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做作得要死的电影
导演想刻意创造令人心悸和使人不安的气氛。显然他没做到。另外情节的铺垫也没有做好。充其量它只能算一部三流电影
2 ) 挺艺术,不过不够法国。
2007年,恐怖惊悚犯罪电影《失真的画 | Anamorph》
很同意短评里的观点,就是这个电影如果是法国人拍 估计会好很多,非常的艺术,但是却不够那种感觉。。
犯罪和艺术。。这里涉及很多绘画上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生僻了,尤其是不关注绘画方面的人来说,整个电影又再一个自圆其说的环境下进行,为了凸显艺术氛围这样感性的东西,从而理性方面严谨性还是差了一些。
影片除了分尸那里有点小恐怖以外,别的还好吧。。大多数人估计也是这样的感觉。
--我是艺术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其实看的很闷。。不能算很好的电影。。我是来看看绿魔的 哈哈。
3 ) 对于无知警察的戏弄
之前转了一篇百度贴吧的帖子,提供给我很多关键词。如果仅仅是一部悬疑推理,那这真心是一部差到不能再差的作品,可是他偏偏好在文章背后的含义,宗教,或者,关于罪与罚。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戳中了我,也许是那一堆堆吊起来的人肉拼图,这个念头在之前看韩国电影《爱的肢解》时就萌生了——当沈银河拿着手术刀切开谁谁的大臂时,一瞬间飘过脑袋的是——那一堆肉,跟菜市场案子上论斤称的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回来说《失真的画》。
涉及到的两个著名画家
1.阿尔布雷特·丢勒(电影中的人肉拼图)
被誉为“德国的达芬奇”。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其中《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的幻想,是一组十五幅组画,内容则是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
电影当中的人肉拼图的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源于这位画家的伟大发明。
2.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的部分找到一篇豆瓣介绍很详细的文章(地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86548/)
摘录跟电影有关的部分如下:
培根的作品以「人的身体」为主题。人体通常被描绘成扭曲变形的,然而人们身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却是正常未变形的。你只需要比较雨衣和被覆盖在雨衣底下的躯体,手臂和雨伞,以及喷出的烟雾和嘴巴。根据画家本人的解释,脸部和身体的扭曲变形是一种由发展「直接冲击神经系统」的特殊效果而演变出来的处理方法。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画家及观赏者的神经系统,而且声称神经系统是独立的,不属于大脑管辖范围。至于那种由大脑去欣赏的写实的人像画,培根认为是图解式的,很乏味。
——我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做到将事实直接地、未经修饰地铺陈在世人眼前,然而,如果当事实的真相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时,人们往往又觉得可怕骇人。
对于培根而言,「神秘」的主体,经常是人的身体,他绘画中其它的东西(椅子、鞋子、百叶窗、灯的开关、报纸)都只是插画。
——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
电影当中,培根的画出现时,stan的朋友变成了人肉墨水瓶。
关于人体解剖、关于人体本身存在的意义,应该透过这两幅画已经交代的很明显了,杀手懂人体解剖,会作画,不认同主流社会道德观。让我想起了《七宗罪》里的凯文·史派西在影片末尾坐在囚车后面那一连串滔滔不绝却义正辞严的演讲。我承认我喜欢七宗罪就是因为这一段,让人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立刻掐死他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讲的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
