个人可以简单亲密地触碰自己,照顾自己。这份感情点燃了她的某一面,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导演的意图:19世纪的英格兰,被极端父权和阶级分化统治。玛丽醉心于化石研究,但是她无法跻身真正的科学家行列,她的成果被肆意掠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她沉静被动的性格,轻微社恐也使她不易为人们所铭记。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少之又少,导演想要为她加入某些色彩,使这位伟大的化石猎人留给世人的印象不再单薄苍白。同时,夏洛特则是导演想要表现的当时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被压抑的另一种状态:即使身在豪门,衣食无忧,她们也同样孤独失语。
导演正是想为这两类女性发声,在她们被湮没的浩瀚历史中,给予她们一场爱情,哪怕如烟花般短暂。
夏洛特的爱是明丽的,她可以为玛丽一尘不变的生活调出一抹亮色。玛丽的爱是温暖的,你不敢下水,我就先下去,再扶着你不会让你跌倒;你喜欢弹琴,我就为你争取到听演奏会的机会;你要搬这块石头,我就和你一起搬;你要走,我不能挽留,也会目送你到路的尽头。
用夏洛特来映照玛丽,用玛丽来温暖夏洛特,可谓匠心独具。如果说玛丽是弗朗西斯手中的菊石,那么夏洛特就一定是玛丽心中的鱼龙化石,最特别的那一件。
所以,只要玛丽的形象塑造成功,这部电影就已经圆满了。而凯特·温斯莱特不负众望,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
『附:一点都不乏味,而且古典的意境不显刻意,没有那些华丽的布景,一盏烛、一片海,一簇花、一块石,足矣。肥温再次展现了神演技,拙笨的体态、灵活的手、敏感的心、充满故事的眼睛,罗南的表演也毫不逊色。两女主之间的反差萌实在有戏……』——友评
真是这样!
请别被情节束缚,且多看几遍,你会发现所有情绪都在凯特的眼波中流转。
豆瓣短评和新浪微博里有几则写得特别好,摘于此:
『 ……凯特不愧是影后,演技犀利,体态动作微表情。她低头她沉默,却觉她有千言万语在娓娓道来。』
『全片玛丽台词不多,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凯特的眼神几乎在每一部分都有着极细微的变化,从开始接触的冷漠疏离,到被迫接待夏洛特时的僵硬不耐烦,再到照顾生病的夏洛特一段时间后情愫暗生,舞会上看到心上人和别人相谈甚欢的不安慌张,一个人淋着雨回家后的默然失神,再到两人热恋时的欢愉炙热,凯特几乎用眼神诉说了全部的心事…… 』
『……温斯莱特将孤傲内向、隐忍坚韧、外表冷若冰霜内心暗藏激情的玛丽演活了……』
『 ……眼神戏实在太好了,脆弱的,委屈的,内疚的,爱慕的,挣扎的……』——新浪微博短评
玛丽如菊石一般,外表坚硬,内里柔软,凯特将这种克制而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自卑与孤傲共存,渴望与隐忍同生。
谈到《菊石》,就不得不与豆瓣上好评如潮的8.6高分之作《燃烧女子的肖像》相比较:
“烧女图”并无剧情可言,节奏略松散,它赋予故事背景无菌化,将人物置身于一座真空似的海岛,这种架空,就像侦探小说暴风雪山庄式的表达,虚而不实;以女性的凝视串接全片,像是一幅幅温吞的油画,经由导演刻意摆弄,美则美矣,却有形无神,充满匠气。两位主角“爱上”和“分开”都是剧情所设,她们之间的对视,没有真情流露,只剩下呆板的张望;她们最后的分离,没有丝毫抗争,只是“诗人的选择”。重复的作画片段过多易令人怠惰,鲜艳明丽(红与绿)的色彩太盛会显得矫揉造作,累积堆放的意象太复杂则是一种学究故态。
《菊石》的情节肯定有严重硬伤(谁让导演那么自信,不请编剧偏要自己来写剧本),节奏也确实存在着问题,但瑕不掩瑜,它并不拖沓,经细细咀嚼后劲十足。且每个镜头都有着深刻含义,象征符号的各种切入何情何理,适时适景;那渲润全片的海浪声,开篇黑屏时即起,结尾字幕毕才止,风声与海涛交织,声浪愈来愈近、愈近愈烈,从始至终贯穿,令人仿若置身那荒寒阴郁的海岸,沉浸其中,不能自已;莱姆虽然也是个海滨小城,但它并未被矫作成为无菌化的真空;导演的立足点,也不再是女性的凝视,而是社会的注视。从这几点两相对比,《菊石》天然纯美,朴实无华,更显其难能可贵,无疑高明得多。
然而这样一部佳作被浅薄无知者踩评为7.1分,令世人被误导错失观看的机会,实属冤枉。听愚一见之:这部影片需要你静下心来,反复看,逐帧看,调亮色度、调慢倍速,看两大女神如何眉目传情,如何翻云覆雨。看后当深思,若爱情与自由、名气与事业置于同一天秤时,你是否能如玛丽般抉择。
『 ……不是比化石还冰冷的爱情,是如海浪拍打后的安静,如画笔摸摹后的珍贵,如药膏涂抹后的细腻,如难以打破两墙之隔的地位悬殊的爱……』——新浪微博短评
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海翻波,没有令人怅惘的世俗阻碍,只有大海无情地潮起又潮落。阴冷的色调下,《菊石》如此独特,褪去它的外壳,竟是这般熠熠生辉。
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独特的女性电影将我们的审美提高到山巅,再也回不去从前。
那化石般的爱情,属于玛丽和夏洛特,也属于片中的凯神和莎莎。她们勿需台词、旁白、道具来推动剧情,只以眼神的交锋、姿态的表白,足矣。 毕竟,女神与女神的CP,有生之年,仅是相遇在那片海,便已感恩!
