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不止不休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白客苗苗张颂文宋洋王奕权周野芒秦海璐胡天渝白红标张磊程小夏贾樟柯刘洋原文倩李博徐志鹏

导演:王晶

剧照

不止不休 剧照 NO.1 不止不休 剧照 NO.2 不止不休 剧照 NO.3 不止不休 剧照 NO.4 不止不休 剧照 NO.5 不止不休 剧照 NO.6 不止不休 剧照 NO.13 不止不休 剧照 NO.14 不止不休 剧照 NO.15 不止不休 剧照 NO.16 不止不休 剧照 NO.17 不止不休 剧照 NO.18 不止不休 剧照 NO.19 不止不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20:02

详细剧情

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长篇影评

1 ) “乙肝传染病、贴标签与反歧视”、“理想与现实”、“媒体的职业责任与情感道义”、“勇敢发声”

三星半,马马虎虎,略低于预期。电影的完成度并不高,整体有待提高。电影的节奏偏慢,并且整场下来都比较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无聊了),剧情有点套路化,有点高开低走的样子。

(1)虽然立意很好,可惜的是拍得有点“轻飘飘的”,很多内容都是避重就轻,点到即止,浮于表面,不够大胆。例如在进行矿难取证报道的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有些太过于顺利了,草草收尾。不过毕竟有些话题比较敏感,本片能够最终过审上映还是蛮不容易的,毕竟这种类型的电影都需要在国内过审限制标准的边缘上进行疯狂试探。

(2)“乙肝传染病、贴标签与反歧视”、“理想与现实”、“媒体的职业责任与情感道义”、“勇敢发声”的几个主题选得还可以,不过有点不够聚焦。并且可能由于同样是国产社会题材的电影,都是比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应不同时代的社会矛盾,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感觉这部的观感会有点像《我不是药神》。

(3)人物刻画不足,扁平化严重,特别体现在苗苗饰演的女主“小竹”身上,纯纯的一个工具人,设计失败,感觉这部分全部删除对影片的影响也不大的样子。另外,难得在影院大荧幕上能看到看到白客的身影,在本片中他占据着大量的篇幅,遗憾的是在电影中没怎么感受到他的演技,演得相当一般。

(4)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带动观众思考是此种类型片最重要的。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三年里影片被过度删减阉割的原因,这部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是不是有点问题?电影节奏断裂,一些转折也比较突兀,特别是中间那段核心矛盾冲突点(男主撤稿那里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男主能够坚守自己的观念与理想?),缺乏说服力,撤稿后又在搞煽情,还是感觉差了层意思在里面,未能感染到我。

(5)这个导演是从贾樟柯团队出来的新人王晶,这部算是他的处女作,我一开始还以为是香港的那个“烂片王”王晶呢hh,想说他怎么突然会想去接这种类型的电影。

2 ) 《不止不休》导演王晶:大家遗忘苦难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快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觉得我是不是让香港的王晶先生尴尬和困惑了……我并不认识他,但他经常给我朋友的朋友圈留言,开玩笑说‘我也是青年导演’了……有机会还想跟他见个面,say sorry,说句不好意思。”
最早知道 《不止不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头三秒里糊涂了,监制贾樟柯,导演王晶,社会新闻题材,这个创作思路实在想不到。
回想2011年,这位北电03级导演系毕业、和香港商业片之王重名的太原导演,正式加入了距离他家开车仅一小时就能见到的贾樟柯的电影团队,历经十二年,连续担任《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三部电影的执行导演,如今在师父的推动下,有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

王晶坦言自己是一个挺难独善其身的人,“我并不那么自我,甚至说得再过一点,我在意大家对我的评价。”
所以《不止不休》剪到终版的时候,王晶第一个发给的就是贾樟柯,老贾在一天下午看了这部电影,而身在北京的王晶焦急地掐着表,等回复,谁知道老贾观赏完,就在影厅里坐着不动,刷起手机,一刷又是大半天,像是在排挤什么情绪,最后终于给王晶发来了两个字影评——“很好”。
很多人都把《不止不休》当成《药神2》来看,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可以说,从导演表达来看,它们毫无关联。
“我觉得《不止不休》已经够私人的了,有各种私货在里面,我都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太啰嗦。”
这种私货确实多,包括对“北漂”两个字的重判,包括对浪漫主义的一次试探,也包括青年人本能的反抗,还有社会事件下,人的扭曲,与如何扶正。
它既是职场电影,也是社会大操场电影,甚至是历史修罗场电影。
看过的观众都会记得,电影里最令人豁然洞悉的一场戏,发生在主角韩东对涉嫌违规的医生主任的车内质问。
问什么?问谁?想得到什么答案?
王晶觉得,如果所有人都保持沉默,那么这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种误解,但他也并不想把电影引入到煽动或挑战上来。
“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告诉别人我拍一个电影,是要让别人去相信这种挑战权威是能成功的,那我觉得我可能有点居心叵测了。”
终归还是无奈。
电影里外里的无奈。
人们为了存活下去,选择性失忆,并且加快失忆速度的无奈。
所以啊,《不止不休》,也应叫作,《无止无休》。

导演王晶(中)

(本篇采访10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01、北漂的“飘”:这个词原本没有悲剧色彩

第一导演:我其实想先问,你老家太原那边没上过大学的发小,他们现在生活是什么状态?有仍在北漂的吗?
王晶: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北漂是很正常的上升通路,去北京是特别好的一件事。
人生的理想道路,无非就是高中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大城市大学,那北京是离我们山西最近的大城市,大家都希望考到北京,将来在这里落下脚来。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从来没觉得有什么悲剧色彩,但“北漂”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好像有一点悲剧色彩,可能是这些年的现实压力的问题。

第一导演:因为03年还没有房地产嘛,08年之后就不对劲了。
王晶:我们在做电影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跟很多人聊那时的北京,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北京记忆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谈到的都是那些很美好的瞬间。
第一导演:这个调查做了多久,多大的量?
王晶:一直都在做,我有点强迫症,永远不知足。
第一导演:你啥星座?
王晶:双子座,不知足。
第一导演:你中学时都从哪获取新闻信息?有特别喜欢的报纸或杂志吗?《看电影》杂志?
王晶:杂志就是《看电影》,石家庄的《我爱摇滚乐》,还有《当代歌坛》。
我印象特深,到北京以后,我有一哥们,也是我老乡,他跟我不在一个大学,他在另一个学校学导演,他每个周五周六会找我玩,每次他来的时候,手里都拿一本 《南方周末》,因为《南方周末》是每周四发刊,他们学校门口的报刊亭进刊慢,所以每次他都先坐地铁到积水潭,那边有一个进刊特别快的报刊亭,什么报刊杂志都能第一时间到货,当年报刊亭都有牛不牛之说的,他就每次先到那买一本《南方周末》再来找我—— 看《南方周末》是他身份的象征,他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去了。
后来有一场戏没剪进来,就是报社门口就有一个书报亭,书报亭一个小空间,你就能看到那个年代。
第一导演:就跟北电门口差不多,也是一报刊亭。
王晶:做最后报纸飘起来的特效时,我跟特效说,我们得找几张报纸去做质感上的参考,那我就半路过去开会的时候,顺道去买张报纸。我住望京,偌大一个望京啊,就一个书报亭!

