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奇遇单元。
7.1
这里 男人只是配角 女人才是主场
声音还不够细致 有点混乱的夹杂的甚至喧闹的
气氛常瞬间沉至谷底 让人透不过气
不敢翻动 怕错过 哪怕一帧
每段都有一次看似香艳实则尴尬的场面 人生就是这样的 你觉得好可其实那才是最糟的
他们讲的应该是葡萄牙语
“玩火”段 忍着等完 无病呻吟 好好的日子要过歪 人类的情感牵系以巧取豪夺的自私做主菜 舔一口 不好吃就给“爱”的他/她 倒没算计只是这温吞水的自杀日子……还好有可以吸几条的那东西可以在撑不住的时候做个缓冲 他们的日子是简单的精神生活比我们要自我得多 我们总为别人活的所以 没“火”可以玩 最多焚身…
“鹈鹕”篇 有容乃大但其实内里是哀伤的甚至笨拙的 即使明察一切 哪又怎样 人的一切都从原生家庭出发 没有这个所有的都是东倒西歪 也可能转眼坍塌 (妈妈演得很棒 味道都对 让人极度讨厌!)
“母爱”会是窒息的 这里倒还好只是我以为会 她和她的关系是依附在母亲这个身份上的 她应该被保护得很好 她没有勇气也不敢退出这份被宠溺已久的亲子关系 外面是危险的这是妈妈说过的 而另一种爱可能是诱惑 离开会如何 因人而异 母亲把自己的痛理所当然地嫁接到女儿身上 这次男人是虚幻的 也可以说 要他干嘛
具体故事的讲述主要通过本片完成。尽管仍然是肥皂剧式的内容,但比起导演此前的作品,显然已往日常的反面走了一步,非常稳定的对白强度。
2,声音的设置有点意思
[3星]相比于主竞赛中镜像的那部,这部展现的有毒的、情感绑架的、带有操纵性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更令人信服,同时这种情绪体验非常私人化、与个体经验相关。然而仔细想想还是过于狗血了,西葡语系电影中天然的夸张家庭戏码。两部互为镜像的电影通过占据虚焦画面和背景声音确定共享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同时这部中的三个故事与另一部镜像中的母女三代关系似乎有对应关系,两部电影算得上是构成有趣的互补关系。
补 25/Feb/2023 看过 7
#Berlinale #AkademiederKünste #Encounters 一个度假酒店的一天,几个故事都比较狗血,批判性还是有的,就是夹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弱。大量前景遮挡和跳轴带有一种压抑感和不适感。比较喜欢的部分可能就是利用台词的声音,构图和浅焦镜头的虚焦部分打破各个故事间的空间限制建立的一个完整空间。等一波主竞赛的补全。
3.5 从内到外才是整体,人都爱drama,浮生百态~
#Berlinale奇遇 刚看完首映。妈呀,字幕一出来观众逃一样退场。怪不得主竞赛那部先上。《偶然与想象》论狗血论台词论镜头论表演,都有意思太多了,去年特别不待见的奇遇的Axiom现在都觉得比较好了。本片唯一亮点,最后一个故事里的母亲。
同一酒店in parallel发生的三个故事。男人的脆弱和虚伪。control freak母亲与未完成独立的孩子。“I don't have emotional bandwidth." “They don't deserve a single tear from us.” 导演风格鲜明、运镜巧妙。#Berlinale23
看得有点勉强了
⭐
4.5 两部中先看。没拿奖委实有点可惜,这一部趣味性、游戏性比主竞赛强,但确实从结构上说不占优势。康尼对几乎每个画面都有十分精确的控制,用遮挡分割和镜像来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量存在画面先于对白确证人物关系的时刻。最后一个故事尤其精妙,有秋日奏鸣曲的影子,到结尾吵架和开车走玩儿得让人眼花缭乱。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倒转,但不变的是扭曲的关系和破碎的家庭。嘈杂混合的声音设计非常精彩,也体现出对真实世界的强大理解。
75/100
还行吧,比之前那部能看下去一点点
@Berlinale
【1467】后看的这部。拍这样两部,连起来看,还是很有意思的(相同空间、摄影方式,不同的人群视角)。这部中,延续了Mal Viver精美的空间构图;进一步地,Mal Viver被用来作为Viver Mal的背景音,在声音上处理得更好。对前面较为无感,喜欢最后拉拉的故事,与Mal Viver很好地呼应并达成了其反面,争吵中的撕裂的亲密关系,母女关系对爱情的入侵。
父母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柏林电影节看的第三部。叙事节奏很舒服的一部电影,还有姊妹篇Mal Viver,看完之后立马就买了那场的票继续。还挺幸运见到了主创,Alice的演员真的好美。四星半~
+
78/100 悲情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