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利场之一 惊变
华政 名利场
前言 书写者
历史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看似复杂无解,实则暗藏玄机。
初学者往往会被告知一个残酷的事实:由胜利者书写的往往都是被称为正史的那部分,看来似乎客观真实,但其中却掺有不少因为统治需要而存在的虚假信息。于是,如何辨明真伪,找到自己需要的实质性内容,就成为千百年来翻阅史书的人们共同争取的目标所在。这个道理若是拿到眼下这部即将打开的作品当中来看,则可认定是去伪存真,因此,剧情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必定会有争议,可是争议一起,究竟何方占上风,何方的意见能够被采纳,还是嘈嘈切切一番,再无定论?
究竟如何,这也说不好,但是否坚持去伪存真或是跟随正史而行,这一点绝对可以成为编写剧本的准绳,由此也就成为了解编剧创作风格和剧情走向的标准所在,比方说看宋智娜编剧的作品,则可放心大胆地根据正史进行下去,剧情大约都是按照史书所述,大差不离,只不过小人物大命运,还有微妙差别,而关注金伊英编剧作品则另当别论:
在她的作品当中,经常会有关于传说和史书的其他解释,来自于作者本人的理解和解释,比方说好好的时装戏,全明星阵容,讲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反传统传说的故事,如果民间传说放在现代,则不是那么回事,红豆姑娘和土豆姑娘没有如同传说中那样以各自善恶行事,而是各有为难之处:红豆姑娘,不见得就是作恶之人,她只是脾气不好,也没有多少耐心,土豆姑娘也不见得就是善良的人;四千金的故事里也不都是老大就是老成持重的好人,老二就是使心计的坏人,只是较为坚持,比较任性。比方说撰写《东医宝鉴》的名医许浚,原是出身官家的庶子,此前还有种种不法行径,之所以成为名医,是因为有行医的天赋,也是因为遇见了有原则有坚持的名医柳义泰,受其严格训练所致。
最有意思的是,若将此标准放在我们这个讲述复杂动荡的光海至仁祖年代的朝野故事里,则又是另一番说道:
在正史当中,行径被后人诟病的国王宣祖原是因为久病难愈而死,而在金伊英编剧编写的剧情当中,老国王的死法则让人扼腕。
无数的相同与不同,其实都在说明同一个意图:在史剧创作中,编剧就是以自己方式解读历史的人,因此,编剧以何种方式解读,又如何解读,也就能看到什么样的故事。
华政 名利场
第一篇 惊变
在波澜壮阔却又诡异繁复的历史画卷中,帝王将相究竟处在何种位置,从何处来,又该向何处去,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结局。可是放在宣祖朝与光海朝交替之际,在金伊英编剧笔下,却有了不同的命运。就在故事的最开始,剧情就将尖锐的父子矛盾,抑或可理解为君臣矛盾推上前来,让渴望看到有趣历史故事的观众避之不及,却又无法移开视线,完全停不下来,不为别的,就因为太紧张,也太精彩了。
对于抱怨不满的王父李昖,次子李珲对他来说,既是危难之时可以利用的道具,不正名不行,也是局势稳定之后,无法去除的心腹大患,若是不除掉他,就无法拥立嫡子。就在这样的纠结矛盾当中,时间慢慢过去,王父垂垂老矣,时日不多,嫡出子女尚且年幼,还不能成事,而王世子李珲却春秋正盛,问政有方,颇受拥戴。因此,王面对由庶子册封的王世子李珲,态度十分微妙:
看似二人是父子,关系实质却是君臣,因为李珲仅是庶次子,身份低微,不能与嫡子相提并论,按照王室规则,正式场合见父兄须严格遵循礼仪行拜礼,但在倭寇入侵朝鲜那样险恶复杂的局势之下,若是想要逃命,舍下社稷百姓而去,又不得不找出合适的人加以替代。放眼王室众子当中,长子贪婪暴戾荒唐,其余各人均有其他问题,除次子李珲之外,已无人可用。因此,自恃一国之君的父亲,面对的仅是一名不得不册立,实则身份低微的庶子,且庶子的威望甚至高于王上,就在决断的当下,又如何能够以父子之心相待?
看,就在本剧的最开始,编剧就以剧情告诉观众关于本剧的选角原则:
就在某个人,某几个人波澜万丈的人生历程当中,主人公也许没有史书所说那样邪恶贪婪无耻,但也没有其维护者所说的那样无辜,他只是一个有决断的君主,是被认可的王位继承人,虽然身在困局之中,为解围不得不做出某些决定,有可能伤天害理,伤害很多无辜的人,但他本质并非恶人,而是一个为难之人,一生都在困局中挣扎,因此角色演技不仅需要正面明亮的演绎手法,也需要形象正面的演员,如同车胜元这样的演员。
那么,在此之前,就在金编剧其他作品当中,也有人演绎过别样的光海君形象,这一次为什么专门邀请车胜元这样的演员出演?那是因为车胜元是目前一线明星当中最为符合剧本要求的演员:
@演技稳定有发挥,此前有过史剧演出经验-->出演韩影出云之月倍受好评
@形象好-->因为综艺节目当中勤俭持家,擅长做饭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口气能做五道菜,被戏称为:车长今;
@耐心亲切顾家,对家庭有责任感,作为家长尽职尽责-->几十年如一日,守护家庭,爱护子女,哪怕不是自己所出也同样尽力而为,绝不敷衍塞责
就如同是他解释自己的名字那样:车,是自己的姓氏,胜,代表胜利,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运气,元,则是代表第一。最值得一提的不仅是车演员作为选角人选具备的水准和素质,而是他的面容给人一种踏实有分量却极为难困窘的感觉,那是聪颖的青年在历经世事之后才有的不寻常的表情。或者,从某种程度而言,车胜元的演出本身就让角色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实际上,除了扮演光海君的车胜元演员之外,在金编剧的作品当中,还出现了几位很值得一提的史剧常客,比方说,曾在史剧大长今中扮演徐长今医学导师的医女张德的金汝真演员,她最擅长塑造这类内心复杂多变,外表却刚强冷静,行事周密到了泼洒不出一滴茶水的角色,因此在本剧中扮演为史书做多侧面负面描写的宫女子金介屎;比方说扮演姜周愃的赵成夏演员,他在青春史剧【成均馆绯闻】中的表演为业界所称道,这次居然扮演另一位主人公的父亲,原是出身大家,拥有富可敌国财富又居官位的官家子弟;选角最值得一说的还是阵容排布,反面角色李尔瞻还是给了演出反派最为得力的演员郑雄仁,可谓是稳阵过稳阵的办法。最有趣的是,由于受到此前有线台相关剧集热潮的影响,剧组也不能免俗,选择了两位在未生一剧中大放异彩,演技早已受到肯定演员:李圣旻和申恩廷,分别扮演李德馨和仁穆大妃这两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讲述相关剧情之前,有个重要的细节不能不先行厘清,那是关于朝鲜正月十五民俗的相关剧情:
在大殿内堂,年幼的贞明公主活泼又惹人怜爱,这样的她在宫内跑来跑去,特地闯入大殿,打断了王世子李珲与王父的议事过程。原因是,她想要受到王父的祝福,精灵可爱的小女孩特地对老父亲说:
-父王~
-啊?
-您买我的暑热吧~
-今天是正月十五,民间百姓都是这样说的。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买谁的暑热?
按照朝鲜民俗,每年正月十五,民间都有诸多习俗可循,通常都要呼唤家人,对方答应下来,就要说“买下你的暑热吧”,为的是祝福呼唤之人今年夏季不要中暑。年幼贞明公主因为嫡出长女,年纪尚小,没有特别清楚的礼俗概念,加之父亲和兄长们溺爱,除生母之外,根本无人敢管,因此敢于用民间俗语与她的王父对话。说是与老父亲来打个招呼,其实是想要受到父王的祝福,祝她这一年都不会中暑,说到底,小孩子更想要受到家长的疼爱。就是这番小心思,才让刚才还在动怒的老国王,一下子笑了起来,马上又虎着脸,对世子说道:
-就是这孩子,她还能让我笑~
作为老国王晚年所出,最受疼爱的嫡出长女,贞明公主在宫内可说是没有顾忌,可任意奔跑的孩子,虽然经常受到生母金妃的斥责,嘱咐她必须依照王室礼节而行,切不可肆意妄为,但因为父亲对她的纵容和溺爱,让她决定即使称呼世子为:兄长,也没什么关系。是没错,小孩子都会看人脸色,既然父亲和哥哥都对她说不要紧,没关系,就称呼父亲和哥哥,那就是没关系。此外,彼时老国王尚且在世,公主的生母尚为王的正室,未受封诰,因此仍可称呼为金妃。遗憾的是,金妃与子女的平静生活就终结在这一年的早春,她逐渐步入老年的王夫就在祝祷过长女不要中暑之后,很快就迎来了死期。
国王的出生与死亡,都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是这大事要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如何终结,都大有讲究。就以老国王之死而言,在剧中,编剧此前早已密布诸多暗线,旨在说明为阻止废长立幼,他是被人下慢性毒药,一饮致命,中毒而死,可是在史书中则是另一番说道,也难怪剧集播出之后,本剧会被本土追剧观众痛斥为篡改历史之作。那么,原先史书当中究竟如何解释老国王的死因?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解释: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5번째기사
○未时, 上进糯米饭, 猝患气窒危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五条记录
○未时, 国王进食糯米饭, 突然间气管阻塞,导致病情危急。
从本条记录来看,宣祖病危本是因为食用糯米饭,突然气窒导致病情危急,并非因为喝药所致。此后还有相关记录: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6번째기사
○王世子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六条记录
○王世子入内。
可见,按照史书所述,王世子李珲是在父亲食用糯米饭,呼吸不畅之后,才专门入内照看。在此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7번째기사
○左承旨崔濂、右承旨李馨郁、左副承旨李庆涵、右副承旨李德温、同副承旨柳希奋、注书金时言、假注书赵国宾、检阅朴海入差备门内, 都承旨柳梦寅追至。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七条记录
○左承旨崔濂、右承旨李馨郁、左副承旨李庆涵、右副承旨李德温、同副承旨柳希奋、注书金时言、假注书赵国宾、检阅朴海进入差备门内, 都承旨柳梦寅追随而至。
可见,这不是照看王上的阵势,而是听取遗言的态度,是早已预见到王上时日不待,才会有的举动。此后【朝鲜王朝实录】当中还有众位大臣相继入内的记录: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8번째기사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八条记录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进入(差备门内)。
可见,要听取遗言,守护临终的臣子,是在得到消息之后,分期分批入内随侍在侧。之后,就是行医相关记录: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9번째기사
○药房进姜汁、竹沥、导痰汤、龙脑苏合元、开关散。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九条记录
○药房进上姜汁、竹沥、导痰汤、龙脑苏合元、开关散。
以上为宫内典医监所属药房承上相关汤药的记录,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0번째기사
○领议政柳永庆追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条记录
○领议政柳永庆追随入内。
柳永庆其实是拥立嫡子一派的首领,他在老国王病危之时进入,可见还有话要说。但在此后就是一些琐碎的记录: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1번째기사
○(王世子命备治热药。)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一条记录
○王世子下令准备治疗用热药。
可见,世子此时在根据病情做出先关要求,可是情况不妙,因为此后的记录就开始显示老国王的病情急转直下,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2번째기사
○俄而自内传呼曰: “大臣、原任大臣当入。” 于是原任大臣及三公、六承旨、史官皆入中门内以竢。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二条记录
○过不多久从内传来要求: “大臣、原任大臣要入内。” 于是原任大臣及三公、六承旨、史官都进入中门内为的是等待(国王辞世)。
从以上记录来看,老国王在当时已经是弥留之际传话的光景。此后记录都是关乎礼仪或是将相关人等或呼唤进入,或阻隔在外的相关事宜,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3번째기사
○诸大臣启曰: “古礼, 不絶于妇人之手。 请令内外皆安静而竢之。”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三条
○诸位大臣启奏说道: “(按照)古礼, 不能死于妇人之手。 请下令(大殿)内外都要安静再等待。”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不絶于妇人之手”?
