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遥远的26世纪,外科医生依德(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 饰)在垃圾场里捡到了只剩下头部的机械少女将她带回家中,给她装上了本来为自己已故的女儿所准备的义体,并取名阿丽塔(罗莎·萨拉扎尔 Rosa Salazar 饰)。苏醒后的阿丽塔对这个五彩斑斓但却暴力而又残酷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结识了青年雨果(基恩·约翰逊 Keean Johnson 饰)后,阿丽塔开始接触名为机动球的运动,并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格斗天赋。
在废铁城居民们的头顶,漂浮着巨大的浮空城市撒冷,废铁城居民们的一切劳作和付出,都是为了给撒冷提供继续运作的燃料。在大财阀维克特(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饰)所设立的机动球比赛中,最终获得冠军的人能够获得前往撒冷生活的资格,阿丽塔决定利用自己的格斗天赋参加比赛,却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我并不是一名日本赛博迷,也没读过赛博漫画,对赛博朋克的了解仅限于攻壳机动队剧集以及几部近年的科幻类电影。可以说我喜欢赛博类电影完全是出于对一个未知的高度文明社会的期待。
夜幕,绿色蓝色或紫色的霓虹光影和金属撞击带来的视听刺激下,我们很轻易就被带入赛博朋克营造的未来感。赛博朋克是生物科技和金属的巧妙结合,完善人类的脆弱躯壳。用人力可以探索的科技挑战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这种想法本身就令人激动。
不得不说,来看Alita前我还有所顾虑,法国上映好久了还拖着不看。毕竟脑中还留着两年前的阴影——穿肉色保暖内衣练体操的黑寡妇和被糟蹋得一塌糊涂的攻壳剧情。可谁知道呢,一天之内我竟然看了Alita两遍(第二遍为了拉着朋友来看顺便看3D),真香。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铁城的地方。这是一个赏金猎人,恶棍和普通居民混居的地方。其中不乏官匪勾结,赏金猎人各司其政的那些烂事儿,和所有普通的城市一样。也不乏年轻的友情和不知所起的爱情,和所有普通的的城市一样。在铁城,最大的特点是自然人和机械改造人和平共处,人类克服了自然躯壳的局限性,尽可能地延续了生命。
铁城,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个巨大的垃圾场。铁城居民辛苦劳作以满足天上悬浮着的大都会(Zalem)需求,天上飘着的大都会再把没用的废料垃圾倾倒回铁城。 大都会是一个为有权势的富人群体设计的天空之城,上边的生活是个谜,是个成功的象征,是个诱饵。下面的人仰望天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Zalem过人上人的生活。然而千百年来我们只见到上面的人被流放出来,没见过下面的人爬到金字塔顶端。唯一进入大都会的机会是赢得Motor ball球赛冠军,尽管这种球赛根本就是个罗马角斗场,人在自相残杀中争取自由的唯一机会。铁城人民这种阶级矛盾的垂直配置让人想起 Fritz Lang的《大都会》,或者说这里就和所有普通的社会一样,少数精英群体控制多数财富,民众饱受奴役却不知苦难来源何处。下层人耍狠卖凶,窝里斗,不择手段攒赏金,一门心思往上爬。人们却不知阶级永远存在,社会阶层早已定型,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古往今来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而被撼动。
Hugo就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好青年,最大的抱负就是有朝一日脱离铁城加入大都会。平日的主要活动就是和朋友打球,看别人打球,开机车兜风,他也会干些不法营生赚点黑钱。直到有一天他在车前救了一个一脸杀气的赛博朋克少女Alita,一切都变了。Alita失忆,平日不谙世事宛如婴儿,需要战斗时却能一路开挂遇神杀神与魔杀魔。她尤善近身肉搏,还会打咏春拳,谜一样的身世。她和其他铁城少年不一样,她不想削尖脑袋钻进大都会。她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找到了她的使命,她要摧毁大都会,杀掉统治者Nova,她不一样。
作为漫改系列电影的第一部,Alita的完成度非常高。剧情丰富饱满尊重原作满足原著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照顾对漫画内容一无所知的受众,很好的完成了一次¨卡梅隆最喜欢的漫画全球性大安利¨。机器人大作战的动作也好看,不同机器人针锋相对各有特色,绝不拖泥带水。与蜘蛛女的初次交锋Alita的动作还有些滞缓,到Alita单枪匹马杀进Vector办公室的时候她就已经彻底找回了状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柔韧而不失强势,展示了充满东方哲学的暴力美学。两场激战,地下世界对战大块头和赛场屠杀中突破重围,展现了两代身体的差异。对战大块头时身体的能力滞后于心中预计,惨败。到换上原装赛博朋克躯体后,终于能展现Alita一人以万人敌的真正实力。作为一部前奏,电影没有囿于女主思想成长,而是更多的着眼于女主身体机能的恢复以及作战能力的增强,为后续做铺垫,让人着实期待Alita怎么把大都会的天捅个稀巴烂。
说来奇怪,Alita让我几次想到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同样是身世成谜,一个从天上掉下来,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同样是捞出来了万人敌升级装备,一个是赛博躯体,一个是定海神针;同样是铁了心要把天捅个窟窿,一个拔剑直指苍穹,一个大闹天宫搞得鸡犬不宁。似乎反叛的人物总有些相似点,例如生长环境与世俗土壤格格不入,由此可以跳出原住民的狭隘思想,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出苦难根源的制度固疾。例如能为他们加buff的神器都是和当前社会没什么关系的奇妙外力,由此具备了对抗强权的准备。例如在众人还在醉生梦死沉迷盛世幻象之际,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搅个天翻地覆了,即使单枪匹马也无所畏惧。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看的《悟空传》: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我要这诸佛都烟消云散。
多么令人激动的豪情壮语啊,多么闪闪发光的理想主义啊。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只是当年的猴子被五指山镇压了五百年,最后还是背上行囊随了玄奘西天取经,天宫照旧莺歌燕舞,花果山不再有齐天大圣美猴王。而Alita的反抗号角刚刚吹响,谁也不知道等待着她的是怎样的结局。
这部电影并不回避理想主义,也不回避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好莱坞套路。Alita在酒馆的激情演讲和我们熟知的英雄电影套路一样,不过接下来的场景并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而是无动于衷的看客们压抑不住的笑声。这并不是嘲笑,而是听到笑话的笑。对啊,多么幼稚的小女孩啊,居然想让自私的人类为了正义团结一心。当理想主义触礁现实,哪有那么多一呼百应,大多数人冷眼旁观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电影对人性的探讨也很值得玩味。再善良的少年也会为财贩卖(机械)人体器官;大块头在酒馆要虐杀Alita,随手戳死了个赏金猎人。其他人顿时噤若寒蝉任由坏人为所欲为,倒是Alita路边认识的小狗挺身而出叫得英勇;魔王集团明目张胆卖凶杀人,比赛现场变成角斗场,观众看着虐杀现场欢呼雀跃。人性的懦弱和恶被彻底展现。
然而电影也不回避人性的灵魂闪光。原本无动于衷的赏金猎人在小狗被虐杀后带上猎狗奋而追击;被Alita影响的Hugo决心停止作恶并力阻伙伴继续沉沦;为回归上流社会生活而服务反派集团的医生前妻最后反水成全Alita和Hugo。这些矛盾而又真实的人性饱满了人物形象,也保证故事的思想深度。
说到人物形象的饱满度,不得不提一下Ido医生。Ido医生对Alita父爱的表现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集中表现于三次叫Alita别动。第一次是对决大块头三人组,叫Alita别动好在自己不敌对手时趁机逃跑。第二次是在领赏金前开玩笑似的说别动免得又打死人了,这时的Ido医生已经清楚认知到了Alita的超强战斗力,也知道Alita的实力远在他本人之上。第三次别动是在酒馆,大块头升级全身装备后再来袭,明知不敌对手,明知Alita实力超过自己,Ido医生还是说了声别动,然后把Alita保护在身后,大有螳臂当车的架势。这只种勇气能解释做父爱的本能了,甘心舍弃自身做Alita的挡箭牌。
Ido医生作为不可忽视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也有自己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因为女儿被自己亲手创造的怪物杀害而自甘成为赏金猎人,手刃仇人也未能让他获得心灵宁静。他白日做妙手神医,晚上捕杀通缉犯。怎料怪物越杀越多,他却依然无法找回宁静。¨我杀他们,或是有一天叫他们把我杀了。¨他是一个彻底与天空之城决裂的人,一个失去了妻儿的人,一个在杀戮中寻求宁静的人。知道他在垃圾堆捡起了Alita。一个痛失爱女后焦灼而痛苦父亲终于平静下来了。Alita问他,Have you found your peace?Ido医生回答,I found you.
