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海角七号 剧照 NO.1 海角七号 剧照 NO.2 海角七号 剧照 NO.3 海角七号 剧照 NO.4 海角七号 剧照 NO.5 海角七号 剧照 NO.6 海角七号 剧照 NO.13 海角七号 剧照 NO.14 海角七号 剧照 NO.15 海角七号 剧照 NO.16 海角七号 剧照 NO.17 海角七号 剧照 NO.18 海角七号 剧照 NO.19 海角七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43

详细剧情

  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上,音乐梦想在台北遭受打击的年轻人阿嘉(范逸臣)冷眼旁观着一切。虽在民代主席后父的帮忙下成了代班邮差,信件和邮包却被他乱堆在房间,而对一个寄自日本的无法送至的邮包,他也没按老邮差茂伯(林宗仁)的吩咐将之退回,而是私自拆阅查看:里面除一张泛黄的少女照片,是几封写于60年前的信件。其时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在台日籍教师(中孝介)随日军撤退时遗弃了相约私奔的女友,归日途中,他将爱意和悔意化为文字,但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其女儿代为寄出。
  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中孝介)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按惯例,中孝介演出之前会有乐团暖场,友子原本联络了日本某乐团,但民代坚持用本地乐团,友子无奈与包括阿嘉在内的几个年龄、工作、个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当地音乐爱好者——因意外事件失掉幸福生活的交警(民雄)、暗恋老板娘的小店伙计水蛙(夹子小应)、早熟的小女生大大(麦子)等——成了工作搭档。由于阿嘉之外的几人全无舞台表演经验,临时组建的乐团时有矛盾发生,友子常被气得火冒三丈,最有经验的阿嘉气她最甚。
  屡有调整的乐团成员——茂伯、兜售客家小米酒的马拉桑(马念先)先后取代贝斯手加入乐团,一直不顺的排练,中孝介来台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阿嘉彻底失望的友子决定放弃在台的工作回日本,但两人已在摩擦中生出感情。不久友子在阿嘉房间看到那些60年前的信件,完全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打动,叮嘱阿嘉一定要将信件送至当事人手中。双方虽没开口表白,但爱情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阿嘉因为友子重新拥有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勇气。中孝介演出即将开始之时,信件主人的地址被找到,阿嘉也被友子告知她已接到日本唱片公司的工作邀约。

长篇影评

1 ) 海角删减与台湾往事

  【一】

纯本土制作的台湾电影上一次产生话题效应,要溯及到二十年前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海角七号》能在内地公映,充分反映了两岸再次迎来和解。

本小组存在之意义,就是台湾电影,遗憾的是似乎没有真正迎接过一部台湾电影的登陆公映。近年《不能说的·秘密》均为合拍片,虽然也能在上海电影节看到《九降风》等,却是小范围的领域。大家阅片千百的比比皆是,看过的台湾片也有百十计,告诉自己进次电影院有何难。

  【二】

有许多人不屑于说海角、评海角,但我们得承认《海角七号》跟杨德昌和侯孝贤确实不同,它是定位明确的商业制胜。此次引进,说实话我和几个朋友都完全没有预料到,几乎所有方言都被保留、依依不舍的送别也没动(删减见文末)。

海角里有没有政治,里面牵扯的“60年前”就是政治,海角被引进的事实就是政治操作。政治敏感从来不是一堆空话,你可以没看到,但没必要因为别人谈到就坐立不安,一起干爹骂娘,毕竟海角的成功已经是一个无法损害的事实。

  【三】

所有闽南语方言片区的观众(厦漳泉、潮汕浙南等地区)更应该进电影院看一遍,也许它能重新改变你对这种语言的印象,它依然充满魅力与活力,同时更应该站出来纠正下只有“台湾人能看得懂”的说法。

假使你已经看过了水印版、看过RIP版,何不再进一次呢。哪怕是带着偏见进去,没人会阻拦你,票价又不贵。真正关心台湾电影该从何谈起,我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电影院了,尤其是一个这么近的机会摆在了你面前。

===== http://ent.163.com/09/0218/20/52FADCGD00031NJO.html(视频) ======

此次内地影院上映的《海角七号》比起台湾版,做了一些删减,虽然不像一些港产片到了内地需要更改结局或是大改剧情,但很多网友都认为《海角七号》的删减不仅影响了原有的台湾风情,而且删减之处非常无厘头,不明白为何会被删。本文将从被删掉的音乐场景、被删掉的生活语言、被删掉的人物完整度三个方面来盘点内地影院版《海角七号》删掉的戏份,并将被删戏视频重现。

