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着一个开殡仪馆的父亲加上母亲的早逝,女孩维达(安娜·克鲁姆斯基 Anna Chlumsky 饰)对生离死别有着自己深刻而另类的见解,同时,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无时不刻的纠缠着维达。在维达的身边, 男孩托马斯(麦考利·卡尔金 Macaulay Culkin 饰)将她的喜怒哀乐全部看在眼里,个性内向的托马斯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温柔的陪伴在女孩身边。
雪莉(杰米·李·柯蒂斯 Jamie Lee Curtis 饰)的出现让维达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她感到这个女人很可能将要分享父亲对她的独一无二的关注和爱。一次维达造成的意外中,托马斯死去了,看着心爱的人又一次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维达痛不欲生,而来自父亲和继母的安慰与教导终于让她明白了要如何珍惜生命里真正重要的东西。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小女孩好酷好有个性,她每次离开奶奶时亲吻奶奶的画面看着很暖心,慢慢的看到了她内心其实不快乐,她恐惧死亡,她不理解死亡,以及加上她以为是自己害怕了妈妈,加上父亲忽视了她内心真实的感受导致她一直都没真正开心的活着,最后托马斯的死让她自己想通了要珍惜当下。虽然剧情稍微有些不太合理,但对于如何疏导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处理失去至亲的痛以及如何对待死亡,是值得深思的。这部电影把我看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薇达晚上去握住奶奶的手去感受的时候,知道托马斯死讯后跑到医生那说自己痛到无法呼吸时,托马斯葬礼那天她和他说话时,托马斯妈妈把托马斯临死前紧紧握住的戒指还给薇达时,以及最后薇达朗诵她的诗时,都戳到了我的泪点。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着,逝去的至亲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里。
最后附上薇达的诗:
“流泪的垂柳,为什么你总是哭泣,总是皱眉,因为有天他离你而去,因为他无法停留,他曾在你的枝条上玩耍,你仍在怀念那天的快乐时光吗?他在你的树荫下找到了庇护,你相信他的笑容永远不会消失。
垂柳啊,别再哭泣,不要害怕,你以为死亡将他与你分开,但我相信他会永远在你的心里。”
我差两个月25,可是我的感知力和记忆力在严重衰退,不知道是不是生活节奏太快,睡眠质量太差的缘故!但我必须得记点什么了,怕遗忘痛苦的时候,遗忘了美好。 我8岁以前也有一个伴我左右陪我闹的人。我实在是不想回忆,太痛苦了!就算回忆起,可能也有记忆错乱之疑。我还有记忆的几件事(1)他和他堂兄脱了上衣去水库里捉鱼,我是女生。只能在岸上看着他们捉,结束后,我和他手拉手去冲石坡,我擦伤了,但我谁也没有告诉,包括他。至今我脑海里还能闪过,烈日下,我和他手拉手在水库边游走、狂奔的场景,能回忆起那时鱼腥和烂泥的味道,以及我那时的失落感——因为是女生而不能和他们一起去摸鱼。(2)我和他一起去河边捡贝壳,捡石子。无知的把电子手表浸在水里,说洗手表,哈哈哈哈… 再后来,一个酿跄,我的拖鞋飘走了,我们慌张的打捞了好久,后来无果,只能回家待骂挨打。(3)从小到大,他都打不过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他闹矛盾了,他叫了一堆男生过来,他们和我对峙了好久也不敢动手,因为没有人是我的对手。