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要逃离什么?
一开始很不自觉地要猜这究竟是哪个国家,是什么战争,在哪个年代。后来随着故事的进展,也就都忘了这些疑问。反正这些好像虚幻,又好像真实的事件,都在告诉我,一切都将一发不可收拾。
片中几乎每个人物都被用了特写,他们不同的处境不同的经历似乎一直在存托于佩尔的倔强。每个人都在说着逃离,而鼓动大家逃离的,是直升飞机上一些白色物质对另一些白色物质的警告。然而,我们也不能确定,留下来,是不是另一种方式的逃离?逃离这种必须落叶归根的失败感?
如果一个女人可以镇定地面对一些持枪劫路的匪徒,说着我认识你,我也认识你,我认识你们每个人,我tm还认识你舅舅!那么我们可以认定她就是一个不相信危机的人,她这种不信危机的镇定是可怕的,却又是飞蛾扑火般的脆弱。是的,她那么单薄地走在泥土地上,却在做着一些果断的劳动。这种让人心疼的徒劳,让我明白了,殖民,只是弱者的逃离。
当人们执着地听着电台的警告,告诫大家能走即走时,她却把频率调在雷鬼乐电台,这种懒散的调调和整个时局如此不和谐。不和谐,便会被颠覆,电台人的被杀,就预示了故事的结局。这个女人太让人抓狂了,连她自己都说这庄园不是她的,但是她掌控一切。这种想掌控一切的欲望,让她家破人亡。
最后终于明白了,其实这繁杂的一切,都只为了述说一个女人,那为什么不都删了,也许会更好。
2 ) 历史外的人生
电影没有明示时代背景,但在《白色物质》里,跨过这块殖民地上的各种无法解决的历史冲突,显明的是生活里另一个密实存在,秘密实在而又很难公开遭遇的存在。更多是通过Marie N'Diaye的镜头——也许过分地带有呼吸感了,我以为对准的是那些历史之外的事物:它依附在那块土地上每一个表面,大气,植物作物,水以及对它们直截的接触。
玛利亚是在一个资本主义上升期确立信念的人物,她的父亲像是一个关键,给予她种植园甚至她存在的一切——如果这么说不算太严重的话。但在历史,传续中的种植园是它跌宕行进的一个小小平台,翻云覆雨手下没有什么是恒久的。玛利亚认可种植园——那种令人感动的劳作-收获的天经地义——其实是不认可历史跌宕。所以她的儿子受辱以后要去摆脱白色物质去加入未来;玛利亚在困境中和儿子一样加入了历史,可加入的是过去。她用大棒敲毙父亲——不管是为了自己信念的坍塌还是为了被父亲“谋杀”的孱头丈夫。在这里,历史或很有疑问了。
可能不同于小说,影片最后揭开个人历史因果时一下子变得含蓄抽象,那也许是因为摄影机无法记录事情太多。比如屠杀根本不是可以记录的——面对屠杀,你只有受死或反抗,此时摄影机何其虚伪呢。于是在这么抽象的镜头中,生存的具体困难必须抽象为必须的历史抉择,不过在此之前,风景已经通过Marie N'Diaye眼中的密实存在,不再教人去抉择。
美妙的场景之一是,或者唯一美妙的场景是,在劳作了一天的夜晚,玛利亚吃着简单的卤汁拌米饭闭目休息,而一直通过牙买加音乐为义/叛军宣扬正义的DJ忽然迷失在雷鬼音乐本身里。让我不避俗套地说一句:这如许一夜,是秘密而又实在的存在,一瞬历史外的人生。
3 ) 《白色物质》
在我心目中无疑这部影片是阿姨《钢琴教师》后最好的作品。
影片所呈现的状态是那样的无状态,甚至没有任何的时代性,所有人物的目的性都被降到最底线,另一方面反而显得很可疑。那种来自政治、文化、人性、生存的讨论都被高高挂起。如此题材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表现实在是很特别且难得。
虽然克莱尔·丹尼斯多次说这部影片是属于于佩尔,但是她的跨越艰深和浮躁的影像和音乐还是赋予了影片层次。其实她还是非常传统的影像叙事主义者。
阿姨的表演现在真的是拍个后脑勺都有戏,导演也真没少拍她的背影,而在影片中她的活力甚至表现得超越20岁的年轻人。
4 ) 群体愚蠢