被删掉的音乐场景之“情书”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点题的七封情书中,第一封信有删减处理,“我只是个穷教师,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被去掉。听音乐就能听出来,主题音乐《1945》的旋律断掉了。不过后面并未改动,“你是南方艳阳下成长的学生,我是从飘雪的北方渡洋过海的老师”等情书旁白都流畅念完,《1945》更是余音缭绕。

被删掉的音乐场景之“大大”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大大之歌”《爱你爱到死》是片中非常有趣的一首歌,电影走红后,它在网站下载、手机铃声上热门一时。遗憾的是在电影院里,音乐拍子都出来了,一句“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居然咔嚓一声,没了。一同连累的还有民意代表主席那句“谁说咱恒春没人才”。去年都有《画皮》(看专业影评)、《非诚勿扰》(看专业影评)等“小三片”了,何必因为一句歌词跟个小女孩过不去呢?

被删掉的生活语言之“脏话”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魏德圣在接收采访时说,“不骂脏话就不是生活”,电影开头,摇滚青年阿嘉骑着铃木机车返乡,两次摔吉他,其中第一次有句大名鼎鼎的“我X你,我X你妈的台北”。知名人士吴念真解释说,这是台湾人宣泄情感的出口,有一个朋友甚至为了这句话两次进电影院。正如片中所骂,《海角七号》脱离了台北,全是台南的小镇,乡土生活气息浓厚。

被删掉的生活语言之“打架”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大半部片子里,阿嘉一直处于怒气百分百的状态,对继父不爽、对劳马不爽、对那一大沓的信更加不爽。其中以街头纠纷最具代表性,阿嘉自己没戴安全帽,还可以指控别人没戴。两个人都是话中带刺,视对方为无物。动手之前总要先打下嘴仗,影院版直接跳过,如同两人火气太盛,抱头就打。原版还有下面这样一个交锋升级的过程:——劳马(准备开罚单):“叫什么名字?”——阿嘉(对路边一条狗):“你叫什么名字,我X他妈的你叫什么名字,不要脸!”——劳马:“干!”(旋即动手,二人扭打)。

人物完整度的缺损之“茂伯”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张牙舞爪的友子小姐处处受气,她打算拉上行李直接离开恒春。正要来酒店练习弹贝斯的茂伯在门口拦住了她,递交上一封婚宴请柬。茂伯在重要时刻开口说日语,挽留住了友子。他的一席话可以说庄重加客气,跟平时的搞笑幽默判若两人。茂伯说日语也交代了一段历史过去,之前他也有月琴弹唱《野玫瑰》,却没有这段里来得正式。请帖内容在影院版被去掉,完整的对话如下:——茂伯(日语):“这是我弟弟的长孙,今天娶媳妇,晚上在庙口有酒席,请和我们一起同高兴吧,今晚请一起来!”——友子(失魂状):“恭喜”。

人物完整度的缺损之“水蛙”篇:

影响剧情指数:★★★★

无厘头指数:★★

庙口的露天酒席是《海角七号》里最出色的一段,众多人物欢聚一堂,同时交代了不少人物如劳马的过去。穿得一身喜庆的水蛙,依然在众目睽睽下和老板娘套起近乎,意外揩油。被质问时水蛙说出一番青蛙交配论,该言论惨遭剪刀,搞得他由始至终都是色兮兮,弱化了这份暗恋的单纯色彩,角色也不够丰满。——大大母亲问:“人家老板娘年纪比你大,然后有已经有三个小孩,最重要的是她老公还没死,你到底在干嘛呀你?”——水蛙答:“你看过青蛙交配没有?一只母青蛙背上贴着两三只公青蛙,那两三只公青蛙有没有在那边互相吵架的?没有啊!那人干嘛去计较那一男一女,两男一女的事呢?”——大大母亲(无奈状,拍水蛙肩膀,竖大拇指):“你厉害!”

(根据有心人的消息汇总,其他处的情书和茂伯的日语也有删减小动作。此次海角引进却几乎全部用数字拷贝上映,这显然有遭排挤)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96190/倡议书

2 ) anti台北的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终于上映了。

因为早就看过DVD版本的缘故,所以并未去电影院看。听了一些身边朋友的观感,也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似乎这部片子在大陆热度有限,远远无法与在台湾的火爆相提并论。

