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韩国剧韩国1998

主演:金智秀郑普硕许峻豪朴龙河尹海英

导演:张斗益

剧照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2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3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4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5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6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3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4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5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6 看了又看国语第二部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4-06-18 00:38

详细剧情

  金珠(尹海英 饰)和银珠(金智秀 饰)是一对姐妹,金珠跟着母亲生活,银珠则与奶奶相依为命,因此,当母亲将银珠接回身边时,从小娇生惯养的金珠很是不满,在日常生活中,母亲也总是偏向于金珠。
  一次偶然中,银珠结识了年轻的检察官朴基正(郑宝石 饰),他的善良和勇敢获得了银珠的好感,银珠的单纯与美丽亦让朴基正感到心动,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与此同时,基正的弟弟基丰亦在对金珠穷追不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顺利的抱得了美人归。没想到,四人看似美满的爱情却遭到了基丰和基正奶奶(史美子 饰)的强烈反对,银珠和基正面临着被迫分手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谁能想到,看个绘画评论节目,我都磕到了CP,马蒂斯和毕加索这俩人也太甜了吧。

只有一个人能批评我,那就是毕加索。 ——亨利·马蒂斯。 如果我们俩有一个死了,有些话,另一个人还能跟谁说去啊! ——亨利·马蒂斯在一次与毕加索的长谈结束时说 马蒂斯去世时,他将『宫娥』作为遗产留给了我,我关于亚洲的念想都来自于此,尽管我从未到过那里。 ——巴勃罗·毕加索 是的,他死了,我在继续他的绘画。 ——巴勃罗·毕加索

2 ) 01-02

在片头维瓦尔蒂四季之冬的背景音乐下,陈丹青老师汇总了自己二十年来在美国第五大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学习、参观对这些艺术品的理解与感受。首先从空间上,我了解到,大都会博物馆创建于1870年,比故宫博物院早了55年,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馆藏300万件,一周7天全天开放,过去是免费入馆,票价由参观人随意给,哪怕1美金也可以,现在成人票价25美金,以前的门票是一个小铁皮,有各种颜色,现在据说是因为财政问题,改成了纸质门票。馆内有三层,涵盖了伊斯兰艺术、希腊罗马艺术、原始艺术、古代近东艺术等18个陈列室和展示。陈老师讲到了其中两个庭院,中国苏式园林“明轩”和来自埃及的丹铎神庙。两个具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文物,出现在了美国的国家博物馆之中,不由让我心中带有一丝悲悯之情,中国人总有些落叶归根的情感以及对殖民压迫的反对和愤慨。但当我看到陈丹青老师站在神庙前,介绍这座神庙的历史背景时,仅仅是透过屏幕,我都感受到了神庙的震撼!威严!这座神庙为什么会存放在大都会,与殖民掠夺无关。上世纪60年代埃及建设阿斯旺水坝,许多文物古迹都将淹没在水库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紧急抢修工作,美国领头出了大钱,埃及政府将整个丹铎神庙赠送给了美国(陈丹青说是埃及打包卖给美国的),这个操作我也是很震惊。在伊斯兰展馆中,有一个完整的十八世纪早期的叙利亚房间,来自奥斯曼帝国时代的一个上层阶级的会客屋,其中尽是繁复具有特点传统阿拉伯花纹,几个开放的壁柜上摆放了各种书籍及瓷器,很难和现在战火连天的叙利亚做联想。其实,站在历史观与辩证的角度上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护了这些慌乱年代或面临危机中的文物们,但当时当景的侵略者,他们发心是为了归为己有而不是保护,摧毁的文物比保护的要多的多。对于被侵略者来说是一次来自外部的文化侵略及掠夺。陈丹青老师就大都会博物馆厅前的永久性的5束大的鲜花单独做了介绍,其中四束分别放在大厅的神龛中,一束放在问讯台的中间。这5束鲜花根据季节每周更换,品种来自于世界各地,一束至少三千美金,一个月光是花在鲜花上就要五六万美金。这些鲜花的费用来自《读者文摘》的创始人华莱士夫人长期无偿的私人捐助。一百年之余,她身前身后花在鲜花上的费用已达到了四亿美元。她对于文化事业及艺术的的贡献让人动容。我觉得是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在博物馆运营、陈列的展陈、藏品的保护、对公众的教育普及、非盈利运营等方面,欧美的博物馆系统是先进的,领导层对于文化的重视也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状态。美国历史虽然只有200年,但是大都会博物馆已经建馆150年,经过历代的努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博物馆,供全世界的人民学习。一个时代稍纵即逝,对文化的保存是对现代人的启示及留给未来世界的信,警示人类不要走向灭亡。正如木心所讲,年代更替,艺术的第一价值会衰退,进入第二价值——艺术价值。

