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软男到暖男的进化史
地勤人员福斯终于走上了他曾经仰望的登机桥,目的地:埃及,蒙哥马利第一次打败隆美尔的地方,与冰岛截然相反,那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温暖之地。
桥上的过客变成了自己,福斯臃肿肥胖的身躯在玻璃的廊桥里像一只移动的龙猫。这部写实之作有一颗金子般的卡哇伊的童心,40+的处子福斯就是这座山,他是一座沉默寡言会缓慢移动的肉山。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独特之处,应该就在于它创造性地提炼和创造了一位北欧暖男,被人狂虐却隐而不发,甚至以德报怨。你以为的侮辱和欺凌必定会导致的恶性报复逻辑在这部电影里全部落空。导演处处设置了人性的陷阱,但是对于表情痴呆患上面瘫症的福斯,这一切都伤害不了他,他就像披着人类皮囊的大白,他不是弱智就是神,对我而言,导演只差没说福斯其实是基督附体。
作为一个生活在冰岛的小人物,航空行李的搬运工,40+的年纪还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剧情往悲催里滑下去就会变成母女相爱相杀的《钢琴课》,但是,没有,福斯不小心看到了母亲和男友的性事,单身狗被狂虐,他也只是用新买的遥控汽车一阵狼奔豕突来发泄,母亲对他语气里的一点点情绪都会质疑,但这却阻挡不了他搬离他和母亲共同的公寓,然后又在女友反悔时搬了回来,母亲和他的关系似乎没那么好,也似乎没那么糟,内在的逻辑确实让人看不懂,难道导演想说福斯德母亲其实只是纸老虎?
福斯结交的女友是个15岁就离家独立的女孩,她严重缺乏安全感,第一次为了躲避暴风雪主动上了福斯的车,却口口声声说是他诱使陌生人上车,然后会不会杀了她?安全抵达后,她戏谑地说感谢不杀之恩。好好的花店工作丢了当了垃圾分拣员,却抑郁症发作了,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她一直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一旦福斯有了进一步的表现,她却开始逃避,福斯被母亲逼急了,说学跳舞跳的是前进一步,退后两步,正是他与女友从跳舞开始的这段关系贴切的描述。
福斯毫无疑问非常另类,如果剧情往通俗和搞笑里滑去,这部电影估计会拍成冰岛版的《四十岁的老处男》,但是导演的野心不止于此,就像天朝多剩女,我们却至今未能拍出一部标本化极致化的剩女问题的电影,《处子之山》提出了宅男剩男的问题,也令人信服而暖心地提供了解决的方案,虽然这方案有点过于崇高伟大,不是人人都能践行。但是电影作为造梦机,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全世界人都看颜值的时代,福斯的问题在于他太胖了,而且还秃头,颜值几乎为负,这导致了福斯非常自卑和自闭。这剧情如果往残酷和血腥里滑去,势必会拍成当晚看的另一出戏《白昼之雨》,毕竟是出过音乐国宝比约克的冰岛,此国人擅长创意,绝对不落旧窠。工友嘲笑福斯是处男,拖他进澡堂洗澡,他都忍了。奇葩工友为了补偿他,在派对上叫妓女来服务他,他慌乱之间才与他们有了肢体冲突。超强忍功是如何炼成的?片中没有交代,令人颇费思量,看这些欺凌福斯的镜头时,观众的心都是悬着的,仿佛等待着不好的事情发生,但居然,一件也没有。这种乌托邦般的没有对错是非之分的气质让人觉得更绝望,因为连反抗和报复的情绪都没有了。福斯就像一个抱枕和发泄球,情绪的拳头打在那上面,软绵绵地弹了回来,一点力量也没有。
他只有一个和他一起玩战争沙盘的好友,充满孩子气的战争沙盘是一种隐喻,福斯从来都没有长大,他一直还是一个小男孩。与工友们的格格不入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不自信,工友对他的戏弄都源自性的话题,而他越遮掩越胆怯,他们就越放肆,找到女友之后的福斯在代替女友工作的垃圾站也有工友,但因为他自己变了,工友们对他的态度也变回正常。
即使在观念开放的北欧,福斯也被邻居视同为大怪物,没有女朋友的他总是被人窥探揣测为变态狂,恋童癖,当他找到一个女人,真正地变成为一个男人,他才回归了主流的生活,变成了一个不被别人排斥的怪胎。
福斯看得非常清楚,女友比他病得更重,正是她的痛苦激发了他的潜能,他的耐心细心和卑微心全部派上了用场,那还不是爱,只是深深的怜悯,但是没想到却疗愈了自己,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窝心的暖男。当他接受了她的拒绝,却又默默完成了她的心愿的时候,他才真正爱了。
最后女友有没有跟他一起上飞机去埃及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一个软男变成了暖男。
2 ) 抱熊
谁不喜欢抱熊?特大号的一只,难过的时候把它拽过来搂紧,眼泪就被毛茸茸的吸走了,那么大一只,多少悲伤也装得下。不需要他的时候,就安静在沙发拐角里发呆。
这电影中文名字叫处子之山,翻译得有点阴损,男主角福斯又高又肥,是个肉山一样的巨型胖子兼老处男,小眼睛亮晶晶,一脸毛茸茸的大胡子,羞怯社恐,你不理他就安静,你看,多像抱熊。
