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在阿尔及利亚,18岁的女大学生娜吉玛热衷于时尚设计,她不愿因阿尔及利亚内战而影响她的正常生活,白天是倡导自由平等的普通学生,晚上则和闺蜜们一起出游玩乐。但随著社会风气变得愈来愈保守,她拒绝接受国家激进派订定的新禁令,在经历一段悲剧之后,决定为这国家的种种不平等奋斗,破天荒举办阿尔及利亚史上第一场时装展。
太用力,太刻意,太直白,太简化,太浅白,太分明。压迫阿拉伯女性的力量在影片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宗教,男权,以最cliche的面目被简单提及一晃而过。从绝对意识形态出发的将两性进行简单二元对立,男性成为直接指定不容辩驳的压迫女性的力量,导演压根没花力气去做任何一点可能使压迫者立体化的呈现,男性与宗教作为符号在影片中存在的过于虚空,人与人之间的压力与对抗没有真实建立起来,全片都是站在女主角的立场对着那个被直接给定的庞大的压迫力量咆哮挥拳。导演单方面假定所有观众都知道且同意作为对立方的那一派力量如何邪恶的压迫着女性,所以不必多做表述?如果导演无法在影片中成功构建敌人或者对抗力,这样的一场反抗如何令观众感同身受,继而产生对女主角的共情?
影片是一出肤浅的女性主义姿态表演,一场夸张的被压迫者的发泄,一篇幼稚的反抗宣言。但戛纳喜欢,每年都有这样在艺术上毫无价值,但在政治上特别符合戛纳意识形态的影片入围,这选择是戛纳必不可少的姿态。让这样有失水准的影片入围,就类似于给美国黑人加分进藤校。欧洲左派倡导的政治议程从伦理上来说是没有可以指摘的,让更多的被压迫者解放出来是全世界应该追求的人类使命,但频繁的被用作工具在世界舞台上进行表演,其程式化的操作让人厌烦甚至会令人质疑其虚伪性。
上面这些话是刚看完影片时对电影本身的感受,后来想了一下无论怎样,对这种题材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其实这部影片的不尽人意处还蛮有代表性的,也许值得仔细分析,尽量改进。
首先还是要说仅从电影艺术性上(而非女权主义)的角度考虑,这部影片确实水准不高,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其次,很显然导演的创作意图也不是要偏重艺术性而是女性议题。那么就从女权主义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影片仍然有个很大的问题。
导演在影片中是以一种粗糙的父权制概念来处理女性议题,男性作为影片中被指定的(而非在影片中被用电影语言成功塑造出来的)敌对方压迫着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阿拉伯世界,似乎更不需要精细的处理父权概念,导演预设了观众肯定都能领会这种压迫。所谓粗糙的父权制概念就是这样一种假定,父权几乎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影响着所有社会构建物,社会态度和行为。在这种制度里女性只是被动的牺牲者。粗糙的父权制概念让反抗其实成为不可能。而更灵活有效的父权制概念应该关注过程和斗争,将性别视做抵抗和竞争的场所。所以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导演在对女性受压迫者的描述中,只将目光集中在受压迫女性如何痛苦不幸上,而施害者-男性具体采取了何种压迫方式,这种压迫何以强大到无法抵抗?就没有得到任何表述。在影片中,男性作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力量存在,导演没有花心思去做任何细节的处理。这部影片里完全没有男性的声音。影片中女性的不幸皆源于男性的压迫,这个压迫的观点是被导演设定出来的而非被影片演绎出来的。所以仅从创作本身我认为这部作品是有缺陷的。
