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气漫画《风平浪静的闲暇》也要真人化了,今日TBS电视台宣布,演技派女优黑木华即将出演真人版《风平浪静的闲暇》剧集。 《风平浪静的闲暇》的主角是一位28岁的职场女性,性格老好人的她在东京一家公司过着稳定但也无趣的生活,在一次晕倒醒来后,她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决定辞掉工作、甩掉男友、退掉租房,断绝所有过去的联系,重新开始人生。 黑木华表示,这个故事很有趣,自己也很喜欢,现实生活里也是和女主角一样的性格,所以很明白她的那种容易焦躁的个性。该剧目前正在拍摄中,计划将于7月在TBS电视台播出。
继春季剧《我,到点下班》之后,又一部现实题材日剧《凪的新生活》(又译为“风平浪静的闲暇”)吸引了广大剧迷的注意。
目前仅播出5话,已有3万余人标记“在看”,豆瓣评分达到9.3。
本剧主人公,28岁的普通上班族大岛凪,生活中最擅长“察言观色”,并因此成为职场“老好人”。
在重要场合,同事工作出错,只需一个眼神,大岛就立刻上前“顶包”。
她还经常一个人留下加班,承担别人未完成的工作。
即便无意中发现平时“玩得好”的几位同事在小群里吐槽自己,大岛也只是默默忍耐。
就这样谨小慎微地活着,原本以为能够相安无事,却在一个夜晚打破了平静——
大岛内心最大的支撑,一直引以为傲的男朋友我闻,竟然和同事肆无忌惮地调侃自己,宣称和她在一起,不过是“因为那方面和谐罢了”。
不小心听到这一切的大岛,仿佛窒息一般,昏倒在地。
被送到医院躺了一周,出院后的大岛毅然辞职,带上被褥,骑着自行车,决定到乡间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不再苦苦维持男朋友喜欢的直发,不再费力打扮成淑女;恢复蓬乱的天然卷,穿上简朴却舒适的大号T恤——在外表上也“告别过去”。
大岛名字里的“凪”,意为“风平浪静”,原剧名“凪のお暇”可以直译为英文“Nagi's Long Vacation”,一段漫长的假期。就像是gap year(间隔年),给自己一次重启人生的契机。
“这一次,不再讨好”
选择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从来就不容易。
环境改变了,大岛的本质还没有改变。作为“讨好型人格患者”,她依然处处小心翼翼,生怕与别人产生摩擦。
买菜时发现店员算错帐,但因为店里人多,店员看起来不好惹,又担心自己被别人误认为想找茬,她扭过头,准备当作吃了一次哑巴亏,直接走掉算了。
但是,都下定决心走出过去了,这一次还要这么“怂”吗?
她终于鼓足勇气,战战兢兢地向店员提出自己的诉求,踏上维权第一步。
结果——出人意料地顺利!店员向她道歉,多收的钱被退还,还额外收获了一袋用来“赔罪”的金针菇。
“我终于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大岛发现,原来直率地表达自我,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
虽然这些事情在平常人看来可能再正常不过,大岛的谨慎与胆怯似乎有些夸张。但是在剧外,许多“讨好型人格患者”确实经历着和她相似的内心斗争。
我们熟悉的作家蒋方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赞扬声中长大,但她也曾在《奇葩大会》上揭露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她发现自己存在难以摆脱的“讨好惯性”,是在被问到“有没有和别人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时。
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她从未与任何人建立“真实”的关系。即便是和最亲密的恋人相处,也不敢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这种“伪装”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同事,抑或在工作中遇到的长辈,即便内心已有诸多不满,即便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她也从来不会表达出来,更不会去展示自己愤怒的一面。
在开始用“讨好型人格”审视自己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生活得有多压抑。