四十岁还跟妈住一起,活大半辈子连姑娘的手都没摸过。这样惨绝人寰的命运,并非只因为丑,当然得承认,他长得确实不大走运,但远没有到标新立异惊天动地的程度,我认识许多比他丑得多的矮胖子,都靠个人力量娶上了媳妇,家里孩子也都是自己亲自生的。福斯的问题来自没有父亲参与的成长,和一个即依赖他又专横跋扈的妈。第一件事,让他没能学会怎么跟男人相处,第二件,让他怕女人。同龄的男同事都拿他找乐,半真半假的欺负他,男孩子们对待抱熊,都不像女孩子那么温柔,通常都是当沙包练习武打;至于怕女人,一个积攒了四十年的资深童子鸡,面对送上门的妓女,毫不犹豫一口回绝,还因为这个跟平时逆来顺受的同事翻脸,与其说坐怀不乱道德高尚,我觉得惶恐和尴尬更合理些,他怕那个妓女比怕男同事们还多。除了怕还有向往,谁能战胜荷尔蒙和多巴胺呢。
除非童话世界,女朋友是不会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的,本来以福斯自杀式单身的生活方式,别说搞对象,搞基都没什么指望,能在暴风雪之夜遇到心仪的姑娘,是因为在他妈的情人推动下出门跳舞,不对,是出门去跳舞的地方蹲守,突破自我才争取到的机会,虽然生活会给机会,但很少发生什么奇迹。风趣可爱的金发女人,爱上他这样木讷无聊喜欢听死亡金属的死宅男,就属于不会发生的奇迹。福斯继续突破自己,于是生活又给了机会,捉到女孩子抑郁发作躲在家里,悲伤绝望的女孩子,这时遇到我们又大又柔软的抱熊,一头扎进去,无所顾忌的依靠。但等到熬过悲伤,可以继续承受生活的时候,恢复理智的女孩子还是不能爱上一只抱熊,于是。。。抱熊就又被放回了属于自己的角落。
我们心地善良的大抱熊最后一次为他爱的姑娘准备了礼物,然后默默离开。
导演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不是和女孩病急乱投医将错就错的爱情大团圆。而是抱熊鼓起勇气,一个人出去寻找自己的阿拉曼战场。他准备好了,不再做一只沉默的玩具,而是像找到那次破处的舞伴一样,主动找另一个机会,但这次他不再需要别人推动了,我相信只要他愿意去找,生活的机会将一个又一个的降临。这样一条温暖的彪形大汉,总有人识货的。
成长经历定义了我们的同时,也就成了禁锢我们的牢笼,挣脱那些栅栏,生活就有新希望。
3 ) 已重置
其实这是一部充满恶意但又充满了善意的电影。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不得不说我在这部电影中能得到共鸣。我朋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属于我的vlog。”
男主福斯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寂寞独立的形象。在工作的单位被同事孤立,福斯选择的是忍气吞声。他一个人去泰国餐厅吃饭,静静地看着面前的另一副刀叉被收走(而这里埋下了一个伤人的伏笔)。过生日只收到了来自妈妈现男友送的礼物,两位长辈鼓励内向的福斯去上舞蹈课,变得开朗一些。而正是来自家人的热情,让福斯无法拒绝。
在第一次进入舞蹈教室之后,站在门口,原本内心就充满了抵触的福斯感觉没有存在感、无法融入,于是还没有上课他就离开了。躲在车里发呆的福斯切换电台恰好听到了暴雪警报,也是因为这一场风暴,让女主修芬出了场。带着黄色针织帽的修芬害怕风暴,于是摆脱福斯载她回家。这初次见面,感觉修芬看上去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因为修芬的建议,福斯决定继续参加舞蹈班。
还记得有个亮点是福斯又遇到了邻居家的小女孩。小女孩问他有没有交过女朋友、是不是处男,福斯都很诚实地回答了她。而相反的是在故事开头,面对同事的询问福斯选择了沉默。
充满恶意的电影情节不断地往本就压抑的情绪上捅刀。
福斯带着修芬一起去泰国餐厅吃饭。老板察觉到这一次来餐厅的不止福斯一个人,便送上了两碟小菜。而这在福斯先前来吃饭的每一次里都不曾发生。和修芬一起坐在车里,福斯打开好哥们儿的电台频道为修芬点歌,修芬点了桃丽巴顿的歌。福斯的好哥们儿因为福斯一反常态地没有选择点播重金属音乐而开始开玩笑,福斯窘迫地红了脸。
福斯的某同事为之前在洗澡房欺负他的事道歉,为了息事宁人这位同事邀请福斯参加聚会。福斯没有明确答应却依旧赴约。
福斯的转变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我,也最喜欢接下来发生的这一部分。
修芬突然的消失,对福斯的上门拜访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福斯被发了好人卡之后依旧想和修芬维持关系。迫使福斯直面这场聚会恶劣的本质,几位同事召妓来专门给福斯破处。而福斯不再像之前那样选择沉默,而是愤怒地打倒了这几个男人。
故事开始变得有些有些突然。修芬突然音讯全无,于是福斯突然闯入修芬的家。没有一个明确的词点出情况,但福斯明白了修芬罹患抑郁症,我也明白了修芬罹患抑郁症。
让我震惊的是,福斯他不逃避,而是留下来照顾毫无动力的修芬:给修芬的猫喂了猫粮、用吸尘器打扫了屋子,学习食谱做菜放在修芬躲藏的隔间门口。福斯甚至去帮修芬上班,认识了友好的新同事,坐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对着同事送上的啤酒发呆。也许是太久没被人友好相待了,福斯有些受宠若惊。