观影之智不在片中,亦不在豆瓣,而在片外,全凭观众自知。
—————————-
补:
《菊石》的后劲:沉浸体验式的阅片过程,前所未有
有一种匠心,如同化石,亿万年生成,埋藏在坚冷平凡的外壳之下,只等待着被发现、被欣赏。《菊石》就是这种匠心。在第一次看完影片之后,我几乎不能确定它的优点是什么?但就是感觉到“好”,却无法言语。隐隐觉得可以共情,而又没能共情;想要代入,却找不到入口。
这种匠心就是克制。当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时,它却像水闸令巨浪戛然而止。这种克制,将每一场可能的滥情转化为一次次安静的抚慰。在《菊石》中,凯特·温斯莱特对于自己角色的把握令我折服。折服的原因是,我没有想到她能将隐忍和激情、坚硬与柔软这些完全矛盾的元素糅合得如此和谐。她让这位曾被主流社会剥夺显赫声名的古生物化石学家,享有了一段难能可贵的爱情。影片中玛丽·安宁这个角色沉静执拗的个性与化石观察的天赋,通过凯特精湛的演技诠释,闪烁着出色的光芒。
看了一个《菊石》线上访谈节目,导演谈起创作动机,他说他并不想写一部传记电影,因为历史书中并没有对玛丽·安宁太多的记载,“她(玛丽·安宁)处于阶级分化的社会之中,来自工人阶级,却成长为杰出的古生物学家,进行了最了不起的科学发现。我希望尽我所能,让玛丽得到升华,给她一段她应得的、充满尊重的恋爱关系,向她致敬。而男人们忽视她、剥夺她的科研成果。我想象不出她和男人会有怎样的关系,因为当时的女人们,只能是丈夫的附属品。我希望她能与别人建立平等的联系。在我看来,她应该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凯特则说:“我极度敬仰她(玛丽·安宁)……她生活在父权社会之下,一贫如洗,自学成才,她令人敬畏又富有同情心。那些有权势的男人购买她的发现,署上自己的名字……对我而言,玛丽很神秘,她充满力量也很美丽。”这真是相当精彩的角色阐述。
不可否认,玛丽算是她同时代人物中的另类,而这部关于她的电影,亦非主流作品。
同类题材的影片要么激烈悲怆,要么哀怨绵长,再者就是凄婉悱恻。而这部作品就如“菊石”(化石)本尊,是需要挖掘和打磨的瑰宝。用夏洛特(剧中人)的话来说,“在未经训练和缺乏辨别能力的眼睛面前,化石的外表也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而已,外行只会觉得沉闷”。但对于剧情推理爱好者云集的磕石协会则不同,毕竟这种沉浸体验式的阅片过程是极为难得的,探索剧中角色的举手投足、观察人物眉宇间的细微表情乐亦无穷;或小小摆件、几只昆虫,或一束野花、一方手绢都藏有线索,发掘这些才是真正的趣味……
想要看懂本片,观影人需全程将自己代入为玛丽·安宁。
影片中玛丽的人设为四十二岁。在当时,她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与老母亲住在海边。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与世俗很相悖离了。
她每天的日常极其枯燥单调:
早晨去海边拾捡贝壳或小菊石,这些小玩意儿是游客们喜欢的物件,稍微能卖些价钱。
回家后简单清洗泥泞的身子,和母亲一起吃简陋的早餐。
处理大一些的化石,顺便守店。
晚上,和母亲一起擦拭小瓷器摆件,那些小瓷器代表着母亲逝去的八个孩子(母亲一共生了十个孩子,死了八个)。
然后在微弱的烛火下继续化石记录整理工作。
一、失语者(前期)
玛丽:
与母亲。她们是至亲,但是缺乏交流。
与前任。她们可能曾经亲密,但玛丽目前总是躲着她。
与医生(小镇居民)。即便有人想向玛丽示好,她也会抗拒。沉默是她最惯用的对策。
与化石购买者。只有生意关系,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余地。你愿买就买,不买走人,恕不远送。
与玛丽的自愿疏离不同,夏洛特则是被迫闭嘴的失语者。
夏洛特:
与丈夫。必须优雅地唯命是从。丈夫在自我介绍之后甚至完全没有想到还需要介绍她。丈夫和人谈事业,不能说话,不能乱碰东西。和丈夫用餐,没有选择餐厅的权利,没有点餐的机会,只能静静地坐着,像一尊摆设。
与仆佣。除了砸东西,无计可施。我不想去,我不要去。但最后都得去,因为仆佣是丈夫的传声筒和监督器。
与外界。只能保持礼貌的微笑。
打破玛丽宁静生活的人是夏洛特。这得多亏了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先生。夏洛特因为小产失去了孩子,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医生建议轻度抑郁的夏洛特在海水中沐浴、在海边散步。默奇森先生便带着妻子来到莱姆这座海滨小镇。为什么偏偏是莱姆呢?因为默奇森是个狂热的化石爱好者,而莱姆镇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化石界专家。其实玛丽的名声早就在伦敦的生物科学领域响彻一方了,只可惜没有人愿意用她自己的名字为她自己的发现成果署名。
能带着太太治疗心理和身体的疾病,又能见一见偶像,默奇森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夏洛特并没有好转起来。她似乎病得更严重了。阴郁的她,就像莱姆的天气,使丈夫想要逃离。
二、感情线
很多人提出,本片的感情线一团糟,玛丽与夏洛特爱得太突兀。又有不少人对比另一部同类型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得出结论:瞧人家两女主,一个画家一个小姐,一个作画一个被画,终日相对,终于对上了眼相爱,人家就爱得一点儿也不突兀;再回头来看看《菊石》,一个化石猎人,年纪大身材壮实,衣服一点儿也不讲究,双手总是脏兮兮,另一个贵妇人,年轻有颜值,有老公有钱还有病,她们俩怎么可能相爱?不,她们不能在一起。因为这不合乎逻辑。
那么,逻辑是什么呢?每天相对凝视,就可以相爱。这便是大众的逻辑吗?你每天凝视着手机电视机,你让手机和电视机也回爱你试试。爱情的火花是靠对视而闪现的吗?没有欲望的凝视能产生爱意吗?你可能要说,当然能,没有别的东西可观,成天就这样相对而视,只能爱上了。哦,原来《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的两位主角是被迫相爱的。
那么,玛丽和夏洛特为什么就不可以相爱呢?她们至少还有言语的交锋和肢体的接触。
1、初识
玛丽对夏洛特的感觉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那是对外表的吸引,克制隐忍到不能自拔的。
第一次见面时玛丽对待默奇森夫妇俩的态度是不同的。
她只瞥了一眼夏洛特的丈夫,却仔细地打量了夏洛特。这种独特的审视,难道不可以理解为“夏洛特对她有吸引力”吗?年轻漂亮的贵妇人,符合玛丽的审美。比起《燃烧女子的肖像》中呆板的女性凝视,玛丽对夏洛特的爱意萌生,我倒觉得更为可信、更为动人。搬个牛头,对准马嘴,我们能指望它们日久生情吗?相亲的时候,第一眼都没看中,会因为对坐观察而相爱吗?当然不行!可是很多人却能够第一眼就认定自己的真命天子(女)哦。
玛丽对待默奇森和夏洛特在海滩上和自己工作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主动提出想跟随玛丽学习化石识辨技能,但他第一天就迟到了。玛丽并没有在家里等待这位愿意付钱的金主,而是自行前往海边,独行其事。默奇森来与不来,几时来,来了能有什么收获,她一概不在意。
和夏洛特一起到海滩的时候,玛丽周到地为夏洛特准备了专用皮鞋(她想到了贵妇的鞋不适合在海滩石子路上行走)。虽然夏洛特一直郁郁寡欢只肯走在后面,但是玛丽明显有放慢脚步,时刻关注着她是否跟上自己的步伐。
她向夏洛特分享自己带的干粮。贫寒的玛丽愿意掰一半饼递给夏洛特,实属不易。平时,她从未在外面吃这么扎实的食物。她总是在早餐前先外出捡石头,回到家喝几口寡淡的菜叶汤。由此可见,为了陪着夏洛特在海滩散步,玛丽做了对她而言很认真的准备工作。
然而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并不融洽。在玛丽看来,夏洛特无声地拒食她的饼,是矫情的;对于此刻玛丽的工作,夏洛特的存在也是多余的。所以当夏洛特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出“你不应该挖出那块石头吗?我丈夫说你将演示给我看”时,玛丽一下就狂躁了。玛丽就是这种人,你千万不要惹她生气,不要引出她的负面情绪,她一生气就口不择言。她不挖那块大石头有她的理由,心情不好就懒得跟小夏解释。夏洛特只要一直问她事实类问题,便可相安无事。
但夏洛特还不了解玛丽。她不高兴玛丽不给她讲解,玛丽更不高兴小夏嫌弃她的饼,还要她讲解基础知识。夏洛特一口一个“我丈夫”,在事业女性玛丽眼中是不屑一顾的。你丈夫让你去海水沐浴,让你在海边散步,你大可以自己去呀。而我,只是因为收了他的钱,勉为其难陪着你。你在不在这里看我工作,我都无所谓。
于是她轻蔑地回了一句:“你丈夫离开你了。”
玛丽觉得,我按照你丈夫的意思带你认化石了,你都不合作,也不吃饼,还对我的工作内容指手划脚,你哪来的底气?说到底还不是被抛下的人吗?