对于这样的境况,不觉得奇怪。《海角七号》,是一部很台湾,而非很台北的电影。你不理解当下的那个台湾,尤其是台湾南部以台客文化为主的本土文化,那么对这部《海角七号》就很难产生亲切感,产生认同感。曾经两次去过台湾考察,加起来的时间超过半个月。走访了很多标志性的地方,比如诚品书店、渔人码头、凯达格兰大道,再加上考察期间台湾当地教授连续填鸭式的授课,对于台湾很多方面的现状大体还是了解的。不过,严格来说,对台湾的直观了解和亲近,更多是对台北的了解,对浊水溪以北的了解。而对于南部台湾,那个只听得到闽南话的真正台湾,其实有的二手的观感——毕竟半个多月台湾的考察,在南部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5天,而真正见过聊过的依然是那些操着台湾国语,并不能真正代表台湾尤其南台湾文化的“非典型台湾人”。也正因此,对于这部《海角七号》,我可以从理论上去理解它在台湾走红的原因,但无法投入其中,去喜欢上它——毕竟个人喜欢的,依旧是那个大体上还算国际化但又有台湾特色的大城市台北,而非那些真正台湾的中小城市,乃至乡镇。

《海角七号》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我知道很多身边的朋友是带着看爱情剧的预期走入电影的——若有这样的预期,自然是会大失所望。的确,剧中有两段爱情戏,一段是呼应剧名那段由七封迟到情书叙述的六十年前的中日之恋;另一段则是主人公阿嘉与在台湾的日本人友子的恋情。不过,这绝不是这部电影的主线,甚至在我看来即使全部删去,也不会影响这部电影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爱情戏,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归根到底,《海角七号》是一部很台湾本土化的励志电影,一部讲述几个普通人成功组织一支乐队并成功演出的台湾版“阿甘正传”。而这部剧集之所以能够在台湾火爆,也就在与这几个人和其它一些配角都是很典型的台湾人,能够让大多数台湾人有所代入,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范逸臣扮演的主角阿嘉,一个在台北呆不下去,被迫回到老家的失意青年,一个七年级生(相当于我们说的80后),电影开首的那句““操你妈的台北 ””,已经道出了这部电影的主旨——这是一部无关台北的真正台湾电影。阿嘉的怀才不遇,其实反映了许多台湾当代年轻人的困扰,那种只能挣扎在自己乡土之上,无法融入台北大城市或者说台湾上层社会的那种怀才不遇;至于说永远操着闽南话的茂伯,则代表着老一辈的失落。虽然是国宝级的月琴大师,但是因为与乐队要求(可以将其视为现代社会的隐喻),而只能沦落至打打沙球,这个心路历程到之后的接受,无疑代表着老一辈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而最后的重操月琴的情节则是一种二次成功的希望;至于那个卖酒的马拉桑、唱着《爱你爱到不怕死》的八年级生,火爆脾气的交通警、修车行伙计,情节女工,无疑也是台湾市井阶层各类形象的代表。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真正代表着那种非台北化台湾形象的,是马如龙饰演的洪国荣,“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这两句话充分反映了台北以外尤其是台湾普通乡镇对于城市化的那种反感乃至厌恶。

就是这样与台北无关,台北无法容纳,甚至anti台北的真正典型台湾人,用自己的努力,最后真正的成功演出了——这样的努力并成功的励志情节,对于经济日益衰落,昔日四小龙意气风发不再的当下的台湾人,无疑是一帖自我勉励的良药。

是的,与我看来,《海角七号》的成功,是一种反映着台湾本土anti台北文化与励志故事交叉后的产物。并非所有的励志故事都能做到普世的,至少《海角七号》不能。不明白电影中人们对于台北的那种心态,不能理解台北以外台湾人的生存状态,对《海角七号》恐怕是很难会喜欢。

毕竟,《海角七号》是一部无关台北的台湾电影。
PS:《海角七号》要表达的,其实和昔年罗大佑的那首《鹿港小镇》很是类似。这里顺便再引一遍歌词,大家可以对照着看。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哦—-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3 ) 海角七号,你看得到

早先看完《女人不坏》不知所云,上网搜了很多评论,试图理出个头绪。无意就读到一条新闻,说徐克一行人到台湾宣传新片,效果不佳。《女人不坏》上映几天就下档,于是有网友打抱不平,评价台湾人没有品位,《海角七号》这种电影哪里可以PK《女人不坏》云云。

网络里现在出现了无法避免的怪现象:对于一本书的翻译品质,一部电影的文化价值的评价,居然只剩下极端的无与伦比和万劫不复,一点过渡都没有。

不想随随便便肯定一部作品,更不想随随便便否定一部作品。于是,我想把《海角七号》放在自己的天平上过过秤。

今年看了很多电影,除了《李米的猜想》和《非诚勿扰》,其他的也谈不上有什么感触。可是看完《海角七号》,我又神经兮兮地凌晨发短信给最好的朋友--不得不说--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片子。