应该说是福斯和修芬在这段时间里相互治愈了彼此吧。修芬开始慢慢地恢复状态,和福斯平静而热烈地生活着,直到有天修芬提出想让福斯和她同居。福斯的犹豫让修芬感觉窝火。福斯考虑之后打包了东西搬进了修芬的家,修芬却又告诉福斯,她后悔了。
故事在这里开始画上句号。原本福斯约了修芬一起去埃及,在最后等待片刻之后依旧没有修芬的身影。福斯只身上了飞机,电影的最后一幕定格在福斯的微笑上。
这个微笑足以治愈前面发生的一切带来的创伤。福斯确确实实地改变了,但没有人知道在这之后他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至少看到这里,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微笑释然。这就是生活啊。
个人公众号:寇田陬吾。不做任何你需要看到的推送,就来聊聊天吧。
当时我看到电影评论里有很多人说修芬是渣女,不配和福斯在一起,说真的我的心揪了一下。在修芬和福斯的身上,我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但我更像修芬。面对陌生人时尽力表现出自己的从容开朗,却不敢跟身边的人更近一步。敏感如修芬,她不认为自己会和福斯有结果,于是她在一开始就选择了拒绝、拒绝和福斯更加亲密。当福斯不厌其烦地照顾修芬,甚至是为决心改变的她默默擦拭身体时,修芬很明确福斯是个值得依赖的人。而福斯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卸下的修芬的心墙,又因为他对同居的犹豫和抗拒,重新竖了起来。但凡有一丁点对福斯的失望,修芬似乎就能放大成更多的绝望,最终导致了在福斯搬进房子之后出现的临时脱逃——拒绝。可能是性别、观念,立场的不同,我想说,至少在我看来,修芬绝对不是在找备胎。一个习惯逃避、不敢轻易开启一段亲密关系的人,ta从来不是一个烂人,只不过是个胆小鬼。两个人相互喜欢,一个不敢去爱,一个不善表达,即使双方在这段过程中都有退让和主动。但就像最后修芬突然反悔那样,再也没有谁继续主动了。这两个内向的人就这么揣着自己的心思,离开了彼此。「他没有坚持留下来,应该没那么深爱我。」、「她又一次把我推开,我真的很累。」,修芬和福斯可能是这么想的。
我认为男女主角都属于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也就是边缘人。因为缘分相识相知,却又因为善良和内向敏感的特质,把自己包裹成一个刺猬,不敢拥抱别人。看电影的时候好像断断续续地在哭,悲观的我甚至认为福斯在将来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改变,修芬也许会孤独终老又或是早早自杀。
电影大体上都笼罩在暖色调下,却无时无刻不透着失落和冰冷。就好像你温柔对待全世界,它却不惮用最毒的尖刺攻击你一样。
4 ) 电影内外的“福斯症候群”患者
这是一部非常细腻的影片,北欧的冰岛有着和东方日本岛同样的慢条斯理和敏感细腻的情绪,两者虽然在人口、文化和地域上大相径庭,但在诸多电影中表达的人物心理情绪却非常相似——孤独、敏感、自我封闭、逃避社交等一系列的现代生活中日益加重的心理症候群问题。
影片中导演运用心理写实的拍摄手法,将手持镜头对准福斯的面部进行特写拍摄,传递出福斯极为生动微妙的情绪变化。每当场景中出现对话或环境发生变化,导演就会将主观镜头的焦点第一时间对准福斯,看看福斯对于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比如:妈妈说柯本的死亡、妈妈老伴儿的揶揄、妈妈安排的舞蹈课、舞蹈课老师的讯号、面对女朋友的邀请和拒绝、同事的玩弄和欺辱……在镜头面前,福斯的心理被直观的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心生怜悯和无比迫切的同情。影片中福斯一贯性地隐忍和逃避,让他在家人、朋友、邻居、同事面前处于被动地接受一切,对于这些“压迫”,福斯只能找他的好基友倾诉,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独处。导演让观众走进福斯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感受症候群患者的现实生活——像北欧室外的温度一样,真实,冰冷。
很早之前,日本社会调查出示一篇新闻,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因个人心理问题宅居在家中,他们惧怕公共场合、逃避社交,不去上班,不与亲人往来,只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一切外界活动。而后,这一部分人群因为心理病症日益加重,出现生计问题致使放弃生命,几周后尸体腐烂发臭被发现早已死在家中,身边堆满垃圾,有收尸工作者专门处理他们的身后事。这是另一版本的《处子之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是一个可悲的社会现象,但这些问题患者在我们周围不难看到。当下高速运转的城市中,技术和信息的爆炸使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接收不同的信息变奏,致使我们的平时被信息隔离,应对的仅仅是换取收入的工作,亲人的代沟,公司的压榨,就连最亲密的人也在“变化”中渐渐疏远,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未受到过如此大的挑战。