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他人的看法;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也可以毫无底线地忍让。
这样的心理,和《凪的新生活》中的大岛如出一辙。
“多听听自己的声音”
就算不是“讨好型人格”,我们多少都曾对他人“曲意逢迎”,或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伪装自己,这样在人际交往中的“讨好”行为比比皆是。
即便是剧里的我闻,一开始以和大岛相反的形象出现。大岛总是被动地适应气氛,他则善于制造良好气氛。总是能在社交场合占据主导地位,仿佛一切都如鱼得水,是同事们眼中的社交“明星”。
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刺痛大岛,和同事们讨论她的时候,也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结果,刚放完狠话,就一个人在路上哭到泪流满面,只敢一个人到熟悉的小酒馆,借着酒劲,哽咽着说出“我真的好喜欢她啊”。
这时观众才发现,很多时候他只是嘴硬,为了在同事面前表现出很酷的样子,才假装对女朋友毫不在乎。
心里想着“我要保护她一辈子”,在她面前却不知该怎样表达。总是把伤人的话说出口了,才开始后悔。
这样的我闻,一直迎合着社会的“性别期待”:要做个男子汉,不可以哭,不可以脆弱,假装自己一直都很好,独自吞咽所有辛酸。
当大岛尝试着改变,他依然处在“情感束缚”的状态。在同事面前装作开朗的样子,却每天都要去小酒馆熬过“失恋期”;即便内心忘不掉大岛,也难以鼓起勇气去挽回。
负面情绪隐藏久了,各种真实的心声也难以坦率地宣之于口,因为“在他人面前戴上面具”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际关系的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们总是很难拒绝别人,很难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我们同样会担心别人的拒绝。
并且,我们所担心的,不仅仅是“拒绝”这一个行为,更多的是这个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关系”的含义:他是不是认为我不重要?他是不是不愿意接纳我?
如果是像大岛那样敏感的人,担心和恐慌的事情会更多:我是不是做了很鲁莽的事情?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不懂事?
所以,“表达需求”之所以很难,是因为它背后仍然是我们对于“被评价”的恐惧。
蒋方舟在回顾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时说,社交网络的环境其实放大了我们被人评价的范围,每发一条朋友圈,都期待着有人给自己点赞,期待着获得他人的认可。
但是,一直寄希望于“被人喜欢”,其实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风险:那个被人喜欢的自己,经常会覆盖真实的自己。
曾在浙江大学教授“积极心理课”的陈海贤老师,给学生提过这样的建议:当我们产生“不被喜欢”、“不被认可”的恐惧时,需要想一想,什么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别人的看法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需求。只有通过表达,我们才能确认自身需求的正当性。
就算会产生矛盾和争吵,但也是真实的反馈,比不停地用虚无的内心戏折磨自己要好得多。
豆友人五_在回忆自己的人际交往历程时说:
说实话,我以前真的很在乎网上谁又取关我了,谁不喜欢我了,讨厌我了,希望自己可以讨人喜欢,希望自己看起来酷一点,聪明一点,洒脱一点。
有时候说话也要斟酌半天,怕哪句话太蠢,被人笑话,被人察觉我蠢而不自知的丑态,被人讨厌。
我总是特别在乎那些看起来聪明的人的看法,那些看起来酷的人的看法,那些看起来洒脱的人的看法,仿佛他们的认可是某种新世界的入场券,我也想变成那样。
但是太辛苦了,真的,太辛苦了。
一直等待他人的审查,就随时随地都是考试,根本也没有人在考核我,是我自己在一直不停地否定自己罢了,这种对自己的否定,是世界上最最严厉的酷刑。我像是独自在四下无人的旷野里,在人来人往的闹市中,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标准自己鞭挞自己,自己责骂自己,自己修正自己。