台湾电影看的不多。《蓝色大门》加上后来的《不能说的秘密》,再到《海角七号》,少不了的台湾美景,波涛大海,一脉相承的安静,琐碎,平凡,动人。

幸运的是台湾导演没有像内地导演这样,集体缺失叙事的能力(冯小刚不算)。他们不讲春秋不讲三国,他们的镜头面对生活本身,他们的主人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活得艰辛,却活得真实。

友子哭着问,你为什么要欺负我,我一个女孩子离家那么远,工作又那么辛苦,你为什么要欺负我?无力的手打在阿嘉身上,打在他的心口。那一刻,再酷的男人也受不了一个女人如此柔弱的拷问。爱情在这一刻降临,被人质疑。笑笑,是不是虚无的风花雪月看得太多,等到爱情自然而然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不习惯去相信呢?

那个婚宴的夜晚,小警察踉踉跄跄地走到海边,看到大大和小男友并肩坐在岸边,那幅画面的美好尚且不谈。当小警察带着哭腔,拿出照片说,这是我的鲁恺公主,如果看到她,告诉她我回来了……大大挽着小警察的头,轻轻地吻了一下。那一刻,迅雷小组的敢死队员感受到的是一个萍水相逢的孩子的最真诚的安慰,再坚强的心也会融化。

马拉桑一开始的样子多半会有些招人讨厌,开口闭口的“马拉桑”,殷勤出击却遭到白眼相待。可是,生活就是这般神奇。即使是这样一个小人物,跑大饭店,跑小饭店,持之以恒地去推销自己的米酒,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前台小姐从最初对他的厌恶到后来的怜惜,直到最后的为他喜悦。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或许只是坚持不懈和半途而弃的区别吧。

今年看了《马达加斯加》,主流影评都调侃,配角当道。四只企鹅和那位New Yorker老太太本可以当选年度最佳配角,可是看了《海角七号》,我却要笑笑说,算了,这个奖还是给茂伯吧。水蛭染了红头发兴冲冲跑进来,他却拉着脸,说到,喂,那个灌篮高手,红色不流行了。“我是国宝”,是这个老头最执着的信仰。为了登台表演,他像小孩一样拉住马拉桑说,千万不要说你会弹贝司。“不要以为老人的心都是铁做的,我也会伤心!”听茂伯这么讲,有些好笑,却也有一丝感动。

年脉的友子祖母在忙完一天的活后,发现了手边的信件。天黑了,看不清她的面庞,看不清她的神情,甚至看不清那双手是如何颤颤微微地打开那些信。我们看得见的是阿嘉送信回来的时候,友子站在海边冲着远处的他抱怨,他不等她说完,跑上前,抱住她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如果,不会再有自责的离开,不会再有无奈的思念;如果,简简单单,只有我爱你,只有不分离。那该是多美好的事情。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说他们看出了台独和媚日,对不起,不要以为你们真的什么都懂,事实上你们不懂政治,更不懂爱情。

这就是台湾电影。这就是远在台湾的中国人。大陆近几年发展得太快,快得让大陆的中国人有些迷失自我。《女人不坏》《爱情左右》《赤壁》,每一部都是群星云集,讲什么故事已经不重要了,票房有号召力才是头等大事,激情戏,打斗场面,特技效果都成了必备武器。还有谁愿意去电影院品尝一下生活平淡的滋味?

谢谢海角七号,谢谢台湾的你们,谢谢你们保留着被大陆遗忘的淡定。

这是今年冬天的一个午后,因为海角七号,变得格外温馨而平静。

4 ) 海角七号换个男1就好了

一直都不看特别热的片子,担心炒作的成分太多,往往浪费了时间却看了大烂片,被欺骗的心情犹如明明约定去吃大餐却最后只喝到了小米粥,身心都悲愤的空虚不已。
《海角七号》也是一样,台湾上映不久通过口碑进入内地后就一直安静的躺在移动硬盘里面,久久没有被宠信。今儿假期无事,四处寻花问柳的我在硬盘深宫里点兵时,她离我的鼠标只有0.01cm,但是129分钟后,我爱上了这部电影。

众生相
政治手段彪悍又有柔情一面的代表主席,青春叛逆期的钢琴少女(口水一下),失去人生道路和爱人的不得志小警察,勤奋隐忍的业务员……地方虽小,却个个都有自己的辛酸和坚强,让人不得不爱的起来,哦,当然不能忘记那些穿bikini的美大妞(做ws大叔状)以及激萌的三胞胎(做ws阿姨状),还有长腿一直奔跑的元气台妹前台(又咽了一口水)