福斯仅仅是这类症候群的其中一种,症状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他平时情绪上的具体表现。作为症候群患者,这些人情绪敏感,缺少理解和关怀,更别说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这些人因自身性格的不完善而承担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独自承受来自外界对自身心灵上的鞭打。而真实生活中,问题的严重程度远比福斯身上来得深刻,这就是频繁出现卧轨、跳楼、报复普通市民等新闻事件。大部分人没有迈出这一步,原因并不是症状不够严重,而是像福斯一样在生活中选择继续承受和隐忍。在工作和生活面前,这些心理症状被无情地摆在现代生活的案板上,任其被拍打、拍打、拍打!最终导致日本宅居人群和上述新闻事件的悲剧。
症候群患者心脆弱的另一面,是超于常人的领悟力与专业能力,他们能体察到常人难以发觉的感受。一些特殊的领域对症候群患者倾心有加,比如饲养员,驯兽师,义务工作站,自然植物标本采集……他们更喜欢与小朋友相处,喜欢动物,也喜欢创作、手工和艺术影像。看完影片后,查找到了导演的资料,照片上他是一个亲切的胖子。和预想的一样,导演、编剧是同一个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真实表现出导演和编剧共同熟悉的那个群体。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导演生活的真实写照。很难想象导演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哪些挫折,他在拍摄这部影片时亦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影片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被挤压后治愈了自己、治愈了观众的福斯。
那么,身边的这一类人真的被我们温柔以待过吗?
5 ) 管你曾经跨过多少山和大海,最后还得哭在处子之山脚下
是不是开场就说自己是一个大龄女青年,会显得我是一个实在的小编?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多大?告诉你们实话,反正我不到2m³。
《处子之山》男主角Fusi每日都是以同样的早餐开头,每天都会按部就班机场上班,每周都会去同一家泰国餐厅,在闲暇时间用心呵护自己的爱好。在很多人眼里这生活充满规律,但规律也带来了单调。更何况其他画面颜色都是冷灰冷灰,如电影中的季节,漫漫冬日,毫无生机。<图片1>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代,我们渴望长大的那一天。当我们长大以后,(以为我要说开始怀念孩童时代?我偏不!这都是套路。)<图片2>
不是怀念,是无能无力。原本天真以为很多事长大以后就会解决掉。现在回头看,这想法是多么navie!生活不是一个清晰明了的数学题,也非命题作文一般指明方向,它怎么说来着?What a fucking life。
中年Fusi就是一个典例。总是一个人,或在雪地玩模型,或在室内摆兵布阵,哪怕是做着和体型外表极不相符的机器维修,也都是通过框中景来呈现。在B站上,每每出现类似场景,都会冒出几句弹幕“看的心酸”。我也会这样,会连着又冒出好几个词,孤独,心酸,沉默等等。同时还会联想到这是不是众人眼中的自己?——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随着年纪增加这种感觉只会越发加重,用矫情患者的词就是“尴尬癌”“社交障碍”,最要命的是,我们都也不想去改变。
<图片3>
大概Fusi也是这样想,”我不想去变”。所以在被问到“你认为你是怪物吗?”“不,我不认为。”我只是肥胖而大龄,未结婚又未恋爱,仅仅是想做个安静的不是很美的男子就要被称为怪物?苍天啊大地啊,请你睁开眼,看看这世界多可怜。
几十年不变的生活是种慢性毒品,会让你对同事间的嘲讽和过分的玩笑变得麻痹。这种刺激来的再汹涌,都是平静处之,不信你看浴室里的Fusi, 你看《百元之恋》里被强奸后的安藤樱。也正是因为如此,若不是家里人的撺掇,再怎么有魅力有趣味的舞蹈课也不会比宅还能让Fusi更感兴趣。在那些只想守住自己的麦田做个不被打搅的守望者看来,能在这种心境下迈出脚步的人才是真•勇者。
<图片4>
Fusi迈出的这一步,特值得我给他朋友圈好好点赞。遇到的姑娘更像是一种光,点亮了Fusi单调世界。<图片5>
这种感觉就是《百元之恋》里安藤樱看到拳击手
<图片6>
就是《玛格丽特的午后》大鼻子被文学魅力戳中心窝。
<图片7>
所以,心里那股子劲,特想发出来。
<图片8>
这可能也是我这种大龄青年看此类电影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不是故事感人,也不是电影励志,是这90+分钟的时间里有人帮着说出了你的内心,简直不哭不是中年人!