同样因为Alita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是少年Hugo。最后一幕天人永诀,Hugo说,Thank you for saving me. 我想这话语里有愧疚也有感激吧。为Alita两次舍身相救而自己注定要死去,为满足自己野心而做出的诸多错事,为Alita始终不离不弃的爱和救赎。想来人性和权力的关系也真是奇妙。人们总是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抛弃人性,而一旦人性被唤醒,权力也就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魔王阵营三番五次妄图杀死Alita而不得,孰料Alita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却是为了爱情。为了帮助Hugo实现梦想筹措资金,她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心,那颗可以供整个铁城运转多年的赛博朋克心。拿走我的心吧,卖了她,她很值钱,哪怕去黑市上卖也能卖很多钱……
说真的,第一次看时我真的很怕。出于对爱情的不信任和人性的体会,我怕Hugo真的拿走了她的心满足自己的私欲。可是他没有。他放回了Alita的心,也成全了他们的爱。怕是Nova大魔王看到了要气到翘辫子,两个多小时的明枪暗箭都抢不过来的心竟然就这样被送回去了。想是Nova知道如何利用权力获得效忠,却早已忘了爱情才是真正的毒酒和良药。
Nova善用权利蛊惑人心,他的铁城代理人Vector更是官场老油条。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与其在上层社会处于食物链顶端,不如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这种官场学问我是不敢苟同的。Alita更是一语道破他狐假虎威的嘴脸。¨你是只提线木偶。¨她一刀戳进Vector胸膛说。面对大块头,她不无轻蔑地说:¨你是个奴隶,而我,是个不著名的垃圾桶女孩。¨但就是这个不著名女孩摧毁了Nova大魔王设立的铁城国家机器,并剑指苍穹,公然向高高在上的等级制度提出了挑战。
我爱第一部这样的收尾。不论最后大结局是成是败,都不重要了。一切停留在发出挑战的时刻。仿佛美猴王刚刚插上齐天大圣的大旗,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欣欣然的样子。
鉴于好莱坞当今越来越僵化的状态,超级英雄以及漫威作品的格式化,Alita是回归也是突破。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变革序曲,电影的完成度很高,值得获得荣誉。 这是罗伯特罗.德里格斯这个拍出《罪恶之城》《杀死比尔2》《杀出个黎明》的硬汉导演,能拿出这么一部柔中带刚的Alita不能不感激出于某种原因隐藏在他身后的詹姆斯 .卡梅隆。卡梅隆作为漫画《Gunnm》的改编作家和制片人,通过饱满的叙事和精湛的视觉呈现,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赛博朋克宇宙。
我喜欢这部Alita更多的是喜欢它层层铺垫后带来的无限可能性。Hugo高空坠落真的领了便当吗?Alita到底有没有摧毁大都会?摧毁了大都会我们又能建立一个怎样的新社会?假使Nova被推翻,新上任的统治者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Nova?简而言之,Alita不是一部单纯的少女长成电影,它的眼界更大,发展空间更广阔,它更像是一部政治电影,一场大革命的前奏。我愿意给出五星拭目以待这个赛博朋克少女将怎样大闹天宫,看这旧王朝如何土崩瓦解,看着新世界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革命长路漫漫,希望Alita快快长大,打开一片新天地。
我要这诸佛,都烟消云散。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阿丽塔》好看吗?
凑合,从头打到尾,杀出个黎明。问题很多,但看下来,不算困。
如果以卡神(监制)作品的标准去衡量,《阿丽塔》显然很难让人满意。包括许多人叫好的IMAX画幅全开,打硬仗,纯特效……说实话,也就那样吧。
重头戏全放在动态捕捉上,剧情故事(一段腻到歪的爱情)和动作设计(全盘 cos 老港片),就注水了。
首先要来一记警告⚠️:
不要被片名的《战斗天使》迷惑。战斗,其实就是杀戮到底。
我先剧透下,电影里改造人(半机械人)的诸多死法:有劈开、拧头、斩断、手撕、捣烂……最惊奇的一幕,是被肢解得只剩下一个脑袋和小半块胸腔的阿丽塔,凭一只手,依然戳爆了大块头反派的眼球。
虽然可以用破铜烂铁,拆毁零件来描述这些场面,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暴力因子和恶趣味,在电影里暴露无遗。
《阿丽塔》是一部爱情片?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就是进场看打架的。
很早就听闻了卡梅隆属意《铳梦》这个项目,为此也等了很多年(几乎是与《阿凡达》同一时间段)。现在成片虽然是挂了RR的名,但影迷们对RR应该也有不少好感。
比如好基友昆汀编剧还出镜的《杀出个黎明》,还有两个人一起撸爽的《索女丧尸机关枪》《玩命飞车杀人狂》。
于是乎,许多人说看到阿丽塔,就想到大腿改造成枪械的拉丁美女,说的就是RR的恶趣味。
这么燃爆的一部电影,电影偏偏贴上honey,sweet,kiss之类的青春爱情图腾,也不惜把原著的「掏心」桥段,直接用上。
当然,为了迎合主流市场,让很多低龄向观众进程,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可是,那么弱鸡的男票,最后想上天的戏码,太让人提不起精神来。
尤其是,在那么紧要关头,男票作死要逛大街制止同伙。这个桥段本身,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他偏偏要选在那个打比赛的关口闹事呢。同样,躲在教堂,神出鬼没看心情的医生妻子也很诡谲。
那么在看电影时,你就会觉得前后不顺,连不起来,然后大骂他弱鸡。《阿丽塔》铺陈的这条爱情线索,显然是失败的。
我好像在哪部电影见过这些桥段??