针尖对麦芒,越怼越来气。
我们其实是可以理解玛丽的,她是化石界的学术大牛,小夏相当于那个学科的文盲,大牛能忍受文盲对她做出指教吗?
2、照料
玛丽和夏洛特的感情关系转折点在于夏洛特生病。小夏因受了玛丽的激将,赌气去海里沐浴而发起高烧。那天她很不舒服,但还是提着鞋子去了玛丽家。
为什么都病成这样了,还要去玛丽家呢?以下有三种解读的观点:
1.纯感性的角度。夏洛特对玛丽有感觉了(这似乎不现实,毕竟二人前一天不欢而散)。
2.纯剧情理性推理。默奇森安排好了夏洛特每天的活动,即一定要去找玛丽,跟着玛丽学习挖化石。仆人是丈夫很好的眼线和督促者,小夏必须按丈夫的安排作息。
3.感性理性各参半。夏洛特是去向玛丽还鞋并道歉的。她可能意识到自己头一天的态度不是太好,得罪丈夫的偶像并不明智。再加上自己从来不希望“孤身一人”。
夏洛特的这场病缓和了玛丽的态度。谁会去为难一个病娇呢?何况人家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下了海,下海的一部分原因是受了你的怂恿。
玛丽一半负疚一半怜悯,日夜照料病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她很显然对夏洛特动了心。她在听到小夏梦中呓语时流露的疼惜,她在为小夏抹药膏时克制的情欲。哦,对了,买药膏的钱还是自费的,买药膏要见的人还是自己一直躲避的前任。她在守护着昏睡的夏洛特时,以欣赏的眼光,拿起画笔为小夏的背影作画……这,不都是爱的表现吗?
3、暗恋
不过,夏洛特病情好转苏醒过来之后,玛丽又恢复到先前的疏离状态。于是小夏主动提议去海边散步,并在玛丽面前脱下袜子。看似云淡风清的一场戏,在玛丽内心却可能早已惊起万丈波澜。
暗涌是压制不住的。夏洛特抚过她的肩,她会有所触动。更不要说,夏洛特当着她的面,脱下袜子。
对于怨妇小夏来说,玛丽给她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脱袜子也可以看成是她觉得在玛丽面前,调皮一点也很安全。
脱下袜子是夏洛特释放天性的开始。但聪明的她立即发现了玛丽的眼神不对劲,她对玛丽之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怀疑。
玛丽对夏洛特的暗恋很容易看出来,凯特几个小表情搞定。夏洛特是怎么喜欢上玛丽的却让观众伤透了脑筋。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多的好感也是往姐妹档上靠啊。
首先,对夏洛特这个人物的性向,影片没有交代,那么就会出现三种可能:宇直、双、柜中人。凯特说她为了拍摄电影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她读到过那个年代许多女人之间往来的情书。书信里用词情意绵绵,甚至有露骨的船戏描述。因为在压抑的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允许“浪漫的朋友”同床共枕、牵手写诗。而这些女人,大多数是已婚妇女。小夏就是个已婚妇女。
其次,凯特和导演在访谈中都曾说过,这部影片不在意表现出柜唯艰,也不在意讲一个世人面前遮遮掩掩的故事。它就只是一段爱情,不分阶级不分性别。
再次,又必须以《燃烧女子的肖像》来做个对比,那部影片中两位主角的感情萌发比《菊石》中的玛丽和夏洛特更快,那边两位都是未出阁的闺女,坐着相互望向对方,画画与被画画,更应该发展出一段友情才是。有人说《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的感情相当自然,看着那两位眉目传情,就是爱情。可是,从哪里看出她们就眉目传情了呢?我们只能看到两个女人面无表情地对坐吧。而且《燃烧女子的肖像》也没交代画家和小姐之前就是爱慕同性啊?