按照古礼的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将随侍在侧的女性隔绝在临终传话之外。随侍在侧的女性,除医女之外,还有宫女子,当然也包括金妃与贞明公主母女。此后,相关记录当中,出现了一条非常有趣的记录,提到了此前金编剧创作剧本中的主人公:许浚。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4번째기사
○大臣率御医许浚等入诊, 上候已无可奈何。 诸大臣皆泣而出。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四条记录
○大臣率领御医许浚等人入内诊治, 王上已无药可救。诸位大臣都哭着出门。
从记录来看,在朝鲜历史上颇有名望的名医许浚入大殿之时,老国王就已经救不过来,这才会有“上候已无可奈何”的说法。或可认为,在许浚到达时,该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而在此时,许浚仍是宣祖的御医。在此之后,才是相关亡故的记录: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명 만력(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5번째기사
○俄而哭声自内达外。 上薨。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五条记录
○没过多久哭声从内室传来室外。 王上薨逝。
以此条记录来看,从食用糯米饭到御医许浚前来诊治,时间并不长,但似乎一切早有安排,显得有条不紊。也难怪在光海君被逼退位之后,史书会大加删改,仅留下几条简单记录,说明王上在二月初病重不治,宣告辞世。
在这一系列史书相关记录列举之后,不难看出韩国本土观众对于本剧,对于本剧编剧金伊英的期待:既要尊重史实,又要写出新意。在这其中,尊重史实加以量化,或可认为是按照【朝鲜王朝实录】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并加以演绎,但对于本剧编剧金伊英来说,对史料加以解读,并在此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则是她写作剧本的一贯风格和特色。正因为如此,在本剧开局之初,才有了如此让人窒息的剧情:
就在老国王打算废长立幼,废去当前世子李珲之位,改以册封嫡长子永昌大君为王世子之时,由于暴露真意过早,本身又无力完全控制局面,即被守候已久的宫女子金介屎和宫内行走官员李尔瞻合谋除去,下令者当然是已当了多年王世子的庶次子李珲。这件事,奇就奇在事发之前,王世子李珲还是在以受害者,受到王父打压的庶子的形象出现,人前人后都是一副忍辱负重的模样。在事发当时,跪在大殿之外的王世子入内,也是蓄谋已久之事,到事发以后,临海君为求王位,在明朝使臣面前装疯卖傻或是被世家子弟称为“凶书”的预言者生前特地留下的警世之言现世,也只是一个开始。就在正月十五的欢聚之后,关于王位的激烈争夺,宫廷内部的尖锐矛盾,这才开了个头,关于光海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要展开,敬请期待。
2 ) 名利场之七 化险
华政 名利场
第七篇 化险
对于真心实意,有个极为残酷的法则:发自肺腑地对待一个人,不是得到一生的知己,就是得到一生的教训。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化名火伊的贞明公主与时任火器都监校理的洪柱元的相处之道。此前在东瀛遇险时,火伊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不怕被幕府众人抓到关监,也要带给洪柱元以无罪的机会,为的就是洪柱元有搭救众人,挽回局面的时间和机会,于是这一次,该轮到火伊来承担这番责任和负担,这让她时时如针芒在背,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动脑筋,为搭救洪柱元找出真犯,还他清白,给火器都监以继续存在的理由。
从剧情来看,办案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却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其中还安排了一个小小的伏笔,非常值得一提:
身为王上推举办事人的许筠,实际上并非忠心为君上李珲办事之人,原是因为他在查探姜家时,特意干掉了唯一的证人尹道夏,为的是灭口,再给姜氏留一条后路。
撇下伏笔不谈,断案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剧情主要线索:
关于政事的线索,已经延续到了光海君的报国之志这里。
在十三十四两集当中,说的都是光海君与洪柱元借由火器都监相关事件的处理过程,逐渐意识到两人对于治国与报国这方面,有着共同的理想与决心,甚至有同一目标,都甘心为了理想献身,洪柱元甚至以身作则,就亲身演示给国王看,因此,在国王推鞠当时,洪柱元哪怕受了酷刑,也不肯招认国王是知情者,非要说是自己安排的不可,而光海君则是眼含热泪看着他在意的臣子为了保护他受到伤害,另一面则是在心里暗下决心,要严惩真犯。谁也不知道,最后事情的结果竟然演变成这样:
聪明努力的火器都监匠人火伊,得到姜家长子姜仁佑的帮助,在缺乏直接物证的前提之下,想方设法找出人证,和其他佐证,终于能够证明火器都监这次事故是因为有关匠人受人指使,专门在炼炉内投放硫磺,以期冒出有毒烟雾所致,光海君在朝堂之上,证明了火器都监事故是受人指使,却无法证明火器都监事故究竟是受到何人指使,线索就在这么断了,问题就出在许筠的私心这里。
以相关史书对照,许筠相关问题的爆发,很有可能是本剧下一个看点。许筠究竟有何意图,以后各篇还有详细叙述,但在本周来看,剧情给出的重要矛盾却在改名火伊的贞明公主和准驸马洪柱元这里:
由于火器都监相关事故,使得火伊拼力相救,在此过程中与姜仁佑和洪柱元两人的感情更进一步,姜仁佑是因此了解了这个看似平静的女子,其实内心强大,有着一股无法违逆的意志,而洪柱元则是看到了火伊的真心实意,虽然如此,对她还是有男女界限份际。最突出的表现就在火伊要给被上刑受伤的洪柱元擦拭身体这里,要帮他擦洗身子的时候,洪柱元的抗拒反应甚至从小声拒绝,变为大喊大叫:
-不,不可以~你绝对不可以掀开被子~
结果,两人一拉一拽这几个回合下来,就变成了姜仁佑的笑话:
-你俩在说什么掀开被子呀?
-是在说要把被子掀开吗?
结果两个人一齐高声说是:
-才不是呢~!
那么,火伊与洪柱元的问题究竟在哪里?这样一对正值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为什么会以如此熟稔又自在的方式相处?
在解释两人关系的特殊性之前,先要解释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熟不拘礼,什么是才是无上无下,不知进退?
问题就在于分寸的把握。虽然贞明公主生性活泼,待人不拘小节,打小就被生母金妃斥为:
-你怎么不知道礼仪道理,怎么能违反王室的法度?!
-不能称呼父王,还不快称:殿下!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叫兄长,必须称呼为:世子!
就在那个时候,还不懂事的小公主就会眨巴着眼睛,赶紧叫一声殿下或是世子,但声音却不大,看起来不情愿。看吧,公主就是命好,她的父王和兄长都不责怪她,每次都是由宫内的大长辈出面说和,要么是她的王父宣祖大王对金妃说:
-不要怪她。
又对众人说:
-现在,也只有她,才能让我笑。
要么是她的王兄光海君李珲对金妃说:
-哎,不要这样,无妨无妨。
这就是熟不拘礼。因为特别熟稔,加之亲人疼爱,不愿意让家里最惹人疼爱的孩子拘束于礼法,因此不用礼法管束她,乐意让她以家人的称谓称呼自己,这也是在宣祖大王辞世之前,贞明公主在宫内所拥有的特权之一。但这并不是说,公主就不懂礼节,否则她不会在被生母斥责之后,再嗫嚅地喊一句,那是因为她不情愿,才不会那样称呼家人。
至于无上无下,不知进退的例子,应该例举洪柱元与贞明公主初见时的情境:
当时公主带着幼弟永昌大君李㼁来到宫外,因为不懂得民间的规矩,身上没有带钱,却要了一桌好菜,吃完之后,却拿不出饭钱来,因此受到店主训斥以致谩骂,甚至要痛打两人,这才引得官家子弟洪柱元特地上前说和,并特意帮他们付了饭钱。事后,公主想要向恩人道谢,于是摆出公主的架势问他:
-等一下,你是何人?叫什么名字?你做了好事,理该领赏。
-令尊的官职也应该说一下,虽然那个无礼的百姓会受罚,但令尊把你教育得这样有义气,也要给他升迁才是~
这番话说得太唐突,又没来由,不由得把洪柱元说得恼火起来。按理说,一对身穿华服的姐弟要了好菜,却没钱付账,他肯帮忙,只是小事情,可是事后这女孩不但不行礼致谢,反而摆这么大的谱,先是大喇喇地问他的身份,又说要派人去打赏,按照儒家礼仪来说,白吃了别人的酒菜却不付账,旁人代为付账,却不懂得得体感谢,还要打探别人的姓名,说是差人去做,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此时洪柱元并不知道贞明公主与永昌大君的真实身份,不明白贞明公主这番说话是因为她与他确有君臣上下之分,只当他俩是富人家不懂事的大孩子,既不知道民间疾苦,也不懂人情世故,于是好一番教训:
-虽然元宵节有互相分享饮食的习惯,可是商家却并非如此,以后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
-你这番话也说的太无礼了吧,怎能对初次见面之人提及父亲。
-算了,知也无妨。我是洪家柱元,家父是捕盗大将洪雵。但我不要你刚才所说的赏赐,家父升迁的事也是一样。你该做的就是致歉!
