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一名叫Ayka的年轻女工诞下、抛弃并最终试图找回自己孩子的故事。影片关注亚洲女性在莫斯科的生存处境,紧密跟随Ayka的脚 步,透过她的生活轨迹勾勒出作为群体的中亚人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这个电影真的戳到我了。早起看了一半,深夜看了后半段,然后就,没法睡着了。
同为女性,被那种特别深沉的,对于生育,或者单纯“身为女性”这件事的无力感击中。不知道她的未来在哪里,是毫无办法的那种。
从吉尔吉斯斯坦来,滞留在俄罗斯,被迫有了孩子,想放弃孩子,为了还债,又来找孩子,这都是最后才得知的故事。
我们知道的,是她一路在找活儿干,被拖欠或者被直接不付工钱,说好的工作因为天寒地冻没有了,之前的剧场工作也没有空缺了,全片一直在找,一直在匆忙,还是一个洗手间之顾,偶遇同胞的宠物店清洁工作,短暂的给了一片刻可以听收音机音乐吃片饼干的欢愉。是的,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快乐,大部分都是茫然的。谈不上绝望,她还在努力,还在找,还在筹钱,只是看到这些的我们,为她的现状绝望。
“你为什么不回老家生孩子啊,生在这里,还给我们添麻烦“,妇产科医生的轻微抱怨,在这一系列之后,都显得那么掷地有声。如果有的选,大概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只是境遇,将人一步一步推至此。
她大部分时候都是沉默的,除了借钱的卑微,或者除了得知剧场无空缺的愤怒,她的沉默和气喘,又是惊人的有效,击打人脑子里,紧绷的神经。
可能这部电影用脑比较好,因为用心(看),可能会碎掉。
2021.03.24
冰天雪地的莫斯科,签证早已过期的中亚女孩Ayka蜷居在狭小嘈杂的群租屋里,本想靠打黑工来偿还欠下的债,无奈老板捐款逃跑,两个月的肮脏辛苦付之东流。前同事落井下石,前雇主冷漠的拒绝帮助,被恶警察性侵后生下的孩子被遗弃在医院产房里,产后失血不止和产妇无法哺乳的双重痛楚时刻折磨着她,还要躲避债主灭绝师太般的追杀,至亲的妹妹自顾不暇,也帮不上什么忙。好像倒霉的事都让Ayka摊上了,每天无望的奔波求生,濒临在生死线上。什么叫卖惨,倒霉的事都让一个人赶上了,不要卖就够惨的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当初Ayka必然也是带着一个美好的初衷来到莫斯科,有妹妹相伴,又有做一个裁缝的职业规划,应该也是有备而来,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一切希望破灭,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的灾难。遭遇意外,她视乎应该选择勇敢去面对现实,调整自己,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讨回公道,争取作为母婴应得的福利和保障。可是她显然选择了逃避和放弃,倔强、固执己见的坚持自己理想中的初衷,这一点从她和妹妹的通话中表示不想过妹妹那样有五个孩子的母亲的日子可以窥探一斑。但是,倔强是要付出代价的。
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命运。大多数人的命运都要源于先天的性格和和后天的选择。所谓山难移性难改,先天的性格很难改变,后天的选择却机会多多,可以及时把握和调整。但是,机会也不会总是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愿普天下每个人好好把握机遇,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314国道驱车1000多公里便能到达南疆重镇阿克苏。向北再开几十公里,你就能望见终年积雪的托木尔峰和连绵不断的天山山脉。山脉的另一侧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毫无存在感的中亚邻国。
内陆国的地理位置与薄弱的工业基础大幅约束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发展。自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后,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约有32%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2017年,吉尔吉斯全国人均GDP仅为1042美元,是中国的八分之一。
