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玉碎的决心,捍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以玉碎的决心,捍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关键词:
英国电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英文名《BENT》)
法国电影《隐藏的恋情》 (原片名《Un amour à taire》)
我们可否断言
这就是文化
如果每个人都被否定
每个拥有智慧
仁慈,果敢
和特殊性的人
而且正是这些人
被视为违法
但是多数人自豪
自己是不同的。
副歌
正是如此,我们与其他人不同
他们走着,走着道德的脚步
穿越无数最初的惊叹
随后对于他们一切变得那么平凡,那么平凡
并非那么奇特,这些感觉
因为我们是另一世界的孩子:
我们喜欢有令人窒息的香气的淡紫色的夜晚
正是如此,我们与其他人不同!
这是一种恶
这道德
是他人将恶置于我们头上
因为我们是
我们自己
即使人们逮捕我们
脖子上的绳索
不是我们,
我们将忍耐
因为很快
非常快
我们的时刻将来临
而我们将没有苦难!
平等!不宽容已终结!
副歌
……
——这首《淡紫色的歌》被称为德国同性恋之歌,二战时期,德国男同性恋群体遭受纳粹法西斯集体性的迫害,《淡紫色的歌》就在当时残酷的历史背景下被LGBT群体歌咏流传开来。
二战之后,西方开始全面回顾和反思法西斯统治的历史缘由,同性恋群体遭受残酷迫害的史料证据也由此被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史学家发掘了出来,一批敢于直面历史的电影也由此诞生,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作就有英国电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英文名《BENT》)和法国电影《隐藏的恋情》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讲述一对同志Max和Horst,他们仅仅因为爱恋同性就被关押进了纳粹集中营。而纳粹迫害他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搬运石头,每天不间断地搬运,将石头从左运到右,从右运到左,其险恶的目的就是通过重复沉重而枯燥的折磨来瓦解人的意志、摧毁人的心智。然而,Max和Horst两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周而复始、单调的囚犯生活里却越走越近。日复一日,他们的身体受制于纳粹灭绝人性的压制之下,但,就在纳粹法西斯的监管之下,在恍若沙漠的毒日炙烤之下,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在两个男人的心间悄悄地萌芽,生长,绽放——尽管他们的身体不能接触到对方,他们不能拥抱,不能接吻,不能做爱,但就在另一个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一个挣脱肉体束缚的灵的空间,两个男人在激情洋溢地交换着对彼此身体的渴望和爱恋,他和他做爱,用的是语言,用的是眼神,用的是身体散发出来的汗水气息,用的是男人心和心的感应,他们在精神的世界创造出爱神的奇迹,在不毛之地的纳粹集中营培育出一朵无比绚丽璀璨夺目的人性之花。
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题的法国电影《隐藏的恋情》讲述一对善良的同志伴侣拯救了一个遭到纳粹追捕的犹太女孩,但自身却被卷入了纳粹法西斯迫害浪潮之中的故事。这部电影更是血淋淋地向观者展现了纳粹法西斯杀害折磨同性恋人的史实,导演以其冷静的克制的镜头默默地记录和审视着曾经发生在阳光下的种种罪恶,一幕幕灭绝人性的人间惨相:
被火刑烧死的同性恋人
大脑被强行打开,被迫切除前脑叶白质的他
被纳粹从高楼上摔下来倒在血泊之中的他的同性爱人
……
种种惨无人道的刑罚,人类的自杀残杀,人对人的迫害,竟然到了让人如此绝望冰冷的地步。观看《隐藏的恋情》,所有同情的泪水都不具备任何价值,事实上,每一个观者,无论是否同性恋者,都应该扪心自问,人类是如何被偏见和狭隘夺取了最起码的善良,人类的良知和正义究竟是怎样被邪恶所操纵和践踏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的最后,曾经以和女尸做爱来证明自己是“正常人”的男主人公终于脱下了标志着黄色六角星(犹太囚犯的标记,比同性恋囚犯高一个等级)的上衣,穿上“性变态”的那件有着粉红色倒三角图案的囚服,走向高压电网赴死,追随他的灵魂爱人而去。电影告诉我们,生命可以被碾碎,但爱情的尊严不可以被征服,也正是因为有了爱,灵魂得以从沉重的肉体之中解放出来,而卑微渺小的生命也绽放出动人心魄的华彩。