音乐
如果没听错,那7封情书的CV就是中孝介,初听便十分入耳,那首《各自远扬》唱起来才恍然,原来是他啊。前段时间看《夏目友人帐》便被ED那奇特又清新的唱腔给震撼过。
一边写文,一边放着吕圣斐的《海角七号 钢琴情诗》,又开始嗷嗷了:老娘要学钢琴啊学钢琴。

男主角
范逸臣转型的太多了,一开始在主演名单看到他的名字,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找到“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人”,以为只是特别感谢型NPC一枚,最后出staff,嘎?哦买糕,男主角就是他,我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翻唱I BLIEVE的花样小受的阶段呢。
可惜身材不够好,肉肉的太厉害了,但这不重要,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那股愤世嫉俗的劲儿演的扭曲了,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虽然本来电影也就是表达这个意思,或者说编剧不够好吧,或者他的身材不够好吧,总之这愤世嫉俗的感觉表达的不够平民化,蛮生硬跟脸谱的。丫跟友子的爱情也蛮生硬的,这肯定不是身材问题,是编剧问题,咱失望归失望,不能是非不分的。
也算是电影上小小的遗憾吧。
以上小节的牢骚只是因为太喜欢这部电影,才会如此的吹毛求疵啊。
毕竟,刚看完一遍相隔一分钟后便立刻决定又看了第二遍的情况足够让人害羞很久了。-v-

5 )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我一进某电梯,遇见三个台湾人操着“国语”聊天。突然一人大叫“马拉桑”,然后三人大笑起来,仿佛一起破获了某种密码。《海角七号》这部令人愉悦的电影令台湾人疯狂,票房超过4.3亿新台币,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
相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封闭式浪漫主义”,我把《海角七号》归于“开放式浪漫主义”。所谓封闭,即一电影一世界,关在屋子里喜怒哀乐,没有给现实生活留下一面窗。但《海角七号》不同,导演熟知台湾,更了解台湾人肚里虫子的习性。从“操你妈的台北”的台词,到代表“想放一把火,把恒春烧掉,让年轻人回来建设”,他老实地用了台湾人看台湾的眼光,拍一部台湾人爱看的电影。其实全世界文艺青年都知道,他们那个烂乐队怎么能排练一天就火了起来?但这个无关紧要,因为真实的分子已经弥漫于整个电影世界。
后现代艺术中,真善美的三足鼎,真为第一位。否则无论多么唯美,多么有教育意义,只能是二流。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陆近年的电影没有一流作品。从《英雄》到《疯狂的石头》、《集结号》,都只是讲一个故事,跟现实无关。这反映了大家在真实面前一致地吊诡,一致地畏缩。
反观台湾电影,真实是一个重要传统。从侯孝贤、杨德昌,到《黑狗来了》、《蓝色大门》等等,说的都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绪。台湾电影最大的敌人是伪文艺片,像《最遥远的距离》之类的。侯孝贤检讨说,是他把台湾电影业带入荒芜,因为大家都跟着他拍个人作品。其实学样却没学好,没学侯大师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却学了一肚子矫揉造作。
从叙事方式来说,学侯孝贤确实不如学杨德昌。《海角七号》就有杨电影叙事的影子,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生动,毕竟魏德圣是杨大师的徒弟出身。再看另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双瞳》,个人认为它是恐怖电影的一朵奇葩,沉郁诡异,价值还需重新认定。它的副导演,也是魏德圣。
从文化交流看,台湾对大陆基本是单向输出。音乐、文学,电影,我都吸取了很多养分。从这一点,我可能比台湾人还爱台湾。所以我对《海角七号》的商业成功是抱有拳拳之心的。我一度担心台湾电影因为囊中羞涩而枯萎。至今有台湾电影人担心,《海角七号》的成功会让人沉迷于大投资。50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我猜想张艺谋导演会很不屑,看看这些小岛寡民的穷酸相。
文艺从来不怕穷死,就怕被和谐致死。

6 ) 让别人去故事吧,我只想简单若白纸


这是又一篇与电影无关的评论。这里将要说到的是故事。我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晚上,我收到一条手机短息。完全陌生的号码,屏幕上出现离奇的字:

“老公你知道我昨天为什么没打你嘴吗?因为打在你脸上疼在我心里,你明白吗?我是永远爱你的!你吃饭了吗!那老娘们又打电话了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走错路的短信。我反复看着这条短信,觉得这真是有意思。这里面有故事。故事的背后还有更多故事。这么一条不算长的短信,却完全可以衍变成一部小说。这需要理解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当然,更需要吃饱撑了后的闲情。

