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见爱情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就像万有引力,苹果总归会落地。在被称为“高四”的紫荆复读学校是一所爱情集中营,梦想成为作家的张文生和珊妮在互损中萌生情愫,好友陈奇误认为文生横刀夺爱,与“坏学生”青龙在小酒馆相遇并商议各自的复仇计划。不料陈奇带去的巨型烟花被青龙向酒馆发泄中引发火灾,带出人命。于是,这所学校里的一个又一个神秘搞笑的爱情故事浮出水面,一群热血而欢乐的男女演绎了另类的青春和爱情……
熬过了多久患难 湿了多少眼眶 才能知道伤感是爱的遗产——Eason《爱情转移》
你们知道一个人,要成长,需要经历怎样的磨难吗?
我想说,在中国,绝大部分人是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因为绝大部分人,并不懂得何为“爱”。
应该怎么爱可惜书里从没记载,终于摸出来但岁月却不回来,不回来错过了春天可会再花开...——Eason《葡萄成熟时》
大部分的影评都在大力炮轰这部电影的剧情、故事情节、人物表现等等的不合理,却忽视了最重要、最高级的精神内核——成长(本来想写“爱”的,但是“成长”一词更为合适)。
我想说,恋爱也是成长的一种方式。是的,传统教育中羞涩的“情情爱爱”正是使我们成长的一条通道。
可是在我们情窦初开、性发育、性欲望最强烈的年纪,我们被教导压制这种情感,因此催生了爱“早恋”的、“不听话”的少数同学。
《遇见你真好》中叙述了三段校园恋爱故事,这三段故事其实就是现实青春恋爱中最常见的三种恋爱形式——
幼稚的倔强与钟情——张文生与珊妮
大大咧咧调皮可爱的珊妮,是压抑的应试教育下多数男孩的理想型。有很多事情,比如撬开教学楼顶的锁头、和女孩接吻、在办公室假装老师,张文生都不敢去做。所以当他的生活中闯入了珊妮——一个与他截然不同的人,你知道的,完蛋了,他喜欢上了她。他为她写下小说,虽然大家都误以为那是一个搞笑故事,但是其实最后两个人都知道那短短的一页A5写下了多少懵懂可爱的告白之词。
英雄主义——阿虎与凌彩彩
中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负责升旗的必须是个漂亮女孩/帅小伙。想想当年,那个红旗下的女孩,又是多少人的yy对象。成绩好又漂亮似乎就是这类女生的特点,不可避免的吸引痞痞的校霸、酷酷的boy,这几乎是每个中学的惯例。没什么好说的,英雄救美,是每个男孩子做梦都想为心动女孩做的一件事。
走出迷雾——小弥与谢伦
这是这部影片中,传递价值观最正的一对CP。谢伦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助plmm小弥走出男友意外去世(并有可能被绿了)的阴影,即便在小弥醉酒打伤情敌的时候,也是很理性的教育对方。最打动人的是在影片结尾,多年后的再次相遇,谢伦依然告诉她她的前男友并没有绿她,帮助她解开了多年以来很大的心结。点赞!
电影前面的三段校园故事,其实很真实的描绘了青少年情窦初开的躁动,至于细节——表现形式、音乐、剧情等衔接,其实是富有创意并且风格独特。
但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片尾的歌舞部分,才是整部电影的燃点、泪点!
一开始以为导演只是想以轻松愉快形式来结束这部电影,直到主任打开了张文生给珊妮的那张纸条——“在生命的旅程里 遇见你真好”。
我想这张小纸条,是写给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或者像张文生和珊妮,浪漫到为你写“诗”;也想像阿虎那样,为了心爱的TA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愿意陪着受伤的plmm走出人生的阴影。而这一路走来,我们因此成长,我们或许渐渐明白爱为何物,也或许仍然不懂其中的玄机。但我依然感动,我感动谢伦在多年之后仍然要将真相告诉小弥,即便他可以完全不提不说,与时间淡忘了伤口的小弥在一起,但是他说了。谢伦对小弥的感情,超越了普通欲望层面的占有、虚荣,深入对方的心智,治愈她、帮助她。这才是爱。
观影过程中我曾一度纠结于谢伦与小弥之间的爱,因为在这三段感情故事中是最显成熟、积极的,但是又担心导演的草草收尾。
泪目,或许怎么样结尾,又有什么所谓呢?我想导演此处或许是想把剧情交给每一位观众,就像影片里来不及共聚一堂的人,坐在了一起,好好道别,好好感谢。感谢青春里的每一位她/他,带给我成长。我长大了,我现在懂了,从前我只想着怎么爱你,但现在我懂得如何爱自己了,我也懂得如何爱人了。
这一路来哭湿过多少深夜的枕头,熬过了多少患难,湿了多少眼眶…
谢谢美丽的你,带给我成长,遇见你真好。
回答文首的问题:什么是爱?
爱并不是带有贬义的“儿女私情”,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关注对方心智的成长。
爱从来不是“对象”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
希望有人能看nak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