电影所呈现的,有太多似曾相识、被其他作品所提前套现或者专门复刻的东西。这里并非针对《铳梦》前几卷,它名声大盛,有些人捷足先登也不奇怪。
日美之间,日本来就被迫担当了输送或者被盗窃创意的那个角色。包括惨被消费、已经去世的今敏先生,无从给达伦克里斯托弗贡献灵感。
作为电影,《阿丽塔》无论是废土视觉的背景营造,大头顶上来个港铁浮城,还是机甲打球桥段,都有似曾相识的意味。
比如高速滑轮又有赛道的,很多人,就会想起去年的《头号玩家》。
可是,电影又没有给出到底为何要玩这个残忍暴力游戏的原因,只用一个冠军可以上天的理由。这不仅违背了原著——省略掉了另外一个很棒的男性角色,阿丽塔的对手,也把打球赛事,变成了纯视觉的炫技。原著中,上面的人通过这个游戏,去让底层人宣泄沉迷,好比赌马。
同样的,我们处在一个见过各式机器人打架的年头。大的,《环太平洋》系列那样的。人控的,《铁甲钢拳》,一堆铁块看不清,像马赛克的《变形金刚》……所以,机械打斗这类事情,你在机器上安放个人的脑袋,始终在审美上,有种慕残的变态意味(原著本来如此且更暴力)。
但也就是这样,我更加无法容忍,《阿丽塔》的反派战力和表现,可以如此差劲。对,我说的就是那个三次都被打爆的大块头,还有聚众在酒吧吹逼的赏金猎人。
到底改造人的战斗力,是有等级之区分吗?以电影目前所表现的,阿丽塔像珠峰一样的,其他人都在死海里,泡水看报纸。
大眼萌妹是打动你还是打爆你???
有人觉得,阿丽塔的眼睛太大,作为特效是不尽如人意的。
但我觉得,恰恰因为它太大,你才觉得她是一个机械人,不会产生太多作为人类的疼痛感,否则手撕一个小姑娘,真的有些太残暴了。
可想而知,卡神这样的角色,不可能不知道怎么把眼睛做小。眼睛大,也不只是为了让眼泪更像大海,它只是让你相信,阿丽塔是个大眼萌妹改造人——首先,不是人。
在这样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电影,探讨人,人的成形,人的认同,人的情感,包括无限的战斗欲望,打破上面建筑的正直与勇气,本来都是很棒的话题。可是,《阿丽塔》都浅尝辄止。
尤其是像医生对女儿的爱,妻子的圣母心转变,还有结尾收场的方式,当真有种吊在半空中,让我感到不知所措的恼火。
有种的,你倒是往下拍啊。
文/Evarnold
作为一贯的卡神吹,看了《阿丽塔:战斗天使》的零点首映场,无奈做了下面这个图。
——————————
身为监制,卡梅隆对整个团队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无处不在的。
从目前的宣传物料上来看,可总结出来的是这么三个方面:一个是宣传支持,一个是技术支持,一个是那近200页的剧本和千余页的笔记。
宣传支持:至少在国内,很多观众都以为这是卡梅隆导演的。就连“《阿凡达》是为了拍《阿丽塔》而做的技术储备”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无疑大大提高了观众的期待值。而现在的营销中,期待值管理尤为重要,高于影片质量的期待值、或者说错位的期待值与票房后期走势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很不幸,《阿丽塔》属于后者。
技术支持:现在“恐怖谷”效应都成烂大街的名词了。阿丽塔这个角色的确是截至目前动作捕捉技术与表情捕捉技术的巅峰,但是仍然没有迈过“恐怖谷”,甚至都没有尝试去迈出这一步,而是保守地向前挪一小步。
可能很多人对“恐怖谷”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偏差。要真正迈过恐怖谷,首先要做一件事:尝试“完全”——注意,是“完全”按照真实人脸的样子做假人。第二件事才是想方设法让所有人看不出来TA是假人。一般情况,越像人脸,观众越感到亲切自然;但是当假人极度接近真人的脸,突然会让人本能地感到恐怖,形成一个陡峭的曲线,是谓“恐怖谷”。对此有自知之明的电影工作者,会采取更讨巧的方法:改变假人脸部一些特征,离那谷远一点。这时观众的潜意识就不会去比较真假,自然不会产生恐怖感,反而有亲近感,从而更专注表演与故事。比如《阿凡达》里的纳威人更接近猫科动物的脸,《头号玩家》里的虚拟角色也有针对性地增加夸张的面部特征,《指环王》里的咕噜更是小怪一个。
如果单从跨恐怖谷这一点来说,《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塔金、《终结者4、5》里的年轻州长、《速激7》里的保罗·沃克、《创:战纪》里的杰夫·布里吉斯,甚至《角斗士》里的奥列佛·里德,都可谓做得更成功,不过都只是个别镜头惊鸿一瞥。按现有的技术,CG化的真人脸做主角难度太大。这和所谓的“表情捕捉技术”是两回事。
所以说,大家不要大呼小叫阿丽塔的大眼睛好恐怖,这个设计可不止是为了致敬日系漫画的画风,还有一句话卡神说不出口:眼睛变正常大小的话,那真是要尝试去迈出这一步了,你会觉得更恐怖。那还不如走《机械姬》的技术路线,不过这样的话,怎么能体现出卡神的技术实力呢?卡神卯足劲让阿丽塔吃东西、牵小手、被狗舔,就是想靠这个再震撼一下业界呢。
话又说回来,要对阿丽塔这个形象做一个客观评价的话,一半的镜头惊艳,一半的镜头无感,还有个别的镜头差评。差评的部分,可能大家都会记得:一个是从侧后方拍阿丽塔的时候,眼睛部分突出得很厉害;一个是格鲁依什卡第一次逃到地下的时候,阿丽塔有一个低头看地洞的仰拍全景,脸部全崩。我看的是数字IMAX,并不存在放映问题。
然后再说说剧本。在这里要抛开原著,就电影论电影。故事的主线是阿丽塔自我发现的过程,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晰,也有卡神惯常的GIRL POWER主题。整体上说,阿丽塔这个300多岁的女孩还是能够令人移情的。
副线令人扼腕痛惜。副线是阶级,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观。这里有两层弱肉强食:一个是钢铁城内部的弱肉强食,一个是天空之城对地面的无情剥削。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也是创作者对这个原创世界看法的具体呈现。
但是,这个天上人对地上人的残酷无情,体现得仍然不够充分。故事过于纠结于钢铁城众人的内耗,却对钢铁城在天空之城碾压下的挣扎着墨不够,这导致了最后结尾丧失了本应有的《悲惨世界》一般的蛊惑人心的力量,也让阿丽塔最后剑指天空的镜头情绪张力不够,更混乱了阿丽塔的杀人动机,没有化蛹成蝶的快感。
这是针对剧本框架的问题,应该由卡神负责。自然,卡神在最终剧本里应该负责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
我的感觉,《阿丽塔》的出身成分,卡神占百分之三十,罗德里格兹占百分之七十。所以,当我们讨论《阿丽塔》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讨论罗德里格兹。
罗德里格兹拍小成本电影,可谓爽片,大家意犹未尽。如今扛上重工业商业大旗,罗导就有点HOLD不住了。
先从剧本说。前面部分讲了框架,有缺陷,但是还是可以变成个好电影。
更糟糕的是部分人物的动机。
阿丽塔的攻击性(或者说能力)在中后期才得以体现,前期却没有细节上的铺垫。
这个可以细讲。这不是卡梅隆剧本的味道。我们可以对比卡梅隆之前的作品,无论是《终结者》系列还是《阿凡达》,人物虽然会完成角色弧光,但一定会有从一而终的设定。这个设定会以各种视听细节的形式给观众以暗示。
用简单的话来说,头几场戏,人物就立起来了。
比如《阿凡达》里的杰克,腿的残疾和好动性格的对比,不是用台词说的,而是用五六个镜头语言呈现的。这些细节润物无声地修正着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定位和期待。
