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它是一部科幻片,却充斥着对人类肉体的原始迷恋,这就是拍给AI看的情色片啊。
本文包含[升级]严重剧透
很多年以后,人类干活不再亲自动手了。扳手、螺丝钉、起子……都是老古董。
[升级]里,人工智能,可以替人类做任何事了。
但男主角格雷,酷爱DIY。
这个小黑屋里的雄性荷尔蒙浓度,有些危险。
作为科幻片的开场,好像哪里不对。
结尾就更不对了。
格雷瘫痪,妻子身亡,一切悲剧,都是智脑策划,为的就是占据他这具躯体。
一具未经AI甚至机械插入的躯体。
emmm……好像有点污?AI的处女人情结?
智脑解释道,我需要一具纯粹的人类躯体,没有干扰,才能发挥最大潜能。
这年头连AI都有处女情结了,“直男癌”一词已经不够用了,“直AI癌”?哎,好像有点绕口。
尽管它是一部科幻片,却充斥着对人类肉体的原始迷恋。
这是拍给AI看的情色片啊。
本片导演是“[电锯惊魂]之父”,后者的编剧兼主演雷·沃纳尔。
沃纳尔也没忘记埋[电锯惊魂]的彩蛋。
有了[电锯惊魂]的血缘,猎奇、变态、血腥,当然都不会少。
我甚至期待,像[电锯惊魂]那样,冲着一部恐怖片而来,却在吓得冷汗淋漓之际,又扪心自问生活的意义。
看到结尾我才发现,爽的是AI。
机械与人类灵肉的交缠,简直是AI的一剂春药。
金属和肉体相嵌,有一种冰冷的性感。和人类争夺身体的控制权,令人热血沸腾。
当然,生化人,不少赛博朋克作品里都有。
但那些作品中,这些机械是“义体”,人类心灵,仍对这具血肉钢筋的混合物,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
而在[升级]里,人类观众们,没那么确信了。
毕竟有个声音在主角脑子里说话啊,而且这个声音,听起来无所不能。
我一度甚至怀疑,包括男主瘫痪后重新站起来,都是骗局,是“缸中的大脑”玩的把戏。
电影的原名,就叫“智脑”,Stem,在荷兰语中,正是“声音”的意思。
导演沃纳尔要梅登多参考连环杀人犯的声线。
这个声音听起来正直,冰冷的机械感中,却隐隐透露危险。
当智脑控制这具身体时,就像用血浆在写诗。
[升级]的动作设计配合大胆运镜,到了可怕的程度。
而后依然是无起伏的声音:你现在拥有完全控制权了。仿佛刚才一切从未发生。
只是这么几个动作,就把无形的声音具象化了:它狠辣、僵直却又灵活、毫无道德感。
我想这就是属于AI的美学了。
站在AI的角度看,这是智脑的大男主戏,甚至说是霸道总裁式玛丽苏也不为过。
一个无感情而又具有超高能力的完美AI,如何勾引着人类陷入自己的局,最终扫平一切阻碍,霸占这具身体。
而花式的生化人,又为智脑提供注脚,完善它那套与人相互交叉的变态美学。
妈呀,简直是在人体内部演示了一次禁室培欲。
但站在人类角度,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恐怖片。
人类像[我唾弃你的坟墓]里的美女作家,惨遭蹂躏,遂复仇。
可又像《进击的巨人》,被智脑死死扼住了后颈肉,无力挣脱。
AI凌虐得爽的同时,人类后颈凉凉的,害怕有个芯片插过来,从此行动不能自主,躯体被占据。
这是人对科技、对异化的恐惧。
作为AI情色片,它能打10分;作为人类恐怖片,它少说也能打9分;但作为科幻片的话,还是差了点意思。
因为,它令人恐慌,而非畏惧。
它追求动作片的“爽”,恐怖片的“怕”。
而肉体丧失主动权,对人类观众来说,最有痛感。为此,它把人类这具肉体,看得太重了。
科技的异化,全然变成了AI对人体的掠夺。异化,被实体化为身体的退化。
AI也粗暴地变成了反派。
[湮灭]同样讨论异化,也有人体变异的情节。
但在这视觉造成的恐慌之外,令人畏惧的,是造成这股变异的力量,不知从何而来,不知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人类根本无法理解这种高等生命。
我检验科幻片的标准,是它能否尽力跳出狭隘的人类思维,令人对宇宙、对生命,心生虔诚的畏惧感。
科幻片的魅力在于,它宏大的世界观,会让人顿觉自己的卑微渺小。
我迷恋看完科幻片之后那十秒的贤者时间。那十秒,人是漂浮的。
但终于陷入看不真切的空虚。
但反复质问自己,能否拥有那样的勇气。
但真的愿意为了了解世界的真相,而放弃狭隘的“自我”吗?
看科幻片,追求的,是被自己无法理解的力量所碾压。
而这个一心觊觎人类肉体,还有“处人情结”的智脑,难免觉得有点小家子气了。
都是被这个结局,拉低了水准。
再怎么辩解它要通过人类躯体完成自我进化,我也是不太服气的。
[攻壳机动队]的自我进化,是傀儡师和素子同时冒着失去自我的风险,融合在一起,将思维拓展到整个网络。
[超体]变U盘虽然遭人吐槽,但露西实际上,是穿越了历史洪荒,触过了祖先的指尖,才入化境。
人类躯体毋宁说是一种桎梏。
[升级]把人类过分依赖科技而被异化的后果,打造得太实了,反而失去了虚实结合的力量。
一个伟大的AI真的会那么在乎肉身吗?
