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生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3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4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5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6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3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4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5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6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7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8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9电影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7

详细剧情

《电影人生》系列节目是“野孩子Studio”创意视频工作室制作的有主题性、有话题点的周播电影混剪类节目, 节目以“人生大电影的震撼小哲学”为诉求点,通过抓住生活中的所思所悟,同时结合社会热点,用电影素材录制混剪的形式娓娓道出那些常被大家忽视的震撼小哲思,被网友称赞为“有灵魂有温度的混剪节目”。

 长篇影评

 1 ) `

1 杰基:杰奎琳 在伦敦市公租房区居住
2 尼古拉斯:在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的乡村居住
3 尼尔·休斯:住在利物浦郊区 父母都是教师 不喜欢打架
4 托尼:在伦敦的最东边居住 15叫其”猴子“
5 彼得:3的同学
6 约翰:在伦敦市中心肯辛顿区的一个早教学校上学
7 查尔斯:6的同学
8 安德鲁:6的同学 读金融时报
9 保罗:在一所由慈善团体赞助的儿童之家里上学和住宿
10 西蒙:9的同学 黑人
11 霍顿·布鲁斯:在伦敦西南萨里郡的一所私立寄宿学校上学 父亲远在六千英里以外的地方(津巴布韦)工作 梦想是当一个传教士 把自己的钱分给穷人
12 苏西:在一所女子时尚学校上学
13 苏珊:1的同学
14 林西·珍妮特:1的同学
15 米歇尔:4的同学 女朋友
16 法默:11班级的班长 11夸赞其有威严 能够维护班级纪律

 2 ) BBC真实记录14个孩子50年的不同人生,阶级是难以逾越的痛

摄影机可以记录一朵花开的时间。

也可以记录一个街道从繁华到失落的样子。

大千世界,万般姿态。

唯有生命最难以纪录,因为它需要另一个生命的长情陪伴。

本片横跨了半个世纪,是世界上拍摄周期最长的一部纪录片!

《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一共有八集,每一集的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这是BBC的一个系列纪录片

被称为:最伟大的纪录片

1964年开始拍摄,记录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英国孩子的生活。

此后,剧组每隔7年都会拍摄一次。

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2012年更新的这一集中,他们56岁了。

剧组的初衷是解谜社会上的热议话题:

你的出身是否会决定你的未来?