02、高手傍身:这部戏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来把关

第一导演:我发现编剧团队四个人,大部分我都不太熟,不知道她们擅长哪方面,并且你和她们怎么合作?
王晶:其实是一个吵架和集体创作的过程,话说回来,有几个编剧是陌陌影业的专职编剧。
第一导演:是这样啊。
王晶:陌陌这家公司的媒体基因非常强大,其中这几位编剧,她们都有很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
对于这个选题而言,我其实是门外汉,她们反而是内部的人,很多时候我是要向她们请教一些现实情况,或者是新闻伦理的东西。其中还有一个编剧,她是一个专业编剧……
第一导演:叫黄……
王晶:黄苇。
第一导演:对,她其实偏爱一些商业爱情片的剧本(《HOLD住爱》),感觉在《不止不休》这类题材上差别很大,不是很有经验。
王晶:我觉得有没有编剧经验这个事情不重要,我也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导演,但是黄苇在剧本里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因为她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的人,原来是学理工的,她在我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时候,会把我往回拉一拉。
第一导演:你还有哪些超现实的想象?
王晶:也不是超现实,就是有一些故事的走向,或者是讨论情节的可能性的时候,她会帮我去从逻辑上判断这东西合不合理。
第一导演: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哦,就是很多类型片里会设置一些记者作为某种程度的反派,他触犯了一些职业道德,我想问起初剧本里有没有类似的角色?
王晶:其实没有。 因为从创作剧本之初,我们就挺明确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要讲人的成长,人的内心变化,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为什么选这个事情,真不是什么一个人替多少人发声, 因为我看了所有的素材,在2003年那会有社会影响力的所有的议题,我觉得只有这个议题是跟人有关的。
可能有些观众看了之后会问,为什么不选更尖锐的议题,为什么不做更冒险的选材,更深入虎穴的那种新闻事件,为什么不是那种挑战权威的东西……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我告诉别人我拍一个电影,是要让别人去相信这种挑战权威是能成功的,那我觉得我可能有点居心叵测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人心起码是可以挑战的,不管是自我的鄙夷,或者是你面对环境压力的时候那种变异的东西,这些是可以挑战的。

第一导演:明白了。刚才说请有媒体经验的编剧来把关,那美术这块呢?需要有很多人来盯历史细节吗?
王晶:不会,因为我们美术指导 刘维新老师是老前辈了,北电美术83班的老前辈,最早跟娄烨一起做《紫蝴蝶》,包括贾导的好几部电影也是刘老师做的,所以还原度这件事我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很多时候刘老师是需要跟我有一些碰撞的。
第一导演:怎么碰撞?
王晶:还原这个东西不犯错很简单,你就去参考资料就行了,美术组的墙上,造型组的墙上,贴满了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2003年、2004年的,这就完了,不出错很简单。
但是,那些照片里哪个是最对的,最好的?举个小细节,报社编辑部是我们搭的一个景,里面摆的电脑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说全摆大屁股显示器有没有错?没错,但是怎么样能更有意思?大家一直在碰撞这种东西。
当时美术组的老师就设计了一个专门区域,说这地方不能摆大屁股电脑,这得摆两台老款的Mac,为什么?因为这是美编区,是做图的地方,他们的电脑得高级。
第一导演:我杂志社干过三年,是这么一个逻辑。
王晶:我其实也非常幸运,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我们组的美术师小路,叫路超,我们俩认识很多年了,他一直是刘维新老师的执行美术,他早先就是报社干美编的,好像是《陕西日报》。
但我拍这部戏之前从来不知道他还有这个经验,这部电影里新闻报纸的所有的版面,每一张都是他排的,他又干回老本行了!包括那些很古老的排版软件,很难找到,他说“我有!我帮你找找!”他说他攒了三十年的功力,全在我这用上了。
所以我们还挺要求原教旨主义的,电影最核心的受众是当年那帮新闻记者,他们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别觉得说你们这个电影一点都不专业,这个是我们第一层拉不下的脸。

第一导演:路超就是电影里演美编的那人吗?
王晶:不是,那个美编是《北青》的一个真的美编老师,不是路超,但路超也演了,被我剪掉了,哈哈哈。
第一导演:那在影像上,你怎么明确它的表达气质?怎么和余力为敲定这一块?
王晶:其实我们之前有一些广告和纪录片上的合作,那时候他会从他的角度去尝试一些手持镜头, 我一直觉得余力为是我能看到的中国摄影师里手持水平第一流的,第一等的,这挺难的,真不是说你跟着跑就可以,那东西挺见功力的。
那对于这部戏而言,一开始我们达成的共识很简单,第一,客观地说,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展现一个宏大的场景,复原2003年的北京确实太难了。尤其2008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刻,2008年之前是2008年之后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把焦点更多地聚焦在人身上,聚焦在人的精神状态上。
另外一个角度,就像我刚刚提到的这是讲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的电影,所以我觉得把关注点放在韩东的身上,让他带着镜头去走,这也是准确的。其实我们一直讨论镜头和演员的关系,是谁带领着谁?有些时候是镜头带领着演员,有些时候是演员带领着镜头。这个东西还涉及到表演的安排、调度的安排,有很多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 所以一开始我们俩很简单地明确,这个电影应该是演员带着机器走。

第一导演:但好像这个思路也没有到达内兄弟那么的集中。
王晶:我是有浪漫情绪在的,有一天我没事干,又看了一遍 《出租车司机》,之前好久没看过马丁·斯科塞斯了,看到开场纽约的夜景,我就截张图发给余力为,我说这个感觉和我们好像啊,好美啊,就是那个浪漫的东西也在骨子里。
其实这个电影不能完全是纯写实的残酷的东西,我们试图在浪漫和纪实的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一导演:你本身在生活上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吗?
王晶:不算。但这个题材决定了它应该是带有浪漫色彩的,就像我刚刚说“北漂”这个词,它最开始不痛苦,理想主义这个词在原来不虚伪,这些东西在原来都是特别美好的。
所以这个电影从一开始我们就相信它应该是属于浪漫的东西,是这个题材所决定的。

导演王晶

03、宏大与渺小:钢笔悬浮不是被集体主义感染,它是“你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的意思