-一来此事并非店家无事生非,你须得先向他致歉;二来,你没有带钱也需要致歉,因此你回家之后需要自行反省,之后再来致歉。若是如此,我就会等你来。
此时此事,年少的洪柱元并不知道眼前带着弟弟来吃饭过节的华服少女就是宫内调皮捣蛋的贞明公主,他只当是官家不懂事也不通人情世故的大小姐,说话也没有分寸,唐突又失礼,于是,毫不客气地训斥了她一顿。虽然说清楚道理,但也忽略了人情世故:
道理不是用来比对错,而是要酌情衡量利害关系,再行定夺。
按照君臣之仪来看,此时带着幼弟离宫玩耍的公主并不知道元宵节民间的实际情况,仅是犯下了无知的错处,身为臣下理应帮忙才是,在帮忙之后,对方提出赏赐,是理所当然之事。可是洪柱元并不知道这一层微妙的君臣关系,贞明公主也没有暴露自己高贵的身份,因此他是以平等,甚至对方在自己之下的身份相待,这才出口训斥,因为听到公主对他使用半语,于是恼怒非常,按照他的想法,哪怕是高官的女儿,对待恩人也该使用敬语才是,怎能如此轻率无礼,当然应该狠狠训斥,要把道理讲清楚,这实际上也正是洪柱元自恃身份高贵,也是世家大族洪氏的长子,父亲也是名满京城的高官,女方身份不可能比他更高的潜意识想法所致。就是因为这种优越感和非要把道理申辩清楚的认死理态度,让他忘记确认受他帮助,又与他争执的少女究竟是什么身份,如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才是他此番之后争执当中的失误所在。殊不知这位对他使用半语的少女,却是公主,确是比他身份更为高贵,水准也在他之上的人,因此这番不知情由,却合乎道理的训斥就是无上无下,不知进退的范例。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因为公主年幼,时时忘记王室法度的束缚,总是表现出真心的一面,这才让生母金氏担心不已,担心她一旦不按照礼法行事,就有可能会被降罪,灾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因此时时提醒,甚至发展为耳提面命的程度。每次就在宣祖大王的面前,在当时还未即位的光海君李珲面前也照斥不误,因此礼法和王室法度在贞明公主心中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可是,从剧情细节来看来看,贞明公主并非不知礼节,在她预感到宫内发生变故,宫人们看她的眼色不寻常,待她可亲的兄长已经变成生性残忍多疑的国王,需要小心应对之后,她甚至以极为周全的礼数,向光海君行礼说:
-殿下,您来了~小人给您请安。
这番举动才让感慨不已的光海君更加纠结,实际上,他与他的父王宣祖在某些喜好方面极为相似,在众多兄弟姐妹当中,唯独喜欢不受拘束,又活泼好动的贞明公主,因为她不受沉重的礼法束缚,能说几句天真又直白的话,时时都能给人带来笑声,可是就在那时,最小的嫡出妹妹居然对他自称小人这样的谦辞,可见,就连最小的妹妹,最不知道礼法威严的妹妹也受到束缚,也开始有了改变,这才让他又心软,又想要保护年幼的手足。由此可见,王室法度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对于贞明公主或是光海君这样从小就生长在王家的王子公主来说,法度
从火伊对洪柱元的种种举动来看, 她看到他,神情就不由自主地轻松下来,只要他说几句话,她就会情不自禁地微笑,却不自知,自己装作不在乎不在意,说些无所谓的话,非要让男方决定两人是在以同性别朋友,甚至是兄弟般的关系在相处,还做出种种亲密举动,总是用胳膊搭着男方的脖子,可是每次都会被男方坚拒不受,在确认她是女儿身之后,总是用极为忌讳的态度把她的胳膊推下来:
-唉,这可使不得。
而且,还是用一番特别谨慎的态度拒绝,可是在小问题上,比方说火伊表示就把自己当个男孩子,轻松地相处吧,等到洪柱元轻松地答应下来之后,火伊又不乐意了:
-切~还真把我当成了个男人了么,真是的~
就因为火伊与洪柱元的特别关系,这才引起了光海君的注意,更让他担心的则是火伊初次见到他那番交织着仇恨,埋怨和愤怒的眼神,那不是普通男子应有的眼神,而是极为熟悉的眼神。这一点,显然李尔瞻和金介屎这两人也意识到了,所以才会反复提醒说:
-殿下,您注意到她的眼神了吗。
-殿下,那位,并非寻常之人啊~
那么,在喝茶当时,为什么吃的好好的点心,就因为火伊的礼仪使用得当,反而使得光海君大惊,拔刀相对?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小培养王室法度的宫女子,究竟是什么表现:
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当中相关记录说明
以下引用
【节选】
肅宗 26卷, 20年(1694 甲戌 / (康熙) 33年) 4月 12日(己卯)
妃欲起, 上止之曰: “坐为宜, 何必起乎?” 已而, 入朝廷问安单子,【问安之时, 例用单子。】妃辞以负罪之人不敢受。 上曰: “有可不敢?” 妃遂起, 上问其故, 妃对曰: “朝廷问安, 决不可循例受之, 欲有措辞矣。” 上又止之曰: “何至若是乎?” 妃始以知道【例下之辞。】答之。 上命宫人设盛馔。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闵妃要起身, 肃宗大王制止说:
“坐着就好, 何必起来呢?”
过了一会儿, 呈上朝廷问安单子,【问安的时候, 循惯例用的单子。】闵妃以负罪之人的说法推辞不敢接受。肃宗大王说:
“有什么不敢的?”
闵妃就起身, 肃宗大王询问她有什么缘故, 闵妃回答说:
“朝廷问安, 绝不可以遵循惯例接受,会有话说的。”
肃宗大王又制止说:
“怎么又是这样?”
闵妃这才以知道【例下之辞。】回答。 肃宗大王命令宫人设盛馔。
以上记录为肃宗朝时,肃宗大王为了接被废位的闵妃回宫而有的相关沟通和联系过程,在对话当中,闵妃虽然离开宫廷六年之久,却仍然熟练运用王室法度应对国王的种种要求,因为她即便被废位,却仍是宫女子,而她的王室法度常识则来自于肃宗大王的生母明圣王后,因为十五岁获选入宫,此后一直都在明圣王后的教导之下虚心学习王室法度和礼仪,因此打下的是年少时开始适应的基本功,因此即便离开多年,也能对愧疚的国王前来,做到以礼相待。而在本剧这里,年轻的贞明公主虽然离开宫廷多年,却是从出生开始就在宫内生活,训练王室礼仪和法度,则是从小开始,认知与常识甚至高于闵妃,可说是深入骨髓,否则不可能会在与洪柱元对话时,使用高人一头,以上对下的半语,措辞却诙谐得体,却仍不显失礼,在与兄长光海君李珲对话时,却使用臣下与君上的对话,应对进退,有礼有节,一时之间,她看似忐忑,却不慌乱的行为彻底震撼了光海君,就因为那样得体王室贵族惯用的措辞,使得她的兄长李珲越发疑惑,不得不出大招对付她,甚至要她吃点心,再喝茶,实际上这就是真正关于礼仪的考量:
若是眼前这名谎称来自倭国的朝鲜匠人,能够做的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礼仪进退毫无错处,可就不是一般两班子弟所能做到之事,这是王室法度和常识,必须从小培养,方能如此镇定得体。若是眼前这名匠人做不到,则可认为他只是普通人,仅是对国王有抱怨罢了,不足为患。
可是,眼见这个名叫火伊的匠人居然使出王室法度允许之事,事事应对进退得宜,完全类同宫内王子所为,这就让他不安,甚至爆发了,这才会一时之间无法自控情绪,拔出了长剑,剑指咽喉。这就如同是MBC架空剧【拥抱太阳的月亮】当中,已经失去记忆,成为巫女的许烟雨,在国王李暄与其侍卫云来到巫女小屋内,笑着用气味礼数向云侍卫劝酒的做法,竟然引起国王霎时间行为失控的道理一样:
将礼数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正妃的惯常举动。如此说来,在巫女的小屋内,李暄的震惊和失去控制的行为就能够解释了,他其实是被一山野村妇如同王后一般的举止彻底震撼了,在他看来,在王淋雨之后,笑着用气味礼数向云侍卫劝酒的做法,甚至连当了中殿将近八年的尹宝镜都做不到,放眼整个朝鲜,能够做到如此的女子也只有许烟雨,可是他所深爱的许烟雨已经死去多年,又如何能够出现在这里?难怪他会一把拉过对面的巫女,失态地问她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同理。在深夜大殿之内,早已习惯独处的国王,其实是被名叫火伊的匠人在他眼前应对进退得宜的礼数彻底震撼了,这是王室对于女子的礼仪和法度,他也无法相信普通的匠人能够做出符合王室礼仪的行为,虽然穿着简陋,却毫无村妇的举止,这才会暴跳如雷,举剑相向。就在这一番曲折之后,麻烦之后跟着麻烦,问题以后还有问题,已经顺利进入火器都监的贞明公主究竟要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光海君李珲又该如何自处,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3 ) 纯粹的意淫剧,3分不能再多,棒子的舔狗们居然把这玩意弄到7分?
通篇与历史完全对不上,完全是棒子的又一魔幻现实主义yy大作。
虽然棒子(我实在很不想用这个称呼,但是忍不住了)缺乏历史知识、自说自话、狂妄自大的特点我们都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然而《华政》还是刷新了我的印象 不止连基本知识都没搞对,而且一派胡言 这里的情节,前情就是萨尔浒战役以明、朝鲜联军的大败而告终,然后明朝决定“监护”朝鲜(能想出这个词我也是醉了),即干涉朝鲜内政,于是把朝鲜大臣们惹毛了。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棒子自己YY的段子。 请无视翻译组的渣翻译,连我这个不懂韩文的人都知道这里说的不是“梦九”,是蒙古 不过韩迷翻译《华政》翻译得很有意思,字幕组翻一个剧的字幕一般都是几个人一起翻 所以韩迷翻华政的时候出现了前半集翻译的比较准确,后半集翻译的渣成泥的情况 所以就能知道是谁认真谁不认真了
这里就是我爆发的点 敢情在导演、编剧、整个剧组的脑子里,朝鲜就不是明朝的属国? 他娘的做的哪辈子的春秋大梦啊! 他们半岛政权,从汉朝开始一直跪舔中原直到清末前后长达近两千年 你当了两千年的奴才现在才来翻脸不认账了?本来中国也没把你当奴才看待,最多也就是当成个小兄弟一样,结果这下可好,连老大都不认了 就是做狗,也会认主人 事实上就是,朝鲜半岛的政权,离开外力根本活不了。先是舔中国,再是舔日本,现在舔美国 他们韩国既然这么厉害,干嘛不敢此刻立即马上对中美日宣战??
爆发的第二个点 你说你投降就好了,还把一起作战的明军绑了交给满洲人,算不算背叛 终上所述,导演编剧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或者说是不想有 天天神吹的韩国韩民族,原来当了几千年的小弟,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想象啊。于是天天骗自己,骗着骗着自己就信了。
出于对光海大帝的爱,编剧不光是篡改历史没把他眼睛弄瞎,反而给他开了天眼,让他预言到仁祖会给别人跪.........还有说起仁祖我就来气,人家虽然的确是跪了两次,但一个能经历入侵还统治二十多年最后寿终正寝君主,怎么着也不能是这号智商只有50,情商只有5的逗比吧.....尤其是女主角不知咋的(爱国主义光环?给光海当狗腿子的男主?还是....)就把杀弟囚母之仇和多年的奴隶生涯忘得一干二净,死心塌地为仇人卖命。好吧,你卖就卖吧,现在光海都下台了你还在作死,不为你老娘考虑考虑? 光海怎么对你娘的,你这白眼狼记得么?光海可是一直到下台都把大妃囚禁在茅草屋里啊,多年来除了一两个老臣连狗都不上门。说仁祖利用了仁穆,可利用也总比囚禁强吧。可怜的大妃,历经艰辛这么多年,老公儿子都死在光海手上,好不容易回到宫廷却又有这么个不孝的熊孩子捣乱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编剧想到哪儿编到哪儿,之前公主不是谈恋爱就是给光海跑腿,你说火器都监的人喜欢她顺理成章,百姓怎么会对她有啥爱戴之情....看女主不顾私仇弟仇和娘亲,在爱国主义的照耀下接过编剧,喔是光海大帝的火炬,勇敢地与仁祖的邪恶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用逼格打退清兵拯救朝鲜的故事吧....就是不知道她那个所谓天下主人的命格最后咋体现。人家善德女王好歹是真当主子了,咱们这位女主............唉,说啥好呢
且不说你拿啥和一国之君对抗,就算你是镇国太平公主,也得关心关心母后的态度吧。仁穆明显是不想再闹,一心回宫里安度晚年了。可咱们这位女主,丝毫不关心十月怀胎的娘亲。而且退一万步,你就算要为弑父杀弟的仇人报仇(好像有点乱),也总得在这个风口浪尖,反动势力最猖獗的时候知道蛰伏一下等待时机吧。她倒好,大剌剌地就要明刀明枪和新君斗到底,摆出一副滚刀肉的姿势去城门口淋雨(大小便怎么解决的就不想了),结果果然是没卵用......好像是偏题了。不过隔壁的编剧为了吹光海,竟然连带着让我对女主都讨厌起来了,这功力也算不凡。
这位公主麻麻,光海杀了你爹,杀了你弟弟,囚禁你母亲,把你扔到国外当奴隶。然后你死心塌地为他效力。凌阳把你和你娘好吃好喝送回宫,还给你田产给你地,结果你这熊孩子反咬一口。你妈妈被光海欺负了十几年,好不容易老来回家过几天安稳日子,女主又在没有任何势力的情况下不停作死.......什么叫不孝,什么叫恩将仇报,什么叫装逼,公主麻麻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然,这部怪她。怪只怪这个电视剧的编剧挂羊头卖狗肉。 电视剧本质就是想前30集正面展现光海如何的牛逼,后30集用仁祖的二逼来衬托光海的牛逼
傻逼剧组,傻逼棒子。最傻逼的,就是你们这群哈巴狗!