我这样做,除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可笑,没有别的了。
后来真的明白了,我有真正的朋友,现实里爱我的人,一起画画的小伙伴,我的妈妈,我的妹妹,我的同学,真正活在我身边关心我为我好的人,我应该去在乎他们的感受,去努力和他们更加亲近,愚蠢也罢急进也罢,他们接受并爱着本来的我。
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不一样的圈子,有好多不一样的人,没有必要因为向往,就反复折磨自己,如果做不了酷的人也做不了聪明人,我还可以做一个开开心心的普通人。
只有诚实面对自我,我们才不会被各种情绪束缚,才能够获得尽情享受生活的自由。
本文部分观点和资料来自于陈海贤老师的豆瓣时间专栏《控制力幻象——焦虑感背后的心理觉察》。
这个专栏的内容,一部分涵盖陈海贤老师在浙大“积极心理课”上的讲述,还有一部分源自他10多年来心理咨询师的从业经验。
这里有偏于专业的心理知识:
◎运用正念思维,接纳此时此地的自己;
◎借助森田疗法,带着“症状”去生活;
◎通过目的论和因果论,探索是什么限制了自己。
也有作为老师的感性劝慰:
◎如何降低对世界和自我的期待;
◎如何放轻别人的评价;
◎如何和自己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对话;
……
陈海贤老师将这些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巧凝聚成13期精彩内容。通过他的讲解,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控制力边界,理解产生焦虑的底层原因,学会在生活、职场、人际关系中做压力管理。
点击《控制力幻象——焦虑感背后的心理觉察》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专栏详情
第八集://movie.douban.com/review/10511846/
第十集://movie.douban.com/review/10521441/
本集编剧继续在背离原作的道路上狂飙,看来9月20日大岛夕是不会来东京(也不一定,反正脸交给你了,随便打吧)的。好玩的东西不多,我能找到的都贴上来~
我算看出来啦~ 慎二才是本剧最少女的那个,听见“结婚”,不仅脑内孩子都有了,还笑出猪叫,你就是乐观又好吃的“猪猪女孩”吧?而凪的想象中却没多少生活情调(虽然表针都指向11:37,小孩也成双成对),背景里只有导弹、恶龙和哥斯拉,看来对慎二的成见颇深……
但一涉及到面子,慎二的臭嘴又开始推诿了,活该挨小丽的相扑推击~
居家煮夫范~ 职场那套若用在菜场大妈那,菜鱼肉蛋总紧着最新鲜的给你留,价钱还比给别人的便宜,没带手机钱包也可以下回一块结~
“落跑新娘”倒当起爱点鸳鸯谱的月老来啦~ 当初逃婚,是为自由还是爱情?貌似洗衣店没戏了(上集自作多情地瞎猜我就不删,留个念想)。
因颜获罪的“祸水”,“女版昆哥”市川円,相对原作的“二”,剧集更甜,还兼具职业女性的干练:同事排挤,男友失踪,找到他时正宣布和别人的婚讯,接连重创下仍能冷静地坐下来查明原委,克制地消化情绪,不失礼数地送上祝福,拿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后,痛快分手。干脆利落,一系列表现横甩男女主一条街。
我闻加奈子也是厉害,小凪还在为如何回礼胃痛的时候,慎二的妈妈已借电话闲聊,礼物馈赠套出大岛母女的住址,交由私人侦探把她家查个底掉。北海道的村姑哪懂官太太(港区白金貌似是权贵扎堆的富人区)的手段……
慎一大闹寿宴,摆明是当众给我闻一家难堪,成功报复父母和弟弟,我坚持原观点,并不觉得他是仗义执言,只是邀宠不成泄愤而已。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慎一知道自己长得像妈,证明加奈子整容在后,那慎二他爸的口味…还挺别致的,是因为嫌妻子整得太好看才去找别的女人嘛?
经豆友 lightyears 提醒,加奈子的家族也可能政治资本雄厚,所以联姻不看颜值。
直到亲眼目睹慎二在哥哥面前的撕扯和挣扎,小凪才算真正认识我闻,这场局部战役的悄然结束,倒也把两人的心结彻底打开。这回“慎二退场专用曲”响起时,“冲动二人组”(你俩学学人家市川!)一块哭,还嘴硬,站(蹲)位也像镜子的两端。本该高兴的事却嗷嗷哭,其中的感情分明不止他俩所说的悔恨。
有别于原作,剧集把体面撕得粉碎,大岛夕的美梦终成泡影。急功近利时的贪婪,颜面扫地后的怨毒,唉……苦果自食吧。同是造反,期待漫画本月26日的更新~
公车转为私用,当艾丽交回最后一把,“钥匙回收计划”完成。不说衣服,昆的脸被抓得跟花瓜似的,这是得搞定多少钉子户……他确实不太聪明,挨个当面通知完,回去换把锁不成吗?
