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末年。野心勃勃的四阿哥(万梓良 饰)在年羹尧(杨泽霖 饰)的支持之下谋权篡位,更改传位昭书,残害手足,最终顺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将称号改为了雍正。在夺嫡之战中落败的十四阿哥(伍卫国 饰)虽然有着大内高手曾静(姜大卫 饰)的贴身保护,却也只能隐姓埋名踏上逃亡的旅途。
最终,十四阿哥还是得知了皇阿玛的死是四阿哥设计所为,心中又惊又气的他发誓要替父亲报仇雪恨。雍正和曾静同时喜欢上了名为吕四娘(米雪 饰)的女子,这段三角恋情让曾静和十四阿哥的境地变得更加危险起来。
五天撸完。
1 四娘可以从头到尾都不对曾静产生一丝男女之情,从前半段的厌恶之情看到后半段,我竟然产生了一种“敬你是条汉子”的感觉。
2 翡翠的上帝视角开得不错。有人说为什么翡翠会在明珠死后离开静官?其实理由她说得很清楚了。
3 年羹尧to十四阿哥:我不杀你,是因为要你看清楚老子比曾静牛逼
雍正to曾静:我不杀你,是因为要你看清楚老子比十四阿哥牛逼
4 年羹尧问,你为什么不去读书高进之后再来找我寻仇?黄念慈(是叫这个吧?)轻蔑一笑,寒窗苦读比得上真金白银来得靠谱来得快吗?
5 无名和曾静,从大内群英一直打到了九阴真经
6 曾静其实是个跟十四阿哥一样懦弱的人,难怪彼此会看对眼。然而当尊一身白衣出现,他一笑、一颦,曾静这个角色便面目模糊,脑海中只剩下浊世佳公子嗟叹大志未遂,美人不归。尊的帅气,属于无视角色设定的那种。
7 看多了盘肠大战,曾静死的一幕竟然显得有些诗意,像一片羽毛轻轻的落下。他摇着扇子,最后看了四娘一眼,就带着似乎若有所思的表情松开了手。(十四杀他这个情节真的是....编剧可以编得更随意一些吗??)是啊,曾静死得多么不值,简直可以算是轻于鸿毛的代表了。可是因为是尊啊,即使死得轻于鸿毛,也是那种久久徘徊在空中,最终变成了白月光的那种。
诞生在上世纪80年的《大内群英》,曾是香港亚视(前身丽的)当时投资最大的清装野史巨制。尽管57集的制作与场景放在现在有点简陋,却依旧被马来西亚评选上世纪华语百强第11名。况且一部歪曲历史的武侠宫斗演义剧,其排名居然力压央视版“四大名著”与《雍正王朝》等古装正剧,更是证明马来西亚的剧迷对“九王夺嫡”“雍正吕四娘”题材的精品剧之狂热。
“康雍乾”是影视剧最忙碌的三大皇帝,大概因为清朝离现在近,祖孙三代留下风流韵事与爱恨情仇野史颇多。而“九王夺嫡”遗留的黑幕太多,雍正英年早逝又带太多疑点,文人对独裁者文字狱怨恨,所以《大内群英》干脆叫吕四娘去刺杀。再通过侠士曾静与吕四娘等人的孽缘,看雍正、康熙、年羹尧、隆科多等帝王将相为权力牺牲死去,造出万人空巷收视奇迹!
