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波小姐是干练的电影制作人。 她能看出演员及工作人员的潜力,让他们发挥十二成才华,简直可谓大萤幕之子。 尽管她日夜都在电影之城喵莱坞用心制片,拍的却尽是B级卖肉动作片…… 担任其助手的青年「电影痴」吉恩对此有疑问,而庞波小姐亲手策画的脚本 就在某天交到了他手上。而且,导演还吩咐:「这部片子要交给你拍。」 吉恩能拍出庞波小姐所说的「名作」吗。
先夸下画风,很有儿时的感觉,尤其是灵感的幻想和冲击,非常大胆和惊喜。剧情这块,以动漫讲述电影人的荣光,是有难度的,尽管呈现上可以不受局限,但要做到艺术性的感染观众,离不开创作者的脑洞和用心,换句话说,其必须接受全方位的考验。至于角色,我很喜欢吉恩和波庞的塑造,一个从能力上实现反差,另一个则在外表上萌翻了…… 电影诞生的背后极为艰辛,编剧、表演、拍摄、剪辑和服化道,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极大的瑕疵,这也是台前幕后者令人尊敬的地方。以本片为例,用倒叙插入的剪辑手法来展现两位新人的发展过程,释惑和趣味并存…… 有句台词,大意是指没有青春活力和眼中光芒的人通常会逃避现实,却也在内心构造着世界,且深度和天赋挂钩。我听到后是极为震撼的,那种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活不下去的孤寂和偏执,远险于在不喜欢的工作中痛苦沉沦…… 最后,只要找对方向,每个人都是天才吧……
本片的名字是《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实际却是一部十分出色的群像戏。整部电影最有趣的点在于其表现出的延展性。
事实上,片中的主要角色每一个在本电影的设计中都成为了具有独立视角与视野的角色,因而即便此片大部分时间是以片中导演 吉恩的视角夹杂制片人庞波与女主演娜塔莉的视角夹杂而成,但换片中任何一个角色作为主线的承担者都具有一定的潜力,这实际上很好的体现了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如何塑造群像而又足够节制的原则。
我们可以说,电影本身就是很好的90分钟原则的实践者。导演在面对一个故事时,如何在确定主旋律的时候配调出优秀的和弦,并给出足够的留白,往往需要一定的构思与功力。
庞波小姐,这一明星制片人在整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是对整个团队的拉起,制片人在具体的电影拍摄流程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位置变化,但本片中所展示的制片人位置是很明确的团队的塑造者的角色。用两个词汇来形容庞波小姐在本片中被塑造出的制片哲学,便是远见与开放性。
整部片子打动我的并非是以吉恩导演为视角的梦想照进现世的桥段,在节奏与旋律上,吉恩追梦都十分顺滑,但正因为过于顺滑,而导致了观影体验上情绪是跟随影片的旋律顺滑的上升下降,因而缺乏真正由猝然停滞与爆发而带来的燃点。以吉恩导演为视角的故事线具有极强的呼吸感,但如果想要打造一部带有燃点的作品,相比于由平顺的呼吸转入略显急促的呼吸,也许更被需要的是呼吸的骤停与随后而来的呼吸节奏的紊乱。
简单来说,整部片子的剧情具有很强的禅意,因而节制感带给人了一种温和的美学体验。但热血相较这样一种精致的美来讲,更多需要接近粗犷的崇高,热血恰恰是离禅意最远的东西。因此,电影看完,你会感到意犹未尽但同时不够过瘾。从某种意义上,这恰恰是现代电影工业所表现出的共性,被精心设计出的热血总是缺乏真正的灵魂。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依然打动了我,原因在于即便并不热血,但一份梦想所带来的共振却是极富有禅意的美学体验。热血意味着勇者的单打独斗,意味着坚韧而壮烈,但梦想的共振却暗示的是人类分享着的是共同的生存境遇,一个人平顺的呼吸无法打动人,但一群人,乃至所有人共同的呼吸,无论听上去多么单调乏味,却依然拥有动人的能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标题,因为相较于导演追梦的过程,真正打动我的,却是庞波小姐作为一个与中心离散的角色,将所有梦想串联在一起并对其释放出开放的善意的过程。在这种意义上,克制却精彩的群像戏无疑与电影的母题相契合。
综合来讲,主线剧情相对薄弱,但一切主线剧情外的角色设计和发散的东西却如同编织成了一张网,将精致脆弱的内核包裹了起来,只要盒子足够漂亮,买椟还珠又有何不可呢?