粗(WU)略(LIAO)数下地上的手电有19个,算上包里没掏净的,昆哥也算个娘子军小排长哈~ 这打扮很像以前中关村堵在过街天桥上卖毛盘的,但这记直球丢得漂亮!告白需当面,表忠当用笨办法~
等剧播完,鲸鱼小路没准会变成知名告白景点,也可能会改成“违规横穿马路”再教育基地(有请慎二和昆挂牌示众)~
这回“集抛脸”又变成我闻家的亲戚,和本集开头的女快递员不是同一人(声音、发色、发长皆不同)。
豆友 安雅 解答: 裸になれ / (变成)裸体吧!
取这书名不知是吹嘘自己毫无庇护地裸奔于世(追求真我),还是要揭露名门我闻家的真相(比如官员父亲的丑闻)。
(待更新)
良知,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出于生存需要,人们会竭力适应自己所在的群体,以获得保护。而良知,会规范个体与族群之间的联系:当我的行为损害"我们"的关系(疏远)时,我会感到愧疚;当我的行为增益“我们”的关系(亲近)时,我会感到欣慰。往往这两种感觉与善恶无关,只是检视自己合群与否的本能反应(所以“良知”这个词不要望文生义)。
当个体在集体中相对虚弱的时候,对群体的归属及依赖的欲望就更强烈,便会主动要求自己保持服从和忠诚,来讨好群体中的权威以获得认同(庇护),为领导(强者)的利益,弱者会凭良知行事而罔顾自己的健康、幸福甚至生命。就像职场中的菜鸟,军队中的新兵,教会中的皈依者……而在家庭中,通常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孩子。
(待更新)
夫妻感情破裂的家庭,父母有意或无意透露出的讯息被子女过度吸收,
父母的婚姻,不需要你来维系。
本来想捋一下漫画和剧的对比,看看已经有那么多详细用心的影评了,还是撤了吧。只写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小丽妈妈白石美玲的一些感想好了。
其实看了电视剧的第一集我就去翻漫画了。不长,很容易看完。现在我看任何东西都会让自己保持一个截图的习惯,这本漫画让我截的第一张图是这个:
这是段没有被拍出来的小剧情(应该没有吧?我没记错吧orzzz),前面是阿权开摩托带小凪去海边后的那段剧情,漫画里和小丽妈妈有关的分镜是这样:
嗯。小丽妈因为老公开着摩托载她去海边而动了心,然后,她做了件很有莫泊桑风格的事情——
第二天立即就开始学习摩托车考驾照。
不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对方带出去有面子,也不是使出“女人的武器”撒个娇让他继续带自己去更远的地方,而是自己立即开始学习考个驾照,她不假思索地选择和他比肩。
看到这里我的表情和小凪是一样的。她的理由纯粹是:“这样我也可以和他一起走遍天涯海角了。”
非常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
哎,换做我是男人,也会对这样天真又勇往直前的女孩子的动心的。
从这个行动力来说,小丽妈是随时保持着那个“决定丢掉一切重新开始的小凪”。她真的是想到什么立即做什么,不去考虑什么后果,很难想象一个有些年纪还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女儿的单身母亲会有这样的心态。
小丽妈妈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些地方可以骑自行车去,还有些地方只有开车才能到达。
小丽妈妈这个角色,对我最大的魅力不是她作为单身母亲的坚强,更多的是她那种对向往之物的纯粹,不含一丝杂质的行动力。
想到了就会去做。而且会坚持到做出效果。别说带着一个女儿了,连有点年纪的我考个驾照都要给自己找很多借口……
虽然说电视剧把上面这段掐掉了,但是另一个突出小丽妈妈这个角色特点的场景还是做得挺不错:
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儿,以为她是在老公公司吃软饭,结果人家是个硬派GIRL= =这种反差真是太爽了!