而《阿丽塔》第一幕除了救小狗、玩争球两段有动作,并未在细节上体现出对阿丽塔的正确塑造。具体再分析这个两个动作,让观众感受到的是阿丽塔动作敏捷、尊重生命、有胜负心三个点,却没有交代其它属性,这个属性是:杀人机器。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与后面的阿丽塔形象偏差很大。
随后就是文戏,所谓“寻找自我”的套路,一直要到第二幕开始,也就是第一次遇到格鲁依什卡小队的时候,阿丽塔做了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杀人了。
惊诧。
不要觉得这一点没什么了不起的。哪怕是对待坏人,主角是杀人还是伤人,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何况后面的价值观中雨果是否杀人还是重要考量。
遇到这个强情节点,观众必须重新定位对阿丽塔的期待。这没有继续积累情绪能量,而是消解了之前的情绪能量。
所以说,阿丽塔的塑造,第一幕不能说是成功优秀。
要改,也挺好改的。在玩争球游戏的时候,让阿丽塔为了争胜狠狠撞伤那个雨果的朋友。在阿丽塔呆在医生家里的时候,让她不小心会捏碎瓷器,再加一场学会控制自己身体的戏,而不是让她像个小孩一样摔倒。
之后,罗导就可以在自己擅长的打斗动作中肆意驰骋,玩得忘乎所以了。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人物都有,基本上都是角色动机转变时产生的问题。
比如医生为何突然同意阿丽塔参赛。
比如绮莲博士为何突然决定做个好人。
比如雨果为何会爱上阿丽塔,并最终决定金盆洗手。
这些问题都摧毁了这些人物的立体感,使得他们沦为了打斗场面之间的过渡工具。
《阿丽塔》的另外一个有趣观察点,是罗德里格兹的分镜偏好。
没有资源可以截图,只能用嘴说说。整体的感受是,动作场面是一种分镜,文戏场面是另一种分镜。
近十年来,好莱坞大片的分镜偏好有了很大的变化。《阿凡达》也算是始作俑者。所谓“照片级清晰度”的说法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照片级清晰度”对于观众来说看得更爽,对于创作者来说,由于画面能提供的信息更丰富了,消解了所谓从特写到全景的景别调度,让导演从以前的用小镜头强迫观众看某东西,到现在用大镜头、长镜头,通过声画调度引导观众看某东西。从强迫到引导,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阿丽塔》里的打戏,对这一点贯彻得很彻底,尤其是摩托球段落,血脉贲张,有去年《头号玩家》赛车一段的爽感,动作线设计得却比后者更适合3D。
而文戏部分,罗德里格兹回到了用分镜和景别进行调度的老路上了。有一种割裂感,却不影响观感,不失为一种趣味。
——————————
四个象限,卡神也好,罗德里格兹也好,各自为这部电影贡献了得失。总体上来说,《阿丽塔:战斗天使》是好看的,推荐尝鲜,而且目测如果能成系列的话,会更好看。
(完)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片,就是:超级赛亚人的爱情大魔咒。
《阿丽塔:战斗天使》(以下简称“《阿丽塔》”)的绝大部分场景发生在废铁城(也译为“钢铁城”),这是片中的“平民之城”,也是本片的视觉亮点之一。因为布景是真实的,颇有未来升级版九龙城寨的感觉,细节到招牌的字都很清楚,刚好我看的是IMAX巨幕版,当依德医生带着阿丽塔走出诊所、参观钢铁城的熙来攘往时,在巨幕面前,我感觉如在其间,所以强烈推荐看IMAX版。
片中最值得关注的炫目视觉效果段落,当属“机动球比赛”,是本片视觉技术的最集中展现,画面效果相当惊艳,在巨幕前跟随阿丽塔一起风驰电掣,嗨翻全场,堪称CG版的“哈利·波特参加魁地奇比赛”,而且也是全片的主线之一,在后续的系列中还会继续出现,有如《饥饿游戏》中的“饥饿游戏”。
而此前网络议论很多的“卡梅隆修改阿丽塔大眼睛”,看来是卡梅隆赢了,因为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并未觉得阿丽塔的大眼睛(确实比例上比正常人类是大很多)有违和感,或许还是特效技术过硬的缘故,而且这种忠于原著的做法也很让人佩服。
许多人看过《阿丽塔》之后想到的都是《阿凡达》、《攻壳机动队》这类的电影,然而我的第一直觉,是想起了诺兰的《星际穿越》。
因为无论是《阿丽塔》还是《星际穿越》,尽管出自不同导演,各自剧情背景并不相同,但这两部片子却在呈现上给我的感觉非常之像:他们都是用最炫目的视觉效果,用最前沿的技术,用未来的背景设定,用科幻电影的硬外壳,讲述人类最柔软的内心——来讲述、表达全人类共同的最简单、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情感。
《星际穿越》主要讲述的是父女亲情,而《阿丽塔》则是从“生化人少女”阿丽塔的视角,讲述了他与“养父”(发现并救活她的依德医生)以及初恋情人——人类小伙雨果的感情。
电影开场,就是扮演依德医生的沃尔茨出现在26世纪的废品垃圾堆里。沃尔茨有着一张奸笑的脸,因此他出演了太多黑暗怪异的角色。所以在《阿丽塔》里,他最初以“慈父”的形象出现,颇让我觉得意外,为什么会选择他这个奸笑脸来演慈父,不过剧情的发展证明了本片选角的正确无比:依德医生还有另外一面。
在开场的垃圾堆里,依德发现了阿丽塔的残骸,她是被从“浮在空中的最后城市”丢下来的,而依德医生恰恰是一位医生,准确地说,是一位修复生化人的医师,所以他在手术台上把阿丽塔修好“复活”了,用的正是多年前他为了让双腿残疾的女儿能够重新站立而制造的躯体。
在此处,阿丽塔和依德之间的“父女之情”诞生了:一个生化人和一个人类之间的复杂情感。却也在此处埋下了影片的另一条主线:阿丽塔的自我发现、自我找寻。因为依德与她之间的父女之情,仅仅是因为依德赋予了她一个新的身体(本是他为自己残疾女儿设计制造的身体,但后来女儿身死,他思念女儿就一直保留着这副躯体)。如果这副躯体损毁,又将如何呢?
这其中有许多很有趣的细节,比如依德第一次让阿丽塔吃橙子(生化人可以吃水果这个设定也蛮有趣的,而不是像变形金刚一样吃能量块),她对鲜美多汁的橙子味道无比惊讶,从此把橙子列为自己最爱的味道。
很快,聪明的阿丽塔就发现了依德的另一个隐藏身份:赏金猎人,猎杀被通缉的生化人犯罪分子,以此来赚钱维持他诊所的运营。就在依德医生险遭杀害之时,埋藏在阿丽塔记忆深处的战斗属性被唤醒,她以敏捷的身手击败了生化人罪犯,救了依德医生。
她毕竟还是一个“少女”,在发现了自己的战斗能力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她闯进猎人酒馆,教训所有对她不屑一顾的猎人,还试图只身去对付再次找她寻仇的生化人罪犯格鲁依什卡,结果却不知对方已经成为了某个邪恶力量的代理人,身体被改造,战斗能力被强化升级,待依德医生赶到之时,虽然罪犯已经逃走,但阿丽塔已经被生化人罪犯砍成几截,奄奄一息。依德医生心如刀绞,因为这是他第二次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无可奈何之下,依德医生只好为阿丽塔换上了一副新的身体,这是阿丽塔和朋友们在一个陨落几百年的火星飞船上找到的,是原属于她的“真身”。此前,依德始终不肯为她换上,因为他了解一切,知道阿丽塔就是几百年前星际战争中的火星狂战士,是如今仅存的一个,换上“狂战士躯体”必然唤醒她的“战斗少女”属性。
也就是说,依德医生出于对逝去残疾女儿的思念,而医活了一个“战斗少女”。他始终想极力掩盖这个事实,因为一旦明确,结果很可能是他将再次失去这个“女儿”。所以贯穿全片的,是沃尔茨那张苦笑脸,一个重获所爱却又心事重重的“父亲”,为爱而让阿丽塔“重生”,不过这其中又包含他怎样的人生经历?