第一导演:说到浪漫,比方说笔飘起来这个设计,它就成了我的一个疑问,就是韩东作为一个始终持续着这种社会正义的观察力的这么一个人,他为什么又能被宏大的集体主义的成就所感染?
王晶:我其实没有做这个关联,但我知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关联, 可我不会去讲它对一个集体主义的,或者是命运共同体这个东西的回答或者叙事上有什么感想,我本意并不是这样。
我其实就是想做一个映照,这个映照不一定是正相关,也可能是反相关的。
第一导演:反相关的?怎么讲?
王晶:因为你刚刚说韩东被那个东西所感染,他其实不是被感染,而是“你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它是这种意思。
第一导演:啊……明白了。
王晶:对,韩东之前在墙上看到杨利伟的头版版面,我就觉得,这个元素应该再次出现,要不然这个元素只是出现在那,堆叠在那,作为一个道具摆放在那的话,有一点不好玩了。
但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困扰了挺久的,没想好怎么弄。后来当我们拍摄报社那个场景的时候,要在报社的电视里放一些当年的新闻素材、新闻画面,有社会新闻,有些非典的,有杨利伟的,我就请副导演帮我收集这些新闻画面我想看一下,做一个选择,结果……
第一导演:就看到他在太空舱里玩笔的画面对吧?
王晶:关键巧的是,他那支笔跟我们戏里韩东的那支笔基本上是一样的,我突然一瞬间觉得好像找到了那个契合点。说简单一点,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解,但对于我而言,其实是一个集体的宏大的梦想和一个很渺小的非常具体的梦想之间的关系。
第一导演:所以结局报纸漂浮又是再次强调这个意思,是不是也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收了当时?
王晶:对,其实都临到……
第一导演:临到杀青了?
王晶:也不是,就是快拍到结尾了,但总觉得剧本原本结尾呈现的方式不太好。
第一导演:原本结尾是啥?男女两个人相拥?
王晶:也能成立,happy ending没有错,但你说这好玩吗?不好玩。我也总跟别人说这件事,我说贾导被很多影迷奉为结尾大师,每部电影的结尾都是神来之笔,我说我这不能给贾导丢脸啊,我得好好想一个结尾。
压力巨大啊,有一天,拍摇滚乐那场戏的时候,我忘了是怎么着了,就突然一瞬间,想到说笔能飞,那报纸能不能再飞一次?
第二天就要拍那一场戏了,有好多东西要准备,包括那个镜头里还有一个一晃而过的太空人的形象?
第一导演:嗯?你说最后火车站那场戏有太空人?远景里?
王晶:近景,人群之中,有一个太空人,当年因为杨利伟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效益,我们设计了一个穿着太空服的人,在广场上发传单。
第一导演:噢!你这么一说我有点印象了,就那么一下子。
王晶:对,虚晃一枪放在那,也是对报纸飘起来做一个小的提示。所以剧组就慌慌张张地去全北京找太空服,第二天就要用啊,看哪个道具老师那有太空服什么的,整了大半天,还好也都解决了。
第一导演:广场这场戏全是外景么,没有后来再搭棚?
王晶:都是外景,我们当时跟北京站沟通协商,他们还挺帮我们的,给了我们一个区域,还帮我做了一点点限流的工作。
我们当时找了大概两三百群众演员,但其实不太够,仅有的条件就是这样,这场戏对我来说还是要有一些不可取代的东西,我们想试一试努力一下。
第一导演:只拍了一天?
王晶:半天,就没有时间。拍完外面拍里面,那是我们在北京拍摄的最后半天,第二天转场,那天其实压力巨大,太仓促了。
其实很多时候你成长也是为这些东西买单的,你在后期的时候,发现有一些你觉得不满足的场景,也都是因为你当时想到过要不要坚持一下,但是你又没有那么多时间。
第一导演:我就好奇像这场戏,需要强度把控的时候,贾导会到现场坐镇么?他探班的次数多么?
王晶:……
第一导演:怎么了?你在算有多少次吗?
王晶:不是,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我在想给你一个更新的答案。
第一导演:那我不问这个,我换一个,小竹搬新家,想买音箱听音乐,这时候韩东把手机拿出来,给她打电话,然后放出来一首歌,这是不是一个小致敬?
王晶:致敬谁?
第一导演:《小武》啊!
王晶:我没有……《小武》哪个桥段?
第一导演:那又是我想多了,就是女主角生病了很苦闷,小武哥打开打火机,你以为他要抽烟,其实打火机一打就放音乐,放出来一首《致爱丽丝》。

电影《小武》

王晶:我可能都忘了那个桥段了!

第一导演:但我想说这个情境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它其实也带出来一个当时这个阶层在各自年代的物质生活的状态。
王晶:你说的打手机放歌那场戏,我觉得需要点浪漫的东西,但是我又想不到是什么,怎么才能表达出——最好的还没来,但我尽我所能的,我能把我的东西给你——就是那个情感表达还不够。
第一导演:话说贾导第一次看成片时有没有一些想法?
王晶:我和剪辑马修认为剪到基本上接近终版的时候,发给了老贾,他那会儿在汾阳。有一天下午,他在种子影院找了一个放映厅,身边的另外一个公司的同事就说,贾导今天下午要看你片子了,我说看了他说啥你告诉我。
然后我就开始看表,算计着,差不多该看完了,怎么也不给我打电话?啥意思?又过了半天,还是不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想法吗?
我问一嘴吧,我就发了一个信息,问贾导看完了吗?那边同事说看完了,我说他有说啥吗?他说他在椅子上一直沉默着,刷手机,就在电影院里,灯亮着,坐在那,也没走,低着头,一直刷手机,一直刷手机。
第一导演:他是想挣脱什么情绪吗?
王晶:我没有问过他,不好问啊,后来又过了半天,他给我发了两个字——“很好”。

04、很难独善其身的人:人类挺神奇的,我们遗忘苦难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

第一导演:我很好奇黄江这个角色,他是在冲突中退场的,那这场冲突意味着什么?有没有一种因为韩东他已经主打一线了,导致黄江处在一个办公室化的状态里,两个人就慢慢产生一种信息不对等的矛盾。
王晶:其实没有那样的设计。
第一导演:剧本里这个角色也是到这就结束了是吗?
王晶:是的,剧本也是这样的。但是你说这个人物真的消失了吗?
第一导演:最后文章发表后,报纸漂浮,其实还是对这个人物有一个想象中的呼应。
王晶:你看到我们在那段蒙太奇里面有一个画面,一个一两秒钟的镜头,就是韩东给黄江写了一封信,他用的也是他们当时相识的笔名,邮箱是《京城时报》的邮箱,主题是说向您告别,接着下面写的是“江川,你好……”我觉得,他们两个的关系是不是又回到了一个原点?
其实韩东那封信是他对黄江所有的情感,那个信大概意思是说韩东还是挺坚持当时的判断的,但是他觉得从内心里很多事情让黄江失望了,他为此道歉,但是我这篇文章写完了,还是发给你,希望你来做一个决定,也算是我对这件事情的一个交代。
第一导演:我记得,就在网吧里。但我看到韩东写信的时候,我还是以为黄江会在接下来的一个什么时刻出来。
王晶:哈哈哈,颂文老师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其实他是存在的。

第一导演:有没有想过请刘德华来客串一个象征性的角色,毕竟他当年在这件事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王晶:在拍摄期没有想过,在宣传期有想过,但从没有沟通过,因为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不确定,包括我们跟这些患者接触的时候,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还挺特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过去。
第一导演:我突然想问,你自己有没有在某一个阶段,受到过某种层面的歧视?
王晶:说到歧视这个事情,很多人会说这个电影讲的是反歧视什么的, 但是我实话实说,反歧视它只是一个“表”,我其实讲的是因为歧视这个行为,而给那些被歧视的人带来心理异化。
今天我还看了一篇文章,那个词我原来都忘了,但看到文章我想起来了,它叫 病耻感,因为生病而产生的一种羞耻的感觉。
病耻感的产生是不应该的,我只是病而已,我为什么会耻呢?
所以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人产生了一些行为模式,比如电影里彪哥他说,“这事跟你没关系,我们都过得挺好的”。

第一导演:这就是过度自我保护。
王晶:对,过度自我保护、沉默。如果大家都不把这个东西……
第一导演:不把这事摊开说。
王晶:那其实就是无解了。 沉默没错,我们不能指责任何人选择了沉默,但是如果是集体沉默的话,这个事情是无解了啊。
第一导演:那你觉得,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和他对自己尊严的捍卫,可以是同一件事吗?如果事业上他并没有成功,没能把这篇报道写出来,那他的尊严是怎么得到捍卫的?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电影里总是把一种职场拼搏和伦理道德胜利拧得很紧。
王晶:这就跟一个导演说我特别想讲个故事,讲一种情感,他好像在和观众交流、共鸣,但票房上取得的成绩又和电影表达是否成立相挂钩是一样的。
第一导演:那如果这部电影再作者一点,再私人一点,会是什么样?
王晶:我觉得现在已经够私人的了,有各种私货在里面,我都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太啰嗦。
我其实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好像大家也会看后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有一些东西在拉扯,有一些东西好像……
第一导演:在斡旋。
王晶:对,但是……
第一导演:其实你在表达上是满足的,对吧?
王晶:我只能说,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现在大家看到的呈现出来的样貌,是我作为导演我能尽到的最大的努力了,但是你说这是不是我曾经认为这个电影的最好的状态,我觉得可能最好的状态是没有人看到过的一种东西。
第一导演:你觉得这个时代人跟人的偏见,一定要在对抗中消除吗?对抗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王晶:我觉得不光是人跟人的偏见,你说大一点,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也都还在一个相对左倾,相对偏保守主义的这样的时代里。
它带来很多可能肉眼可见的问题,往大了说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比如说民族主义在各个国家的体现出来的样子, 你说的对抗性其实带来的是自我的内视的东西,它不是用来沟通解决问题的。