这也是托她那种直来直去行动派性格的福吧,也难怪对付不来那些妖艳贱货。普通直男哪里知道被一群酸里酸气的八婆嚼舌根该出什么招。
其他的人物改编的也很棒,比如武田真治的妈妈桑。那真是又MAN又骚……和漫画里不一样的风情万种……
我记得漫画里并没有说他先开了一号店然后再开了二号店然后遇到小凪然后把常去一号店的哭包和在二号店打工的小凪联系在一起这件事,这个改编又自然又能推动剧情很有趣,所以顺便查了下编剧大岛里美,呃感觉这次是超水平发挥啊?之前的几部评分都不怎么好的样子,也看过几部,就……一般水平……就……那种拖泥带水矫情来矫情去的日式纯爱feel……没想到这部竟然还改的让人有种【谁说漫改都是渣】的水平……放卫星了吧……
总之是一部很适合夏天的治愈片。但到了我这种年纪,也算是明白了看再多这样人生推倒重来、抛弃以往一切重新开始的剧情是不存在的。
第一活着势必就是要考虑很多,除非你是孤独一人。所以不管是小凪的裸辞归隐,还是小丽妈妈的横冲直撞,现在的我都做不到。拥有的越多其实阻碍也就越多,因为你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活着啊。
第二你也缺少里面任何一个人的行动力。内耗太重的每一天回到家都已经不想再动,洗好澡就开始犯困。明明生活已经这么便利了,为什么不能挤出一点时间为自己做点什么呢?25岁是这样,30岁是这样,那之后的35岁,也是一眼看得到头的这样了。
做法很简单,就是肉糜放料酒放盐,加上剁碎的金针菇(其实什么菇都行)和胡萝卜,白菜(我没买到,用的是娃娃菜,剧里是卷心菜,但是我不爱吃!)开水烫软,放凉以后包起馅儿来卷一卷,隔水蒸20分钟就能得到让高桥哭泣的白菜肉卷啦!而且非常鲜美,无油少盐,又健康。
(不过我为啥要在豆瓣写菜谱hiahiahia
其实本来第一集看起来觉得很舒服,就像拥有一个悠长假期一样,闲情逸致的,重新认识自己,可是越来越言情越来越烦女主的日子,去乡下就为了谈情说爱?丧逼的爱上邻居的样子真不好看,宁愿看有个性十足的女生,至少不烦。同期的这个不可以报销的多部,很有个性,喜剧适合夏天,不管别人怎么看,职业要求,我就需要对财务负责,这个才是令人清爽舒适透气的夏日剧
友善、彬彬有礼但消极、沮丧;
害怕付出感情,悲伤时不露声色,以亢奋来填补孤独;
不熟悉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知用什么词语来诉说自己的需求与愤怒;
羞怯,抑郁,怀疑,犹豫不决,丧失生活情趣,世界似乎不停旋转,等待着能被谁拯救……
如果阅读这些描述有被戳中的感觉,很可能,你是传说中的“老好人”。热播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一开播就获得了超高口碑。近日,这部热播剧落下了帷幕。
这部豆瓣评分9.0的漫画改编作品,讲述了黑木华饰演的28岁职场“老好人”大岛凪小姐,在阴差阳错的契机推动之下,辞职分手,开始新生活的故事。简单的故事,却唤起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共鸣的情绪点,很大一部分正在于女主角“老好人”或者说“讨好型人格”式的待人接物之道。她遇事习惯迁就别人,不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大的目标是让别人舒服,让别人满意,却唯独忽略了自己。在被同事嘲笑,男友揶揄之后,她决定辞职、离开东京,开始新生活。所谓“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它跟原生家庭有怎样的关系?在职场上,“讨好型人格”有怎样的表现?又应当如何着手,去克服“讨好型人格”?