虽然很想得否定的答案。

但,49年的跟踪拍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残酷很现实

你的出身会决定你的未来

这些孩子长大后,富人仍富,穷人仍穷。

安德鲁、查尔斯、约翰是住在伦敦肯辛顿区(著名富人区)的高富帅三人组。

第一集拍摄时,虽然他们只有七岁,但已初具上层人士的模样。

当一般小孩还在打闹嬉笑时,他们已经制定一套可量化的生活规律,比如6点洗澡、7点半准时上床睡觉。

当一般小孩还在看小人书时,他们已经开始阅读《金融时报》《时代》《观察者》

他们中的一个孩子甚至还持有股份

我喜欢报纸因为我有它的股份

这些孩子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前班时期的他们已经可以用拉丁语唱歌了。

他们懂得节约时间,明白规则和体制。

对当下的流行音乐也有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甲壳虫乐队疯了

因为他们太吵了

而且他们的发型太糟糕

如果他们能写轻一点的音乐

我就不会介意了

他们认为打架是一种粗鲁的行为。

到家以后的活动是 喝茶弹钢琴、看电视、做家庭作业。

他们对未来的人生已经有了规划。

比如7岁时的约翰完全可以清晰地描绘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

当我离开学校后,我将去宫廷学院

之后如果通过考试的话,我要去威斯敏斯特寄宿学校

之后,我们想,我要去剑桥和圣三一堂

14岁时,约翰进入了西敏斯特

查尔斯在马尔堡

安德鲁在切特豪斯

虽然知道他们很可能会如愿,但还是非常吃惊他们的人生轨迹没有丝毫偏差。

14岁时的人生和他们7年前在镜头前规划的竟然一模一样

7年后,他们又进入了儿时理想的大学,再次实现梦想。

21岁时,约翰进入牛津大学法律专业,成为英国最高法院的知名公职律师。

查尔斯进入剑桥法律专业,后成为BBC的知名导演。

安德鲁进入剑桥法律专业,在一家大公司做律师。

他们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成为人人羡慕的新一代上层人士

此后,他们的子女也延续着这样的生活,良好的教育、令人羡慕的工作。

虽然循规蹈矩,但却安稳、幸福。

56岁时,这些人大多已在养老,有自己的超豪华别墅。

他们体型保持的不错,有些甚至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许多。

生活丰富多彩

中层阶级出身的皮特当了公务员,还和妻子组成了乐队,并发了专辑。

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显然没有这么幸运。

他们的生活毫无规律,每天疯玩到十点十一点才肯上床睡觉。

七岁的孩子,已经和女朋友在影院约会了。

女孩子们的舞蹈课是音乐自由活动,她们任意嬉笑、打闹。

女孩们的目标是盖大房子、去超市上班。

每天讨论的话题是结婚、生子

后来,这些女孩儿大都经历了不幸的婚姻、坎坷的生活。

有些孩子干脆是在福利院长大。

没有父母的陪伴,还要帮福利院做家务活

混血的西蒙喜欢上了打架,每次看到街上有人打架都往里冲。

我一直喜欢打架

被父母遗弃的保罗非常孤单,从他磕磕巴巴又小声的谈话中可以听出他的词汇量少得可怜。

稚嫩的脸庞,却想的都是攒到了多少钱。

不要说人生规划,他甚至不知大学为何物。

在这里,还有一些孩子是被遗弃的私生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见到爸爸,希望少挨打。

他们上课经常迟到、说话、打闹。

在一所穷人区的公立学校中,30个孩子中只有3个有上学的机会,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都要在15岁就开始工作

14岁的托尼,成为了驯马场的助理,后成为出租车司机,虽托尼然机灵又十分努力,但老年的他还在为子孙拼命工作。

21岁的保罗,成为搬砖工

56岁时,他已经有了2个孩子,5个孙子。

西蒙成为肉品公司的机车货物搬运工。

28岁时,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亲。

他们的孩子大多和他们一样没有读大学,开始了早早的结婚生子、打工挣钱的生活。

56岁时,他们还在继续打工生活、老态尽显。

昔日的小鲜肉已经让人不忍直视。

甚至面临生存的困境

当然,本片中也有富人区的孩子没有按照既定的轨道行走。

苏西也是来自富人区的女孩,她生活阔绰,有专门的保姆照管。

在私立学校上小学,她的艺术课是古典芭蕾

不光动作有模有样,你能感受到小小的孩子已在艺术的世界里畅游。

当记者问她大概几点睡觉时,她说自己昨天七点钟都还没有睡觉。

父母的离异让她很叛逆,16岁辍学的苏西在父亲的大庄园里接受采访不愿面对镜头。

后来,遇到自己的丈夫后,专心做家庭主妇、照顾两个孩子、生活幸福。

56岁时,脸上依然挂满笑容。

社会是残酷的,不公平的资源分割直接影响到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虽然片中的一些孩子没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

毕竟,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想要逆袭,知识是一把金钥匙

《人生七年》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名叫尼古拉斯的小男孩,7岁时就读于一所乡村小学。

他常常以牛马为伴。

14岁时不敢面对镜头。

但他却在中学时期获得约克夏寄宿学校的奖学金,到城里去读书了。

21岁时的尼古拉斯,已经是牛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28岁时,他已是大学教授。

49岁时迎来二次婚姻,对方是他一生中最理想的白富美。

56岁时,镜头前的他们春光满面,生活十分惬意。

这些孩子从7岁拍到56岁,而导演迈克尔·爱普特已经从BBC23岁的助理小伙成为了知名大导演,今年他已经76岁了。

坚持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最珍贵的品质。

《人生七年》呈现的不仅是生命的珍贵,还有时间的重量。

他执导的电影中,有观众熟悉的商业大片《007之黑日危机》《纳尼亚传奇3》

当然,也有《罗马》《性爱大师》这样经典的美剧。

《人生七年》以珍贵的镜头成为这些“演员”最长情的陪伴,观众陪着这些片中的人物长大、变老,真真切切体会到“真人秀”的乐趣,好像一部纪录片版的《楚门的世界》

所以,有人说《人生七年》是真人秀节目的鼻祖。

导演最初的预言都已成真,除了个别特例之外,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

这样的残酷定律仍然成立

杉姐原本以为身份的分化要等到这些孩子成年,却没想到在他们7岁那年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到老。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一张张稚嫩、无辜的脸庞被家庭和教育所影响、所塑造。

他们以后几十年的人生、命运和点滴原来早已是被归置好的路线。

一代人的优秀,可以惠及几代人

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

富二代、官二代不一定值得尊重,但他们手握的父辈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虽然片中的安德鲁抱怨大家只看到他的家庭优势,没看到他埋头苦读的汗水。

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

很多人看完这部片子之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忽然明白,教育原来是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

这些年关于教育理念不断产生激烈的冲突。

有人说,欧美是欢乐的教育,让天使一直是天使。

有人说,在西方,穷人的孩子玩乐,富人的孩子补课,这种教育的差异就是未来的社会分层。

有人说,凭什么教育一定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今天是个轻松的日子,杉姐不在此探讨教育的真谛。

我想起《追捕野蛮人》中的调皮小鬼说:

这个世界不公平,有的人想要孩子却得不到,有的人得到了却不想要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他们就像外星人,拥有无穷的能量和无尽的潜力。

(本片中,7岁时的小正太尼尔后来成了流浪汉,并一度想自杀)

