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作家乔治赴瑞士采访卓别林(Robert Downey Jr 饰),后者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1894年的英国,小小年纪的卓别林已经开始为临时演员母亲救场,但失祜的困苦生活导致卓别林兄弟分离,母亲也因发疯入院。1903年,卓别林经哥哥介绍进入一家英国剧团开始自己的 演艺生涯,不久他打出名号,获得美国制片厂的邀请,在美国,卓别林接触到梦幻般的电影艺术,并用自己的灵气在电影这种媒介的帮助下名利双收。卓别林无法忘记自己的出身,掌握制片权后坚持在自己的影片中加入批判精神,也因此被扣上红色份子的帽子,惹上诸多麻烦。这位卓越的电影人经历了政治打压、情人们的离去、成功与失落后垂垂老矣,他在影院看着自己当年的电影,潸然泪下。
本片获1993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演员,伦敦影评人协会年度演员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有前途女演员奖。
1992美国传记片《卓别林》,北美票房949万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8.6。
虽然本片的豆瓣评分高达8.6,但却大大低于预期,平淡无奇,叙事平缓,犹如流水账,从小到老,一个一个的女人,一部一部的电影,没能抓住卓别林人生中的闪光点予以重点诠释。
本片对喜剧大师的刻画令人失望,没能展现出卓别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感,没能展现出卓别林对喜剧电影事业的热爱。相反,影片在卓别林的情感生活上施以重墨,这是卓别林的不光彩一面,大大削弱了人们对卓别林这一喜剧大师的良好形象,难怪本片还有一个片名叫《卓别林与他的情人》。
卓别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而且专挑为未成年的美女下手,娶了多个真正意义上的“小”老婆。本片中有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卓别林说,我对每个见过的女人都设想过在一起。这话说得真够淫邪的了,纯碎的好色之徒,见美女就不想放过,说色魔也不为过吧。
本片中卓别林说,有声电影会给无声电影的小礼帽宣判死刑。事实上,《大独裁者》作为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卓别林开口说话了,但《大独裁者》却是卓别林代表中中最不搞笑、最丧失卓别林风格的卓别林电影。
本片很适合观看过卓别林电影后观看,而不适合在观看卓别林电影之前观看,否则很多剧情细节会不知所云,而如果预先看过了卓别林的代表作,就能看懂剧情细节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卓别林母亲的饰演者,是现实中卓别林的女儿。
本片定级PG-13,完全的错误,因为本片中出现了好几处女人完全裸露上身的画面,本片是妥妥的R限制级。
我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男人去看医生,说他很沮丧,人生看起来很无情和残酷,说他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上觉得很孤独。医生说疗法很简单,“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去看他的表演吧。那能让你振作起来。” 那男人突然大哭,“但是医生”,他说,“我就是帕格里亚齐。”笑话不错,观众都笑了,鼓声响起,大幕落下。——《守望者》
这部改编自卓别林自传的电影,并没有给人太大的惊喜,整个故事在叙述者和倾听者的互动中娓娓道来,对每一段历史和节点似乎都是匆匆带过,而几乎每一段都是通过他和某个女人的故事展开,以致于本片的另一个译名便直接译作《卓别林与他的情人》。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名人事迹,一部电影想要完全讲清楚也是不可能的。
抛开传记的部分,本片更像是一次对卓别林的致敬,好在这些致敬都十分生动有趣,处处都能戳到点子上。
要说本片最大的亮点,那可能就是RDJ的表演了,毫不夸张地说,这应该算是他的演技巅峰了。
卓别林说过,想要了解他,就去看他的电影。这话一点也不假,从他的作品中,便能看到他的大部分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格、思想。
卓别林的母亲也是一位演员,父亲在他12岁的时候死于酗酒,他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早年,由于他的母亲患有精神病,收入微薄,无法支撑一家人的开支,他被强制送到救济院。
可以明显地看出,之后卓别林的影片《寻子遇仙记》无疑是来源于这一段幼年生活经历。
同样是经济条件不足,同样是被迫与自己的孩子分离。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在影片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这种打击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实在是显得有些沉重。
卓别林在他小时候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表演天赋,不过最早只是局限于舞台表演,而他能够去美国拍起电影便是得益于他早期的“醉汉式”的表演。
这时候拍摄的许多短片都是以这种“醉汉式”的嬉戏打闹为主,娱乐观众是更主要目的。如《百货店巡视员》、《当铺》
而在几年后的一些短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卓别林已经慢慢开始赋予影片一定的内涵,不再是早期单纯滑稽的搞笑。
1922年的短片《发薪日》便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加上其独特的卓式滑稽,使人忍俊不禁,这个时候的卓别林影片已经算是很成熟了。
我不知道卓别林到底相不相信什么主义,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一个人权的捍卫者。
《从军记》其实就是《大独裁者》的前身,两部影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1918年的影片《从军记》中,卓别林再次用他的幽默和玩笑来讽刺战争,并在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具有争议的结尾:最后这个梦到底是不是画蛇添足?