4 ) 名利场之十一 抉择
华政 名利场
第十一篇 抉择
在残酷的政事斗争中,无人会是赢家。无论王侯将相,皆因此而自困,哀痛自知,而其中自认为是掌控大局者,也只是局中人,也在被诡异的命运所摆布,还不自知。
上周剧情就卡在公主生或死的两可之间,而在剧情走向来看,若要华政这一分为二的政事继续下去,则不能让贞明公主死去,她必须过得了这一关,与准驸马洪柱元的感情也必须更进一步。在阴沉的宫女子金介屎自认为周密的计划之下,在我们这个关于王朝变局的故事里,当历经磨难归来的贞明公主仍然能够识破内医院医员下药的诡计,就不能用幸运或是天意这样的借口的解释她的脱险,而应该理解为在市井生活多年,已经具备充分的警戒心和智慧的公主,在入宫之后,就保持相当的警惕,对人对事都小心应对,又如何能够被如此浅陋的借口说服,喝下不相识的医员给出的汤药。更何况,对方甚至不知道她是女子,为劝她喝下汤药,甚至说出仅对男子才会有的诊断,这又如何能够说服公主。其实,直到汤药对峙,宫女子之间,君臣高下立见,真正的格局才露出端倪:
金介屎自认为的精明和周到,在当年对付少女时的公主得胜,是因为她残酷无情且行动迅速,而今再以此手段对付公主失策,则是因为她长了年纪,而对方长了岁数,虽是年龄有差距成年人,但眼界,格局,手段大不同,说到底,金介屎无论怎样痛下苦功,眼界也仅仅只有为王者护驾,扫清眼前障碍这一件事,但只这一件事,却并非心比天高,眼界低微的女子所能及。
因此,到了贞明公主生死关头这一件事决断当时,金介屎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与当年类似的情况:
她要与之作战的并非其他宫女子与臣下,而是王者对手足的爱护之心,这是天伦,旁人无法介入其中,若是想要用强力推行,当做麻烦来解决,最好的结局就是如金介屎一般,暂立一边,无论国王前来如何劝说,她也只是淡然听取,虽然泪流满面,但却不肯支持。于是,形势就这样胶着纠结,争执的人们既不能取得共识,也无法前进,光海君李珲的宫开始出现权力的真空,而权势的重心开始向另一边偏移,向光海君无法预见的一方偏移。在宫外,前去磨刀的金介屎见到了失意的幕后操控者之子姜仁佑,她只是带着意味深长的神情对他说:
-如果少爷您需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来找我罢~
看起来,此时的金介屎较之于宫内那个冷酷的大殿尚宫,比起中殿娘娘,真正意义上的后宫之主,则更类似于一个煽风点火的巫女,正在给充满欲心,却拼命掩饰的年轻人指路:
如果你选择了我,就要听从我的安排,我就会给你指路。
可见,金介屎的问题在于:
她将国王的家事也当做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殊不知,她虽然以家长助手自居,但她却从来不是这个高贵却又灾难深重的家族中的一员,更不是助手,没有立场参与任何事,更无权改变他人的人生。
金介屎,确非寻常女子,但正因为她的不平常,却也使得她忘记了自己的本分,一直都在以后宫的主人和权力的幕后操控者自居,这一点,较之于姜仁佑之父姜周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金介屎较之于姜周愃更不明智之处在于:
她对光海君李珲用情颇深,看似是知遇之恩,却将他当做自己的全部来对待,更像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疯狂恋爱,将双方都困在其中,无法自拔。
可是事情发展到当下,情况出现了变化,看似严丝合缝的大局当中也有了缝隙,女方倾注所有心力,务必要操控男方按照自己的方向去走,但男方却仍有保留,还另有其他打算,于是,一旦意见相左,就是辜负,对于倾注一切的人来说,辜负无法被忽视,因此动用强力手段,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她低估了先王嫡出公主的智慧,那种在市井打滚多年,看透世事,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的俗世之慧,她也小看了光海君李珲对于往事的内疚还有意图重整王室的决心。或者,光海君李珲此举是在主动做出与金氏一边和解的举动,只是他不知道能否奏效,但是还是想要先求得贞明公主的谅解。
从此后洪柱元特意去找公主,苦口婆心劝说公主,并且与她特意商量对策的情形来看,洪柱元是忠义在两难之间,试图寻找一条稳妥的出路:
若是了解到光海君当年本意并非想要杀死弟妹,若有办法劝得公主暂时放下仇恨,与光海君合作,那么他想要继续为朝鲜研发的理想就不致受挫,反之仍可促成多放发展,若是公主不答应,则事态则会陷入僵局,无法回转。
他只希望保全所有,但却不知道一旦公主身份曝露,在他身后,在他周围,那么多人都动了起来。首先被策动的,当然是与他在政见之上有分歧的父亲,他的父亲洪雵已经受到金氏的拜托,专门为公主办理通行证,希望她离开京城这样一个危险的是非之地,去到可以安全藏身之处。跟着当然是他的好友姜仁佑,他受命亲自护送公主,于是等在渡口,想要送公主离开,却不曾想,身穿素衣的公主来到,却是为说明自己的意愿,并告知决定。
那么,公主的态度究竟如何?是答应还是拒绝?
从贞明公主坚定的神情来看,她已经做出决定,要留下,可是为感念姜仁佑的一片心意,也为特地说明自己的决定,她必须要为今后之事做出决断,这才来到渡口。从姜仁佑的态度来看,他此时的反应不是失望或是伤心,而是幻灭,无论少年时或是长大成人之后,公主选择的人从来都不是她。只有他还记得,小时候那个淘气又俏皮的女孩,先拉住的是洪柱元的手,是他自己跟着不肯放手,才一起被公主拽了过来。年少时在宫外再相遇,乐于襄助的人是洪柱元,毫不客气教训公主的人也是洪柱元,将公主找到的人更是洪柱元,即便是在驸马拣择前后,公主在意的人也不是他,而是洪柱元。如今,是他先发现那个女工匠火伊就是公主,哪怕想要隐瞒,公主在意的人还是洪柱元,她甚至对他说:
-我的手腕,没有地方佩戴公子您赠予的手链。
这才是对他至大打击:
原来,无论相邀,隐瞒,还是争取,他都无法赢得贞明公主的心。他只是,跟在公主身边的那个朋友而已。
看,身份曝露前后,姜仁佑对待贞明公主的态度有明显区别,从前的他,只是戏谑玩味地看着对方,不时打个趣,发个牢骚,态度亲昵到直接把饰品塞入对方手里,可见是把对方当做身份低于自己的底下人,而他自己又不讲求身份高低,屈尊与其来往,而现在的他则恭谨又严肃,可见是在对身份明确的宫女子,行君臣之礼。无论公主是否被废位,或是身份仍未被王室确认,但公主仍是公主,她的血统无法回避,作为先王所出的嫡统公主,即便身穿布衣,独自前来,即便是京城正一品高官之子就在她眼前,也有君臣上下之分,也须对她行礼才行。
从姜仁佑开始,一切对于贞明公主的礼遇,正在逐渐恢复。然后,终于到了下改火令这一天。在剧中,从贞明公主与洪柱元的对话当中,已经详细介绍了清明当天究竟是怎样的仪式和要求,但仍无法解释古代朝鲜李氏王朝为何要下达改火令的原因。应观众强烈要求,引用史书【朝鲜王朝实录】解释如下:
以下引用
太宗 11卷, 6年(1406 丙戌 / 명 영락(永樂) 4年) 3月 24日(甲寅) 6번째기사
○下改火令。 礼曹启: “谨按《周礼》《夏官》, 司烜掌行火之政, 令四时变国火, 以救时疾。 先儒以为: ‘火久而不变, 则炎赫而暴熇; 阳过乎亢, 以生厉疾, 故随时而更变之。 其变之之法, 钻燧而改。 楡柳靑, 故春取之, 杏枣赤, 故夏取之, 至季夏而土旺, 故取桑柘黄色之木。 柞楢白, 槐檀黑, 故秋冬。 各随其时之方色而取之。’ 盖火之为物, 在人尤为常用, 不可不顺其性故也。 世久法废, 改火之令久不行, 燮理之道有未尽, 乞下四时改火之令, 京中则兵曹, 外方则守令, 每于四时入节日及季夏土旺日, 各钻其木, 以改时火, 用诸烹饪之间, 则阴阳之候顺, 疾疫之灾息, 而燮调之事, 无不备矣。” 上曰: “醴泉伯权仲和谓予云: ‘四时改火, 古有其制。 我国不遵古制, 是致火灾。’ 予不忘也。” 遂下议政府拟议以行。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太宗 11卷, 6年(1406 丙戌 / 永樂 4年) 3月 24日(甲寅) 第六条记录
○下改火令。 礼曹启奏说道:
“谨按《周礼》《夏官》, 司烜执掌行火的法令, 下令四时改变国火,用来拯救当时的疾患。从前的大儒认为: ‘火种如果很久都不改变, 就会变得炽热赫然又暴戾枯槁;阳气过于亢奋,容易滋生严重的疾患,所以要跟随时节而改变。这种改变的办法,用钻木取火的办法来改变。榆树柳树长出绿叶, 所以春天采用,杏树枣树成熟,所以夏天取用, 到了夏季会土旺, 所以取用桑树柘树这样的黄色木材。 柞树楢树为白木, 槐树檀树为黑色木材, 因此秋冬取用。 各自跟随时节的木材颜色来取用。’ 火这种东西, 在人们特别常用的时候, 不可以不顺应它的性质(取用)。 时间过去太久,法令也已废弃, 改火的法令很久都不行事, 变化规则的办法也没有都做到, 恳请下达四时改火之令, 京城内有兵曹, 外方则有守令, 每年在四时入节日和季夏土旺日, 各自钻这样的木材, 用来改变当时的火种, 用来各家烹饪的情况, 就会阴阳气候顺适, 疾患疫病消除, 而变化调整的事, 没有不准备的啊。”
王上(太宗李芳远)说道:
“醴泉伯权仲和对我说过: ‘四时改火, 古代就有这样的制度。 我国不遵守古代制度, 于是导致火灾。’ 我没忘记啊。”
于是下令议政府准备商议施行。
由此可见,改火令是在太宗李芳远篡位之后,由于突发状况,才特地报请批准的相关民生问题,为的是预防疫病和火灾。而在当时,夺得王位时间不长的李芳远,正意图将朝鲜这个国家改造成符合自己风格的地方,身边又有人不断谏言,于是干脆顺水推舟,下令推行。也正是从太宗时代开始,改火令被强力推行,至光海朝此时,改火令则成为光海君李珲向臣下公开嫡妹贞明公主仍活在人世的契机。从贞明公主参与相关仪式的态度来看,她是一个自重身份的人,或者说,她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定位在火器都监这里,这是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以这样的态度看来,现代观众似乎更能理解剧中主人公的态度:
贞明公主将火器都监看做是自己的职场,她个人是以身负公职的专业人士身份,以专业态度参与祭祀,于是,她跟随火器都监众人入场取火,这样一来,刚好来了个印象深刻的亮相。
贞明公主此举饶有深意:
一是顺应兄长要求,既然要求嫡妹配合,这样做也已经算作配合到位,一是说明自己的意见:如此行事,是为火器都监而来,是为与洪柱元共同进退而来,正如她后来对光海君李珲所说的那样,并不是真的原谅兄长,而是希望继续跟洪柱元在一起。