淡扯的有点远了。我这是写电影的文。
下面发布一则安利提示:请在观看《处子之山》的时候多关注下女主角,别因为大量Fusi个人solo,而忽略了这位终日压抑又自暴自弃的姑娘(感觉也是大龄全球会员部高级会员)。相比Fusi的表面淡定,她更像《失常》中的人生,找不到出口却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关爱大龄,人人有责。烦请广大同胞看完此片后,多请请周围的大龄朋友吃吃饭,多点肉少说话,不要动不动问些当事人也不知道答案的事。
记得初中写作文时候,老师教的第一技巧就是开门见山(本文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第二技巧是首尾呼应, 所以很想用改过的一句台词来结尾,真希望在今后更大的年纪岁月里,我会有资本说,老娘也曾燃烧过。就像Fusi一样,哪怕只去埃及一次也好。
======================================================================
荒腔走板坚持原创,字正腔圆谢绝山寨
腹诽者联盟微信公众号FFZLM2015
6 ) 我的寂寞不需要你懂,更不需要谁来拯救
寂寞,相信是所有人都切身体会过的。你看不到它,也抓不住它,它是无形却又切实存在的。在深夜空旷无人的街道上,在一个人百无聊赖的星期天,甚至在沸腾欢呼的人群里,我们总能感受到寂寞的存在。
《处子之山》,就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寂寞演绎法。
《Fúsi》是一部冰岛电影,提到冰岛,最先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北欧岛国?极地风景?还是那位领着同性夫人访华,美丽精干的冰岛前总理?
不论哪个画面,都给冰岛这个国家增添了神秘的、自由的浪漫主义色彩,让人心生向往。
<图片1>
影片的男主角的名字就叫Fúsi(福斯),作为一个冰岛人,他倒是既不神秘也不浪漫,他是一个年过不惑的机场搬运工,每天都过着机场和家里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让我们给Fúsi的人设提炼关键字:大叔、胖子、死宅,单身狗。
他集合了大龄单身狗的所有特征,不修边幅、少言寡语、呆板无趣……哦,对了,要再加一条,至今还和妈妈住在一起。
Fúsi活了这么久只有两大爱好:1、和唯一的好基友一起玩二战沙盘模型; 2、独自一人开车到湖边,坐在车里边看风景边听重金属音乐,点歌频率之高连电台小哥都记得他和他的喜好。
<图片2>
他用善良保护自己,用沉默回应质疑。似乎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他,似乎没有什么能真正入侵他的世界。
那,对外界如此木然的他,会感到寂寞吗?——是的,他会。
在经常去的泰国餐馆里,看到餐桌对面摆放的无人使用的餐具时,他感觉到了。
<图片3>
不被理解,无人倾诉,永远是一个人……很寂寞。
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常会想,习惯了一个人的Fúsi为何会突然对另一个个体产生想要了解和相处的兴趣,大概就是因为斯约芬那像向日葵一样的笑容吧,让他不自觉的想要接近,想为她做点改变。木讷的他居然会为她点抒情浪漫的歌曲,美国乡村音乐常青树Dolly Parton演唱的,《河流中的小岛》。
当一切看起来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时,电影却不愿意满足观众对大团圆结局的期待。现实是每个人都必然有他的苦恼,即使表面看起来很阳光的人也不例外。
而当斯约芬终于走出抑郁,他们共同度过的甜蜜的一晚。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粉红色的窗帘洒在两个人身上,这一刻,Fúsi觉得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
<图片4>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然而”。
斯约芬对Fúsi的感情并不是爱情,而是人在脆弱时会选择依赖身边人的惯性。Fúsi那样温暖无害,不求回报,她依赖他、感激他,但并不爱他。我们的男主角就这样戏剧性地刚把行李放下,又再次搬起行李离开。
但他没有责怪她,而是给了她一个一如往常的、有牛奶气味的,热烘烘的拥抱。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觉得Fúsi太笨,被人当成备胎还付出这么多。其实,他不仅是在帮助别人,同样是在帮助自己。他在斯约芬身上找到了救赎,是对自己之前封闭灵魂的一种救赎。现在的他,终于可以敞开心扉,拥抱这个世界了。