也许有人会反驳,男权压迫本来就是不容置疑显而易见的存在,而且有什么必要在一部讲述女性的影片里还要给男性提供话语平台。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影片本身稍微推广开来说一下。时下的社会氛围中,与性别有关的讨论都会侧重于女性问题,因为男性的立场被视作理所当然。事实上女权主义不大可能在论述自身的时候不倾听男权主义的声音。只有当男性开始探究自身,认识到他们的个体身份和集体身份特征,并与女权主义展开对话时,我们对父权制的理解才会推向更深刻的理解,女权主义论述也才能进一步向前推进。只有当男性开始以男性身份,通过全方位的对男性身份特征的讨论来回应女性主义的批评时,尊重女性,两性平等才可能实现。回到影片本身,导演对男性/父权做了极大的省略,我认为这样做既不会使受压迫女性的悲惨故事显得感人,对改善女性权益也难有任何实效。
在女生宿舍裡頭與同學一起辦服裝秀稱得上是一種革命嗎?然而,在阿爾及利亞,你絕對想不到辦一場服裝秀的代價會是什麼,這不只是90年代,更是阿爾及利亞的進行式,因為這部電影在阿爾及利亞便被當局「永遠禁播」,所幸,它最終在坎城風光上映,同時也告誡所有自由地區的人民,我們所習以為常的自由有多麼的珍貴。
什麼是奴隸?並不是有好的物質生活就不是奴隸,並不是有國民的身分就不是奴隸,並不是沒被剝奪生殖權就不是奴隸。奴隸,就其本質而言是「附屬性」一個奴隸可以活的很風光,可以凌駕於另一個自由人之上,然而除去了他的主人,他什麼都不是,奴隸的特徵,在於他勞動的一切都是為了主人,而受到主人青睞而能在屋裡擔任管理職的奴隸,甚至會看不起在田裡工作的奴隸,奴隸可以善終,只要他不要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價值離脫不了主人。奴隸也可以有慾望,不過他的慾望必須被主人認可,否則就是罪過,就是屈辱。
這便是這群阿爾及利亞女孩們的生活,她們雖然住在首都阿爾及爾,雖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卻必須被深鎖在大學內部,連想穿時髦的衣服都得偷偷跑到夜店去換,中途還要在罩衫下戒慎恐懼的接受武裝人士檢查,她們餐點裡的牛奶被學校摻了鎮定劑,只為了「降低她們的性慾」,她們走在路上只因沒有包起頭髮,沒有把自己綁的密不透風,在當地男子看來就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暗號,性騷擾?不存在的,存在的是「蕩婦」與「有膽識的男人」
「妳想要被殺嗎?不想的話就別穿這樣招搖!妳這個蕩婦!」
最悲哀的一面便是,在阿爾及利亞這樣的話語不只是恐嚇與威脅,還帶有一定的真實性,因為當地真的有激進宗教份子會組團巡視並標記「亂紀份子」,必要時會有人來實行「榮譽槍決」。此外,穿著全身式黑色罩衫的她們會衝進女宿檢查女孩的房間與衣著,而校方完全拿她們沒有辦法,她們也是女人,然而透過對伊斯蘭教的原教旨式理解,她們得出了必須來「教化」其他女孩的結論,女性竟也成為女性的打壓者,以保護之名行打壓之實,她們認為自己的道路是正確且唯一的,而與她們不同的則是異端,就算同樣都信奉阿拉也一樣,她們口中的「姊妹」正好是她們得以進入對方房間,翻箱倒櫃,施以暴力的理由。
她們是如此的愛戴阿拉,以致於她們沒有想過,阿拉是否愛她們,然而透過阿拉之名,她們相信自己手中的權力正是愛的證明。
