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先知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解读大BOSS是怎么陷害约翰的
最近刚补完了这部电影,悬念和节奏都控制的很好,直到最后才揭露真正的黑手。很多人似乎没理解拉马是怎么陷害约翰的。大家认为拉马无法控制先知系统和约翰的行为,他怎么能让约翰去杀人呢?其实拉马是应用了先知系统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也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先阐明系统的两个规则:
1、一旦发生预测,不论过程如何变化,嫌犯一定会去杀被害人。
2、知道预测的人有能力去改变未来。
这两个规则拉马是知道的。也就是说,拉马设计时并不需要考虑约翰是否逃跑,他只需要构思一个陷阱,比如用匿名信引诱约翰去旅馆和被害人碰面。而在他设计好这个陷阱时,先知系统就会自动预测。此时无论约翰是否逃跑,在规则1的作用下,即使事情发展和拉马设计的不一样,约翰和被害人最终也会碰面。如果他不逃跑被逮捕,那么拉马陷害除约翰的目的也能达到。
这里的先后顺序是这样:
一、拉马设计陷害约翰(设计过程不重要)。
二、先知系统发生预测,规则1生效。不论约翰是否按照拉马的设计行动,他最终都会去杀被害人。
三、接下来有多个可能性:
(1)、约翰没有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就被拉马引诱到旅馆和受害人见面。结果是不论约翰杀死受害人还是被其他人阻止,他最终都会被逮捕。
(2)、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不逃跑或逃跑过程中被抓,结果也是被逮捕。
(3)、约翰看到先知系统的预测,成功逃跑且直到案发时间都没有被抓到。此时规则1发动,约翰必定在预定时间和受害人见面。
上述几种情况不论哪一种发生,最后拉马都能达到排除约翰的目的。
四、约翰和受害人见面,此时规则2发动,即看过预测的人有可能改变未来,所以约翰没在预定时间杀被害人。er最后拉马没有杀约翰也是规则2在起作用。
真相就是:先知系统不但有预测功能,还有强制功能!一旦被预测,除非被知道预测的人阻止,否则不论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偶然因素,嫌犯最后都会和受害人见面,而且都会试图杀人。
假如先知系统被大幅推广,必然产生两个问题。
1、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会被预测,这个时候放弃杀人行为的人就会增多,导致无法识别有效识别真正的罪犯。
2、真正的犯罪者利用系统规则1来陷害他人,只要设计一个陷害计划就会被自动预知,之后被陷害者就会被逮捕,幕后黑手则逃脱制裁。
所以说,先知预测的强制性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2 )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名副其实的好片子
这是一个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看完以后让人觉得名副其实的好片子。
犯罪预防科,遵循的一个原理就是事情发展的必然性,比如一个球抛向空中,必然会落到地上,所以人可以在其下落轨迹上接住它。这里有三个关键的先知,他们是人,却被控制在营养液中终日昏睡,就因为他们不同寻常的预知能力。凭着对未来的预知信息,警察找到可能的犯罪分子,在他实施犯罪之前逮捕他。而靓汤,从一个逮捕者,变成一个被逮捕者的时候,才发现这套看似完美的体系背后的漏洞,以及这个漏洞被人为操纵的可怕后果。警察的天职到底是抓到罪犯,还是预防犯罪保护无辜的人?不同的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后果。总之这个脑洞很大但很好理解,也确实是一部从头到尾没有一处不精彩的好片。
3 ) 解析电影少数派报告
仅就电影剧情分析,小说原著没看过就不说了,有空再看,仅谈谈我对电影的理解
=======================================
在后面的剧情中知道,杀人的房间里同时还有女先知在场。
时间线1.1:【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约翰去杀克劳,克劳被杀。】
这是先知们预测到的可能之一,但是并不是显现出来的影像,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当时女先知就不可能在场,而且因为约翰就是防罪中心的,所以他看到自己杀人是肯定会有所采取措施的,所以时间线1.1是会转变成时间线2.1。
时间线1.2:【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约翰见到克劳最终没杀克劳而选择逮捕克劳】
选择没杀克劳,所以这可能是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
时间线2.1:【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约翰去杀克劳,克劳被杀。】
这是先知们预测到的可能之一,也是最终显现出来的预测影像,影像中有女先知,也有约翰故意杀克劳的影像。
时间线2.2:【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约翰没杀克劳选择逮捕克劳。】
选择没杀克劳,所以这可能是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
时间线3:【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约翰没杀克劳选择逮捕克劳,结果克劳胁迫被杀。】
这是电影真正发生的主线剧情,也可能是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也可能是会显示出来,但是被拉马给操纵掩盖了。
因为约翰会因为知道1.1的未来所以1.1会变成2.1,2.1的影像显示后导致约翰逃跑一系列波折后并带走先知,而进一步的选择之后,2.1的预测最终变成了3.