平心而论,出席改火仪式的举动仅仅只是公主为与洪柱元继续相守,对光海君李珲做出的妥协之举,从光海君一方看来,虽然公开与公主共同点火一事算作王室大家长公开承认嫡妹的身份,但仍不能算作回宫正位。被称为火的主人的公主,距离回宫正位,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从另一面看来,确知身份一事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方说公主的真实身份就在都监众人的眼前揭晓,肯定要引发都监内的骚动,至少工头们和做饭的帮工母女都被吓得不轻,急忙来到内室,要向公主娘娘求饶,恳求她放过无礼的人们。不管她乐意不乐意,吓坏的人们都跪了一地。这样的喜剧情景且按下不表,洪柱元看到对方佩戴手链的那一幕就更有意思。原本情真意切的他,看到公主如此嗔怪,又觉得不好意思,害羞起来。只是在一片欢乐当中,新的问题又悄然浮现:
此后的王者李倧已然现身,而在当下,他只是一个专门捣乱的无赖宗亲。
来,将镜头凑近一点来看金载沅再演出古装的扮相:
风尘仆仆的模样,不但满面尘土,衣衫皆蒙尘,就连日常也多与尘世打交道,与多年前KBS改编史剧【黄真伊】当中,深情又执着的金正汉角色形象相比,多了沧桑,少了清秀。
若是守在电脑前的观众,想要看到一个容貌俊美秀丽的古装花美男,那就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金演员当下演出的角色,不是恭敬谨慎的年轻王子,而是一个在市井打滚多年,行为让人啼笑皆非的混混。蒙尘者这样的形象,既是剧本要求,也来自史书记载。以下继续引用【朝鲜王朝实录】解释:
以下引用
总序
○仁祖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讳倧, 字和伯, 小字天胤, 在位二十七年, 寿五十五, 葬长陵。
引用完
意思是说:
总序
○仁祖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名讳为倧, 字和伯, 小字天胤, 在位二十七年, (享)寿五十五, 葬于长陵。
由此可见,仁祖在位时间之长,不亚于李氏王朝列王,但以他执政时期发生的种种大灾难和大变故来看,这是一位苟且度日的国王。此外,可确定的是,最后一位出现的主要人物,姓名为:李倧。关于仁祖李倧,有不少被记录在册的故事可供参阅,。以下继续引用【朝鲜王朝实录】说明:
仁祖行状节选:
以下引用
国王姓李氏, 讳某, 字某, 元宗恭良王之长子, 宣祖昭敬王之孙也。 母仁献王后具氏, 绫安府院君思孟之女也。 以万历乙未十一月初七日, 生王于黄海道海州。 是时, 因倭警, 诸宫俱随往海州也。 未诞而日者占之曰: “某日当生, 贵不可言。” 及其日诞降, 忽有红光照耀, 异香满室。 是夕, 仁献王后之母平山府夫人申氏在傍睡, 梦赤龙现于后侧, 又有人书诸屛两行八字, 二字则朦胧未记, 而曰贵子喜得千年。 府夫人欣然而窹, 已诞矣。 姿表异凡, 右股有无数黑子。 明年春, 宣庙见而奇之曰: “是汉祖之相, 勿泄也。” 甫过二三岁, 卽育于宫中, 不喜嬉戏, 寡笑语。 由是眷顾日隆, 虽诸王子, 莫与之比, 懿仁大妃尤爱重焉。 其讳若小字, 皆宣庙所命, 小字曰某, 光海闻而不悦曰: “岂无佗可名之义, 而必用是命之乎?” 自五六岁时, 宣庙亲诲之不烦, 而文义日开, 宣庙益奇之。 万几之中, 虑其间断, 乃命就学于外氏绫海君具宬, 自劝读书, 处中表间, 未尝示贵。 丁未, 进阶为绫阳都正, 寻封君, 皆以才、功, 非懿亲。 妃韩氏, 卽领敦宁府事西平府院君浚谦之女, 宣庙尝选王子夫人, 因复为王择配, 盖亦宠异之也。 光海时, 元庙以德业、位望, 被猜疑甚。 王有二弟, 最季绫昌君佺, 横罹见杀, 祸且不测, 元庙居常澟澟。 未几病谻, 王剌指进血, 而至諴未效, 痛毒是丁。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国王姓李氏, 讳某, 字某, 是元宗恭良王的长子, 宣祖昭敬王的孙子。 母亲为仁献王后具氏, 是绫安府院君具思孟的女儿。 在万历乙未十一月初七日, 在黄海道海州生下国王(仁祖)。 当时是, 因为倭寇警报, 各位王子及家眷都随同去海州。 没有诞下国王之前,占卜的人说道:
“某一天如果生产, (诞下的婴孩)高贵到不可说。”
到了生产那一天, 忽然出现红光照耀, 异香满室。 那天晚上, 仁献王后的母亲平山府夫人申氏在旁边睡着, 梦见赤龙出现在后方, 又有人在屏风上写下两行八字, (有)两个字因为模糊没有记下来, (其他六子)是在说:贵子喜得千年。 府夫人欣慰地醒来, (婴孩)已经生下。(初生婴孩)姿态长相与常人不同, 臀部右边有无数黑子。 第二年春天, 宣祖大王见到以后惊讶地说:
“是汉祖(刘邦)的长相, 不要泄露(这个说法)。”
(仁祖)刚过二三岁, 就在安排宫中抚养, 不喜嬉闹游戏, 笑着说话的时候也少。 因为这样(宣祖对他)关爱比从前更多, 虽然有好几位王子, 但不能跟他相比, 懿仁大妃尤其爱重他。他的名讳与小字, 都为宣祖命名, 小字曰某, 光海听说以后不高兴地说:
“岂非没有可以命名的字了么, 非要用这个字来命名不可吗?”
从五六岁时(开始), 宣祖亲自教导也不厌烦, 因此对文章的理解日益增长, 宣祖日益惊讶。 因为事情多, 又考虑到有可能间断, 于是就下令让仁祖在外戚(舅父)绫海君具宬家学习, 自行激励读书, 在此期间, 未必表示不通。 丁未年, 升级为绫阳都正, 后又封君, 都是以才、功(作为册封理由), 不是因为亲厚。 (仁祖)妃韩氏, 就是领敦宁府事西平府院君韩浚谦的女儿, 宣庙曾经拣选王子夫人, 因此又为(仁祖)国王选择配偶, 也是因为宠爱而不同对待。 (在)光海(年间)时, 元宗恭良王因为德业、位望, 被猜疑得特别厉害。(仁祖)国王有二位弟弟, 最小的弟弟是绫昌君李佺, 遭到杀身横祸, 祸事无法预料, 元宗恭良王过着紧张的日子。 没过多久就病危, (仁祖)国王刺破指尖滴血(入药), 虽然至诚也没有见效, 病况更为严重。
以上记录引用自仁祖行状,作为他在即位之前相关言行的一部分被史书记录在册。从相关记录来看,本剧当中,绫阳君李倧站在都城高处,对着重重宫阙说出:
-久未见面啊,光海伯父~
这样的话有了出处,原来是因为他的祖父宣祖为孙儿取了表字为:和伯,引得光海君非常不高兴,而他,称呼光海君为伯父,就成了特别愉快的事。名叫和伯的人称呼伯父,容易理解为其与伯父一样或是等承。而这个名字若真是祖父宣祖所起,不能不说别有深意。从史书相关记录不难看出,最初“反正功臣”拥立的王子并非李倧,而是他的弟弟绫昌君李佺,对照相关剧情来看,就连各派大臣也认为以绫阳君的水准和为人,不配担当国君。说到底,绫阳君李倧在被姜周愃父子看中之前,只是一个言行举止极为荒诞,行为放肆无礼,经常在关键时刻捣乱,却成不了大气候的宗亲混混。但在被姜氏家族选中之后又会如何?往后看。
从目前来看,光海君在与嫡妹贞明公主当众和解之后,又面临新麻烦和新问题。明朝要求派兵援助的要求已经顶到眼前,不得不从,根据确切消息来看,若是不从,明朝就会派人打到眼前,届时朝鲜还是不可避免地被牵扯到两国之争当中去。况且,朝鲜蒙难时,大明不会给予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只会跟朝鲜要钱要物要人,索取无度。但若是惧怕大明讨伐,被迫派兵援助又如何?这等于是明确站队,要帮助大明攻打后金,此前已有接洽的后金使臣又该如何应对?面对这样两难的局面,光海君李珲原以为只要挟持姜周愃这样的幕后人物,即可获得臣下支持,拒绝派兵支援大明,可是没曾想姜周愃这样惯于幕后操控的阴谋家,来了个痛打国王后脑勺的事。只要留他一命,无论如何, 他都不会让光海君的计策成功。因为,行商之人毕竟是为有利可图而来,若是仅为国家,与大明皇室的协商又要如何应对,说到底,姜家筹划所有,为的也只是自己家族的繁荣和富有,而非为国为民而谋。就在这一切混乱当中,加入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怕动静不大的绫阳君李倧,情况就更加复杂。就在一片烟尘当中,光海朝的旧事翻开了新的一页。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5 ) 领略一下来自异国的头脑风暴
挺有意思的,可以充分领略韩国人是怎么思考的,一些剧情很尬,不知道演员是怎么不笑场的。
有些人说剧情离谱,但要完全按照历史拍那还有人看吗。这可是地小民疾的韩国拍的历史剧啊,能跟中国古代宫廷相比吗?韩国人能想得到吗?虽然改了很多但我完全能够接受,因为他就是给韩国人看的,把你想成韩国人就顺畅多了。很离谱的地方直接快进跳过吧,快进你肯定会吧。
还有人吐槽太墨迹了,确实挺墨迹,但你快进不会啊还是咋地,无聊的情节跳过,精彩的部分慢慢看,我感觉挺不错的。车男神也太帅了吧,没见过这么英俊的男人。 但从头到尾一副抑郁脸怎么回事,像没睡醒一样。
我不知道历史上的光海君是怎样的,但他的外交政策还是非常成功的,明清两头巨兽都不是一个朝鲜能惹的,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对比之下仁祖就是个完蛋玩意了,败家子,连续两次被大清暴揍,底裤都被扒下来了还不长记性,真的是不作就不会死。幸亏大清没看上朝鲜那穷地方,打完就走没干预内政,要不然朝鲜就真成一个省了。我要是朝鲜人一定支持光海,在他治下可是啥事没有。仁祖脑袋被驴踢了,看完剧更加坚信:仁祖确实是个昏君。
6 ) 名利场之九 相认
华政 名利场
第九篇 相认
在诸多避忌与忌讳之间,真相的揭穿也许带来一些改变。问题只在,被忌讳束缚的人,期待改变,而因忌讳而获得便利的人,则抵制真相。在我们这个类似野史的历史故事里,隐瞒身份,流落异国的朝鲜公主,在成人以后,习得技术,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鲜,经过诸多波折,这个原本就被命运选定的主人终于要露出真容:
她不是人们随意称呼的硫磺工匠火伊,而是这个国家先王所出的唯一嫡出公主。
在公主身份昭示,尚未回宫正位之前,有一细节需要专门确认:
以MBC史剧【大长今】为例,剧中,称呼因为米饭有异味而不进食的孝惠公主为:公主娘娘。此后,在史剧中,称呼公主的尊称通译为:公主娘娘。
以此细节对照,就不难理解本剧另一位男主人公姜仁佑在意识到眼前站着的工匠火伊的真实身份就是先王的嫡出公主之后,含泪看着她,对她使用王室的尊称:
-娘娘,您是公主娘娘吗?