这是今年让我观看的时候直接蹦出来鼓掌的第二部剧场动画,第一步是普罗米亚。而《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是在其演出分镜的艺术上,拿到了我今年心目中的第一的剧场动画。
这部影片的故事并不是很新颖,甚至来讲依旧是日本人喜欢的热血追梦啥千年不变的主题——但是结构是非常值得考究的——它的故事结构是碎片化的被打散的,例如演员试镜,吉恩上任,女主娜丽塔的演技的练习,都是被刻意的混乱叙事顺序的结构,可是大体上仍然保留了主要的电影制作流程的展示。定下脚本开始,故事的叙事开始走进主线的电影拍摄阶段。至此,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的特点结束了。
与此同时必须强调,这部剧场动画真正需要关注的并非他的故事,而是演技作画演出分镜构图LO共同组成的一部视觉的盛宴,
这部影片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或者说是触动在于20-30min这段的分镜。从nalita倒在床上开始,作品的分镜就开始以炫技的方式表现着故事的张力——面试,练习,剪头发,做饭这一系列的动作被剪辑的很散乱,但是却用相似的物品做到了转场的统一与协调:其实,这种分镜的设计方式我个人认为更适合自媒体的视频使用,当然,这部剧场动画也是在强调快餐式的娱乐所应该表现的剪辑节奏。顺滑的分镜头是吸引观众的重要要素。进行到后半段的电影拍摄流程,则是这部动画作为剧场动画的分镜的实力。同时,作品也经常使用背景虚化的摄影方式——这样的作法,是模拟电影拍摄的深景深,与山田尚子在《轻音少女》中的做法相似,让整个的影片表演出一种“拍摄的动画片”的信息。
《庞波小姐》仿佛是用真的电影拍摄模式一样,给我们模拟了一个电影拍摄的现场。工作人员与演员的配合,导演的灵感迸发——但是说实话,在看到演员精湛演技之后的吉恩表现出来的演技,虽然确实很好的呈现了演员的能力带给导演震撼,于导演而言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出现的——吉恩确实没有演绎好一个严格的导演。同样的娜丽塔和马丁的对手戏扔泥巴那段,除了镜头的运动调色控制的得当,竹内哲也的画技也是表现出不俗的实力,纵深透视的变化是本片最强的一段作画。《庞波小姐》作见确实很少,但是基本稳定的作画与三渲二的有机结合,这部动画的画面是非常稳定的。
演出则是这部动画的又一个亮点。
第一次,庞波小姐让吉恩剪辑15s的预告片段时,吉恩在幻想中挥动剪刀,将胶片切除成碎片在进行拼接的做法就非常的有新意,(但对于所展现给观众的唯一完整的吉恩的作品我的评价是很低的,因为这个预告片是非常简陋的作品),当演出想要给观众表现这种剪辑影片的演出方式成为印象时,却又加入了庞波小姐的爷爷用刀和胶纸修补老胶卷的片段。与吉恩幻想世界剪辑的方式如出一辙。同样在这样固化了这样的演出方式之后,在剪辑电影时,却是将吉恩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个剪辑室:三台显示器,一张椅子,一个沙发而已。第一次的剪辑是缺乏灵感的,于是整体的演出只是吉恩用鼠标和pr剪切,删除,连接而已。仅仅是这样吉恩自我的剪辑,在影片的剪辑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时间过长。进入了影片中的关键情节,吉恩的恳求与电影中的男主角相共鸣,同样,庞波小姐与男主角的经纪人也是产生了共鸣。相互纠缠的画面,21:9与16:9的画面快速切换,在暗示着这部电影,是为庞波小姐而拍摄的。