这一切先知们都是知道的,并在暗中促成一部分条件,导致了整个电影的故事。
========================
时间线2.1的预言
电影00:39:55
克罗:你不杀我。
电影00:41:20
克罗:安德顿,等等!
约翰:再见,克罗。
-------------
时间线3的事实
电影01:47:07
克罗:你不杀我?
电影01:48:38
约翰:再见,克罗。
克罗:安德顿,等等!
两个对话,台词一样,结果都是克罗死了,但是顺序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
为什么说约翰的犯罪是预谋犯罪。
主角说过,过去六年里他都在想1.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是什么样;2.如何处置那个绑走他孩子的人。
电影1:11分时,约翰老婆对警探说“他很激动”
警探说:“约翰拿着枪看家庭录像,天花板上被他打了个洞”
显然约翰心中充满了愤恨,6年里都会想到如何对付绑匪,这就是蓄意犯罪的预谋前提,然后还缺一个目标,就是被杀的那个克罗,克罗是被老头安排的在约翰到现场后才被发现是绑匪身份(伪),所以这是一起蓄意犯罪+冲动型犯罪的结合体
================================
电影00:34:07
约翰:还不止如此,我发现许多案子都有影像失踪
(说明防罪中心把少数派报告给删除了,导致第二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被删,其实是老头干的,不能有意见不一致的预测结果,不然就证明了先知的预测的多样性,导致防罪本身不可靠,不确定的话防罪中心就无法可靠的建立,老头想让防罪中心可靠合理的建立起来,就必须删除那个不确定的东西,如果预测目标对象在未来的事件中第二个结果是没有杀人,那么这个没有杀人的结果预测影像就被删除了,防罪中心默认这个目标是一定杀了人的,所以前去逮捕目标。所以这个系统可能冤枉过无辜的人。
电影00:59:51
老太太:偶尔他们也会意见相左。大多数时候,三个先知看到的都是一样,偶尔,其中之一会不同。
约翰:我为什么不知道这些。
老太太:因为这些关键报告都被毁了。
约翰:为什么?
老太太:犯罪预防中心想继续运作,就不能让人觉得不可靠,司法系统容不得丝毫怀疑,尽管合理,却仍旧是怀疑。
约翰:你是说我冤枉过人?
老太太:我只是说那些被控谋杀罪名的人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约翰:伯吉斯知道关键报告的事吗?
老太太:我跟拉玛开过玩笑,我们是防罪中心的父母,父母眼中的孩子总是完美的。
老太太:拉马当然知道,但当时我们两人觉得无伤大雅。
约翰:对你来说无伤大雅,但假如我冤枉过无辜的人呢?如果国人知道,那么这套系统就会崩溃。
老太太:三人中最有天赋的那个拥有少数派报告
说明这个系统被设计成,女先知与双胞胎意见相左的时候,会删除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不杀人影像),会只显示第一种报告(杀人影像)女先知是三人中能力最强的但是为什么系统不采取女先知的预测结果而是采取双胞胎的呢,之前说过这个系统不稳定,当一个杀人影像出现后(女先知预知第二个可能出现的未来结果:目标没杀人),说明这个结果多样性,系统不可靠,说明这个这个结果虽然可能会没杀人,但是为了掩盖不可靠性,所以系统被设计成只要是目标出现,只显示杀人的预测结果,无视没杀人的预测结果。女先知是系统中能力最强的,也是能预测到未来可能性最多最远最深最广,双胞胎是辅助,女先知是关键。女先知与双胞胎共同完成预言,但是女先知可能会给出第二种预言,所以系统无视第二种。这个系统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
先知劝约翰的目的是不让约翰故意杀克罗,这样就能触发克劳胁迫约翰自杀的剧情了。
约翰不是故意杀克劳的,所以事实不是时间线2.1所展现的那样,所以这套防罪系统是不可靠的,但是其他人不知道真相,约翰被囚禁,拉马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在电影01:58:54处女先知太淡定了,女先知并没有提前告诉约翰警察来抓他了,而是到了最后一刻逃不掉的时候才告诉他快逃,并且在02:00:43处,女先知依然非常淡定非常淡定,仿佛这一切女先知都了如指掌,想必女先知是在预知未来中看到了后面拉马会被当众揭发,约翰的前妻会救约翰这些事情的。之所以这么淡定让约翰被捕就是为了之后的揭发。
