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郭振清)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以达到粉碎日军“扫荡”华北某根据地的阴谋,并保住藏于李庄的粮食。行动时,李向阳与参谋长兵分两路并头进行。
李向阳转移粮食时,被地主杨老宗窥见,后者赶去县城向松井(方化)告密,松井闻之大喜,率大部队赶到李庄,但粮食和乡亲已被李向阳安排转移到地道,然而地道终被松井发现。为引诱松井离开李庄,李向阳率队员进县城,炸毁日军弹药列车,并计划在松井撤退时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李向阳低估了松井的狡猾,松井半路杀了个“回马枪”折回李庄,残杀了一些不肯说出粮食藏在哪里的乡亲。可是李向阳的神出鬼没松井终没招架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5
战斗故事片 对人物和战争的解释稍显简单,对“正统”革命英雄主义的歌颂,切合积极昂扬,乐观自信的时代情绪,把抗日战争浪漫化,成为20世纪50年代影响广泛,深受欢迎的优秀影片。
1.“载道”意图明显,将革命题材故事用“不死英雄”的浪漫传奇进行包装。
2. 虚写英雄的诞生,通过字幕的交代和出场时一个精彩的亮相表现。 3..鲜明特征:始终贯穿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人物设置上敌我对立,渭泾分明。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类似李向阳的指挥员举不胜举,他们带领群众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那个时代。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党的化身。是力量的化身。他们时刻不忘肩负民族解放大任。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有许许多多像李向阳一样人,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新时代的李向阳,我一样敬仰你!
1.新任务,老差事 2.普通话影片没字幕才是王道 3.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4.娃娃兵一个跑步走,装备就掉了一地。众人没有嘲笑的笑声,是种欢乐,还有传授经验 5.孙猴子钻到牛魔王肚子里,从里往外打。 6.打更人:平安无事喔 7.双枪李向阳 8.先一枪打灭了手电筒,再缴枪不杀,再放生传话,是为打草惊蛇 9.鬼子的中文还不是现在这个味,想起以前台湾人说话和现在的区别 10.内奸最可恨,却哪都有 11.没下马,先敬酒。你这五指一动,我这一百多斤就算交代了 12.想不到炮楼虽小五脏俱全,吃喝玩乐一条龙 13.财就外露+投其所好=打入内部(玩得挺溜) 14.现在一样,哪时候都一样,粮食最需要 15.给汉奸走狗上政治课,一句话,兔子尾巴长不了,趁早改邪归正 16.那破琴扔完还晃荡晃荡的 17.想剖腹没门(破门阻止,一枪了之) ——短评不了,借此地记录
选自:张阿利 曹小晶 杨晓林等合著《中国电影精品读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
编剧 :刑野、羽山
导演;苏里、武兆堤
摄影:李光葱
主要演员:郭振清(饰李向阳)、方化(饰松井)
影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
剧情简介
1943年秋,日寇向我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了毁灭性的扫荡,游击队队长李向阳单骑闯过挡道的日本兵拦截,到司令部接受命令:去平原拖住敌人松井部队,以减轻敌人对山区根据地的压力,同时要保护住储备在李家庄的几万斤公粮。
李向阳和战友们兵分几路来到平原地区,松井一夜之间接到几起报告,说李向阳在城南城北许多地方出现,老奸巨猾的松井判断出这是声东击西之计,他率部队直扑城西的刘家庄。其实,此时的李向阳早已到了李庄,李大婶看见久别的儿子归来,十分高兴。游击队的活动被李庄的地主杨老宗发现,他与狗腿子出村报信,松井闻讯改道,直扑李庄。李向阳带领游击队员下地道与敌人周旋,命老侯端下敌人的小西庄炮楼以引开松井。松井在村里四处寻找地道,都被伪装成联络员的吴有贵引开,杨老宗告诉松井,他知道地道的入口。此时老侯已经点燃了小西庄炮楼,但松井不为所动决定继续挖地道。李向阳说服想拼命的游击队员,带领郭小壮等潜入城里,炸毁了松井的炸弹库,松井接到报告回援,但半路又返回李庄。准备伏击松井的李向阳等扑了空。
老乡们被驱赶集合,老勤爷和小宝子惨遭敌人杀害,区委书记梦考宁死不肯说出埋藏粮食的地点,松井命令用机枪扫射群众,千钧一发之计,松井接到飞骑报告:城里发现李向阳。此时李向阳也派部队赶到,与日寇掩护部队展开激战,救下乡亲,松井匆匆撤回城里,李向阳再入城中化装成日本兵烧毁了敌人的粮库,枪毙了汉奸杨老宗,并给松井留下一封感谢信。松井咆哮如雷,联络员吴有贵前来报告:李庄的粮食都从地洞里搬出来了,李向阳正在睡大觉,松井要吴有贵带路,接近李庄时,吴突然逃跑,被松井击伤。李向阳一声令下,围歼松井部队的战斗打响,日伪军非死即伤,松井率残兵败将退守到村里杨老宗的大院。李向阳冲入院子里,众人的枪口对准了龟缩一隅的松井,松井挥舞着战刀还想做垂死挣扎,李向阳用小宝子送给他的子弹结果了他。