第一导演:你觉得是什么东西造成的人还不够包容?是因为认知狭隘,还是说因为利益?
王晶:我觉得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一个波动的东西,中国有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俗道理,但我们确实好像处在一个,是不是必须要对抗来完成这种自我证明的时代。我是不是一定要告诉所有人,我跟你们都是不合的,我才能够证明我是谁?
第一导演:你自己对这些东西困扰吗?比方说,一种长期固化的不可改变的事物,会时不时地影响你情绪?
王晶:我是一个挺在意外部感受的一个人,我并不那么自我,我在意我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是什么样子,我在意我身边的人,甚至说得再过一点,我在意大家对我的评价。
我其实是一个相对上挺难独善其身的人。
第一导演:外部压力超载了,你自己怎么去找出口?
王晶:但你说人真的还挺神奇的。
第一导演:嗯?
王晶:人有一些能力,比如说,遗忘的能力,逃避的能力,那我们说回到一些可能跟这个电影有或多或少关系的事情, 我觉得大家好像一直以来对苦难的事情遗忘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快一些。
第一导演:完全就是,我们已经不记得过去三年是什么样了。
王晶:是,这就是人有好玩的地方,所以你问我这个问题,那我告诉你,我们作为人,其实是有一些自我求生能力的,但是就像这个电影说的,本能是本能,理性是理性。
人总是一个矛盾的和在拉扯中的这么一个状态,我们有本能,面对痛苦我们选择遗忘,我们想向前走,想活下去,但是有些时候你是不是也需要理性地居高临下,去审视一些问题的核心。

导演王晶

05、初代的我:那年非典被“歧视”,但我迷影的小日子过得很爽

第一导演:简单聊聊你过去吧,还记得刚到北京的状态吗?那年先是考试吧?
王晶:对,先考试,那一年又是非典,我们那一届也是被非典影响的考生。
第一导演:那你来北京再回太原后是需要隔离吗?
王晶:我们是在刚过完春节时考的试,回去以后好像就是三四月份,非典就爆发了,一直延续到5月份多,在统一高考前的时候,非典解除了。但我妈是医生,她在非典前线的一线的,那会我特爽,少年不知愁滋味。
第一导演:特爽?
王晶:因为我妈不在家,家里就我一个人,完全是我的天下。
第一导演:自己做饭吃啊?
王晶:自己弄啊,我妈被隔离在非典病房了,我学校也不用去了。学校老师那会儿说,有些同学,家里是医院的子弟的话,可以考虑在家自己复习。你刚才问我有没有被歧视过,我被歧视过。
第一导演:微妙。
王晶:我说好啊,那我就回家了。我那会儿特别喜欢独处的时间,因为真的挺少有独处的机会,然后拉上窗帘……
第一导演:哈哈狂看碟对吧。
王晶:对,看片,看碟,看了好长时间的碟。其实之前我去北京也挺频繁的。
第一导演:什么意思?总去北京玩?
王晶:那会想看话剧,看个演出,太原都没有,所以我总是坐大巴车去北京看。
第一导演:大巴车从太原到北京,那得开很久啊。
王晶:6个小时。
第一导演:铁皮火车也差不多吧。
王晶:比火车还是快的,火车要开10个还是12个小时,火车是晚上坐,睡一觉早晨到,大巴是早上坐中午就到了。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好像隔一两个礼拜,到了周末就跑一趟北京,看话剧,当时对话剧很感兴趣。
第一导演:话说,你家里支持你做电影这个工作吗?你妈妈不想你跟着她学医么?
王晶:她不太懂的。我在高二的时候说我想考电影学院试一试,她听完之后也没跟我说什么,就觉得如临大敌了。因为那会儿还牵扯到你到底学文还是学理的问题。我当时高二还学理,你要考艺术院校,你得转文科,转文科又是一个挺大的决定。
我妈妈检索了自己所有朋友圈的资料库,就找到了一个我们山西非常有名的歌舞团的一个导演老师,说要不然你帮我跟我儿子聊聊。
第一导演:歌舞团导演?这也不搭啊?
王晶:她其实是想说你看看这孩子行不行,不行我就不让他干这事。我妈老说是那次聊完之后,人家老师说我挺好的,支持我考导演。
第一导演:话说回来那时候你迷影的积累到什么程度?
王晶:那会就是欧洲艺术片、纪录片,能看到的也都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国内的有一些非主流的电影其实也能看到。
第一导演:老贾的电影也都看了。
王晶:对,你就觉得他挺屌的,挺不一样的。
第一导演:有幻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导演吗?
王晶:没有具体的想,其实美学价值观的塑造是在电影学院那四年时间里成型的。
第一导演:好,我再问最后最后一个问题啊,也是从《不止不休》这个项目一出现的时候我就产生的一个问题,很简单,就你有没有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为自己的名字困惑过?
王晶:你遇到过跟自己重名的人吗?你困惑过吗?
第一导演:当然了,我叫李毅啊,我是李毅大帝,当年的校内网你上过吧,每天早上起来我删留言,删“听说你护球像亨利”。
王晶:我不困惑。
第一导演:也谈不上困惑,就是有这么一个小乐子。
王晶:我觉得我反而是不是让人家,让香港的王晶先生尴尬和困惑,其实我和香港的王晶先生中间有一个共同的朋友。
第一导演:你也认识香港的王晶?
王晶:不认识,我唯一一次见过他,是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他为电影学院办过一次讲座,我坐在台下听讲座,台上挤满了人。
第一导演:他还在北电办过讲座?
王晶:他讲得特别好。
第一导演:也对,他中文系高材生,行走的电影史。
王晶:但不认识,最近有了《不止不休》这个片子,大家开始提及这个事情,然后王晶导演还经常给我那朋友的朋友圈留言什么的,开玩笑说“我也是青年导演”了。我有机会还想跟他见个面,say sorry,说句不好意思。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3 ) 我曾经每天都在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根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曾经多达1个亿,《不止不休》选择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搬上大银幕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纵然电影在剧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和主题放在可反乙肝歧视这方面,对我的内心是有巨大的触动的。 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初恋女友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同时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意味着我高中三年,每天都在近距离地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所在的东南沿海正是乙肝的高发地区。 我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生物老师,所以她并不避讳告诉同学们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反而是在生物教学的课堂里非常详细地向我们科普乙肝病毒的常规传播路径,并借此让我们建立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知。 而且和片中宋洋饰演的张博一样,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因为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诊所接受治疗时被传染的乙肝病毒。 电影故事结尾所陈述的年代也正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所以看到电影后半段的内容,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太多的回忆。 因为当时我每天都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朝夕相处,再加上通过班主任的科普,使得我并不会对这个病毒有额外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每年的体检肝功能指标也一直正常,让我完全不会介意,日常在跟当时的女友和班主任接触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我的同学们也是如此。 但是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人对这个人群的恐惧,主要还是来自于未知。 别看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克服了对乙肝病毒畏惧的心态,但是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荒诞、离谱的见闻,那种对于阳性患者的过度恐慌、对于阳康患者的就业歧视,就应该可以大致想象当年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 而要知道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尚且在新冠疫情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更遑论十多年前面对乙肝病毒时,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科普的覆盖面了。 其实电影对于乙肝歧视的展现已经非常收敛了,更多是通过张博这个角色的求职经历以及彪哥帮忙代检的人群进行表达,很多歧视的内容也都是由对白来体现。 事实上,当时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我的班主任曾经就在一堂课上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例如很多人是不愿意跟她一起进餐的,她最初在应聘教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而我彼时的女友也讲述过她母亲的经历(她是因为母婴传播而被感染),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完全找不到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而关于代检,确实在那会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我没有直接经历,不过也经常有所耳闻,相信年纪更大的一些朋友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的确如今也正如片尾字幕所示,国家已经通过文件命令禁止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存在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诚如一句台词所言“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糟”,因此电影所表现的这个议题值得被拿出来正视并讨论,尤其是考虑到曾经这个群体如此之庞大、歧视如此之深重,更应该好好吸取当年的教训。 另外,我们反对的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而是反对一切歧视行为,片例如片中也顺带提到了诸如学历歧视。更何况片中的歧视现象依然以其他的面貌存在于当下的这个世界中,所以电影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借以电影的传播力来让更多的人来认真审视。 所以,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院线电影生态,现实主义电影普遍缺席,使得《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宝贵且稀有的。 当然在电影制作层面,其实也有诸多亮点。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2处超现实主义画面,是这部作品的华彩乐章,直抵人心。 飘浮的笔代表着记者韩东对于记者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飘浮的报纸更是他对于正义与善良的体现,而片名更是对这样一种执著的肯定与强调。 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即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应该去坚守,否则人心就会崩坏,世界就会崩塌,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举步维艰,但是就像韩东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时,自然“吾道不孤,德必有邻”,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 只是,最初的选择和坚守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至于在表演层面,几个主要演员的选角都比较合适,白客天然有那种底层的“愣头青”气质,虽然喜剧出身的他,但是演起正剧来一点都不违和,跟角色非常贴近,让人信服。 而张颂文,自不必说,对于角色的气质展现肯定是到位的,只是略感有一些匠气。 这样一个师徒组合,在前半段的表演上还是颇有看点的。 因此,《不止不休》无论是在选题、视听还是在表演等维度都有其相应的亮点,特别是在选题方面,这样的电影真的希望可以多多益善,再来一沓。 我当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于电影在情节和桥段方面的一些批评,只是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并不致命,而导演愿意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卖得好一些,因为这同样是一部真正关注大众、为大众而拍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电影生态才会更加健康,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4 ) 新冠后时代的我们,有必要关注乙肝吗?

