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开脑洞的导演“反动”的电影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防不胜防吓人一跳,这就是我对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电影的直观感受。
他导演的《龙虾》在去年的中国小有走红,因为光棍节前夕被微博上的一些营销号推广出去,介绍道:在未来世界的人如果单身就是犯罪,将被逮捕并强制配偶,超过时间限制就要变成自选的一种动物,然后美其名曰一部搞笑喜剧片,但我敢保证被推荐去看并希望被逗趣的人没几个人会笑得出来,而且看完后或许还会心有余悸,另外他的电影海报也是极具欺骗性的梦幻。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电影就像政治寓言,而不是像《1984》那样的露骨的反乌托邦小说,更不是《黑镜》那般残酷的未来科技世界,而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在继承了本国前辈安哲罗普洛斯的外在唯美风景,又有自我拿捏稳当的精神内核。很多人对于他的电影都是从反乌托邦和黑色幽默的角度来解读,但多了也不免审美疲劳,我觉得人看完能感到一丝恐惧就足矣,而我也希望能呈现一些他带来的表象,毕竟这些画面的警醒意义无比巨大。
在《龙虾》之前的《狗牙》,同样是一个怪诞的设定,三个孩子从小到大被父母禁锢于家,不得外出,门外的世界被父亲强调为禁忌之地,只有当犬牙(虎牙)脱落才得以外出。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这是一部关于小乌托邦的故事。
期间诡谲的剧情只能让观影者压抑甚至反胃:
无时不刻的精神控制被赤裸裸的语言置换表现的淋漓精致。
因为儿子从来没见过而被杀死的猫,却被父亲描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
表露无遗的扼杀房子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父亲最后甚至为了满足儿子的欲望,而让他在姐姐和妹妹两者之中自行挑选。
兄妹们还玩耍相互麻醉的游戏,在热水里浸泡手指比忍耐力的游戏,以及蒙眼满世界找妈妈游戏;姐妹之间遵循着物物交换的原始时代信条;......
各种各样的脑洞时时刻刻都会出现,观影者只会一步步被推向深渊毫无喘息机会,而当电影在大女儿逃出大院却没有从父亲后备箱逃出的最后留白特写镜头,一切戛然而止悄无声息,虽然将人悬崖勒马,给人留下巨大的虚无顿空。
2 ) 浓缩版的荒诞
即使到了可以论及婚嫁的年纪,电影里的长女也无法操一口熟练的粗话。“妈妈,什么是贱货?”她坐在餐桌边如是问道,并不感到冒犯。母亲瞅了一眼父亲,颜色不少变,从容不迫地回答:“‘贱货’是一盏大灯。例句:贱货关掉了,房间变黑了。”随后儿子和大女儿一起徐徐地仰起头,仿佛不敢相信。
但是他们没有质疑。尽管荧屏之外的我因为这荒唐的对话而错愕不已,但这一切在电影里却发生地自然而然。父亲把一个女人带到儿子的房间,然后掩门离去,他们脱掉衣裤,面无表情地做爱;大女儿为了得到一个头箍,甘愿舔舐妓女的下体;为了抵御猫的入侵,子女和母亲一起伏在地上吠叫……琐细的场景,近乎漫长的镜头停顿,卡夫卡式的单调的恐怖——我觉得兴许有一天儿子会问:“妈妈,什么是鸡巴?”母亲则忙着准备新鲜的果汁,表情麻木地告诉他:“鸡巴是一种柔软的纸。例句:一阵高速公路刮来,鸡巴漫天飞舞。”高速公路——那是一种强烈的风。
“妈妈”,多么亲昵甚至显得童稚的称呼,就像出自孩子之口。这三个子女成长过吗?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们刚出生时都是无知的,但是要保持这种愚蠢则需要极大的努力。”我们看到电影里的父亲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因为妓女给了大女儿两盘录像带,作为惩罚,他大义凛然地抄起了录像带放映机,将妓女砸翻在地,怒吼:“我祝你的小孩都长成黑皮,长大全成坏小孩!”作为对父亲的这份执着的回报,孩子们保有了最初的本能,也不知性为何物,吃饭拉屎做爱玩游戏,这些就是全部的生活内容。虽然,这常常是糟糕的,譬如说,他们没学会语言暴力,遇到点烦心事儿,直接运用更血腥的暴力方式——砍。
可这一切的荒诞不经似乎并不只是来自一个编剧或一个导演的疯狂想象。难道这些荒唐事儿真的只发生在虚构作品之中么?我看大谬不然。人权是什么呢?有人会粗着脖子说:“人权是万恶的美帝借以伤害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幌子。”你或许觉得这电影无稽地莫名其妙,而现实生活虽然操蛋,总还是日升月落规律得很,不该给扣荒诞的帽子。甚或一些人还会援引黑格尔:“呔,你整天瞎嚷嚷什么呀,存在即合理!”虽然可惜的是,说这类话的人从没真正理解这句名言的含义。愚见以为,犬齿之家正是一个迷你版的极权国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已包含了现实中全部的荒诞因素。当我们举着放大镜细细观察犬齿之家的日常生活时,因为明显而具体的荒诞观者无不崩溃,可是当这些荒诞弥散在我们自己呼吸的空气中时,习焉不察的我们却不能总是保持警觉。
高压统治、信息的封闭和单一化、洗脑、一厢情愿式的保护……唔,我已不忍心也不敢指出这些词与某个庞大集体的关系,也不方便透露某组织与片中父亲一角的联系。其原因是,套用大女儿说的:“我的脑袋要用在别的地方,而不是给人当沙包……我的脑袋长得可不像沙包。”
当我向别人提起这部电影,“重口味”三个字总是先挤进我的脑子。我知道,在这片和谐的土地上生活了这么些年后,隐约之中我已经开始惧怕猫咪,而且习惯了下意识地把它们视作吃人的洪水猛兽。
3 ) 訓狗要經歷五個階段。父親說:我明天就把狗領回來。
冷冽低對比的影像美感,家庭實拍紀錄片的粗粒子影像,荒誕戰慄的故事情節,幾近瘋狂的價值思想...