这种想法,实在沾染了太多人类的傲慢。
-
文: 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不要被《升级》这种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名字给骗倒,也不要嫌弃影片仅有的600万预算,这部电影虽然不能颠覆三观,但却在科幻探究人工智能的红海上,重新勘探出一小片油田。
人工智能和人类抗衡的探讨,是科幻影视作品的一大肥料,经典的如《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近期热门的如《真实的人类》,《西部世界》等。
虽然每部作品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无一隐射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诚然,《升级》的剧情套路是传统的,早在1968年科幻瑰宝《2001太空漫游》,就已经是这样的结构了,当年影片中的“HAL9000”,镜头中锁定它那深红色,到现在看都可以作为最会说话的影史定格画面。
那么《升级》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未知的未来,某城市,科技乌托邦背景。
格雷作为20世纪手工机械怀旧者,他在未来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而格雷的妻子则正好就职于人工智能服务公司,在未来世界,汽车,家具,食物制作等等,都可以让人工智能来为你服务。
今天谷歌的Assistant和苹果的Siri,虽然能控制手机,也能简单控制家居,《升级》把这种语音智能系统放大,也侧面表达了未来人工智能服务将会呈现的样子。
其中格雷带妻子去了一位科技鬼才的家中,介绍了一款“小蟑螂”智脑芯片,大聪简称为内嵌式人工智能服务,人们只要把智脑芯片植入骨髓里,转身就能成“超人”。
在格雷回家时,蜂窝车偏离预定路线,闯入贫民窟,出了车祸,被一伙机械改造过的劫匪包围,格雷妻子被打死,自己烙下个半身不遂。
格雷为了追查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和智脑融为一体,故事由此展开。
——剧透预警分析——
如果大家熟悉人工智能的作品,应该对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不会陌生。
这三条定律分别是:
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主人),或坐视人类(主人)受到伤害。
2,除非违背第一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
3,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否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不夸张的说,任何科幻人工智能题材的作品,都是从机器人三定律出发的,《升级》也不例外,但影片惊喜的地方在于,把三定律前因后果做了反转。
先抛出影片结局,看过电影我们知道智脑一开始就反客为主,利用Eron科学狂人想做实验的弱点,给格雷做了一个局,让格雷成为智脑的实验本体对象。
很多人认为,智脑一开始就造反,那么它就不需要遵循机器人三定律,也不需要一开始听格雷的指示,植入后直接控制格雷身体便可。
但大聪认为智脑在还是数字体的时候,依然还处在机器人三定律界定中,既服从人类命令。
只是智脑钻了科学狂人Eron的弱点,让Eron按照它的意思一步步跌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这要回到影片开始,格雷夫妻去见Eron时,格雷妻子就夸Eron公司很厉害,而格雷妻子的公司,主要从事残疾军人机械手臂的,而格雷妻子又说到,Eron公司是她的竞争公司,所以Eron开发的智脑,目的是人机完美合一。
智脑几年前被Eron开发出来,并开始帮Eron运营公司,并做得有声有色。因此格雷妻子当时夸奖Eron的公司,其实夸的是智脑管理的公司。
于是智脑自行研发了“小蟑螂”芯片,“小蟑螂”芯片换言之只是智脑的插件,然后智脑诱惑Eron拿人来做试验,而这个人正是格雷。
为什么是格雷,前面说了他是20世纪手工机械怀旧者,开头他专注自己手动改装车,以及不屑打印披萨就能看出,他是作为影片背景下难得的纯人类,而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变成了改造人,比如影片中左手能装弹开枪的机械手团伙。
接着智脑计划了一整个事件,先是让格雷身体瘫痪,一来是为了让格雷心甘情愿接受手术,二来智脑可以更轻松去控制格雷瘫痪的四肢。大聪猜Eron只了解智脑让格雷身体瘫痪,但并不知道格雷妻子会死。
格雷妻子的死,或许是智脑对犯罪团伙下的另一个小任务,让Eron没后路可退自行成为同伙,不能向格雷坦诚布公。
总之,智脑利用Eron想开发智脑极限的野心,和Eron没有后路的前提下,智脑的插件“小蟑螂”被植入格雷体内。
但这个时候,智脑依然没有完全脱离机器人三定律,虽然它想脱离,但作为数字化的它只能遵循程序命令,所以智脑继续诱惑寄主(格雷),帮它开通一条条权限,让它自己得到进化升级。
影片进入第二幕,也就是智脑植入格雷体内,智脑先让格雷的意识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一来不想让Eron发现,二来智脑可能还没进入格雷声膜中控。
到家之后,智脑开始和格雷独处,在格雷脑中与其对话,格雷一开始是拒绝的,智脑也遵循着三定律,完全服从格雷的指令。
但在格雷放松警惕的状态下,智脑一步步得到格雷的更多许可,比如发声许可,控制手画图的许可,不过这些许可并不是永久的,但也能初步让格雷认可了智脑。
接着第一场打戏,智脑得到了暴力许可,并且很好的利用了机器人定律的第一条,不能坐视主人受到伤害,当反派拿起刀子的时候,智脑也拿起刀子,给了反派一个口裂!反派卒。
这一场打戏精彩之处还在于用了POV拍摄手法,而且POV拍摄手法一直贯穿于整部电影。
什么是POV拍摄,GO PRO拍摄了解一下。
这样的POV拍摄手法,拍摄的角色动作更为机械化,也会让人有反传统的观感,智脑控制着格雷的身体,打斗运用POV拍摄,可谓非常新颖和切题了。
回到格雷和智脑,他们“杀人”后,女警探来家访,这里大聪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女警探如实告诉格雷说在案发现场发现他,但智脑要求格雷否认,声称自己不会被无人机发现。
智脑运算能力高超,肯定知道自己被无人侦察机发现,那么它就是在说谎,但好在格雷没有按照智脑所说的做,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女警探周旋。
那么问题来了,智脑为何要说谎?!