除此之外,吉尔吉斯斯坦还长期位于全球最腐败的国家之列。年轻人出国务工成为了普遍现象。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每10位吉尔吉斯儿童中就有1位的父母是劳务移民。和其他前独联体国家一样,语言文化相近的俄罗斯是吉国人外出打工的首选。事实上,整个国家的经济曾一度依赖赴俄务工人员的汇款与对俄贸易往来。
哈萨克斯坦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的新作《小家伙》,便是一部聚焦赴俄务工女性生存现状的电影。主演萨梅尔·叶斯利亚莫娃凭借在本片中的精彩演出,折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与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桂冠。借着今年上海电影节,我终于有机会能一睹这部电影的真容。
单从观感上来说,《小家伙》绝不是一部让你身心愉悦的片子。不仅因为压抑的剧情走向与女主角的悲惨境遇,更是由于导演有意为之的拍摄手法。为了营造出类似于纪录片的真实感,全片以环境音代替配乐,大部分时间回荡在影院里的只有女主角阿克娅(Ayka)沉重的喘息声。
电影几乎全程采用手持跟拍,画面的晃动在运动场景中显得尤为明显,坐在前排的观众估计会感到阵阵头晕目眩。镜头与人物跟得极近,有时甚至贴到了脸上,完全不给观众置身事外的空间和机会。
扑面而来的真实感与纪实性,是我对《小家伙》的第一印象。这种感觉就像在玩一款第三人称视角的游戏,自始至终,你的视线都未曾离开过屏幕中央的主角,与她一同经历100分钟的寒冷、疼痛与人情冷暖。
每个赴俄劳工多少都怀揣着一个「俄罗斯梦」,希望用这边挣来的钱养活国内的家人,运气好的话还能有份属于自己的小事业。阿克娅的梦想是借钱在莫斯科开一家缝纫店——尽管此刻她正和几十个老乡蜗居在一栋破败公寓顶楼的群租房,但这并不妨碍她在工作间隙通过书本来学习经营知识。被警察强暴导致的意外怀孕显然不在阿克娅的未来规划里,她曾多次在电话里告诉过姐姐,自己不想像其他吉尔吉斯女人那样,过上「生下五个孩子,然后勉强果腹」的生活。
她像很多外来打工的女人一样,把孩子留在在了莫斯科医院的婴儿床上。自己则翻窗逃走,回到了昏暗的地下室继续着枯燥繁重的流水线工作。
电影中的莫斯科正遭受着百年一遇的大雪,街道积雪茫茫,路人神情冷漠,整座城市似乎与这场大雪一样冰冷绝情。值得玩味的是,在狭小闷热的群租屋里,阿克娅的同乡妇女却在电话里和家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莫斯科的秀丽风景与热心市民;在城市的另一端,西装革履的男人正站在讲台上向年轻人灌输成功学鸡汤:「你们能来到莫斯科,就已经把同龄人甩在了身后。这里有无穷的机遇,能让你攀上成功的高峰。」
室外鹅毛大雪,室内激情昂扬。反差间,生活在大城市的残酷与艰苦和盘托出,暴露无遗。生活不易,揾食艰难,这是千千万万外来劳工的日常感受。
如果让我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整部电影,那这个词必然是「哺乳」。哺乳的概念在片中反复出现,电影开场,产科的大夫就嘱咐阿克娅给新生儿喂奶。地下室的私人诊所里,女医生同样催促她尽快哺乳以防患上乳腺疾病。
在宠物诊所的手术台上,带伤哺育幼崽的母狗再度触动了她的神经。阿克娅瞒着债主从医院抱回了孩子,这才有了结尾那口迟到了整整五天的初乳。
直到此刻,这个刚毅的母亲才第一次在银幕上落泪。
「哺乳」是高等动物繁衍后代的标志,在人类的概念里,这个词语天生与「母性」绑定在一起。母亲或许可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却无法逃离分娩后的胀痛和出血。这种来自生理上的痛苦无时不刻警醒着她,自己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把冰柱塞进衣服,用方巾缠紧胸口,身体的痛楚可以被暂时缓解,内心的折磨让人无路可退。阿克娅最终选择接纳这个意外降临的生命,亦是选择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用导演谢尔盖自己的话来说,「在影片最后,她抱起孩子喂奶,终于流下眼泪,象征着她从动物变回了人。」
相信你已经注意到,原版片名「Айка」也是主角阿克娅的名字。中文译为「小家伙」,显然是指那个刚出生就被抛弃的孩子。在电影语境下,「弃儿」的概念或许并不局限于婴儿本身,而是一种更为广义的隐喻。