事实上,无论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还是《隐藏的恋情》,电影旋律中都蕴藏着巨大的悲鸣,这种极其自抑的悲愤,是灵魂深处的恐惧和绝望。这是人,我们先前的人经受过的一切。被迫隐藏起来的恋情是善良心灵的投射,是划过无望唯一的亮,是飓风中微弱的火苗,在冰冻的世纪苦熬,等待可能的阳光。
2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最大程度的保留其舞台化,同时又极具电影视听冲击。
原剧以一种新颖加多重的角度表现了同性恋者的境遇,有来自外界的,更多是一种自我认同、自己追溯。
开篇的华美和后段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一听就是菲利普·格拉斯 Philip Glass的极简主义曲风,为全片勾勒出一致的步调。
3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看完这部片子之后的感觉。那是来自心底的压抑与郁积。英文名字《BENT》,意为弯曲,扭曲,是那个纳粹年代人性的扭曲,是那个压抑年代灵魂的扭曲。中文译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却又无限大的道出了这出戏的精髓所在,主旨所求,该是怎样的一份感情让人无法承受哪。
我不知该如何去讲述给人听这样的一段故事。前一夜的柏林还是性自由的圣地,淫佚的狂欢趋近亢奋的跌宕,今日盖世太保的屠刀已经架在了同性恋者的脖子上,无情的末日已经迅雷不及掩耳地降临了。消瘦的犹太青年马克斯与情人鲁迪却落入纳粹魔掌。在开往集中营的闷罐列车里,士兵凶残地凌虐鲁迪并强迫马克斯参与施暴,甚至为证明其不是同性恋,而与犹太女尸性交,这都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获得一块代表犹太人的黄色五角星,而非代表同性恋的粉红五角星,几乎疯狂,炼狱磨难的马克斯获得生命,也隐藏本性,扭曲了灵魂。同车厢的达蒙是坚定的同性恋者,即使囚服上标记“性变态”也有着倔强的自尊。日复一日,在循环往复的来回搬运石头下,在这单调的毁灭性的机械折磨下,在这片四处弥漫死亡气息的焦土之下,不可征服的爱情滋生。在那片炙热的太阳下面,在劳作的短暂间隙。并肩立正的他和他,两具赤裸着上身的年轻身体。目光不能交流,身体无法接触,完全的静态下,他和他做爱。用语言,用想像,用心灵感应。汗流,喘息,生命的溅射。
我不知该如何对这个故事作结。爱情的滋生没有错,即使曾经是享乐至上,或麻木不仁的,爱情也会破土而出。真觉得《BENT》这个名字很好,这是出关于人性抗争,人性重建,人性回归的故事,尽管它是残酷近乎歇斯底里的讲述着。影片结尾,纳粹军官用枪射杀达蒙之前,他用手指摸着眉毛示意给马克斯看,那是他在和他说我爱你,I LOVE YOU。最终,马克斯脱下那件有着黄色五角星的衣服,穿上有着粉红色五角星的衣服走向高压电网。那已是一颗坚定的心,有爱的心,玉碎的心,平静的走向死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要用生命去承受。
4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悲剧都因为禁忌。禁忌是致命东西。再普通的倾向,也在禁忌期被逼成不正常。同性恋在小节上注定要不羁,大环境就都要展现得极好,gay趴,大房间,路边,森林都充分地空旷。人物不符合小滋味里的陶醉,到大环境里才格外振奋。逃跑情节舒展而失望,失望力度恰到好处地还小心包裹着希望。那时还拥有种种结局的可能性。
小环境仍旧延用空旷伎俩,就别扭到不行。两个人的时间空间充足了以后,深情开始泛滥,在平行线、交叉线、Y型线的各自搬石头过程中,不耐烦和爱意被弄得同进同退。他们对小空间氛围营造得越来越激烈,绝望扑火的情节便铺得越来越确定。
确定了的东西便没必要守着。关在囚笼中时,人人将效仿飞蛾,这非常本能,一点也不惨烈。我在只有说话声和走路声的场景里,特地记住了背景音乐。它从钢琴、小提琴,到大提琴,太像一个成长思路。曲子的设计又总一致,如泣如诉地,在观众觉得无能为力时及时流出。我听到音乐,便立刻忘记屏幕上的无聊。
演员方面,除了出场了电影前1/3部分言行超过的dancer,对命运的半推半就在我看来是活的外,另两位主演都没让我有被牵动感。他们显然对同性恋太有研究,身子摆到哪儿都带着gay标志,光默读这些标志也是能让人索然无味的。
电影常犯的毛病,就是什么空间也没给观众留下。小小一块奶酪、一包感冒药都有讲解。所以只有看着啦,看着他随着他一块儿着火死了。然后静悄悄在心里回忆几把感情,补充它的重量。