个人认为此结局不但不是画蛇添足,甚至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在影片看来,和平对人类来说只是一场梦,不断的战争才是实际的情况。而在二十年后,二战爆发,恰恰印证了卓别林的观点。
在本片中,也有对《从军记》的还原。
于是在1940年,卓别林拍出了他的第一部有声影片《大独裁者》,在该片中,更是毫无顾忌地对战争进行大量批判,并向人们敞开心扉,诉说他的和平与友爱的观念。
卓别林用他的幽默和滑稽来道出真相,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大独裁者》拍摄的时候正是纳粹统治最严厉的时候,而卓别林依然敢于挺身而出,拍摄这么一部控诉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卓别林不再仅仅是一位导演、演员,而是一位伟人的原因。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期,也愿意为人们带来一丝光明。
一般在喜剧中,主人公往往都是不高于一般人和环境的,在卓别林的影片中也是如此,他塑造了许多乞丐、流浪汉的形象,就好像我们每个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始终充满爱心,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一点在《城市之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幼年丧父、与母亲分离,初恋另嫁他人且早逝,无论多么悲惨的现实,在他面对镜头时,总是会摆出一副无忧无虑的笑脸。而这些生活,也深深地影响了卓别林的创作。他的大多数影片中的女主,都是以他的初恋为原型。
影片《淘金记》中的感情刻画或许就是他的一段真实感受,求而不得的爱,他人的喧嚣和欢乐都与我无关,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有落寞与孤独。
在《淘金记》中,卓别林给它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淘金成功,抱得美人归。而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他的美人直到他54岁时才出现。
也是在《淘金记》中,出现了那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面包舞”
1936年,卓别林推出了他的最后一部默片,同时也是后世最常被人们所提起的《摩登时代》,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
他曾经说过,让戴着礼帽的人开口说话,就是在杀掉他。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他的有声影片如《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纽约之王》整体的观影体验个人感觉是不如他的默片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笑点上,但由于前两者极具现实意义(分别反映二战、经济大萧条),使得他们的评分并不低。
自从1940年开始,他被怀疑是gc主义者,之后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卓别林多次接受调查和传唤,1957年的影片《纽约之王》被认为是这段生活的描绘。
影片中卓别林表现出对有声电影、美国类型片、商品化的嘲讽,并借一个小孩之口对麦卡锡主义以及当时的美国政治大加批判。
在《纽约之王》的最后,卓别林扮演的主人公最终洗脱罪名,乘飞机离开美国。
而在现实中,1952年,卓别林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他的最后一任妻子乌娜,因此放弃了美国国籍,跟随卓别林前往瑞士定居。
在30年代有声影片流行的时候仍然坚持默片的拍摄,在战争年代反对战争,在商品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在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进行反思。
我永远仅仅只是个小丑,但这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凌驾于所有那些政客之上。
在本片的尾声,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卓别林坐在椅子上,被人缓缓地推上舞台。
与影片的开头形成一组和谐的画面,一晃便是几十年的风雨飘摇。
末尾处一组长长的卓别林经典电影混剪镜头,看得人老泪纵横。我们都会老去,英雄也有迟暮之年,回望来时的岁月,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辉煌还是潦倒,当幕布盖下,所有那些过往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同影院黑暗中的眼泪。
本片选择了电影《马戏团》的结尾作为本片的结尾,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结尾的。其实卓别林的《马戏团》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一个喜剧演员的真实写照。