于是,在重新拍摄了追加片段之后,吉恩的剪辑又变成了挥舞着剪刀,切断这些导演不需要的片段,这部作品做成了。
音乐的演绎也是十分的契合。如果抛开影片单听OST的话,其实比较乏味——或者说音乐就是为了庞波小姐这部影片而设计制作的。无论是op,抑或是kaf、EMA的插入曲在情绪引导上也是非常出色的。
同样,如此出色的演出分镜音乐的加持下,剧情却是显得单薄许多,逻辑性也不是很强。不论是娜丽塔演技的进步,银行人阿兰的尽全力帮助,都缺少递进与动机的合理性。即便如此,在演出分镜的技艺上,确实让观众眼前一亮。
《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主角并非是庞波小姐,而是酷爱电影的所有人。这是一部给酷爱电影艺术的观众的情书,诉说着电影艺术的魅力与电影从业者的灵感、作者性与商业冲突的剧场动画。电影是导演与剧本家共同的情绪表达的艺术。
故而我喜欢这部作品,在华丽的分镜演出人设上,表现出了动画片在真实上的可能性:并不是在作画上人设上对于现实的粗略模仿,力求观感真实,而应该是在分镜上去模拟现实拍摄中的机位设置,剪辑特点。
这才是真实系动画应该学习的特征。
拍电影的秘诀没有标准答案。
套路用的人多了,就失去了创意。
创作的时候,必须相信直觉。
如果让谁都满意的话,作品会变成四不像。
拍给最想看的人,至少不会偏离轨道。
吉恩就是要拍给庞波小姐看。
在结尾的时候,吉恩才会说——
我对电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时长90分钟。
现在能看到一部时长不长的好电影真的会谢,时长短不好看还能忍,时长长还不好看真的要骂人。
看拍电影学写文章,一通百通。
无数次怀疑自己,又无数加一次肯定自己。
这就是创作的常态。
幸福向来都是艺术创作的敌人,对生活满足的人对事物的感知力会减弱。
日子过得有多惨,生活就有多好笑。
有时候,又会觉得这是一个悖论。
跟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是成为优秀创作者的充分条件。
可是,创作者的作品得到认可,世俗的名利接踵而来。
创作者的心被金钱和欲望填满,难免又会膨胀而失去敏锐的感知力。
于是,不得不面对江郎才尽的窘境。
可是,创作者总不能一直躺在阴沟。
我觉得与其说是格格不入的人,更像是已经站在海里的人。
这样的人不用追赶别人,而是在等别人的到来。
创作者在电影里看到自己,观众也会在电影里看到自己。
本来看了片名,还以为庞波小姐是妥妥的女主角。
不过,在电影里成长最快的又是新人吉恩导演。
真的喜欢就不怕麻烦,电影重拍最难做的人是庞波小姐。
资金、演员和场地都要重新整合,全都是麻烦。
倒是又明白了片名的三分用意。
没有庞波小姐,就不会有吉恩的出头之日。
伯乐和千里马缺一不可。
我们自己很难创作出感动自己的作品。
所以庞波小姐宁可一直拍摄b级片赚钱,也不会纠结片子的好与坏。
但是,她自己写的作品交给吉恩来拍的时候。
庞波小姐肯定希望可以拍出让她自己感动的电影。
我肯定是小时候动漫看少了,才没想起来追梦。
年纪大了,这又不甘心放弃。
活该我没钱没事业还没时间。
干了鸡汤就应该有我这样的觉悟!
品质、选题、演出都拥有超越的审美和水准,虽然是变相的轻闲版《好莱坞往事》、亦如《白箱》那样讴歌着职人梦,影片自始至终都聚焦在电影人和作品本身,超宅超职人的切入点,回顾近年同题材作品、也只有日本制作方且用动画载体才能充分驾驭了。
GENE的内心世界和成果提炼的过程被近乎无限放大,GENE那双电影镜头般的瞳孔、捕捉到的美丽瞬间是2.35:1的、关键的镜头会让人浑身过电、哪怕本应很无聊的剪辑都有近乎“癫狂”的快乐。GENE内心的‘放映厅’,象征着所有孤独时如无人陪伴的孩童一般点滴铸造起小世界的我们...