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有医学生都对乙肝有科学的认识,我也不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电影情节的代入,因为我无法理解人们的歧视,而且现在大家早就淡忘了这个病毒,甚至可以说是缺少了对这种病毒应有的重视。在新冠斗争轰轰烈烈地结束,甚至甲流都开始流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拍一部或者看一部关于乙肝患者生活的电影?视点是不是过时了?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若要探究这个问题,我想从影片的创作风格开始,试图挖出导演的创作意图。翻开“新人”导演王晶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贾科长的副导演已经入行很多年了,参与创作了许多佳作名片,所以说这部片子虽然是处女作但是在整体质感和调度上相当成熟,“久经沙场”甚至可以形容他了。把和真实患者的采访(窄荧幕)和故事片有机地穿插,并在前后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而且极为自然,值得学习。而且在关注主事件的同时,影片准确地反映当时的大环境,北漂,非典,人们迷茫又挣扎的状态展现的特别好,那种现实主义尺度的拿捏很老练,故事不沉闷却有让人觉得真实,尤其前半段特别有贾科长的质感(客串那块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在镜头的调度方面,在白客刚开始进报社对于纸媒工作的展现高效而又有美感,一边是刷刷出版的报纸,一边是焦头烂额的记者,调查矿井时的紧张氛围渲染,剪辑凌厉,节奏完美。还有转场和焦点的转移,能看出是团队精心设计的,具体说不清是哪里了。配乐我也很爱,不满还很有记忆点,加的几首摇滚也恰如其分,演员就不用说了,尤其喜欢黄老师和张博的扮演者,白客自然也是很好的。特别有趣的是,王晶两处用了魔幻现实的表达,真是贾科长的亲徒弟啊,也算是借机懂了贾导电影里的魔幻现实的处理。

很凑巧的是,我在假期观看了他“师父”贾科长的《三峡好人》,大体对贾导的影像风格有了个简单的认识。贾导谈及自己的作品时曾说过记录现代的历史的作品屈指可数,他想记录现在这个时代,他说到,也做到了。三峡大移民这个史无前例的大事件不再淹没于长河为人所遗忘,或者成为博物馆中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而是成为一段生动的,流动的影像,一个动人的感伤的故事,一代人的回忆,保存了下来。这里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搬迁工人,有清贫却充满理想和斗志的考古队,有茫然若失的夫妻,有可歌可泣的江湖人,他们都住进了观众的心理,永远不会被上涨的水位吞噬。

我想说,《不止不休》这部电影不仅在影象风格上师从贾导的电影,创作动机也是与其颇有渊源。这部电影记录了2004年北漂人的艰苦和天真,对乙肝患者曾经的长达几十年的歧视问题,纸媒时代的新闻业,虽然今年是2023年,那么就该遗忘2004年的他们,我们了吗?2004年,是存在过的,记录它同样有意义,即使电影人其余什么都做不了,也该像电影中张颂文说的“记录下事实”。

没有什么与我们无关,我们不应漠视,发声,记录这个时代不仅是传媒人的责任,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更应该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

乙肝歧视时代的结束已化成了血泪,可是新冠呢?艾滋呢?人们什么时候能正视自己和自然呢?遗忘啊,你让人们享受到了琼浆玉液的甜蜜,却不让人知道鸩酒才是你的真面目。

5 ) 一篇年轻记者的真实报道,改变了一亿人的一生!

这是王晶导演第一次来威尼斯电影节,他说,感觉像做梦一样。

《不止不休》是王晶的长片处女作。这部影片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讲了在2003年北京,一位小镇出身、高中学历的青年韩东不仅为自己的记者梦打拼,更试图通过一篇新闻报道去改变一亿人命运的故事。这部电影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同时也入围多伦多电影节。也因此,《不止不休》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王晶和贾樟柯导演一起工作多年,但对于自己的长片处女作,一开始还是有一些不确定,不确定它是一个更作者向还是更市场向的影片。但现在,他觉得好像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平衡点。

我在威尼斯采访了王晶导演,谈了谈这部影片的创作历程。

文:笑意

公众号:抛开书本

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王晶不是一个急于表达的人。他觉得只要每天围绕电影生活着,就很幸福。中国是一个太大的国家,有太多的人口,每天有太多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决定拿什么题材做第一部电影。

直到跟贾樟柯导演和这部影片的出品人唐岩先生见面,了解了过去媒体的一些事情,他突然觉得打开了一扇门,开始用一个记者的视角去想发生在过去的或者现在的,发生在这个国家和社会里的事情。

于是,他决定做一部这样的电影,从记者的视角展开去讲述这个社会发展的故事。

它不单单是一个关于记者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人的故事。

王晶想在电影中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的成长,而这篇报道也是聚焦于人的,能非常准确地传递他想讲述的内容,于是把这篇报道作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核心。

电影中的主角韩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怀疑精神,他的那些敢于放弃自己既有的东西去冒险,去往前进的那些勇气,也符合王晶一直以来对人的看法。

影片背景设置在2003年。从20世纪初到北京奥运会结束的那十几年间,那是纸媒的黄金年代。众多市场化媒体纷纷出现,媒体行业里涌进许多新鲜血液。韩福东不是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记者,但当时有很多像他那样身份的人进入媒体行业,于是那个行业变得更好玩了。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因此王晶也试图去接触更多那个时代的记者。他们很多人现在其实已经不在做记者了。时代在进步,在变化,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媒体不再辉煌,但他们回忆起过去的那些经历还是非常的兴奋。他想把这种兴奋表现出来。

影片受真实人物故事的启发,电影里出现的90%以上的故事,其实都有真实人物原型,但不一定是一个人。他尝试去跟很多乙肝携带者去交流,寻找相关资料,把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和细节融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去。现实生活没有那么戏剧,但是每一个人心里的感受都是真实的。

真实给电影带来了力量

王晶很喜欢纪录片。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他通过拍广告和拍纪录片开始他的创作历程,所以一直非常喜欢纪录片这个载体。