《七》的最后, 光头弄死了皮特演的年轻没文化的小警察的老婆,那个小警察某些地方像极了stan,都是不擅长自己的工作。区别在于皮特是吊儿郎当心不在焉;而stan则是老实巴交,无能为力。
《画》影片一开始是stan的回忆,面对这三个冷漠而官僚的上司,面对即将被离职的命运,stan甚至没有能力辩解,只是不安的搓手指,像个无助的孩子。
也许走投无路的警察想到的办法是找个诱饵,可是鱼偏偏狡猾的脱钩了。
一只擅长戏弄猫的老鼠。
stan心里应该还有疑惑的,也许直觉说被打死的不是真正的凶手。但内心的自卑往往表现外表的坚强,宁愿承认一切是对若干年前的模仿,也不想承认自己的过失。承认自己其实根本不擅长做一名警察。
这一切被那只老鼠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一切尽在设计和玩弄中。
第一起杀人案就发生在stan家周围(即便在你眼皮底下你依然找不到我);被害人的内脏在第二起杀人案现场当中,而第二起杀人案的被害人是个蹩脚的演员(戏弄stan多年前导演的钓鱼戏蹩脚);第三起stan的朋友成了人肉墨水瓶,还不得不完成剩下的画作(只能乖乖被牵着鼻子走)。
然后线索指向出现了一个词“红鲱鱼”。
这是一个俗语。
在逻辑上红鲱鱼是一种转移焦点的谬误,也是蓄意的“文不对题”(Ignoratio elenchi),例如以一个错误的前提来支持结论,或是将两个没有关系的前提与假设结合在一起。而戏剧上,包括文学、戏剧,尤其是推理小说的创作上,红鲱鱼通常代表误导读者思路的诱饵,让读者在看到结局之前,误以为某人或某事件为凶手或破案关键。
已经史明明白白告诉stan一切都是谬误,与此同时stan卖椅子的朋友告诉他“失真法”的真正含义以及怎样观看失真法画的画。接下来一个镜头真心让我觉得stan是不适合当警察。
stan去重读现场了,而不是重新看那些过往的画卷。反而是他的同事,面对一堆堆的画在杯子的曲面反射下看出了画与画之间的联系。第三幅画镜面显示了第四幅画,红鲱鱼的美人鱼。stan找到女孩时,女孩的腿应该是泡在水里,像美人鱼一样。美人鱼的胳膊指向下一个案件的线索,而这个线索就在美人鱼身上。
美人鱼身上的纹身,预示stan本我、自我、超我三重意识的瓦解。
所以即使到最后,stan依然对凶手无能为力,无论精神上还是体力上。
最后还有一点YY。
第一幅画让我想到被缚的的普罗米修斯(大概内脏被取出的缘故),或许联系到丢勒联想到基督更贴谱。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同时希望解救人类,但同时先使自身陷入困局和身体的苦难无法解脱,最终依靠外力解救本身。
stan朋友的死,某个瞬间镜头从肩膀切过去,很像一副名画《马拉之死》。只是我已经找不到stan朋友是不是真的跟马拉也有某种意义上的内在相似性了。
真心很同情stan和七宗罪里的皮特。
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点:stan的朋友多次提示他是他自己的问题,其实一切已经可以结束了,stan不听劝告;
皮特的搭档摩根老警察也多次表示不干这桩买卖,同时劝告皮特放弃,同样皮特不听劝告。。。
所以听人劝吃饱饭。。。嗯嗯,扯远了,睡觉去了,想太多了。。。
4 ) 谁带来了死亡
有关cyrsta的死,是人为的悲剧。不过她的死却有些蹊跷。
首先,stan得知女孩有危险,却不加强保护,这是为何,听他的描述当时女孩在码头时,貌似只有他一人在旁,为何有这么大的失误?
其次,stan赶去时,女孩已从水中捞出,皮衣被泡的很重(不知为何这句记得特别清楚),随后女孩又放置在“鸟巢”上,到底哪个是现场呢?难道凶手可以在那么多警察的眼皮子底下玩乾坤大挪移?
再者,stan每每想起这起案子是,女孩被杀落入水中的场景时常出现,按照常理,这个情景stan并未目睹,让他记忆犹深的应该是女孩奄奄一息时看着他的场景,可只出现过一次。倘若解释为悲痛的想象有点牵强。
到底是谁杀死cytrstal?Uncle Eddie?Michael?又或是stan?
Uncle Eddie:Uncle Eddie是最初的凶手,,stan以女孩为诱饵,导致被杀,Uncle Eddie在家中被枪击中而死,谁也不确定他是否为凶手,这点影片一直未有确切的定夺,随后的Michael是高层次的效仿。之前一直是仿照名画,而Michael一直都是原创,并且有着生死的考虑。
Michael:一种变态的心理,从始至终都在进行着艺术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即艺术来自生命。一系列的作品,更是凸现他心理变态的升华,中间Uncle Eddie被杀之后消失了一段,估计是创作失去灵感,也许因此导致他也酗酒,从而才会在戒酒俱乐部里认识sandy。之后所杀的人多半是针对stan,也许是他从sandy那里了解了更多stan的事,于是决定嘲讽?愚弄?或是帮助其赎罪?片末那经典的三张不同的脸,更是将stan的全盘展出,狰狞发泄的本源,崩溃痛苦的内心,以及人前淡漠的表象。他是在解放他?