說它是希臘片是很難相信的。詭異荒謬的劇情思想,一幕幕反倒像是英法俄一派的年輕藝術家,批判社會批判現實批判掌權者而拍的改革電影。
他的主軸很顯然,當一個家庭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當父母的權利掌控至最大,底下的孩子是被禁錮亦是被奴育的狗,自由地訓養在被束縛的家庭社會。
很可笑,很荒繆,但以泛世界大觀背景來看,也提點了現在的我們可能都是怎麼來的:被那些人為精心操控的資訊訓養來的--就像狗一樣。
4 ) 选择与自由
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到更深入的政治、集权方面的隐喻。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的确一直都在想着1984。从语言入手禁锢住思想,这简直是最高明的控制手段。
以前学历史课学亚里士多德,一直都觉得他的存在不都是被一直在推翻推翻推翻么?到底推崇他什么?但是后来明白了,因为他创作了许多“概念”。很多问题在写进人类的历史之前,是不会被意识到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很多问题与思考,这一步从“无”到“有”,也是最艰难最伟大的一步。
于是《1984》中的那个“社会”和《狗牙》里的那个伊甸园高明地从源头掐断了任何可能会引起“反叛”的因素。没有“枷锁”与“镣铐”这样的词语,就不会有任何不平。没有可以与外界联系的电话机,没有远在天边的大海,没有需要出门的远足,而只有饭桌上的盐罐,只有柔软舒适的沙发,于是就没有“外面的世界”,天上的飞机也会坠落到自己家里的草坪上。家里便是伊甸园,外面只不过是充满了危险、充满了会把人拆吃入腹的怪物“猫”、而且永远只能用汽车保护住自己的世界,而家里有会孕育一切的妈妈,家里有能从字典里读到的一切东西,外面什么都没有,没有“外面”,又为什么要“出去”?
真是非常非常成功成功的禁锢与“保护”。所有东西家里都有,所有就不存在引诱子女出去的东西;没有出去的欲望,就不会出去。永远幸福又无知地生活在这个伊甸园,玩着幼稚的游戏,捡着天上掉下来的飞机,期待着观看“家庭录像带”。
他们会期待狗牙掉落的那一天么?反正外面什么也没有,不是吗?然而人类总是有好奇,大女儿好奇晚上会发光的荧光发卡——看起来似乎没有危险,而且家里没有。她会好奇录影带里的影片,会模仿其中的动作和台词。于是一个精心被构造的伊甸园被从内部撕裂了,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并且想要出去看看。
片中姐姐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然后让妹妹喊她。她兴奋地背过身去,听到叫声转过来答应,答应,答应。一起看电影的同学说“这不就是教育的启蒙吗?”
因为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出现了“选择”,姐姐放弃了安逸的伊甸园,选择了砸掉自己的犬齿——这是她最美的一个笑容——然后钻进后备箱——也许是聪明地为了让父亲载她出去,也许是以为只有坐在汽车里才可以出去。
然后我就一直等一直等,她却没有从后备箱里出来。我私下里认为她可能闷死了。
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这家的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像训狗一样训练子女?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控制欲?为了建立一个集权?或者只是单纯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子女不受外面世界的污染与伤害?片中那个“哥哥”,我也一直都在揣测他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若是真实的,父母莫非是因为哥哥的去世而伤心不已进而变态地想要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子女?若是虚构的,那无疑也是为了如此来使子女对外部世界产生恐惧。
然而后来在豆瓣上看了个评论,其中援引了一篇对导演的采访,本着学英语的想法我去努力借助各种翻译软件看了一遍那篇采访,原文见
http://www.electricsheepmagazine.co.uk/features/2010/04/05/dogtooth-interview-with-giorgos-lanthimos/。
然后才知道导演只是想拍一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会是什么样。所以原因并不重要,结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从思想根源禁锢掉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以及选择的权利的话,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NOT KNOW, SO NEVER CHOOSE.