5 ) 腐化是你们的高尚情操,于是我选择堕落
影片一开始就相当具有冲击力:废墟中的骄奢,所有那些美艳的、淫荡的、华丽的、乱伦的场景交待了主人公Max以前的生活状态。
全性无爱一直贯穿着Max曾经的生活,把可以同自己享用片刻欢愉的人儿也拉到自己所谓的住所里。这一切难道都是故意让Max的爱人同志Rudy看到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那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爱,也就不在乎Rudy的感受了。任凭Rudy的烦闷以及最后以软弱的方式的报复,Max依然继续自己的荒淫生活。
一切的宁静被打破是因为盖世太保进入废墟以及明目张胆的法西斯警察的刺杀Max的性欢之友开始的。
两人的奔跑,两人求生冲动,两人的争执,两人的躲藏,两人的温馨,两人的再次奔跑。这次没有第一次那么幸运,两人被捕。
Max的求生欲战胜了他的爱欲,或许在之前Max从未爱过。他背叛Rudy,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去。或许表面上他并没有做什么,但实质上他是的的确确从内心中背叛了Rudy。
在背叛的时候偶遇他将终生难忘的却只触碰过一次唯一爱过的人——Horst。两人的磨合从火车上一直延续到集中营里荒芜的生活中。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Max一直和Horst保持距离,而爱却萌生起来。
最喜欢那一段他们口述做爱的那一段了,让我想起了《美国派二》里面的电话做爱的场景。
而最终Max发现自己爱上了Horst,愿意为了他去援交得到为他治病的药。
影片结束时,Horst还是被法西斯军官发现其实是他得病了,而自己因为性爱而付出的药最后给了他,Horst必死无疑。Max最终体会到爱,殉情而死。
怎么说呢,导演在叙事方面还稍显拖沓,前面无关紧要的铺陈有点零碎。而大背景表现我觉得可以再大气一些,不太喜欢通过细小的镜头以及冗长的叙述。
始终觉得断背山的那种长跨度的叙述才够有表现力一样。
关于标题
腐化是你们的高尚情操,于是我选择堕落
不愿意腐化这种高尚情操,所以选择了堕落,而堕落依然坠落,但却变得值得歌颂了。
6 ) 生命不能承受的
柏林的天空,在wim wenders的渲染下,一直是克制而内敛的。只有躁动的灵魂在躯体里狂啸欲起。大约纳粹年代的疯狂激荡所致。
没有字幕,看的时候幸而没有想象中的沉闷。这归功于紧凑的剧情安排。你猜不出下一刻这些可怜的小恋人会遭遇怎样的冲击。
剧本是自英国的舞台剧改编而来,带来了很浓郁的煽情基调。一直把它与《rent》混在一起,很奇妙,两者唯一的关联大概只有穿插其中的音乐剧片断吧。受到舞台剧的影响太过强烈,情绪附着在妖娆的肢体上,将所有宣泄殆尽。那样的情绪是流畅痛快的。这样的影响突出了电影改编的难度,与苍白。人物的曲线只在匆促的情节下单薄。
大概最深刻的高潮是歌舞片断,变装皇后的“street of berlin”,浓缩的热情、压抑、哀惋、绝望在音乐中被垄断。直接道尽了柏林潜伏的暗影憧憧。
《the pianiest》中那位军官突发的仁慈似乎没有出现在这部片中。为了主角人性重建的需要,这里的集中营是绝对性的残暴无理。只是矛头针对性的指向同性恋者。在生命的权利被绝对性的剥夺之后,人性的选择与重建是一普遍的议题。
Max正面临着这样的关卡,只是他把生存摆在第一位的结果是,亲手杀死小情人Rudy,与13岁小女孩的尸体SEX来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情感与性向选择权像他隐形的翅膀般,被硬生生的从躯体上剥离。残留一个被扭曲的灵魂在痛苦中艰难求生。显然,出卖自己得来的生命是为苟延残喘,这样的行为Rudy不屑,Horst更不屑。Max的“hate me ,but don't love me”浇不灭Horst对爱情的执着。幸而正是这样的执着唤回了Max被毁坏的心智,救赎被抛弃过的爱情和性向,面对完整的自己。这是Max的回归。成全了规范化的认知。
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对大部分的历史,我们几乎都是被动的承受媒体信息的轰炸灌输。历史只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人对过去的解读。那样的解读具有你无法否认的偏见。
纳粹。人人得而讨伐的名词。它的罪行一直是个长久不衰的话题。书籍,电影,音乐,提醒着没有经历的人们,那是个怎样的残暴年代。太多的记录诉说纳粹的泯灭人性的行为,但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社会的行为。那些军官士兵在残杀的时候,是受怎样的意志主宰?想要建立一个彻底干净的秩序?想要释放深处潜伏许久的兽性?还是惟我独尊的心态容不下犹太人的立足之地?等待下一个解答。
