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围绕玛莎、伊安娜和塞尼亚这三个学生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展开,处于青春期的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烦恼,关于自我认知,关于欲望。16岁的玛莎内向敏感,对同班的萨莎抱有朦胧的好感,这也使得她更容易因为萨莎的冷漠和被动感到受伤。夜幕降临,当玛莎在房间里独舞,我们感觉到的是关于年轻人的 毫不做作的真实——凯特琳娜·戈诺斯泰在这部长片处女作中,成功地激起了人们对于当下、情绪以及伤痛的思考。
快停下,泽米莉亚-万达CBDPrime 原来女主不叫泽米莉亚 原来是乌克兰的“盲人摸象”游戏名-全体静止 原来每个国家的青春疼痛文学都要关乎暗恋,友谊,亲情,焦虑,抑郁还有未知探索 全片2小时,有个别人中途离场,而我觉得津津有味。 你会回想到过去自己的17岁。 某个片段竟然让我想起了小学被请家长的记忆 甚至在结尾,你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把女主玛莎所说的话,深深记录下来。 或许想对自己又或是对周围的人大声说出来 「(你)我不在过去,也无法到达未来,(你)我所有的只有现在」 晚安
另外…我抢到了prime厅最后一排放映机下中间位,视野太好了
一个含蓄、一个想要一场热烈的青春之恋
也许男主有太多顾忌,这场恋爱尚未开始却已划上句号
也许青春总会留下遗憾
但是,每每回忆曾经的细节,能感受到的只有甜蜜
演员可能都是非专业的、但是,有什么能比本色出演,更真实、生动
很容易被代入剧中情节,即便自己没有再重新经历一次青春的机会、这场电影依旧带给人青春的悸动和感动
47分,萨沙凌晨一个人回家的路上的配乐
1小时41分,舞会过后,玛莎等待萨沙的回复时,解开纱布,手腕的伤口淌血的配乐
是一样的、
玛莎和萨沙跳舞时,黑暗中的目光接触和越来越近的两张面孔,一直期待主人公的一吻定情,然而,最后期待落空…
这就好像每个人的青春、
开始或未开始一场恋爱、
结束或未结束一场恋爱、
都会留下一些苦涩的遗憾、
最终留在心底的依然是懵懂的悸动、心跳和甜蜜
恐怕是我忘记自己青春岁月各种闲愁了吧,也兴许是时代变了。我看着片中那些半大姑娘小伙,怎么都那么别扭/病态呢啊。几乎没个正常(阳光明媚)的,尤其是那3个半主角(那个莎莎算半个吧)。或多或少都有点“病”。难以想象,如果我自己的子女那样的话,我会多担心呀。女一号那眼神好奇怪,透着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光(孤独/幻灭/自毁);女二号也是,苦闷/彷徨/抑郁;男一号更是,竟面色自若地坦言自己做应招男JI,啧啧。都高中毕业班的人,两女一男公然同床共寝。我去,这都什么路数啊。几家家长都干什么吃的?都怎么想的呢?令人纳闷!男二号莎莎也是,母子之间交谈怪怪的。整个家庭气氛诡异,弥漫着一股变味气息,让人说不上来的那种颓唐/互斥。总之观影体验莫名其妙/扑朔迷离,比如那仨小组合割腕滴血只为自制血腥玛丽鸡尾酒;比如那仨亲密伙伴互吻,等等。整体难给好评,6.5/10分吧。
1,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在心里骂“求你,别发光了,要是没有你就好了。”
2,考得好,就是好事一桩,考得不好,也没什么损失。
3,非常干净,色彩我太喜欢了,节奏我也好喜欢,配乐我也好喜欢。带着耳机在房间跳舞,不就是我爱干的事吗?