乘上驶向外面世界的航班,Fúsi终于露出了笑容。
<图片5>
到此,《处子之山》这部电影就结束了。整部电影的基调都很安静,背景音乐和台词相较其他剧情电影来说很少,尤其男主角Fúsi更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因此,我们能在这样安静的背景下听到Fúsi的呼吸声和咀嚼声,角色行动时衣料的摩擦声、甚至能听到在户外哈气冻结的声响……
没有荡气回肠和热泪盈眶,有的只是淡淡的感动,以及审视人生的感悟。就是如此平淡安静的日常,如此平凡无声的男主,在四十几岁的高龄找到了自我,开始愿意面对外界,愿意接受他人,愿意去争取自己真正想要的。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达格·卡利生于法国巴黎,3岁跟随父母来到冰岛定居。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里常常同时呈现出北欧的冷冽与西欧的浪漫,两种元素结合成一种奇妙的美感——冷淡却又有源源不断暖意渗出。
推荐同样是他编剧导演的另一部高分冰岛电影《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如果说《处子之山》讲的是孤独中年改变的故事,那么《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就是讲孤独少年的成长之旅,混合了伤感与乐观,达格·卡利本人的风格在本片中显露无疑。
<图片6>
达格·卡利要表达的始终不是寂寞和感伤,他想通过电影告诉观众,寂寞从来不是别人能帮助战胜的,只要你想,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是充实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希冀的。
屏幕前的你们,是否也同样被触动,准备出门走走,去遇见你的斯约芬呢?
最后,上帝保佑单身狗!
7 ) 被丑陋肉身封印的灵魂
(文/杨时旸)
在一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里,肥胖和丑陋几乎成为了对一个人最严厉的判决。作为人类,我们其实根本无法真的忽略肉身,直接抵达灵魂。有时,美好的灵魂被困在一具不忍直视的肉身之中,这衍生出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剧性。
这部安静的《处子之山》描述了这种深入骨髓的悲哀与孤独。福斯是一个相貌丑陋的胖子,在机场地勤部门做行李搬运工,年届不惑,从未有过女友,仍和妈妈住在一起,为数不多的爱好就是摆弄二战战场沙盘模型和听重金属音乐。他几乎没有朋友,一两个保持着社交的人都是由于这些怪癖般的爱好所联接。他善良,胆怯,不敢与人有眼神交汇,与人说话时永远低着头。所以,他被工友们捉弄,嘲讽,被质问到底是不是处男。而在郁闷的生活之中,他遭遇了一段猝不及防的爱情,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人和他走到了一起,他本以为自己和对方可以互相拯救彼此,但最终却发现,事情并未如愿以偿。
作为一部冰岛电影,《处子之山》的各个细节都自然而然地渗透出那种北欧特有的寒意与疏离气质,冷寒的意境和这个孤独的故事相互加持。开场的一个镜头非常漂亮地奠定了导演的野心。俯拍之下,空荡荡的机场跑道上,运送行李的车缓慢地绕圈而过,无声无息,光线清冽地洒在地面上。从日常生活的俗常场景中提炼情绪,是一种独特的功力,在北欧的很多电影中,这一点都非常精到。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所有状景都是人物心理图谱的倒影。
福斯给自己买了一辆遥控小汽车,在楼下的空地上顶着风,孤独地操控,对于他来说,现实生活是他无法撼动和掌控的,他能掌握的,以及他所喜欢的,都是属于孩童式或者青春期的幼稚东西。比如那个二战的沙盘,比如这辆玩具汽车,比如他和那个午夜电台DJ之间点歌的默契,他摆布着那些小兵人,遥控着那辆小汽车,他从电台里听到一首自己喜欢的,可以发泄情绪的歌,这就是他生活乐趣的全部,一切都是与“物”有关,物不会伤害他,但人或许更可怕。他为二战的战役复盘着排兵布阵,但却对自己的真实人生毫无办法。