合理的解释就是,先知会选择性的显示出她所能预测到的所有个可能发生的未来之一。但是先知能预测的未来是随条件变动而变化的,预测的影像却是固定的,但是未来还是会变化,所以还有很多可能。
电影01:35:48开始,雨伞、气球、女路人、下雨.....先知这一系列的预言说明这一切她都已经看到且计算好了。
电影01:57:09表明,先知能预测各种不同的可能所造成的未来结果,先知对约翰和前妻所描述的正是另一个可能会发生的时间线。
电影的这一切女先知都知道,女先知只用去触发未来的条件就OK了,女先知想要自由,所以触发了约翰这个条件,接连触发之后的所有条件,所以导致了一系列后面的故事,最终先知们得到自由,这一点女先知也预测到了。
4 ) 没有少数派报告的少数派报告
很多非常好看的电影基本都是改编自小说,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也许是我方法不对,搜了很久都找不出来。根据经验来判断,由于电影的商业倾向比较明显,往往会扭曲小说中无以言喻的经典创意和主题灵魂,而我肯定这部电影也是跟小说有些出入的。等我以后看了小说再来补充其他不同的观点吧。
矛盾的地方有几处,而不易解决的问题才会引起我们对电影对于某一方面,或人性,或生存,或环境,或未来的一些思考,这样才是一部好电影。
第一:到底存不存在少数派报告?
在阿汤哥试图找到少数派报告时,我误以为安娜芙丽被杀的真相存在于少数派报告中,而少数派报告的定义是(如果有这个定义的话):三名“先知”一起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杀人企图。当出现分歧时,
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定案,但最后若证明少数那一方是正确的话,则会秘密保存一份少数派报告。但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少数派报告,三个告知预测基本一致,最强先知也亲口对他说出NO,没有The
mornityry report。在阿汤哥被预测杀人时,也希望从安嘉莎身体中得到自以为“不会杀人的少数派报告”,但最终他还是跟三个告知预测的一样,若不被阻止,则必定会发生,尽管你可以做出选择。
第二:删除的报告即为少数派报告,但也是“预测会犯罪的报告”,不是“不会犯罪的报告”
女先知母亲安娜芙丽被害的事,三个先知预测一开始是不一样的,双胞胎预测的是第一次命案的发生,而安嘉莎预测的是第二次命案的发生,但由于画面极其相似,工作人员也看不出区别来,虽然防罪中心也成功阻止了命案的发生。由于第二次命案是没有被阻止而实际发生了的,安嘉莎一直都在回想这个画面,却被工作人员当作所谓的“回音”予以删除。这份被删除的报告就是少数派报告,一直存放于
安嘉莎身体里。所以之后调查员得到女先知的这份报告,指出女先知与其他两名双胞胎不同之处,并提出疑问的时候被拉玛枪杀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清晰了,其实整个故事绕到“少数派报告”只是为了找一个关键点来撑起整个局面,而主题思想是预防犯罪中心真的是切实可行,对大众有利的吗?不妨来看最后拉玛的选择:
1,杀了阿汤哥,防罪中心是切实可行的,但自己的余生将会在痛苦中度过(变成植物人,眼前不停地播放凶案现场的画面,永远痛苦不堪)
2,不杀阿汤哥,即宣布防罪中心是不可靠的,自己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但最终他选择了自杀,不敢说这样的决定是对的。但起码说明在防罪中心的预测,只是一种可能性,至少在抓到所谓的将要犯罪的人之前,他还有几分钟的时候来决定是否最终实施犯罪,这便是防罪中心最不可靠的漏洞。
最后关于阿汤哥被陷害的情况,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查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涉及到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大体是拉玛雇了一名监狱里的犯人科罗,制造杀过他孩子的假象,以此来勾引小汤杀死科罗,不管过程如何,终有一天他们会见面,他会被假象迷惑而杀了科罗,而这些杀人过程的出现,又是先知们预测出小汤会杀人,小汤才去劫持女先知,找那份清白的报告,才会因为种种事件遇到科罗,才起了杀心,才会导致预测中心报警。这样的话就非常矛盾,简单点说像这样:你说我要杀人,我因为你的这句话才去杀了人。而你不说我也不会去杀人,但你的预测又是对的。我要抓狂了。。。。
想多了脑壳痛,睡觉!