第二集我们走进了场馆二楼,与展馆陈列一样开始对十九世纪的艺术进行一次回顾,以当时最主要的几种类型的油画风格为例——沙龙派、学院派( 梅索尼埃、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到“现实主义”(库贝尔)、巴比松画派(科罗、米勒、杜比尼、卢梭)及印象派(马奈、德加、塞尚、莫奈、雷诺阿、梵高、高更)。如今的展厅展陈中,印象派画家一个人占据了一个大厅,而沙龙派却只能在走廊或者和他人挤在角落。二十世纪及二十一世纪,人们更加偏爱“天才的偏离”。可在十九世纪,库贝尔,巴比松画派(乡村画面)、印象派都不在主流之中,经常被沙龙拒绝。“大家相信书本、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因为任何规范不可能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少数遵守规范的沙龙画作品,成为历史的注脚,印象派的陪客。”陈丹青的经典总结。接下来就需要对西方美术的历史线条再做梳理。

3 ) 看画是不讲道理的,也用不着道理

去纽约前才抱佛脚看了《局部》第二季。陈丹青先生的文法一如既往,无法令人失望。他姿态平稳,观点独到,面对前人天才们的神品一派向往甚至退缩,都透着可爱的纯真和天然。我寥寥记录了一些语句和图画:


印象画派萌芽时,无法得到沙龙画家(勒帕日、卡巴内尔等)的赞赏,画作全被拒之门外。当时的沙龙画:

勒帕日《剁草》(巴黎奥赛美术馆)

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

被拒绝的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巴黎奥赛美术馆)


“巴比松画派,他们没有被历史忘记,因为他们的画,有真气”:

柯罗《荒野中的夏甲》

米勒《晚钟》(巴黎奥赛美术馆)

米勒《拾穗者》(奥赛美术馆)

“米勒画中那种艰辛和宗教感的合一,其实是前现代社会最后一段光阴。”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

“罗汉比菩萨低一级,是凡人修成的。罗汉的面容、表情、性格会让人有亲切感,觉得他可能是曾经在世的人。”

“而佛像、菩萨像不能做得像凡人,各个慈悲、美妙、非男非女、超凡入圣,人间没有这样的脸。独有这两张罗汉脸,我们觉得认得他。”


文艺复兴时期:

拉斐尔《宾多·阿托维蒂肖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缇香《男子肖像》


“八十年代开放以后,国外的画册涌入国内,我才发现有成百上千的神品和妙品,好比一路登山,目不暇给。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常被比作高峰,话是没错,但是每次登顶反倒若有所失,反而怀念一路上见到的盛景。”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讲述次要的作品,是他们构成了一座一座山。”

祭坛画:

Giovanni _Paradise

Giovanni_The Presentation of Christ in the Temple

“他的画既没有透视法也没有阴影,可是画得非常天真,像是一块美丽的蛋糕;又画得非常神秘,像是一场梦。大量画家从来不遵守所谓透视法,那是另外一个丰富的、美丽的意大利,占了文艺复兴绘画的六七成以上,意大利各省的小教堂,布满了这样的梦境和蛋糕。透视法之外,还有许多绘画手段,另有一种古老的美感,比方说平面感、装饰性,还有图案分割之美,包括手感的天真拙朴等等。”