stan:cytrstal之前的案件是Uncle Eddie所为,而cytrstal实为stan所杀,他和女孩之间有着另外的关系,于是杀之。Uncle Eddie在5起中的3起的案发地点都出现过,那么还有两起案件应该是证据不足,其中就包括cytrstal, STAN的搭档也曾建议他翻看一下5年前案件中没解决的悬案资料,他却毫不理会。然而自己却收集了很多,当sandy告诉他自己曾经在码头目睹过时,他显示得很惊讶,再加上后来凶手总是在stan面前提起cytrstal,更是说明了这点,还有当他获知真凶是谁时,却不请求支援,这又为何?Michael是sandy的投资人,想必对sandy的挚友关系也不错,也许交情不浅,其实那天他也在码头,之后做的亦属于复仇,所有的画作线索都是圈套,在Michael被击毙时依旧盯着stan,看着他经历死亡,揭示着stan(或是人类)心中另外阴暗的两面。
是上述哪种猜测?人云亦云。而留下的共同问题~~~~
是谁带来了死亡。
那几幅“惊世之画”。鸟巢,破裂的鸟蛋,大鸟,以及死亡。那副破裂的鸟蛋,将画与投影组合后,会发现画的下端是一个象征着死亡的骷髅。这几幅画代表了由生到死的过程。死随生来,再生的那一刻就预示着死亡,这是生命的归宿,生即是死。
最后那死亡的三面,面对死亡,人才最真实,毫无保留。
也许,死亡是种解脱。
生生死死,好好活着,努力活着,开心就好
5 ) 忽然想到点
genius通常想出来的东西都过分追求完美。
那就注定要顾此失彼。所以:
半夜有点眼困的看完这个电影。实在困。也没怎么看明白动机。
兴许还能自圆其说的解释下所谓的动机。
但其实不知道导演兼编剧的henry miller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给中国教育到什么都要求个中心思想了。或者这电影就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形式主义的让你看到你心里面想要的明白。这就够了。各得所需。
但是。有一点非常的让人惊叹。
那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某种作画方法。
冲着那美轮美奂(本人觉得很美)还很赋talent的画来说这电影还是值得看的。
电影可以模仿。但是那画不是随便就能画出来。我就画不出来。哈哈。
至少我是非常佩服这种思考能力,几百年我也想不出这样一个局。哪怕是其中一个案发现场的布景。
还是觉得这个导演很厉害。至少视觉上已经满足我。
换句话说。相比中式表达方法的含蓄很多东西就不能表达出来。而西方导演的某些拍摄手法就高明的弥补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睡觉!
6 ) 很一般的片子
昨天晚上怀着期待看完这部片子,实在有些失望。
导演太希望强调艺术性,从被倒吊着染成蓝色的尸体,到最后侦探搭档被杀手残忍的弄成墨水瓶,一方面表达的是文艺复兴时期透视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表达是所谓: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但是,导演没有交代为什么杀手要用如此极端的手法,也没有交代杀手杀人的动机。感觉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各种造型奇特的尸体,视觉冲击是够了,但内容严重不足,不符合常规逻辑。
另外,杀手应该是高智商犯罪,他在给侦探的电话中说:侦探坐在自己最心爱的椅子上,面对自己的影子或一个姑娘死去。这是给侦探最后的死做了铺垫。但是,杀手为什么要杀侦探?杀手之前用尽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为什么会一枪就把侦探解决了?感觉也不符合这个杀手一贯的杀人作风。
最后,个人感觉这个杀手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智商就不说了,从死者千奇百怪的造型就能看出,情商高表现在杀手成功的说服了那名女孩子,并在女孩子身上纹上图案,最终杀死她。这说明,杀手的沟通能力很强,情商不会低。个人认为,情商智商都超高的人,不应该在画中留下线索,至少不会留下这么直接的线索,让侦探能够找到他。
这个片子总体感觉,逻辑不通,虎头蛇尾。
7 ) 【转自百度贴吧】《失真的画》——艺术杀人手法只看楼主 收藏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1902646532
大家好!
其实本来这部电影,我打算是做图解的,但是,因为电影中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逻辑矛盾,而且一旦解释了那些逻辑矛盾,这个电影,总觉得从悬疑上来说,会大打折扣。
所以,干脆就直接做一些电影中关于绘画艺术的知识解释。
至于电影的逻辑结局,不如就像电影中所说的一样: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拥有不同的真相。
你选择,站在何种角度?
【斯坦的角度】
【艺术家的角度】
(欢迎大家给我加经验,哈哈,拜谢!)