相比《甄嬛传》只是让雍正带绿帽子、杀情敌果郡王,《大内群英》则把不择手段的雍正黑得更为彻底。不仅弑父杀兄、偷改遗诏、逼死母后、斩除亲信,就连算命先生预测他是“九五之尊”,都赶忙偷袭灭之。可即便是这样的他拥有强烈控制欲与私欲,反对奇女子吕四娘一往情深。万梓良将独裁霸道的痴情皇帝塑造得很内敛,复杂与孤独的内心世界更诠释绝佳。
那时的米雪尽管有点黝黑和婴儿肥,但一双水汪汪大眼睛已够灵动惊艳,何况她烈焰红唇、鼻若琼瑶,两条乌黑靓丽大辫子,更有不可方物的美。她演武功高强的吕四娘,却单纯、善良、痴心,只因听从叔叔吕留良的要求,就去帮雍正偷遗嘱。她起初对讨厌雍正半夜弹琴,却慢慢被对方胸怀大志的魅力所吸引,并跟皇帝未婚先睡,她认定两情相悦,哪怕有越礼之事也无妨,偏偏叛逆让她迎厄运。
吕四娘虽貌美如花、武功高强,却可惜不懂政治、不够理智、心慈手软。除了稀里糊涂被迫嫁给了白泰官,酿成失败婚姻与守寡惨剧。她面对杀全家的魔鬼雍正,始终狠不下心去杀之,甚至偷放恶僧无名报信。她辜负了曾静、白泰官,对雍正?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她还被黑化的十四皇子欺骗利用,所以这桩千古流传的情杀案背后,隐藏着各类权势贪欲的争斗,以及误入歧途的薄命红颜。
姜大卫饰演的曾静,据说是跟编剧一番闲聊后临时才添加,没想到却大放异彩。他一袭白衣,一张温柔俊朗的脸,文武兼备,胸襟磊落,还能破案、吹笛子、救死扶伤,才华横溢,神采飞扬。曾静在首集末现身,一顶小轿,一只完美的手,一杆烟枪...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制敌,瞬间赢得惊鸿一瞥。偏偏《大内群英》则让这位风流倜傥的江湖好汉,慢慢变得意志消沉,穷途末路。
道德完美、智勇超群的风流奇侠,有翡翠、明珠、独孤慧中三大倾慕者,还娶到其中两大美女,这位人生赢家到底踏错哪一步?因不检点染上毒瘾?他其实骨子里是文人气质的逍遥侠客,并不适合身处肮脏龌龊的政治旋涡。哪怕消灭了红衣活佛、无名师徒为首的邪恶“血滴子”,救出被绑的儿童,还是认错了领导,爱错了佳丽,站错了队。所以重伤后,他仍想保持优雅风度,却拿不住扇子,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曾静只能如诗般逝去!
阿哥们都绝非好鸟:十三阿哥为恩情,就去巫蛊害人、顶罪自杀;八九阿哥见雍正被挟持,就带火枪队去围剿;二阿哥吃喝玩乐、沉迷女色,还绑架弘历,威逼自保;十四阿哥看似忠厚孝顺、正直诚恳,却是假仁假义、优柔寡断、虚伪懦弱,他私抓孟丽丝,本就仗势欺人、垂涎美色;等两人相恋后,他便暗示对方,让她去献身年羹尧,搞权色交易来保全性命;他还两面三刀用暗箭害死曾静,利欲熏心!伍卫国、莫少聪虽是帅气小鲜肉,陈宝仪也年轻俏丽,却都演很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年羹尧何尝不是?这位战功显赫的第一大将军,自从认定辅佐雍正,便去出谋划策、铲除异己,立下汗马功劳。他有胆有识去解散十四阿哥的几十万大军,还因艳遇不浅,睡得玉妍姐妹、孟丽丝三大美女,却持兵自傲、功高盖主,逐渐给自己挖好了坟墓。年羹尧曾杀害挡道的村民,等到被告御状,他则称自己失败在杀了一半人,后悔没杀另一半。他称国法只适用于太平盛世,行军打仗则要先斩后奏,导致跟黄守慈结仇,皇帝也要灭他!
杨泽霖将年羹尧的城府狠辣、高傲杀伐、永不服输,都演到深入骨髓。年羹尧其实还没夫人懂得急流勇退,等着雍正连下十道圣旨,贬为杭州小兵,穿着黄马褂怒吼死去。记得他曾问黄念慈为何不考取功名利禄才来复仇,对方轻蔑一笑,“寒窗苦读比得上真金白银来得靠谱来得快吗?”高官厚禄叫他望不清形势一意孤行,爬的越高摔得越狠,何等凄凉?
西藏血滴子与洋人组建的火枪队,“传位于十四阿哥”改成“传位于第四阿哥”,吕四娘色诱杀雍正,这些争斗和算计在宫廷剧盛行的今天看,已略显小儿科。不过,全剧在人物塑造与爱恨私欲等细节下苦功:雍正、吕四娘、曾静为爱徘徊心痛;韩冲为玉妍嫁人和父亲被杀而无奈;名妓柳菁菁能与白泰官心心相印,并叫他后悔不珍惜;孟丽丝沦为男权玩物,便黯然离去;吕留良自持有功便逼皇帝实行新政,众阿哥与隆科多为名利背信弃义,都在引火焚身;唯独幼小的弘历为情义,甘愿保护二叔、十四叔、李金贵、陈家洛,何其讽刺?