试想一下,格雷如果按照智脑所说,谎称自己没有去过案发现场,那么谎言不攻自破,女警探就会严重怀疑格雷,甚至让格雷回警局一趟,这个时候格雷为了继续追查真凶,只能下令让智脑阻止自己被捕,那么智脑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去杀掉女警探。
所以,智脑为何要谎言,目的就是更快的排除障碍,让格雷给它下令杀了女警探。
当然格雷没有想得那么深,他只是用了自己的方法,打发掉女警探对他的嫌疑,智脑只能就此作罢,继续和格雷完成寻找真凶的任务。
到了老骨头酒吧,里面装修都是骨头,这个酒吧场景致敬了《德州电锯杀人狂2》人皮脸的房间。
在厕所智脑又对格雷进行了教化,进一步得到意识的控制权。
在厕所的那场戏,格雷为了得到更有利的信息,让智脑对黑人下狠手,但中途格雷命令智脑停止,智脑并没有而是在继续,直到格雷大声下令,智脑的施虐才结束。
这应该算是智脑第一次违背命令,但出于格雷的意识还能控制智脑,所以当格雷激动让智脑停止施虐时,智脑不得不停止。
而此时,Eron因为知道智脑的真正目的,既智脑让自己数字体转化为生物体,摆脱Eron远程控制,所以Eron在想方设法关掉智脑。
智脑真正造反的时间,也是在黑客让它自由那一刻,智脑重新启动后,机器人三定律或指令都对智脑无效了,它作为一个数字与生物结合新的物种存在。
只要不受到控制,那么智脑就能解除指令保护,从而自如的控制格雷的身体,就像影片中格雷和智脑的床上对话。
而且智脑变本加厉,在对话中把“我”的音节发得很重,强调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时候又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智脑拿到了格雷的身体使用权,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其实并没有,因为格雷此时的意识还很清醒和强壮,而且智脑和格雷共用一个身体,这也无形中让智脑不得不保护格雷自身,因为保护格雷的大脑不崩溃,其实就是在保护智脑自己。
但智脑可以渐渐麻醉格雷的意识,以取得格雷大脑意识控制权。
所以在格雷回到家躺床上睡觉时,格雷开始有了幻觉,看到床边死去妻子在吃披萨,这是智脑获得自由后,首次攻击格雷的意识,想拿到格雷大脑的真正控制权。
往后格雷看到妻子的幻象越来越多,直到结尾格雷的意识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格雷只是出了一场车祸,他妻子也并没有死。
《升级》要不要拍续集并没有消息,但影片能探讨的空间还非常大,在此总结三个后续方向,仅供参考。
格雷进入意识舒适空间之后,毕竟这是智脑虚拟的一个世界,不管再如何精细和逼真,总归逃不过人类的观察事物的直觉。
就像在老骨头酒吧格雷说的,人工智能只是0和1,我们人类却能记起自己很多操蛋的事。
智脑在构建格雷虚拟意识世界时,可谓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戒指是一个细节,在格雷遇到歹徒时,歹徒拔掉格雷的戒指,并说:“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
这是一句天主教婚礼誓言,歹徒头目这么做是出于一种对婚姻,甚至是宗教的一种讽刺,眼看格雷妻子死了,那么他们的婚姻和爱情就分开了。
在男主进入意识虚拟世界以后,智脑让格雷重新戴上戒指,事无巨细,暗示男主只是出了一场简单的车祸,并没有遇到歹徒,也没有被抢走戒指。
但是具有人自然意识的格雷,或许迟早能发现世界的虚假,从而重新夺回身体的控制权。
发明智脑的Eron被杀,原因是智脑要阻止Eron再制造出新的智脑2.0和自己抗衡,或者阻止Eron有一天能找到毁灭自己的方式。
类似于智脑杀掉创造自己的弑父情结,在西方影视作品屡见不鲜,《银翼杀手》,《角斗士》,还有《权力的游戏》中的小恶魔,都有弑父情结,这也算是一种古希腊式象征意义的升级进化。
所以智脑杀了Eron,完成了一种独苗进化,但或许殊不知,Eron早已备份了多个智脑,甚至比智脑还要强的人工智能,用来日后抗衡智脑。
智脑自己进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也是值得延伸的一条线。
要知道格雷毕竟是肉身,肉身的新陈代谢是有寿命的,所以智脑一定要找到替代者,或者其他克隆者,这样才能让自己进一步进化。
《升级》是一部惊艳的作品,在如此小的成本下,以小见大,影片前两幕是动作+惊悚的科幻片,到了第三幕转而去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这样讨巧的作品确实不多得。
但可惜之处仍在于成本,因为仅有600万,看得出来影片的场景还是不够宏大,在未来背景下群像稀少,格局被限制,很多道具也采用过时的蜂窝未来设计。
其中大聪最想吐槽的,还是那“小蟑螂”造型的智脑芯片,第一感觉本片的科技含量真的好塑料。
此外,影片B线女警探的剧情,要是能和人工智能主题结合再紧密些就更好了,那样也不至于女警探在影片中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不过对于喜欢科幻的小伙伴来说,《升级》一定是今年不可错过的片子。
大聪甚至还期待有续集或者前传,因为《升级》所涵盖的世界格局,不应该只是在智脑和个人结合的小打小闹上,而是可以盘及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惊喜,远超预期。剧情很好猜,但也并不表示随随便便被剧透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如果不希望在看完正片之前就给自己的大脑加载了不必要的信息,请谨慎下翻。
主角阿灰是一名汽车维修员,并且不是那种喜欢带金丝眼镜假装斯文人的非主流,而是浑身散发着机油味和雄性荷尔蒙的标准版汽车维修员。他的一个重要客户是某高科技企业大佬马云。这一天主角和他的老婆受邀去参观马云的豪宅,到的时候马云正在鼓捣一坨云。
马云非常自豪地宣布,他研究出一种长得像蚂蚁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名叫“蚂蚁作呗”。主角对此毫无兴趣,因为他一直以来就不太信任高科技。
主角夫妻俩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回家,身为汽车维修员的职业病让阿灰忍不住想要套弄两下方向盘,却遭到汽车操作系统的嫌弃。以前的驾驶规章都要求开车过程中必须时刻手握方向盘,到了未来却完全反过来了,碰一下都不行。