他们带着考察的任务,试着学习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类。

每一个孩子都是来自星星的天使

柔弱、坚强都被写在了脸上。

他们不懂命运,却往往陷入父辈命运的漩涡

当父母老去,教育,是孩子最好的人生资本和终身陪伴

杉姐真心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如果你有孩子,那么希望这部纪录片的相逢不会太晚。

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么你现在应该知道,你的努力肩扛着的是另一个生命的——人生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平台《电影烂番茄》

微信公众平台《1895电影评论》同步

 3 ) 一个孩子的异化,发生了几十亿次

终于开始看这部7*7。

今天看了第一集,7岁看老。

一个人是理性,感性,信息,资源,社交,情感,人格等等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一直在演化。

对于社会资本、社会支持比较熟悉的人,对这个片子不会陌生,在圣保罗中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学做工等等书里已经从各个角度讲了太多。比如私立寄宿制那三个小孩子,确实有两个上了他们口中的剑桥,圣三一。而有个孩子问,什么是大学。

这部片子的拍法真是经典。中国过去几十年没多拍这个真是可惜,也是因为jie级在中国太敏感。

除去jie级,更多的看到一个个萌萌的孩子。不是蝇王说的那么不堪。而是萌萌的懵懂蒙童。

还是弗洛姆之问,为什么孩子都充满灵气和活力,十年后就消沉抑郁,怎样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解释。

北野武“灾难不是死了两万人,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同样的,历史和jie级不是几十亿孩子的异化,而是一个孩子的异化这件事发生了几十亿次。

那些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都怎么样了?没人过问。我们连全球媒体关注的铁lian都不过问。闭嘴就是一种异化。

穷人们都怎么样了?都沉默,消亡,绝户了。很多文明也消失了,只剩下剩下博物馆里的残片。

当然,整体的历史、技术和文明,一直在进步。一个索马里人,也可以、也应该享受整个文明。

 4 ) 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个系列看是一个浓缩版。

第一个7年,似乎就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家庭环境的不一样,7岁的孩子们眼中的未来描绘也不一样,想到一句“人生生而不等”,一个很残酷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刘瑜老师的(转载自刘瑜的博客) (人生七年1 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46008/

 5 ) 人生七年观后感

里面大部分的人生是:7岁萌14岁丑21欠揍28岁有家庭35岁离婚42岁再婚49岁宽容乐呵56岁坦然。平和谦虚知足感恩的人都夫妻和谐永葆chemistry。虎父无犬子,寒门难再出贵子。 14个小孩,7个从一而终,5个经历离婚,1个终生未娶,1个没有后文,哪有百分之九十都离婚那么夸张!由成功预言了经济危机的Tony压轴,还为伦敦奥运做宣传,很是满意! 人生七年:1.原生家庭是影响人生命运的绝对因素 2.教育是改变生活状态的主要因素 3.高知都结婚较晚,孩子较少,婚姻更稳定,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 4.At last but not least,一个女孩,一定不要把婚姻当作人生理想 这节目其实很残酷,但意义非凡。普通人的一生才是大多数人的,几个人的一生我用4天甚至几张照片就看过去了。到了晚年,各种回味,尝尽甘苦,冷暖自知。不公平是天然的,寒门确实难再出贵子。对我而言,我想学会珍惜,珍惜亲情和时间,然后,及时努力,莫负年华。人生苦短,这系列将值得我一生回味。 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不论何种无奈、抱负、运气,最终都归于平静。35岁那一集尤其震撼,prime age,事业家庭或一贫如洗,但都脱去了稚气。有些人一生对自己的初心无悔,有人妥协;愿我至少不变成少年的我所痛恨的人。我想像Tony一样,说开始就开始,try everything。 乐观与自律,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所在阶级带来的不利,提高生活品质,俗气点说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导演,老爷子一定要长寿,多拍几个UP。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所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三、 关于另一半 首先,觉得你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因此面对问题能有一些解决的思路和方向,不管我俩多好,独处你还是要学会的,当然还有孤独寂寞; 其次,我们走到一起,我想更多的是有很多目标的一致,因为爱。我也喜欢”生活搭档 “这个词, 我们是平等,互相尊重的,要考虑彼此的感受,其他的问题,我们需要多沟通,多包容; 最后,你我是陪伴彼此最长时间的人。感谢父母给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孝敬他们,但是他们终将比我们先去,感谢孩子们带给我们欢乐,童趣,可是他们终将会长大,他们也要离开我们的家,去建造他们的小家,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彼此。

 6 ) 心血来潮,给剧中14个人物分别做了人生简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欲海奇男子(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12902044/

剧中人物我就不做评价了,各位小伙伴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

下面的要素简表,适合看完剧集之后,回看这些人的半生,

通过对出身 / 教育 / 父母关系 / 婚配 / 子女 / 健康 / 经济大环境 等人生节点及其变迁过程的审视,来回顾整个剧集。

人物顺序见下图

制表比我预想的更花时间,中间经历了疫情(我是武汉人),前后拖了一年。。。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希望对喜欢这部剧的小伙伴有帮助