最后只剩我和他在地上扭打,谁也不服谁,但好在我们谁都不记仇,最后还是每天厮混在一起。(4)我家隔壁搬来了一伙打临工的人,他们之间,有人带着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我们三个人后来一起玩耍。当然,三个人的友谊,免不了争风吃醋,我们俩争着散发自己的人格魅力,都想争当新朋友的好伙伴,哈哈哈,里面的小细节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们不断给新朋友献殷勤,说好话,只为了证明谁能交到好朋友。(5)我一般不留在他家吃饭的。有一次,我爸妈去我外婆家了,放学回家后,只看见桌上有1块钱(那时候的泡面福满多1元一包),但没有任何纸条和传话,他们悄无声息地走了,我没有去拿那一块钱,也没有吃晚饭的打算。他看出来我被抛弃的不安和窘迫,邀我在他家吃了饭。我还记得,那次饭桌上只有他奶奶、他和我。(6)他爷爷在翻修房子的时候从二楼摔了下来,口吐白沫、神智模糊,嘴里不停的呓语。那一久,他们家有很多人进进出出,来看望他爷爷。我们就跟在看望他爷爷的队伍后面,探头看躺在床上略微抽搐的爷爷,我瞥见过他眼里的惆怅和感伤。那一段时间,他的心情很低落,我们不再玩跳石坎、躲猫猫、不再去河边游荡、不再玩过家家 、也不再去找其他小伙伴了。(7)流泪了,剩下的,下次回忆。
俩小孩坐在树下,草地繁茂,身后的湖面波光粼粼。
俩人无所事事地探讨结婚的意义,一无所知又懵懂冲动。
“我想嫁给X老师。”
“不可以。因为这样他就会给你的成绩单写A。”
小孩的友谊需要公平。他们决定放弃这个话题。沉默片刻,他们打算摸索一下亲吻的触感。
“muamuamuamuamua”俩小孩啄木鸟,大大方方又毫无感情地亲吻着自己的手臂。看起来不需要技巧,很简单。
“Enough practice” 开始实战吧。小女孩提议。
“3、2、2.5、1”小女孩没有扭捏,小心翼翼又无比坚定的数着。
“mua” 蜻蜓点水般碰了一下。
说点什么呢。俩小孩有些尴尬,有些茫然。莫名的情愫弥漫开来。
“我向美国国旗表达我的忠诚。我忠于美国民众,在上帝的指引下。。。。”小男孩站起来,直视着草地。
小女孩随之站起来,开始一起背诵,双眼直视对方,俩人均右手摸着左边的心房。童真的声音开始重叠。
94年在明珠台看到,写进了当时的日记里。算是儿时触动最大的一部电影之一。
1.观影前还以为故事主线是男孩与女孩的爱情,然而他俩从始至终只是深厚的友情,倒是有两条爱情戏支线;2.没想到这也是涉及殡葬业题材的电影,最后世事无常、生死难料的结局看得我有些伤感;3.难怪小男孩看着有些眼熟,原来是《小鬼当家》的男主角麦考利·卡尔金呀!……
童年时期的麦考利金无疑是最可爱的正太,对维达朦胧的表白感动了我。幸好,维达也答应了,否则死也不安生。
勉强及格。用散文化的少女日记感的形式,统合了很多内容。有《哈洛与慕德》的死亡游戏,有爱上语文老师的写作支线,有父亲再婚引发的焦虑,有两小无猜的异性友谊,以上每个点都可以单独做一部电影,看完这片子真是感觉赚到了,女主角演的很灵,点缀犀利台词“只跟能提升我智力水平的人打交道”、“这是亚当斯一家吗?”,女孩总要医生给她查出点什么病,参加个写作班还要旁听成年人写的肉欲诗歌,大致营造了一种人物表面傲娇但内心脆弱的反差萌,1972年的复古背景也呈现的挺好。但塞了这么多内容,导致剧本重点不明,全片节奏处理的没什么起伏
要用多大的宽容,才能理解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
When your Dad's an undertaker, your Mom's in heaven, and your Grandma's got a screw loose...it's good to have a friend who understands you. Even if he is a boy. 一对小可怜,一对小可爱。
看了有五十遍?