導演妮雅梅杜爾(Mounia Meddour)細膩的用她的攝影機,勾勒出她記憶裡的這一切美好與幻滅,即便至今這段阿爾及利亞的90年代歷史仍不被鼓勵談論,她仍希望用自己的大學記憶,創造出這一個背負阿爾及利亞悲苦宿命的故事,所有的女孩在本片裡都活靈活現,我們不再需要看著一對又一對在黑袍重重封鎖之下,試圖透漏秘密的眼睛,猜測她們的夢想與慾望,而是近距離看著這一群打扮現代、活力四射的女孩們如何在那個越來越緊繃的年代,盡可能的追求自由,導演的場面調度與聲音處理是精緻的,有別於一般議題向的電影可能會在美學上較為淡薄,《女孩要革命》裡女孩的臉龐與舞蹈、沈痛與哀傷都在最好的距離被捕捉,與女孩一起肆無忌憚的攝影機彷彿感染了她們的活潑,而當意外的死亡突如其來,卻又被處理的稀鬆平常,攝影機隨著呼吸一同起伏,女主角娜吉妮沒有轉頭去看,她看著我們,而我們看到了一切,畫面緩慢的轉黑,我們與她一樣的震驚,彷彿我們第一次看到槍殺場面。
因為這不是我們所預期會發生的,生活就這樣無預警的被拋入暴力之中,導演讓一切在背景發生,只播放一次,只用一個角度,沒有慢動作,這一場戲事後也沒有被閃回,卻令人難以忘懷,我們看著娜吉妮的臉龐,她聽到了,她沒有回頭,因為她知道發生什麼事。
她的姊姊被射殺了。
《女孩要革命》裡有數個如此令人不安的橋段,並不是因為裡頭的暴力行為我們前所未聞,這並不是獵奇也不華麗,然而其之所以使人震驚,在於它說出了一個事實,這就是她們所生存的社會,在宿舍裡,在夜店裡的那些自由生活,乃是無人知曉的生活,即便她們漫步在沙灘上、狂舞在夜店裡、闊論在宿舍裡,那些自由都來自於沒有暴露在陽光下,當她們進入公共的場域,所有自由都如接近正午的影子迅速消退。
在陽光下,她們被監視著,學校後來所興建的高牆與鐵絲網不過是她們生存狀況的體現,當片頭娜吉妮與好友鬼鬼祟祟的搭上計程車,在還沒被攔車檢查,在他們還沒手忙腳亂的披上罩衫時,我們或許就該知道她們雖然像個「一般」的女大學生,但她們生存的地方卻不適合「一般」的女大學生,這個「一般」意味著妳不會因為不把自己包的像核電廠工作者而被人槍殺。
愛鄉土的娜吉妮嘗試無視這一切,替朋友還有自己創造些美好生活,例如美好的夜生活、美好的衣服、美好的沙灘、美好的時尚走秀……如同她說的:「我做的不是挑釁,而是無視。」然而朋友的男友卻聽不懂,認為她在玩「文字遊戲」,認為她是個「反骨妹」其實他之所以聽不懂,不是因為他是個男人,而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自己依存的宗教是一個多麼厭女的宗教,在這樣的宗教裡,唯一自由的可能是它的教規因政府的世俗化而沒有被徹底執行或進行彈性詮釋,然而真正要追究起來,在這個宗教裡的女人必須處在被動的位置,她們沒有主體性,她們的榮耀來自丈夫的榮耀,正如她們的地位來自丈夫的地位,離脫了丈夫,她們回歸父親統治,離脫了父親,她們回歸兄長統治,離脫了兄長,還有弟弟呢。
那如果全家男性都死光了呢?
那她等著被說一輩子的閒話。
艾布·胡萊勒傳述:使者說:「一個人不得把孀婦嫁予他人,直到和她取得商議;一個人不得把未婚女子嫁於他人,直到得到她的允許。」聖門弟子們問道:「安拉的使者啊!未婚女子的同意如何表示呢?」使者說:「她的沉默。」— 《布哈里聖訓》
表面上來看,古籍裡保證了伊斯蘭婦女的婚姻自主權,然而在實務操作上,她們卻必須聽從父兄的安排,而她們的肯定則是得以沉默來表達,她們不被鼓勵以言語表達意見,言語是男人的,沉默是她們的,如同那個至高無上的聲音,被設想為男人。
「妳必須聽從,不要說話。」
這難道不是最荒謬的嗎?與精神病患同居,結果你不但不能勸他去接受治療,一旦抱怨、一旦反抗,還要被檢討「你不要惹他」、「你順從他就不會被打」、「乖一點就有甜頭吃」的話語,居然被奉為圭臬,被男人及女人給傳遞著。
「我懷孕了,孩子的父親不是他,他會殺了我……」娜吉妮其中一位朋友的恐懼是如此真實,因為這些謀殺的發生是如此稀鬆平常,法律嘗試保護人權,然而宗教卻深植人腦。
那男性在這樣性別不平等,而且看似傾向男性的制度下就更加自由嗎?