福斯本人就是个孤立的象征,所有人都把他视作怪物。他的善意只能被邻居的孩子理解,他陪伴那个孤独的小姑娘,但被她的父亲怀疑是恋童癖,而他邂逅的那段爱情,最初他茫然无措,后来被他视作救命稻草。这次翻转很有趣,最初,是那个女人引领着他,一点点让他明白,恋爱是怎样一种关系,又应该怎样相处,而很快,他就发现了对方的问题,当女人陷入抑郁不可自拔的时候,福斯成为了老师,他为她做早饭,替她去上班,帮助她走出阴霾。两个“病人”却意外成为了对方的医生。
那段感情经历着波折,他们有过亲密,也有过疏离,后来,女人觉得这个肥胖的男人值得信任,让他搬来与自己同住,但最后,却又改变了主意。但是,即便如此,她也仍然拯救了那个男人,让他终于迈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让他明白,真实世界里的人情世故到底会有多少暖意和变故,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面对这一切。他们之间的情感起伏,其实就是正常男女的情感线索变化,只不过,放置于两个异类的身上,让一切显得有一种弥散性的悲情。但这种悲情最终散去,让福斯洞悉了真实世界。
电影的后半部分显示了一种微妙的变化,福斯有了女友之后,一切都在改观,他替那个女人去垃圾站工作,那里的同事远比机场的那几个捉弄他的人善良得多,他们请他一起到酒吧喝酒、看球,像对待一个普通的哥们。他的女友像一个支点,把他从原本陷落的逼仄生活中撬动了出来,让他看到这个世界虽然千疮百孔,但也值得潜入其中经历一次。
最终,他独自一人在飞往国外的飞机上绽放出了笑意。那是电影中,福斯难以见到的笑意,一改以往的呆滞。他走出了原生家庭,走出了封闭的内心,那笑容几乎是最治愈系的一个表情。
8 ) FIFF16丨DAY3《处子之山》:绝对孤独,却又绝对美丽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处子之山》,下面请看前线寂寞“怪人”们努力跳出自身圈子的评价了!
赵小毯:
克制隐忍却巧巧与电影的孤独相伴随。
曲有误:
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悲哀的是我还没有这么善良。
耐观影-Xavier:
孤独的最终是更深的孤独,此时好希望能出现好莱坞式不真实的结局,最终还是我多虑了。
非有想非无想:
生活终究是回到了原处,孤独也是兜兜转转如影随形,不过还是有些什么不一样的了,还是照进了光。
热可可加盐:
北欧独有的萧瑟疏离和男主温存的善意相互映衬,刻画了一个局外人逐渐走出自己comfort zone的暖心故事——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鲍勃粥:
人物时而是主动态时而是被动态,两者的转化边界略有模糊。地貌的测绘是准确和到位的,空荡的机场跑道区与虚拟的二战战场相得益彰,呈现一种荒凉。行为略显空泛,在情感被文本和神态双重压抑之后,表达出的信息略少。“玩具”的性别和年龄对比也不失为一处不错的设计,但是整体感弱了些,不同的桥段之间缺乏融合或糅合。
迷幻松饼:
“让你看到肥宅真是不好意思,我会马上离开。” 主角为了不让女垃圾工因为抑郁症丢掉工作,帮她值班,遇到了几位对他很好的垃圾分拣工同事,把他从机场霸凌中拉了出来。救赎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救赎自己。我看的时候很紧张,总是害怕剧情有很大的反转,时不时看进度条,还好最后结局还算温馨。这部电影真符合我对冰岛的印象,寒冷,阳光不足,是一个孕育重金属和宅男的好地方。
欧.尹:
刻画肥宅人群心境,表面上是两个失意之人路过对方的生活,彼此慰藉,为对方带来色彩,其实是抵抗外界评判,实现自我内心的开阔与洒脱。人们常竖起尊重个体偏好的大旗,却总是自觉忽略“拒绝社交”本只是一种选择而非困境。钟情派对醉酒的人无法理解为何有人宁愿独自读书观影,听到你的解释他们也许会表面平静,可内心或已有优越感作祟。至于本片,私以为相当工整且凝炼,配乐甚佳,只是似乎缺少些真正震撼的或视角独特的点。
布谷卟咕:
没有出过国的机场地勤胖胖,和垃圾站工作想要开花店的抑郁女,在暴风雪天相遇后,在恶劣天气想起彼此,寻求另一个人的温暖。爱情线里几乎无缺点的暖男设定让故事意味不明。看似讲了胖胖遇到的各种社会不公:被当成流氓,被说和妈妈关系有问题,被同事捉弄,虽然电影否认了这些偏见,但他如何宣泄情欲,愤怒,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感觉从头到尾就没有真正代入过这个圣人角色。节奏缓慢,故事发展很多都可以预期到,当故事真的按照猜想发展时加深了所谓的致郁性。也许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看的时候所自动接受并不会去反抗的恶?
