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卡明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根据导演自己的同名短片改编。因为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挣扎和绝望的深刻刻画在今年的西南偏南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评选的剧情片大奖。
吉姆是一位警员。他正在母亲的葬礼上发言。令他痛心的不仅是母亲的离世,更因为自己在她生前并没有好好对她。愈发悲痛的他用 女儿的收音机放起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ThunderRoad》。伴随着母亲最喜欢的音乐又唱又跳还是没能抚慰吉姆的悲伤。
来源 :滚石杂志 作者:D AVID FEAR 原标 题:警察,人物研究,即时经典 编辑 :剧影看客
“我妈妈不相信这一点,”穿着警服的男子站在敞开的棺材前面说道。他的名字叫Jim Arnaud。即使他不是穿着工作服,你也会感觉到他是一个警察:拉姆罗德式姿势,阿尔法式侵略性礼貌,小胡子。他的母亲刚去世,他正在列出她的成就,感谢那些参加过她的葬礼的朋友和家人。然后他提到妈妈缺乏信心,在教堂周围做手势,这是第一个迹象表明事情变得奇怪。悼词开始走向一些奇怪的转折;关于她的慷慨的轶事变成了一个关于阅读障碍的切线。当他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摄像机慢慢地靠近他。感觉框架正在笼罩着他。强迫的笑容让位于愤怒的鬼脸,然后突如其来暴雪般的哭泣。他一直在摆弄一个小小的粉红色录音机,糟糕的状况让他濒临失控。
然后,当他正在极力控制情绪时,他将Bruce Springsteen的曲目命名为“Thunder Road”,妈妈喜欢这首歌,他说。当他睡觉时,她常常向他哼唱。现在,在所有这些人面前,吉姆将重新获得青睐。他走到录音机前,除了它不会播放。你担心他会赤手空拳地把它粉碎。相反,他开始做一个他编舞的解释性舞蹈,没有音乐。偶尔,他会提供评论(“它开头,还有一个口琴......”)但主要是他默默地做着爵士乐的手指,俯冲的手臂和百老汇的合唱线动作。最后,一个哭泣的吉姆抱着他的青春期女儿抱在怀里,最后他坐下来,瞪着他的孩子,哀悼者,这个世界。
《雷霆之路》的开篇镜头有12分钟,这是2015年的同名短片中的原剧本,进行了一次新的演绎和改编,但是在短片版本中录音机是正常播放了音乐的。之后的剧情帮你准备了80分钟左右的时间,因为语言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部短片。
这是编剧兼导演兼演员近十年来在微型独立电影边缘拍摄短片的产物,他的第二部作品让你觉得自己被一个奇特的声音绊倒了。或者,换言之,另一位作家在谈论他与该片主角的第一次邂逅时说:我看到了美国人文主义电影的未来,它的名字是吉姆·卡明斯。
这位31岁的演员赋予我们的是那种激发震惊感的电影(只要问问今年早些时候授予它最高奖项的SXSW电影节陪审团就知道了)。在那场葬礼之后,我们跟着阿诺和他的搭档内特(尼克·罗宾逊)见面,在一次与醉汉的冲突中失控;他甚至不应该上班,因为最近一次的会议上警长已经安排他休息一周。他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团糟,尤其是当他与他的前妻分享女儿克里斯特(肯德尔·法尔)的监护权时。你可以看到他拼命想与照顾女儿,但是他失败了,他再也无法联系女儿了。每次遇到克里斯特的老师(梅肯·布莱尔),或是法官,或是一个在商场停车场与一些混混找乐子的青少年——他就是用那种老掉牙的硬汉词来形容的警察——他们的结局都倾向于糟糕。
在纸面上,《雷霆之路》听上去很卖座,所以我们应该同情一些神圣的“孤独者”类型的、未解决的愤怒问题,更不用说可能带有徽章的暴力问题了。但是卡明斯让你看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伙,一个试图去理清错误转弯和情绪不稳定的遗留的人,是如何试图通过他所有的阴郁、混乱的感情来达到某种平静和清晰的。他不会低估或掩饰阿诺不那么积极的性格,但他也不想把他变成一个普通的坏蛋。你觉得这位下巴方正,左外野性勃勃的绅士正试图达到约翰·韦恩那种男子气概的理想(注意他如何在奇怪的时刻脱口而出牛仔的名字),并且无法把这种想法与他感觉的破碎调和。在紧张的喋喋不休和公开崩溃的背后,是一个人——悲伤、可怜、慈父、困惑、关心别人,并且值得第二次机会。卡明斯就是这样扮演他的。
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曲折,从阿诺德在搭档家举行的晚餐,阿诺德讲述了一个入室抢劫的故事,到和女儿玩的拍手游戏,最后是一刻出乎意料的,无拘无束的喜悦。(他还用一种安静而明亮的视觉噱头在场景间打上标点。)尴尬的时刻悄悄地溜到眼泪汪汪的时刻,接着是一些从愚蠢到边缘绞刑架幽默的喜剧片断。卡明斯在电影创作和表演方面有着真正的时间感,但他也不是一个善于表演的人。即便是精湛的单镜头开场白,也比不上让观众看到解体的实时发生。他的独立电影的味道既不是粗鄙的,也不是微不足道的,只是低调的发自内心的。