電影裡有個橋段是這樣的,因為娜吉妮的晚歸,門口警衛藉故邀她進警衛室,然後準備強暴她,校園裡的一個與娜吉妮友好的男人拯救了她,他們是時常有服飾買賣關係的熟悉朋友。
然而在後半段娜吉妮在女生宿舍舉辦時尚走秀後,一群人突然衝了進來,一句話也不說的便突突突的殺害了大量的女學生,娜吉妮害怕的逃跑,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了她,那是曾經拯救她的男人,此刻卻拿著槍追殺著她,或許在他看來,這完全是為了挽救娜吉妮的名聲,藉由她的死。
在錯誤的理性結構下,人人都是奴隸,如果自由與政治有什麼交集,在於好的政治總是讓人看到彼此的差異,壞的政治則鼓勵人們監視彼此的差異,前者使人自由,後者剝奪人的自由,無論你在什麼位置都一樣。
《女孩要革命》所帶給人的恐怖是相當具有臨場感的,片尾儘管陽光普照,娜吉妮也撫摸著朋友的肚子,感受新生命的喜悅,然而當她讚美阿拉的時候,是否曾想過或許那些人沒有誤解阿拉,而是阿拉本來就不愛她們呢?
这是之前去电影院看的,第一次用英文字母看法语片。
一个阿尔及利亚的女孩子为了完成梦想中的时装秀,不惜反抗禁令(禁令要求女性只能穿覆盖全身的袍子),最后时装秀成功举办,但激进分子冲进秀场,女孩们沦为了反抗的牺牲品。不过在最后,这一切不幸并没有浇灭女主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希望。
我想了很久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女主要执着于留在阿尔及利亚。即使压迫无处不在,即使亲人和朋友都失去了生命,即使她富有的男友提出要带她离开这里,去巴黎,时尚之都巴黎,她还是不愿离开。不知该怎么解释:是害怕尝试新环境和新事物吗?这很消极又不符合女主的个性:她可是要在阿尔及利亚举办时装秀的人,够勇敢了。是拒绝接受别人的恩惠,不愿从此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吗?嗯,也许这个解释行得通,倒是很符合女性主义潮流,但是影片里也没有明确这样说,作为猜测。影片里说女主不像离开家乡,她的亲人朋友,她的时装秀,她的一切都在这里。我不能理解是因为:1)我是个胆小鬼,在这样的环境下有逃跑的机会,当然是选择紧紧抓住。虽然我也梦想过成为改变世界的人,但后来发现自己的力量过于薄弱,遂放弃。所以对于女主的勇气,我是很佩服的。2)我缺乏恋家的情结。我对于家乡,对于亲人,对于祖国,只是在想起时觉得,嗯有美好的回忆,但也仅限于此了。所以对我来说在哪里生活都是差不多的,离开战乱之地岂不美哉?
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有些东西不需要理解。这个片子有一个地方很令人感动,而且比起女权主义,我更愿意把它当作电影的主旨:无论压迫多么令人窒息,暴行多么残酷,总会有美好的东西顽强地生存下来。美丽的衣服,美丽的花,充满生命力的少女,有人离去,但新生命也在孕育。女主反抗的方式,真的很简单,很单纯,很天真,用简陋的服装设计(真的不好看······)打扮周围的女孩,但这就是一个普通女孩能做到的,普通的事情。就像阳光,没有任何重量,但却充满活力,明媚到人的心坎里。
我不想讨论本片的政治立场问题,有人吐槽白左,说是以攻击阿尔及利亚政府为目的······呃,whatever,因为思想去抵制一部电影?算了吧。我情愿多看几部“右”的片子来平衡一下,也不愿意错过这一部。