这么说来,《菊石》的感情线又突兀在哪里呢?突兀在观众压根儿看不出夏洛特几时对玛丽动了情。
夏洛特的人设一直不明朗,这才有了两人“感情突兀”一说,也不全怪观众。要想解开这个结,需要高屋建瓴地理解影片的视角。全片是以玛丽的视角呈现的,在访谈中导演也说过他不想要拍成传记片,这样讲来就合情合理了:传记片是第三人(上帝)视角,而玛丽视角只能是第一视角。这和我们写作文是一样的,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文章,不可能写出其它人物的心理活动。
无法通过玛丽的视角表现出夏洛特的心路历程,并不意味着夏洛特这一角色就是工具人。事实上,夏洛特的情感发展一直有迹可循。
面对丈夫赤裸的身体,夏洛特反感地闭上了眼睛,她不怎么享受和丈夫的床第之欢。但是她十分依赖丈夫,想要靠过去取暖。从她丈夫的口中,我们得知夏洛特曾经是个“活泼、聪明、有趣”的好妻子,可见她的婚姻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她的丈夫对待她并没有温度。
夏洛特最开始对玛丽是完全没有感觉的。如果一定要追问她对玛丽有什么印象,那么很可能是一种怨怒:凭什么同为女人,玛丽就可以得到男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哪怕只是表面的),而自己却得不到丈夫的尊重。
她被丈夫“遗弃”在莱姆小镇治疗抑郁症,是被迫与玛丽相处的。一个年轻贵妇不可能具有先进的阶级平等意识。玛丽的身份显然低于她,她也不是如丈夫一样的化石爱好者,所以她不可能对玛丽有多景仰。
但她对玛丽照顾病中的自己是心怀感激的。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当然会卸下防备。
小夏帮玛丽做家务失败时,先笑后痛哭
夏洛特觉得自己这点小事都干不好,灰头土脸的,先是自嘲的笑,同时想起自己小产的事情,笑着笑着就哭了。她能倒在玛丽怀里痛哭,就是对玛丽最大的信任。
半昏迷中被悉心照顾,后背前胸被亲昵地涂抹药膏,玛丽还把唯一的单人床让给她,自己天天枕着椅子睡。享有如此宠爱换谁都会生出柔软的小心思吧。何况后来同榻而眠、耳鬓厮磨,夏洛特对玛丽渐生情谊其实也不算突兀。
4、试探
这里还有一个场景不可忽略,即夏洛特询问玛丽是否有孩子。夏洛特觉得玛丽很会照顾人(其实只针对她),问她是不是因为有孩子才磨练出来这样的心性。
小夏怀疑玛丽是不是像照料孩子一样对她?这句问话很有趣,这是一个试探。当你感觉这人对你特别好,想弄清楚她是不是喜欢你时,不妨去探探她的口风。玛丽倒直爽地回答说自己没有孩子,那就是明摆着不是像爱孩子一样对她呀,那是什么呢?是另一种爱!
由于时代局限性,在夏洛特的认知里,孩子是人生必备。玛丽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科学家,有工作,不需要孩子,有才华且生活低调,外冷内热、细致温柔。这样的人是夏洛特生命中不曾遇到过的,她会不会被玛丽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呢?
玛丽竭力争取夏洛特和自己一起去音乐会的权利,是因为她无意间看到小夏弹奏家里闲置的旧钢琴。只一个小小的举动,玛丽便心领神会小夏喜爱音乐,较之夏洛特的丈夫,无视妻子的爱好,这是何等的细心和体贴。有了这样的对比,夏洛特会不会被玛丽的温暖以待所感动呢?
5、回应
夏洛特在音乐会前握住了玛丽的手,这让玛丽觉得小夏在向她示好。她颤巍巍地摩挲着对方的手指回应。
可音乐会上夏洛特却没有坐到她身边,这令她难以抑制地生起闷气,是的,玛丽吃醋了。你刚才还与我主动牵手,现在却和别人谈笑风生。情绪累积,中途离席的玛丽才会写出了那首傲娇的小诗。
夏洛特从进门责备到抢看日记,已是关系非常亲近的做法了。而看完玛丽的情诗后,她不仅明确地表白,还试图抚手。从这里开始,玛丽由强势的一方,变成了陷入爱河时示弱的一方。
因为视角原因,观众容易代入玛丽,见她所见,想她所想,但是如果导演没有给暗示的话,她也不可能写出那首患得患失的小诗。玛丽感觉到小夏有可能也爱着她,观众也这样觉得,只是玛丽和观众都不敢确定。
导演步步用心、层层深入的安排情节,一会小夏摸了玛丽的肩,一会小夏脱了袜子给玛丽看,一会小夏不愿意离开她回旅馆去,一会两人分享一张床,甚至小夏拉了玛丽的手。以至于连玛丽都意识到夏洛特有可能对自己中意,观众们却还看不出来吗?
玛丽对夏洛特是我见尤怜的爱。夏洛特则是在被玛丽精心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啊。谁不爱一个如此体贴的人呢?何况这个人喜欢你?
那夏洛特有没有表现出她也在意玛丽呢?
音乐会闹别扭后的第二天,夏洛特陪着玛丽挖化石。她看中的巨石,正是两人第一次在海滩时玛丽拒绝搬回去的那一块。当初没有去半山腰挖掘,因为一个人是搬不动的。如今那块化石被雨水冲刷从半山腰跌到了山脚的淤泥里,被小夏看中。玛丽本能地否定小夏想搬动它的提议,她早已习惯一个人独自工作,一个人当然搬不动。此时的夏洛特不再羸弱,反而挽起衣裙,甚至摘掉了婚戒,执意行动。到这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不止玛丽心细,夏洛特同样也记得她俩吵架前那块被看中的石头。这是平等的关系呀,难道不是双箭头?
6、释放
所以从玛丽的角度出发,两人晚安吻发生点什么事,是很自然的。
而夏洛特呢?从病倒玛丽家到擦枪走火的晚安吻之间,她对玛丽的亲近、崇拜和喜爱都是界限模糊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玛丽特别尊重夏洛特,夏洛特可以自己做任何决定;在她丈夫那里她则从没有选择的权利。夏洛特与丈夫的相处之道符合维多利亚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即妻子从丈夫身上获取金钱维持生存,丈夫对妻子进行精神操控并磨灭她们的人格。
玛丽让夏洛特来开凿化石的第一刀,这块石头便是她们俩的共同成果了。处理化石这场戏,从探问到赞美,从崇拜到心疼,夏洛特也用眼神诠释着爱意啊。
自然而然,那场晚安吻的设计水到渠成,是全片第一次高潮。它将夏洛特对玛丽的依恋之情自然过渡到情欲之需。
这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到的,懂的自然懂,看不懂的不能强求。
三、觉醒(中期)
这部电影很棒的一点就是:处处欲,却色而不淫。
三场亲密戏,第一场干柴烈火,第二场空灵美好,第三场尺度感人。
这几场戏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也是玛丽和夏洛特感情深入的见证,并不像某些粗略观影者或假装纯洁人士认为的“可有可无”,它们是影片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是从这三场亲密戏中,观众们才可窥见隐忍的玛丽和勇敢的夏洛特。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为什么老实人玛丽不主动呀。因为她很尊重小夏,小夏有意愿,玛丽才会进一步。就连抹药膏她都会自我审视,生怕占了小夏便宜。这之前,睡一张床的建议也是在小夏动身让位一下之后,才真的开始执行。
玛丽喜欢夏洛特的青春靓丽,但她不敢奢望这是双箭头,即便有了后来的摸肩膀,脱袜子,穿衣系带,抹香水,拉手,读诗,表白,抠手心,玛丽还是不敢确信夏洛特能接受她。
她是那样的含蓄扭捏,对方不开始行动她也不会主动起头。她要等对方的明确信号,而她绝不是发出明确信号的那个人。这或许跟她的生活经历有关,也或者是她曾经受过伤害,如今理智疏离地面对世人,她对感情克制又防备。但她的眼神骗不了旁人,又怎么能够骗过聪明的夏洛特?