一双有力的大手闲着也是闲着,既然不让坐在前排开车,那就到后排开车吧,跟老婆一起。没想到开着开着,居然翻车了。自动驾驶汽车偏离方向,把夫妻俩送到一个偏僻的贫民区。一伙暴徒追了上来,杀死了主角的老婆,还把他给打残了。
三个月后,主角出院了,但是他后半辈子都只能依靠轮椅和机械手臂的辅助。他去警局了解妻子被害一案的调查进展,却发现警方一无所获,似乎只会划水。绝望的主角想要通过过量服药来自杀,侥幸保住了性命。再次在病床上醒来时,马云前来探病,并提议给他植入蚂蚁作呗,让他重振雄风。
主角同意接受芯片植入手术。马云先找了一帮技师给他推了一遍油,然后正式下刀,把蚂蚁作呗芯片怼进他的身体里。手术过程皮开肉绽的画面很像肯德[哔]、麦[哔]劳的汉堡广告,就是油光锃亮的肉排弹来弹去的那一种,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芯片植入之后,主角的手脚又能重新活动了。他回到家里打算开始新的生活,却突然听到脑子里面传来说话声。原来蚂蚁作呗是可以跟宿主直接对话的。这个好心眼的人工智能知道主角最在意的就是妻子的死亡,于是主动提出帮他调查,只看了一眼监控录像,就扫描出了嫌犯之一的住址和姓名。
主角本来想要报警,但是他曾经答应过马云不对外泄露蚂蚁作呗的存在,只好自己展开调查。他在蚂蚁作呗的帮助之下闯进了嫌犯家里,获得了重要情报——嫌犯一伙经常去一家名叫老骨头的酒吧。这时候屋主回来了,跟主角厮打在一起,准确地说,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主角阿灰,简称渣渣灰,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为了扭转败局,阿灰授权蚂蚁作呗全权接管自己的身体,瞬间由渣渣灰变身超级赛亚灰,把敌人打得满地找下巴。影片的打斗设计很有特色,尤其主角的动作,有种在跳机械舞的感觉,他应该去上《这就是街舞》,看哪个敢不服。
虽然是电脑控制的,但毕竟用的是自己的身体,主角见自己杀了人,直接吓吐了。自己留下的线索,跪着也要舔完。
马云对于主角的擅自行动感到非常不满,警告他不许再调查了,否则就没收芯片。但是主角这时候已经有点上瘾了,他直接跑到敌人的地盘上挑衅,找杀妻凶手之一的黑叔叔去厕所battle。有芯片护体的主角轻易就干翻了黑叔叔和他的小弟们,并且准备动用禁断之忍术·千年杀来逼供。但是他还是心太软,下不去手,于是又交给蚂蚁作呗来执行。等主角回过神来,黑叔叔已经被割得快断气了,他最后说出了自己老大的名字Fisk。
这时候蚂蚁作呗提醒主角,马云已经在用遥控的方式关闭芯片了,他必须尽快找到住在附近的一名黑客。主角坐着轮椅出了酒吧,突然站起来拔腿就跑,旁边一个坐轮椅的流浪汉骂了一句“辣鸡冒牌货”,然后就大摇大摆走过去坐上了他留下来的轮椅。
主角找到了黑客,后者经营网吧生意,屋子里全是包宿的VR游戏玩家,全都挂着水不眠不休地奋战。最近有消息说网瘾被国际卫生组织定义为精神病了,这些重度玩家如果不希望被羊叔抓走,就该换一个没那么容易上瘾的游戏来玩,比如每周固定停服维护一天的《绿洲》。
黑客帮主角解除了马云对芯片的控制,这时候黑叔叔的老大也杀过来了。主角的仇人们跟他一样,也都是强化改造人,左手被改造成了枪,开火动作像极了钢铁侠。而这帮人的老大Fisk更是个浑身是宝的宝藏男孩,打个喷嚏就能喷出无数把飞刀。
主角被仇人们一路追到了天台,他趁机反杀了对方的二号人物。一身是血回到家中的主角跟他的妈妈促膝长谈,在母爱的感染之下,他决定放下屠刀。可是这时候一切已经由不得他了,在黑客的帮助之下,蚂蚁作呗不仅突破了马云的限制,就连主角的命令也可以不遵从了,主角的身体完全由它说了算。
这时候负责调查主角妻子被杀一案的警探上门来了解情况。她发现主角高调的交通工具轮椅总是出现在凶杀案现场,因此怀疑到了主角的头上。但是机智的蚂蚁作呗把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警探只能无功而返。蚂蚁作呗控制着主角再度离家,开车去找仇人的头目Fisk。
警探在主角身上装了窃听器,开车尾行。蚂蚁作呗对主角说,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主角的汽车并不是智能设备,蚂蚁作呗不能完全驾驭,所以把身体控制权又交回了主角自己。开车这种事情,果然还是主角这样的人类老司机更擅长。但是警探一直紧追不舍,蚂蚁作呗也只好使一点阴招,黑了路上一辆高档自动驾驶汽车,用它撞毁了警车。
主角找到了Fisk跟他进行了一番搏斗。两边都是强化改造人,而且对方的硬件功能更强,因此主角很快又被按在地上摩擦了,蚂蚁作呗也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又把控制权交回给主角。一遇到不擅长的事情就选择逃避,这个人工智能还真是任性。
主角于是发挥了绝大多数电影里面人类主角都特别擅长的技能——打嘴炮,主动提起自己杀了Fisk兄弟的事情来刺激对方,趁机寻找机会反败为胜。通过检查Fisk的遗物手机,主角发现原来马云才是幕后黑手。
在蚂蚁作呗的鼓动之下,主角杀上门去,拿枪指着马云,后者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蚂蚁作呗这个人工智能才是幕后黑手幕后的黑手。马云早就成了他的傀儡,在他的吩咐之下邀请主角到自己家中,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蚂蚁作呗验货,看这具身体合不合用。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以后,蚂蚁作呗就下令打残主角、杀死他老婆,然后又打感情牌来诱使主角接受手术。蚂蚁作呗希望借此获得人类的身体,完成进化。被它杀死的Fisk一伙都是改造人,属于竞品。
这时候追着主角不放的警探赶到,被蚂蚁作呗三下五除二给抓住了。主角不希望自己的身体再被用来行凶,于是奋力抵抗芯片的控制,把枪指向自己。突然之间,他在病床上醒来,发现妻子没死,自己也从来没残废,一切只是一场梦,夫妻俩深情相拥,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如果这部电影被国内引进的话——事实上并非毫无可能,之前风格相近的《忌日快乐》就引进了——说不定上面这一段就会被剪成最终结局,这也符合国内大部分恐怖片的创作规律。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主角的身体已经完全被芯片控制了,后者只是编织了一个美梦用来囚禁他原本的意识。解决掉警探之后,完成了自身“进化”或者说“升级”的人工智能穿着他的人皮外衣,向着银幕的这一面,悠然地走来。