我就是典型的易吃撑型,所以我对这条短信展开了无尽的遐想。大概人都有偷窥的天性,喜欢觊觎别人的故事。发错的短信、寄错的信、错拍的照片、错录的视频,都可能成为偷窥的窗口。而电影,其实就是一种最大的窗口。电影就是一种别人的故事。而有一些电影,比如《放大》,比如《海角7号》,就是别人故事里的别人的故事。

看别人的故事一般有两种目的。一个是从别人的故事里找自己的影子,一个是拽着别人这根绳子从自己的故事中跳离。这两种情况对于我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儿,后者可能更多。别人的故事能够成为一种麻药,让你忘记自己的故事,或者短暂性失明。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希望,自己能发生很多故事,后来年纪大了,就渐渐明白,故事还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好。

我现在特别怕别人说:你是个有故事的人。这简直就是一条凶猛的诅咒。有一种说法是:没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正确。我的理解是,那些能在心里积淀下来的,形成故事的记忆,总是黯然神伤。就像眼泪的连绵总比笑容的绽放更长久,快乐是轻逸的,便容易飘走,而悲伤是沉甸甸的,是向下的。因为沉重,所以积淀。

所以没有故事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动荡,没有起起落落,没有脚下的石头和头破血流。像偏安的南晋,顶难过的时候也不至撕心裂肺,顶快乐的时候不会肆意疯狂。平平淡淡,却塞满小乐趣和小幸福。虽然少了谈资,却也少了泪水,少了累累的伤口和坏天气时候的复发。所以有时候祝福一个人生活多姿多彩,倒不如祝福她淡如止水。

遗憾的是,幸福的人总是比较少。好像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而且,很多故事往往都无法说出,或者成为许多年后的一声叹息。我时常想,有多少故事会悄然地发生又悄然地消逝,埋葬在《花样年华》里的树洞里,埋葬在深不可测的人心里?人心浩渺,这大概是穷尽地球上所有的电脑都无法计算出的谜。如果未来真有乌托邦的存在,那应该是一个消灭了一切故事的世界。

但至少,在目前这个并不乌托邦的世界,我们离不了故事,我们都需要故事。豆瓣内外的文艺青年们都需要故事。艺术家们更需要故事。故事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尤其是那些发生在艺术家自身生命里的故事。他们拥有这些故事,有点儿牺牲了自己成全别人的意味。而向艺术家靠拢的文艺青年,则是处境危险的准雷锋。

所以说,文艺青年是一种前景并不乐观的职业。那意味着生命中将可能充满故事。所以我痛恨别人说我是文青。我不愿做别人的手纸,沾满眼泪、鼻涕、血迹和屎。貌似丰富多彩,却残破不堪。我宁愿自毁容颜,做个毫无内涵的白纸,做一个低俗的粗人,做一个附庸风雅的文盲,做一个没有故事却快乐的伪文青。永远保持在无限靠拢的行进状态,并永远都不掉进文艺的无底深渊。





7 ) 海角七号:内地版和台湾版的区别

我是在去年11月份看的海角七号。很有趣,竟然是家乡来自离恒春不到100公里的我的老板推荐给我的片子。那时候海角七号已经在台湾大红,红到里面的男女配角路人甲小米酒宝石珠都火遍台湾,范逸臣早已游完裸泳庆祝票房,北京这里还只是在文艺小青年中间默默地传递。

看完老板问我说,里面都是台语,你们能理解么?我说,虽然是台语,但这部片子里面的风土人情跟我们三四线城市的乡下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那些摆在乡村空场露天的婚宴,那些硕大无朋的卡拉ok设施,那些酩酊大醉的丈夫和在城里没混好落魄回家的小青年,都是无法变化的。能把台湾的乡土做得如此成功,恐怕就是这片子被称为半死不活的台湾电影希望的原因吧。

看完之后,我不遗余力地向周围人推荐这个片子。很快,听到说海角七号要在内地上映的消息。我跟B说,我们一定要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就算是贡献票房作为对看D版的补偿吧(当然,相比我看了赤壁三次的记录,这个还不算什么)。本来说是圣诞档,于是我每天喜滋滋地等着。可是很快,就传来说这电影不和谐的声音。我顿时郁闷了,这哪里不和谐了?从头到尾跟和谐没有半分关系嘛!哦,原来是说殖民色彩太严重,可是,台湾是日本殖民地台湾和日本关系很好台湾老人都会说日本话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啊。这么好的一部片子都不公映,那内地还能放台湾的哪部片子?好在据说是有人和我想法一样,但显然,海角七号已经错过了贺岁档这什么片子上映都能赚钱的档期。不幸中的万幸是,还赶上了情人节这最后一个算是有点意义的档期。