影片更为大胆的是将《爆裂鼓手》作为剧中剧《MEISTER》的致敬样本,最终呼应指挥家的导演的心声同步、画面串场,更是仿佛和追梦的自己重合,燃到飙泪。中盘‘半泽直树’阿兰的登场也很有现实的呼应意味。
“幸福感会剥夺创造力”、“不相信直觉的人还能相信什么”、“电影应该在90分钟内完成!”,波彭小姐的“电影哲学”看似满嘴‘歪理邪说’,却是字字句句直抒胸臆,简直是献给电影宅的情书。
关于梦想: 1.梦想啊,能让我一想到就浑身细胞都兴奋得乱撞的梦想,是什么啊?去想明白,我为何要来这人间一趟,用一生的时间,去想明白。 2.“梦想没法生钱”,这样的话掐灭了多少萌芽的奇迹,抱着这样信念的人的一生大概过得安逸却平庸吧。 3.让我回想起,很久之前写给自己的一段话:永远怀揣热忱与梦想,永远热泪盈眶。 关于性格: 1.孤独但坚毅的人内心世界是饱满的,和阴翳而猥琐的人完全不同,即使表面看起来状态都比较低和冷。 2.在思想、潮流和技巧都飞速跃进的时代,真诚、质朴、憨厚等等在现在人看来落伍的旧时代残党,我却觉得那么的熠熠生辉。 3.努力向上的人不妨再自信勇敢一些。 关于电影: 1.虽然我完全不懂电影创作,但里面的很多观念都让我备受启发,技巧性镜头衔接得也很自然天成。 2.编剧、导演、演员、剪辑、观众等等是一体的,在每个场景下都应该产生共鸣。 3.最后,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第一次看完整部电影呢。 4.这熔铸吉恩全部梦想与成长的最精彩的90分钟,一分钟也不能多,一分钟也不能少,这也是吉恩作为最佳导演的最引以为傲。 5.这部电影拍得真好! 6.真的非常感谢! 「我来这里是为了实现梦想 而不是抛弃梦想」 「拜托了,他们拍摄的是一部,让一无所有的人也能够展望梦想的电影啊!」 「你认为电影是为谁而存在的?你是不是从电影中找到了自我?你是否在自己的电影里呢?你究竟想通过电影传达给谁?又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呢?」 「想要留下什么,便意味着必须舍弃此外的事物。所谓的活着,便是不停地做出选择,选择了一方,就必须舍弃其他所有。舍弃,舍弃,为了死死抓住仅剩之物!」 「-那么请问导演,您最喜欢这部作品的哪个部分? -最喜欢的部分吗?我最喜欢的是...电影时长为90分钟整」
《小妈妈》→《驾驶我的车》→《援助》→《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看片名还以为这是部关于“影迷” 的电影,结果讲述的却是关于“拍电影”的故事。因为个人对电影行业有些了解,不免觉得片中关于“制作电影”的剧情存在虚假成分,好在这是动画片而非真人电影,片中某些夸张热血的桥段于我就不那么违和了,整体观感也还可以。—— 我很久以前就喜欢看电影。虽然一个朋友也没有,但是没关系,因为全世界到处都是还没看过的电影。有个女孩也在,不管是哪家电影院,都会遇到她。但每次一放片尾字幕,她就不见了,所以我没记住她的长相。但我总是在想,那个人是为了什么来看电影的?直到片尾字幕放完,都忘记起身离席,沉醉在电影的世界中,这种感觉她有过吗?这么一想,我就想要自己制作电影。就像我被电影拯救了一样,希望有人看过我的电影能够获得拯救……
前半段只是单纯的好看感动,主角获得关注、支持甚至包容,才华得到机会释放,但直到后半段的“舍弃”才是对“梦想”这个词最终的诠释。当漫长的压抑和沉默中积蓄的感情、成长得到展现和爆发,能不能在此刻冷却自己,重拾初心,直面自我否定并吞下从头再来的痛苦,可能才是实现梦想的最后一步。这个作品对梦想的诠释深入到令人意外,但似乎又是那么理所当然的浅显热血。人生不也是这样一个努力获取愈发丰裕,然后自我淬炼舍弃,为着追求真意的独属于勇敢者的旅程吗。PS:剧情唯一败笔,银行,从来,以后也不会为梦想买单。再PS:这片子让我想到了某个同学,从银行客户经理离职去做导演,后来作品登上了FIRST影展。致敬所有迷茫挣扎后选择勇敢的人。希望我的努力能更靠近他们。