感谢

 7 ) 记录下……

影片展现了一群不同阶层小孩对打架、纪律、异性、恋爱婚姻、金钱、人种、成长规划等方面不同的想法。按阶层简单分类,记录下:

1.富人4人(约翰、查尔斯、安德鲁、苏西)。

约翰三人上的是私立学校,见识面广,理性,逻辑清晰,善于表达。业余时间会看报读书,练乐器。计划考牛津剑桥。

苏西,富家女。在学院有学习古典芭蕾。不喜欢打架的男孩。长大结婚后想要两个小孩,找保姆照顾。不认识其他肤色人,也不想接触。可能会读大学。

2.中产或一般6人(杰基、苏珊、琳赛、尼尔、彼得、布鲁斯)。

杰基、苏珊、琳赛三人是朋友。有爱心,有钱会去帮助穷人。过收获节时会去给穷人送食物。

尼尔、彼得是同学。

尼尔不喜欢打架。喜欢住在城市,下雨也有地方玩。结婚后不想要小孩,闲小孩淘气、脏。不太喜欢有色人种。认为不需要上大学,因为不想当老师。想当宇航员,当不上就开旅游车,带着人到处玩。

彼得有个喜欢他的女孩,长大后他要娶她。不喜欢有色人种。想当宇航员,当不上就当警员。

布鲁斯认为最重要的事是让大家知道上帝。觉得遵守纪律很对,怕自己班的班长。有三个女友,一个在非洲,两个在瑞士。长大后想去非洲支援教育,教没文化的人,让他们变得更好。

3.贫穷阶级5人(尼古拉斯、托尼、米歇尔、保罗、塞蒙)

尼古拉斯 读村小。长大想研究月球。拒绝回答关于女朋友的问题。

托尼和米歇尔 贫民窟老学校读书。两人是男女朋友。喜欢打架。周末两人会去看电影。托尼特别活跃,米歇尔叫他“猴子”。托尼每天十点到十一点才睡觉(小孩这么晚睡觉,晚上干嘛了?),长大想当骑师。

塞蒙和保罗住儿童福利院。胆小腼腆。塞蒙想长大工作前四处走走。保罗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总的来说,家庭条件好的小孩表现得也更好,更善于表达自己,更积极回应导演的话题,也有更好的成长规划。

但以后也未可知,下一部14 UP,走起……

 8 ) 这里没有陌路,你从不曾孤独




《成长系列》我在看的过程中就有一个冲动,就是我一定要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我的朋友。我很多喜欢看的电影和书籍都是通过分享的形式获得的,就比如说我第一次知道果壳,松鼠科学会,TED×的那些演讲都是通过蔡祥师兄,如果不认识他,可能到现在我都不会发现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这部《成长系列》在豆瓣上高达9.2分,BBC良心出品。它之所以这么吸引人的原因就是真实,没有个人的英雄主义,没有一夜成名大富大贵,有的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平凡凡出自各个阶层的人真实写照,不煽情,不做作,不刻意,只为记录而记录,不做引导,更没有渲染,这比国内很多煽情的纪录片更忠实于事情的本身和原汁原味。
起初,我想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英国的不同阶层的人是否最终能改变自己所处的阶级,想探究阶层的划分是不是真的如此严谨和难以逾越。所以它挑选了14名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以七年为一周期,以访谈的方式探讨他们的家庭,事业,婚姻,以及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虽然我对政治历史向来一窍不通,可它带给我的冲击还是相当强烈的。

关于教育
直白的来说,金钱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能改变这种地位的是一个人的修为,而修为是很泛泛的综合性的词语,它受到家庭,朋友,老师,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个人努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能拎得出来的显而易见占最大比重的其实就是教育。我们并不是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阶层,这种观念本事就是忠实的阶级拥护者所想的,我们是要通过教育获得更多的选择,只有你有足够多的选择,你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所擅长。人们常说你没钱不能买一件物品,和你有钱但你没买是不一样的,虽然结果都是你没有买,但一个是你能你却没有,另一个是你别无选择不能做,这完全是两码事。片中几乎所有在年轻时没有好好努力学习的主人公在晚年都会遗憾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强迫自己再更努力些,对于子女的教育他们尽力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希望他们比自己走的更远。
大部分得到良好教育的人,都会相应的在金钱上有所收获,可以让人活得更舒适,但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为了让我们在有多重选择的前提下选自己崇尚的生活和人生态度,而不去考虑阶级所带来的差距和困惑。就像Bruce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并没有选择去追求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而是选择去孟加拉做一名老师。
教育所得到的东西是可以植根于内心,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你没法给孩子留下实质性的东西,但你能确定你可以给他一个良好的教育,让他们终身受用。