1.针孔暗盒
早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开始利用照相暗盒技术来画出更写实的图像了。
如果把一个房间遮得严严实实不透光,然后在一堵墙上钻个孔,外面的景物就会上下颠倒地投射在对面墙上。
如果用来投射的墙上有底片,那其实整个房间就变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因是霍克尼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隐秘的知识》,霍克尼在书中认为,在大约1420年,也就是文艺复兴早期,在比利时的布鲁日,由于一种类似今天的照相投影的光学仪器装置的引进,
使得西方传统的绘画技法(肖像素描和描摹写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经过将从1300年~1870年期间的几百幅绘画对比分析,霍克尼认定,由于一种光学仪器装置(投影器)的出现,那些古老的久负盛名的绘画技法发生了神奇而深刻的变化,掌握了这种“隐秘的知识”的画师,成为了当时绘画界的巨擘。
画师们就按照这个反向逆转的图像进行素描和描摹,于是一个具有极强光影效果和强烈焦点透视的三维写实的绘画诞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神秘的绘画大师如丢勒、小霍尔班、凡·戴克、拉斐尔、卡拉瓦乔、哈尔斯、达芬奇、契朗达约、委拉兹贵支、洛伦佐·洛托等等,
可能都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透镜来帮助自己绘画。
针孔暗盒制造的——人肉幻灯片
2.丢勒的引导棒和格线系统——人肉拼图
丢勒创造的系统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
lx376693576
好像很好看的样子,我决定了。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3.——人血之画
左边的一幅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
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中间的画: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l909--1992)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成长于英国。
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名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委拉斯凯兹 教皇原画为本,改画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变体画作品,这些生动而有力的变形使教皇不可一世的统治变为恶魔的形象,如《保罗二世》(1951),这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暴行的形象,试图给人一种残酷和暴力的印象。
培根喜欢畸形和病态的主题,最擅长运用多变的技法以有力笔触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野蛮、恐怖、愤怒和兴奋。
并根据自己内心的幻象和痛苦,运用漩涡式样的笔触,表现被摧残后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态。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动物画出来的,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被遮盖了的景象。
靠,小标题没写好:3.形象化的情绪——人血之画
2012-10-5 16:31 回复 我也说一句
4.失真画法——强制性视觉原理
强制性视野原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绘画方法 基于 "强制性视野原理" 颠覆原有透视 表达新的含义
影片中关于Anamorphosis失真(渐变、歪像、变形)画法的解释是:Renaissance Painting Technique, which uses the principles of forced perspective, to construct an alternative image within the frontal composition.
一种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技巧,使用透视画法,在平面位置构建一个不同的形象。但是当你站在一个极端倾斜的角度从画作平面看时,另一个画面就会出现了,而第二个画面往往与第一个画面的不同。
5.死亡才是生命的真谛,才是最美丽的一幅画——电影主旨
贯穿故事始终的主旨就是“死亡”,对于那个艺术家来说,死亡就是最美的瞬间。很多有关死亡的哲学论述,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可以看看存在主义什么的。
编剧导演通过视觉冲击和主人公的习惯(类似强迫症--把每样东西做到完美),像彼得-斯多马瑞说到的,主人公永远放不下心中感觉不完美的事,是因为他不会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最后,死亡才使他完美。
最后一幕,主人公坐在椅子上死去就像是培根画中的教皇
6.Dead is your destiny——落幕
斯坦的视角——自己的死亡
艺术家的视角——斯坦的死亡
这是一部暗色调的悲剧。