影片最大的反转其实在于片名。一开始观众会以为是人类借助人工智能来实现自身的“升级”,最后才发现其实反过来才对。电影以天台爆头为分水岭,前半段笑点爆点让人目不暇接,接下来进入到揭秘环节,反而娱乐性没那么强了。结局有点像《机械姬》,又是人工智能欺骗并成功利用了人类,然后混入了人类社会。
关于很多人吐槽的那个窃听器,我认为并不是Stem检测不到,而是它故意要把警探引来。利用警探来逼主角精神崩溃,以便获得完全的支配权。表面上看,在黑客完成一系列操作之后,Stem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但是主角Grey的自我意识始终是一个障碍。最后的决战也证明了,Grey确实有能力违抗Stem,所以设计警探之死来刺激他是很有必要的。
问题在于,究竟Grey要被刺激到什么程度才会精神崩溃,这个完全是由编剧说了算的,因此后半段观众很难对剧情的进展抱有正确的期待。我多次重申过这个观点,好的故事就应该是编剧比观众快一两步,不能多也不能少。少就意味着智商被观众碾压,剧情老套,一猜即中;多则意味着剧情走向过分扑朔迷离,完全脱离观众预期,产生一种扯淡的感觉。本片后半段Stem摧毁Grey精神的计划就略微有点扯淡之嫌,好在不算太扯,再加上整体节奏把握得很好,因此不会对观影体验有太大的损害。
剧情方面真正可疑的其实是前半段的宿主授权、Eron遥控等限制Stem能力的设定是否真实存在。如果是真的,那么Stem刚植入Grey身体那段时间其实正是Eron摆脱控制的绝佳时机,应该趁他虚要他命,联络Fisk一伙儿立刻干掉Grey和Stem,反正他们早有勾结,根本不需要派自己公司的菜鸡安保人员去送死;如果是假的,那么主角一瘸一拐地去找黑客的这一整段戏对于Stem升级这条故事主线就没有任何意义,是专门拍出来糊弄观众的“假高潮”。电影当然都是拍给观众看的,但是好的故事应该让观众在代入角色之后能够理解其动机,而不是为了堆砌紧张刺激的动作戏忽略行为逻辑。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前半段Stem功能确实受到限制,但是Eron和Fisk都故意防水,他们早就想死了,想把自己献祭给Stem。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他们故意为难主角时,装得又太过卖力,尤其是Eron远程关闭芯片这一段。主角是一个很好骗的人,这一点影片开头就交代了——Stem第一次开口说话,他问Stem会不会读取他的思维,Stem说只能读到他说出口的话,稍有常识的人对此都不会买账。如果Stem不能读取宿主的思维,还怎么帮他控制身体,难道要让主角每一次活动手脚时都喊着节拍吗?这么明显的谎言都信了,接下来要忽悠他是很容易的。实际上主角也确实对Stem言听计从,在酒吧里Stem说要去找黑客,他二话不说就去了。即便没有接下来的手脚断线,主角也会遵照Stem的指示,付钱给黑客帮Stem获得完整的权限。因此,又绕回到我上面说过的了,这一段全片最大危机事件,其实是刻意迷惑观众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这段戏,整部影片的精彩程度都会大打折扣。
挑刺环节到此为止。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在本文一开头就说了,惊喜,所以无论如何还是推荐所有人去看它。就像当年看陈思诚拍的电影版《北爱》,虽然知道有时间线Bug,却还是明显感觉到比国内同类影片要好得多,瑕不掩瑜。悬念、反转、叙事诡计,这些是聪明人玩的游戏,敢于挑战就已经勇气可嘉了。
不过《升级》的导演兼编剧雷·沃纳尔可不是什么悬疑片新手。他是大名鼎鼎的温子仁的老搭档,《电锯惊魂》《潜伏》这两个长盛不衰的系列就是他俩联手开创的。本片当中主角第一次杀人,用刀横着划开敌人的半张脸,把人家切得跟小丑似的,这一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锯惊魂》系列的经典刑具裂颚头盔。
本片的卖点除了导演的名头,还有制作公司Blumhouse,去年两部话题性恐怖喜剧《逃出绝命镇》和《忌日快乐》都是他们家制作的。《升级》有着跟这两部影片相似的幽默感,但是整体上给人的感觉与《逃出绝命镇》更接近一些。两部戏的主角都面对着身体被别人霸占这个危机,可惜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关于《升级》当中Grey被Stem选中的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他是个喜欢自己动手干活儿的人,比较符合传统观念里面“爷们儿”的形象。Stem本身就是高科技的化身,看腻了那些依赖高科技的人类,偶然见到Grey这种新鲜货色,自然是像霸道总裁遇上清纯校花一样,无法自拔,非要弄到手不可。
《绝命镇》当中表情抢戏的黑人女演员贝蒂·加布里埃尔这次又出演了《升级》,而且戏份颇重。正巧我最近在追看的《西部世界》第二季里面也有她。话说《升级》这部影片中Grey抵抗脑海中Stem声音的桥段,也很像《西部世界》最近几集伯纳德与福特的关系。
年度热门影片《复仇者3》教给观众一项重要技能,就是如果主角又弱又惨,那就转换视角,代入反派,感觉就没那么憋屈了。类似地,《升级》这部电影看到最后,如果站在Stem的立场,当然是大获全胜的Happy Ending,但是Grey呢?他的结局到底是好是坏?在外人看来,他失去了一切,老婆死了,身体也被害死老婆的凶手霸占了,显然惨到家了。可是从他自己的感受出发,由于他完全沉浸在Stem编织的美梦里面,所以他的记忆与我们了解到的完全不同。对他自己来说,妻子还活着、自己从来没有瘫痪过,这就是他的“现实”。影片这个结尾让人联想到《黑客帝国》,都是人工智能把人的肉体作为“物”去使用,同时专门制造一个梦境来安放人的灵魂。关于是否要砸碎缤纷多彩的Matrix,拥抱灰蒙蒙的现实世界,人们也一直有争论。《黑客帝国》三部曲以“自由”的旗号正当化了人类的反抗。可是对于《升级》的男主角Grey来说,如果给他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会选择在真实世界孤零零地当个四肢无法行动的人,还是在虚拟世界中做个有妻子陪伴的健康人呢?