关于事业
这部纪录片里,女性在事业上没有太出色的,这也跟他选取的性别有关,在最初选择女性时,只选择了四个,三个来自一般家庭,一个来自富裕家庭,当然他们并不是所有的英国女性的生活面貌,总的来说sue算是唯一一个事业型的女性,虽然早期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但在合适的契机下她幸运的把握住了,回想她之前的56年,年少的时候不太喜欢学习去了综合性的学校,毕业后做了打字员,结婚,离婚,单亲妈妈,直到42岁再婚,从片子里很容易看出在42岁以后她说话都是笑笑的,那是真正充实美满的生活的开始,也是在那之后她开始追求事业,在伦敦大学皇后学院法学系次从一名助理到行政主管,爱情让一个女人变得温柔可人,而事业则让一个女人更有魅力。同样作为单亲妈妈的Jackie因为健康等诸多因素,没有成为一名职业女性,而是靠着婆婆的接济辛苦把孩子养大,这种从小在一起的玩伴在今后的发展中渐行渐远,让人倍感失落和真实。
在49up时,katie和导演的一些冲突展现了出来,我特意又重新看了一遍,导演在21up时特意问了Jackie关于钱的问题,认为suzi可以做任何想做的,而这三个来自伦敦东区的女孩明显不如suzi心里会有什么落差,一提到这个明显Jackie会激动,我们往往也是这样,心里知道自己在某些缺失的方面不管是自己原因还是其他原因,都会很在意,甚至在意到可以摧毁一个人。Katie在后来跟导演说,你把我看扁了,认为导演过分强调了她不能做的,而非她能够的,极力为自己辩解,认为导演对于她的未来的预测有失偏颇,问她的问题都太隐私太尖锐,把一个21岁的姑娘弄得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之后的生活。她觉得这部片子导演插手的太多了,没能很好的还原主人公原本的样子,导演怎么想的就把他们塑造成什么形象,而自己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在这场接近于博弈的对话中我能深深地感到Katie的无所适从和导演的狡黠,但也正是靠着这种狡黠才刺破了我们原本穿戴好的面具,让我们看到了波澜不惊的面具后的那一丝慌张和恐惧。诚然,导演或多或少是带有主观偏见和局外人的思想的,但这无法避免,我们不能阻止自己的思想停止思考,就像导演说的这些好的坏的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这个片子不就是在讲人生么?怎能展现它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刻意隐瞒它阴暗的一面呢?但是人都是有一条底线,过分的逾越难免会痛彻心扉,导演为了谈话能顺利进行避开了,只是问Katie想做什么,回想自己的大半生,Katie最想做的是回到学校学习,跟上这个时代,而不是停滞不前。我不能片面的把他们的命运和教育相联系起来,但我又不得不承认教育和事业真的是捆绑在一起的。
Peter有句话说的很好:有很多次,我会想过去,会想很多事情是不该做的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但是生活不是让你后悔的,人生必须积极实现,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太多妥协的事情,能够感到你走出的人生旅程跟你希望走的方向一致。

关于婚姻
Paul 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决定,就是和妻子变卖了房子以后,历时7个月走了24000公里穿越澳大利亚中西部,那一段经历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了彼此,也为他们今后的婚姻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越来越发现,没有什么感情一开始就是坚不可摧的,一开始的牢靠是因为彼此的吸引和不熟悉,是你第一个和一个异性产生了某种感情上的共鸣,有人称它为新鲜感,但是我们同样都知道,新鲜感总终究会过去的,在欲望燃尽的终点,人又靠着什么去相互忍受和包容呢,难道像久木和凛子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曲终人散的悲境,在潮热癫狂的顶点相拥自杀么?当然不是,我觉得就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经历,互相看到对方的方寸大乱,沉着果敢,渐渐蜕变长大,然后细心呵护,一滴一滴的积攒,一抔土一抔土的夯实。天生就没有完全合适的两个人,我们总说这是我遇到的那个对的人,事实上是因为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对于Bruce的婚姻,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好的感情不怕晚,只要你耐心等,他必然会来到你身边,但在此之前不要匆匆忙忙的就把自己随便打发了。
纵观这部纪录片,14人中有7人是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伴侣,其他除了Neil,均有两次婚姻,6人中离异后在二次婚姻中找到幸福的有4人。从片中不难看出Sue在第二次婚姻中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关于家庭
片子中有很多谈及父母的对话,在片中主人公的父母亲一一去世,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还是一提起来就痛哭流涕,很多曾经和父母有隔阂的人最终还是达成了和解。随着他们成长的累积,他们渐渐就理解了。当导演问Peter说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大的礼物是什么?Peter回答说是一种不会改变的爱与支持和他们投入的时间。孩子们的价值观和评判能力受谁影响最多,答案当然是父母。Symon由于是私生子,自幼没见过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当别人问起他的父亲时,他总是感到很自卑,所以当他有了孩子后,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最深,他的孩子现在什么都有,尤其是有自己的爸爸。片中有几位主人公明显在童年时期家庭并不和睦,所以在青少年时期,谈及婚姻都会觉得恐惧,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离婚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这会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困扰和愧疚感,进而让他们对未来的另一半失去信心。Suzy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因为嫁了一个好老公,把她从玩世不恭的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了,21岁的她还是特别的萎靡,目光呆滞,对生活没有信心,想逃离,而28岁时,说话时眉眼都是笑的,虽然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事业,但也不觉得遗憾,专心享受一名家庭主妇的角色。