纪录片能给我们一些总会有一些老天爷赏给我们的瞬间,这种瞬间是我们作为编剧或者是坐在家里面写剧本无法想象的东西,我相信真实的东西有它的戏剧性和力量的不可替代性。

另外,王晶觉得自己也是有点“一板一眼”的在做这件事。为了让影片更具真实感,影片中办公室里面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真的有过报社经验的人。影片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乙肝战友,也都是真实的乙肝携带者。

影片中有一段蒙太奇,是韩东去采访乙肝携带者们,王晶觉得,那个时候已经完全是在拍纪录片,白客已经完全是韩东。在那个段落,他没有准备任何剧本,只是跟白客说,你去采访,我开机。最后他们完成了非常棒的交流,达到了虚构所做不到的效果。王晶觉得,是真实给电影带来了力量。

普通人的不普通

王晶说,这部电影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可能在外人看来不太普通,但对于他自己而言,其实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主人公韩东是个平民,但不是一个英雄,他在做一些关键性决定的时候,并不是想着要成为英雄,只是为了自己心里能过得去,内心能自洽。

王晶觉得白客非常好地诠释了韩东这个普通人的角色。白客过往的形象、角色,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他希望,观众在看到白客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能相信他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他不是一个离我们距离很远的人,他能做到的事情,他做的那些努力,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做到。

梦想离开地面起飞

影片中有一段超现实的部分。电视里播放着杨利伟在太空的新闻,主角韩东手中的笔也如同杨利伟太空中的笔一样,漂浮了起来。

回看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重要事件,SARS是其中之一,而杨利伟神舟5号升空,对于整个中国而言是一个宏伟梦想的实现。太空一直是个把梦想联结在一起的地方,人可以离开地面,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它是一个民族实现梦想的代表性事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

韩东的笔在办公室里漂起来,代表了他个人梦想的起飞

王晶觉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宏大的理想,也需要每一个个体的理想。一个国家能往前走,一个社会能往前进步,其实也是因为这些个体努力实现梦想,去促进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好。

在那个场景,他试图把宏大的梦想和个体的小小的梦想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

客观性和情感之间的选择

电影中,韩东面临遵循行规听从内心的两难抉择,是客观地发表报道,实现记者梦,还是考虑朋友和众多乙肝携带者的处境,掩盖现实。

王晶认为,做媒体报道的时候是更客观,还是做更多情感投入,其实并没有绝对性。

老记者黄江一直要求韩东做到客观冷静,不做过多的感情投入。但黄江20岁的时候,可能会和韩东做出同样的选择。黄江希望一个年轻人可以更快的到达结果,但不给他时间去走那条路的话,根本没法到达那个结果。

所以,重要的不是哪个价值观更正确,而是心里能自洽,能够遵照自己内心秩序去做事情。

他觉得,情感其实能推动很多事情。纪录片是这样,电影是这样,一本书是这样,做记者可能也是这样。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能单纯用理性的态度,也不应该单纯用情感的态度。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关系。很多时候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缺乏沟通,缺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惯性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想一想,别人是怎么想的,别人的立场是什么,别人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王晶希望大家能通过这部电影认识到这些事情。对于疾病的恐惧,乙肝病毒是这样,现在疫情也是一样。恐惧是人的本能,恐惧是让人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里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情感。人会和动物一样因为恐惧而躲开很多东西,但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也有共情的能力。

谈到过去纸媒为王的那个时代,王晶觉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让更多人可以更快的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曾经的时代也有曾经时代的好,可以慢一点,更专注一点。

“我们不应该试图去改变时代变成什么样子,而是应该停下来想想在这个时代里面什么是对的是错的。”

贾樟柯导演的引路

王晶有很多很喜欢的导演。他上大学的时候非常喜欢基斯洛夫斯基导演,印象特别深的电影是法提赫·阿金导演的《勇往直前》Gegen die Wand。

但对他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贾樟柯导演。

王晶出生于84年,电影启蒙是上初中高中那会儿。当时接触艺术电影唯一的途径,是盗版光碟,装在牛皮纸袋里,像一个档案一样,上面手写一个名字。

他就是通过那些牛皮纸袋里面的光碟,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电影形式存在,认识到贾樟柯导演,他的第一部影片《小武》,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同的样子,因此而学电影。

之后他觉得非常好玩的事,是可以跟贾导一起工作,然后也慢慢的做成自己的一部电影。

王晶和贾樟柯从相识起,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威尼斯首映后,观众也问了关于他和贾导的问题,他开玩笑说,“早晨在房间还在跟夫人讨论这件事情,我好像跟贾导认识12年了,我今年36岁,三分之一的时间跟他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做事情,比认识你的时间还长。夫人还表现得非常的嫉妒的样子。”

他觉得,他们能一起做这部影片,是基于大家最大的信任。

王晶2003年的时候来到北京上电影学院,对北京有很深的印象。但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是什么样子,社会是什么样子,社会在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并没有那么明确的一些判断。

那一年贾樟柯导演已经在制作自己的第4部电影《世界》,正好也是在北京拍摄。

他跟贾导开玩笑说,你《世界》里面03年的北京火车站的素材能不能借我一点,贾导说没问题,你自己看去。

在剧本前期创作阶段,怎么更准确的呈现03年人与社会的风貌,贾樟柯给了他很多具体而有趣的意见。

他在跟贾樟柯导演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而言,有一个稳定的合作团队,大家基于了解,基于情感,基于信任,基于默契一起去做电影有多么重要。一直能有一帮人跟你一起创作,是对于一个创作者最大的幸福。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贾导给了他最大的信任,让他自己去做这部电影。

“就像电影里面,资深记者黄江让韩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样,隔三差五过来看你一眼,也不说话,拍拍你肩膀说,好,你继续吧。”

疫情下新的制作方式

《不止不休》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拍摄结束,当时王晶跟剪辑师马修在北京一起看了所有的素材,商量着说过完中国新年之后,大年初八开始一起剪片子。后来疫情爆发,工作只能停下。

马修推荐了他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教程,怎么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去剪片子。王晶一开始还不太愿意接受这个方式,因为不能面对面沟通。但是事不由人,疫情之下每一天都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于是就决定就用远程的方式来剪辑。

“不用面对面有时也挺好,大家在互相可能不太能接受的时候,可以冷静下来,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坐回电脑前继续工作。”

因为大家不太能见面,不仅仅是剪辑,作曲与声音制作也是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完成的。

威尼斯放映的这个版本,里面很多的声音其实都是用iPhone手机录完发过来的。张扬说他做了二三十年电影,第一次用iPhone手机录的声音去做这些台词的修正。

王晶觉得这也挺好玩的,是一种新的尝试。

至于电影在国内上映的计划,王晶表示希望越快越好。我们也期待《不止不休》早日上映。

记者笑意与王晶导演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6 ) 明天更漫长

1

回看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京城时报》飘在空中,头版的上方——关于春晚节目的报讨论;头版的下方——那篇揭露乙肝携带者被歧视现状的报道。内容的选取,是值得玩味的。这个超现实的画面收束了整部电影,让《不止不休》成为了一曲写给纸媒时代的最后的挽歌。

更确切的说,是怀念那段调查记者还能通过努力改变现实的时代,而这幅景象在今天几乎消逝了。影片的第三部分,白客饰演的实习记者韩东采访了一位又一位乙肝携带者,此时影像以具有时代特色的复古滤镜修饰,配上新闻节目常出现的元素——特写、字幕和采访过程。

这就像是一期《新闻调查》,它的内容毫无疑问是打动人的;然而我们似乎忘了,故事的主人公,这位野心勃勃、胸怀理想的年轻北漂记者,就坐在采访对象的对面。我想我会更愿意看到关于这位记者复杂的内心描绘——他内心的矛盾、对于事件的看法、他的现状和未来。遗憾的是我只看到了这些饱受歧视的悲惨的乙肝携带者,而创作者显然在利用他们的苦难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心,进而将某种崇高感施加于这位记者身上。