它有点熟悉,但仍然觉得是一个发现,换句话说-同样可以说他的电影。《雷霆大道》是否是2018年最佳影片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但我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观影经历之一,那种90分钟后你走出剧院,感觉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已经有了些许的触动。它所能提供的一切救赎都在这个瑕疵英雄的肮脏帽子之下。最好的是,卡明斯的性格研究让你觉得这就是你从一个故事中真正需要的。
TAHT'S GOOD
(回复“雷霆之路”一起欣赏好电影)
————往期精彩————
看完整个电影,不是也别看懂,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内容。影片开头就是,男主角在自己母亲葬礼上的致辞,越讲越情绪难以控制。然后就是男主角一系列,情绪更加崩溃的演绎,如被停职、失去孩子的共同抚养权等等! 弄得特别狼狈不堪。但最终还是妻子吸毒过度致死,非常戏剧性的孩子回到了他的身边。这些事情。实在理解不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还是看看别人写的影片解析好了
阿诺是一名警察,年纪不大,留着小胡子,理着不起眼的发型,两边的脸颊陷进去,看上去无比严肃,但嘴边偶尔流露的微笑又让你觉得他如此可亲。
他刚出场的时候,就在摆弄一个粉红色的录音机。他试着想要它发出声音,但录音机似乎一直不给他面子,气急败坏的他看上去无助又狼狈。
这是《雷霆之路》的开场。它由同名短片扩充而来,编导兼主演同样都是吉姆·卡明斯。他此前将短片用一镜到底的形式展现出来,惊艳圣丹斯还拿了大奖,被誉为“大师级的导演、编剧和表演”。
而他首次执导的长片不仅拥有短片的精巧凝练,更有“雷霆”一样的情感力量和人文反思。
当我们还为阿诺的开场狼狈唏嘘不已时,后面的场景彻底让我们骇然失色——电影用一个长达12分钟的单镜头来呈现阿诺在母亲葬礼上的种种怪异行为。
随着镜头的慢慢推进,景框范围的不断缩小,一种缓缓而来的压迫感在蹂躏这个台上讲话的男人,他的表情越来越不自然,词句出现停顿,混乱毫无逻辑,甚至还哭了起来。
但表情立马恢复原状,悲哀和平静这两个表情在他的脸上随意切换,就像是变脸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让整个哀悼仪式显得非常诡异,它完全脱离了常规的套路,用一种反传统的方式再现当事人的真正感受。
它又不像激扬的演说,更像是神经般的喃喃自语。直到这种令人骇然的神经感在长镜头的末端达到高潮。阿诺竟然边唱边跳起了舞蹈,没有音乐,只是干巴巴的动作,滑稽又悲伤。
此时阿诺已经不再是一个丧母的儿子形象,而是一个被生活困住的孤独者。缓缓袭来的推镜头吞噬着他的空间,让他无处可逃。于是他在台上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甚至忘乎所以地跳那些可笑的舞蹈,堪称是一场走向自由,打破囚笼的荒诞预演。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长镜头的焦点只是阿诺一个人,其他人被虚化,甚至处在景框之外,他们就像一个看客,观看台上的表演。
台下的冷漠让台上的阿诺更显悲情,因为此时的阿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贴着“蠢货”的怪咖。他们不理解这种违反常规的自由,只是松松散散的坐在台下,举着手机肆无忌惮的拍着,用鄙视的眼光看待这一切。
就像《逍遥骑士》所说的那样:“你代表的是自由,他们害怕正是这个,一旦他们看到这样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去打压摧毁。”
这段12分钟的长镜头完整再现了台上(自由)和台下(束缚)的对峙场面,酝酿着一种由内至外,不断浸入骨髓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暗含着无力和悲伤,矛盾而困惑,又极具反叛意识和人文思索的精神状态。
卡明斯将这种状态演绎的淋漓尽致,演活了一个可怜,可笑,又可爱的寻求自由的孤独者。
他将卓别林的滑稽,雅克塔蒂的童趣以及金凯瑞的神经融合在一起,让电影挥发出一种悲悯,迷幻,焦虑,酣畅淋漓又无比真诚的气味。
开场12分的长镜头正是那部同名短片的全部内容,只不过短片里的录音机可以放出音乐,而长片里没有。
短片里只表现阿诺葬礼时的状态,长片则聚焦于葬礼后的阿诺对不如意生活的种种反抗,只不过他的每次反抗总能带来一定的悲剧性。
悲剧性正是来源于他面临的“中年危机”,从电影开场镜头就可以看出:摄影机由复古的钢琴摇到正在摆弄录音机的阿诺身上。