帕皮卡 的简介很简单,一个阿尔及利亚女生90年代做了当地第一场时装秀。表面平淡无奇,其实信息量巨大。光背景都很诱人,毕竟那时的阿尔及利亚还是个神权国度。果然很好看,青春片的路数,但别的青春片顶多打一架断只手,帕皮卡 里真为了反抗死了人。因为反抗的是全社会甚至是整个宗教。这就很好看了,因为完全没见过,可能阿尔及利亚或者其他神棍国家觉得习以为常,但对其他背景的观众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电影比新闻联播好看的原因就是电影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现实,而新闻联播除了国际新闻跟别人不一样,其他都一样。所以 帕皮卡 在阿尔及利亚被禁了,在欧洲及香港台湾好评如潮。不管踩疼了谁的鸡巴,这的确是当时阿尔及利亚人的生活状态。就如现在国内的流浪汉都靠短工活的很好,大街上破破烂烂乞讨的不是骗子就是疯子。也是社会现实,只是上不了新闻联播而已。电影的确是重现,但摄影机不说谎。另祝让女生穿罩袍的男人们娶到猪一样的老婆。反正黑袍子下面看不出身材。
在这部以阿尔及尔为背景的电影中,一群叛逆的年轻女性与保守势力发生了冲突。
有时,进步的车轮会缓慢地转动,有时会遇到障碍,有时会被迫猛烈地逆转。在《帕皮卡》中也是如此,这部阿尔及利亚电影讲述了一群快乐的西化年轻女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阿尔及尔之战中与宗教保守主义的冲突。我们第一次看到她们是在出租车后座上,她们大喊大叫,穿着派对服装,用头巾代替了享乐主义。
不会太久。第一次担任编剧和导演的马尼亚·梅杜尔(Mounia Meddour)在一个武装检查站发出信号,预示着这段颠簸的旅程即将到来,而汽车收音机里播放的圣歌被有关伊斯兰暴力骚乱的报道打断,这些报道很快就会爆发为内战。
这个学生姐妹团的头目是叛逆的奈德玛,又叫帕皮卡(Lyna Khoudri饰),她是一个有抱负的服装设计师,在迷人的夜总会厕所里偷偷地分发时髦的习作服装。时尚不仅是这部电影的焦点,也是它所处社会的焦点。“注意你的形象,否则我们会亲自动手的,”新印刷的海报警告说,然后,更具威胁性的是,“在葬礼裹尸布之前把自己包裹好。”
之后我们将看到奈德玛像马格里布的麦克白夫人一样,拼命地试图清除掉长袍上的血迹。
一场时装秀变成了战场,强制性的头巾被描绘成对妇女权利的打击。
就像它的磁性引线一样,这部电影时而温暖,时而发自内心地愤怒,缺乏对细微差别的耐心。发生的事情是激动人心的,但并非不可预测的,导演在试图从破碎的梦想的残骸中挽救希望的同时,策划了一个可怕的螺旋式下降。
《帕皮卡》加入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关于年轻穆斯林女性反抗压迫的亚类型电影的行列。
它可能没有《女神们》或《野马》的苦乐参半的味道,但它自己的声音仍然是独特的,非常值得一听。
#Cannes19# 看完让人很emotional的片,female director female cast. 第一部长篇,拍的很成熟,也有对男性角色或整个阿尔及利亚社会有些脸谱化,但本人始终认为这类电影越激进越好。#your girlfriend is a real feminist# YES!