所以关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小夏推进的。
晚安吻一场,玛丽也是在被小夏连亲了六下之后,才开始反攻索吻的。
夏洛特勇敢热情、不计后果,她做事跟随自己的本心。她在晚安吻亲偏了之后仅仅顿了一秒钟。当她意识到玛丽也犹豫着可能想要吻她,便毫无保留地向对方释放了自己的爱和激情。玛丽感觉到夏洛特如此明显的用意时,情绪才开始爆发。
当然内心没有爱情的人是绝对无法从一个晚安吻过渡到情人间亲密接吻的呀!也许只有这样勇敢的夏洛特才能打开玛丽的心扉。
一旦关系明确下来,这段感情就不再有任何躲闪。她们与世界上所有恋人一样共浴爱河。玛丽总是一脸宠溺,对夏洛特千依百顺。她会记得小夏说过的每句话,包括最开始她们不愉快时的争吵,夏洛特说过她留在莱姆的目的:在海水中沐浴。
她也会满足夏洛特所有要求,包括不厌其烦地为她讲段子。
“大器小伙”那个荤段子的风格和玛丽日记那段小诗的风格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她熟悉当时流行的各种段子。那么玛丽是一个刻板的人吗?当然不是啊,她一个无视权威、会写小诗的人,怎么可能正经到无趣呢。只是她的有趣是限定对象开放的,小夏央求玛丽再说一遍,是在享受身为限定对象的特权啊。
说起小夏穿玛丽的毛衣,想起以前看晋江的百合文,写女帝的一般都会有爱妃穿女帝的内衣晃荡这个情节,女帝上朝去了,爱妃就穿起了女帝的内衣,结果女帝杀了个回马枪,看到爱妃穿着自己略大的衣服,顿时觉得色气四溢,心情激荡,朝也不上了,抱起爱妃就上船了,之后大臣就会上书,女帝请控制住你自己,不要荒废朝政。
衣服有一种属于和本属于的性质,爱人之间互相穿,和平常人互相穿意义不同,而且衣服上会有对方的气味。夏洛特穿着玛丽的毛衣,昭显她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临别前夜的那场交欢,也有部分观众不能理解:为什么就不可以再温柔些、唯美些?甚至有人责怪导演,说导演不懂女人。
恰恰相反,这一场戏实实在在是由凯特和西尔莎亲自设计的。
凯特在最近一个访谈中提到,《菊石》的船戏不想太“polite”(有礼貌的;客气的;儒雅的;应酬的;礼节性的;客套的;上流社会的)。因为她们想要展示女性之间确实存在这种(当时男权社会认为不存在的)激情。
根据历史学家特蕾丝·奥尼尔的作品《不能说的秘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性、婚姻以及礼仪指南》一书中记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床事如同定时打卡,表现得“过于投入”或者想要换种姿势都是不被允可的。当时的专家认为“姑娘们站着或是跪着完成性事是享受不到乐趣的,肯定会受伤”,所以这些姿势也是被禁止的。
西尔莎刚开始对《菊石》的亲密戏份也感到紧张,但是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导演非常尊重女性演员,允许两位主演一起商议这场戏,可以按照她们自己的想法演绎。重头戏则是凯特选择在西尔莎生日当天拍摄的,凯特对于这场亲密戏感到有从未有过的自豪,她觉得很自然和平等,“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
在没有任何对白的状态下,凯特与西尔莎以身体接触和面部表情展现出两人对彼此的渴望与爱慕,细腻的肢体语言让情感恣意流露。
凯特说:“那个年代的女人们也不太会在明面上表达爱意,只有关起门的亲密戏你才能看得出这俩的真实渴望和关系紧密程度。”
玛丽和夏洛特确实离经叛道地解锁了当时很难启齿的各种姿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夏洛特才是在船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一个。
西尔莎说:“对比工作和船戏,你会发现玛丽平时很强势,夏洛特平时很柔弱,但是船戏就角色对调了,因为这段关系让大家觉得安全到可以展现出自己的另一面。”
小夏仰视、崇拜、依恋玛丽,在生活中,她可以向玛丽撒娇。但爱欲打破了固有秩序,夏洛特比玛丽更勇敢和热烈。玛丽宠溺她,包容她,抵不住她的坚持,所以每件事都依着她。
至于亲密戏的尺度,并不算特别大,不过是效果十分逼真罢了。很多人大概分不清冲击感是来自于裸露度还是(坐脸的)新颖度,亦或演员们的娇喘和脸红。
凯特不是解释过了吗?这次拍摄经历让她对女人有了新的看法,她第一次感觉演绎船戏百分之百的安全,因为女人才真正懂得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四、重生(后段)
影片后段节奏加快:玛丽经历“小夏回伦敦”、“妈妈过世”、“前任深谈”,可谓成长迅速。
小夏的离开,让玛丽绝望。她以为这一别将是永诀。目送夏洛特的马车直至路的尽头,是不舍;回到家中拉起窗帘关上房门,是封闭自我。从此玛丽将自己置于一种失神的状态。
母亲去世,对于玛丽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但我们?
