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达摩到中国弘法大乘佛教之时,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时代,社会治安极差,民心凋敝,原有的佛教教理偏重于追求个人名利,趋附权贵,造成世风日下,道德观念也愈来愈难以发挥制衡作用。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共鸣。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疯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对达摩由感激而生爱情,给修心性的达摩带来不小的历练。北魏国师流支三藏巧于言辞,善于为高官大户说经乞福,他以说法传扬自己,一时名声颇盛,因而对达摩的声誉鹊起心怀嫉恨,遂进谗言于南梁君主梁武帝,使梁武帝对达摩这个乐于厮混民间,不先至皇宫拜见的和尚产生很大误解。又加之达摩为救助病势沉重的小婵差点误了梁武帝的召见,听信身边佞臣之言的梁武帝未能接受达摩“大爱的道理”。达摩带来的全新禅理激怒了抱残守缺的大臣,他们伺机以诡计加害达摩。遂将达摩困于一地牢之中,以火焚之,达摩临危若定。突围至长江,面对滔滔江水和凶猛的追兵,以一束苇草为舟飘然渡过彼岸,众人大惊疑为神仙。达摩一路来到北魏,继续寻找师傅指引的可以弘扬大道的地方,流支三藏发现嵩山少林寺颇似达摩所说的地方,为阻止达摩修行,火烧少林。是夜突降罕见的大雨,少林寺因而无恙。达摩看到寺前的两株桂树,顿然明白他已经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在少林寺的修行依然历经磨折,达摩教众人练武以求强身健体。练武之事竟惊动太子,太子希望与达摩精研禅理,流支三藏怕危及自己的国师之位,又起害达摩之心。他令人教唆小婵初谙男女之事,用以诱惑达摩,幸而达摩灵智不泯,决心到山洞中面壁,斩断情孽。达摩面壁九年,对禅学佛理和武功都有了更深的彻悟,而流支三藏对他的五次陷害反成就了大师的功德。达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传给大弟子小宝。少林寺住持慧光感于达摩的功力,主动让出宝座给达摩。达摩主持少林寺,开始了中国禅宗的兴起。达摩经多方考验,收神光为徒,改名慧可即禅宗二祖。达摩觉得已完成了在中土弘法的大业,想返回久别的故国,他知道百姓和弟子们不舍他离去,就乘机假做中毒不治,溘然化灭。灭渡二年后,有人见到只穿着一只芒鞋的达摩…… 再查看棺中果然无尸。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佳话传遍天下,流支三藏竟震惊得跌落山谷而死。
《达摩祖师》是一部讲述佛教如何传授到中国的宗教电影。
1、三王子为追随佛教放弃王位。
2、三王子为求入法门,自建茅屋修炼。但屡次被不经意破坏,最后修成后自行摧毁才领悟入法门真谛。
3、达摩大师按盘若多罗师傅的意愿来中国传教,但拜访中国的寺庙均无合适传授的人选。
4、闭关打坐引导合适人选前来传授。
5、最后达摩大师在四名弟子当中挑选继承者继续发扬光大,另外三个弟子均说出自己的感悟,有趣的是慧可不说一言只是三跪三拜三扣头领悟了达摩大师的精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禅宗二祖慧可在达摩祖师过世两百年后衣傅和经书传了六祖后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六祖以后禅宗已遍布各地,“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悟理的人少。”
咱不能领悟其中真谛,
盼日后再观看时能略懂一二。
大脑的想象与推理是社会环境赋予的经验与反馈。 关在笼子里的鸽子只要点头按下开关,就会收到食物。“我”做了什么好事?得到了上天的赐予?于是他就一直努力点头来获取食物。甚至觉得越虔诚就能获得的越多。 禅宗说一切随缘,因为他们更早地明白这一点,外界的反馈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真实与想象的世界。你无法判断真实是什么,所以你选择相信了想象。其实可能只是你为事实赋予了自己的想法。 点头是一个事实,获取到食物也是一个事实,但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有联系。因和果就是大脑的想象与推理,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先验的。我们只能理解自己能理解的,你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因为因和果的思维让你理解时空是连续不断的存在,在你的大脑里没有想象没有时空存在的先验条件。
2016年是我第一次觉得有开悟的感觉,那时候主要是集中一段时间学习金刚经,六祖坛经,观看达摩祖师,以及吕良伟版的达摩,和王志文的天道。那时候总结出了四句话,因为我心里一直认定佛法是要用的!第一句佛法的目的:了障涅槃,让自己不被苦难苦恼缠绕!第二句悟道的根本:明心见性,也就是说要从心性上找答案,意识思想反应!第三句话悟道的方法: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最了不起的,用这个状态去反照意识,就会发现一个思维的临界状态,似有似无,无中生有,道生一……最后一句佛法的现实用途:如实观照,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让佛法不仅接了地气,还成为了阳明心学的根基,所以那些觉得佛法是怎么远离世间的,我都会觉得不屑一顾。这一点可以去看豆豆文学的最后一部天幕红尘!如实观照即实事求是!