无论是帝王将相权贵,还是江湖市井风尘,各类错综复杂人物都犹如身陷一张无形巨网。随着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他们在网内越挣扎越加茫然失态,只因那张大网就是人性!因此,吕四娘跟雍正最终相约独处后,她先一番缠绵缱绻,风花雪月地叫对方再弹一曲。那一夜月光洒满琴弦,她与他都在爱与恨的孽缘边缘,四娘忍痛告别昔日眷恋,拔剑杀郎君,然后自缢殉情,人死解脱,再无心碎!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曾是武侠小说中最高理念,可如何为国?如何为民?《大内群英》做出一次空前的深刻探索。曾静起初极力辅佐十四阿哥,后面却说“改朝换代需要牺牲很多无辜人的生命”。他其实跟对方一样迂腐懦弱,在明枪暗箭的政坛注定是炮灰。望着曾静尸骨被红颜知己焚烧,不光他的悲剧是如此,患得患失的十四阿哥也如此!雍正、吕四娘呢?割舍不下情缘,同样难破死局!
爱情、亲情、善良、正义、公理、生命,仿佛一旦遇见政治权力与邪恶欲望,都变得脆弱不堪!浊世佳公子嗟叹大志未遂,叱咤风云人物敌不过背后捅刀,江湖奇女子则用玉石俱焚终结了孽债!人有情,天无意,改朝换代弑父杀兄惨案则继续循环!《大内群英》曾有续集,既有乾隆、陈家洛、香香公主奇缘绝恋,还消灭了歹毒的八阿哥、十四阿哥,28年后还有《乾隆大帝》用“平行宇宙”再述曾静与腹黑帝之传奇,但武侠永远解决不了权斗恶欲。
《大内群英》曾有一段插曲,康熙首见年幼孙子,后者回答“爱新觉罗”是黄金的意思,可他不同意黄金最为珍贵。当乾隆天真烂漫地说出——世上真珍贵的东西是“仁义”!他看似童言无忌、真诚善良,实则透出编剧暗藏的巨大讽刺,这些玩弄政治的封建独裁者能真懂仁义?
听着本剧前两部的同名主题曲,以及插曲《一夕到天晓》,三首洗脑神曲,倘若再思索全剧点滴,不如继续欣赏怀旧!
男借助舅提前传信让女进宫换诏书夺位,14回后终承认男,韩爹是太子伴读,男让韩给女送锦囊传情韩要玉佛给爱人沈,沈姐是年羹妻病死前让沈嫁年,男因韩爹帮韩求婚旨婚年沈,男用西藏佛建血滴子杀韩爹,男2哥劫男私生弘历被韩救回。14手下姜爱女且与佛斗中毒。女叔让丫装女假办婚礼骗女嫁白,姜因女离女家知己要死,僧杀多孩为练功姜杀僧前和丫婚留后,姜师女儿即姜师妹抽血救姜姜娶妹和丫,僧帮皇约女骗白说女出轨,白痛苦吃佛的药后被僧控制写休书后上吊被姜识破
女诈死躲男,女叔骂男被男诛九族,姜自愿被关牢后被妻挟国舅救,因姜D瘾发,逃时姜妻被东洋武士和西洋剑士杀,姜师傅也被枪杀死前让姜女印吕书流传但无人敢印后2人抄书,西洋剑士爱年妻总写信,韩找其单挑杀其。男知姜女所在来找女被挟在庙,年找韩救男,男妈让年代男立旨让位让14进庙劝姜救男,男给吕家平反才被放出,姜带女和2Y回山住。男趁答谢宴找猴子让其抓死14,14被舅指点交回男让位圣旨,男喊住猴。男让14跟年去西征初时好像没有杀14的意思,14让妈阻男觉男要杀己,男妈劝不听撞柱死男恨14深夜让8,9,14来让其先见妈尸后赖他们杀妈。14求年年为其做时间证人后把罪赖8,9身上后和年及男贴身太监图出征。年让韩来当管家,韩后母接待赶考的后关店住年家。赶考生中顾因名字好中状元但不知给国舅送礼未派官。僧杀男叔后又杀姜的丫即妾,另一丫因姐妹死而离姜。
西征中,14认识泼辣女孟后爱,男私令年杀14,孟靠和年床换其救14,男的师黄退休回家阻路被年放太阳下长晒后死,韩仍爱年妻避嫌离年府。年胜回当男面说图犯军规杀其,男恨年。男赏14东西实是玉玺后称玉玺丢要杀14但儿弘历说是己偷的又救14。弘遇陈家洛卖身救其,男因知其是弘同母异父弟而要杀其后被弘救又遇年妻逃年府被放。
男解年兵权后不见年并连发18道旨把年贬杭州当巡逻兵还派人装强盗抢光年钱年被韩救,年妻有孕年托孤韩。男派国舅收年龙袍年自尽。姜离女到顾家帮其告国舅被男赏识升官。韩偷僧的血滴子想看是否是杀己爹的被僧打断一只手,男没收国舅家财,国舅和僧要联合14杀男让14骗姜来,姜拒杀男被14酒桌下暗箭刺肚和14断交后与僧斗血滴子杀僧后被女接走途中死。14骗女是男让人暗算姜,女进宫和男床后带男到己叔家让男谢罪后让男给己弹琴杀男后自刎。乾隆继位,国舅隆科多想和14专权架空乾隆擅写圣旨被韩辅佐乾隆换圣旨借男旨杀隆,赦免8,9赦天下结束