一名警探,很久以前参与侦破一起连环杀人案。破案的过程中牵涉到了警探女儿的挚友,由于警探的失误而使得女孩儿被连捅数刀,就在警探的眼前停止了呼吸。警方是不能让大众知道是自己的失误导致这一切的,于是他们伪装了现场。警探从此陷入沉重的负罪感中,他无法忘记女孩临死前直直望着他的眼,就像不能忘却因为失误而酿成悲剧的丑陋的自己。这样的他,就成了杀手的最终目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在内心交战中被慢慢毁掉的过程,或者说,一个人挣扎着走向自己最终的命运的过程。如果说这部片子跟以往的惊悚片推理片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在本片中并非智慧的象征,正义的化身,用自己缜密的推理或者一些盲打误撞的巧合最终在罪犯杀掉更多的人之前将其绳之以法。他始终纠缠在负罪感中难以自拔,他孤僻、脆弱、有轻微的强迫症。在与罪犯的对峙中,他从未占主导地位,一直是对方在引导着他,给他展示一幅幅“作品”。
杀手正在逐渐成为他的一部分。在自己的搭档被剖开做成墨水瓶之后,他帮助杀手用那只笔完成了画的另一半。**的本能使得他始终需要一个答案,他总需要一副图景变得完整,但他却无法解读藏在一连串图景之后的终极命运。而他所发现的事实——真凶依然逍遥法外正是最难以面对的事实,而这也正是他的绝望之处。杀手进入了他的生活,影响了他的生活,秩序开始失调。他开始酗酒,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他总是沉默,因为他的内心一片荒芜。
片中比较特别的创意是关于“失真画法”,也即“Anamorph”,影片提到这是一种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特殊画法,是利用透视法将两幅画画在同一幅画布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画面。而杀手的一系列杀人现场,便是这样一幅幅失真的画。从前一幅可以看到下面将要发生的罪案的场景。对于自己的命运,也许之前他是早有预感的,所以即使是最后女儿面临危险,他也仍是只身前往了。但是他看到死去的女儿,血液蜿蜒汇成一条崎岖的小河。一切仿佛回到了起点,面对罪恶的无力感,无法摆脱的负罪感纷至沓来,他处于仓库彻头彻尾的黑暗中,正如他无所庇护的心灵,除了绝望和恐惧一无所有。
你曾经失败,曾经妥协,并且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于是你在痛苦中挣扎,你终生无法原谅自己。肉体的创伤是暂时的,精神的痛苦才是永恒。于是,警探从女儿背上杀手所纹的刺青看到自己的最终结局:
Dead is your destiny。
7.最完美的艺术——来源何处
完——片头过渡手法的展示
一部没有艺术修养就难以看懂的电影
《失真的画》——艺术杀人手法
8 ) "艺术 死亡,与真理"
在谈这部电影之前,简单说几句我对"艺术""死亡""真理"的理解.
"艺术"
艺术家一直在追求的是在艺术中映射出感情 理想和渴望,在画里 画家就是主宰,画家觉得这幅画的世界,画家决定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死亡"
人类怕死,从知道自己会死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开始怕死.恐惧 逃避 灰暗 担忧 绝望,想起死亡 不难想起前面几个词,但人类也得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在死亡中的启发,在死亡中看到的不同视角 不同结果 成就不同的事.
"真理"
这个世界上有三类人会在或曾会心中想起这个词,第一种 哲学家,哲学家一直在追寻一个真理,一个就想万能公式能够解释一切的真理,通向世界的尽头的一个真理,出于人类思想深处的渴望.第二种 艺术家,最常接触或说事使用真理的,是艺术家,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就是一切的主宰,不但决定艺术世界里的真理,所以的对与错和规律,艺术家掌控,可是矛盾的是,掌控真理的艺术家从来不了解真理.
这是一步艺术家的电影,但这部艺术的艺术家不是导演,而是艺术本身.
老警探的死,老警探的思考,他痛苦的过程,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艺术,这部艺术的主角,是他的死,只有死,才能摆脱对那个因失手没保护好而死的女孩的自责,他的是,说出了一句话,"这是一幅年少轻狂的年轻人追寻真理的画,但刀里的映像却说出了画中话,世界所追寻到尽头的真理,是死亡."
创意五星,血腥五星,拍摄的四星,表演三星半,故事讲述完整度三星,有意思,不够惊喜的作品。6.5-7分。推荐好这口的朋友观看。悬疑惊悚比较多,恐怖没有。完成度较高,不过光是想要寻求刺激就算了吧。以上。
噱头不错,但故事很单调。
一步步深入,感觉还不错。。
杀人手段完爆以新奇死法为噱头的电影 美丽至极~~~
不错,各种华丽的尸体
沉闷的电影 杀人后布置的东西倒还算新颖~~ 挺美的要从特别的角度看问题
猜得到结局,很俗套
见鬼,这罪犯到底是什么人?
有点故弄玄虚 导演有想上到高度 但明显缺乏这实力。。。
艺术性犯罪
又尼玛烂尾。
故事不圆润,挺大的谜团,结局好泄气
联想起《七宗罪》。
挺好奇所谓的透视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anamorph adj. 失真的,变形的 不管那场追逐战多令人焦灼Dead Is Your Destiny
好几副画是很出彩的,犯罪的片子很多,能从这个角度找材料给观众感官刺激,这个片子还是可以的
片子拍的有的凌乱,逻辑也许需要用艺术家的角度来诠释。。。但是片中的艺术表达和特效绝对是惊艳的
50
......
画面唯美,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