达摩祖师这部电影是我反复看了N年的电影,但是除了昨天那一次以外,我之前可以说从未看懂过这部电影。关注这部电影,一开始是由于先生的推荐,他提出这是一部令他感悟良多的电影。其次呢拍这部电影的导演袁正洋,据说当年拍完就出家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感兴趣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昨天我再一次看这部电影,当看到了达摩祖师应师傅之命,为自己修建一间“稳固”的自修室时,我哭了,和这部电影第一次产生了共鸣,为什么共鸣呢?道理也很简单,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中,自己一直未曾真正建立一间属于自己的“稳固”的自修室。而主人公经历了三次失败,最后一竿子又推倒了已经完成的自修室,并告诉师傅,我已经修好了。一旁的侍者惊讶地问“这也算修好了?”达摩答:“说盖好了是不对,应该是找到才对,佛道修行在心中。”这时达摩的师父般若多罗才欣然点头,于是为他剃度…
这是导演袁振洋拍摄菩提达摩“自明”的一个过程,在此之前的菩提达摩一直是处于“忽明忽暗”的阶段。修建自修室这一件“小事“,恰恰让他看到自己内心的“暗”,此处的“暗”也可以理解为佛家的“漏”。那么问题来了,有问题解决问题,知漏补漏修,所以他说佛道修行在心中。修行从你了解自己开始,确切地说,以了解自己内心的“暗”与“漏”开始,这也是导演没有用任何画面去演绎达摩证悟的过程。从师父般若多罗的
“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
“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
“第三刀愿度一切众生”
自明以后修行的路径是明晰的,所以这个画面过后的达摩已经是证悟的达摩,无需赘述。(此处省略十万字,嘻嘻嘻)
这个时候一般我们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达摩通过盖一间自修室就自“自明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了这么些许的事情,走了那么多年,却依旧“不明”呢?我们回到电影开篇,由一个梦境引入,在树上打盹的南天竹三王子菩提达摩梦见迷雾中有一位禅坐的白衣老者,告诉他今天“必遇凶险,九死一生”,然后“跟我一样,一坐九年”。
(影片中奴仆呼唤三王子惊醒,告知父王怪病垂危,达摩在回宫路上遭遇了一大波杀手)
梦境这段是全片的线索,导演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少林寺面壁九年的达摩祖师与三王子菩提达摩通过梦境的方式,将不同时空的人物做了链接,将“因与果”、“混沌与明悟”巧妙地拼接在一起。
三王子问:“雾什么时候能散呢?”
达摩回答:“在你眼中所见的都是虚幻的景象,在我看来什么也没有。”
迷雾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梦境,另一层表示三王子意识中的“迷”。 接着白衣老人说是在等他,而且认识他。这里的认识既有认识迷茫的三王子,也有少林寺达摩祖师对自己明确的认识。 所以老人要接着说,还知道你的过去与将来,并告诉三王子,将来会一坐九年。
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一段,可能要用上量子理论和波粒二象性等等等等(此处又省略十万字)
但在这里其实我想换个说法,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达摩,试想一下,现在你脑中回忆起小学三年级的一个下午,是不是也可以对当年的自己说我认识你,我知道你的过去和将来。揣测一下,导演其实是在告诉观众,其实每个人都会“迷”,但每个人都可以客观的去剖析自己的过去。
接下来导演要拍的是达摩的师傅般若多罗的出场,般若多罗通过超度一个索命父王的冤魂,提升了菩提达摩对人生的思索。
“业障!你们这样杀来杀去,有完没完啦!
“化解仇恨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原谅他人,你为报仇而多杀一个人,多增一份尊严,如果还执迷不悟,将来必多地狱!”