以阿克娅为代表的非法劳工,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弃儿。背井离乡的他们蜗居在密不透风的狭小房间,一旦被警察发现,下场无非是罚款、毒打和遣返。没有合法工作签证,即便是女人也只能从事最底层的脏活累活,拿着少的可怜的日薪。他们想通过努力工作在莫斯科过上体面的生活,莫斯科却从未接纳过他们。
「我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外国人为什么总喜欢来莫斯科,然后把孩子留给陌生人照顾。」从医院护士嘴里说出的这番话比窗外的大雪更让人心生寒意。
一如28年前苏联解体时被迫独立的中亚五国,如今这些外来劳工又一次成为了亚细亚的弃儿。
莫斯科的街道依旧大雪纷飞,冰冷刺骨。尽管阿克娅和自己的孩子团聚了,两个人的未来却还是看不到希望。只要非法移民的身份还在,她们在这座城市就永远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躲藏、流浪、被驱赶压榨,在这里的生活依然和「弃儿」没有两样。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着。正如电影里百年一遇的大雪,似乎永远也没有停下的迹象。
7/10很少看到以中亚地区女性劳工为主角的电影,光是取材角度就值得给高分。手持摄像画面粗粝,对女性产后症状的写实记录更让人看得心里发紧。虽有刻意卖惨之嫌,但不妨碍《小家伙》成为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影片。最佳女主演名至实归,在萨梅尔·叶斯利亚莫娃身上根本看不出半点表演的痕迹,完全是一名真实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吉尔吉斯女人。
参考与引用:
外媒:俄罗斯走下坡路之际 吉尔吉斯斯坦转向中国,环球时报,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7/9175780.html
WHY IS KYRGYZSTAN POOR?,Akhil Reddy,//borgenproject.org/why-is-kyrgyzstan-poor/
Kyrgyz migrants seeking better life in Russia face injustice, prejudice,Kanat Altynbayev,http://central.asia-news.com/en_GB/articles/cnmi_ca/features/2018/10/02/feature-01
吉尔吉斯斯坦被列入全球最腐败国家行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处,http://kg.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810/20181002800536.shtml
{香港电影节}导演和女主答观众问,私~川流[注销] ,//movie.douban.com/review/10054721/
Mothers tempted to abandon babies in Moscow,BBC NEW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10634466
如果你的口味和我很像欢迎关注一个看心情更新的的公众号
未看剧情介绍的情况下点开了这部电影,本以为是一部母子俩的苦情戏,却没想到让我压抑的几乎窒息。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局促、狭窄、揪心、难以呼吸,整部影片都不断的出现嘈杂的吵闹声、车声、小家伙的哭声,车在路上的拥挤、人流的拥挤、房间的拥挤,从头到尾没有一处特别宽敞的感觉,正如剧中说的“你需要空气吗?”。从女主开窗逃跑时我就在考虑着结局会是什么,直到影片结束,我还在想:就这样结束啦?这跟开放式结局根本就不沾边,是让人特别难受的中断。女主一人撑起影片,近乎于纪实。让人从头到尾一直在担心她的身体,她的乳房。腊肠狗在哺乳的过程,黑诊所爱心医生对她的忠告,每一个镜头似乎都在刺伤她那坚强的身体,直到最后第一次喂奶,她终于承受不住了,彻底崩溃了,泪水模糊了。是什么让导演这么狠心拍出这样的片子?这是一部无关对错的记录片,记录着最低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让人感慨生活在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事。