撰文 | 一把青
《风平浪静的闲暇》中,故事前半段聚焦在无趣的办公室生涯。搬砖、加班、察言观色、八卦横飞,终于收工,明明带了便当,在同事提出聚餐后,唯有默默跟从,拍照打卡发朋友圈,就算合照中的自己沦为了丑角担当,小凪还是“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循例点赞,吹一通彩虹屁,哪怕是在家,为了哄男友开心,每天早起1小时把头发夹直。
小凪的生活,恰好反映了讨好型人格的两大特质,第一,喜欢大家和和气气,不愿见到有冲突发生,第二,习惯主动让步做出牺牲,把利益留予他人,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彰显自己宽宏大量的态度,多么随波逐流却又无可奈何,仿佛是每位“社畜”的写照,让人想起网友的一则著名的“浮生日记”:处朋友、处同事、处工作伙伴,好想做个自闭的死宅清净一下,活得好油腻,可是我才24岁啊⋯⋯
职场已然如此,家庭实则更甚。小凪的讨好型人格,来自其强势且控制欲强的母亲。
同样,在上周回归的美剧《摩登家庭》11季第一季中,学霸二姐Alex前往极地考察,天气恶劣、同事不通英语,她做得并不开心却不敢回家,因为她在三姐弟中排行老二,是家中最聪明、成绩最好、最不让家人操心的天才少女,当关注的天秤偏向总闯麻烦的姐姐和弟弟,她唯有以此科学成就作为外公和家人们骄傲,逼自己更优秀,给他们贡献谈资。
Alex的故事,对照的现实版有蒋方舟,这位年少成名的作家,在《奇葩大会》上自白,7岁时,妈妈告诉她,“每个小学生毕业都要出版一本书,否则会被警察抓走”,从童年时期,她为了迎合外界期许,让不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战战兢兢地当“别人家的孩子”,从不表达不满或是展现愤怒,直至到了小凪一样28岁的年龄,才敢坦陈,自己从未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像剧中人物一样,蒋方舟前往日本放空一年,呼唤起真实的自己,终于不再忍气吞声,敢于直斥倚老卖老的前辈,让她到处给朋友打电话报喜,兴奋不已。
除了太过窒息的望子成龙,不幸的原生家庭更易导致悲剧性的讨好型人格。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从小渴望父爱,无意中扮鬼脸终博父亲一笑之后,她屡试不爽,更养成每次紧张时,就会条件反射地做出鬼脸表情的荒诞习惯,而被誉为“松子真人版”的日本已逝女优饭岛爱,自幼遭受父亲毒打,哪怕是当全优生也难逃拳脚,遂塑造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渴望关爱的性格,为其伤痕累累的一生埋下伏笔。
可见,借由取悦他人,作为肯定自我的唯一管道,是每个讨好型人格患者都曾经历过的童年。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人有金字塔型的5大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接纳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处于最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若不获满足,人依然会陷入负面情绪中,实验证明,如果儿童在“让自己开心”和“得到他人认同”中二选一,通常会选择前者,为此,面对“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数到3我就要惩罚你”等等父母的负面话语,他们宁愿扼杀自身情感,以求换取安全感和喜爱。
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认为,完整人格需具备自由、勇气、爱以及意志等特点,只不过,在漫长的成年期,“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这时行动本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怯懦,以及缺乏自我价值的不堪”,在这一套认同系统的影响下,“让父母开心就能获得赞赏”的逻辑,迁移为“让老板开心就能升职加薪”,不仅没有被纠正,反而作为“社畜的自我修养”,被奉为金科玉律,令人胆小怕事之余,也让我们离真正的独立人格渐行渐远。
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写过《可爱的诅咒》一书,副标题为“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下笔的动机,是她发现自己在侄女的婚宴上摔了一跤,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微笑表示无大碍,照常开车、划船,直至被医生诊断骨折,打上石膏,她才惊觉自己把友善待人当作唯一准则。始终有礼貌、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以他人的需求为先,都是诅咒的内容之一。