7 ) 同性爱也是伟大的
故事开始于纳粹统治时期的柏林。Max和Rudy是同性恋。Max是个自称“烂人”的帅哥。Rudy是个Dancer。纳粹对于同性恋者的迫害逼使他们逃亡。但最终还是难逃追捕。在驶往集中营的列车上,Max为了“To Stay Alive”抵死不承认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并且不得已打死了深爱着自己的Rudy 。
Max与同被送往集中营的Horst最终成为朋友。Horst早已被带上Pink Triangle,即同性恋者的标志。Max想尽办法取得了一个Yellow Star,即犹太人的标志,因为同性恋者在集中营里处于最lowest的地位。相较之,犹太人的罪名还高贵了一些。
Max坚定着活下去的信念,并贿赂一个盖世太保让Horst得以被分派来和自己一起。在驱使人疯狂的往复搬运石块的那些日子里,Max和Horst爱上了彼此。然而严密的监视下,他们只能偷偷的说话,甚至靠通过语言的描述得到的感觉来彼此温暖,并体验那种without touch的做爱需求。
为了帮体弱的Horst取得药物,Max不惜跟新到的纳粹上尉进行性交易。而Horst最后选择了一死来表示自己对Max强烈又压抑的爱。那个最后用来表示“我爱你”的捋眉毛的动作暗号看得人心里阵阵做痛。Horst死后,Max伤痛不已。而Max也最终选择了坦然地面对自己同性恋者的立场,他换上Horst的衣服毅然地扑向了电网。看着Max抱着已死的Horst,重复着那句“I WON'T DROP U .I LOVE U ”时,你会为这种同性间的爱的伟大而深深震撼。
该片曾在1997年戛纳电影节上获青年电影奖。主演Max的是英国演员Clive Owen,一个表现力非凡的演员 。2004大片“亚瑟王”中King Arthur的扮演者。经典宝马汽车广告系列里那个永远的司机。他演的Max在列车车厢里听见Rudy被打时撕心裂肺的喊叫声时口中的喃喃自语“IT ISN'T HAPPENING ,IT ISN'T HAPPENING ,IT IS HAPPENING ,IT IS HAPPENING ,IT IS HAPPENING ,IT IS HAPPENING ,IT IS ...,IT IS ...IT IS ...”以及那张痛苦的扭曲脸让我动容不已。
8 ) 宁折不弯
这么个集中营同志题材的戏剧却网罗了多少英国尖子男优!有演技的出演技,有脸蛋的出脸蛋,组团BT,扎堆HOMO,背地里SM……莎翁啊,感谢您的栽培!向他们致敬——亚瑟王、甘道夫爷爷、WILDE PAPA的博西公子(光我看到博西就演了不下四个GAY的角色)、莫里斯的守林人、白白的杀手塞拉斯……的确是冲着塞拉斯才有一窥的欲望,可惜白白制服穿着好看,却吝啬露脸。
编剧是否想说:“TRUE LOVE means when u love someone more than ur own life.”?没看到JudeLaw。。。导演和甘道夫Ian McKellen是一对couple~
此片个人影史前十。先不说最后那场亡命鸳鸯的戏,也不先说那两场用意念做爱、用意念给爱人取暖的戏,更不先说背对着擦眉毛的戏。我们就先说说max把horst靠关系弄过来一起搬石头聊天那段戏,“同性恋不是爱,爱我你会死的”,“但是我不在乎,爱你是我的事,我不求你爱回来”。虽然两人是深爱对方,也“我爱你”挂嘴边,但是从来没有一句“我也爱你”。这一点真的好遗憾。不过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爱才会显得如此美好吧。男主最后换上爱人的粉三角衣服,也算是心底终于认同了自己。爱与被爱这种关系,真好。
Clive Owen和Lothaire Bluteau將一段柏拉圖式愛情演得動人,身體最微小觸碰都是禁忌,最親密的擁抱卻要等到生死相隔。最後我會相信,在生命盡頭的另一邊,他們可以真正地做一次愛。
Clive Owen那红色睡袍真是闷骚又拉风!!!之前越奢侈之后越可悲。终于见识了隔空做爱!拉风!不得不感慨德国军官真是太帅了ˋ( ° ▽、° ) 演员表里那几个大牌全部没见着。( ﹁ ﹁ ) ~→
隔空意淫是我在触碰你。划过眉头是说我爱你。
我不愿让任何人爱上我,因为我怕我无法回应他们的爱,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无法承受的感情。也许我之前还在生命和爱情中彷徨,直到你离我远去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你才是我活下去的意义,我深爱着你,深爱着为我逝去的人。到最后,我终于能紧紧抱住你,永远不分开。
从影片开始的肉欲盛宴为惊艳,从中段的残酷暴虐为不堪,从后半段的戏剧化舞台化处理为讶异,从最后的死亡为不忍。天,太好看了!!!