(此处的镜头导演给到了派杀手暗杀达摩的大王子,因为听到"地狱“而心有所动)
“这样我为你超度,你才可以有机会往西方极乐国修行”
西方极乐?!(此处的镜头给到了三王子达摩指名王子人生的另一个方向,不一定是继承王位,也可以是西方极乐国,那是一个什么地方?也为三王子邀请般若多罗一起共进午餐埋下伏笔…)
“杀来杀去”、“轮回”、“极乐国”这里的对话其实指出了修行的路径:内心的矛盾冲突—纷争—纷争升级—为摆脱纷争—超脱纷争—内心平静(极乐国)。
在这里般若多罗完成了两件事情,大皇子因为般若多罗放下了对兄弟的残杀,三皇子因为般若多罗引发了对“极乐国”的向往,这里就没有二王子啥事了,哈哈哈…路人甲二王子。
大王子拿出了夜明珠括号国宝,已答谢救父之恩般若多罗看着宝珠,却问:“这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这颗明珠更珍贵呢?”达摩答:“宝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认为世上最宝贵的是智光。”
于是,师徒之间开始了一段小PK
"诸物之中,何物无相?”
“诸物之中,不起无相。”
“诸物之中,何物最高?”
“人我最高”
“何物为大?”
“法性为大。”
“嗯…”
(此处不解释,因为我也没懂)
下一个场景,达摩邀请未来师父般若多罗吃个商务午餐,进餐前一个镜头给到了手残纱布的三王子,看着窗外,此时他应该回忆到了片头梦中白衣老人跟他说的今日必遇凶险,九死一生那句话。我想换了谁大概都会对梦中的预言若有所思,妈耶都被说中了!命中注定这个事竟然是真的!
“你看着窗外是不是有很多事在想?”
“你闭目打坐不也有很多事在想吗?”
“过去的已成事实,将来也没什么可想的,光想肚子是不会饱的!”说完般若多罗大口吃起饭来…(此处我相信袁导一定是在致敬金刚经的那句经典偈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二人席间由该不该吃素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句辩论,三王子提出人是万物之灵,不可与禽兽同日而语,用现代语言翻译下,就是老子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可不是来吃素的!
般若多罗听后是这样回复的:“看来三太子的智光忽明忽暗,若能抛开杂念,专心修行,将来必定能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你自幼修行,我贵为王子,我想此生与佛无缘。”
“那好,一切随缘吧!”
说完,般若多罗头也不回地走了
此处体现了沟通的最高艺术:话不投机半句多路,路我指了走还是不走,爱谁谁,饭也不吃了,老子走了,就是落下了个锦囊…(嘿嘿嘿,高手出招就是这么不动声色)
留下的锦囊只有一句话,“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只留下三王子达摩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问自己:“我是谁呢?”
这大概是哲学层面的最高拷问了!!爱动脑子的且不放过自己的智光忽明忽暗的三太子,因这个问题放弃了王位,为了解开人生的谜题,踏上了寻师之路,要求拜般若多罗为师。
在这里, 王位、理想、爱情、自由等等等问题的优先级都排在这个终极问题的后面。达摩很清楚没搞清这个问题之前所有的思想行动都在迷雾之中,看不到方向的时候,任何方向都是错的!错误的东南西北方都是错误!做什么都是错的!达不到究竟!这是心中之大惑,为了求终极的那个“明白”,达摩断了未来可能的所有“错误”的因,毅然去追寻自己求而不得的明白!
笔者无法给出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每一个“我”都不同。人,只能是自己的老师,达摩也是在推倒自修室的那一刻,般若多罗才真正愿意为他剃度!推倒后,达摩说了一句:佛道修行在心中。找到了正确方向,就不会害怕错误。
感动!这是带着佛心拍的片子。拍公案并不故弄玄虚,清纯简单,还有幽默感。尔冬升,惠天赐的印度造型,般若多罗法师的台湾腔,达摩大师成了不倒翁,喜死人了!