而当提到这种教育模式时,若撇去父母对子女的暴力,我们假设他们是为他们好,仍然觉得最有效的教育是给他们看这个世界,交予他们分辨的权利,然后去自由地做出选择。
5 ) 《狗牙》--无知即力量
《狗牙》是一部极权主义影片,大到可以隐喻政治、宗教、文化的极端控制,小到男权主义社会下的危机都可。纯白的服饰既是单纯也是无知,看似牢不可破的谎言思想和高墙紧锁却因为一名辅业妓女的女职工到来而崩溃,新鲜神秘的事物让囚禁的孩子有了好奇,进而怀疑,最终反抗。
兄妹乱伦这场戏里男人只出现在了镜子中,预示这是男权主义的虚幻和崩毁的前奏
大女儿的脱逃算不上彻底成功,甚至最后被带到工厂依然闷不吭声躲在同样钢铁汽车里便预示着结局的悲惨,受限于极权思想的她既不能带着犬齿也不敢双脚触地,但对于这个绝对保守的家庭无疑是一块石起千层浪,为了得到心爱的东西她可以放荡、服从、耍狠、伤人,代价的过程都不及真实的结果重要。她叫自己布鲁斯,我认为名字是个关键,虽然不知道她看的录像带是什么片子,但估计是拳击片,各种热血且具冲击性。父母给的名字是他们的希望,自己选的名字则是来自自我的愿望,这是认识自我的第一步。
可以料想第二个应该会是儿子,作为正在成熟起来的男性角色,他迟早会代替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性事被父亲牢牢操控在手里的儿子最终很可能犯有俄狄浦斯情结,以此彻底摧毁父亲的绝对权威;小女儿的思想受奴役较严重,她既不发问,也不怀疑,全身心接受父母的“保护”,并且带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热衷玩被烫、窒息、昏厥游戏等。如果导演会将这个家庭故事继续下去的话,小女儿会成为哥哥的性玩具,最终在家庭分裂之际自毁。
妻子扮演的绝对服从副手向孩子们歪曲了所有的语言意义,一心一意传达着美好,例如“猎枪”是白色的小鸟、“僵尸”是黄色的小花。她在片中的作用和过去几千年历史上女性的作用相同,即繁殖和教唆。她自诩一生最大的荣耀是生了个儿子,而日常生活则完全以贯彻丈夫的思想为本能活动。
父亲工作的工厂无数次以绝对凌厉的线条和坚固形象出现,也反映了父亲冷漠、被工业化的操控欲思维。
可笑的是,片中父母以干净词语来代替带有恐怖、性、肮脏、暴力等不好意味的词语,以此竭力营造纯洁环境,却并未意识到语言本身的发音或形状都不重要,因为它本身所代表的涵义永远不会被抹杀。即便女性的阴部用“键盘”来代替,这也阻挡不了她们从中获得性快感和心理上的种种变化;即使婊子这个词变成了头顶上光明的大灯,也改变不了熟悉母语的人民在说出这个词时本能的厌恶感和发泄欲。更其甚者,儿子在性爱中虽然毫无经验,但依靠自己的本能还能挑选姿势,性自由之后带来的心理成熟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反抗。不论是儿子和妓女,父亲和母亲,所做的都是FUCK,他们又如何能避免这肮脏词语之首的存在呢。
片中的人物说话时常常只出现半身,且下半身特写居多,也在暗喻这一家人思维被僵化后只凭欲望做事的本能,乱伦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一九八四》里有段对话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试图推翻英社极权的组织部下之一奥勃良在招募同伴时要问一系列问题考验他们的忠诚度:
“你们准备献出生命吗?”
“是的。”
“你们准备杀人吗?”
“是的。”
“你们准备从事破坏活动,可能造成千百个无辜百姓的死亡吗?”
“是的。”
“你们准备把祖国出卖给外国吗?”
“是的。”
“你们准备欺骗、伪造、讹诈、腐蚀儿童心灵、贩卖成瘾毒品、鼓励卖淫、传染花柳病——凡是能够引起腐化堕落和削弱党的力量的事都准备做吗?”
“是的。”
“比如,如果把硝锵水撒在一个孩子的脸上能够促进我们的事业,你们准备这么做吗?”
“是的。”
“你们准备隐姓埋名,一辈子改行去做服务员或码头工人吗?”
“是的。”
“如果我们要你们自杀,你们准备自杀吗?”