5 ) 少数派报告◎被删除的意识
当我们充分的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在不断的出卖我们的隐私,我们成为无可隐慝的透明人,但是其码,我们还有最后的选择权,在许可下。---题记
我向来喜欢看富有挑战性的电影体裁,但并不代表我喜欢看大制作,大手笔的电影。《星球大战》就除外,我看不出这部讲述人类未来战争史的电影有什么地方值得被歌颂,那些老套的剧情和天花乱坠的运用电脑做出的画面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我甚至觉得它还没有日本架空小说《银河英雄传说》来得精彩,如果银英传能拍成电影,那么花多少钱我都会想一睹它的风采。
由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电影向来不能只看电影的质量,而应该从精神上去相信导演,相信这部作品中,他会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一个不会令我们失望而且必要的信息。正如当我们用心的将电影《The Matrix》(《黑客帝国》)看一遍思考一遍,你就能得到一个让你感到惊恐万状的结果一样,这部电影也同样传达着相同的主题:意识能否被删除,意识能否影响未来?
在未来高科技无处不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时,甚至于未来发生的事情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的思想可否在下一秒钟,做出自己的选择?为了预防犯罪,为了平息高谋杀案比率的增加,运用科技的不断努力,已经可以通过“预测”来达到预防犯罪了。当一个人的犯罪意图已经产生时,他就被宣判有罪,接下来,他的犯罪目的不会达到,因为已经有警察将他在现场逮捕。
电影《Minority Report》,抛开那些精彩绝妙,惊心动魄的画面不论,单从精神内涵上来说当未来可以被预测的时候,是否觉得有些可怕。当这种“预测”的能力被用在阻止犯罪发生这种令所有人都深感遗憾的事件上时,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取得了很好效果的预警机制,实际上潜伏着一股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反控制的行为意识。
意识,就象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被轻易的读取,也能在人类主观的控制下发生极速的转变。在这部电影中,意识就是人类控制的对象。人类以为控制了意识,就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但却忽略了意识既然是人类大脑发出的信号,也会在下秒中被改变。或许在这一点上,所不能控制的不是意识被读取的过程,而是意识所要导致的结果。那些被预测的未来是不会被改变的,因为被杀的人还是会被杀死(尽管在电影中,大多数被害人都在最后时刻因为擒获了凶手而得以继续活命,但是少数人还是会被杀死)。最后,只要有少部分人被杀死,这个“犯罪预测”系统就是不完善的。那么,那些希望这个系统永远运行下去的人就会利用这个系统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包括运用间接改变意识这种高明的手法,企图蒙骗过“犯罪预测”。到了这个地步,这个系统就成为可以成为少数人控制未来的武器,再到最后,不说你也会明白会出现什么。
Minority Report少数派报告作为被遗忘的预言,它真正预言出在一片完美形式下不被人们所注意到的少数意识,这些意识或许是好的,或许是坏的,或许总有一天,它会毁灭掉这个世界。
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在当下所做出的意识就是在过去所被预测中的结果。
6 ) 浅谈影片的十几个漏洞,请喷
少数派报告算是逻辑缜密了但还是有些伤
理念方面:
1、因为刑法不仅仅惩罚杀人既遂,对被预测的谋杀未遂犯定罪并拘禁是合理且可行的。如果根据预报提供的线索,寻找证据并能够确定嫌犯有杀人意图,那么嫌犯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行凶未遂则成立杀人未遂。故,根据预报定罪有可行性。电影基调认为未实行即不构罪是错误的。结尾处将所有犯人释放是不合适的。
2、预测系统行之有效。六年间大大减少恶性犯罪发生率。虽然可能被利用而欺骗,但机率相对较低。要知道现实的司法体系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裁判。是不是有可能出错就要全盘抛弃呢。那么法院存在的价值也要打折扣了。