所有人都是活该,特别是这些“白色物质”。老农场主可能利欲熏心,可能出于对出身地的热爱,可能对于即将病故现实的无奈,选择坚守农场。儿媳妇受托坚守农场后,让农场继续成了唯一目标,乃至对儿子更加不闻不问了(儿子能愣成这样之前这位母亲就不称职)。儿子是个大蠢蛋,有受虐好奇癖,感觉就是不想活了,自杀他杀都是完全可能的,有意的是受虐后反入其中,通过家族物质获得一定拥护和影响力后,反被政府军给干掉了,恐怕这也是这个蠢儿子人生唯一体验过满足感的时候吧。唯一的正常人农场主儿子被蠢儿子的引入的叛军干掉了没跑成,他的混血儿子在被黑人母亲抛弃后砍断了电力供应。事实上无论这些白人在此生活多久,由于先祖殖民的身份,他们永远是这片土地的外人,不会被主体黑人认可,所以这些白人是愚蠢的,特别是在如此危机时刻。黑人也是一样,互相残杀,无法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长期生活在动荡和贫穷中。至于电影、非要打乱时间线,很多转折缺乏过度和说服力,实在是一般。
5 ) 简直是部烂片
听说是反映了女性的坚强。但是这部电影实在是一般,拖沓,沉闷,简直是部烂片。
片中58分左右有男性的露点片段。
女主角不愿离开她的咖啡园,丈夫最后被杀,亲生儿子最后纵火烧了自己的房屋,女主角最后把丈夫的爸爸给棍棒杀死了。丈夫相好的的那个女人生的孩子也被杀了。
法国电影怎么老是给人很沉闷的感觉,换做好莱坞的团队来做,该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啊。
6 ) 观看《白色物质》的记摘
该不该这么说,这整部片子都弥漫着一种“寓言感”。
一开始就把伊萨贝尔 .于佩尔放在了电影的中心处,也正好说明了丹尼斯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化身了。而且这个优秀的女演员能使她满意。伊萨贝尔 .于佩尔在电影中的表演是很微妙的,她所饰演的女人被抛到不能控制的混乱的局势中,而她被抛到这个她所迷恋的陌生土地当中。在这样的一部电影中,她要做的不是很多:只需要做出是这片土地的人民的样子,其它的就恰到好处了。她很清楚这点,因此她有效地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演,这些都显示出一个优秀演员的特质。
一贯的中景?随意。
这是一部典型的因迷恋某片土地而展开的电影——就如同我迷恋某个形象一般,这样的工作方式或者说思考方式是我比较倾向的。这样子就将电影的基调建立在寓言上面。在《 white material》中那些不说话,嵌着一双明亮眼睛的非洲的面孔,刚好加强了这种“寓言感”。
伊莎贝尔 .于佩尔希望和克莱尔.丹尼斯合作一部关于非洲的电影,以便将她带到非洲去。可不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总得来说是关于土地的电影。
陌生残忍或梦寐以求的土地总最能激发你的灵感。
想象着你已经熟悉了这片土地。它的气息,阳光的强度,山峦,树木,你都已经习以为常,肆意的享受着。事实上它还是陌生而遥远的,只是在电影中,它可以对你来说像母亲一样的熟悉。这几乎是一种癖好,特别是对那些经常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的人,他想象自己随意而悠闲地处于人们当中。这种想象是相当过瘾的。
组织一个奇异的时间空间感,但并不怠慢叙事的要求。
浪漫主义最可能成为这类电影的祸害,但在这里除了丹尼斯不同寻常的迷恋之外,她用了一种手持纪录的方式,这也许是有效地抑制浪漫主义情绪的最好办法。其次,丹尼斯可能并不展现她的见闻,无论摄制组在非洲遇见什么听见什么,他们电影的观看的范围始终有限,并不展示什么奇观,好像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某个郊区一样,这也是克制的结果。这是电影显得自然的原因。然而尽管在非洲的所见所闻没有直接的在电影中出现,但关于非洲的情绪却弥漫在这部电影中:它的广袤的宁静。
关于那些被战乱牵连的儿童,丹尼斯明白一个道理:怜悯的无力。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对儿童明显的同情。(?)