子夜无人:
所有人物情绪端口延伸出来的共振都实实在在拍打到了心上,这是关于一个小心翼翼的卑微灵魂,他的身体宽大肥硕,在人群中无处躲藏,但他的自我意识小得像一粒掉在脸上就找不到的芝麻,他恨不得自己的存在感就可以像这粒芝麻,悄无声息地隐遁于世。最动人的细节是他人生中也许第一次有机会与异性共处一室,结果他却下车打起电话,向电台点起一支情歌,填满了他与对方的狭窄空间,所有不能言说的浪漫、不能释放的温柔、不能传递的心酸、不能吞咽的孤独尽在其中。生活中所有来过的希望像床头的台灯,亮了又灭,哪怕最后没人作伴,那个温暖的、有阳光的地方,他还是想要去看一看。
#FIFF16#无人知晓单元第3日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三星半。还不错的冰岛小温暖,前情后续请不要太在意。两个“孤独感”的镜头:1. 另一套餐具特写 2. 起雾地勤车窗外,廊桥中即将踏上行程的憧憧人影 // “你难道不值得追一个比得忧郁症的垃圾工更好的人吗?”
冰岛人的可爱,是大部分人类已放弃的可爱。
到哪里找到整整一部电影里所有的那么不好看的演员,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模一样!
去一个温暖的地方 仍旧还是一个人。。
一副餐具的越南米粉,阿拉曼战役和芭比过家家,咖啡红茶不如牛奶,炸鱼排,塑料花,一个人的埃及旅行……再多的善良也只能换来寂寞孤独和一句“对不起”,这个世界对肥宅太残忍 :(
中年宅男的冰雪苦恋。男友力已经快满了吧?可惜我们始终活在一个看脸的世界...
有人说这是个可怜的肥宅苦涩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你觉得肥宅苦涩,其实他只是孤独,他的生活坚定单纯有充足的爱好精神世界不知道多丰富。这是个有关温暖的故事,姑娘的出现不仅破了他的处,给了他爱,而且引领他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勇于改变,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并且是心甘情愿的。这种改变对宅男非常重要,所以温暖的弗希送给姑娘一个花店我都觉得可以理解。
温暖善良而又男友力十足的胖阿宅,孤独冷冽犹如冰岛暴风雪,内心火热却像埃及的太阳。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等飞机时看的,后来却完全遗忘晚点三小时的事情。节奏确实比较沉闷缓慢,但却与整体片子风格非常吻合。一个隐藏在丑陋皮囊下的美丽灵魂,可惜的是,在这个“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愿意了解灵魂的美丽,而又多么唾弃皮囊的丑陋。福斯不是悲悯的圣人,他只是一个凡人。敬温柔相待。
4.5 感同身受.觉得Fusi其实是个沟通高手,他能清晰表达需求,而非闭嘴自责再怪别人伤害自己.这点我要尽力做到.一个自足之人拥有爱好,保持自尊,不伤害.不评价.是极高的境界.正常人不能容忍他的“不同”,同化不了就迁怒,或许是出于对他纯粹人生的嫉妒.他爱她,便已让他有所得.她留给他的勇气就是最好的礼物.
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愿意坐在他对面拿起餐具的女孩,他躲在车外面在广播里为她点歌但却不知道她能从广播中听到他羞赧的对话,他可以不理会嘲讽与欺凌,唯独愿意为她做出尝试,作一个对自己都未履行过的积极乐观的人,真希望这么善良的单身汉能够收获幸福,可我能做的却只有提心吊胆,并最终面对一个悲伤的结局
好像他巨大的身躯也会挤占生存空间似的,小伙子们捉弄他,家长们让孩子远离他,女人们不愿亲近他,最了解他的竟然是一个从未谋面的电台主持人。但从头至尾,他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昭示着他有一个纯净如婴儿的灵魂。在这个面容姣好和善于交际是一种政治正确的时代,那些孤独而柔软的人,你们好吗?
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后的自己。他的生活有绚烂暖色,但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冰冷走过。
独居五年,颇能感同身受。会半夜起来坐在地上玩手办,会在朝阳升起时弹一只曲子,也会自言自语喝着小酒随着电影大喜大悲。多少人自诩孤独,其实只是浅薄的寂寞和时不时的无聊。而孤独患者和抑郁症患者互相给予了对方久未谋面的太阳和月亮。
1. 愿每个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2. 看北欧人的生活虽然外在环境很冷寂,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能够相互温暖的。3.配乐经过深思熟虑的。
并不是一部爱情喜剧,甚至也不算是一个爱情故事,就一个冰岛暖男如何踏入人生的春天,讲的是一个男人的成长。这个故事既不虐,也不自怨自艾,福斯像上帝一样,用他那广阔的胸襟承受一切,顶得住一切变故,无论遇到什么,都可以让现状散发出浓浓的暖意,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福斯就是上帝。★★★☆
世俗意义上的loser,宗教意义上的圣人。
弹幕里都在说太过于讨好别人是一种悲哀,不如有点脾气得好,哪怕那是坏脾气。我觉得不对,福斯不是在讨好所有人,而是在救赎所有人,包括他的母亲、捉弄他的青年、邻居小女孩还有那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垃圾工,他们才是真正的悲哀者,福斯不是
我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男朋友,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