3、西方人的理念是强调个人自由。东方人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牺牲三个人的自由而确保整个预测系统正常运转似乎是电影所不能容忍的。个人以为自由权和生命权是不可划等号的。三个人的自由权和几千几万可能被拯救的被害者的生命权孰轻孰重呢。
剧情方面:
1、老头可以雇佣两名流浪汉甚至更多先后去杀先知的母亲,此举同样可以瞒过系统,且不易暴露。或者可以利用权力暂停预测系统,杀完后再启动。再或者可以将先知母亲永久拘禁起来。总之,在若干方式中他采取了最愚蠢的。
2、明知主角的妻子发现了他的阴谋,老头没有任何举动而放任她离开营救丈夫,此举非常不智。
3、主角已被通辑,他的旧眼球居然还能通过预防局保安系统的扫描让人无法理解。主角已被监禁,她的妻子居然还能使用他的旧眼球闯入监狱也十分的匪夷所思。
4、主角的妻子好大的面子,一个电话就可以让主角的旧同事将未经确认的图像发送到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5、主角在片中得到了两个黑道朋友的帮助,这两名朋友帮助他的理由十分牵强。一个是因为被抓后进了监狱大学十分感激。一个是因为已经被通辑的主角威胁他身负案底,大哥你都自身难保了,那威胁有啥用啊。
6、老头为啥要自杀啊?
7、主角的孩子哪去了?
8、养花的老太太说有好多吸毒者的孩子都有预测的能力,为啥整个预测局就有三个。你多找几个让大家换换班行不。
9、你把三孩子送到荒野的一个小木屋还说要发挥他们的兴趣安度余生,这是整啥事啊,让他们三P啊?
7 ) 情节还是不错的
影片的故事框架来自疯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个短篇,其寓意简直像是为911后的美国人度身定作的,即“为了人身安全,你愿意放弃多少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在当今世界,为了乘坐飞机,我们可以接受搜身等检查;但乘坐地铁你愿不愿意接受身份核实?影片假设,50年后的华盛顿特区市民愿意接受无时无刻的身份检查,当然不是由活人来搜身,而是借助科技手段。
当你能预知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时,你的行为是否会改变“命中注定”的结局?
说到故事的发展,那可谓是一波n折。
在看电影时,你会以为推理到了真相:一是认为根本没有人设局(正好设局这个说法沉溺了很长一段时间),二是断定Anderton要杀的人就是他的弒子仇人。
没过多久 脸被打得啪啪响,我所认为的“真相”,背后的基础竟是谎言!大幕拉开,又一层大幕,这才看得爽。Anderton在为自己的清白推理奋斗,在一次一次的奇观冲击下,我们也在真相的迷雾中摸索。幕布拉开,终极恶人终于揭晓,影片进入令人紧张激动的高潮阶段。在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下,在一次一次的背腹受敌中,我们为所有正义的人紧捏一把汗。而当真相揭晓,善恶有报,但贯穿影片,悬而未解的谜题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期待中。不仅“真相”背后是谎言,整个预防犯罪局,整个体系,整个安宁祥和的乌托邦,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自由的“谎言”上。不得不让人想起康德对于“自由意志”的呐喊(Agatha:“我厌倦了未来”),以及《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Harvey Dent谎言揭穿导致的动乱。“真相”与“谎言”,在故事内、电影全局中都形成了巧妙的互文。
然而,该片本来就不是以画面取胜的。甚至,斯导最近迷上了朦胧美,画面颗粒感在影院看起来非常强烈,而且故意削减色彩饱和度,令本片呈灰暗青冷基调
其实,本片重点在于悬疑/惊竦因素,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尤以科林法雷尔同学的角色设定颇为精彩,其离奇遭遇实和《洛城机密》中凯文斯帕西同学的角色篦美。
阿汤哥这回显然是矛足了力,也总算让偶看到赶着追自己眼球是怎么实现的,可怎么着都不能让铁石心肠的偶感动,实在是比较遗憾。
有些说不通的漏洞。。。而且控制电脑的那些手法酷炫得有些装b太浮夸。。。。
好看呐!创意已然匪夷所思,还不乏所有商业片的元素,靓汤还是很帅气的。一次次令人瞠目的情节反转,虽然这设定肯定会有点漏洞存在,不过真的满足了。"I'm tired of seeing the future".