关于阶级
在所有人里,几乎大多数人维持在自己原先的阶级或是尽力往更高的阶级奋斗,而Bruce是唯一一个自己选择从高一阶次下来的人,他一直倡导普世教育,因为这样对大众有利,而私立学校会严格的遵守阶级制度,而普世教育能使这种划分不那么明显。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到穷困的孟加拉成为了教书先生,不过晚年仍然回归了该有的状态,Bruce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波澜不惊,没有太大的野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清楚明白,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在他每个年龄段的采访你都不会感到紧张局促,内心称得上是非常强大。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他本该有更好地发展,但是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他能够采菊东篱下,不失为一种境界。
从片中能看出,很多人反对阶级,反感它所带来烙印似的标签,但因它太根深蒂固,所以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看似毫无进展的努力才会逐渐看出我们是怎样struggle for it。所以他们的下一代他们都尽力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缩小这道鸿沟。
可能有一天教育的终极理想就是让我们完全淡漠阶级所带来的身份与地位的悬殊感,而让人们充盈坦然一视同仁的活着。

关于梦想
我很庆幸,这部片子里的的人还是有人在做梦的,导演没有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剪切掉。Neil虽然有点半糊涂半清醒,但除了想找一份能使自己温饱的工作外,他还是希望成为一名作家的。有一个片段在片中总被不断地反复着,屋子里灯光昏暗,Neil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面黄肌瘦穷困潦倒却仍然在打字机前专心致志的不辍的写着文字,那一刻让我特别动容,虽然Neil是所有人里在经济上最拮据的,但是他没有放弃做梦的机会,仍然靠着自己从一而终的毅力努力做着一件事情。
很多时候我门没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为束缚太多,不光是来源于自身的能力,同时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外界,那些固守成规的观念和想法极大地限制住了我们,而我们自身能力又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选择了妥协,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那些选择冲破牢笼的就会获得另外一种生活
七岁看老,这句话既让人害怕又让人欣慰。害怕的是我们每每想到这句话就意识到我们不太可能在目前的生活困境中有所突破,像命运的紧箍咒一样把我们套牢,欣慰的是,我们存有一丝的怀疑和不服气,想要尝试做一些让人惊讶的事情。纪录片中有一小部分人的梦想和长大之后从事的职业不谋而合,来源于一个七岁儿童大胆的预测,后来成为了现实,那种强烈的欲望,在后来的日子里支撑着他们走到了梦想面前。虽然有的人在后来经历了打击和自身原因的限制一点点改变了自己的梦想,但他们的生活状态的确是和最初的七岁时候很相似。

关于纪录片
这是一个真人秀,每个来到这个节目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怨恨这个节目,因为这个节目他们被推到了公众的面前,根据片中的只言片语,对他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妄加揣测。他们觉得自己赤裸裸的被推了上来,没有了隐私,断章取义的把他们的某些话说成是全部,有些可能就是脑海中一闪的想法,自己都没有仔细考虑过。不过在晚年主人公们也说到这也是因为受时间限制的影响,使得节目不能做得很透彻。而大众乐于看到这样的节目,只要不是自己。Andrew说这个节目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说的话会有所保留,考虑一下,不再妄言轻谈,说话都会比较谨慎,因为它在不同程度的刺破了一些主人公的生活,所以Charles离开了,在28up时没有再录,期间也有人断断续续离开,但庆幸的是在56up时,他们回来了。他们一定也意识到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给他人同样带来了难以预计的影响,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我们看过之后变得沉默,然后开始真正的思考。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光是能拍下来就很令人惊奇了,在这背后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以及剧组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巨大难以估量的,用流水式的叙述将一个人的大半生缩在一粒水滴里,然后滴在宣纸上浸散开来,把几十年浓缩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里,这种时间上的冲击足以让很多人驻足惊叹感慨。在最近一次采访里,导演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变成了一个老人,让我不禁唏嘘,人生如果以七年来划分,其实并没有几次。
何为人生?何为理想?何为幸福?何为成功与失败?阶级真的存在么?它又是怎样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命运真的在很小的时候就注定了么?你的人生还有多少能够逆转?
在我们看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后,会反思我们自己,意识到肩上将承担的巨大的责任,每一个七年我们能有什么改变。人生虽在幼年时期已经定型,但是变数还是太大了,即使是在35岁,42岁,或是49岁。

关于读书
片中没有涉及,只是我自己想谈谈,因为它对我来说不可或缺,我越发的意识到它对我的重要性。
知乎上有人问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一个回答让我特别认同,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而我现在理解的是,书籍不光是纤维素做成的一张纸,还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一部意义非凡的纪录片,一次振聋发聩的演讲。
我已将处在第四个人生七年,未来的那些捉摸不透,不可预知让我既兴奋又害怕,不过我深知,在人生的路上,我并不曾孤独!