在我看来这样的处理并不能让人满意。或许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带来的力量要比这部电影来得更大。但我依然非常理解创作者这样做的原因(尽管并不认同),有些时候超越电影本身的有关社会议题的表达与处理,显然是必须的。

2

全片最令人感到不爽的段落,应该是韩东去找彪哥,随后的那一大段慷慨陈词。这里的创作无疑是失败的,就像刚学会写作文的小学生,把所谓的中心思想全说出来了。而且这里还有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点:韩东一直在说不管是这些乙肝携带者还是他自己,都是被贴上标签的人。正是因为被贴上了这些标签,这些被定义的人就在北京难以立足。

但是这些标签是谁贴的呢?在这部电影的话语中,是“他们”“别人”,而不是具体的对象。“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说清楚就能说清楚的”,这句台词不仅解释了主人公在实现理想时遭遇的困境,更无意中反映了电影本身在处理这一题材时遇到的重重阻力。乙肝携带者之所以遭遇种种不公,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任何保护吗?既然乙肝病毒不会在日常交际中传播,那为什么还要用《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条款来约束这个群体?

到这里,矛头的指向已经很清晰了。然而这毕竟是一部大陆电影,不像《毒舌律师》那样能直接指向法律、体制和政府——暧昧不清的复数人称代词取代了这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影片最后韩东的报道得以登上头版,但报纸之下依旧是无数张平凡的面孔,以及拥挤的春运客流。从这一超现实场景出发,这篇报道飞离了他们手中,却无法改变任何东西。

3

这是导演王晶的第一部长片作品,此前他多次担任贾樟柯电影的副导演,贾导这次也是电影的监制,顺便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影片中的一些生涩之处体现了导演处理首作时的力不从心。首先是声音处理,部分台词能明显听出来是后期配音的(这和长达三年的审查离不开关系),这部分的声音处理比较差,空间感没有体现出来。其次是艺术设计,影片较好地还原了千禧年开端的国内环境,黄色赋予了回忆的底色,也很搭配人物内心的转变;但在开头的招聘会一段中,部分文档使用了微软雅黑字体,这在2003年是不可能的。(观察字体永远是检验艺术/场景设计用不用心的最简单方法。)

前面一直在对影片进行纯文本的分析,而具体落实到影像上,就是导演的工作。第二幕结尾,当韩东在大雪中孤身一人、行李被丢出、无家可归时,整部影片的气氛已经被烘托到了脱离文本的制高点。此时甚至可以结束了。然而影片还在继续,接着讲述的第三幕——韩东独自探寻真相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显得无趣。这不仅因为过于直白的台词,还必须归因于第二幕情感设计的失衡。

本作请来了半野喜弘进行配乐的工作。他的音乐没有问题,只是在这部电影中配乐恰恰是最该丢掉的元素。恢弘的配乐,它们赋予了人物无因的崇高感,然而不管是记者还是采访对象都是普通人,影片同时也遵循着现实主义的故事背景,因此配乐就成了一个违和的元素,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沉重的配乐往往出现在主人公面对困难/迷茫的时刻,如果影像设计足够有表现力,那为什么还需要配乐来渲染这种情绪呢?所以我觉得导演还是不够自信。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剪辑上。全片剪辑点算是中等偏少,虽然没有很长的镜头,但设想中的一两秒剪一次的蒙太奇序列也没有出现,比如最后一场戏,男女主人公在人群中双向奔赴,这应该是一个焦躁的场面,然而镜头只是简单地跟随一方,几秒后切换到另一方。要是改成特写+快速剪辑,会是什么样子呢?剪辑的另一个问题贯穿全片(这当然也和导演的安排有关),就是每场戏总是结束在观众不想结束的地方。要么收得太早,要么拖得太长。外加上面说到的单个镜头时间略长,就导致了部分情节如坐针毡。伴随着的就是情感表现力的缺失:韩东的女友在出租屋内与他相拥,镜头停留许久,人物也就这样,配上台词抱着。人物间更多的互动、捕捉的更多细节,在这里统统缺失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略显遗憾的作品。特殊的题材给影片加上了一层滤镜,使其拥有尚可的外在。当然欢迎这样有社会表达的作品,不过更深层、更庞大的议题,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61/100)

7 ) 继续拍,继续写,不止不休

01

《不止不休》是一部难得的现实题材电影。

听不少朋友讲过,它很可能是下一部药神,但看过之后,我并不这样觉得。

诚然,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真实故事,也都部分触及了社会隐痛,且都内含有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但细看之下,两者气质截然不同。

药神显然要更为癫狂,类型化更为坚决;而《不止不休》更加收敛,纪实感也更强。

更准确说,《不止不休》是把类型藏在了底下。虽然全片紧咬类型公式,激励事件、虚假胜利、灵魂黑夜、反败为胜,一个不缺,但这些节点更像暗流,而非巨浪。

也正因如此,《不止不休》最终把人推向了潮头。它拍的是逆境中的新闻工作者,并且隐约道出了何为真正的新闻理想。

02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整整二十年前。

二十年并不算长,但放进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就有恍如隔世之感。

那时还是纸媒和博客的天下,以微博为首的自媒体要等到6年后才登上舞台;而对中国来说,那又是狂飙突进的年代,大干快上之余,难免生出乱象。于是,新闻赶上了它的“好”年头儿,有了十足的用武之地。

影片主角韩东(白客饰演)是个有着新闻理想的高中肄业生,因为一篇文章,受到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饰演)的赏识,被报社破格录用,成了一名实习生。

单看这一套“英雄不问出处”的叙事,对今天的人而言,已然十分陌生。但在二十年前,却并不算罕见。

那其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阶层尚未固化的社会,才会涌现出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社会,也正是理想主义者得以存身的土壤。因为所谓理想主义,就是相信个人的力量可以去撼动不公的规则。它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乐观,相信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也正是有这份信念,新闻理想——这个理想主义的分支,才有了闪光的可能。

03

《不止不休》讲了两件事,一是山西黑煤窑垮塌事件,二是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系统性歧视。

前者让韩东认识了记者这份职业;后者令其对于新闻使命有了进一步反思。

这其中又有另一重陌生,就是记者曾经无比强大的“在场感”。

无论是化妆成矿工潜入煤窑调查,还是混进卖血的人群里,揭底非法代检,曾几何时,记者们试图用一支笔改变世界之前,最先磨练和倚赖的其实是一双脚。正如黄江所说:“要想做个好记者,起码先跑烂三双鞋。”

而这些记者的基本素养,在今天看来,已是一种久违的奇观。

毕竟,在这个互联网已过分发达的时代,对众多自媒体而言,在场不再是一种必须,敲敲键盘就能解决的事儿,又何必远行。

然而,《不止不休》想要重申的,正是在场的必要。它告诉我们,冲破阻拦、深入一线,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接近真相的方式。

因为,只有在如此迫近的距离里,我们才能看清那些在矿难中失去儿子的母亲的眼睛,也才能看到隐蔽在血液待检背后的一个个倍感无力、只得犯险的个体。

这是只能用肉身去兑现的使命,也是新闻人最有力的武器。

04

当然,《不止不休》最触动我的部分,还是主人公对于新闻理想的执着。

尽管我不是个新闻人,但我始终觉得,新闻媒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重要。它不仅在定义着每一个今天,使得这世上一切遥远的发生,成了众人目力可及的身边事;它更在维护着每个人的知情权,使得一切被遮蔽、被弱化、被曲解的人或事,得到平等的注视时间。

《不止不休》中,韩东与黄江之间爆发的矛盾,恰恰是对于媒体之使命的最好注释。

黄江认为,新闻最该关注的是事实。若新闻人怀有过分的同情心,很可能会影响对于事实的判断。

这当然没有错,而且在我看来,“尊重事实”恰恰是今天的社会最为缺失的常识。而现在人最擅长的正是基于立场、偏见或某种价值先行的判断,来罔顾事实,甚至于曲解事实。

但另一方面,仅仅止步于冷眼旁观,就足够了吗?