元代《药师经变图》原山西广胜寺

“永乐宫和广胜寺的壁画,承续的是唐宋的雄大恢弘,但是更富丽一些,后来的明清绘画铺张了元代壁画的富丽,但细节越来越多,格局越来越小。论气势,不如元代的壁画了。”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王季迁后人私藏)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2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3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粉本4


尼德兰画派:

彼得·勃鲁盖尔《受难之路》

“勃鲁盖尔擅长用荷兰乡间人物、景色描绘圣经中的故事,夹带私货一般,把身边事、人间事带进宗教画。”

格鲁盖尔《孩子们的游戏》(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此外,勃鲁盖尔还是个描写日常风俗的大家,是欧洲绘画史格外天真的画家,留下无数可爱生猛的画面。布鲁盖尔画农民,有用不完的好心思、好心情、好精力,就像一个整体喝酒胡闹的庄稼汉。”

格鲁盖尔《收割者》

“这幅《收割者》,勃鲁盖尔从他自己画面上人山人海、嘈杂喧闹的画面里忽然溜了出来,画了这么一幅舒朗的、人物不多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一点都没有割麦的苦相,一切在他眼里都生气勃勃,这是他非常抒情的一件作品。”


卡拉瓦乔《音乐家》

卡拉瓦乔最重要的贡献是,15世纪漫长的文艺复兴的绘画模式,在他手里终结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在他手里半自发地萌生。他的写实性和库尔贝不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主要针对题材而言,是对安格尔“古典主义“和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的反叛。而卡拉瓦乔画的仍然还是圣经故事,他讲圣母、耶稣、圣人、天使画出人间的真实感,是一件勇敢而微妙的事情。说他微妙,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生动可信,同时仍然沐浴着神行的光芒。

他的创造性贡献是画出了昏暗与聚光的对比,在当时是全新的风格。在卡拉瓦乔之前的画家,如提香,已经开始为宗教画增加了空间感,到了卡拉瓦乔,他画中的主要人物都会被一束聚光灯照亮。从14、15世纪的湿壁画和蛋清画形成的绘画的平面感,到巴洛克绘画进入一种纵深感,天才卡拉瓦乔完成了这个过渡。

伦勃朗的聚光只是拓展了卡拉瓦乔的手法。拉图尔走得更远,他的画里最终只剩下了蜡烛。

卡拉瓦乔《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头》(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

16世纪的欧洲绘画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画面。他画的美不消说,难得他画中的肢体语言,非常有说服力。

卡拉瓦乔《基督下葬》(梵蒂冈博物馆)


普桑《抢夺萨宾女人》

真实的战争惨不忍睹,但文艺复兴绘画中的战争,不但姿态优美,甚至还表现出一种瑰丽的美感,完全没有血腥气。说明,“当时吸引画家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战争的壮丽”。

普桑的画,每个角落都是冷静的、克制的。普桑是一个绘画的修辞学家。他始终关心的都是希腊式的优雅。普桑一辈子规规矩矩学习意大利,但每一笔画的都是他自己,他最终开启了法国绘画的风神。

“绘画史的现象,就是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你盯着大师看,其实想的是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不自觉的偏离。”

雅克·路易·大卫《劫夺萨宾女人》(卢浮宫)


维米尔迥异于他的荷兰同行,他的画,十之七八是神品。

维米尔《带珍珠耳环的女子》(海牙皇家美术馆)

维米尔《绘画寓言》(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维米尔《瞌睡的女仆》

“我不敢面对他的珠玉之作,不是指他画的精美、圆润,而是指那种绝对沉默的画面。看了以后我会觉得自己的画只是涂鸦,没有诚意,没有心肝。”

“维米尔绝大部分作品的涂抹、填色、覆盖,都是均质的、主控的、平面化的,只有在这副《瞌睡的女仆》中,维米尔在陶罐和桌毯上进行了过度刻画。这种由油料、色彩、笔触绵密叠加的凝结层效果,就是油画的质地美。这种效果在印刷品上体现不出来,只有在真迹面前才能体会到。”