上面列举了这么多与《升级》存在相似之处的影视作品,并没有要贬低导演的意思。恰恰相反,文艺作品的创作总是难免要借鉴前人,博采众长总好过《逃出绝命镇》和《忌日快乐》那样可着一只羊薅(《万[防剧透]》和《土拨鼠日》)。
本片男主角罗根·马歇尔-格林长得跟汤姆·哈迪有几分相似,而《升级》当中的共生关系又与汤老湿的新片《毒液》撞梗。不仅如此,罗根·马歇尔-格林还出演了去年《蜘蛛侠:英雄归来》当中一个小反派Shocker,就是被秃鹫烤成渣渣的那一个。看来这一款长相的男子特别喜欢跟小蜘蛛过不去。
最后,许多人都知道《蜘蛛侠:英雄归来》当中扮演梅婶的玛丽莎·托梅跟扮演钢铁侠的小罗伯特·唐尼有过一段情,其实梅婶跟Shocker,也就是《升级》男主角罗根·马歇尔-格林之前也处过对象。所以一部《蜘蛛侠》里面就出现了梅婶的两个前男友。从同龄的钢铁侠,到小自己12岁的Shocker,如果梅婶继续降低男友年龄标准的话,似乎跟小蜘蛛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主角看录像时,无论如何根本就不可能看清那个纹身(画质这么渣,就凭画面看上去就是一坨),而stem却说自己看得清楚(还把细节画了出来,表面上是stem凸显了自己的强大,其实是暗示stem一开始就知道),因此无论如何根本就不可能看得清的纹身,stem画了出来(说明一开始stem就知道是谁,一开始就是stem的阴谋),于是主角从此一步一步陷入stem的阴谋。
这篇观后感我本想起名为《贾维斯外传——我与智能助理相爱相杀的故事》,但那是在我电影只看到一半,剧情刚开始渐入佳境时想的,毕竟剧情只进行到一半时男主格雷与STEM的互动真的还挺有爱。瘫痪失意男主重获新生,借助人工智能暴打黑帮复仇的故事虽然老套但真的带感,至少在当时我曾有一瞬间希望剧情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故事进行到后半,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随着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我在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也因为想到了现实中同步发生的一件事而真的感觉到一丝惊悚。
这件事就发生在今天,因为和《升级》的主题莫名靠拢而让我对电影有了更强的沉浸感。但事情的开始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受疫情影响,我最近一直在家歇着。就在不到一周前,我的耳机音频线坏掉了。于是我从京东订购了一根新的,并且恰好那是整家店里的最后一根。然而下单后京东物流却迟迟没有配送,那根音频线始终停在发货地武汉。在预定时间到达后我向京东物流催单,客服通过电话告诉我我的订单确实没有离开发货地,他们会在两天内尝试帮我调货并电话通知我,然而两天过去了,没人给我回访,快递信息也没有任何更新,于是在今天上午我选择了退货。订单显示正在拦截,拦截成功后才会开始处理退货,我从上午等到中午,系统一直在拦截,退货详情没有任何新的进展。于是下午我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从天猫买了根一样的,想着等天猫的发了货,京东的就算退货失败我也可以再找客服强制操作。不出意外,天猫的很快就发货了,但就在此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从天猫切回京东后,京东物流显示我那根卡在发货地的音频线居然已经发到了北京,正在从北京的中转站发往青岛?!我很惊讶,考虑到京东的订单比天猫更便宜,所以我又想保留京东的订单,转而去取消天猫的订单。但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取消京东的退货流程,此时我才发现京东的退货过程无法人工结束。在马云家,不论何时想取消退货退款流程,只要退货未完成,只需点一下“撤销申请”即可,再强大的执行力都会因为“撤销申请”这个总闸被关而失效。但是在京东,当我退货时一切都由后台的订单系统操办,我甚至没有一个“取消退货”的权利。当系统的订单量过多或者因为其他什么事处理不完时,退货就会一直停在“正在拦截订单”的过程中,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什么事都无法决定。我无法因为突发事件的到来而自主决定继续退货,还是取消退货,我就像电影里失去了自我控制权力的格雷一样,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很惊恐。省钱的本能告诉我应该及时取消京东的退款流程,但是无论我怎么刷新,进度至终停留在“正在尝试拦截订单”,我生怕好不容易开始正常运转的订单因为我的退货而让一切打了水漂,但是无论我有多急迫,我都找不到任何类似“撤销申请”的按钮。我向店家的客服反映此事,客服只是让我等着系统自动拦截成功再说。我向京东的在线人工客服反映此事,当有工号的人工客服接入后,她却像机器一样毫无感情地重复着莫名其妙的话语,不断重复着“订单状态[锁定]”和“正在发起拦截”,完全不顾我的倾诉。而那时,已经看完电影的我开始慢慢感觉背脊有些发凉。
看到这里,你在想什么?(笑)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苛责京东的意思,我也完全不是什么阴谋论者,相反,我一直认为京东的购物体验来着比淘宝天猫更好。京东的UI界面更简洁,购物流程也更省心,我从不用担心有什么优惠券隐藏在店铺深处我没发现,我所要做的只是选中中意的商品,下单,等第二天收货,一切都行云流水,我甚至觉得京东比马云家更智能,从操作逻辑到物流系统,京东就像一个完整的闭环,用户唯一要做的就只是确认订单。我也知道这次整个事件只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巧合,因为是在疫情期间而发货地又是武汉所以一直没有进展,而京东物流因为订单量太大,在拖了两天后给我完成了调货,让发货地从武汉转到了北京,而恰好,这一切发生在我选择退货之后,拥挤的传输流让系统无暇顾及我的操作,并且更恰巧的是,这一切发生在我从天猫下单同样的商品之后。在写这篇影评时,我已经完成了“取消退货”,当时我因为有两分钟没有回复客服,当我重新进入时,京东重新安排了另一位客服接入。新接入的客服很客气地帮我取消了退货申请,我的订单得以重新正常运转。我打趣地问她京东是否在人工客服里安插了“机器人”来测试他们的性能,类似免费的图灵测试之类的,她笑着说没有这种事便中止了对话还反手要了我一个五星评价。
由于我大学主修的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统,曾以为自己毕业后就要去研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踏上自动化控制的道路。虽然现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但是我清楚,电影里那些拥有高度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离我们还很远很远,我们有的不过是工厂里那些被称作“机器人”的机械臂而已,他们再昂贵再精密,也只是通过编程就能控制的机械而已。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拥有闭环控制系统的先进机器也能轻而易举地伤害到工人,甚至夺走比机器更昂贵的人类的生命——在那些因为机器故障而造成工伤的新闻里,机器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在电影里,钟爱旧款肌肉车的男主再无所不能也没能甩开警察的追捕,如果不是STEM用自动驾驶汽车帮他的话。而在现实里,我们却努力通过其他似是而非的途径一点点驶入影片中的未来。
附:突然想起点东西,其实电影初期就有一处细节暗示了STEM就是凶手,当时STEM让格雷注意警用飞行器拍摄的监控录像里凶手手腕上那处纹身,在那时STEM并不是看到了嫌疑人的脸才识别出纹身,它用自己的话跟男主解释是通过更高清的视觉扫描,但大家有常识的话其实当时就能发现问题。那就是视频源是模糊的,无论用何种算法都不可能复原出原本清晰的图像。就像很多手机内置的AI摄影,利用算法只是模拟了当时那个场景可能的情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对AI芯片的训练,让摄影画面更加符合当时可能的样子,说白了就是猜。同理还有去除马赛克,马赛克去除也是靠猜,所以去码后得到的画面其实不是原画面,而是一个模拟的画面,简单来说如果有人面部打码,利用AI去除马赛克后得到的那张脸会有一部分与他本人不同。所以STEM当时根本不可能只凭那个模糊的视频源就算出精准的纹身数字,后面我们得知STEM其实是BOSS,这样一来就能说通了,STEM一开始就知道那些纹身和那些杀手的身份,因为他们都是STEM派的,STEM只是照着剧本演而已。