至于如何破解?《可爱的诅咒》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写“一日三好日记”,给予自己夸奖肯定;在不安焦虑的时刻,进行呼吸-赞扬-接受-尊重四步法;以及按照消耗、精通、乐趣为一天所要完成的活动内容分类……尽管知易行难,但总归是迈出诅咒、直面内心的第一步,比起凪小姐推倒重来式的断舍离,书中的方法论,也许更具操作性。
小凪的新生活,从辞职分手、扔掉90%家当、换手机号、删除社交软件、搬去平民郊区开始。
想要不当“老好人”,最关键就是要离群索居断舍离、切割社会联系。
有意思的是,讨好型人格与社交恐惧症,往往是都市生活的一体两面,为了“讨好”产生的焦虑,以及对自己言行可能导致负面评价的忧虑,构成了社交恐惧的两大主要来源。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当996引发热议,加上如今通讯程式和社交平台的夹击,上班族公私领域的边界愈发混沌不明。
早前热播的另一日剧《我要准点下班》,南柯一梦般的剧名已让无数职场人士同声一哭,当代公司文化鼓励员工自我牺牲和剥削,让原本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新生代难以适应。在此前提下,朋友圈的点赞、聊天群组刷屏的场面话、觥筹交错的饭局,都是“营业”的表象,呕心沥血的伪装而已。
当“讨好”成为潜意识的习惯,你会越来越想逃避社交,只想宅在家里吹空调点外卖。他们表面看似左右逢源,像凪小姐一样,是面面俱到的办公室螺丝钉,但独处之际,甚至接起一通电话、听完一则语音讯息,都要鼓起莫大的勇气。
所以很多人感觉自己社恐,网络上“哈哈哈哈”得越起劲,现实中就越不想说话。他们不需要朋友、爱人,因为有限的精力,以及在无尽的讨好中消耗殆尽。就如同是枝裕和电影《空气人偶》中,普普通通的餐馆侍应下班后,习惯向一具美丽的充气人偶说话,让她慰藉他的心灵和肉体,宁可庄周梦蝶一般地爱上幻影……
摘除讨好面具后的寂寞都市人,深陷渴望被理解又自我封闭的泥淖,重重压力,却又无能为力。但是,人在江湖,又总是有些余地可以找到治愈之道。
在剧情最终,小凪与慎二见面,面对这个曾经为了他提早起床拉直头发的前男友,她说,“我不能再做依赖你前进的沙丁鱼了”,从夏天到秋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她终于寻回自己,告别过去,开启新生活,这当然是最理想化的结局。
更现实的是,回到那个朝九晚六的水泥森林,脚步匆忙的芸芸众生,日常生活都自顾不暇,去哪里找如此奢靡的悠长假期?人在江湖,又有哪些策略,可以战胜讨好型人格带来的咬噬性烦恼呢?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指出,我们需要的并非对自我百分之百的肯定,不是百分之百的接纳,换言之,我们应当追求的是100%真实的自己,而非靠他人的赞赏和认可,堆砌出那个虚假的、100%优秀的自己,能够完全接纳自我,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就不远了,而这份勇气,又是克服社交恐惧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共情与同理心。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重新论述了“暴力”的定义,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都会令人身心受挫,不经意间的道德审判、比较对立、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都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
故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在原生家庭阴霾下长大的小孩成为父母,当“阅读空气”的职场新人他日上位掌握话语权,应该怎样面对子女与后辈?能否保持尊重与理解,创造更真诚宽松的环境?或是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活出自己?
毕竟,能遇到春风化雨的知音人,总是莫大的幸运。就像凪小姐的邻居,那位虽然生活节省,但家里井井有条、喜欢看《罗马假日》电影的绿婆婆,鼓励她摆脱“老好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启迪她去发现庸庸碌碌之外的宁静与秀美,那是千帆过尽后更高一层的智慧,人生实难,唯以风格度过。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一把青;编辑:走走。校对:翟永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要是给我个帅比邻居,前男友还哭像狗一样找我复合,那我也乐意搬到乡下去啊!!!!!(剧情也算是峰回路转了,吹爆益生菌和华妹的演技!)
刚开始以为女主真的要独立要强大了,结果搬了家个个都爱女主,朋友也大好人配角了全程以女主为中心,渣男还爱女主爱得死去活来?整个一智障言情剧,我真的作呕。
暂定本季最佳。女主千万不要复合,我觉得隔壁小哥是你最好的选择。
终于出现了一部可以追的剧。高桥演的就是渣男啊,最后装什么深情。一开始说那种话,后来一直都没联系女主,还贬低女主打击她自信心。就算他是真的喜欢她也不能在一起!中村给我做男主!