所谓电影中的“精英主义”,和私人化与对叙事的厌恶是有关系的。
可多次观看的电影,和快餐式的电影
观众和电影之间是隔着一双神奇的剪辑的手,因此拍摄的一切过程一切情绪、煎熬、折磨、狂喜都应该成为这部电影的一部分,
一种讲法是“应该营造另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世界”
另一种讲法是“银幕上的世界与观看者的世界应该接触”
7 ) 空穴不來風
看過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空穴不來風。一場場戰爭、一場場政治鬥爭、一場場家庭糾紛、一場場學校裡的羣毆,絕不是少數幾個人煽動煽動就能燃燒起來的。在這些暴力之中其實正是我左邊、我右邊、以及我自己積極參與的結果。十年浩劫,絕不是那個老頭以及那四個人能夠持續不斷倒騰十年的,正是大家的暴力、大家的拳頭、大家的毒舌成爲了燃料。今天老兵節,早晨聽新聞還聽到一女兵呼籲說:『please do not forget there are women on the frontier of combat!』讓我不禁啞然,不以爲恥反以爲榮,此之謂也。
該反思的正是我們大家每個人。反對暴力,不僅反對被暴,而且反對施暴,這就是我的立場。
電影放過之後與導演claire denis的互動很讓人享受。claire denis中強外乾,看似柔弱,內心堅強而且有些暴力。我的老師karen解釋說:『she is french...』
claire說:『i dont want to be a film maker. i want to make films. i dont want to be someone. i will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see...』『if you are very near to the camera, seeing fragments, it is something not serious. even killing is not serious, especially killing.』『editing is searching the best way for the film to be shown. but a film exists before it. (but) this film is made in an editing-room. hahaha...』『it is a dream: in a night marie remembers things.』『isabelle dressed in pink and i know it is the end. but suddenly i think it can be the beginning, the very beginning.』『the film is ready (for editing). it is only that i am not ready.』『without obstacles, something could be very boring. it is a good feeling to have obstacles. obstacles are cherish to a film.』『i have no i.d. in this film. it is isabelle. it is all about isabelle.』『the ending: maire murdered her father-in-law. i want to show she is too late. i dont know why (she murdered), but i would have done that...not sure, it is too hard (to murder a strong man), i will try, try to cut a finger (as a start).』
4.5,德尼的非洲如同赫尔佐格的南美,白人的主流叙事被表述为少数族群,在画面上成为一个刺点,一个Material。《白色物质》绕过了宏大的殖民史,直接将人物置于他者空间并放大了主观意志,表面上看,是南方哥特在后殖民时期的影像对等物,但所谓“本真性”——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的二分法在影片中已经消失,历史并不存在,叛乱仅仅正在以电影的形式发生。殖民者/原住民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导致了宏观与微观的分裂。于佩尔饰演的Maria是一个幽灵,在影片中,她拒认了法国,又无法像她的儿子一样通过剃发完成一个对异于自身的身份的认同,外界的一切却始终像她确认着陌异性。其面部的明星光环则是一种厄运的标记,不断以此为平面向观看者生成disturbing image。
虚假调子
比《血钻》内敛且更给力。
欧美国家对殖民地的一厢情愿? 除去这个因素外,电影语言还是很生动的。
10威尼斯竞赛单元
同步推荐库切《耻》
四星电影,但是豆瓣评分太过分了,这样的背景不带说教色彩,没有patronizing真是难能可贵。
huppert真是没話说啊...
失水准
大背景交代得很糟糕 主人公线索也比较混乱
导演只知道挖掘女性内心戏,弃时代背景的营造于不顾,就剩下一个女人的独角戏。★★★
主题不错,画面很普通。AND,也许他们在经历的事,偶们也会经历。
再好的鏡頭與表演,沒有context和文化背景接受起來依然不那麼容易。
真闷...
色物质》:太平淡的叙事,于佩尔阿姨一个人的内心戏,把背景弱化了,其实可以更好的
暴乱下的极度精神压力让正常人一个一个变得疯狂。故事有些地方讲得有些跳跃,除此以外情绪渲染与节奏画面都不错。
1.克莱尔·德尼又一部扎根于非洲地土的电影,关于后殖民时代秩序的倾覆、洗牌与混乱战火中的众生。2.影片自始至终都在混沌与清晰间摆荡沉浮:全片抽空时间与环境的寓言架构+象征式的人物设定vs.对具体女性角色的关注、追随与体察;手持晃镜中猝然登场又退散的人物或突发的事件vs.贯穿始终的中近景镜头及对身体与大地的持续贴近注视;碎片化、散落着留白、未知与暧昧的叙事结构(甚或连首尾都称不上呼应契合,而是断裂错开)vs.明确的主线和逐渐趋近于毁灭的已知走向+结局。3.于佩尔再一次塑造了一个令人心颤的角色,大部分时间都抱持着良善、共情与庇护他者的态度,同时又倔强而执拗地坚守于这片男性彼此倾轧残杀或逃之夭夭的土地上。她的决绝坚毅、温柔动情、无奈落泪与崩溃杀戮都被演绎得如此真实,自然若一呼一吸。4.凯迪收音机是亮点。(8.3/10)
这个疯狂的女人。
要是能再癫狂些就好了
相当标志性的法国片,既写意又沉重,只可惜这种套路的电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