他们看清了生活和世界,他们用笑话讲给我们听,他们付出、给予,始终对人性抱有希望,可是,医者不自医,他们把幸福给了爱人,把欢笑带给了别人,便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孤独离去的背影似乎成了他的标志。
礼帽、手杖、小胡子、大皮鞋,“永远的小人物,伟大的卓别林。”
我的心就如同这张面孔,一半纯白,一半阴影,我可以选择让你看见,也可以坚持不让你看见,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心酸。——卓别林《致乌娜》
看过一个人的自传,就感觉过了一生。 演员演演员,有时候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卓别林。 从年轻到年老,他的闪亮的眼睛一直未变。只是年轻时候的眼神时常飘忽闪烁,年老的时目光看的地方更近了些。 喜剧演员的生活,到底是苦涩还是欢乐更多呢?要努力逗别人笑,自己却因为太了解快乐真谛而难得快乐。 这种感觉应该就像就像是装傻的人,像大智若愚。 最开始爱过人总在记忆里留下最深的痕迹。自那以后,卓别林的女主角都有Hetty的痕迹。 他从没有吻过Hetty,但和第一任妻子的亲吻时,她年仅16岁,他让她涂上口红;和另一个妻子遇见,他让她染黑金发。因为,那时的那个Hetty,正因唇彩和卓别林相遇,那年她16岁,满头黑发,闪亮光滑。 有人因为名利嫁给他,但他心底始终藏着Hetty的影子。但过尽千帆,再不是她。
从自我思考所见开始,偶发事件开始表演者生涯的小卓别林,绽放自我的表现意识,难以复制的演出开创幽默形式电影时代,滚雪球一般似乎不受阻碍的一路上升,跨越阶层,跻身主流,最终也成为爵士,一身周折,终点被所有人认可。
无力之处,是法庭上的一番人语攻击,扣上一顶帽子,又试图摘下他的帽子。扭转事实,利用人们仇恨公众成功者的心理,让真实的结果不那么重要,主观的心理成为断定利害关系的终极因素。离开美国,再被驱离美国,是法律的漏洞体现。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接受了现状,不愿意反抗,实际上,他是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反对种族歧视,捍卫自己的民族,为了观点敢于发声,不光是简单的名誉守护着,而是表达信念的勇士。行为自然对应着结果,复杂的社会现实自然不会让他好受。万幸的是,查理从来不缺爱他的人。
谈至感情,多情如他,一心投身事业,感情对他是性与陪伴,查理有讲到,在舞台上,在电影中,他从来不会表现的懦弱。而在生活中,想来,应当是无可避免的,充斥孤独,寻求安慰。可是即便安慰,对他来说,都得有限度。和他共枕的女性,或许希望得到更多,据我猜想,他愿意付出的却有限。典型的事业主义者吧。
电影双线共进,老年时代回顾一生,同时借由卓别林“我的自传”,时间跳跃。另一条线纵向发展,自始而终。理查德阿腾博勒,自然是优秀的导演,简单的镜头运用展现时代淡雅古典优雅雍容姿态与褪色美。穿插黑白影像,真实作品引用,具有假定性,却有是自传体的概念。再看演员,唐尼在剧中的形象常具反差,演出具有波折跨度,能够扭转不同形象却相当自然,不具有违和感,荒诞滑稽的小丑,然而不会被人看出轻易嘲弄,显得下等可笑的感觉,然而真实的卓别林,相比起来更加的有戏剧效果一些,或许,这也正是不少人认为,罗伯特不能够成为各位脑中,真实卓别林替换的原因之一吧。唐尼的表演,总归有一种成熟而忧伤的优雅感受。是成熟而有魅力的,或许又会带来一些限制。相对于皮特的少年感,唐尼多了几分老成。戴礼帽小丑的同时,隐约透露出真君子。中年和老年阶段,主观感受没有那么的自然。
谈到剧本,整体流畅,可谈,不会有什么不妥协突兀之感,然而也没有在丰富的物质留存资料留存的基础下,打造出一种人为的剧情推进感,让整体的流线性来看,出现了干涩和平淡。着墨点上,女性,浮华,出现的戏份占比不少。而单纯对于艺术才华本身,其中的修炼与艰苦,恐怕不单是天赋二字所概括的尽吧,任何领域的跨世纪人才,都不该只具有天赋与幸运这些优势。
满分是因为这是讲述大师的作品,看得我心潮澎湃的。故事完全可以讲得再细致一些,跳脱的地方太多,很多细节没有表现得很到位,影片总体素质偏上,唐尼的演技很加分
不曾想到小罗伯特唐尼有如此演技,Chaplin,一个很帅的男人和卓越的演员,站在事业的巅峰上,他从未迷失自己。沉默的是电影,呐喊的是胶片背后执着的心。
无限趋近于五星。关于小罗伯特唐尼的表演我们就不必多谈了。拍摄这部电影消磨了他所有的幸运,以至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生生蹉跎了十数年的人生。电影唯一的遗憾不是演员不够出色,而是黑白翻译为彩色后流失的那些往昔年华。
根据卓别林《我的自传》改编,影片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客观展现,一方面归功小罗伯特·唐尼惟妙惟肖的演绎,对于这样一部卓别林的传记片,后者的作用明显更重要。那一年他才26岁,包揽各种最佳男主角。也许天才总是习惯放纵,之后他用更多时间往返于戒毒所,甚至入狱三年。还好,浪子已回头,好戏在后头。
即便小萝卜演的再忘我,我还是无法将他想成卓别林。真是悲剧啊。作为名人传记,这片与我想象相差真远。