大约在期待了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菊石》这部电影。整个观影过程也似乎是失望大于此前的期待。但是之后回想,还是有几点值得说说的。我对于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其实很简单,看完之后能引发我一些思考想和别人讨论一下的,就是还不错的电影。
简单的剧透:出身低微而天赋异禀的古生物学家因缘际会与一位高阶层的有夫之妇展开一场注定无果的同性之爱。
关于这位古生物科学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根据百科词条的说明,她曾有过三次重大的发现,181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在1821年,玛丽·安宁发现了史上第一具蛇颈龙亚目的化石;1828年,玛丽·安宁发现了双型齿翼龙化石,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翼龙化石。是她发现生物会灭绝的关键证据。(资料来源://baike.so.com/doc/3690864-3878867.html)。尽管玛丽在30多岁时曾经得到英国科学促进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颁发的奖金。玛丽·安宁在1846年因乳癌去世,在玛丽去世的几个月前,她也成为伦敦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的荣誉会员。但是依然可以肯定的是,她在科学史上的贡献与她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声誉、财富值是极度不匹配的。电影中也展现了她窘困的生活境遇,为游客提供类似于北戴河白色小贝壳之类的旅游纪念品以维持生计。
究其一生玛丽·安宁似乎没有因为其科学发现名利双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她是劳动阶层出身,一方面也因为她是一个女性,也是基于上述两点,玛丽未受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相当于“民科”,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对古生物的探索与研究热情。当时的考古学研究和古生物研究还没有系统和学科化、专门化,依靠一些热衷于考古发掘和自然科学的贵族绅士把这个事儿顺带着做做,很多重大发现也是这样水到渠成完成的。就跟时下我们的有钱人泡网红似的,英国十九世纪的有钱人玩博物学,大英博物馆就是这样馆藏丰富起来的。故事里的玛丽在寻找海边古生物化石的时候严谨、专注与执着,一点儿不输那些科学家工作的样子,反衬了贵族阶层的附庸风雅的浮华态度。
看《菊石》真的不要把它当做一部纯爱情影片看。这里面其实更多探讨的是阶层差异导致的爱而不得之后的怅惘与哀伤(相爱吗?连这一点我都有点儿不确定,后面说)。与影片阴冷潮湿的英格兰海边相对应的是女主玛丽的灰暗困苦的人生。她母亲每天都为逝去的孩子(陶瓷小动物)洗澡,想必不是一个特别关心活着孩子的母亲吧?玛丽的性取向显然也不见融于当时的社会,加之生活的困苦,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但是影片中展现的玛丽是一个具有天生高贵灵魂的女人,从两个细节看出。绅士莫吉森说好和玛丽一起去找化石,向她学习,但是第一天就迟到了。发掘现场也表现出且轻浮和无知,但是玛丽依然礼貌地向他解释什么发现是有价值的发现。玛丽一开始不想照顾发烧的病人,是担心耽误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担心自己难以把持对这个年轻女人的欲望(其实第一眼就看上了)。但是当她接下了照顾夏洛特的任务后,尽心尽责,把舒服的床让给她睡,使她很快恢复。只有那种克制而忘我的高贵灵魂,才能有这样的坦然和平和吧?最后,玛丽放弃做夏洛特柜中私藏的时候,她说,你应该早告诉我你的想法,这样我就不至于浪费一张船票了。看得令人心酸,贵族妇女想的是惊喜,想看到为爱人做事情之后的欢呼雀跃与拥抱流泪,但是,劳动阶层想的是船票很贵,老娘这一趟开销真的不值。但是她再一次克制了心中的忧愤,只是转身离开,再次证明这个人的内心比所谓贵族阶层要高贵很多。
不同阶层之间情感的落差也由此可见一般。夏洛特对玛丽的“爱”,有四个层次,第一,猎奇。玛丽跟她以往的生活经验、以往认识的女人太不一样了。第二,寂寞。刚夭折了孩子,丈夫不够体贴。想得到丈夫一个安慰的拥抱都是一种奢侈。第三,海边的捡石头生活属于调剂。好玩,新鲜,但是不会长久。第四,以为自己对玛丽可以“爱”到安排玛丽未来的生活。不会征询她的意见,觉得她那样的生活太苦,不值得。这是对玛丽科学研究的不理解也是由于阶层差异导致对“爱”的理解差异。大家特别喜欢讨论的性爱桥段也能看出端倪。夏洛特是主动投怀送抱的,尽管玛丽一见钟情她,但是玛丽一直在克制。夏洛特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动,表现了贵族阶层在很多事情上的主导心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四个层次哪一个都不涉及纯粹的爱,所以,大家千万别把这部电影看作一个纯爱片,这样大家就能接受一个逻辑还算合理,情感还算真挚的剧情片。可以把主题理解为情路坎坷的女科学家为古生物研究带来重大发现——这一句话总结读者可能不认同,但是看看大英博物馆最终留下来的是什么?是玛丽夏洛特的情书陈列还是她发现的那些古生物化石?所以,做科学家比做贵族少妇的情人要永恒些。
电影结尾很好。玻璃陈列柜隔开了两个彼此爱着的女人,看似通透实则难以打破。眼神交汇的处理很匆忙,我宁愿相信这是导演的有意为之,心意相通是短暂的,一个拉开的镜头,远景,相隔万里遥才是残酷的现实。阶层是打不破的,从古至今都在,任你积极上进殚精竭虑,有人出生就在起跑线上。那还争取什么呢?争取的是身处底层依然有保持高贵灵魂的底气和勇气。致敬所有为这份勇气一直在努力是人,从古至今。
这不是一场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爱情。