4,你有打算告诉她吗?没有,为什么?我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多情种子。
5,蓝色的灯光里,I won’t stay alone的声音里,你的眼神又望向谁,你的眼神又在寻找谁,你的眼神撞上谁,你的眼神又略过谁,你的眼神又伤了谁。
6,可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忍不住在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们又在哪里呢?也在跳舞吗,也在烦恼吗?正青春。
7,喧闹与抽离,内敛与外放,拥抱与推开
8,如果我想得到一样东西,但又很害怕,我该怎么办:如果你够勇敢=你会收获更多对自己的认知。
8,我也好喜欢sasha这种类型的哈哈哈哈哈哈。
9,对上的眼神,又匆匆分开,不停眨着的双眼,腮帮子的轻微变化,后来眼神不再躲闪,深深地看着对方,脸上没有表情,却有很多情绪。明明在跳舞,却一动不动,明明是喜欢,却始终保持着距离,最后这首歌,把欲拒还迎拍得太好了!配乐的节奏,就是心跳的感觉啊!音乐结束了,灯光亮起,玛莎短暂闭上了双眼,他们立马朝两个方向走去,你又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投进了朋友的怀抱。
10,窗上的雪花,在日光里慢慢融化。萨沙,是你吗?他不再回复了。你解开纱布,血从伤口里流出,还有些细碎的亮片,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就像这场无疾而终的恋情一样。
他说,不是。
你的耳边只剩下冬天呼呼的风声。
11,你不再那么害怕了,迈出那一步,你说,有些事情不过是简单的是非题。
买票选座的时候不知道巨幕真的很“巨幕”,放映当天去电影院里坐下,才发现银幕大得要努力抬头才能看清,字幕又是在最底下另一个显示屏额外播放的,因此观看的时候有些不便。 最开始时视觉上的眼睛疲劳与剧情上的平淡带来了轻微的困意,然而在某一个瞬间——也许是上射击课时的枪响声——我却突然醒了过来,就像往前迈了一步,这部电影的氛围终于将我包裹住。
两个小时的片子,在习惯导演从一而终的叙事风格之后,我终于渐渐体会到在平静之下那些细微的情绪。
导演很喜欢用特写。一开始我在心里想着,这样平淡的剧情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屏幕来放,可到了后来,巨大的屏幕放大了那些特写,接吻的剪影、眼角的亮片、女孩安静地被母亲抱在怀中……有些画面连音乐也没有,人物甚至不动作,我却仰着头久久凝望它而眼眶湿润。那些只在小屏幕上显得正常不过的镜头,在大屏幕上铺陈开所有细节,无声的张力包裹住观众,像在看着平静宽广的水面,你凝视它,实际上也在看水面上自己的倒影。
虽然我在购票时看到本片被放在类似于“女性故事”这样的专栏里,但这部片子更多地是在讲青春期时的少女少男们的故事,重心并非讨论女性议题。各个国家的习俗传统都不同,但全世界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相同的情绪与迷惘。懵懂的亲吻、拥抱,玩笑似的聚在一起割开手腕,然后再互相包扎,这中间的微妙情绪只能在看着银幕时得以被观众窥见些许,而这些所体会到的东西甚至无法确凿说是导演想传达给观众的——本片里导演很少使用符号化的镜头来明确想要传达的意思——或许那只是观众对自己青春期的记忆的唤醒与共鸣。
很难准确地复述出自己在看这部电影时的感觉,只是零碎地说了些东西,离开黑暗的影院和巨大的屏幕,那些情绪就像是在醒过来后回忆梦境,变得模糊起来。
最后说一下扣一分的点,导演在片中加入了不少伪纪录片式的访谈镜头,演员像是在接受采访一样随性地与画外的采访者聊天,这甚至让角色与演员本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这个设计的用意我个人并不能理解,只感觉到割裂,因此在这里扣掉一分。
怎敢如此笃定,正在跟你聊天的网友就是暗恋多时的男孩。怎能如此眼盲,正在跟你跳舞的同学就是爱你很久的少女。这是一次迷信的豪赌,要靠旋转酒瓶去接吻爱情;这是一场盲目的游戏,要靠立刻静止去触摸青春。与那个英俊少年迎面打过招呼,就是青春全部的悸动。来,亮片分你一点,但愿时光也能立刻静止。
#2021BJIFF#我一个对待电影如此宽容的人都找不出来这片有任何的优点,哪怕一个优点也行。要剧情没剧情,要态度没态度,沾点抑郁症的边又浅尝辄止像硬蹭,复杂的暗恋网又被大块大块毫无疑义的特写特写特写割得稀碎。或许我这小三十年的文青程度还是太低了,实在无法共情,抱歉~
上影节首日收尾。高三毕业前,镇上的王二丫还是没向她喜欢的张小亮表白。当最后一支舞音乐响起,二丫抱着小亮,脑中滚过自己的整个疼痛青春,她以为自己会喜悦,结果却只想哭泣,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也不知道这种难以言喻无法表达的感受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以为这是爱情,这确实也是,但很久之后,她明白,这就是青春啊。