这暗含着角色身处的境遇:在理想和现实中徘徊。就像他本想用音乐伴舞来感染在场的人,结果成了一场闹剧。
这无疑是在道明一个无奈的事实:有时候我们所设想的美好事情并不会以你期待的那样出现,相反它也许会很糟糕。
丧母已经让他几近崩溃,接着他又丧失了孩子的抚养权,还和同事拔枪相见,丢掉了警察工作。他饱受着中年危机的痛苦,没有一件事让他快乐,他甚至差点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在《美国丽人》中,主人公为了缓解中年危机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专门买了一辆红色轿车来寻回年轻时的激情。可阿诺呢,他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竭力扮演好父亲和警察的角色,但外方压力却始终袭击他。
他越是忍耐,就越是痛苦,刻意遮掩自己的困境,掩盖自己真实的一面,却又在心态崩溃中释放出自我。
所以我们往往对阿诺的行为动机十分愕然疑惑:他也许一开始非常安静,可突然就会情感大爆发。他看上去不是承受痛苦,更像是“享受”痛苦。一方面竭力的把这种负面情绪暗自消化掉,一方面又控制不住的自我咆哮。
他的这种挣扎不仅是中年危机的影响,更多的是个体精神在大时代下的被压迫和被约束。所以吉姆·卡明斯真正探讨的是人文精神在这个冷漠麻木的时代下所面临的绝境。
这种绝境被他时而癫狂,时而冷静,悲喜交加又雷霆万钧的表演所呈现出来,其表演堪称伟大,足以载入影史。
阿诺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困兽,他既想在外人面前伪装成老好人角色,又想放飞真正的个性。
他的绝境,也是很多人现在所面临的绝境。
当我们对不如意的生活一再妥协时,你可否有真正的决心来打碎这一切?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剩下的残局?又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新的未来?
那么诸位,你们有吗?
首发在嘉影movie公众号
《Thunder Road》一出讲述悲剧男人的喜剧。
Awkwardly funny. Somehow it gave me a middle age turned “Eighth Grade” feeling...
好!【题外:电影-戏剧这条路本来就是通的…】
母亲过世、离婚、丧失女儿监护权、丢掉工作。。这该死的生活!可最后前妻的意外死亡却使女儿失而复得,这真是一种心酸的讽刺。看着女儿坐在身边一起看芭蕾舞,他百感交集。结尾男主角穿着警服在棺椁前跳芭蕾,最后是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不由也令我热泪翻涌,小丸子说:人活着总会有好事发生。
生活亦如歌。
有些许灵光一现和值得玩味的地方,但看完后就觉得同样的效果或许拍成短片便足矣,结果,还真就是短片改的。
3.5 很不错的自编自导自演处女作,完全聚焦于人物的舞台剧式手法,创作出了有魅力的主人公——一个患有躁郁症、阅读障碍的普通人。生活对他来说宛如西西弗斯滚石头上山一样,不断循环发生荒诞、难堪的事件,日后也许会更惨、更不可控。人物塑造很成功,不用“高光时刻”来强行制作情感,而是完全陷在困局中苍蝇打转,观众是可以感受到里面包着的复杂性的。
出色的男性电影,大段大段的独角戏演技爆棚。
丧到谷底绝处逢生,捕捉到了人生低迷时刻的百感交集的状态,导演把悲剧拍得有趣,男主演技实在炸裂
人物的性格非常暧昧隐晦,导致故事的线索看起来颇为散乱,幽默的点也有些奇怪。不过这也是优点,这个角色的某种中立性因此不言自明。
科恩的核、
在每一段歇斯底里的情感剖面中杂糅了强戏剧冲突和舞台剧式的表演,单纯用些许聒噪的台词把一个狂躁悲伤的人物形象立的很稳。
什么鬼自恋情节
自編自導自演不容易,而且還大段大段的長鏡頭獨角戲,第一場教堂葬禮的表演讓人驚艷,後面就是不斷重複同樣的情緒和節奏,使得已經非常簡單的劇情變得令人生厭,結尾的突變完全出乎意料,感覺有些生硬。
78/100 就像男主角一直在控制和失控间博弈一样,剧作不断得在悲剧和喜剧之间暧昧徘徊,第一幕控制力还在,但后期逐渐因为故事的平淡喜剧战胜了悲剧(当然闪光点还是有的,比如掌掴尸体),真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故事。也许作者想要表达的就像同名歌曲唱的那样,这是隐喻逃出苦闷生活的主题,但是主人公过于戏剧性的性格,吸引了注意力并弱化了主题的表达。男主角(兼编导)表现惊艳,可惜没有找到北美院线的发行,也就意味着参战奥斯卡无望,但这个表演很值得获得一些独立电影奖。
男主学不来Ty Burrell那种尴尬搞笑又讨人喜欢的感觉
从开头致悼词就是耐着性子在看……
失去。话痨。哭泣。男人。
C+/ 一种将各种极端情绪糅合而又不降格观看关系内中心人物尊严的写法,只是整体走向明确的戏剧结构的确还是限制住了这种人物状态的余韵发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