相当真实的电影,料想得到极左极右都不会喜欢,故事真实人物也真实,人物是不可爱,所以才真实,现实中哪有完美的可爱人物,爱拼的主人公哪个没有点戾气火气,哪个又会那么懂权衡利弊做个务实主义者,务实的是女主身边的其他人,所以这部更现实的《使女的故事》依旧验证了那句名言有头脑的人最怕出生在疯狂的时代,疯狂的时代制造出更多疯狂的疯子,然后剩下的人面对着疯人浪潮,火爆性子飞蛾扑火,务实主义者只能选择拿出演技装疯卖傻,多真实
1.这几年以伊斯兰女性为焦点的电影未免也太多了吧2.一个人要是没啥能力,就不要总是激动闹事,成大事者不是这么样的,结果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
混乱不堪,叙事能力没有,剧情写得糟糕。浪费了一个题材,也浪费了一种关注单元的一个珍贵名额。
对于宗教保守派对于社会与女性的压迫,无论是剧情还是角色设定都非常的脸谱化,女性抗争最终也沦为「时装秀」这种形式主义至上的「白左」式表达,更像是某种第三世界人民诉求与生存现状被发达国家左派利用的结果。
全篇在较少使用男性角色的场合下,更多的描写回归到女性本身,她们的性格、意识和内部矛盾分化与互助。用一场走秀来对抗暴力杀戮,用本该正常的生活来面对扭曲的社会文化,用最少的说教和直接的行动来表达。影片使用的几处女主的嘶喊,其功能有待优化。
电影简单明了地解释了the Definition of Girl Power(at that time):We tried loud and we failed, and we are still failing
真的,这个假期看的所有片子都很应景。
情感非常充沛的作品 虽然意蕴比较直白 但是人物非常鲜活 动人 阿尔及利亚女孩群像
#Cannes2019一种关注(2.5分)看得好压抑,需要看几部美国女性反杀片来缓缓。对于阿尔及利亚的女性压迫,但都应该都是受阿拉伯文化的入侵。不过电影里女主性格稍微没那么讨喜,不是靠哭吼就能博同情的。
算是法国电影圈里的人做的电影,主题做了很多热点,但和女权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但是绝对的女性视角的女性电影。正巧是碰了阿国去年******,意义又加了一层。剧本十分差十分散,女主没有成长,人物描写基本上来说很一般,有很多地方甚至冲突。女主角自带光环加分很多。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很阿尔及利亚的电影,法国长大的阿尔及利亚女生完全不是这样的,db有些评论都是在胡扯!!!女导演的电影多给一颗星,尽管差!
被科普到一点阿尔及利亚的过往 女主的设定非常讨厌以至于无法共情
罩袍可以拿来走秀,也能用来藏枪。剪刀可以裁出新衣,也能刺穿胸膛。曾经瞄准敌国士兵的枪口,对准了同族的少女。方才洒满鲜花的课桌,沦为了地狱的道场。少女在秀台上如花般绽放,像泥土里生长的玫瑰,打翻毒奶,冲破围墙,以为可以登陆太阳。新的少女即将降生,愿她远离枪口,愿她自由穿上锦绣霓裳。
就题材不错,就是节奏观感非常混乱,就有点俗套了
20210316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片头字幕: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种真实事件太他妈可怕了…幸亏不是生在那些地方那些宗教背景下的女性。虽然这边的女性解放也有好远好远的路要走
完全在迎合西方对穆斯林的想象,一种丑陋的想象。一种凌驾在穆斯林文化之上的优越感,一种试图拯救她们的挣扎,一种伤感的无病呻吟。
非常抓嘛直给 一片不是特别成熟的讨伐檄文 为黑而黑 驱使女主的动机顺序不太对 导致情绪失控 全片随机触发事件 配乐也 最后剪头发假模假式劝阻的手说明很多
90年代阿尔及利亚,对女性的压迫登峰造极,由女性担任的罩袍警察和拿着武器的男性同样可怕。当限制已经无处不在,任何日常或合理的举动都将被视为反抗。幻想生存的夹缝也将不再存在。
一部女性電影其中所談關於「性別」的價值觀,特別是非洲國家的女性,與其說《女孩要革命》是一部通篇把女權主義掛在嘴邊,便以極端的方式來不斷抨擊父權社會的女性電影,不如說它與印度的女性電影所控訴的事物是如出一轍的,甚至更為寫實,片中對於阿爾及利亞女性的描寫可謂有血有肉,活在穆斯林的社會鐵腕之下,女孩們為此革命的緣由,爭取的是最純粹卻又得來不易的事物:「自由」與正確的「性別價值」,一場簡單而且平凡的時裝秀,在我們眼中所見的卻是社會的醜陋走上伸展台,便拿著槍枝掃射所謂的「平權」。
2020 mfa film festival “啥,对男性刻画太脸谱化”,哎呦喂还觉得被冤枉了啊,这特么不就是当潮直男癌患者嘛?从70年代《我从伊朗长大》到90年代《Papicha》依旧是不可融合到矛盾依旧是女孩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长大,女孩依旧要根据这个社会上的数量庞大的男性团体的意愿生活并且改变自己隐藏自己真实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