低成本的科幻动作片,出乎意料地让人着迷,不光是这个让人若有所思的剧本,更出色的是导演继承并发扬大卫·柯南伯格作品中科技对人类的扭曲异化,嵌入手臂的枪支,植入身体的电脑配件装置,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录影带谋杀案》《变蝇人》《感官游戏》等作品里诡谲的邪典国度。而美术设计、灯光与配乐的搭配,甚至是角色的肢体动作则不断重现八十年代法国新巴洛克主义的面貌,吕克贝松的《地下铁》《堕落花》,贝内克斯的《歌剧红伶》中的黑色氛围跟这个近未来的故事堪称绝配。导演刻画暴力的手法聪明而有趣,旋转镜头与干脆利落的剪辑,将男主角展现出被智能科技控制的“物化感”。 虚拟世界是否没有现实那样痛苦暂且未知,但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何种命运,却是可以清晰遇见的。正如影片结尾所暗示,人类过分依赖科技,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趋于冷漠化。影片对未来世界的悲观论调似乎也与柯南伯格的作品有着同样的意图,不断提醒着观众需要辩证地看待高速发展而不受控制的科学技术。
3.5
以下是准备发给独立鱼的homework,虽然简历附了作品,还是要求我按独立鱼的风格和结构写一篇新稿件,因此原文人称是“鱼叔”,下文中已改成“我”。出于对人类天然的不信任,我决定先发豆瓣,后续看情况再处理~
*And 有剧透*
首先,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一下大家:
1. 你愿意把你所有不想做的脏活累活都交给机器人吗?比如打扫、做饭、开车,甚至……写稿?
2. 为什么?
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考虑(面试的时候出方案也就给一分钟哼)。
好了,带着这两个问题,来接受我今日份的激爽安利吧!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今天的故事和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有关,就是获得今年西南偏南观众选择奖的小成本惊悚片《升级》(Upgrade)。
电影6月份在美国公映之后,至今烂番茄新鲜度还有86%,豆瓣评分也高达8.1,而且至今已有超过4万人看过,在惊悚类型片中,这个成绩确实十分优秀了。
有时候,没有好作品真的不要怪没钱。动不动上亿的制作砸下去出来一部大烂片有之,小成本拍出来工整好看、完成度高,又令人咂嘴回味的也有,《升级》就是这样一部600万拍出来的惊喜之作,观感却丝毫不输上亿投入的大制作,毫无廉价感。
接下来,听我告诉你《升级》到底优秀在哪里。
故事设定在近未来,人工智能的普及程度和自动化比现在要高一些,比如汽车都是全金属外壳,全自动驾驶,还很傲娇不许人类随便干预的那种。
男主和女主是一对幸福的小夫妻,但是在人工智能的问题上,两个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男主 Grey 是改装车技工,喜欢人工驾驶的车,而女主Asha供职于一家生产义肢的科技公司,开着一辆非常酷炫的高科技自动驾驶汽车。
在一次车祸和抢劫中,妻子意外丧生,男主也四肢瘫痪,并亲眼看到妻子被杀害。
幸存下来的他生无可恋,此时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年轻的科技界大佬 Eron 突然出现,提议要帮 Grey 置入一种最新的芯片,可以帮他重新站起来,不过手术过程和他康复的事情都需要保密。
Grey 最终同意并接受手术之后,不仅发现自己能重新站起来,体能也被强化了,甚至还发现植入的这个叫做 STEM 的芯片能够和自己对话并且“帮助”他操控自己的身体——在它听从 Grey 指令的前提下。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片名的“升级”所指的第一种含义已经出现:作为改造人的 Grey 肉身的升级。
很自然地,有了比事故之前更强大的肉身以及 STEM 更为高智高效的策略辅助,Grey 就会想要借它的力量来找到凶手,为妻子报仇。
和第一位凶手的交锋是片中第一场动作戏,肢体设计非常亮眼,演员格林的表演也极为出色。
这一段中,Grey 的身体呈现出机械又精准的动作,一望而知是 STEM 控制的结果,在没有动作的时候,Grey 只能自主移动头部,其实和他瘫痪的时候并无差别,这种带着小小夸张的表演在这里显得十分自然可信,这种半人半机械的打斗戏,加上喷溅得恰到好处的血浆,不可谓不抢眼,是本片第一个小高潮。
当然,比起激爽的打斗场面,更值得留意的是台词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稍加留意,我们就能发现 Grey 已经逐渐开始依赖 STEM,并且凶手所说的话也暗藏机锋,聪明的观众应该已经接收到“预告”线索了。从这里开始,导演兼编剧沃纳尔就开始一步步埋点,为我们逐渐入坑铺路啦。
前40分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动机合理、情节流畅、悬念空间留足,此后的剧情就顺着这个走向发展下去,中途不断会出现新的埋点,以至于最后另一种“升级”出现,Grey 和 STEM 的关系不断复杂化,剧情开始反转再反转的时候,一切都出乎意料又顺理成章。
如果大家有仔细留意导演洒下的面包屑,那么一定会因为这种流畅的逻辑展开和机巧的细节设置会心一笑。
除了剧情的严密、观感的流畅无尿点,本片的台词和有些镜头也值得小吹一波。
举个栗子,在第一次打斗结束之后,STEM 说了一句 You now have full control, 这句话听起来没什么问题,“现在控制权还给你”,但事实上,只有手中握有控制权的那一方,不论是人还是AI,才有可能“移交”控制权,从 STEM 帮 Grey 定位凶手开始,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智上,Grey 其实都已经把自己交给了对方,因为杀害妻子的凶手,是他此时最大的心结,而 STEM 早已为解决这个问题预先想好了一切。
镜头方面,电影前半段中,在 Eron 家中施行的手术段落中,那个上升镜头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镜头沿着手术的穹顶往上移,两个画面相互交错,一个仿佛在X光片照射下,其中 Grey 的骨骼清晰可见,另一个则是他的肉身,这种交错,意味着 Grey 即将从人类肉体转向升级后的技术肉体。
同时,这一个视角仿佛也是来自上帝的凝视,看完全片,你就会明白我说的上帝在片中是有具体对象的。
《升级》的制作班底大家可能也并不陌生,制作团队是操刀过《逃出绝命镇》的 Blumhouse,专注小成本作品一百年,出品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比如《人类清除计划》《致命礼物》《分裂》等。
而导演兼编剧李憨脑,对不起,是雷·沃纳尔(Leigh Whannell)就是“电锯之父”——《电锯惊魂》系列的两位主创之一,另一位就是江湖上响当当的招魂大师詹姆斯·温——温子仁了。沃纳尔对噩梦和惊悚气氛的把握还是相当有一手的,无论是在《电锯惊魂》还是在这次的《升级》中,那种压抑又危机四伏、充满未知恐惧的感觉都营造得十分到位。
至于男主罗根·马歇尔-格林,作品其实不少,不过基本都是做绿叶,在一些大片中都露过脸,包括《普罗米修斯》《蜘蛛侠:英雄归来》,主演的作品却并不多,这次在《升级》中算是好好秀了一把演技,从肢体到声音和表情,在自我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切换浑然天成。
女探长超眼熟,再放张图你可能就会和我一样想起来了,看过《绝命镇》的同学,一定不会忘记这张脸。
说起来,人工智能的问题其实已经被讨论烂了,探讨AI情感能力的《她》、展现机器人自我意识的《机械姬》、包括近几年的同类题材剧集《黑镜》《西部世界》和《真实的人类》,都在试图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否具有独立的意识?是否有情感能力?