而就在这时,阿丽塔也遇到了自己的心动之人——人类小伙子雨果,并且因为他的推荐,成功地把自己最爱的味道从橙子换成了巧克力(果然是有了初恋忘了爹)。是雨果教会了她玩机动球(Motorball,一种类似穿旱冰鞋抢球的游戏,我看的港版翻译是摩动球),他开着摩托车带她兜风,她开始进入了叛逆期,对“老爹”依德医生的各种关心和警告当做耳旁风,而对雨果的种种冒险游戏心驰神往。
甚至连雨果说自己的毕生梦想就是上去天空之城时,阿丽塔也欣然接受,尽管那意味着二人分离,但阿丽塔想的却是成全恋人的梦想。
她甚至扒开自己的身体,将跳动的心脏掏出来献给雨果。那是一颗核能心脏,一颗心脏就可以为整座城市提供能量,仅存一颗,别无他售,真可谓价值连城,一旦卖掉就可以让雨果上去天空之城。这也让人见识了原来生化人表白恋情的方式,就是真的“掏心掏肺”给别人。
然而就像许多少女的初恋一样,阿丽塔的“掏心掏肺”并没有得到她所应得的爱。年轻人对于阶级跃升的偏执幻想,总是非常执着,而且不惜代价,也往往悔之晚矣,比如雨果。
一个具有点亮整座城市能量的核能心脏的火星战士,却依旧是一个未识人性之复杂的懵懂少女,她超强的战斗能力,却依然无法让她摆脱最简单的情感问题之困扰,也未能让她摆脱最难以选择的问题。
所以,看到这里我就明白,为什么饰演片中阿丽塔的原型演员罗莎·萨拉查曾经说,她看过剧本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佩服制片人卡梅隆和导演罗德里格兹,因为在影视圈里很少有两个钢铁直男可以攒出如此懂得少女心境和感情历程的剧本。无论她是战士,是火星人,是生化人,还是什么,她始终是少女阿丽塔。自我发现,初恋魔咒,始终是她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teenager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就是完美的商业大片逻辑:用最炫目的视觉效果,用最前沿的技术,用最未来的设定,用科幻电影的硬外壳,讲述人类最柔软的内心——来讲述和表达全人类都能够很好理解的、最容易产生共鸣的简单情感。这种情感不会因为太未来、太科幻、太宇宙,而让坐在观众席上2019年的我觉得无法理解,觉得异类,觉得难以共鸣,这种感情跨越种族、文化、国界,全人类相通。我想,这绝不是卡梅隆和罗德里格兹甚至诺兰的选择,而是成熟的电影工业共同的选择。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小细节是,因为本片背景设定在26世纪,所以片头那个大家熟悉的探照灯照亮“21世纪福克斯”的片头会变成“26世纪福克斯”,但愿电影工业这个人类的造梦艺术,真的可以活那么久。
战斗天使阿丽塔这片子真的弱智,第一次给了它一分,现在我给想给它零分,可能导演丝毫不理解漫画吧,就像导演不理解雨果是自己放手的,不是什么狗屎掉下去的。看着电影只觉得荒谬,好好的银翼杀手非要拍成暮光之城,小时代。漫画比片子立意要残酷严肃十倍。导演和编剧只不过拿了阿丽塔漫画里面的元素和剧情硬套到了一个五流故事上面,连三流都不是,还是一个半成品,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与原作毫无关联的lowb同人,连粉丝水准都达不到。以下是以前写的。
老美翻拍电影,在乎的永远是技术细节,女主人公如何看起来栩栩如生,在水下头发是如何的飘逸,根本不在乎剧情,哪怕改成一个暮光之城之类的狗血青春片也无所谓,要的是片中的元素,根本不是内核。漫画中的人物,非常向往自由,医生没有那么固执,阿丽塔不是傻白甜心,内心其实十分孤独。整个世界充满了末世的颓废气质,但并不是没有人性的辉光。漫画中充满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反思与迷惘,对于哲学范畴的探索,这才是其迷人的部分,即使是反派也都有其心路历程,而不是一部烂俗反叛的运动青春片。
其实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漫画,跟随着女主角一起了解自己、恋爱、心碎、受伤,等成长过程。 而且每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过去都曾有过美好及纯真的一面,但生命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掉进黑暗里,就有如废铁城光影般的未知、且让人堕落,但在这个罪恶之城裡,就算只是小小的仁慈,都会显得格外的珍贵。卡梅隆永远别想拍出漫画中这种晦暗色调蒸汽朋克的颓废气质,永远就是自己本身老顽固的一个三流狗血青春片内核,套上一个在漫画中汲取元素得来的壳,拍来拍去还是一个老套故事。
而在漫画中,不断探讨的是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种种真相,以及各种改造人的故事,人世间的种种残酷真相,一次又一次的展现在阿丽塔纯洁的心灵前,而投射出末世的种种丑陋。而通过这些残酷遭遇,而反派的种种丑陋,除却纯粹的恶,也都有自己的坚持。在这剧烈的冲突之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失去的残酷,从而上升到一种宏大的力量,而像一张白纸似的阿丽塔也最终成长。这个过程绝不轻易,根本无法拍成一个轻量级的青春片。
写文章之前,问了几个二次元朋友,问了下他们对《铳梦》的看法。毕竟有《攻壳机动队》这种巨大影响力的作品在前,《铳梦》显得更加小众,但是在许多人心中,仍然还是难以割舍的经典啊。
虽然很多想法,并非《铳梦》独创,但是他却把废土世界、反乌托邦的主题,进一步深化,开始探讨人性的阴暗和光明。
电影明年才上映,但是预告片最近出炉了。看起来仍然让人惊喜不已,乍一看暗黄的色调比较沉闷,但是日系卡通化的眼睛,神还原了漫画
另一方面,影片又有真人参与,
在技术上,也只有卡梅隆这种geek狂,才愿意去追求的未知领域。
铳梦 创作于 1990年代,彼时的日本正是经济起飞的最后一段,筵席的高潮接近尾声,马上就要由盛入衰。
在《铳梦》诞生的1991 年, 日本的人均GDP 为28000 美元,而同时期美国只有23000 美元。那是一个日本哪怕再小的公司,年会都要去东京最好的酒店开的浮夸年代。
而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贬值,至今已有5年,衰退的气息在一群先知中弥散。于是1989年,《攻壳机动队》出炉,开始探讨科技发展之后的未来,对社会,道德,秩序的冲击。
《攻壳机动队》里,人的肢体在机器、电脑的帮助下,物理意义上的功能变得无比强大,但是人和机器的分野,开始成为弥漫在社会中的冲突和矛盾。
而《铳梦》则在1991年在《Business Jump》发行,也在讲述一个近未来,机器和人结合的废土世界的科幻故事。
某些意义上,他比《攻壳机动队》探索的更深,对未来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未来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直是科幻小说家们乐于刻画的景象。而其中一大类型就是反乌托邦的描画,其中影响最大、最深刻的文学作品,非乔治·奥威尔的《1984 》莫属了
1984里的二元对立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在《铳梦》里,二元对立进一步发展,被精细描画为两个世界的充分对立。一方面是,地上的废铁镇,这里充满着贫苦、罪恶和暴力。另一方面则是天上的城市沙雷姆,哪里未被污染,是如同天堂一般的存在。
沙雷姆是未来世界的统治者,而与之对应的废铁镇居民,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奴隶和牲畜,不仅被沙雷姆以高压政策管理,雇佣赏金猎人定向清除不安分的废铁居民,同时还组织残酷野蛮的死亡竞赛,以缓解废铁居民的怨气和人口压力。
这种反乌托邦的社会,在《铳梦》里,不仅是统治地位的对立,连居住环境,思维模式都有了充分的不同,统治阶级甚至不像是《1984》那样,编造一些谎言来维护统治。可以说,把反乌托邦推向了暗黑的对立的深渊。
这种对立世界的描述,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品,比如描画空间对立的《逆世界》
描画空间和人性对立的《极乐空间》
看过《黑客帝国》的同学,一定会对这个问题不会感到陌生。人在未来变成了脑后插管的能量源,在虚拟的电子世界里生活。
而这种思想的来源是美国的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曾一次思想实验。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人的脑子被一个泡在福尔马林中,被连上了各种电极,模拟出各种感觉刺激大脑,那么这个这个大脑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幻之中?