李向阳告别母亲和乡亲们,率领游击队员又奔向新战场。
读解分析
这部于1955年底完成的战斗故事,带有那个时代的“宣传”的痕迹,对人物和战争的解释亦稍嫌简单,但这部影片主要不是启发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而主要体现为对“正统”革命英雄主义的歌颂。
1955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六个年头,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已经完成,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种乐观自信的情绪充溢在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中。表现在文艺创作中,一批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战争的电影作品相继问世,这些“红色经典”自觉“承担起中国传统主流艺术“文以载道”的功能,也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的“双为方针”一脉相承。作为承载政治教化和思想宣传功能必然结果,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平原游击队》由于切合了的积极昂扬乐观自信的时代情绪(这种情绪在影片中的一个突出“症候”,就是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吃、穿、住、行都成了问题,甚至所有人的性命都朝不保夕,而李向阳和他的战友们可以脸上经常性地挂着在自信乐观而又灿烂的笑容),把抗日战争浪漫化,成了50年代影响广泛、深受欢迎的一部优秀影片,主人公“双枪李向阳”成了一个家喻户晓、备受观众喜爱的银幕形象。
一般而言,一部文艺作品如果单纯的成了“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成了政治观念的图解,过多的“有教无乐”,而不是“寓教于乐”,那么他就会“思想大于形象”,从而也就会失去读者和观众。而《平原游击队》作为一部“载道”意图极为明显的作品,之所以大受欢迎,关键是因为它将一个革命题材的故事“不死英雄”的浪漫传奇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艺术母题行了包装。英雄传奇在中国自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到唐传奇、明清的七侠五义直至当代的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他在西方历史更为悠久,在商业上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好莱坞电影中,以英雄传奇为核心的动作片往往担当着开路先锋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英雄传奇已经渗透进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成为一种原型母题。人们在消费英雄传奇时,潜意识中满足的是除暴安良,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它的模式可以用英雄的诞生——临危受命——陷入困境——战胜和消灭敌人——最终胜利来概括。
影片《平原游击队》由于叙事时间和长度的限制,英雄的诞生是虚写,通过字幕的交代和出场时一个精彩的亮相来表现。影片一开始,李向阳行路受阻,他思索片刻,旋即拔出双枪策马疾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死两个正在烧房子的鬼子,冲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显示出一个传奇英雄必备的胆识和超凡的气概。接着在总部通过司令员的介绍,英雄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成的业绩就摆了出来,这就是临危受命。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在英雄业绩刚刚开始时,由于敌人比较强大,敌情不明,再加上英雄一方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轻敌、内部不团结以及客观上的本身不够强大等因素所造成的。李向阳回家看望老娘,由于地主告密,被松井部队围困于小李庄地道中,烧炮楼,炸军火这些调虎离山之计屡屡不能奏效,以至于地道口被发现,老勤爷烧死,小宝子被枪杀,李向阳忧愁万分,就是陷入困境的具体表现。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英雄传奇故事模式上的这种必然性,要求松井的失败和灭亡成为命中注定地必然结果。在李向阳遭受了一系列小小的挫折之后,形势急转而下。烧粮食,杀死汉奸杨老宗,兵分两路,既攻小李庄又攻县城,终于使松井撤兵,松井回城喘息未定,又被假情报所引诱,在小李庄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李向阳打死。片尾,英雄李向阳和他的战友们怀着胜利的喜悦,又开始了新的英雄历程。