《小家伙》
【影评部分】
从整体的观感上来讲,《小家伙》不由得让人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苏联电影的片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还记得去年高三的时候,曾经偷偷溜进教师阅览室去看杂志上关于戛纳的最新报道,影评人的第一句话便是:贾科长的夫人将再次与戛纳影后失之交臂。
从片头的石破天惊抛弃孩子开始,艾卡就已经把江湖儿女里的赵巧巧甩了不止一条街。当然,单看开头还不足以彰显女主角演饰者萨玛尔的演技,毕竟有剧本的加持。
产后大出血时用冰锥麻痹自我时的绝望、自己用手把乳汁挤出以避免发炎时的痛苦、想要找到工作还钱却走投无路时的悲凉、甚至是对着帮助自己的人也要不择手段的无奈……
艾卡的眼神里总有种令人窒息的沉重,像一个有力的拳头在时时刻刻攥着你的心脏、挤压你的胸腔。
怒火冲烧却时刻隐忍的说话声使女主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怪异,语音语调像是一种不讲章法的抑扬顿挫。上一秒音量陡增就要准备爆发,就在即将失去理智的瞬间却又在下一秒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卑微,于是猛然回收。
艾卡的地位早已写在她的块头上,在电梯口被人流迫挟而动,在地铁里挺着脖子呼吸,生活的重压像一八年冬天莫斯科的暴雪,想把她迅速掩埋;她本人也像莫斯科的清雪队一样,来往奔波,超负荷运转。
沉重却又无力的喘息声和隐忍的说话声成了她对无情世界最后的控告。可当最后抱起自己儿子的时候,她居然又学会了哭声,原本已经对痛苦麻痹、产生抗性的她再次被孩子的哭声唤醒,殊不知这到底是母性的高光回归还是悲痛的卷土重来。
手持摄影的震颤、胶片制作的颗粒感在配上与女主同一水平高度的机位让写实感倍增,不亏导演本人是拍纪录片出身。都说拍故事片,从剧本到杀青一直是一个减分的过程,但纪录片却恰恰相反。果不其然,在《小家伙》里,纪录片导演这个经历就赋予了谢尔盖·德瓦茨沃伊不同于常人的财富。开头跳窗那段,承受着女主全部身体重量的玻璃窗真的就像每个观众担忧的那样破碎,后来跳出窗户时裤子又被水泥钉勾住,这些原本都是意外情况,但是导演抓拍的好,女主应对的也好,最终真的加分不少。
就像辛德勒名单里需要安排一位红衣姑娘一样,旅店老板的郁金香也的的确确撕裂了黑夜给人带来了光。其实郁金香很早就在女主的窗台上出现过,但她却总是因为一天下来的劳累而将其忽视甚至摧残,而只有到了影片中段,当大片的鲜艳绽放在灰白、黑暗色调的房屋里时,观众才和女主一起,被其惊艳、振奋、眼前为之一亮。
【交流问答】(Q:提问;A:回答)
Q1:扮演母亲艾卡的萨玛尔本人真的也经历过这些吗?她是如何演的如此真实的?
A1:其实萨玛尔本人是一个未婚也没有生过孩子的女性,所以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一点,她居然可以将这个角色演得如此真实。(此时观众都非常惊讶、惊叹)就是开头那段在工厂里拔鸡毛的桥段,都是练了好久,但当我们具体问到时,她却一笑带过。所以说,萨玛尔她本人强大的心理素质却的确是和扮演的艾卡有几分相似的。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部影片的女主角以外,其他的角色扮演者大多都是非职业演员。
Q2:这部电影让人看下里有些过于压抑。
A2:的确如此,甚至有人将《小家伙》戏称为都市版《荒野猎人》,虽然文本非常传统,但的确把一个人在绝境中的挣扎表现到了极致。但其实,这个故事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据报道,每年莫斯科都会发现两百多个吉尔吉斯斯坦弃婴,而导演拍摄的时候也继承了他一贯的写实手法,多使用手持和长镜头,平视的机位其实也可以看出导演个人拍摄的时候还是很克制的,包括他其实有给到郁金香的一个镜头,还有就是在宠物店里,暂时温饱的艾卡伴着迪斯科舞曲终于露出了久违笑容。
Q3:这部电影的预算看起来不是很多?
A3:这部电影差不多一共加起来花了四百万美金。其实导演在做纪录片之前最开始的职业是飞机工程师,他是一个由理转文的人,所以说拍东西一般不会总是把东西往里加而是秉承less is more的理念,用的每一个镜头都非常精准。
Q4:那作为大中华地区的版权拥有者,你们投资之后能收回多少,有期望想要让它在中国公映吗?