《攻壳机动队》的部分主题与此类似,但是《铳梦》则更直接的点破了题,来讨论什么才是真实。在漫画的后半部分,沙雷姆这个人间天堂的真实面貌开始展露出来,这里生活的行走的人类,都是插入芯片的行走机器,而他们的真实大脑则被集中在沙雷姆的某处管理。
这个设定,直面缸中大脑的假设,甚至探讨了知道这个真相的漫画人物的反应和思考:崩溃 ,接受,然后思考,什么才真正的人类 和 “自己”。
作者木城面对这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在书中处处给出了自己的暗示:思想和大脑可能并不是合二为一。灵魂是高于大脑这个肉体的存在,在于人所拥有记忆、经历与社会关系。
这可以说,也为后世的机器人有灵,这一主题,埋下了思想伏笔。
关于机器人有灵的主题,也是许多科幻小说的喜欢的题材,经典的如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
近的如《西部世界》
都在假设,没有肉体的大脑,机器是否能产生灵魂的主题。
在铳梦里,作者非常残忍的展示这一切:废铁城的人有着人类的大脑,却没有人类的躯体; 上界的人有着人类的躯体,却没有人类的大脑,所以到底谁才是人类???
歌德在浮士德最后曾经说过,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向前。书中虽然明指圣母玛利亚,但是历史以来,女性作为引领者的角色,显然是少的。
而《铳梦》则延续了这个命题,成为了《风之谷》之后,又一个集所有美好于一身的形象,带着自己的梦想,永不退缩的向前。
《铳梦》的高级之处,还在于作者强大的思辨性。漫画里无数穿插的小故事,都是作者在思考人的精神世界的反应。
出了主角希望奋力进入沙雷姆,却发现哪里的人类,根本没有大脑的荒诞场景。
作者也在追问,许许多多精神追求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精神追求没有意义,到底什么追求才有意义?
《铳梦》的漫画里,作者花了不到10页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热血青年成厉鬼的故事。
维克多是一个吸血鬼,在成为鬼之前,收到感召,参加十字军,为了理想战斗、杀人
然而,他的追随的事业、宗教最后背叛了他,作者都没有解释原因,只给了维克多被吊死的场景
他的愤怒不甘,最终由于被吸血鬼咬了,最终引领者他成为了厉鬼,最后只能在荒野中哀嚎,感叹自己被抛弃
精神世界的荒诞,再次展现出来。
再一次重复,这个作品最深刻的质问:废铁城的人有着人类的大脑,却没有人类的躯体; 上界的人有着人类的躯体,却没有人类的大脑,所以到底谁才是人类???
电影明年上映,不知道电影会把一部深刻的漫画,改变成什么样。
毕竟有卡梅隆同志的加持。
上一次见他真正的导演作品,毕竟还是2009年了:
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再现阿凡达的盛况。
毕竟《铳梦》的主题,更加深邃。
插播一则新闻,
Forbes
“Box Office: 'Alita' Stumbles In America But Soars In China”
福布斯:“《阿丽塔在美国扑街在中国爆款》
阿丽塔在美上映八天票房5180万美元,预计总票房8000万美元。...在中国两日票房6200万美元。”
欣慰!!咱中国观众又又又立功了!!!
好莱坞烂片中国奶活!!!
好莱坞翻拍《爵迹》指日可待!就找卡梅隆拍!还当监制!!!拍三部曲再加个外传!!
这盛世如你所愿!!!
—————————————-
卡梅隆就是牛逼!!!
卡梅隆就是牛逼!!!
卡梅隆就是牛逼!!!
卡神给海内外各位名导提供了赚钱新思路:知道拍出个烂片怎么办?找个傀儡当导演,自己当监制,电影烂那是导演烂,作为监制只负责赚钱。
不得不佩服美国人改编日本漫画的能力,攻壳机动队的阴影还没散去,阿丽塔就来给心存幻想的小可爱当头一棒,阿基拉本来还在难产中,经过阿丽塔这么一搞,基本死绝了。请允许我剧透改编后的剧情----
”我,失足少女,学轮滑交男友,为了帮男朋友攒钱去旅游,我参加橄榄球赛,使用失传了三百年的绝世武功——咏春,打死所有敌人,然后不小心把男友搞死了,所以我决定拯救世界,嘻嘻”
阿丽塔打咏春哈哈哈哈哈嗝,耀我国威哈哈哈
全片上下充满bug,人物的行动缺乏逻辑,演员面具式表演,最终成片完全崩坏。
以男主便当为例,为了让男主成功便当。情节如图,阿丽塔和男友从水管上掉下,阿丽塔一手用刀插着水管,一手抓着男友,这时镜头特写男友,正好挂在阿丽塔膝盖旁边。生死关头,男友花几分钟俩鸡巴鸡巴说一顿,阿丽塔鸡巴鸡巴哭一顿,再然后男友胳膊断了,就掉下去嗝屁了...
阿丽塔,一个可以一指禅身体旋转360度的生化人!她灵活翻腾能踹飞巨星机器人的两只腿,在男朋友就要嗝屁的关头,一动不动垂在那,岁月静好。你丫逗我玩呢?你倒是用腿夹他丫的啊!夹他啊!!!阿丽塔你个小浪蹄子,你丫就是想他死好换个新的吧?!