影片中,韩东用他的经历和选择提醒我们,过分的客观也可能导致冷漠,进而让我们忽视掉那些更隐蔽的真相。

正如影片中那些备受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学业、工作和一份正常的生活,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去找违法机构做血液代检。

没错,他们的行为确实触犯了法律,但背后却有着深深的无奈。

而作为一个新闻人,揭露违法代检,是在陈述事实;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们所遭受的不公、所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在陈述事实。区别在于,报道前者只需要冷静和缜密就够了,而报道后者,还需要一点点温度。

而现场、事实、温度,加起来,正是一个新闻人的理想主义。

他们所追求的,正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找出事实,最终让那些不被看见的人和事,重见天日。

05

《不止不休》显然是一部过于理想主义的电影了。它带有着浓浓的怀旧情绪,在抚今追昔的同时,也难免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实题材电影的反派最不好确立,影片也只好绕过更尖锐的矛盾,去呈现一种更安全的怀恋。

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媒体黄金期的人,我还是被它结结实实地打动了。

我想,虽然它拍的是过去,但又与当下密切相关。特别是,它适合今天的人去看,去温故,去反思,并一起重新确认媒体的价值。

影片中,韩东看着电视屏幕上神舟五号宇航员手中的笔,悠悠地飞向了空中,他想象着,记者手中的笔也能够自由地飞舞,给人带去希望和力量。

然而,载人航空的梦已成了现实,记者的梦却仍然遥远。正如科技的迅猛与人文的停滞,从来都在酿造此间最深刻的矛盾。

于是不止不休,也就成了唯一的坚持。

继续地拍下去,写下去,坚持下去,新闻人如是,电影人也如是。

8 ) 全场起立鼓掌,今年华语片黑马非它莫属

作者: NoNoNos

如果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片单中,只能选一部电影推荐给国内观众,我不会选择久负盛名的大师之作,也不会选择巨星云集的大制作影片,不顾展映单元的区别,想也不想就会推荐一部处女作电影——青年导演王晶的《不止不休》

在电影节看电影是一种奇特的经历,密集的观影体验,激烈的批评和赞美,大量的咖啡因,永远不够的睡眠时间,会让人不断回到原点思考:

电影人们在为什么创作?我们在为什么看电影?

在《不止不休》首映礼现场,放映结束以后,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看着导演王晶起立致谢,随着Joyside演唱的片尾曲《If There Is Tomorrow》轻轻摇摆着身体。

即使他戴着口罩、即使所有人为了疫情期间电影节能够顺利举办戴着口罩,我都能察觉到空气中那种激动情绪的磁场,是某种久违的回答:

拍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看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这个世界成为人的世界;为了让这种改变发生,我们的努力,不止不休。

就像导演王晶自己形容的那样,《不止不休》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者的新闻电影

白客饰演的本片主角韩东是一位北漂青年,他放弃在东北老家牡丹江的铁饭碗,带着女朋友小竹(苗苗 饰)来到北京追逐自己的新闻梦。

因为患有眼疾,他不得不高中肄业。在北京没有本科文凭想找一份文化相关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更别说连高中文凭也没有。

但是他在好友张博(宋洋 饰)的鼓励下,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勤奋投稿、在网络论坛上发表长篇社论,终于获得了资深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赏识,在《京城时报》获得了一份实习生岗位。

他和黄江一起深度报道了一起矿难,相当成功,也让他有望转正。 他在一次暗访血牛非法卖血的卧底调查中,无意中发现了医院周边的另一个灰色产业:乙肝代检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医疗知识科普不够、法规陈旧,人们视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为洪水猛兽。一旦被周围人得知你是乙肝或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和求学都会变得无比艰难,即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

因此,许多人会非法找黄牛体检代检,期望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调查中韩东逐渐掌握了重要证据,但是他也发现乙肝患者/携带者受到的歧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他揭露真相的决心被动摇了。

在付印前夕的最后一刻,他决定撤稿,为此和恩师黄江大吵一架,失去了作品登上头版头条的机会,甚至丢掉了工作。

但是在其他媒体的爆料下,警方还是发现了乙肝代检群体,并迅速展开打击行动。这时候韩东才发现,原来自己最好的朋友、高材生张博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代检服务的受益者。

眼看张博走投无路,失去研究生入学资格,不得不回到老家,韩东对于决定用行动去帮助乙肝受歧视群体。他在网络上广泛征集案例,终于写出了长篇雄文《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在黄江的帮助下,这篇文章登上了《京城时报》的头版,而韩东和乙肝战友们的战斗才才刚刚打响。

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事件都取材现实

导演王晶为了加强本片和原型人物、时间的联系,甚至让白客去采访了大量乙肝患者,将采访的纪实素材,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融入叙事,让现实生活中的乙肝战友而非演员,在大银幕上讲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歧视、或忍辱负重或重新开始生活的经历。

这些人有的背井离乡,有的人努力隐瞒一辈子,有的人努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放弃了工作……这个边缘人群体关于苦难的自白,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但影片更大的力度放在塑造以韩东、黄江为首的新闻人形象身上。

在那个纸媒为王的年代,调查记者们有着当下读者、互联网碎片信息成瘾者所不能理解的职业使命感和新闻责任感。他们的笔、他们的声音,为人们带来真相,带来观点,带来改变观念和现实的火种和力量。

但导演王晶并没有过分浪漫化记者们的英雄形象,而是将他们还原为寻梦的北漂青年、疲惫的中年人、在编辑室随时为了理念争吵起来、面对选择也会犹豫不决的普通人。

韩东这一角色是以曾经的《南都周刊》著名记者为原型塑造的,在大量调研之后,融合许许多多新闻人的经历,才有了银幕上这个从不放弃希望的理想主义者。

他那句“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被放在影片开头,又在末尾高潮时由白客之口说出,成为了全片的点睛之笔:不止不休地与偏见、愚昧和无知抗争,并不是某个少数群体,某个职业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选择时候都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是每一个人观念的改变给乙肝战友们生存的空间,是每一个人的关注让国家取消了乙肝五项的强制体检项目,是每一个人的微小善意汇成暖流,让理想主义存活,让世界还存在着变好的希望。

《不止不休》拍摄了一桩过往的胜利,意在启发今日的观众:还要继续斗争,还要继续寻找真相,还要继续关注那些距离我们或远或近的少数、弱势群体。大概就像本片的英文片名所展现的态度一样,“The best is yet to come”,更好的未来会为你我而来。

希望电影院的春天快些到来,希望《不止不休》能顺利在国内的院线上映,和更广大的观众见面。银幕上下的求索,不止不休。

短评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5分钟前
  • 白马败家子
  • 还行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7分钟前
  • 盆满钵满赵➕
  • 还行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10分钟前
  • :)
  • 还行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14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还行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17分钟前
  • maud
  • 推荐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19分钟前
  • 星野
  • 还行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2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26分钟前
  • LN
  • 还行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28分钟前
  • Cleopatra
  • 还行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30分钟前
  • 料事如鬼
  • 还行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32分钟前
  • 李荒原
  • 推荐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35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39分钟前
  • Float
  • 还行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44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49分钟前
  • 电影是安眠药
  • 还行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52分钟前
  • 阿伦和饭师傅
  • 推荐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够让人恼火的!后半段,三言两语(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53分钟前
  • 阿卡西
  • 推荐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我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58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1小时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推荐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1小时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