A4: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差不多有四个投资方,一个是我们,还有俄罗斯、波兰、德国的电影投资委员会,我们如果把这部影片放在各自的地区上映的话,是可以独享收益的,但如果在其他的地方,比如美国的话,那么票房就按投资比例分配。我们现在的话,也在努力争取上映,让更多的人去看到这部电影。
【制片人感想】
其实这部影片所讲的所有故事并非只有女人才能经历,这也并不是一个非要大女主的电影,很多情感,男性观众一样感同身受。此外的话,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也不一定非要在莫斯科,北京、纽约、伦敦,这些一线的大城市都在发生着很相似的故事,所以只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来看,他们都是会有通感的。
生活和本能,哪个是我们追求的,哪个是我们鄙夷的,即使结局悲惨,并不是只关乎我的生命应该去做吗?
并非没有出路,只不过是自私。
你甚至不能因为如此这般,这很难形容,一个视野受限而无法预料自己未来的人做出来的实时之举为什么不对。
当然这不是影片的目的。
是因为有人从最开始就失去了视野。
是要生存还是本能。
这反而成为了最背离的两方。
到底是为了谁呢,是死亡?是未知,好似我们不能根据结尾去定性,我知道这是自己的陋习。
我厌恶她却又难以恨她。
因为她所做的是本应该做的事。
但她是一个动物,她是为了生存,这是最失控的一面,是最背离我们文明的一面,却身处在文明当中。是文明尝试捕捉的一面,并身处在文明当中。
这是一只猴子,我并不排斥动物性。
是我身上逻辑理性教化的那一部分在抵抗。
我深知这排斥的荒谬与不安。
2020.7.30
2018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这个奖项竞争异常激烈,先有夫唱妇随的赵涛在《江湖儿女》里横跨数十年的造型和过硬演技令人眼前一亮,另一位来自是枝裕和《小偷家族》里的安藤樱以一场特别的哭戏征服了当年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但谁也没想到,当《小家伙》在最后压轴登场时,哈萨克斯坦女演员萨梅尔·叶斯利亚莫娃(Samal Yeslyamova)以技术性压倒的演技触动了评审,最终以黑马姿态摘下当年戛纳影后的桂冠。
这位女演员绝对是影片的灵魂人物,她几乎占据着每一个画面,摄影镜头寸步不离地跟随着她在地狱般艰难的处境里穿梭徘徊,触目惊心地道出非法劳工在俄罗斯的生存状况。这部《小家伙》出自哈萨克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Sergey Dvortsevoy)之手,这位名不经传的导演至今仅拍过两部作品,处女作《图潘》同样入围戛纳,并在当年获得“一种注目”大奖。没想到相隔了十年才推出第二部作品,据说这部作品足足花去七年才拍摄完成!影片糅合了比利时达内兄弟的美学风格与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主题表达,全程手提摄影跟拍,没有一曲配乐,加上毫不吝啬的人物特写镜头,给观众带来极为压抑的观感,而主人公对待亲生骨肉的态度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的代表作《四月三周两天》。
也许这种“电影节专供”的影片已经不太新鲜了,不过这部作品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导演提到他在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莫斯科妇幼医院出现248名惨遭遗弃的新生儿,从而引发拍摄这部影片的灵感。他很想了解并探讨这些母亲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而狠心做出如此行为。导演选择的切入点和叙事视角别有一番用意,透过一位来自吉尔吉斯的年轻女子,她离乡别井来到莫斯科,不为别的就是要打工赚钱。这种外来者的视角更客观地展现出俄罗斯林林种种的社会问题,从阶级固化到非法移民,从女性待遇到地下婴儿贩卖等等。这个角色本身并不是俄罗斯人,而是来自俄罗斯周边小国的务工者,与那种“抹黑、暴露国家阴暗面去博取西方人眼球”的亚非拉题材显然有所不同。有趣的是,在同一届戛纳竞赛单元里,还有另外两部同样瞄准底层人物的影片:《何以为家》和《审判日》,相比之下这两部似乎有更多猎奇的元素,自然也免不了被影评人打上“剥削贫穷底层”的标签。
除了切入点和叙事视角之外,影片在纪实的风格里运用不少象征隐喻的笔触,勾画出一位底层女性由“兽”到“人”的过程。前半段都在描述女主角为了打工赚钱,诞下孩子后不惜狠心抛下逃走,用冰柱为身体止血,冷漠欺骗同伴,直至发现产后身体的变化(涨奶)以及几个关联性的动物场景(流血的母狗给狗仔喂奶),从而领悟到母性降临到自己身上。也因为这种与生俱来的人性本能,令她由冷漠无情的“野兽”回归到人性的一面。由此,影片的重心从针对外部社会的批判逐渐转向角色内在人性的揣摩。熟悉比利时导演达内兄弟作品的影迷自然很容易猜到影片开放式的结尾,不过丝毫不减这部压抑的作品带给观众的情感冲击力。在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尾,母性的感染力达到极致。全赖有这位年轻女演员的强大演技支撑,戛纳影后的称号绝对是实至名归,非常看好她之后的演出!