最让我惊喜的是特效,惊喜在特效竟然完全没有惊喜。换脸牛逼,但也仅限于此,画面设计,美术设计充满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在imax 3d的加持下仍然让人感到审美疲劳。和同样主打特效的《玩家一号》相比,差距明显。插一句个人体验,女主的牙齿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感。
两颗星,影片本身1星,AR换脸技术进步加1星。求卡神不要骗钱了。
看了,影院里一共10才个人不到,估计票房不会好。不过,不夸张地说,看片全程激动,这绝对是属于某一部分人的电影,看到一半,就决定要给5星。
是的,这个电影特效好,但没那么惊艳,不会有人为了大眼睛融合地好打5星。剧情无新意(失意、成长、找回身份、复仇宣言),演员都很棒,但没有那么棒(Mahershala Ali是全片最入戏的演员,还是个反角)。导演没有显示出特别有新意的电影语言。甚至没有什么让我特别记得住的台词。我觉得这片子铁定经不住我二刷,刷了至少再扣一颗星。但是,但是:
这是一个只能诞生在90年代的故事,而只有在21世纪才能拍出来的片子。
记住,这不是哈利波特或者凯特妮斯,这不是青少年成长科幻剧,不是变形金刚,这是铳梦。这是一个略微嗜血兴奋,爱找麻烦,疯狂战斗不顾后果的狂战士(塞在一个少女的身体里),她是战斗机器,藐视对手,逞强好胜。像@藏星星 老师说的,「寄托了日本工业化早期那种自己拼出来,不知道该干嘛的精神」,而不是「工业化社会里能够按部就班的小朋友」。
漫画原作不单单是废土,或者充斥着各种肢体控(我一直很怀疑木城对于人脑为何那么着迷)。铳梦既是疯狂麦克斯,又不是,和同时代很多作品一样拥有大量末世元素(试想太空堡垒第三部、北斗神拳、远藤浩辉的Eden等等作品共享,从80年代到2000年早期)和挥霍不完的荷尔蒙。甚至你可以说打斗虽激烈,都是漫画式的(反正生化人很难被杀死)。主线故事从来没那么重要。木城会时不时插入Inside Looking Out(Alan Parsons)这样不搭调的歌曲,或者更中二一点,最后一本里干脆来《博伊伦之歌》里的《命运女神》。而机甲术的设定跟中学生的瞎想没大区别。总之,这是一个充满混搭的奇怪组合,没有一条和谐的主线的不间断冒险。故事可以完结,也可以随时续命复活。这在漫画里也许不奇怪,但是这样的主角形象在当代电影里是逐渐稀少的。
当代的科幻大片里没有这种人物的可能性。我们熟悉的是紧张的叙事,通过叙事来「驯服这种序列化适应过程」,人物的悲惨童年,弑亲之仇,青梅竹马的离别,敏感内心受到邪恶的诱惑,到最终战胜大魔王。或者简单来说,是套路,是模式。本片有没有?毫不怀疑,通片都是,这当然是我不喜欢这片子的地方。但是我理解,没有这些套路,光靠大眼睛,没法融资。但是也只有21世纪的电影工业技术才能还原90年代的想象,那眼神可以传递/还原如此多的信息,让我震惊。铳梦不是攻壳,卡梅隆也不是押井守,本片的径路恰恰是用大片的包装,而我的激动,来自于卡梅隆和罗德里格斯,不知怎么神奇地把那一点点疯狂留在那双大眼睛的后面。
真的,我完全不知道在如此多的套路下是如何做到的。天真和疯狂同时存在,借用好莱坞的技术讲了一个日本作家的天真幻想。这个幻想不成熟,很短暂(Last Order可以看出),但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漫画形象。但是今天那个我想象中的加里就在大荧幕上。化身成为火星女王(Аэли́та)毫不顾忌的挥动刀刃。我别无所求(续集虽好,还是别坏我想象了吧),得偿所愿。
最近被身份政治恶心好久,看了说实话还是有爽到的。阿丽塔身上的是一种“纯真的暴力”,正义,精进,不玩弄弱者身份,不与体制妥协。虽然赛博朋克集权都市和摩的男孩飙车恋爱都有点八十年代的蠢萌感,但正像她的面部处理一样,有一种卡通片式的天真。两个男人对她都善良,母亲角色像寄生兽里的深津绘里。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象过在当下这个后现代的世界里,一个女孩可以这样成长了。
2.3新加坡点映~9分!一,这是一部由电影界的geek狂人卡梅隆以资深铳梦粉的身份送给全球原著粉,二次元宅和视效党的礼物,影片最大的看点~一是高度还原了铳梦宏大的世界格局,二是真·视效革命~特别是高速移动转换状态下呈现出的3D逼真感和稳定性~如今能将3D爽感以数倍的差距干翻2D画面的作品极少,记得一定要去硬件最好的imax厅看3D,感觉每一帧都在烧钱,画面精致震撼到无话可说!二,作为一部漫改,我认为罗德里格兹发挥稳定,得益于原著中阿丽塔本身是一位身怀火星古武绝技,又失去记忆沉睡几百年的懵懂少女的人物设定,这部起源电影只需专注于还原漫画+热血格斗即可,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赛博日漫改作品。还有我真搞不明白如今db是怎么了,充斥着各种阴阳怪气,节奏带的飞起的评论,强行扮演剧评大师的吃相丑陋不堪
在医生父亲的精心呵护中长大的残疾少女,当然会爱上第一个骑摩托车从家门口路过的不良少年,想和他攒够钱一起去大城市,为此每天都在与父亲的争吵中度过。男孩帮助她发掘出了在橄榄球方面的才能,两人约定从这里开启他们的纽约梦。没想到,决赛那天,男孩被混混盯上,少女只得冲出赛场去拯救恋人。最终,男孩死在了追梦路上,女孩肩负着两人的梦想,再次站到了绿茵场上……《阿丽塔:26世纪の残酷青春物语》,看完真的替《攻壳机动队》委屈,斯嘉丽约翰逊总比这位骄纵叛逆的青春期少女讨喜吧,这位在某几段情节里简直称得上是美国韩朵朵了……
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它告诉我们:我们的确是父母从垃圾桶捡来的,不是充话费送的。 继约翰·威克后又一个“地表最强爱狗人士”,你敢杀她的狗,她就敢一刀把你劈成两半。太能打了,让你两条腿都能戳爆你的眼睛。叶问可以打十个鬼子,阿丽塔可以打十个叶问。 “26世纪福斯”的片头很有趣,不知道福斯能不能活到26世纪。 电影探讨的主题仍然是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到拥有七情六欲,能睡觉、能流泪,再到发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反而比人更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敢接受自己,坦然面对生活。 同时也是一个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故事,历经千锤百炼,遭受切肤之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百炼成钢、浴火重生。 承受他人不能承受之痛苦,才能成为强者。最后想问一下阿丽塔:2563年的时候《阿凡达2》上映了吗?
好吧,看一个天使面孔的漫画少女如此强悍随便就能把人劈成两半还是挺high哦,视觉效果的确还不错。但剧情也确实比较恶俗甚至糟烂了,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尴尬的感情戏上,搞得像个性别反转版的美国高中生体育励志鸡汤故事似的。整个电影看完感觉像漏了第一集没看,然后下一集也不知道拍不拍那种...