希望电风扇能够成精和女主在一起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女主那样被人欺负的受气包,殊不知你其实是女主身边的那群刺儿头
高桥一生演暖男的时候笑起来每个褶子都是暖的 演渣男的时候笑起来每个褶子都是变态的 牛逼
现代社会中人们难免会有察言观色而勉强自己的时候,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女主一样抛开一切重新开始?这部剧真的过于现实了(不过依旧有夸大的成分)最后,为黑木华的演技疯狂打 call。那段终于对男友袒露真实想法,演的太赞了
冒雨冲出去对高桥一生放狠话那里,黑木华竟然还换了运动鞋,是真的会过日子。
没看过漫画,但是高桥饰演的渣男其实正在面对和女主一样的困境,只不过高桥是用附和的方式做伪装来应付职场,而不善处理的女主崩溃了。 这部戏的后续的看点应该不止在女主的反转,更在高桥饰演的渣男的反转。 使渣男变渣的,其实是他将应付职场生活的方式用在了对待女主上。高桥去新家找女主时对女主很社会的寒暄是因为他也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挽回女主。以为用对付同事的招数就能行,这就体现出了男主除了附和之外也不知如何是好的无力。 以上为看完第一集后的感受。渣男这个角色很有戏 9月25更新,现在看完了全剧,感觉失望,我还是看漫画去了
片名总是到嘴边就被卡住了
高桥按黑木华头那里,我一度以为这其实是一部披着轻松外壳的恐怖片😂
1.虽然是否本季最佳值得商榷,E2-5停留于三人修罗场略减分,最终回独自美丽又加回来😂但和绿婆婆一样“这个夏天因为凪的出现,我过得很开心。”2.其实本剧不仅仅是“凪的新生活”,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遇相处各自成长的故事。3.空气不是读的,而是用来呼吸。不管是否身处职场,都希望大家可以做自由,快乐和真正的自己。4.无人问津的黄色苦瓜亦有清甜的回甘(首尾集呼应好评),果然小风扇才是凪不离不弃的真正CP😭。5.中村伦也的角色又暖又会,虽是中央空调也怕浪子动情(昆哥我也想吃手撕面包。6.糖甜&益生菌感情线:E1擦肩E4出场E5进展E9炮灰(市川如此完美只能说慎二不配😒)7.慎二每集一哭终成小学传说(不愧小学🐔),E8目击者大会笑死我了。8.E4实日子登场,庆幸和凪成为朋友可惜我CP梦碎😭
结尾不禁向高桥的角色问一句 “你是不是脑子有坑”
总是一个不小心,梦回2003年夏季神剧「西瓜」,同样有一群忠于自我的孤独患者,屋檐之下,别扭奇葩,给作为成年人的彼此一个长长的暑假。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洗尽铅华的作品,居然能在如此浮躁的年代,依然从罅隙里盛出枝蔓!黑木华的夏日风味,也愈加向小林聪美倾斜,不骄不躁,错开半拍,令人心驰
慎二: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管不住自己的嘴(呜呜白色恋人都化了
高桥一生真嘴硬要面子,明明喜欢的要死。笑死我了。
我觉得豆瓣现在在近一两年许多新更的日剧上普遍虚高1分,比如9.4分,其实客观上应该在8.4分左右,比如9.0分,其实8.0分比较适宜,没有批的意思,就是8分以上9分以下已经是十分优秀的佳作了,但与legal high、白色巨塔这种神剧相比,还是没有相提并论或者超过许多的理由……
本季最佳 。我站高桥一生!!表面别扭的要死实际是个痴情的奶狗。请女主尽情虐他!虐他!!!完结打卡//结局太完美了 好きになっ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9分+高得有点夸张了,本来以为是讲女主改变自我,停止做老好人,但看第一集剧情展开是三角恋的套路,高桥一生的角色结尾突然从渣男洗成了痴情好迷,隔壁帅哥中村伦也又主动抱女主,又穷又丧的女孩子真的会有这么好运吗?剧里果然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