57集的大内群英(第一部)看完了,本剧是香港亚视前身丽的电视出品,非常经典的一部武侠剧。
这部剧围绕清朝康熙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的剧情,主要有,二皇子,四皇子,八,九皇子,十三,十四的参与,最终四皇子,万梓良饰演的雍正成功上位,把另外几位皇子玩弄于鼓掌之间,并心狠手辣,大开杀戒,屠杀了不少开国功臣,最后以吕四娘杀死雍正,雍正的儿子弘历,即乾隆皇帝登基而结束。
这部剧真正把雍正黑化到了极致,万梓良也把雍正饰演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过,本剧最成功的角色,毫无疑问还是姜大卫饰演的曾静和杨泽霖饰演的年羹尧。
曾静足智多谋,是十四阿哥(伍卫国饰演)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奈何十四阿哥实在太过于软弱,看中亲情,优柔寡断,下不了狠手,直接导致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被四阿哥夺走,即便几次十四阿哥有机会反扑,但终究还是没有抓住机会,还好几次涉险被雍正抓住把柄落井下石,好在福大命大,每次都是成功停了过来,这其中曾静算是帮他立了大功。但可悲的是,曾静虽然武艺高强,貌似全剧应该排在第一吧,但最后没有防住最信任的十四阿哥的暗算,中了他的奸计计之后与藏僧,大反派无名决斗,最后二人同归于尽。
另一主角年羹尧的剧情也是本剧一大看点,为四阿哥雍正的上位扫清了一个个障碍,特别是凭一己之力解除了十四阿哥的三十万大军这个定时炸弹。另外年羹尧个人魅力也是一流,被雍正下旨娶韩冲的恋人,却允其二人相会,还为雍正的巩固登基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平定外番暴乱,终因功高盖主不知收敛,被雍正逼死也是可悲可叹了。
本剧另一主角,米雪饰演的吕四娘貌似真的不讨人喜欢,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喜欢上雍正,而且很多悲剧都是因她而起。身边一个优秀的江湖人曾静,为她赴汤蹈火,几经磨难却得不得她的关爱,也是没谁了。这部剧感觉吕四娘真的弱爆了,武功也没见多好,当然帮雍正盗取康熙遗诏还算有胆识,为雍正修改遗诏成功上位也是功劳不小。但是,自家几百口人被雍正却被无情杀害了,还仍然傻傻地爱着雍正。直到最后曾静死后,才终于狠下心杀死了雍正,这也是本剧最解气的地方。其他地方,真的喜欢不起来。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当然,本剧其他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十四阿哥的犹豫不决,韩冲(梁小龙饰演)的机智勇猛,其老爸韩邻的鲁莽冒失,曾静身边几个女人对他的用情,藏僧无名(罗乐林饰演)的阴险狡诈,吕四娘叔叔的顽固执着,因为反清复明也早已完全不可能。至于另外几个阿哥,除了被废除太子的二阿哥之外,存在感都不强。
另外,香港武侠剧的配乐都很不错,大内群英也不例外。叶振棠唱的主题歌非常有感染力,剧中的相关场景音乐也很好。不过该剧也有港剧的通病在内,外景地实在寒碜,多数在香港那个小小的宋城拍的,貌似那里拍过好多武侠剧了。
顺便说一点,香港的历史武侠剧,貌似也只能当武侠剧看了,很多地方跟史实都有一定的出入,算是做了艺术加工吧!?太注重历史真实性的朋友,就不必过于较真了。
你看过大内群英这部武侠剧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说出你的观点来。下面附几张本剧的剧照。
虽然说士为知己者死……感觉静官妥妥爱的是伍卫国(手动再见!)啊翡翠明珠好可爱啊,捏着静官袖子哭的时候尤其可爱!!!那时候觉得静官虽然个子小小的但是气场两米23333,我也好想捏着静官袖子哭嘤嘤嘤
静官的风度现在仍然印象深刻,带两个婢女明珠翡翠,一个为之拿折扇,一个拿烟枪。但是抽大烟这个设计实在破坏形象
30年前的片子现在实在是没法看了,主要是一些童年的回忆无法割舍,所以硬是把它看完了。
那嗑药时彷佛仙人般的曾静...