P.S.这大概是我写的最长的一个影评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我还有很多灵光一现的想法都没能表达出来,只是絮絮叨叨的做了个大概的简介,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只想说一句,虽然我写得并不太吸引你,但麻烦你去豆瓣多看看这部纪录片的影评,花十几个小时好好看它绝对是值得的。下一步63up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如果有的话应该是2019年,非常期待!

附参与者简介和出席时间表

Andrew:上层阶级,私立学校三人之一,成一名律师,后成为了公司合伙人,娶妻生子。

Charles: 上层阶级, 私立学校三人之一,28岁以后成为BBC的一名,去了Marlborough大学,曾为报社编辑,后加入BBC从助理制片人升为制片人,34岁结婚并退出该节目的录制。

John: 上层阶级, 私立学校三人之一,成为一名律师,后成为皇室律师,娶了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借着节目为保加利亚的慈善事业所除了一些贡献,期间有退出过,不过在49岁时又回归了。

Suzy: 上层阶级, 富家女,14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很早被送到寄宿学校,16岁辍学上了秘书学校,不热衷于学习。在14-21岁期间,对婚姻生活怀有恐惧,但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对象,逐渐变得开朗,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在事业上没有打拼,回首往事,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好好念书,所以非常希望孩子们念书,所以他的大儿子和女儿都念了大学。有趣的是她在这群人中与Nick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Jackie:中层阶级,伦敦东区的三个女孩之一,有过两次婚姻,与第一任有一个私生子,后又与第二任育有两个儿子,靠着婆婆的帮助,和领取救济金拉扯孩子到大,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做过几份工作,现独身,第二任老公患有胃癌。

Lynn: 中层阶级, 伦敦东区三个女孩之一,是女孩中学习最好的一个,19岁结婚,在图书馆工作,后来从事特殊人群的教育工作,婚姻事业都中规中矩。中年查出健康问题,但一直生活至今。

Sue: 中层阶级, 伦敦东区三个女孩之一,有过两次婚姻,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单亲妈妈,在42岁时找到人生伴侣,事业上可以说是女性里最成功的一个。

Tony:底层阶级,天生的乐天派,来自伦敦东区,家庭贫苦,从小开始就比较独立,想尽办法赚钱。成人后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中年时遭遇了家庭危机,但还是被老婆原谅,在经济上比较富足。

Paul: 底层阶级, 从小生活在寄宿学校,父母分居,对婚姻怀有恐惧,但最终和sue白头到老,婚姻美满,年轻时,住在澳大利亚,历时7个月和伴侣走了24000公里穿越澳大利亚中西部,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Symon: 底层阶级, 与Paul:是童年玩伴,住在寄宿学校,单亲家庭,跟随母亲,在35岁时母亲去世有两次婚姻。第一次离婚后,5个孩子跟随母亲,随着年龄增长关系慢慢缓和。和第二任妻子成为了很多寄养孩子的父母,关注他们长大成人。回首自己前50多年,觉得没能好好学习有些遗憾。

Nick: 底层阶级,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也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脱离了原先的阶级,成为更高一层阶级的人,在牛津大学物理系,28岁毕业移民到美国,成为了一名教授,42岁离婚时儿子10岁,儿子不太愿意见他,有两次婚姻,现任为同一大学校教授。

Peter: 中层阶级, 与Neil是童年好友,在综合学校毕业后去了伦敦大学历史系,28岁以后退出节目,56岁想借节目推广自己的乐队,故而重返,曾为教师,后来考取公务员,现在创立了自己的乐队,小有名气。有两次婚姻,现任为乐队一员。

Neil: 中层阶级, 住在郊区,与Peter是童年玩伴,青年时期精神出现问题,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几乎一直穷困潦倒,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未能实现,49岁去坎布里亚成为了一个地方议会的自由民主党议员,终身未娶。

Bruce: 中层阶级, 住在寄宿学校,后在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在金融区工作了一年决定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认为普通教育对社会有所帮助,而私立的学校会严格的遵守阶级制度,而普世教育能使这种划分不那么明显。35岁去了孟加拉教书,认为那里教育资源匮乏,42岁回到伦敦东区在女子学院当系主任,并找到了人生伴侣。

 短评

所有人的颜值巅峰

2分钟前
  • 囍弗斯
  • 推荐

A comment on Youtube: What happened to kids like this? a 6 year old reading the Financial Times...all you get out of a 6 year old now is BLAAAAARWWAAA