的确生不逢时,快点拍出来就好了,从电影手法到主题都已经被花式拍n遍了。纪实+苦哈哈的大女主是20年前的《罗塞塔》,而这种类移民题材在戛纳都拿过几轮奖了。不过对于窥探中亚人民在俄现状还是很有意义的,电影完全就是俄国梦的破碎。Akya一直说莫斯科这么大高利贷找不到她的,结果人转头就找到了,也许莫斯科也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大。
破窗雪原出逃,地下屠宰拔毛,私有床头柜和服装店手册,永远遭受侮辱排斥的异乡人,从追求梦想到挣扎求存,美好的莫斯科只存在于电话之中,谁剪去了几朵充满陋室的郁金香?后劲太足,厉害
近些年比较好的一部女性电影,全球化的城市里存在着太多这样人不如狗的dd人口在奔波着。一连串的手持摄影室内外的跟拍,场景里充满了其他类似人物和冷漠强势的本地人的设计,尤其是地铁那段人群中的渺小拍的太好了,莫斯科的罕见大雪和血色更显其寒冷疼痛。声音即配乐,各种环境音噪音手机和喘息声。蒙吉432和达内似的人物和风格,女主漂亮又有可怜泼辣坚强的多面塑造还每场戏都有她,拿戛纳影后无争议。前苏联的中亚小国家如今在俄罗斯也要面临被遣返和我国对照十分让人玩味。#金马55#国内上映估计会被删掉喂奶的镜头。
太惨了,最后结尾当哺乳的母亲开始唤醒母性却不得不抛弃孩子,难受得我胃抽筋,上一次胃抽筋还是《大象席地而坐》。也太厉害了,手持摄影+逼仄构图,活生生把观众逼入女主的情景当中,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纪实风格又排除纪录片的语境,令冰天雪地之下的困境与观众保持距离又存在可感的温度。那些水蒸气也都很美。美学上朴实无华,技术前卫,语言新潮。Ayka真坚强,她一直在为生存而辗转,文化观念正在被生存改写。写实,不等于卖惨。俄吉历史上本是一国,而今吉尔吉斯人黑在莫斯科没有出路,这是事实。
她本只有两种声音,隐忍的说话声和沉重的喘气声,最后当她奶孩子时,她学会了发出哭声。
关于女人弃婴的故事,之前谈过,好像总离不开某种结局的召唤,剩下的,各有各的苦衷,苦到浓处,都不忍再看同类题材。在背弃的那段时日,一个女人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崩溃,非常疼痛甚至残忍地推到观众面前。血流不止是很凶狠的画面,人如此,狗也如此。再加上大雪不断,人心化都化不开。飞机上点播这部,手持镜头在晃,气流在颤,更觉愁苦都被晃得看不到边界。三星半。
平遥第一部,影展之最(戛纳影后),睡不好再大早上起来看一度生理不适,要吐了……不是说电影不好,是这种剧烈晃动的手持跟拍、逼仄密集的面部特写、各种动物的血光画面展示,还真是锋利简单粗暴啊。莫斯科铲不完的雪,女主两腿间流不完的血、还不完的债......啊,太焦灼了。
确实很像是罗马尼亚新浪潮在莫斯科冬天,长镜头调度和对雪景使用足见导演视听方面功力。但整体剧情和人物动力都仅出自前置背景的强设定,则真的可以说是为了惨而惨。
像是蒙吉的学生尝试拍达内的《罗塞塔》
比预想得还要好。如果不是对俄罗斯和中亚社会了解较多的话,可能会丢掉很多含义更深的信息,比如在俄中亚劳工(含黑工)对俄罗斯和对中亚的意义,比如电影里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在不同对象场景里的转换。当然这都不影响影片的表现力。顺便提一句,里面莫斯科的扫雪车让我激动了好久。
哈萨克斯坦的申奥片,原名“艾卡”,俄罗斯导演始终只用近景、特写跟拍的长镜头,盯着艰辛打工还债的女主人公之五天的悲惨生活,完全是个独角戏,难怪演员可以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以极端戏剧性地情节,展现在莫斯科打黑工的吉尔吉斯非法移民群体,看得好悲催啊,真是“红旗一落地,重回旧社会”!