童年回忆!大部分剧情都记不住了,就记得血滴子把姜大卫老婆的脑袋割掉了,还有就是年羹尧一天被连降很多级,最后自杀,雍正看到年羹尧脑袋,问他的遗言是啥,回答说:感谢皇上赐他半生富贵。
琥珀青龙里被伍卫国迷的不要不要的,这部却为曾静跪舔,情节不大记得,但是小时候看到好友统统离世翡翠明珠要离开先生我哭到不能自已的心伤还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妈蛋打这些字时都还能感受穿越二十多年的心疼,我滚去吃药
这么多年还记得让人着迷的那个风流倜傥打斗漂亮的静官,他的烟枪,扇子和丫鬟还有全程受虐的凄惨。因为他是十四爷党,所以我当时特焦虑,总担心他会死。至今还特别纳闷这谪仙一般的人物为啥爱上吕四娘?吕四娘居然还特么不爱他?感觉姜大卫演绎任何角色都会光芒太盛导致我再顾不上其他人。
这应该就是印象中【姜大卫演过两次曾静】的另一部吧?。。如果后来是吕四娘【貌似】杀掉了雍正【结果好像是一起归隐啦?】那就是这个。。【够了==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桀骜不驯 心思缜密 温润如玉 用情专一的曾静
80年的片子我都看过,还会哼主题曲,泥马,我到底有多老了啊。。
曾静太迷人了~~
那样一个风华绝代的静官啊~!!!你可知破碎鸟多少纯情少女滴小心肝~~~~>0<
自带主题曲的戏名“阵阵热风纷纷吹,幕幕纷争溅热泪...“,黎小田和卢国沾创作了多少剧集的经典金曲!词曲传唱度极高。亚视这部经典在粤语地区是家喻户晓的,不能被TVB抹杀掉!姜大卫的曾静秒了多少人,米雪和万梓良这对荧幕CP可能就此开始?还有很稚嫩的莫少聪、伍卫国。
年羹尧追随了老四,最后死在老四手里;静官追随了十四,最后死在十四手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真是绝佳的讽刺。静官男神prprpr
这是风靡全班(我只知道全班…)每个人都追着看、追着抄主题曲的歌词(是我速记下来的!一帮饮水不思源、忘恩负义的家伙)、每天激烈讨论剧情的那部片么……
最惊才绝艳的人物,姜大卫的曾静!编剧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姜大卫能演出这样的人物,真是观众之幸。没有比曾静更让人崇拜,心动,心痛,心伤的角色了,虐虐虐,内伤吐血无以复加。喜欢里边曾静的气度,傲气,曾静的外貌气质,曾静的漂亮武打!
主题歌超赞。小时候受它影响不喜欢年羹尧。曽静万人迷。米雪从龙套到女一都跟小姜合作。那时摄影师喜欢把两人一前一后,慢慢虛掉前面的脸,对焦到后面那张脸上五味杂陈的表情。
大概是我3,4岁的时候电视台放的,现在还记得淡定从容的姜大卫,还有电风扇一样的血滴子。第49集33分30秒 杀害明珠的镜头印象深刻
儿时看过一点,现在不耐烦节奏慢,跳着瞅几眼。暂时感想是:1、先天底子很差,依旧有几处打动人,贫血山寨下造出花来,有本事。2、剧目针对师奶吧,情滥而性抽象化。妇女要情而非性,是个奇怪的人性,是两性基因自带趋利避害本能嘛(滥性对生殖承担者雌性不利,长情对孕育抚雏的一方有利)?
曾静,我萝莉时期最美好的一个存在。我当时是很迷恋他的,但是又暗暗觉得自己三观不正。因为他有不良嗜好自甘堕落啊。他的身材和脸其实并不符合现代的审美,仔细回想,曾静的帅气应该是因为他贵族的气质、复杂至极的个性特别是众人仰慕却只为一人的深情、演员自然生动的表演和众人的侧面烘托吧。不管是情感还是事业抱负上,他都是又美又虐又惨,这样复杂又耀眼的人物让我铭记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