“所谓绝品,体现为一次性,那是才华的意外,是上帝的礼物,是画家的运气。”


马奈《死去的基督和天使》

那时的所谓“现代绘画”,是指不再关心画什么,而是怎么画,即享受绘画的快感,享受颜料、笔触、层次等各种各样丰富的效果。在马奈之前,画中的故事、神态、表情最重要;在马奈之后,每一个细节都同样有趣。

维米尔之后的两百多年,绘画解放到来,印象派画家个个自觉追求并享受绘画的快感。若论油画凝结层的堆积度和粘稠度,以及大胆和猛烈的程度,马奈的《基督》超过他的《草地午餐》和《奥林匹亚》。

马奈《奥林匹亚》(奥赛美术馆)


董源《潇湘图》

五代·董源《溪岸图》(故宫博物院)


早期的绘画基本都是订件,画家没有为自己作画一说。

安格尔

安格尔可能是最后的认真的订件画家。他在描绘贵族客户的盛装时,丝丝入扣,瑰丽而沉默,他对图案的描绘,半自觉地进入了现代的形式感,没有宗教意识,也没有人文主义。

《安格尔与面料》

哈尔斯

梅姆林


17世纪巴洛克三杰:鲁本斯、伦勃朗、委拉士开兹、哈尔斯(陈丹青偏爱)

伦勃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俄罗斯东宫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委拉士开兹: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哈尔斯:荷兰哈勒姆(警官群像)

委拉士开兹《骑马图》草稿


《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现代派”的开山鼻祖:马蒂斯、毕加索

马蒂斯_Joy of Life(费城 Barnes Foundation)

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蒂斯画画出手大胆、色彩猛烈,比毕加索前卫得早,出名也早。

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

从此,这副斯坦因的肖像,带领毕加索走向了“现代主义绘画”最关键的突破,就是“立体主义。”

4 ) 观看笔记-局部S02

陈丹青先生真是个充满魅力的人,只要他一开口说话,仿佛世界都安静了。

E01 曼哈顿第五大道

八十年代,我和木心也经常在这里徘徊。有一次他忽然脸上很骄傲的样子,抬起头来对我说:“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E04 易县的罗汉

问题来了:一个现代中国人,领会祖宗的伟大,往往是借用了西洋人的目光。

E09 优雅的法国性

E12 所恨古人不见我

扩大了说,出国就是看清自己国家的文化;缩小了说,你要是真的热爱中国山水画,光是国内本土收藏的眼界是残缺的,你得到国外来开眼界。
十多年前我曾经弄到七八份纽约收藏的中国画高仿真卷轴,就到处去献给国内的朋友看。我记得南京油画家毛焰看完以后,闷了半晌,说了一句话。他说,“丹青啊,这是爱国主义教育。”

本期重点:董其昌

有空再复习一遍

5 ) 看见另一种可能

非常喜欢陈丹青老师给第二部的注,看见另一种可能。豆瓣对影视作品竟然没有笔记这个选项。吸取第三季第一季的经验,这次花了一整天,边看边记,当然啦,都是非常个人的笔记。