5分钟前
  • Ying
  • 推荐

修了法西斯主義以後,看這部紀錄片感覺毛骨悚然。。。天壤之別,似乎早已註定。導演像是用孩子進行養成實驗似的。儘管確實可以做出一個巨製的人種志實驗,不過一個人生活的前因後果被完全公佈,這種感覺就像裸體示眾。問的問題倒是太深刻,從對打架的看法,從而激發對制度及紀律的思考;從對班長的態度,拷問他們對民主與專製的意見;從課外活動窺探性別觀念,從家庭時間表反推家教模式,成員地位。他們談種族觀念,貧富觀念,但奇妙的是,對於弱者的看法,沒有顯示出太大階級差異。他們享有的資源會限制他們的想象力,當私立學校的孩子對於未來學業規劃頭頭是道時,農村放牛的男孩在問什麼是大學,他們覺得職業道路不需要學術。女孩想要回歸家庭,也沒有想太多讀書。貌似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很早就有了雛形。

7分钟前
  • primejoyce
  • 力荐

英国纪录片。组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二十个7岁孩子,每隔7年拍一部记录他们现状的片子,从1964年拍到2012年。记录下其成长历程乃至英国社会的缩影。这是第一部,由对孩子们的访谈和生活场景构成。孩子们童言无忌,畅谈男女,工作,金钱…让人迫不及待想看到他们14,21乃至56岁时的情况

12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我靠,这不是最早的儿童行为观察电影嘛。牛逼。这创意,太屌了。必须好好研究。孩子们远比大人以为的聪明多了。偏见、暴力、观念、未来人生方向,7岁已基本见分晓。五星。

17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这个节目的重点当然在于比较,对参与者来说有一点残忍,一生都被展示给所有人看。7岁时能看到一条基准线,有人排在前面有人落后些,但若跑起来或退着走,这条线就会淡一点。

21分钟前
  • Aria
  • 力荐

其实是个恐怖片。想到我小时候总有大段难以消化的空白时间,没有书看,也没有兴趣班去上,被扔在随便的亲戚家自娱自乐。多讽刺,成长之后已经落后了别人那么多,除了学习好一无所成。

26分钟前
  • 鲸落
  • 推荐

这个纪录片创意太好了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7年一部拍了8部纪录片啊 看了这第一部之后立刻想看后边想知道小盆友们最终的情况啊 人数太多 就对几个小盆友印象比较深 就记得那个未来要当传教士的小盆友说我们应该把all。。some。。most of the money给上帝的时候笑尿了 这可比夏洛克牛逼多了 人家7年才出一集

27分钟前
  • lexie
  • 力荐

十四个孩子,代表不了整体。富家子弟最大特点,家长传授的事物和底层家庭不一样

29分钟前
  • 绿萝热
  • 力荐

1—8 P4 一旦运转起来,我会做的很好,但是动因很难获得。P8 人生必须积极实践,最重要的是一种,总体而言,没有做出太多妥协的感觉。7岁到14岁,从天真灵动,到困惑羞涩。从21岁之后,大多数人,无论贫穷富有,平凡出色;无论是被别人安排还是随遇而安,似乎都过上了一种向前望去缺少惊喜的生活。Neil是最特别的一个。

32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每代人滴人生变迁都有属于自己滴阵痛,都会有第一次放弃,取舍……但人生就是个学会做减法滴过程,你孤独滴来到这个世界,也将孤独滴离去……不过是中途你会有这样那样滴可能,但到头来发现一切都只是令你更有存在感……做个纯粹滴随心所欲滴比做个懂得取舍滴要简单滴多……

33分钟前
  • robin & cabin
  • 推荐

拍了7部,也就是近50年。片头就告诉我们这是为了献礼千禧年。之后绝对是要虐惨的。创意太牛逼太有意义有意思,和少年时代撞上。大家看之前一定要看这个系列纪录片。关于梦想还有对事物看法小孩们都挺可爱的感觉看到了自己。太喜欢这个感觉。/6.9/

3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英国那时候的校服真是气哭中国学生了!!

37分钟前
  • 力荐

“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充满了美好人生的各种憧憬。且看N年以后。8.6

4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七岁的白人小孩周六带上异性朋友去电影院。导演与他们探讨如何看待打架、异性、生育、大学、金钱、纪律以及有色人种等等话题。

45分钟前
  • 希声
  • 力荐

我们老是自欺欺人地说:人人生而平等。但其实出身和家庭环境决定我们掌握的资源,进而影响所受的教育和眼界。7岁就看financial times并对自己的未来清晰规划到剑桥三一学院的孩子,跟一个连university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大概已经可以预见

50分钟前
  • headradio
  • 力荐

CCTV9看的,很棒的一部纪录片

53分钟前
  • 巴斯特德
  • 力荐

youtube上各种全啊 -- - - 非常值得再看几遍。

56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七岁的英国小孩想的是打架、恋爱、结婚、女孩、理想,七岁的我们想的也是这些,不过只敢在外面谈改良版的最后一个

59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从一开始等级就已被注定。不同的生长环境,让小小的孩子已经在自信、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相同的只是7岁时的他们都还有笑容。

60分钟前
  • 雨宫萤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