用对话做爱。
这个电影不仅仅是受迫害者的悲情故事,它更是一个勇敢者的爱情故事。
I'm touching you softly..gently...you're safe...i'll keep you safe and warm,you with me now,u never feel cold again,i'm holding u now...safe...warm. As long as you r here, as long as you with me,as long as i'm holding u, you are safe.
导演用力过猛,叙事稍显做作,PAUL BETTANY军装好看死了,难怪GRETA那么眼熟 居然是MICK JAGGER演的!!!
裘德洛 没看着,贝坦尼连个中景都没有。知道了意淫是强大的,还是不喜欢克里夫·欧文~
两度落泪,一次是Horst哭着对Max说I hurt enough, I don't want to feel more pain, why can't you be gentle? 第二次是Max抱着Horst的尸体说You're safe, I won't drop you. 人性可以是残暴无情,面目可怖的,人性同样可以是闪烁爱与自由光辉的——即使挂在高墙也宁死不屈,并且,永不熄灭。
很残酷的同志片啊~跟cilve owen 好上的人都死得好惨哦 = = (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像GAY!) 不过完全被卡司骗了!哪有裘德洛!
为了争取同样接近天堂的一瞬,多少人为之抗争,这和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独立一样伟大。在LGBT电影领域,我只服两部,一部即此,一部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因为夹杂在战争与血腥的无声反抗更显得残酷,而残酷更显得磅礴。
此片看得我非常难受,是沉重,压抑,如果说二战纳粹对犹太人像是对待奴隶和狗,那么同性恋在集中营中的待遇则是奴隶和连狗都不如,在此般境遇下,男二却一直很勇敢,至死不愿自己作为同性恋被践踏人格和尊严。。。男一受到了震撼后毅然赴死的最后一幕很震撼,久久不能忘怀!那种宁死不屈的悲壮,传递着一种尊严------生而为人应该平等不甘被强权摆布的尊严。。。。
同志题材中的佳作,封闭与禁忌感下超越肉体的共鸣与灵魂交流都是视角方面讨巧的地方。很多段落的冷峻压抑处理直打人心,男主为了活命隐瞒身份杀死挚爱的崩溃,集中营里搬运石头的无止境与孤立绝望,尤其是高潮部分霍斯特的反抗和马克思的自杀,克制的镜头语言背后蕴藏着巨大能量!
才看了同志电影《生命不能承受之情》,对于这样一个套用了名著名字的译名,听到后本能反应其实是厌恶的,可当把整部片子看完,才会明白这样翻译的妙处。这是一部很罕见的同性题材电影,故事的主线并不是关于感情,而是在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下,讲述作为同志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部片子的荒诞性特征很浓,或者说这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世界,他们露天做爱,杀死恋人,隔空做爱,反复劳作。导演用很虚幻的叙事来体现很深刻的东西,我想,这影射的就是当今社会里同性恋的生存现状。“人们创造了痛苦,却将之称之为爱情” 。同志的世界里渐渐没有足以支撑自己去面对自己的感情,可内心的挣扎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面对真实自我。最终,一些人选择了隐瞒终生,一些人选择了面对,即便付出了生命。2014/09/18
頹廢與壓抑,情愛的政治滲透,註定是一場華麗而淒絕的死亡漸進。屠殺阻斷不了情愛的暗長,卻能夠扼殺它的綻放,作為禁忌的同性之愛遭遇種族滅絕的納粹機器,鐵絲網和高牆,粉紅三角和條紋衫,標籤下的等級分別和恥辱記號,最後只是煙囪里冒出的黑色煙瘴,顫顫的,生命的休止符號,哀哀地響,誰人銘記?
为神马我一直把海报上的克里夫欧文当成是丹尼尔带刘易斯啊……不过这片里竟然有裘德洛、贝坦尼和蕾切尔薇姿,居然一个都没发现……大嘴贾格尔的女装真惊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