感觉薇达和《Flipped》里的朱莉,《Juno》里的朱诺都属于同一类型,有想法兼具勇气,富于思考和行动力,我心目中象征美国精神的女孩。看到葬礼哭得不行,有多少童真经得住死亡拷问?更何况薇达这样早熟敏感的女孩。成长真是不容易的命题。
妈蛋这电影资源真不好找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薇达在托马斯的葬礼上哭了后去找老师表白心意 让一个十一岁的女孩理解了死亡和人生 太痛苦了
以前电影频道好像放过,断续看过。如今阅完,隐隐酸楚。小女孩的心思:嫉妒愤怒暗恋偷窃自负,一一呈现。最好的朋友,却没有最好的对待和告别。面对单亲家庭的重组,最终敞开心扉,而自己也终于写出灵魂,新的开始。原声配乐大赞,两位小主角的演技直接秒杀雅各布·特伦布莱,这才叫天才小演员。 7.8
评分这么高我是没想到的,英文原名也好,中文译名也好,感觉都有点文不对题,看完电影再来看简介发现直接把整个故事都讲完了,其实就是那种很普通的美国式家庭片,单亲环境成长下的小女孩/小男孩这样的设定不算新鲜,有一个知心体贴的青梅竹马也不算啥亮点,能让人印象深刻点的除了小女孩光彩照人的颜值以外,就是那个青涩之吻了,除此之外,真的很普通。1.16
居然通过netflix的丧心病狂剧透网站……找到了这部已经忘记名字的电影……囧。。。
偷钱以及thomas死掉的细节没拍出来还是比较美好的。http://en.wikiquote.org/wiki/My_Girl_(film) 最后一首诗地址。
啊 这个小时候在中央6套看过 。。 哭了!很多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是那种结局 。。。知道我在看过仙境之桥 之后才 开始明白 T T
幕僚长萌到无可救药真的太太太可爱了,就连呆着眼睛的天然呆小鬼都比不上。而且后面怎么可以这么虐,不过好喜欢从开始到最后的曲子啊,感觉听着很舒心。看过的最好best kiss scene之一。
前半段我以为只是一部小女孩清淡微甜的成长故事,可没想会有这么一个虐心的结果。觉得用这样的一个方式让一个小女孩认识到什么是死亡似乎有些残忍?但也许这就是生命无常吧,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分离,把已经离去的所爱的人放在心里,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面对去拥抱以后的生活、继续向前走!
哭死我了,编剧怎么这么坏以这种方式把小男孩写死了呜呜呜呜,今年擦鼻涕眼泪用纸最多的一部电影。小姑娘穿衣服真好看啊,典型美式,六七十年代美国人生活真好真恬静真有钱,呜呜。还有这位未来继母,拥有着并没有身份阶级文化财富加成的原始魅力。
最初在电影频道看的原声版,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原声电影。电影频道所播放的标题《小丫头》其实更合适一些,因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只有小女孩一个人,讲述她成长到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叛逆、迷茫和焦虑等,麦考利所演的这个小男孩反而只能是配角。对于特定年代(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特定年龄段的孩子的事情,本片在这些方面展现得都是非常成功的。
一個系殯儀館大嘅古怪細路女Vada,同殯葬師父親Harry和年邁的祖母奶奶Gramoo一起同住。一日父親雇傭了一個化妝師助理Shelly,Vada瞬間感覺自己在父親生活中的地位受到了這個新女人的威脅。好彩佢身邊仲有唯一嘅一個理解佢嘅朋友Thomas J,系一個對咩都過敏,但心地善良嘅書蟲。呢個夏天對Vada嚟講系迷惘兼難忘的,父親與助理相戀,自己對老師的迷戀,生理期的到來,還有最最最痛心難忘的是Thomas J的離世,讓Vada第一次意識到友誼是多麼珍貴,生命是多麼無價的禮物,這段夏日的經歷促使她成為一個更成熟的女孩。中規中矩,節奏平淡,沒有特別的亮點,不過還是一睇無妨。
看到有人問起才想起對這部印象很深。在手臂上練習親吻的男孩女孩,和毫無心理準備的永遠失去。小姑娘竟然是Hannibal和Veep里的Anna Chlumsky,其實沒怎麼變,我特喜歡這種長相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