身份暴露这一场戏是本剧播出将要过半之前,极为重要的一场戏,对台词实力和内心戏的要求非常之高,既要求人物有强烈的感情表达,又必须自持,因此,分寸的把握非常重要。从剧情来看,姜仁佑无论怎样荒唐行事,骨子里仍是世家子,即便在知情之前只把火伊当做有微妙感觉的平常女子对待,不怎么慎重,也不太在意礼节,甚至是以一种亲密的态度来往,可是在知情之后,就仍要执臣下之礼,至少,该有的称呼一点都不能忽视,该称呼什么就得称呼什么。只是,被他识穿的人却不想暴露真实身份,尤其是,在这节骨眼上,那个倔头倔脑的洪柱元居然跑了过来,一见自己惦记的火伊就在眼前,于是高兴地喊道:
-火伊~
他只是高兴自己惦记的人还是能再见面,却不知道这次再见究竟意味着什么。从火伊的神态来看,她既不想承认自己就是贞明公主,也不希望洪柱元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样一来,两厢纠结之下,不想自认身份的公主就被姜仁佑提溜到了一边,非要在僻静的隔间里逼问她究竟是谁。其实,还有什么可逼问的呢,从姜仁佑的神态来看,他已经意识到了眼前这名女子就是公主,也是他一心惦念多年的人。自打好友洪柱元傻呵呵地敲响了他家大门,告诉他说:
-看,这是日志,娘娘她可能还没死~
他就在心里给这个不同寻常的女子留下一角位置,而现在,他觉得是个大好机会。在他看来,好友洪柱元既然要当光海君的忠臣,就没可能再成为保护并且跟随公主的伴侣,适合公主,追随公主的人就只有他一个人。于是,他以一贯笃定的姿态对疑惑不解到了要质问的他说:
-真相,你承担得起吗?!
洪柱元当然不是傻瓜,虽然被好友这么一激将,马上就愣在当场,可是他也不傻,他也会想,想来想去,都觉得十分不解,然后,还是命运的安排,实际上,那么多细节都在说明:
王室女子的姻缘自有天意,即便人力再如何执意,也无法改变。
从相关剧情来看,贞明公主的婚事就是一例,实际上,是她自己选择了洪柱元,而后命运为她做了确认,选的就是洪柱元。自打小时候开始,她拉住的手就是洪柱元的手,在少年时再相见时,为她解围,给她和弟弟付了饭钱的人是洪柱元,此后在宫外走散遇险,找到她的人也是洪柱元。直到驸马拣择之时,她央求要婚配的人还是洪柱元。因此,到了公主坐地大哭,央求婚配之时,洪柱元早已把自己看做是公主的未来夫婿,他是一心一意为了公主的人,冷不防被人说中了心思:
-我知道你是喜欢火伊,所以,找了各种借口想要把她留在身边,对吧?可是现在,你不能这样做。
惊讶异常,又特别尴尬恼怒,虽然少年时就开始在意的公主也很重要,可是眼下,不是火伊最重要么。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异国救下这名女子,又带她回到朝鲜这件事,对他和他的家族,究竟意味着什么。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他对火伊的心意,他毕竟是个开明的世家子,虽然听到卖货的商人来一句:
-这是给情人的哟~
类似的话大惊,急忙否认说:
-怎么是情人!!!
可是,私下里却还是为火伊拿了给情人的手链,那一副怕被人识穿心思的模样,引得杂货商人侧目,着实让忍禁不俊。可是,洪柱元的痴心比较另一位世家子姜仁佑,情况可就大大不同了。姜仁佑虽然也是世家子弟,却仍是个陪衬,他只是站在洪柱元身边,看着公主与好友,他们二人来往的人,他也会时不时打打趣,帮帮忙,可是打趣帮忙的人却肯定不是主人公,命运选定的主人公另有人在。或者,当年巫女所说的那番话:
-奇怪呀,他们二人的生辰八字与公主都相合。
-他们当中,一人会成为公主终生的依靠,一人会搭救公主于水火。
很快就要兑现。因为公主乐意在自己少年时就认识的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本身就意味着情况的大逆转。可怜的洪柱元,在关注失踪的贞明公主多年之后,终于换得对方一句:
-我是洪家柱元,请您牢记我的名字,公主。
这本是危急时刻,洪柱元对贞明公主说过的话,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而今这句话又还给了洪柱元,本身就说明了公主的不舍和坚决。一面是对她特别照顾关切,从少女时就认识的婚谈对象,即便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也不妨碍他对她的心意,一面是她所痛恨的兄长光海君李珲的忠臣,这两重身份奇妙地融合在一处,让他愣在当场,进退两难。
就在洪柱元靠在当年李德馨带他去的高处流泪之时,现时情况之复杂,之莫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光海君李珲此时深陷阴谋之中,他虽然有陷入圈套的意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还是那种深重的危机意识占了上风,甚至不肯离开兵曹,找的就是那名叫做火伊的工匠。而在另一面,逆谋的危险已经步步逼近,许筠已经获得姜周愃的帮助,在打点众多宗亲与大臣之后,关于诬赖先王正室金妃逆谋,并要求将她处死的阴谋将要得逞。于是,解套的人出现了。是没有错,贞明公主就是那个解套的人。若非她着女装,出现在兵曹之内,不可能彻底震撼到举棋不定的光海君。此时此刻,李珲的心情极为复杂,时隔多年之后,竟然有名布衣女子来找他,称呼他为兄长,这本身就让他非常惊讶,于是他喃喃自语道:
-都是假的呀,说什么你是东莱渔夫的儿子这样的话,都是胡话是吧?
还能再说什么呢,工匠火伊本身曝露女儿身,就是在告诉他,她是不寻常的身份:
持有公主标信的女子,经国王本人确认是通晓王室礼仪,又进退得宜,本身就意味着她很可能就是公主本人,再加上交谈时,不同寻常的眼神和语调,光海君李珲基本已经认定这个人就是贞明公主。
可是,两人对谈之下,他又觉得无地自容。因为火伊就是公主,就意味着被他默认追杀的手足,居然救了他好几次,只要一出手,就能搭救他,每次都是火伊暗中周旋,或找人帮忙,或想方设法周旋一番,将他的困境解除,而他,为了探查对方的底细,甚至还持剑相向,这又要如何是好?作为惭愧的兄长,作为百口莫辩的家长,为兄者只能颤抖着声音问她:
-为什么,为什么要救我?
较之朋友之间曝露真实身份,兄妹相认的戏份更加牵动人心。因为对峙者是两个本不应该对峙,却不得不对峙的人。眼看着最小的嫡妹,含着眼泪对他说出埋怨的话,声泪俱下,说得他既惭愧又不安,惭愧的是,无论是否自己亲自下令,都是事后默认了处死公主和大君的事,无论他怎样否认有害死公主的心,他都是真犯,不安的是,原本以为死去的妹妹又活着回来了,甚至比从前更加坚定,更为懂事,已经是能够为他分忧的孩子了,他甚至要靠她来为他解除困境,但他竟然欠她这么多,日后想要让她再帮忙,都无从开口。就在眼下,他就需要知道真相,唯有知道真相,才能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此前,继母金氏已经在讯问房内失态,同样也是声泪俱下,痛骂于他:
-你这无耻的混蛋,竟敢拿亲生孩子的消息来欺骗她的母亲~
-光海,你这无耻竖子,你竟敢,竟敢?!!!
对照嫡妹贞明公主着女装亲自出面说明此事来看,光海君李珲已然明白自己确实是陷入了圈套之中,可是,究竟要怎么突破,他还得再看看情况,顺便对照一下妹妹的说法。陷入重围之中的人,究竟该怎么办?对照光海君李珲的行为来看,他选择的是静观其变,让幕后策动者自行现身,于是才会有宗亲会上,众位宗亲齐声反对,表示要求国王坚决处置,更有甚者,甚至坚决要求国王处死仁穆大妃金氏,于是,这位收钱最多,说话最响亮的宗亲,被洪柱元的父亲洪雵暴怒断喝:
-这是在说什么话?怎么能让殿下处死自己的母亲?!!!
看,从这里开始,就奠定了洪大人日后在宗亲当中的立场和地位,虽然他目前还不是宗亲,仅是大臣,但洪氏家族仍为世家,说话也有份量,这情况也就是日后仁祖反正之后,处处低声下气,需要宗亲与会说明的基本态势:
众人都在为自己打算,意见看似纷乱,却渐渐统一,其中一人说出要点,众人再齐声附和,再有人出面反对,痛斥提议者,于是宗亲会再吵成一团,无法再商议。
宗亲会上意见如此一致,不用说就是姜仁佑之父姜周愃暗中使力的结果。不管是否被许筠利用,他也要先整理仁穆大妃这个人这件事再说,谁知,他来迟一步,在光海君了解实情以后,情况就开始反转。在说明金妃被处置的前因后果之前,先来回答观众提问,宫女子究竟在什么状况之下,为了什么才会穿白衣?以下引用历史小说【仁显王后传】中的相关情节解释:
以下摘自《韩国文学史》(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
以下引用
监察和尚宫奉王命来到寝殿传达废黜王后之旨意。王后泰然奉旨,起立褪去礼服,脱去冠簪,走下宫阶。王后奉命出大内返回本居所时,后宫侍女皆放声痛哭,哭声狼藉。国王闻之大怒,即令有司惩处,并催促王后立即出宫。国王称,我朝开国以来,尚无前例可循,故废后暂回居所听候后命。这时,王宫上下附炎趋势之辈竞相争宠,对身单影孤、呼救无援的王后言词放肆,举动轻慢,全无尊敬之心,却又幸灾自得之意。王后心明如镜,但以视而不见处之。惟有左右宫女无不愤慨,但因畏惧罹罪,怒不敢言,聚于殿中一隅,相抱垂泪不止。
某宫女似得张氏唆使,趋前翻检王后衣饰。王后冷笑以对,解衣示之,其目光冷峻,寒气逼人,扫过宫女,直视其肺腑。王后未置一言,但表情严正,冷若寒霜,致使该宫女羞愧难当,悚然垂首退去,不知举措。
引用完
以上内容来自宫廷文学纪实小说【仁显王后传】当中废后的相关情节,从现场情况来看,国王的正妃,除国丧之外,通常是在废除后位当时,或是严重触犯王室法度时,受到惩处以后,才会被扒去唐衣,仅以素服示人。而朝鲜原本就是白衣民族,说是白衣,是因为商朝贵族箕子的封地为朝鲜,殷人尚白,此后千百年来,朝鲜国都以白色为日常使用的主要颜色,但为区分身份,往往以不同颜色不同面料的衣饰,分辨朝鲜国人的身份地位和水准。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时,两班贵族,拥有特权的官家,方能有实力也有权利穿戴颜色鲜艳,色彩繁复的衣饰,平民则以白色为主。在除去象征高贵身份的唐衣之后,显示地位和水准的色彩已经从正妃身上褪去,因此获罪之后,只能穿戴素衣,日常以素色为行。以下继续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说明情况:
肅宗 21卷, 15年(1689 己巳 /(康熙) 28年) 5月 2日(丁酉)
○中宫乘素轿, 出自曜金门, 归于本第。 朝士在罢散者及儒生等, 哭而随之, 塡咽道周。 吏曹左郞李玄祚入公廨, 下庭痛哭时, 玄祚方列淸显, 遇国家有大变, 不曾发一言以谏之, 祗欲以区区小节, 夸示于人。 闻者笑之。
意思是说:
肅宗 21卷, 15年(1689 己巳 /(康熙) 28年) 5月 2日(丁酉)
中宫娘娘乘坐白轿,出曜金门,回闵氏私宅。朝中为官者以及儒生,哭着跟随,道旁站立的都是哽咽的人。
史官认为:吏曹左郞李玄祚先入朝堂,在堂下痛哭声起时,李玄祚才出来同哭,(李玄祚)遇到国家发生重大变故,没有说一句对王上谏言的话,只是要以这区区小事,在人前显示忠诚。听到的人都取笑他的行为。
以上为仁显王后闵氏在废后时离开王宫时的相关记录。从以上记录来看,在被扒去唐衣以后,废后闵氏仅为庶人,是以罪人身份,乘坐白色矮轿离开。但是她是由王室法度选出的正妃,平日里一直跟从婆母明圣王后谨言慎行,深受平民爱戴,因此在被废位当时,引得世族和百姓一起痛泣的奇特景象,如同国丧一般。对照本剧相关剧情来看,在离开王宫以后,被安排来到庆运宫居住,金妃虽然未被废位,但已是获罪之身。作为家长,她的独生子永昌大君获罪,她也算作是被牵连的罪人,虽然未被废位,但也跟通常的罪人无甚区别,加上儿女都传来死讯, 她就以寡母和罪人的双重身份,终日身穿素服而坐,却未曾想到女儿贞明公主竟然还活着,见到公主的信物,当然激动不已,这才在深夜之时,着急出宫,要与来人见面,却未曾想到中了逆谋者许筠的圈套。
面对这样心怀逆谋之心的臣下,面对这样荒唐的一众宗亲,居然要继子处死继母,光海君李珲简直无言以对,不,应该说他是五味杂陈,他一心守护的位置,他必须面对的这些人,竟然冷酷如斯,可笑至此。实际上,这是背后策动者姜周愃要从暗地里安排光海君李珲做出悖伦之事。可是,麻烦就在眼前,又要如何决断?