只是孤独的成年人碰到了一起,互相取暖。
有剧透。纯个人有感而发
所有情感都在细微之处,这个是片子给我最大的感觉。所有动作的节奏、无数手的特写,还有凯温的眼神戏可以说是今年女演员最佳。那种轻微的社恐、对母亲的忍耐、被人夸赞的害羞、见前女友的尴尬、还有遇到罗南以后的隐忍的欲望、厌恶的嫉妒、瞬间的孤独、难掩的兴奋、甚至精准到口完罗南被憋的满脸通红(这是真的有经验的人才能想到这样的细节吧)。简直是神吧。
回到人物。
凯温这个人设以往的经历,让她性格上就愿意被边缘化。她的八个兄弟姐妹夭折,她的前女友应该是最后拒绝了她,或者是突然不想弯了被凯温怒甩。她母亲对她也不是全然的理解,嫌弃她挣钱太少,但是卖东西的时候她也不太会和别人讲价。帮母亲擦瓷器,没有擦干净,母亲一个眼神,她就拿起来重新擦。她还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父亲的工作,甚至每天都按照已逝父亲的要求洗好工具才睡觉。
她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只要不是很过分的要求,她都可以接受。她不想带人工作,但她在母亲的注视下接受了高薪带徒弟的要求。她也不想照顾罗南,但是在医生说了帮助同胞的大仁大义后,她就同意了,甚至为了照顾好“同胞”,去八百年不想见的前女友那里买药,还被调戏。
她在平时生活中不太能有意见、也不太愿意有意见。但她在化石上花了无数的时间,她在和别人讲到化石的时候,非常自信,非常坚定,非常有“意见”。
影片很多段落是自然收音,加之海边小镇的安静、小木屋的破败、潮水的汹涌,包括帮母亲擦拭象征着死去的八个孩子的八个瓷器,她每天三点一线,海边、家里、买菜(菜甚至可能都是母亲买的),这些全都在铺垫凯温这个人设的孤独。
一个大写的不能再大写的孤独。
所以当一个这么孤独的人,生活中突然闯入了一个罗南这样病怏怏的、需要照顾的、令人疼惜的、更好的是她还漂亮、还年轻、还富裕。就算知道她是有夫之妇,也免不了动心(如同各位 一样,有孩子总秀恩爱的钢铁直女也不妨碍嚷嚷一句up me吧)。
理所当然的,罗南在病好以后对她最好的回报就是罗南自己的快乐。
就是那种最简单的:你喜欢的人笑了,你的一天都是明媚的那种愉悦。
罗南的视角呢。她失去了孩子,她很想要孩子,与其说是她没有准备好,不如说是她丈夫没有跨过那道坎,没办法造孩,连基本的亲近都不想要有。她很听她丈夫的话,丈夫不想亲密,她就不,丈夫让她留在莱姆,她也留,丈夫让她学化石技能,她也学,她不喜欢水,但丈夫觉得这对她好,她也对自己下狠手了,去搞封建迷信水疗,以致昏厥。
这么久以来,罗南其实也无法有自己意见,最多是对下人有意见,发脾气,下人还能回嘴。她不是胆子大,她只是有富家小姐的任性,她年轻,有生命的朝气,渴望爱与被爱。但这些在她失去孩子以后全部都得不到了。所以罗南这个角色也是孤独的,暂时的孤独。
两个人的经历,让剧情变得非常理所应当。在得到凯温的照顾以后,罗南感受到了被爱,所以她本能的就会拿出自己的爱了。
非要说是谁先喜欢谁,那一定是凯温先暗恋的直女,但你要说谁先动得手,那一定都是罗南的任性肆无忌惮。罗南对凯温的态度,从来都不是仰视。她所做的一切举动、都是这个人物本身的性格使然、经历推动。她去让凯温和她一起睡,非要挖那块大化石,主动的晚安吻,她安排房间,当女仆面亲吻,都是出于她这个富家小姐一贯的任性,她觉得“没什么不可以”。她本来就渴望爱,她感受到了一丁点,就想要拥有更多。所以她主动亲近,主动晚安吻,她看见了凯温犹犹豫豫,她于是干脆上手按头。然后在接上凯温人设的动机,两个人接吻顺理成章,时机不要太好。而且非常自然的,她们的第一次也是小姐不用动,她看见凯温蹲下,就顺势提裙子了,凯温可能因为手脏,就直接上嘴了。全都是现实生活情理之中。太他妈写实了。等你洗完手还不得凉了。而且看小年轻的反应,人物应该是第一次被口,满脸从未有过的欲仙欲死的表情。
然后就是紧接着下水,这段罗南那种怕水的感觉演的太好了,主要还是展示了她对凯温已经完全的信任、完全托付。
不过小年轻就是小年轻,把阿姨搞得全网喊她穿衣服。
在接下来最猛那段床戏中,其实仔细看,也确实是如她们所说,非常技术性。因为年下的动力无穷所以一上来就占据上风,罗南很贪恋凯温的胸,可能是想侧面影射失去孩子,也有一种在表示罗南感受到爱的那种返祖的感觉(但其实说实话,换谁都贪恋吧)。又是罗南先下的口,然后不满足想被口,直接坐上,熟练的令人发指。
致命——《从床戏编排看演员如何深入人物内心》
罗南爬墙高潮脸和凯温白板自摸胡牌令无数姬崽胸腔爆炸、肺部暂时性失去功能性。快给我上呼吸机。
再次感叹。
真实。真的真实。
成年人的性爱就是这么赤裸。
又再一次和现实世界的成年人一样,太他妈真实,谁还在床上穿衣服做爱了,多费劲啊。
这部电影就是巨真的成年人谈恋爱,不太唯美、不太外放,也没有梦幻泡影、花言巧语。她们并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爱,而是在孤独这片海中挣扎了太久,恰巧遇到了对方,在海里着了火。
关于结局。
罗南一开始是一身黑的衣服、直到病好她才开始穿了彩色衣服,她蓝色眼睛里也有了精神气。但是最结尾,她又戴了黑色的帽子,站在了博物馆化石玻璃柜的那一头。这个画幅,于我来说,更像是他们两个在埋葬这段感情,两人中间便是她们短暂感情的玻璃棺,罗南应该是在凯温说“你不理解我”之后,在这个玻璃前,终于理解了凯温。又要在一次说到成年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她们俩谁也没想过为这段关系添一个名字,这算不算是爱情呢,互相appreciate对方的存在,又有着不正当的肉体关系,再突然的按了停止键。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导演说他忠于史实,他确实做到了,毕竟是真人改编,你不能指望剧情和同人文一样令人上头。这种干(干净的干,干燥的干)到极致的剧情,每一帧看似没有剧情但全在推动剧情的微妙感觉,让我这种列文虎克CP粉最为上头,比磕甜死人的CP更让我要死要活。这种隐忍、禁欲、爱、不爱、道德附加学术、女权、英音……
爹娘啊。
简直是直接命中我的靶心。
把一片火海往我肺里灌。
再次,凯特温斯莱特神级演技,今年最佳!(对不起,基德曼,undoing很牛,但光接吻不够,早日下海你也可以最佳,还请继续努力哈)
最后。
Kate Winslet
BRAVO!!!