Ep1 曼哈顿第五大道

大都会美术馆,局部第二季的主场馆。也是自己至今世界四大博物馆中唯一没有造访过的一处,充满好奇和向往。

Ep2 规范与偏离

巴洛克绘画

伦勃朗 - 自画像

委拉士开兹 - 侏儒系列

雅克路易·大卫 - 拿破仑加冕图

19世纪 沙龙画家

梅索尼埃 - 弗里德兰战役

勒帕日 - 垛草,影响中国油画家

印象派画家 - 现在大众对19世纪的了解

陈丹青爱:列宾/苏里克夫

毕加索说:我不创作,我发现

Ep3 昏睡与醒来

中国文人推崇 逸品 妙品 神品

西洋 重能品 刻画 神似

德加 舞者 19世纪

卡帕内尔 维纳斯的诞生

Ep4 易县的罗汉

罗汉 Arhats 辽金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何其伟大

Ep5 离开祭坛的祭坛画

提香 维纳斯

意大利的小镇布满了蛋糕和梦境

惊喜用不着道理

睁开眼

十三四世纪,只有蜡烛光 看不清画 看不清才有神秘感

Ep6 离开寺庙的药师图

药师经变图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阎立本 吴道子

Ep7 眼前的麦田

勃鲁盖尔 群像图 / 收割者

Ep8 妩媚的暴徒

卡拉瓦乔 十七世纪

文艺复兴 杀人/逃亡/热病

秀美 美少年 爱欲 写实主义

将圣母耶稣画出微妙的人间真实感

昏暗和聚光的对比

十四五世纪,由湿壁画和蛋清画,形成一种长期的绘画的平面感,到巴洛克绘画的纵深感,天才的过度,这个天才就是卡拉瓦乔

伦勃朗的聚光拓展了卡拉瓦乔的手法

早年的明媚圣洁,终年暴徒的疲惫,一个天才怎样渐渐失去了青春的露珠和满脸红晕。

Ep9 优雅的法国性

西洋暴力 搏斗 拼杀

中国江山

普桑

德加

师承 影响 构成绘画史,要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

Ep10 凝结层的魅力

维米尔 荷兰画家 生活画

是叙述而不是艺术

沉默的神迹

绝品 一次性的 才华的意外 上帝的礼物 画家的运气

究竟磨砺的质地感,木器石器的表面 打磨遍数越多,那种晶莹 剔透 密实 留着人的手工的温度。

颜料凝结层的质地美

Ep11 白热化的羞辱

印象派的老大 马奈

不被沙龙画室选中,沉沦,被公众评论,羞辱。

巴齐耶的画室

Ep12 所恨古人不见我

中国山水画

出国,看清自己国家的文化,国内收藏的有残缺的视角

中国绘画成熟太早 五世纪到七世纪

董其昌 仿画

Ep13 郑重其事的肖像

安格尔 最后的伟大严肃的肖像画定件画家

哈尔斯 肖像画的定件王

梅姆林

十五世纪的主流 还是圣经画 三联画

木心 年代更替,作品的第一重价值消失,进入第二重价值,艺术的价值

Ep14 草稿与正稿

巴洛克三杰 委拉士开兹 伦勃朗 鲁本斯

委拉士开兹

草图:中国叫粉图

文定儿:大师的正稿不如草稿

Ep15 绘画与时间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 名人仿宋

绘画和时间的关系,中国人最懂

西洋画多数是独幅画,一个画面一个场景

绘画更长久,可以跟时间一样,可以延展

美术馆里收藏的就是层层叠叠的时间

Ep16 绘画与大众

艾略特:每当有新的经典出现,所有的经典就要动一动。

马蒂斯:艺术与大众之间,永远有鸿沟

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竞争

绘画不是懂得,而是惊喜

6 ) 有那么点尴尬

看了近几期的《局部》第二季感觉深度明显不如第一季,陈老师把空间放在大都会,主题选择规范与偏离,每一集或古或今或中或外,都有一个切入的点。但讲来讲去多是些上网能查到的陈年旧讯,或早已定论的公案。新鲜个性的东西少。我以为能不能把问题说得通透还是要和积淀有关,比如卡拉瓦乔那一集,就明显好于其它几集。看得出陈老师对这位前辈有着深深的爱,那种“落着自己爱慕的凝视”“你刚刚爱上一个人,心里不知道怎么办就会画成这样的画”,只有爱之深才会想的出来。而其它几集相对多是蜻蜓点水,讲不出许多新意。人人都知道这一屋子东西好,可究竟好在哪里呢,陈老师也没讲明白。希望剩下的几集能多些精彩,否则真有江郎才尽之嫌啦。

陈老师年少成名于《西藏组画》,随即赴美,这之后再无让人记得起的作品。当下的陈老师更多是以公共知识分子出现,评判社会,指点艺术。好在常有警世之言,追随者颇多。我想陈是享受当下在国内的境遇的,回望当年国外生活的窘迫,陈恐怕无暇顾及少年的雄心了。我以为他确实也是画不出来了,一个过于思辨、理性的人,是早已把艺术创作的血性与率真磨光了。依照陈老师今天的性情画些讽刺画倒有些可能。相比较而言,与其同时期的袁运生还在画,还能画。袁有一句话“批判性与对抗性仅仅是一种姿态,代替不了建设”。我颇以为是。