“是的。”
这段对话所暴露的政权本质极为可怕,但讲究说话方式像过山车般拐弯抹角的国人自然不习惯这种血淋淋的腹黑。一如片中的儿子杀死了一只柔弱的猫,习惯于依附强大思想来自我保护的人也会接受“猫是万恶之首”这样的措辞。
如果将本片单纯看做家庭教育片的话也未尝不可,父母用绝对的保护避免孩子受到外界的一切伤害,他们不坐飞机只玩模型、他们不谈恋爱只会做爱、他们不需上学只要会玩、他们不需交友只有兄妹作伴,这栋房子绝对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们心中最为理想的住所。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极端,但却给人极大的警示:如何正确教育、爱护孩子。
用一个家庭暗喻的极权或教育的方式都指向了一个结局:毁灭,只是时间长短而已。用训练狗的方式训养孩子,等着他们的恒牙脱落才肯放手,这种现象是否有些熟悉呢。
6 ) 鱼枪
Fly me to the moon
"爸爸爱我们"
Let me play among those stars
“妈妈爱我们”
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 like
“我们爱他们吗?”
On a-Jupiter and Mars
“是的,我们爱他们”
In other words,
“我爱我的兄弟姐妹”
Hold my hand
“因为他们也爱我”
In other words,
“春天来到了我的家”
Baby,kiss me
“春天涌进了我心扉”
Fill my heart with song
“爸爸妈妈以我为骄傲”
Let me sing for ever more
“因为我最努力”
You are all I long for,all I worship and adore
“不过,我总想着再接再厉”
In other words please be true
“我的家,你真漂亮,我爱你”
In other words i love you
“永远,永不分离”
包括构图在内完全都是哈内克冷感的影子,触目惊心的情节里完美的政治隐喻。
以家庭畸情故事来隐喻闭关锁国政治,猎奇性大于艺术性。
孩子们不常外出啊!
疯狂啊
苍白单调的电影语言在这部片子却有一种别样的魅力,寓言式的故事,高压独裁的隐喻,只是这种过于偏执的表现方式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对强权政治教化的暗喻与揶揄,荒谬而触目惊心。身体正在萌发与渴望,人格却在咿呀学语的口唇期,如此错位造就了这怪诞家庭。甫一出生就接收的观念让儿子望着围墙外的飞机模型却不敢逾越一步。匍匐于地犬吠、舌舔获取欢愉、撕咬争抢物品,最后女儿用哑铃砸碎犬牙,也同时击碎了固若金汤的封闭家庭结构。
“妈妈,僵尸是什么?”“僵尸就是一种黄色的小花。”电影毫不花俏,极其荒诞却又格外现实,扭曲变态的家庭如同一个恐怖极权的国家。最后的镜头停留在汽车后备箱中而戛然而止,不管是闷死车厢还是逃出生天,其实结局都是一样。谁又能说,外面的世界不是另外一个“家”呢?btw,谁改的喜剧?★★★☆
太他妈的可怕和变态了
政治寓意这么强的电影,敢不敢看!
开场的性爱戏迅速吸引我的眼球。围城式的家庭结构,变态扭曲的成员关系,暴力的场景堪比惊悚片,乱伦的桥段或许会让人稍有不适,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运用了很多新式寓言,凌乱之中又带着一些激进的意味。一场极权统治的冷暴力狂欢。
静默的画面,停滞的生长,暴力的瞬间。僵尸是小黄花,婊子是大灯,电话是胡椒瓶,海是木质扶手椅。人是动物。动物是怪兽。
哪里是狗牙,分明是犬齿。
家庭和社会的束缚是一种无声的绝望
僵尸不過是一種小黃花,花園外面是危險的世界......謊言只是大或者小而已,你我都一樣,誰告訴你蘋果一定是紅的甜的,海德格爾說:人們從來沒有真正解釋過什麽是蘋果,所有的解答都只是定義。
寓言故事,较刻意。不过孩子们倒是都很好。
通篇都是在“展示”,因此会有太刻意的猎奇和指涉,其余还不错。
!! 人口普查、义务教育任重道远啊!
狗牙中的三个孩子可不可以理解为三种人民的现状 儿子是走狗一类 他对卑鄙的父母唯命是从 甚至可以残杀手无缚鸡之力的猫来报效祖国 大女儿是人民中为政府机关服务的那一部分人 没有自己本来的意志 只希望能够安稳一点好奇心带给她的教训都是巨大的 而二女儿象征的是反抗者 所以打掉了犬齿
这尼玛就素帕索里尼啊。集权封锁消息不可怕,可怕的是通过控制语言系统和常识系统来彻底地完成权力结构。各种不完整构图很有特点,声画关系也比较有想法。难得这个年代还有这样纯正范儿的重口味艺术片。
多么和谐的社会主义之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