电影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包括穷人、富人、懂英语的、不懂英语的,他的电影要拍给世上那些不懂英语的其他国家的人们观看,他要全世界都快乐。
瑞士。凡是有所作为的,一定有不一样的经历和执着信念。打压是从胡佛总统的那顿晚餐开始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西德。初恋海蒂凯莉嫁作他人妇,战后死于流感。娶了一个一个不检点的又愚笨的小女人。从英国剧院舞台 到 美国无声黑白电影 到 talkie有声电影。传记作家。“如果你想了解我,就去看我的电影”
查理卓别林甩着他的手杖 顶着他的小礼帽 他穿着他那身熟悉的小礼服 他带着他那滑稽的小胡须 在黑白的世界里行走着 他是在钢琴声中在荧幕上舞动的小人 荧幕前 他让观众笑 让观众哭 荧幕背后 饱经风霜的他涂满白色的脸下充满忧伤 83岁的查理站在奥斯卡台前 安静地看着自己的一生
命运是一连串奇妙的巧合,查理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是一段穿帮的废片,却没想到这个穿帮的路人的名字从此镌刻在影史上。出身于污泥,名利双收后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底层说话。有声片时代来临时,他起先抵触,随后利用有声电影这个介质发表反纳粹宣言。哥哥说:“It’s not your business. You’re a comedic.”但他不想置身事外,喜剧是让人发笑的东西,更可以是对抗极权与资本家的武器。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为世界人民创造巨量精神财富的人,不被英国接纳,后又被指责为对美国毫无贡献并驱逐出境,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人。结尾处理得很好,老年查理坐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垂泪,屏幕上年轻的查理背对着观众渐行渐远。孤独的灵魂难以被看到,电影是唯一了解他的途径。
他的电影伴我长大,他的人生充满苦涩与无奈,却用骨子里坚强的幽默来创造出温暖的亮色。他的人生不乏污点,但在我心中伟大的卓别林永垂不朽。开往伦敦的列车上,他得知海蒂的死讯,默默转开头去,床上只映出他孤独的脸。影迷们却已来到,高叫着他的名字,他慢慢绽开笑容,我却泪奔。这片子不煽情,小罗
卓别林和他的情人儿们....只看开头结尾绝佳
悲伤的戴礼帽的小人儿
死小受,你演的太好了。不过,不要跟男人们的每一场戏都表现的那么JQ嘛
第一次看哭是在卓别林从道具库为自己设计完黑礼帽小丑造型后出来,一个闻名世界的走路姿势(背影)就在走向片场的那条土路上逐渐诞生了;很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某一天也能真的说出:“我唯一的敌人就是时间。”;结尾看哭了;唐尼最接近奥斯卡影帝的一次表演,可惜被《闻香识女人》的阿尔帕西诺拿走了
小罗伯特.唐尼演技出众,犹如卓别林附身。还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不过败给《女人香》中的阿尔.帕西诺。他对英国腔调、默片表演技巧都做足功课,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肢体语言(在接下来的《穿梭阴阳间》中也有“鬼附身”的肢体表演)。不过晚年妆比较失败,扣分不少。
第六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是我心目中传记片应有的呈现方式。卓别林跌宕起伏的漫长一生能以这样的方式串联起来很有想法。更侧重于卓别林人生的争议点而非创作,或许就是因为他真的是天才(但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创作态度的呈现虽少却点到位了)。唐尼值得一座小金人。
又一出美国梦的破灭
抹去脸上的妆容,显露出银幕背后的一生。时间跨度长达80年,编年体的手法推进,虽然用一个虚构出的传记作家与卓别林对话形式,边画外音边帮助过渡,但总体还是偏流水账。每一幕切换近乎十年过去,选取每个阶段的重要事情,更多偏重卓别林与多位妻子的情史,创作电影的经历略轻。很多事都是浮光掠影提及,要完全明白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脉络,但只靠这部电影恐怕不够。- 我们欣赏卓别林作品时,往往会忽略他从英国移民美国的背景,一战未入伍使他失去故国情,作为异客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以创作去批判社会却又使他被新家园所驱逐,最终只得偏居瑞士度过余年。从艺术层面看,各有粉丝观点,但从对社会影响力上看,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喜剧演员。(PS.本片的导演正是82年甘地传的导演)
跟《甘地传》有很大差距。这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开看每段都是精品,合在一起却显得混乱不堪、节奏混乱,有太多事情想说,却不知道应该从哪儿下笔、怎么下笔,最后一平均用力,事无巨细,就变成了流水账。可惜了唐尼的神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