等来等去,我终于赶到周六清早的第一场半价场次。也许是大早,影院里只有不到十个人,可能中午之后会好点吧;但看看影院放映的场次,一天只有四场,其中两场是不招边际的时间:
海角七号 09:10 6 25
海角七号 18:00 6 50
海角七号 20:20 6 50
海角七号 22:35 6 25

周日也是如此,而上映已经一个多月的赤壁,每日还有两场……一天四场是什么概念?我记得去年顾长卫的《立春》这样的小众文艺片,一天也是两场。好吧,不管什么原因,能上映的海角七号总比那一堆不能上映的炮灰电影强很多了。

内地版的海角七号,我能发现的,与DVD版的电影有两处删节:

1. 在婚宴上,水蛙倾诉他喜欢老板娘的事情,说到“一只母青蛙后面跟着好多公青蛙”这一段。这段删掉我觉得算是情有可原,根据内地电影“老少咸宜”的准则,删掉一点笑话还是能保持全片的风格的。

2. 友子要走的时候,茂伯突然赶过来,用日语说:“友子小姐”的片断。这是片中茂伯第一次说日语,看碟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所不知道的日本对台湾文化影响之深。茂伯的日语非常流利,后面还跟着好长的一段诸如谁儿子结婚特意来送请柬敬请光临一类,但内地版把“友子小姐”后面的那长段话全部删掉了。这个删节看得我很是无语,没想到XXXX的剪刀如此锋利,总能一针见血地剪掉那些不想让大家看到的情节。如果不是我对之前看过的版本印象较深,估计这边也就给放过去了;但少了这段话,贯穿整个故事的日本和台湾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少了很多意味。

我们那不到十个的观众还是在影院很高兴地看完的全片。只是不知道经过这么多的波折,海角七号在内地的命运还会如何。以前也有电影一开始场次特少后来观众反应热烈不断加场的情况,但在我看来,海角七号似是没戏了。就让这部片子继续在有限的范围中流传吧,顺便提一下,我老板的父亲和片子里的茂伯一样,说得一口日文。