7 ) 《听说》第二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

第一季中提到的音乐专辑就不重复列了。

一说:

邓丽君《凤阳花鼓》1967年

王菲《菲靡靡之音》1995年

群星《告别的摇滚》1995年

二说:

李建复《柴拉可汗》1981年

三说:

张学友《走过1999》1999年

伍佰《树枝孤鸟》1998年

崔健《解决》1996年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994年

五条人《一些风景》2012年

四说:

姚苏蓉《今天不回家》1987年

欧阳菲菲《热情的沙漠》1986年

欧阳菲菲《雨的御堂筋》1971年

罗大佑《青春舞曲》1985年

老鹰乐队《Hotel california》1976年

张雨生《口是心非》1997年

张雨生《两伊战争》1996年

五说:

红蚂蚁《红蚂蚁合唱团1》1985年

红蚂蚁《红蚂蚁合唱团2》1993年

罗纮武《坚固柔情》1989年

刘伟仁《其实我真的想》1991年

崔健《一无所有》1989年

唐朝乐队《梦回唐朝》1992年

万能青年旅店《万能青年旅店 同名专辑》2010年

六说:

伍佰《浪人情歌》1994年

伍佰《伍佰的Live枉费青春》1995年

B.B.King《Live at the Regal》1965年

Sam cooke《One night stand》1963年

Cream《Wheels Of Fire》1998年

陈珊妮《当坏人还没变坏的晚上,在女巫店》1997年

七说:

罗大佑《家》1984年

Seeger《We Shall oevrcome》1964年

陈绮贞《吉他手》2002年

野孩子《黄河谣》2004年

小河《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2002年

舌头乐队《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2014年

李志《工体东路没有人》2009年

薛岳《灼热的生命》1991年

八说:

Snooks Eaglin《That's all right》1961年

猫王《Sunrise》1999年

Big Audio Dynamite《F-Punk》1995年

K.D.Lang《Reintarnation》2009年

The Clash《London Calling》1979年

九说:

张三李四《张三李四》2015年

十说:

五月天《第一张创作专辑》1999年

五月天《自传》2016年

袁惟仁《木吉他》2014年

黄舒骏《未来的街头》1990年

郑智化《老幺的故事》1988年

小人《小人国》2013年

十一说:

唐朝乐队《演义》1998年

十二说:

潘越云《三人展》1981年

十三说:

蔡琴《出塞曲》1979年

赵一豪《把我自己掏出来》2014年

十四说:

Bob Dylan《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1965年

十五说:

The Beatles《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年

十六说:

江玲《不要告别》1983年

刘文正《绿树花开情也来》1976年

李泰祥《自彼此遇到你》2002年

短评

我真想像陈丹青老师一样,也不上高中大学,成天美术馆泡着,然而他自己都说了,这其实是一种奢侈。

9分钟前
  • 阿席达卡
  • 力荐

凡是被承认的艺术,进了美术馆的艺术,都是过时的规范,失效的规范,轮到偏离和背叛。印象派的规范,是马蒂斯和毕加索那代人,可是马蒂斯、毕加索开创的规范,今天也早已过时了。★★★★☆

11分钟前
  • 坍塌
  • 推荐

看完易县罗汉的这一集,有一种温暖的宁静感,感觉看完许久还整沉浸在陈丹青的话里

15分钟前
  • 卓木
  • 力荐

cnm,我觉得一辈子不会出第二季的节目居然开播了!我的尖叫传遍了整个楼层!高中时候看的,明年大学都要毕业了陈丹青,一个具有隼的目光的中年男子,成功诠释了什么叫做弓起身走路都在散发魅力