对于心怀歉疚的光海君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保护妹妹,这个好不容易活过来,又来找他的孩子,不能再被发现,不能再被伤害,他要隐瞒真相,并且保护无辜的人才行。所以,将金妃废位,贬为西宫,也是无奈之举。不过,纸包不住火。光海君李珲的一言一行都在宫女子金介屎的眼皮底下,她又如何不会对国王的异常言行特别怀疑,特别想要知道。实际上,金介屎的种种言行,即为引发之后种种事端的重要剧情线索。
在十七十八两集剧情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的是贞明公主与生母金氏相认时的情景,再见到女儿的母亲眼含热泪,浑身颤抖,拉住孩子的手,却说不出更多的话。实际上,久别重逢当时,情况却异常凶险,根本容不得母女许久,她只来得及对孩子说几句体己话,还有就是嘱咐她不要相信兄长光海君,在她看来,光海君是害死他们母子三人的祸首,是她和她的孩子们不能原谅的人。当然,重逢这件事,对金氏来说,还有其他收获,比方说,在与女儿重逢之前,她见到了那个当年个子不高,还挺机灵的少年,现在已经长成了高大俊俏的青年,她看了他半天,也没想起来他是谁,听他做了自我介绍,才黯然说:
-噢,原来你是洪雵之子。
跟着忍不住又提起:
-当年,你和我们公主还有婚谈。
…………
看,孩子还没找到,却还是念念不忘当年那场未了的驸马拣择。较之于当年那一面,如今这一幕,算是让身为废妃的金氏,好好见了一次未来女婿,虽然她还不知道,这个人以后将会成为她依靠的家人。其实,就在人们都不知道,都没有想到的时候,命运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所有人的运道。在相认之后,在见面之后,还发生了别的事。被兄长确知身份的贞明公主独自一人在路上走,边走边想,可是意料不到的危险还在逼近,惦念她的人,想要暗害她的人,都在路上。幸好,还有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一定要上前来,为她挡下那一刀。当公主在惊叫,当臣下在流血,命运之轮将往何处转动,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7 ) 名利场之五 归乡
华政 名利场
第五篇 归乡
讲述传奇女性人生故事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机巧:
若是讲述人生历程的故事里,有真人真事对得上号,就要着力展现某种或是某几种品格,若是中间出现大段空白,无法使用史书记载内容填补,那就尽可能填入一些女性爱看的故事,比方说,爱情,浪漫与历险故事,这样才能提高作品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收视。
在蝉联月火剧场收视首位,本身却在百分之十上下徘徊几周之后,当剧情进入到公主成年以后的经历当中去,史剧【华政】的情况还是老样子,不好不坏,谈不上特别出色,但在近年来名编剧出场几乎都是众人折翼的前提之下,剧组找来创作史剧有经验的金伊英编剧,写出这样有意思的故事,不但演员演得下去,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已经算是万幸。平心而论,第九第十两集在全剧当中,算是过渡部分,因为在史书中没有这样的解释,但要符合剧情发展需要,符合角色人物性格讲述的需要,就必须得有九、十两集这样讲述朝鲜公主在异国故事的篇幅安排,否则这个关于国王与公主的人生大戏就唱不下去。说到底,从剧情来看,华政说的并不是华丽的政事,而是一分为二的政事:
政事的一半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国王,前有光海君,后有仁祖大王,另一半则属于被预言将掌管朝鲜大地的火的主人,王室嫡出的女性继承人贞明公主以及与她有关的人和事,在这其中,连接国王与公主的纽带则是公主的夫婿洪柱元,他是在少年时就属意公主的人。
当稚气的脸转变成为青春洋溢的面庞,当旧山的松竹已然老去,时间的一页又一页已经悄然翻过,历史故事都是这样演绎,数年的烟云消长,只是匆匆一瞬。就在一个瞬间,当年稚拙热情的少年洪柱元已经成为一位美青年,如果再仔细一些看,还是一位高大清秀的青年。是没错,这一次,金编剧的作品居然将人物的转变给了年轻的演员徐康俊,不能不说是一次安静的变故。按理来说,若是讲述公主的故事,最先出现的成人角色应该是长大以后的贞明公主,而非准驸马,可是成年转变的这一幕既然给了准驸马洪柱元,足以说明这个连接人物在全剧当中的重要性,他是连接公主与朝鲜政事的纽带,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驸马洪柱元确定并且解决了一些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或者,从某种程度来说,当年国巫给出的预言也许不是假话:
-他们当中,一人会成为公主终生的依靠,一人会救公主于水火。
就在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观众,很有可能会认为洪柱元会是被认为一生依靠的那个人,姜氏家门的儿子姜仁佑则应该是救公主于水火的人,可是从目前剧情发展的情况来看,救贞明公主于水火之人也许就是洪柱元,而非姜仁佑。比起洪柱元每次都及时出现,甚至在巧合之下,总是最先遇见公主,帮助公主,搭救公主的情况来看,姜仁佑每一次都在旁观,都处于观望状态,然后在心里默默地想,这份念想发展到表情上,就是咬着笔杆,吃吃发笑,然后一挑眉,拉住自己的好友洪柱元,对他说:
-柱元啊,这一次,就让给我吧~
遗憾的是,多年前的驸马拣择未有开始,因此根本就没有结果。比起择偶相让的问题,似乎激烈的政事斗争才是关键所在。即便过去多少年,贞明公主究竟身在何处,情况也还是一样,没有改变。在历经童年变故,少年磨难之后,年轻的朝鲜公主终于迎来了一次机会,回到朝鲜的机会。她所在的矿山有了大生意,首领要带人去江户与人交涉,听说消息的公主就心心念念,想要回到朝鲜。说到底,她仍有执念未消。比起童年时,她说出自己就是贞明公主,立刻就要被灭口,甚至遭到嘲弄,要被杀死的情况相比,长大以后的她,反而更加机警沉默,总是对人否认自己的身世。不过,从公主的好伙伴慈劲的情况来看,在那么多人当中,只有他一人相信这个落难女孩的话,相信她就是公主,可是在底层挣扎的人们总是懂得人微言轻的道理,他们既然不能说话,也唯有以行动实践自己的信任和信念。于是,江户之行就成为贞明公主留在东瀛的最后一站。
相较于江户之行而言,似乎光海君去到我国边境,做的那一场大事,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在第九第十两集的叙事线索排布方面,用的仍是评书常用的叙事手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方面说的是年轻的贞明公主,为了能够回到朝鲜,相反设法进入了禁止地方女子出入的幕府中心江户,在那里遇见了朝鲜的通信使洪柱元,由此有了一次奇特的交易,引发了与别不同的危险和变化,另一方面说的则是光海君假借出巡驻扎之名,在我国边界为取得当年朝鲜的火器制作先人崔氏所著的相关秘籍,带领死士奋力拼杀,又特地嘱咐一名擅长游走于我国与朝鲜之间的文官许筠出面夺书的故事。由此,引出本剧当中一名新出现的人物:许筠。在本剧相关剧情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对话主人公是许筠与从前在成均馆的同学,他甚至亲热地扒住对方的肩膀,急急地凑过去,对他说:
-不认识我了吗,我就是那个木头疙瘩许筠啊~
那么,许筠,究竟是何许人也,会引发这么大的骚动,甚至劳烦国王光海君亲自出面,要他去处理各种麻烦人物和事件,从夺书到查人等事件都要亲自过问不可?