C+ / 可供《迦百农》学习的至少有四点:①把人物放置到多层交织的社会环境里;②用镜头缔造断裂又黏连的空间,再反作用于人物的行动,而非孤立地展示断片式的行动;③把隐喻安放在连贯的叙事情境里,而不是当作反复戏耍的文学性符号;④用减法去向现实敞开,而不是用堆叠的口号切割(一个多么沉稳、细腻而气若游丝的结尾啊)。不过有些电影节文本标配还是有点想当然了,这样一个独立女性形象没有和她所对抗的社会制度产生视角上的分裂感着实可惜。
这届戛纳影后够格。开场的环境音压迫感真强,后面才适应。长镜头调度厉害,手持近景跟拍人物极大增强纪实性。小狗吮奶的剧情安排得漂亮,一语双关。结局与整体的悲惨基调保持一致,没什么喜大普奔,非常现实。
#资料馆留影##年度佳片#少见的把镜头对准俄罗斯的底层阶级,一个先是弃婴又希望留住婴儿的女人,她有开一家缝纫机店的梦想,却因此欠下巨债而东躲西藏,因生孩子弄出的病痛,为还债在马路上跌跌撞撞的奔走……冰天雪地的莫斯科,比天气更冷的是底层人的无奈与惊惶。女主完全融入了角色,不像在演而就是剧中人,戛纳影后可不是盖的。虽然制片人现场一直在卖情怀说很“温暖”,可我却分明觉得冰冷刺骨无比绝望,尤其是结尾用孩子抵债的一幕,看的人心疼。也不由让人对沙俄这片土地浮想联篇,从苏联时盲目的热,到解体后幻灭的冷,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吧。
孩子哭声和手机铃声一样恼人,下体血水和胸口奶水同样多余。陋室里的郁金香,医院里的宠物犬,都比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屋檐下的冰锥,陌生人的洋甘菊茶,都是最为廉价的恩赐。百年不遇的暴雪即将消融,如同上天的玩笑。还不起的债务要用孩子抵扣,这是冷酷的现实。 当孩子不再啼哭,母亲终将哭出声来。
7,当女主开场一拔鸡毛,就预示着什么了,拔太快了。又是那种手持摄影记实风,太惨了,完全活不下去。
看得头大。全程移动跟拍➕超大特写,造成了极强的压迫感和致郁效果,漫天大雪、昏暗光线和逼仄空间,迅速把观众推到吉尔吉斯人(非法移民)在莫斯科的痛苦生活。仪器、铲雪、几乎不带停的电话彩铃和无路可退的话语倾轧,这些可怕的声音,加上女主几乎精疲力尽的喘息,却在最后的狗子有妈妈处,抖露了最大的感人瞬间。即便是禽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啊。
#Cannes71# 本届这个局能拿影后吧。虽说水平很高比十年前处女作成熟多了,但是这种罗马尼亚新浪潮式的片已经有点过时了……即便是登峰造极的苦情戏和自然主义拍法。「图潘」里的那点珍贵的灵动和异域风情没了真可惜。
吉尔吉斯斯坦曾美慧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