17分钟前
  • 桐yin
  • 力荐

开头几集看下来甚至没有了继续追的欲望,片长缩短以及围绕着大都会做文章,确实不如第一部耐看回味了。但后面数集不再一味地嗟叹文物人才的外流无名,带领着我们认识了勃鲁盖尔、卡拉瓦乔、维米尔、毕加索、马奈的精妙超前的功夫,画的位置会随时间和新作的横空出世时不时动一动,模仿前人与超越他们的那点突破之处,凝结着艺术家的一辈子心路思考的开悟。门外汉还是不知道怎么看画,但愿意对着一幅画发愣半天,对更多的画有印象了。成就之教,在于自发。第三季要去意大利挖掘文艺复兴三杰之外的大壁画家,期待值拉满。

20分钟前
  • bird
  • 推荐

他回来了 还是那个他 听他的声音似乎即使再浮躁的心也能静

23分钟前
  • 陈小假
  • 力荐

又见面了,陈丹青。我去了圣马可修道院,坐在它的回廊里,重温了那集Angelico才去了二楼,看见那些画

28分钟前
  • 天才璐
  • 力荐

局部第一季看好几遍好像永远不会腻一样。终于盼到了第二季,无论是看丹青老师的节目还是书,治愈沉静内心。这一季带着进入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时候就很想感谢互联网发达,正因如此才可以轻松看到丹青老师讲艺术,算是当了他一个透过屏幕的假学生。好开心。不太懂艺术却很喜欢听丹青老师讲关于艺术的一切

33分钟前
  • vacuum
  • 力荐

第一集最後淚目了,不知為何

34分钟前
  • 西青
  • 力荐

每次聽到陳丹青說,原諒我的無知,我的淺薄。彷彿他就是在講,恕我直言,在座的都是垃圾。哈哈哈

38分钟前
  • ltterryli
  • 推荐

陈丹青是不是全中国最帅的男人?!是!!

39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陈丹青,你好啊。

43分钟前
  • H.B.
  • 力荐

夏天的纽约,舒服。辛苦陈老师,三晚长时间站立和长距离徒步挑战体力。希望可以一直拍下去,我们也会一直听下去。。。另外,陈老师有一双佛耳。。。

47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制作依然精良,但不如第一部惊艳。

49分钟前
  • 人土土
  • 推荐

陈老师大雅。一方面觉得高不可及,另一方面看他这些审美经验都是一点点看出来画出来的,就觉得也没那么遥远,任何技艺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往前的时候它也往前。

50分钟前
  • 57
  • 推荐

最后一集很好。陈丹青说他决定不去拜Johannes Vermeer,不敢面对那种绝对沉默的画面,看了以后会觉得自己的画只是涂鸦,没有诚意没有心肝。“假如你也画画,为了哄骗自己一直画下去,真的是少看甚至不看大师” ,1993年刘小东在纽约撞上Lucian Freud的大型回顾展,看了以后回到寓所,弄点菜喝闷酒,被问到后说,”看什么看,咱们画自个儿的画,喝点小酒,挺好的”。看什么,画自个儿的画,某种意义上的确如此,不论是做电影音乐摄影还是文字。对此番有感。

54分钟前
  • 巫眠
  • 推荐

局部第一季,丹青轻缓而笃定的声音陪我度过了那段幽暗的时光。第二季开始,居然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太久的等待使得第一集第五大道看起来难免有些草率,仿佛一个纽约客对大都会美术馆浮光掠影的导游,厚重和精辟较之第一季的惊艳差了些,毕竟第一季有着一本厚厚的纽约琐记做底子,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56分钟前
  • 裴楷
  • 力荐

陈丹青的述说是《局部》的精髓所在

60分钟前
  • 寡众.
  • 力荐

9.8/“初次来到大都会博物馆的人,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不平。”以及,走着拍效果真好

1小时前
  • Yeah明珠
  • 力荐

刚刚开始,有些失望,播出过半,渐入佳境。不求深广,重在惊喜,扩宽见闻,提升见识。眼光独到,视角新颖,废话少说,用词精妙。点到即止,意犹未尽。保留一星,给第三季。

1小时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