另一种形式的反乌托邦 当然我在阿汤哥的面前会忘记一切原则标准
改编自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全面回忆》、《银翼杀手》亦是出自其笔下。迪克原著小说经斯皮尔伯格改动后,难逃库布里克《人工智能》被其接手后走向光明的命运,渗入大量亲情描写,最主要的是一举推翻了司法系统的权威性。这依然是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
好看的科幻片,最经典应该是男主在女主指导下躲避追击的一段,女主可预见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有科幻,有深度,高水准的商业片,就是先知这个梗用得滥了。
比较有新意的科幻电影,虽然有些细节不太能禁得起推敲,但抛出的概念却发人深省,不失为一部动作场面精彩、想象力丰富的成功商业电影。能改变的都不是过去,能预知的都不是未来。★★★☆
还不错,但这个豆瓣剧情简介是谁写的,和真的剧情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以为达到哲学高度 但到最后所谓的少数派报告也没出来过 大导演也会烂尾
其实女先知才是真正的策划者,捉奸案在案发很短的一段时间才被预知,为什么男主的杀人案却提前那么多时间被预知了?就是先知故意的,让男主有足够的逃跑时间!而且拉玛只能做到雇人扮演拐走男主儿子的人贩,他又如何确保男主找到他并杀死他?如果没有先知的预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所有的起因都是因为先知给男主看她母亲的被害影像开始的,并一步步引导男主找到假人贩,先知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获得自由,并且她成功了!
我对那先知真是受够了,斯皮尔伯格的烂片.
水准很高的商业片,虽然有着不少的逻辑漏洞,但依然很精彩。尤其是他带着预言家躲避追捕时预言家给他的忠告一一应验的那段情节,让我在看时不禁惊呼:太NB了!美国人的想象力着实让人赞叹,国人在短时间内是绝对无法企及的~~
三星半,尴尬的分数。逻辑bug实在太明显了,故事立意可讨论性很大。既然未来已知,就无需行动,一切已定;如果偏去改变,如何还说未来已知?从犯罪学上看,犯罪的事实逻辑未发生就逮捕人,这对于讲证据的欧美法典也不符,有性欲不代表就会去强奸吧。。。视觉展现场景想象蛮厉害的。7.4
好多年前看的,当年是脑洞非常大的故事,现在来看也仍然有不少可取之处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of all time
8/10。重温。心灵之眼的元素运用隐喻着科技对意志自由的干预,先知永远是睁着眼睛观看梦里的犯罪图像,再由安德顿用手臂在屏幕表面拖动图像、用食指将破碎的画面重新组合;电子蜘蛛行如鬼魅地爬上每个住户的脸扫描视网膜,做了换眼手术的安德顿也难逃电子搜索,这些眼睛的元素讽刺了人看清真相要仰仗科技的盲目性,为拉玛先搬演谋杀再制造真的谋杀这一假象提供了系统漏洞。片中发明预知系统的博士奶奶不仅透露了少数派报告的存在,还顺应着她培养的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斯皮尔伯格借此说明了生命的冲动和选择都不在人和科技的掌控中,正如FBI菜鸟接住了即将滚落的红球,却无法预测他的命运是被信任的拉玛枪杀,当拉玛的罪证出现的屏幕高高挂在周围身穿燕尾服的宴会客人上,掌控预言者的拉玛(人治和腐败是科技的致命漏洞)也只好接受拥抱死亡的定论。
深刻探讨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一部科幻片,不能从表象去看,如果只看女神的华丽,追捕者们的动作,那这部片子也就是三星。深刻思考未来的社会结构与科技掌握人类一切的悲哀,脑后插管时代的畏惧皆是来源于此。
情节本身就是有反乌托邦的色彩,自然结局大多是反乌托邦成;中间明显有几处风格跟全片不搭调,尤其以John换眼球一段特为突出,减分;对未来生活的细致描写不错,加分;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背景设定和前瞻性,拥有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本片做到了一部成功科幻电影所需要的一切
还是挺吸引人的一个大片~就是觉得好长。。
斯皮尔伯格又成功商业了一部本可以很好的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