B / 当阿丽塔在濒死之际触碰前世记忆时,影片便从残缺空洞的“仿真”科幻开启了抽象精神提炼的逆流:赋予战斗与爱的激情以肉身,并在撞破幕墙的一瞬突破游戏内的拟像;暴力的残酷性作为骗局被隐藏,在奔涌至高潮时倏忽间剥离而出——一具扎根却又超然于“游戏”法则的临界“身体”诞生了,极端残酷、磅礴而纯净的浪漫啊!/ 二刷 一个完全污浊却无比神圣的形象。其战斗精神的复杂性在于,她既未将自身树立为“清高”以营造超脱的假像,又从未真正内化游戏法则,最终通过与环境的张力反作用于人物。这种坚固、锋利却现实的灵活性灌注于其身体变幻的速度与力量中,直到最后直指天空的一刻,这个事实上孤绝到底的人物才真正完成。
CG技术的新高峰。但如何讲述一个能够在全球大卖的故事,好莱坞也遇到了自己的困境。全新的未来正在展开,如何描述这个未来,是我们这一代人即将看到的变革。
热血赛博格斗 + 凄美人机恋情 = 美瞳天使阿丽塔。最后的挥刀斩泪真酷~卡神把关质量保证,就是这少女心的剧本有点背离漫画版“铳梦”的精神啊...(anyway续集请走起)
【B-】一个高级玩家误入新手村后狂虐菜鸡的故事。视觉效果,动作设计都非常赞,作为爆米花合格了。但剧本和导演都不行,原作漫画铳梦前几卷的出彩之处,是其借天上地下,格斗生存的设定,将阶级固化用血肉搏杀的形式具象化了,电影却强扭成寻找力量成长为最强王者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但阿丽塔就是个挂逼,她根本不需要成长,或者说她的成长应当建立在对自己身为狂战士责任的醒悟,和对人类社会制会度的逐步看清之上,一旦失去这些,它就变成了一个极其普通无趣的俗套故事-——正像罗德里格兹现在所完成的那样。某人的死在漫画里本是个极震撼的情节点,底层对上层的美好幻想被冰冷的权力毁灭,却被拍成琼瑶戏。阿丽塔不烂,但它本可以更好,比现在好很多的那种好。
这是一部让卡神魂牵梦绕十余年的电影?又是青少年YA自high片。Elysium般废土世界本已无新意,剧情发展更是幼稚平庸老土,叛逆少女不爱听爸爸的话,少男少女忽然就很爱很爱,冷血女医生忽然就良心发现,女主忽然去酒吧慷慨(尴尬)陈词,男主忽然就赶去领便当。既然终极大boss掌控世间一切,要杀一个弱医生一个生化人,还不是一个炸弹两颗子弹轻松搞定的事,也没见他们有意欲去搬一下住处,打甚么打?要杀大boss, 方法是乖乖去玩大boss搞的游戏,赢了后坐等大boss乖乖送自己上天空之城去报复他?这又是甚么神逻辑。电影除了动作场面尚算流畅,部份CG角色较有辨识度之外,丝毫无亮点,赛博庞克世界很淺陋,连热血、人性都谈不上,主旨是甚么更是十分迷离。连爽片也很勉强。看电影途中多次发呆看表。
你们都错了什么赛博朋克!这明明是一部现在最流行的大女主剧!博士看她躺在垃圾堆就爱她!炮灰男主看她过个马路就爱她!博士老婆看她哭也爱她!Nova看着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斗胆猜测一下,下一部是杰秀皇对她也一见钟情了吧!一个微笑大眼睛忽闪忽闪就能拿下死亡球总冠军!颤抖吧!废铁镇!颤抖吧!扎雷姆!
其实就是杀戮到底,你可以回忆下改造人的诸多死法。有RR的暴力因子,但非要贴上甜心青春的爱情图腾,包装出来的「掏心」桥段,弱鸡男票,提不起来精神。最大问题,可能是似曾相识的东西太多(并非针对铳梦的前几卷)。无论是废土视觉,还有这事一个见过各式机器人打架的年头。反派战力和表现之差劲,也匪夷所思。包括打球的设定,实在都是烂大街的套路。
确实要比同期的牵引城市要强一些,挺暴力但是又不血腥的一个电影。如果从视觉效果和大场面来看,这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如果从讲故事方面来看,这是一部根本就没有及格的电影。再者拿卡梅隆来铺天盖地的宣传,是不是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了?监制和导演毕竟是有区别的,宣传把这个片子搞得跟真的是阿凡达2一样的。
从特效上说,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顶级水准……仅凭地下室和球赛两场打戏,便值回IMAX票价。电影剧情非常简单,幸好叙事紧凑连贯不拖沓,情感也还算饱满(卡梅隆爸爸的橘子确实香),7.5到8分吧。2月12日更新:流浪地球电影还没看过,但每天看评论已经足够精彩了。而因为流浪地球评论区的争论,导致了很多人在阿丽塔这里故意刷一星差评,让我感到流浪地球不仅是中国科幻的里程碑,更在无意中,让大家看到国内民族主义,集体主义与民粹主义带来的残酷两面性。正面是集体主义带来的普遍社会认同感,反面是压制理性带来的普遍妄想型人格,丧失了对真理的追求动力与评判能力,并催生出了暴力的网络乃至社会氛围。2月17日更新,流浪地球电影看过了因为价值观只能给3星,为了飘渺的千年大计,宣判35亿人死亡的设定让我无法接受。
与其说外披赛博朋克+末日废土的科幻视效风格,个人觉得更接近武侠模式的超英片——天生神力绝技傍身横空出世,误入被弃之地,在实战中寻回点滴记忆,终得荣光加身,一扫江湖,开启开挂的荡寇之路。对天上地下两个空间的阶层分化描写,想及《极乐空间》,更宏大的格局只能期待后作。被折翼的天使若想振翅翱翔,又岂是寻常人间教育能束缚得了?对身份的追问和确认比较有兴趣。剧本尽力铺陈情感的渗入、滋养和实现转折,但几乎每个人的面貌无一不遵循既定印象的套路,更不用说男友的蠢萌和绮莲突发的母亲心,最打动的一幕是实力演绎“全心付出”。总体观感平平,充斥标配大片元素——高精度的CG制作体现产业化工业水准,视效纷繁华丽,情感空洞苍白。
很显然,卡神用时20年、耗资2亿美金、组建上千人团队、动用3万多台电脑,就只是为了向全世界安利自己热爱的漫画而已。
6-7分吧。视觉效果的部分实在是太棒了,即便阿丽塔那动漫感十足的大眼睛反复提醒你这是个特效角色,但是,恍惚间还是会误以为她就是真实的。技术上面的成就也是本片最大,可能也是唯一看点了。整部影片除了几场动作戏比较吸引人,大部分的剧情都挺无趣的,尤其那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原漫画雨果那几章其实也挺没意思的)。情节上还是没有提供一个更惊喜、或者说更吸引人的故事,况且,这还只是个序章,甚至结尾的高潮都没有,感觉下一部才要正式进入主题,有点不过瘾呀。当然,为了结尾终于摘下眼镜那个男人,应该还是会期待下一部的,毕竟太久没见了啊!
豆瓣对美国科幻片真的很宽容,这片除了特效没有可以看的价值了。老套中二的剧情不如中国的网络小说,而且剧情混乱的让人不明白它到底要讲什么东西,看电影时脑袋里一直重复着两个词:牵强附会、毫无道理。难道是因为我没有看过漫画的缘故?如果是这样,那么请在宣传海报上标注:未看过原著漫画者请勿观看本片。还有就是作为一部科幻片,竟然存在着大量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没有科学道理的事物,无法忍受。(手动狗头)
除了没剪成三四个小时,显得太短以外,没什么理由不给满分。如今一部影片的长度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想要了解一个建构世界的好奇心了,在展映cosmos和ontology的电影时代,一部让人看了回味无限的科幻电影就是成功的。如果又要感官上的刺激,又要哲学上的思考,我建议回家做梦。
今晚打着运动的旗号看了,不知道为什么,通篇我都很激动,那种直白、简单、干脆的情节和情感设置,让在真实的复杂人世里烦躁郁闷的我,感到十分劲爽过瘾。多珍贵的心说掏就掏出来,一言不合就是打。视觉上比较满足,就是觉得还可以打得更多些更狠些。最后看得出后续还有续集,甚至是多部曲,期待了。AlIta的大眼睛我也很喜欢,看完后我对媳妇儿感慨:这个片子如此幼稚,我一奔四的人怎么感觉这么好看,这么激动?媳妇儿冷冷的说:这姑娘你们直男都喜欢。。。我觉得,媳妇儿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