【4】情绪在流动,星辰闪烁于面孔和身体之间,无论如何,我们曾拥有此刻。
#EUFF Indonesia 2021 Online# 前入围2021柏林新生代14plus,获水晶熊奖(6月颁出)。呢喃核青春片。乌克兰中产阶级高中孩子的困惑与日常,除了赫鲁晓夫楼与博物馆的展品带出的历史记忆,跟其他“发达国家”也没什么不同。访谈段落既达成了间离效果,在片尾也揭示出来是剧情的一个部分。情感很细腻,导演音乐品味也不错。
大晚上看了一部小清新风格的电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BJIFF11#2.5,虽然演员都很青春,满脸胶原蛋白,可也太言之无物了。“你是否在我这个年纪有同样的情绪,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作者似乎也不知道怎么表达,用上课抽烟喝酒聚会玩游戏聊天刷ins等,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剧情可言的内容填充,难以真正的入戏,不断希望电影院放映“快停下”,好让我长按屏幕三倍速。一起自残等部分勾起了很多青春的回忆,中二起来,全世界的青少年都一样。
最后从枕头堆里扯出bra戴上,算是Marsha终于有了“人物弧线”;而Marsha暗恋的男生最后把玻璃上叶子状的胶痕抹去算是终于有了“情节闭环”(因而我觉得他就是Marsha的网友)。除此之外,两个多小时时长的乌克兰青春影片像日本纯情剧一样的平淡、细腻、隐忍。虽然是不一样的文化与时代,但对于青春的惦念,是一致的。音乐陶醉。
结尾说消解这些青春期千愁万绪的方法是找事情去做,非常对,所以中国人有高考。后来,你也去了在学校就能蹦迪的地方,去了可以随便抽烟飞叶子的地方,过上了好像每天只需要三五成群喝酒聊天莫问前程的生活,只是...
2022-03-10 #UKR Eyes on me.
#siff2021# 在各种忙碌迟到打瞌睡回消息等一连串动作中,我的又一届上影节也算是开始了。细腻真切的青春片,但是触动不大,有点没太看进去,抱歉了。
清一色俊男美女,然后阳春白雪,乏善可陈
看到喜欢的人会胃疼,可你还是需要这种感受(呸
据导演介绍,电影名称“Стоп-Земля”源于她童年时玩过的一种游戏(规则有点像是我们熟悉的“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中,一人被蒙住眼睛,其余人则需要借助场地上的陈设,想办法离开地面。被蒙眼者要么是去抓人,并猜出对方的名字,要么仔细去听有谁正在地面上跑动,然后立即喊出“Стоп-Земля”并睁开眼睛。此话一出,大家便立刻停止动作,而那个留在地面上的人就会成为下一轮游戏的被蒙眼者。因此,所谓“泽米莉亚”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简单直白“地面”的含义。以游戏作为成长中种种境况的隐喻当然是可行的,只是实现得糟糕透顶,就像女主角始终惶惑的眼神。全片拖沓空洞,音乐烘托下毫无魅力的赛璐珞氛围令人昏昏欲睡,而最灵的或许就只是开篇迎风单打羽毛球的画面。
SIFF第一场。 你记得当你在经历青春的那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吗?我不记得,我想不起来。那些画面那些故事在我脑海里面清晰的播放,但是我唯独不记得我当时的感受,谢谢你帮我想起来。青春真的太好了。
三个形影不离的高中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不同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懵懂的恋情、自我认知、非常零散但代入感很强,有些镜头很抒情很有沉浸感,以日常片段为主,插入一些访谈,营造出很强的人物弧光。割破手臂兑伏特加、特写的乳头、特写的瞳孔、特写的玻璃叶胶、互相亲吻一起入睡。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看了一部乌克兰的电影,也是去年北影节的展映片,后悔没有买票,大银幕看应该非常享受。另外:愿世界早日和平。
好嘛,这就是我们臭文青的精神A片,走出影院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浪漫因子。
#BJIFF# 华星的IMAX还是有些暗
#SIFF24#一段少年自我表达和相互慰籍的过程,缤纷绚烂的亮片和灯光之下还藏匿着很多羞于表达和难以捉摸的心思,通过镜头通透地记录着,可是在他们的表情里又是忧郁的,也通过镜头清晰地传递着。「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再去做呢?」
青春群像 视听语言很适合影院夜场 羡慕他们可以如此自如地舞动躯体 有一些场景好像曾在梦中见过 比如所有人亲吻所有人 另外 每一个角色看起来都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