8 ) 七封情书

第一封: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友子,太阳已经完全没入了海面   我真的已经完全看不见台湾岛了   你还站在那里等我吗?   友子,   请原谅我这个懦弱的男人   从来不敢承认我们两人的相爱   我甚至已经忘记   我是如何迷上那个不照规定理发   而惹得我大发雷霆的女孩了   友子   你固执不讲理、爱玩爱流行   我却如此受不住的迷恋你   只是好不容易你毕业了   我们却战败了   我是战败国的子民   贵族的骄傲瞬间堕落为犯人的枷   我只是个穷教师   为何要背负一个民族的罪   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我只是个穷教师   我爱你,却必须放弃你   第二封:      第三天   该怎麼克制自己不去想你   你是南方艳阳下成长的学生   我是从飘雪的北方渡洋过海的老师   我们是这麼的不同   为何却会如此的相爱   我怀念艳阳…我怀念热风…   我犹有记忆你被红蚁惹毛的样子   我知道我不该嘲笑你   但你踩著红蚁的样子真美   像踩著一种奇幻的舞步   愤怒、强烈又带著轻挑的嬉笑…   友子,我就是那时爱上你的…   多希望这时有暴风   把我淹没在这台湾与日本间的海域   这样我就不必为了我的懦弱负责   第三封:      友子   才几天的航行   海风所带来的哭声已让我苍老许多   我不愿离开甲板,也不愿睡觉   我心里已经做好盘算   一旦让我著陆   我将一辈子不愿再看见大海   海风啊,为何总是带来哭声呢?   爱人哭、嫁人哭、生孩子哭   想著你未来可能的幸福我总是会哭   只是我的泪水   总是在涌出前就被海风吹乾   涌不出泪水的哭泣,让我更苍老了   可恶的风   可恶的月光   可恶的海   第四封:   十二月的海总是带著愤怒   我承受著耻辱和悔恨的臭味   陪同不安静地晃荡   不明白我到底是归乡   还是离乡!   傍晚,已经进入了日本海   白天我头痛欲裂   可恨的浓雾   阻挡了我一整个白天的视线   而现在的星光真美   记得你才是中学一年级小女生时   就胆敢以天狗食月的农村传说   来挑战我月蚀的天文理论吗?   再说一件不怕你挑战的理论   你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星光   是自几亿光年远的星球上   所发射过来的吗?   哇,几亿光年发射出来的光   我们现在才看到   几亿光年的台湾岛和日本岛   又是什麼样子呢?   山还是山,海还是海   却不见了人   我想再多看几眼星空   在这什麼都善变的人世间里   我想看一下永恒   遇见了要往台湾避冬的乌鱼群   我把对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只   希望你的渔人父亲可以捕获   友子,尽管他的气味辛酸   你也一定要尝一口   你会明白…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我在众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低喃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第五封:   天亮了,但又有何关系   反正日光总是带来浓雾   黎明前的一段恍惚   我见到了日后的你韶华已逝   日后的我发秃眼垂   晨雾如飘雪,覆盖了我额上的皱纹   骄阳如烈焰,焚枯了你秀发的乌黑   你我心中最后一点余热完全凋零   友子…   请原谅我这身无用的躯体   第六封:      海上气温16度   风速12节、水深97米   已经看见了几只海鸟   预计明天入夜前我们即将登陆   友子…   我把我在台湾的相簿都留给你   就寄放在你母亲那儿   但我偷了其中一张   是你在海边玩水的那张   照片里的海没风也没雨   照片里的你,笑得就像在天堂   不管你的未来将属於谁   谁都配不上你   原本以为我能将美好回忆妥善打包   到头来却发现我能携走的只有虚无   我真的很想你!   啊,彩虹!   但愿这彩虹的两端   足以跨过海洋,连结我和你   第七封:      友子,我已经平安著陆   七天的航行   我终於踩上我战后残破的土地   可是我却开始思念海洋   这海洋为何总是站在   希望和灭绝的两个极端   这是我的最后一封信   待会我就会把信寄出去   这容不下爱情的海洋   至少还容得下相思吧!   友子,我的相思你一定要收到   这样你才会原谅我一点点   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   就算娶妻、生子   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   一定会浮现…   你提著笨重的行李逃家   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单地站著   你戴著那顶…   存了好久的钱才买来的白色针织帽   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你安静不动地站著   你像七月的烈日   让我不敢再多看你一眼   你站得如此安静   我刻意冰凉的心,却又顿时燃起   我伤心,又不敢让遗憾流露   我心里嘀咕,嘴巴却一声不吭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   将如阳光下的黑影   我逃他追…我追他逃…   一辈子   我会假装你忘了我   假装你将你我的过往   像候鸟一般从记忆中迁徙   假装你已走过寒冬迎接春天   我会假装…   一直到自以为一切都是真的!   然后…   祝你一生永远幸福!

短评

一个煽情故事,几封日本信写得酸不拉叽的。没有台湾本土经历的感同身受,所以完全没有被打动。

9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老阿公你好有才呀

12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台湾片还是走文艺路线比较舒服,觉得比不能说的秘密成功,虽然都是音乐+爱情。很喜欢那个弹键盘的小姑娘!遗憾也有,节奏开始太慢了。。。

1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故事太弱

22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较差

电影粗糙。风光真美。

26分钟前
  • 水木丁
  • 还行

不错。故事讲得挺舒服,小人物都很真实也可爱。两段爱情线,显然尘封在信盒里的那段更动人。那场一夜情而来的爱情,我觉得也不是全然杜撰,人在脆弱的时候会对温柔格外敏感,只是后面渲染的有点过。给老太太送信一段没有过分煽情,这一点基本满意

30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除了那几封信,其余不足观。怎么就那么火了?弄得我都要怀疑是不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世界的评价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3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电影很童话,但是依然很喜欢

36分钟前
  • yuanmufaye
  • 力荐

或许女生会更喜欢一些,因为不大真实,只好用梦境来形容吧。。。。好像所有人都不在状态,不对弦。但台湾本土人认为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37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39分钟前
  • 美神经
  • 推荐

有些桥段真是忍受不了

42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还行

老头儿超搞笑

47分钟前
  • 悟怡
  • 力荐

给未来的情书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我就是喜欢海角七号和不能说的秘密。(好像没多大关系)

54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如果不是音乐。

57分钟前
  • 言由
  • 还行

今天才看了这电影,也是好电影.然后又略纠结了

59分钟前
  • uffy
  • 力荐

每个人都很平凡,每个人都很有魅力。

1小时前
  • 眠去
  • 还行

难看

1小时前
  • Charlie
  • 较差

温暖。不管《海角七号》现象的出现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台湾电影都需要如此一剂强心剂,重新振奋。魏德圣正是以他的草根身份写出了这部伟大的平民史诗。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这漂洋过海却依旧不淡不忘的爱情实在太迷人,深深泪下。最喜欢这种又感人又好笑的电影了。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