电影届的乌托邦?如果这不是一部动画电影,这样的拍法可能是对电影业的亵渎,但做成动画,这种热血夸张和理想主义就非常合理。谁又不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呢。本片90分钟的市场也非常合理。Hollywood,你懂了吗 :)
很难打低分却又感觉欠那么点意思的电影?也许这就是“吉恩”无法追加拍摄而向现实妥协的电影吧
爱电影人的一次倾诉……不知道最后成片剪辑是不是 都这么辛苦,以后要更加看重导演剪辑版了呢。
热血是真的挺热血的,困也是真的挺困的。/开篇一度认为是拍了一部美少女战士版的Lala Land。/作为半个剪辑人,无法共情这种莫名其妙的热血。/被片名骗了,以为是大女主戏呢,结果来个大男主。/嗯,导演在转场上有花心思,但是凭什么90分钟的电影就是沙漠里的绿洲啊,90分钟的电影也能很拢长,这部就做到了。#SIFF24 (心中其实是2.5星电影,但画面以及色彩做的很好看,鼓励3星)
「我最满意的,就是把时长剪到了90分钟。」
3.5 “电影傻瓜电影”容易显得傻瓜,这部也不例外,过于明确的理想主义光环下的励志童话,戏中戏甚至还有点“金酸莓相”。幸而动画形式上让靠不住脚的内容靠住了,监督在作画分镜的想象力上是有东西的,并没有脱离主流,又展露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最后有一场视觉呈现,影院电影在固定时空中控制观众意识流,而观众反向以自身记忆获取主体性,处理得也不错。最棒的当然是,这是一部刚好90分钟的电影。
来做梦吧!
哈哈哈,剪片子的部分搞得好热血。不得不说,关于拍电影的理想主义,还是挺让人有触动的。不过,戏中戏的那个故事,终究还是个挺俗套的设定,很难相信那种片会获得很高的评价。
如果这是一部真人电影,你当然可以吐槽它影中影的部分有多普通,结尾的HE又有多爆米花合家欢。但它是动画电影哎!动画原本就应该走到极致,世界上最美好无垢的平行世界,梦想会实现努力能成功。此时此刻的我选择看这部电影是因为需要感受这样的情绪,而更棒的是它只有90分钟,于是我顺利的拥有了90分钟的逃离。电影果然是未来的艺术,一定是有人穿越回去发明的艺术。
剪辑转场很酷炫,也有很燃很热血的地方,整个片子看起来还蛮轻松的,但是把拍电影的过程似乎还是讲述得过于轻而易举了。事实上,创作的过程并不会有这么多理想主义和一帆风顺,更多时候都是一筹莫展和不停妥协吧。好在也就是部动画片,勉强能喝得下这口鸡汤,但“逃避现实”可不能作为“酷爱电影”的理由。
非常精彩。哪怕太理想主义了又怎样,这种让人心情愉悦的热血与感动就已经让我情不自禁地鼓掌了。
我更爱《福尔摩斯二世》,而且它只有44分钟。
“为什我挑选你做我的助手,是因为你的眼睛里没有光。在现实世界里太熠熠生辉的人是无法进行创作的,而只有看上去黯淡的人才有自己的脑内世界。”对,说的就是我们。本来以为是轻松搞笑B级片的故事,其实是正经热血的迷影故事,感人励志但是,制作电影那么严谨的事情不该是这种多写剧本又重拍这样的节奏吧。重于煽情,剧情本身的必要性有疑问。但最大诚意是:它只有90分钟!“观众看电影注意力放太久是不会轻松的!”所以谢谢灌输这个概念!太久会睡着的!
迷影在电影院的最佳
画面衔接很巧妙,故事为拍摄电影的心路历程,相对平淡,主要讲述了酷爱电影的制片人庞波小姐,对电影怀抱热爱的新人导演吉恩,追求梦想的少女演员娜塔莉,名气大燥的演员马丁,以及热爱电影的剧组人员,一起协力制作电影《大师》,实现拍摄理想电影的美好故事。「最喜欢的是电影时长九十分整」
庞波酱和蜜丝缇雅都好可爱啊,确实电影主要拍出女主角的魅力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另外我其实不太想看meister,更想看水着美少女大战触手的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看到片中对于电影剪辑应该怎么操作的理解,就不奇怪这片为啥会被处理成这么难看了
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