提到许筠其人,这可是在朝鲜历史和文学史上,双料标名挂号的人物,许氏一门不仅都属文化精英,就连女子都不例外,他的妹妹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许兰雪(兰雪轩)。或者,这样的说法过于抽象,不够具体,不如谈作品。许筠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之一,就是创作了奇幻小说《洪吉童》。以下引用相关资料解释:
以下摘自《韩国文学史》(作者 赵润济 译者 张琏瑰 )
以下引用
《洪吉童传》是韩国古代小说的矢藁之作,也是受明朝小说影响最著的一部作品。这就表明,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洪吉童传》的作者许筠(?~1618),草堂许晔之子,号蛟山。宣祖二十七年文科及第,文章独冠当世。他留予后世的著述甚多,计有《白月居士集》、《青竹集》、《惺所复瓿稿》、《洪吉童传》等。他性格豪爽,很早就有意革命,因此早年时曾作谶记,结交低层官吏,纠合许多同志。晚年他在党争中加盟于大北派,以金訚、辛光业为心腹,把河仁俊、黄庭弼、李国樑、徐尚颜、南正烨等人网罗于其门下。他们同情那些对当时社会制度怀有不满的庶流,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其门徒有时多达数百人。他与李尔瞻相呼应,形成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准备进行一场社会革命。
引用完
资料就引用到这里,可能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继续引用下去?往后看,如果完整引用相关内容,有可能会提前剧透,观摩剧情就变得乏味起来。从本剧描述来看,许筠是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人,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另有一番说道。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计较,非常善于笼络人心,在某种程度来看,更甚于君主光海君李珲。至于他为何会受到君主的器重,还有别种说道,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6卷, 1年(1609 己酉 / 명 만력(萬曆) 37年) 5月 14日(甲午) 1번째기사
○己酉五月十四日甲午弘文馆以大提学意启曰: “因前日传敎,本馆‘月课居首论赏事, 旣无可据文籍, 又无旧事参证之人, 似难容易定夺。 (大提学上来后, 施行何如?’ 传曰允事, 传敎矣。 臣曾以承命, 已为回启, 今虽再议, 更无他说。)大槪经变之后, 词翰一事, 几乎废矣。 奖掖之规, 似不可无, 而系是恩典, 自下未敢擅议。 上裁施行。” 传曰: “加资。” 【弘文馆月课旧规, 有科次而无赏罚。 时, 寺正许筠连三次居魁, 王欲加资以赏之, 命考故事, 而回启如此, 自是遂为例矣。】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6卷, 1年(1609 己酉 / 萬曆 37年) 5月 14日(甲午) 第一条记录
己酉年五月十四日甲午弘文馆以大提学意启奏说道:
“因为前一天传下教旨,本馆(弘文馆)‘月课名列第一论及赏赐之事, 既没有可以作为依据的文书典籍, 又没有旧时故事参考举证的人, 似乎不容易那样顶多。 (大提学上殿来之后, 施行怎么样如?’ 回话说答应的事, 传下教旨了啊。 臣曾经以承担王命, 已经作为回复启奏, 如今虽然再次商议, 也没有其他意见。)大概在经历变乱之后, 词翰这件事, 几乎荒废了啊。 奖励的规定, 似乎不能没有, 但因为是出资恩典, 底下人不敢擅自讨论商议。 由王上裁决定夺。”
(光海君)传旨说道: “加资。”
【弘文馆月课有旧时规定, 有排列名次而无赏罚。 当时, 寺正许筠连续三次名列第一, 王上打算加资作为对他的奖赏, 下令考据从前的事例, (弘文馆大提学)就这样回复启奏, 从这里开始就作为参照(这么做了)。】
以上这则记录是说明光海君即位之初对许筠的褒奖,在弘文馆历史上,甚至没有此项先例,他甚至要属下去找出先例。可是弘文馆的大提学已经明确国王的意图,就是有下赐恩典之意,哪怕没有这个先例,也可以开创先例,因此就说了国王想听的话:“奖掖之规, 似不可无, 而系是恩典, 自下未敢擅议。 上裁施行。”,意思是说连续三次考试都夺得第一的人要受到奖赏,哪怕是要例由人生,也可以恩出自上,即便没有先例,好像也不能没有奖励,如果是王上给的恩典,那就由王上来定夺为好。由此说来,这则记录的关键在于,弘文馆的大提学看出了国王的用意:
无论用什么理由,就是要给许筠恩典。
因此才说出了这番揣测圣意的话,于是,从许筠受赏就成了连续夺魁即可加资的先例。由此可以认定,就在即位之初,光海君就已经属意许筠,要笼络这个文章盖世的秀才。关于许筠的故事,剧情中还有可能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因为接下来的故事,也许就是与许筠有关的一场变乱。关于许筠的故事,暂且搁下,就目前而言,剧情当中提到的仅仅只是许筠接受国王的旨意,特地去查探相关情况,为的是找出幕后操纵者,由于东瀛与边境方面密切配合,查探之事也做得八九不离十,问题就出在洪柱元这里。
实际上,等到洪柱元与会说朝鲜语的东瀛朝鲜人火伊达成协议,再被暗算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被国王利用了,于是愤怒非常。按照他的设想,如此周密的计划和谈判,无论怎样也不可能会演变成为付钱之后,硫磺被夺走的情况,因此,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人泄露了消息所致。他想来想去,最有疑点的就是原本应该跟随自己的人,却未能在遭难当时跟随,肯定有问题,于是一番争论和逼问之后,问出来的竟然是国王也参与其中。或者说,直到此时此刻,洪柱元才深深地感到受骗的屈辱:
自打一开始,国王就判定他肯定会完蛋,因此,武官被派来,不是来护卫此次行动,而是来查探相关人员究竟是谁,了解幕后人物线索,也就意味着,为国忠心耿耿效命的洪柱元仅仅只是一个诱饵。
按照他的想法,哪怕他不认可光海君这样的国王,他也要继续为国出力,按照为国出力的一贯思路,唯有去到国家最尖端的研发机构,才可为国效命,从当时国际状况而言,朝鲜急需有力武器,那么古代朝鲜最为尖端的研发机构就是火器都监,就是因为这样,在中了状元之后,他才要求去了火器都监,虽然与国王光海君屡有争执,但仍然在火器都监效命,此番被光海君派来东瀛,执行买卖硫磺的任务,可是就在当时,听到随行武官确认,才明白光海君特地安排火器都监的负责人以通信使的身份前去东瀛,原是为了吸引幕后操纵者的视线,也就是说,对于洪柱元来说,不但折了银子,还拿不回东西,回来等着被削吧~从本剧的最开始,在洪柱元这个人物出场之时,他就已经被设定了一个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
较真到底,绝不含糊。
也就意味着,他只要认为是对的事,就会执行到底,无论遭到什么样的阻拦,都毫不在意,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个做法,贯彻到了他与东瀛相关人物火伊的交易这里,就是火伊胆大心细,助他摆脱麻烦,随他进入巨商府邸,谈成了生意,又被他认可,想方设法要回到出朝鲜;若是贯彻到了与巨商的交易这里,就是什么都要,既要夺回硫磺,也要把人救走。若是论及救人夺物这出戏,才算是本剧真正的看点。只是就连火伊本人都不曾想到,洪柱元竟然会为了兑现承诺,自己留下,下令先把硫磺装船,全部拖走。因此,在东瀛早已改名火伊的公主,就与洪柱元有了一番有趣的经历:
在被幕府军士追击之时,他拉着她的手,二人速速逃走,什么都顾不得,当然也就一起牵手逃命;在渡口她拼命追赶官船之时,他及时出现,说要带她离开,看她激愤流泪,甚至还揽她入怀,安慰她。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认为她也是男子的基础之上。因为在异国他乡相遇,又是同胞义助于他,唯一的要求仅仅只是回国,出于道义,他当然会尽力襄助,他对她,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她并非男性,而是女性,而这一层纸的捅破,也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从剧情构成来看,第九第十两集毕竟是过渡和解释,过渡了公主从东瀛回到朝鲜的种种经历和过程,解释了光海君为何派遣洪柱元前去东瀛进行硫磺交易,光海君如此安排底下人作为诱饵,他自己究竟又干了些什么。最重要的是,光海君那么想要知道的幕后操纵者已然在他面前露出真容,由于已经拍许筠查探此事,不日之后将有回音,他也不担心,最让人无语的是与洪柱元的会面。即便为王者说了那么多褒奖的好话,身为世家大族长子的洪柱元,就是不瞅不睬,也不答话,甚至都不肯多看王上一眼,这又是什么意思?于是,国王假装愠怒,想要吓唬一下臣下,结果臣下还是不答话,给他个冷脸,说自己平静下来,就走了,让国王又气又乐,还有欢喜的意思,这就让人有点纳闷了。为了点题,还是由新出现的人物许筠来破题:
-可是我去从他的脸上看出了死去的汉阴的样子~
这又是何意?
汉阴是死去的罢官之人李德馨的号,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执政当时,称呼一个人,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呼其号,姓名与表字都是父母所起,号则是自己所起,因此,两班贵族之间,为表示敬意和亲切,往往都称呼号,而不直呼其名。因此,汉阴就用来称呼李德馨,而蛟山则用来称呼许筠。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许筠揣测圣意,自认为是洪柱元继承了李德馨的风骨,成为继李德馨之后,光海君欣赏的臣子,于是,君臣不管怎么对峙,怎么争议,怎么吵闹,就是不杀洪柱元,也不降罪于他。说过了矛盾又让人无奈的君臣关系之后,这里还有一番更加复杂的君臣关系,直心眼直肚肠的洪柱元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从东瀛把流亡异国的贞明公主带回了国内,这才会得到公主这一句:
-这次,毕竟还是你救了我。
还不接地询问:
-你说到这一次,难不成还有别的事,我们从前认识吗?
一席话又说的公主又气又乐,心情极为复杂。一面是惊喜,她完全没想到,少女时那个拜托过的傻瓜居然实心实意地来到东瀛,真的把她接回了朝鲜,一面是忌惮,原来,弟弟被害之后,这个逼害他们一家的君主光海君李珲仍然是洪柱元效忠的主上,他,竟然是他的人。时间过去,就是最好的易容,曾经站在她站在面前,说要保护她和弟弟的少女已经长大成人,可是他却再也不是那个说要为了她的人,这又让她如何是好?更让人无语的是洪柱元的家,在洪柱元独自一人居住的洪家私宅,她甚至还见到了一个身穿两班常服,还特地闪身出来,逼问她究竟是何来意的家伙。最可气的是,那个人竟然还捋起她的袖子,查看有无汗毛,以此确认她的性别,于是,这个大胆无礼的家伙,很快就挨了她一拳,被打到跌坐在地,还要站起来辩驳说洪柱元藏了个女子在宅中。种种巧合,种种偶遇,偶然中仍然包含着必然,就在一片混乱当中,年轻的公主已经开始了她在祖国的传奇岁月,只是她还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样的风暴在等待着她,预知下情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蛮有意思的,剧情也不错~对于光海君和贞明公主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只是车叔死太早导致好像打酱油一样,徐康俊古装还可以,李沇熹美!
有冲突,无高潮。车男神不适合这种苦大仇深的角色,全程苦瓜脸看着都揪心。
我真的是一个只爱看娱乐新闻历史永远上不了75的人,但是出乎意料觉得这感觉像是历史剧的剧还挺好看,演员的演技在线,剧情也很好
看了两集还不错,排在《惩毖录》之后恰得好。很多可留意的细节(又是50集大长篇,追剧害死人…)。这个版本的光海君长得太像阿部宽了!
所以关于光海史实到底是怎样的 7集死汉阴 30集光海流放 剩下的20集还能看啥
光海君的故事都快讲烂了 唉
只希望车叔不要死的太早,担心后期剧情全靠年轻人撑不起来
2015.5~2015.10.1
政治从来不是依靠信任,而是靠抓住人的弱点。第一次追这么长的韩国史剧。前三十集有光海的部分可以打四星,最后二十集太拖沓,压缩成十集绰绰有余。尤其最后几集,有烂尾凑集数的嫌疑。还是怀念车大叔光海在位的时候啊。
李沇熹。
终于奔着cast看完了50集,撇开剧情来说演员们的演技都超级赞,在30集左右光海君刚被废的时候剧情有那么的往下走,但后面一段一段的起伏,其实也挺是精彩,作为史剧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好与坏,而且也没有太过着重描写感情戏,有耐心看下去的会发现也是一部不错的史剧~
为女主看的,韩国的古装太小儿科了,宫里和县令家差不多,吃的都是咸菜吗?2333333
虽然我没有认真看,对这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应该是不错的电视剧。不过还是太长了
挺有意思的,外国人和我们想的确实不太一样,有很多年轻演员,但不得不说韩国演员确实敬业,虽然有点撑不起来但对比国内的小生如鹿晗,菜巡坤,吴大牙签,糖果超甜之流还是强百倍有余。支持光海君,车男士太帅了。
补一下,这部我当时就是为了yh和skj看的,都是上大学的时候了。其实一直没看完,但是前面我真的很喜欢,不懂为什么评价不太好,我真的觉得不错。刚清理备忘录又看到自己15年看结婚那集写的,柱元和贞明,我真的很喜欢这种1v1双向的爱,太美好了。还有贞明公主有一集的讲话,真的看得我心情很澎湃。可惜原来的我好像不太喜欢写自己看完影视的当下想法,真是可惜。
就只来快进看看徐康俊的感情线。。
剧情越演越扯了,很不喜欢圣母型女主
女主白莲花,杀弟之仇都忘记了吗,洗白光海君不能忍!
好看
这是我见过洗白光海最厉害的一部剧,剧播那年及之前几年,突然冒出好多部以光海为题材的剧,那时候我们还很惊异,以前光海在泡菜风评很差,不知泡菜怎么转了风向,爱拍他了。剧情真的没的说加拖拉无语,光海成了白莲花,什么坏事情都不是他的本意,各种聪慧有前途,还有预料仁祖日后受辱那真的笑了,光海怎么不干脆留下来拯救半岛?贞明公主虚构经历也算了,想往善德女王身上靠,可是编剧毫无能力,永昌和仁穆大妃两位悲惨经历还要为他们搭桥??? 撇开剧情,李沇熹和徐康俊有点明显撑不起这么长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