影片的另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贯穿着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民族战争和内战,使人们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敌/我、好/坏、胜利/失败、生存/死亡等等,这种思维模式进入50年代的艺术创作中,就出现了一系列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创造出来的被誉为“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在特定的年代如50—70年代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畅销品”。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人物设置上一般是敌我对立,泾渭分明。如以李向阳率领的游击队和老百姓与以松井率领的日本军队和伪军汉奸等严格的体现着这种划分。而且在任务形象塑造上体现着美化我方,丑化敌人的倾向。如李向阳在外形上浓眉大眼,魁梧帅气,言笑举止中既有草莽豪杰的洒脱和不拘小节,又有八路军指挥员的政治觉悟。他单骑闯关,诱使敌人自相残杀,活捉伪军巡逻队,伪装日军炸军火,击毙杨老宗等情节的设置就是为了凸显他的智勇双全,爱增分明,沉着老练和机智。而反面人物松井,则是面目狰狞,眼球暴突,凶相毕现。中计自相残杀、受诱惑回小李庄被击毙表现的是其愚蠢,半路杀回马枪表现的是其狡猾和奸诈,烧老人杀小孩击毙想逃生的汉奸翻译表现其残忍,在性格特征上,动不动暴跳如雷,奸笑冷笑变幻无常。在光线处理上经常性用的自下而上的逆光更使这个形象显得乖戾阴险。另外处于配角的有英勇善战又幽默风趣的游击队员侯大章;爱憎分明又有些急性子的游击队员郭小壮、宁死不屈申明大义的老勤爷,善于同敌人周旋的“报告员”吴有贵及活泼可爱的小宝子,以及狐假虎威的汉奸队长和翻译,认敌为友的地主杨老宗等,在形象塑造上无不是对立思维创造出来的,与主要的角色相比他们相对更富有个性色彩,但这种个性化的倾向也是有限的。
随着战争在民族记忆中远去和淡化,以多元思维为核心的后现代思潮侵入社会意识的各个层面,二元对立思维日益受到冲击和解构,这就导致建立在这种思维模式上的“红色经典”在近二十年来逐渐受到冷落,但是这部影片作为一个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在中国电影史上永远占有着自己的位置。
就电影本身而言,它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和它的细节与结构上的讲究有关。例如小宝子拾来的子弹和松井的那把琴作为两个重要的物象,就分别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有效地推进了叙事,将人物关系有机的结合了起来。第一次小宝子把子弹拿出来告诉李向阳他要用捡来的子弹打鬼子,这里,小小的子弹凝聚的是一个天真的中国孩童对侵略者的仇恨;第二次是小宝子死时手中紧紧攥着子弹,李向阳将其取下,默默装进自己的口袋,意味着他将又一笔血债装入心中,将复仇的愿望装入心中;第三次是松井穷途末路,李向阳取出子弹结束了他,完成了复仇的使命。子弹是战争的产物,也是战争的象征,这意味着挑起侵略战争者,必将在侵略战争中自食恶果,所谓“玩刀者,刀下死;玩剑者,剑下亡”,天理昭昭,疏而不漏。
与子弹物象构成对应就是松井那把琴,琴第一次出现,是在松井正在弹它时接到李向阳下山的报告,平和的琴音中断,这意味着一场较量正式开始。第二次松井受到重创,盛怒之下将琴摔在桌子山,亲的大幅度摇动正隐喻了侵略者的美梦遭到打击,命运岌岌可危。第三次是在松井走投无路时,压坏了琴,将其扔出门外时挂在了门内衣架上,琴断弦乱,毫无疑问,这个镜头正昭示着松井的命运。琴本来是和日本民族优雅的一面相联系的,编者信手拈来,将其和人物的情绪和命运连接在一起,让人称道。
(杨晓林)
思考题:
1、谈谈影片是如何运用“不死英雄”的浪漫传奇来包装这部“载道”意图极为明显的作品的?
2、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部“红色经典”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3、小宝子拾来的子弹和松井的那把琴作为两个重要的物象,有何作用?
看过~
儿时回忆,现在此种类型的片基本都可以当喜剧看了
李向阳可是一代偶像!
双枪李向阳
我是李向阳
郭振清的李向阳,方化的松井,一正一反两大经典
李向阳你好
李向阳
小学的记忆了···
儿童片。
那个中国银幕经典形象双枪李向阳。像极了刘烨。。。松井还会汉语,这么流利说的,牛逼了。
60 years later
马马虎虎的片,演员出色
爸爸很喜欢……
就记得抓住李向阳!
这些其实都是虚构出来的
小的时候傻逼的我看这片子小日本儿屠杀村民的一幕不禁对着家里9寸的黑白电视义愤填膺的叫了一声:松井NMB~話音未落大耳帖子扇了過來
看到有人评论:“那个年代的电影拍得挺假的,但日本人演的倒是挺真的。”.....哥们儿,您说的煞有介事的,就好像您亲眼见过黄军似的...您以为日本人的智商都是30吗?
描李向阳之智近乎妖。
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