少有的题材,本片在94看,樊少皇演了一个傻和尚,后面97看,他又演了虚竹。
喂哟,123唱起:达摩额达摩,找不到一个家,找不到一个家
拍禅宗题材的本来很少,用心拍的更少。。。 袁振洋 拍完这个就出家咯。七年之后又还俗咯。里面有个bug:印度人用左手扣大便,用右手抓饭的。片中达摩用左手抓食物。呵呵
影响我家庭二十年的电影。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爸看了这个之后成了达摩的粉丝,嘴上挂了将近二十年的“达摩大师”,里面的对白也是随时上口,导致全家都会背诵。
古风,古意,古朴。
此片和台湾《六祖慧能传》看,足矣了解中国禅宗传史。圣人传记,自古流传的便是夸大的圣人神迹,所有宗教史皆如此,这里是“九年面壁不腐存影”、”一苇渡江",所有神迹需人工修饰以便造神。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为禅宗宗旨,其实禅宗又借鉴了老庄多少(而玄学又直接借鉴魏晋佛学)。还是那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破我执,除我心魔,这就不是常人所能了。既心既性,知易行难,别的不说,禅宗百丈法规没几个人受得了。古人造字,【佛】非人【僧】曾人,皆此所意。了解禅宗敬仰佛家的的看此片颇有收益,最妙的就是那些禅意偈语。7.5
大致讲了下达摩的故事,本是三王子,被佛理吸引出家成为高僧,然后东渡传教,开始不被梁武帝待见,后面面壁三年,直到樊少皇诚心求见,出来又感化了劫匪。很多夸张到不合常理的描述,比如飞渡河口救小孩,不饮不食面壁,众人抬拉不动,跟劫匪搏斗的时候简直是刀枪不入的战神,还会替身术,活到150岁假死,回到印度。之前一直对释迦摩尼跟达摩分不太清,看完这个片子,再查查资料,才搞清楚。
2021.6.13 16/16 14th 一堆佛学的杂糅,之乎者也的感觉,这么拍真的很无聊啊。这不是俺们虚竹小和尚吗。
从树下掉下来毫发无伤,陷入沼泽没死,倒屌树上三天三夜没死,山洞坐禅九年没死,火烧没死,这难道就是世人追寻的不死之身?很神奇,无法理解。影片本身带奇幻色彩,看着蛮有趣,甚至有点为达摩的坚持和仁慈感动。陈松勇饰演的般若多罗操一口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有趣又接地气,让这个形象更亲切。影片传达了达摩祖师的几个关键觉悟,都很有道理,但又不是很能明白。如果能就围绕某一个观点展开一段故事,或许更能引起共鸣。特效再精致一点,画面再唯美一点,笑点再突出一点,就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商业片了。
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看过了好几遍才来评的,佛教电影自认看的也不少。这一部却自认为演员,台词,禅意包括好看度,各方面综合最好的!还有卢冠廷极其赋予灵性配乐(另一部经典的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也是出自此人)。导演据说深受影响而出家了!功德无量!尔冬升的演技是真的好啊!这种人物最容易演出个大而符号似的角色,可是尔冬升的细节,神采完全hold住的!尤其这种人物神采上的坚定而又极超脱和很多细节上的而随意平常的神态而富含极高的修养水平和内在的禅定功夫才有的,尔后来一直从事导演,实则是很多演员之福啊(会抢了他们的饭碗)。看过很多遍,被情节,佛家偈语禅机间的智慧折服 !这才是用心拍摄的好电影的!
樊少皇那一段“我怎找不到我不安的心”演得很好,演出了那种质量感,那一刻他纯净无暇,穿越了有形相在寻找接引,我看着很感动。整部电影也是在后段缔结了一个思索的空间,达摩九年面壁,慧可一尘不染,两个角色都相对“静态”,以佛语交织,伴随平常事,最后以强盗一事,促成影片的高潮,有事件也有佛家的情感。这电影拍的是广度,我觉得达摩拜师都可以不用,三言两语交代一番便可,一苇渡江的场面也不太好看,那是我心中媲美摩西分开红海的名场面,结果变成了杂耍一样。
般若多罗的几句话就让大王子彻底放弃了争夺王位的心思,甚至其子也有求佛之心。我只是喜欢前半段的设定。后半段,佛法高深……对了,大王子竟然是惠天赐演的。
达摩祖师 一生 豁达 用自身 来让世人 醒悟
看了三四遍 每遍感受都不相同
佛法自然。。。
在老妈的网站上看的。心理学再怎么学业达不到的高度。据说导演导完就出家了。
非常经典的一部历史片,讲述了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一生,铺陈细致,说法精妙,有头有尾,言简意赅。导演可谓深得禅宗精髓。剧本和台词既充满禅意,又展现了史实。尔冬升年轻时期真是英气逼人啊。慧可梦中与人在龙门石窟下打斗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禅宗作为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现象,难得有这么一部影片把它的由来细细讲述。故此,本片完全可作为历史资料片而世代保存。9分。
在那时香港电影短平快的氛围里,制作出一部如此精良的传记电影很是难得,除了不合时宜的港式武打设计之外,对于佛门教理的探讨比较深入,对于袁振洋这样善于拍摄功夫片的导演来说,这算是一部重文轻武的港片。尔冬升担纲主演,樊氏父子联手,惠天赐、陈松勇配角,真是个黄金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