她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应该是相拥入海,沉入海底,历经地壳、地幔、地核的沧海桑田成为亿万年后的化石吧
3.5 成功拍出Les题材的反面教材:只见娇喘不见情 尽管罗南奉献出了目前职业里生涯尺度最大的一次表演 (虽然就是蜻蜓点水的一下子… “两个女人单独关在一起-每天画画去海边-make out-日子到头了一个要走-刻骨铭心的离别-重逢” 片子的时代和剧情很难不然人联想到去年爆款烧女图 这也就能看出来男性和女性导演最本质的差别 当初看烧女的时候我的观影体验是从四星到结尾逐渐加到五星 而菊石我是从四星一路减到三 席安玛的细腻程度只有看了菊石你才能体验到 看出来俩人都很用心 但是只是为了完成导演的任务 尤其是罗南角色的整个人设非常的诡异又匪夷所思 配角完全被支配没有一个亮点 只能靠摄影撑着 而且结尾是编不下去了了吗 这是我看过最傻的结尾了 感觉导演一旦脱离了李安路线的上帝之国后 就不会自己讲故事了
这俩演员在手,怎么能拍成这个样子??真就情不知其所起呗?全片最姬时刻是罗南看到老公脱光扭头闭眼
说实话,Kate和Saoirse没什么火花,两个人突然亲上的时候有点奇怪,结尾戛然而止,感觉故事没讲完啊。
(6.9/10)【FIFIB2020展映】当女性的话语权被剥夺。劳动成果被忽视。研究发现被易主。活在束缚之下的两个女人。依然在熟悉的沉默中表达着对彼此的渴望和眷恋。弗朗西斯·李套用了《上帝之国》的公式:恶劣环境下孤独的两人渐渐变得亲近。串场的空镜头反映角色的情绪和心境。但“不来电”的不是温斯莱特和罗南。而是刻画私密情感和思考父权制下女性历史地位之间的“不来电”。
比Carol差了十个阿黛尔吧。就不和烧女图比了。期待两人宣传期好好营业补救。 没拍出化学反应真的是导演的锅。
静谧的镜头语言,一眼万年的结局,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很适合大银幕上看。跟烧女图没有可比性——席安玛追求的是女性凝视,弗朗西斯·李的视角却是阶级。“菊石”中的玛丽·安宁是一位学识渊博却自卑自闭的下层劳动妇女,性格缺陷和时代桎梏决定了她对爱情的态度。唯一惊到我的是激情戏,明明罗南和凯特是在床上滚,居然被我看出了“上帝之国”的野战感…
#57th金马20:大家是否都带着观看《烧女图》2.0的期待去看《菊石》的,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样预设有一个问题,就在于,观众投射的期待是否得当。多数对于《菊石》的批评都集中在主角情感线的发育不良,但我想先厘清一个事情:导演是否有意于展现一段热烈奔放的情感。从剧作和视听来看,弗朗西斯·李好像并没有意图这么做。原因在于浅景深单人大特写、音效的铺陈处理、利落的过场剪辑,以及结尾伦敦重逢的阶级差异和关系定义分歧,都能说明,导演并没有寄望于创作一部只诉诸冲破禁忌的无畏恋情的影片。在展现两人关系的变化时,创作者留下了比如镜头从单人聚焦到双人对称构图聚焦之类的转变痕迹。导演花了很大精力铺陈女性在职业成就上受到的压迫和抹杀,表现力度和众角色的刻板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烧女设定在一个无菌环境,而菊石显然意不在此。
抛开爱情的部分,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自己化石的那一幕才真的让我心碎。(大家总是纠结为啥爱上的,天,像罗南这么好看的人总是对你笑还夸你还拉你的手,ntxl爱上只需要0.00001秒。/二刷之后,觉得此片应当传记片看,孤独的人生中爱情那么难得,但是化石才是最重要的,最勇敢的女人。
你十一岁时挖掘的鱼龙放在大英博物馆里,写着别人的名字;你走在一面墙下,挂满了男人的照片;你不能随心所欲待在床上,甚至不能选择自己想要吃什么;你被裱在玻璃框里挂在墙上当作一枝花,在精美的画框里长长久久地美下去;你在阴冷海滩赶海捡石,不分年月忍受风吹雨打。原来所谓的自由都是有代价的,看你爱什么,更爱什么。如果说男同的历史像惊涛拍岸,那女同的历史不过是汹涌波涛下的砾石,被裹挟,被击碎,却像从来未曾存在过。比起同性之间的爱情,电影里更多的是Miss Anning坚不可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吧。| Kate Winslet宝刀未老,罗南好幼呀
夏洛特的丈夫也是个Gay吧。对那么美丽动人的妻子一点欲望都没有 他是怎么做到的!还找到挖化石的新乐趣,我猜是去会基友吧
1.很欣慰终有一部聚焦女化石猎人玛丽·安宁的电影,尽管与其真实生平有所出入,但能激发更多人去了解这位最早的伟大古生物学家,便足够了。2.爱情故事写得稍显平淡,无甚新意,起承转合都可预料到。科学界的男女严重不平等问题点到即止,而两女主的阶级分别则贯穿全片。3.温斯莱特将孤傲内向、隐忍坚韧、外表冷若冰霜内心暗藏激情的玛丽演活了,相比起来,罗南的角色并没有多少可供发挥的表演空间。4.导演用了大量的浅景深特写镜头,尽量贴近人物,全、远景镜头则节制而适时地插入,或凸显环境或映衬人物心境。自然光摄影,配上阵阵风声与海涛声响,令人仿若亲临阴郁、潮湿、荒寒的英格兰海岸,沉浸感到位。5.几次昆虫空镜与情节和角色情绪暗暗契合:被囚禁的飞蛾、被释放的甲虫、化石上的瓢虫与窗台死虫。6.结尾有身近心远的咫尺天涯感。(8.0/10)
OMG,此片可看出罗南妹子真的太直了,演的是个啥,双眼空洞无爱,肢体木头人。对比之下,凯特真的是太牛逼了,情绪、眼神、小动作等等完全一个感情世界封闭、纯情、暧昧、紧张、退让、专情,专业领域自信、沉迷、固执又顽强的中年微nerd,是可爱的技术姬没错了。虽然她跟罗南的爱情戏来得莫名其妙,但不妨碍她成功演绎出一个中年阿姨姬的生动形象,拿个奥提应该没有疑义吧!(吐槽:如果那场激烈床戏中两人有擦嘴动作,那信服度会跃升好几个level ~_~
疫情爆发后第一次去影院,戴着口罩,从头尴尬到尾。烧女在前,这里的二人就像强扭的瓜,几次转折的设定都极生硬,充满抄袭感,同样的桥段实在太多了连编排顺序都一样。如果确有借鉴,完全东施效颦。唯一让人心疼的是反复擦拭瓷孩子们的年迈母亲,然而就连这个角色的走向也陈套至极。前排两个坐在一起的女孩子全程动来动去,又是搓头发又是吹耳朵,太真实太自然了,和影片本身形成鲜明对比。/Аврора
提前预定奥斯卡最佳女主 立贴为证
制作精良,演员演技都在线,但是整体却毫无起伏,剧情铺垫推进都刻意为之,整体毫无意义。尤其是两个主角之间的感情让人难以共情,看到最后我简直不在乎她们想要怎样了。对比起同时代同题材的《燃烧女子的画像》,竟然是不及其万分之一。
《菊石》给我的总体感受,如果用路程来形容,是一段寒冷的,泥泞的跋涉。温斯莱的造型,会令刷颜值的同学失望。我想这是老李的执念吧,劳动者必是劳动者的模样,粗壮,布衣素颜,指甲缝总是黑的,不会是出水芙蓉。 不需要是出水芙蓉。
真的太冷了,不仅冷,还很粗糙。。。就几天内迅速升温的感情都让我怀疑这俩人是不是太寂寞了。。。女人间感情的细腻是一点都没有,更别提两人之间的火花了,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凯特的演技。
罗南真的好甜啊!我们搞科学的大龄女博士不就是梦想着有天被罗南这样温柔多金又苏又会的富家甜妹包养吗。导演真的太懂Kate的美了,镜头各种怼脸拍她的precious gaze,多到有点审美疲劳了(不并没有)。
真的困 但床戏我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