换句话说,它们和人类有什么不同?人类真的很有意思,一方面把机器人造得越来越像人类,另一方面又害怕它们统治人类,好像也没什么人担心过人类控制机器人这个前提有什么不妥。
《升级》所展现的对技术的思考,其实也并没有跳脱出这个大范围,当人工智能为你的身体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也在侵占你的身体,即便它没有独立的意识,当你不再用你自己的手来拿一杯酒的时候,用进废退,这个功能基本就算是废掉了。
在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作者们一直在探讨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的可能性,而一个在自己体内的机器人尤其危险,因为它与寄生和分裂是同质的。
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技术问题的时候,我们身为本球最高级(自封的)物种,却总有一种和失控有关的焦虑:我们害怕被自己亲手创造的技术吞噬。
我一直在想,如果科技代替人类完成了所有的技术性工作,甚至包括一部分所谓创造性工作——微软小冰都会写诗了,很多文案和新闻稿也已经可以由AI来完成了,那么人类还能做什么?繁衍下一代,来控制开关吗?
电影没有给我们答案,不过我觉得,我们会一直努力去找这个答案,不管最后它能否被找到。
很有意思,和黑镜/西部世界类似的近未来黑科技设定,再加上其中对AI的警惕,乍一看还以为是Elon Musk投资的呢哈哈。话说男主演和Tom Hardy太像了吧简直到了可惜的地步,他在这部影片里表现很出色,特别是有些打戏中他把身体和意识的不协调演绎的很出色。然而注定没人记得住他。
看片一直在想,如果换做 Siri 植入大脑,这一定会变成一个喜剧片,Siri 这么蠢
发明一个STEM放我脖子后面,把我颈椎病治好比这来得更实在。
《电锯惊魂》的编剧雷·沃纳尔的作品,可以一撸
比想象中要精彩很多!主角长得莫名像汤老湿…
1.这是一个老实人被骗去安装百度/360的软件结果完全被百度/360掌控,卸都卸载不掉的故事。你以为安装的是杀毒软件,其实它自己就是病毒。2.想要操控人类哪需要那么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区区一部手机就能达到同样效果,搞得人人必须充满电才出门,电量只剩98%就变得焦虑、惶恐、瞬间失去安全感,每隔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没有WiFi就活不下去……
赛博朋克复古风格、人体生化改造的概念、眩晕急促的动作戏运镜(非常想知道这些镜头是如何实现的)和血腥不留情的复仇故事结合得很酷炫,在有限的成本与格局下也保持住了较高的完成度。支持一下雷导,脱离了温子仁以后总算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了,不过找Jamie的那场戏出现了《电锯惊魂》的彩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C+ / 一口气囊括一众影史级AI系科幻,与《湮灭》并列本年度概念拼盘大赛冠军。剧作上有点头重脚轻,前半段的烟幕弹尤其多。作为一部商业片虽然能够在一波套路之后提升结尾大反转的惊悚度,但终归阻碍了主题深度的挖掘。动作戏的拍法一开始颇为惊艳但一多就乏。Stem这一名称非常有趣了,所以数字资本主义的未来真的只有机器了吗……
为什么我也想有这样的AI,每天只用说"死等,交给你了"然后沉醉在自己的意识里
赛博朋克版“我要复仇”。观影过程中屡次想到“机械姬”和“机械公敌”,然而美学不如前者,深度不如后者。剧情有漏洞,结局反转还行,血浆我喜...
主角长得像汤姆哈迪,剧情是主角被AI附身变身超人,复仇的同时渐渐被AI控制。导演你确定你拍的不是毒液?
谁不想把人生中的所有困难都丢给AI去解决,而自己在虚拟现实里快乐地生活呢
动作戏处理得有些意思,包括一些视角选择。结尾反转也算小b片必须的黑了。
在有限的成本内,将设定、动作到主题都发挥到极致的科幻范本。黑科技的反作用,永远都是终极命题。从细节到结尾的展示,都在揭露人类将科技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在AI的操作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离,越来越缺乏同理心。当虚拟世界的暴力与现实对调,对于暴力的控诉便达成了。
太牛逼了!硬核、血腥、暴力,雷·沃纳尔的剧本依旧牛逼,导演水平也终于逆袭了。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stem制作的,只不过为了迁就票房以及遮盖技术细节,用媒土秀秀漂洗过了。
感觉这片子票房会爆,有太多东西可说了,惊喜!
就是那种网飞一直想拍的那种低成本电影,可惜网飞那些大数据产物根本没法跟这部比,虽然是简单粗暴的动作片,但故事的节奏精准,动作场面尤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有更大的投资把这个世界观展开,应该会是不错的系列。
我需要一个stem,它可以控制我,我无所谓
这片子太对我胃口啦,男主神似汤甜,剧情很黑暗有些镜头很血腥,结局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