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花之武者

剧情片日本2006

主演:冈田准一  宫泽理惠  浅野忠信  古田新太  香川照之  

导演:是枝裕和

 剧照

花之武者 剧照 NO.1花之武者 剧照 NO.2花之武者 剧照 NO.3花之武者 剧照 NO.4花之武者 剧照 NO.5花之武者 剧照 NO.6花之武者 剧照 NO.13花之武者 剧照 NO.14花之武者 剧照 NO.15花之武者 剧照 NO.16花之武者 剧照 NO.17花之武者 剧照 NO.18花之武者 剧照 NO.19花之武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大约三百年前的元禄十五年(1702年),第五代将军网吉实行安民政策,百姓生活平稳。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冈田准一饰)为了寻找杀父仇人金泽十兵卫(浅野忠信饰)远离家乡,从信州来到了江户。但他剑术差矣,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报仇。
  宗左卫门在一间破旧的小屋中落脚,开了家小私塾糊口度日,宗左卫门对住在对门的美貌寡妇纱枝(宫泽理惠饰)情愫暗生。后来宗左找到了金泽,然而仇人已经放下了杀人的刀,与妻儿过着普通的日子,宗左开始思考复仇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边,赤穗藩的武士来到这一带潜伏,伺机为含冤切腹的领主报仇。都是为了复仇的他们,会得到什么结局呢?

 长篇影评

 1 ) 《花之武者》:全新的时代剧,全新的是枝裕和

十年前,凭借一部《幻之光》,初次执导电影长片的是枝裕和出现在世界电影人面前,在那之后的另外三部电影作品,《下一站,天国》、《距离》、《无人知晓》,无一不是在讨论现代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与社会的现实境况,然而,就在世界影迷为是枝裕和的独特手法追捧至极时,保持这种风格近十年未变的他,突然峰回路转,竟然拍摄出了一部轻松幽默的时代剧作为自己的第五部电影导演作品,人们惊讶之时,恐怕心中还有一丝丝期待。

细看是枝裕和的前四部作品,影片中总洋溢着纪录片的模式,《下一站,天国》中镜头平放于桌面,一个访问者接着一个访问者慢慢的叙述自己的故事,这与纪录片方式无异,拍摄时几乎不使用人工灯光,而都依赖自然光,尤其是《距离》中摄影机跟随主角们进入森林中一起寻找被废弃的小屋,此时天几乎全黑了,而观众一点其他的光也看不到,较少的台词,加上有时镜头平静的出奇,总是给人以一种沉闷之感,在《幻之光》中观众似乎已经完全感觉到冬日海风的冷,甚至画面大多缺少艺术美感,似乎导演从来都不追求这样的感觉,还有很多镜头都使用手提摄影机,看似简直是随机拍摄下来的,影片主要颜色基调常常即单一又灰沉,在《无人知晓》中总是半黑的灰色夜晚,若是接受不了的观众,恐怕早已昏睡过去。然而,就在《花之武者》的正片刚刚开始时,我们就已经听到了欢快的乡村音乐,以往的影片中是连一般的音乐都少得可怜,然而随之而来的镜头,是一张刚睡醒的傻傻的脸,明显的幽默曲调,这不仅是一部时代剧,还是一部喜剧,难道是枝裕和已经转型了?

在堪称经典的时代剧中,影片的主角大多是武士,无论是因拍时代剧而成名世界的黑泽明,还是有剑戟片大师称号的冈本喜八,在他们的时代剧电影中的武士,大多是勇敢无比拥有着超高剑术的英雄人物,要么可以以死相报自己的主公,要么就愿意抛弃妻儿而去战斗,无论是讲述战国时代,还是讲述江户时代,武士的精神一直没有从影片中消失。历史上的元禄年间,47名赤穗武士为死去的藩主复仇,后来切腹自杀的故事,“忠臣藏”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早在18世纪,被改编为戏剧大获成功,到了电影产生以后,又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牧野省三、衣笠贞之助、沟口健二、稻垣浩等都拍摄过“忠臣藏”,至今,这个故事已有八十过次被拍成电影。而今,是枝裕和的《花之武者》中的主角,是一个不仅剑术极烂,而且胆小怕事,打架时要么被打伤得严重,要么干脆就逃跑,整天只会在房中教小孩子读书写字,却一直抱有为父报仇之心的年轻武士,而且“忠臣藏”的故事也被穿插了进来,这样的故事是不同寻常的故事,这样的电影是不同寻常的电影。

影片依托的背景,是幕府第五代将军纲吉统治时期,当时的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期才一百年,第三代将军在位时期,家光完成了锁国政策,并且大面积屠杀基督教徒,德川家的统治在战国结束后被巩固了下来,大量武士没有了工作沦为浪人,民间百姓的生活平静无风,亦或者说是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当时的纲吉不理政事,只是一心沉醉于传统歌舞的情调之中,身无子嗣,听信了法师的片面之言,就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生物怜悯令”,命令全国上下都要爱护犬类,制造了历史的大笑话,《花之武者》的故事就发生在一边是传统的忠臣藏,一边是狗变成神,两者中间的一条破败的民家小巷里。

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为了寻找杀父仇人来到江户城,然而三年过去了,仇人依然没有找到,他只得住在破烂的小屋中,每天教孩子们写字,前额的头发也已经太久没有刮过了,而某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仇人,就在他拔剑的那一刻,他突然开始对复仇与武士精神产生了怀疑,在贫穷而又快乐的邻居的影响下,最终他用爱代替了仇恨。

可以说这是一部复仇片,影片中有“忠臣藏”的复仇,也有宗左的复仇,导演的立场放在了在宗左的邻居纱枝身上,她的丈夫被复仇者所杀,但她并未让自己的儿子将来也变成一个复仇者,她认为即使杀了仇人也不会让死者感到欣慰,而活着的人的一生也会被复仇所害。宗左是一个剑术不佳的人,但他心想复仇,他觉得即使未能杀死仇人,被仇人杀死了,也算是为父亲尽了复仇之力,而他的这一正统思想,却遭来了邻居们滑稽的反对,因为无论是多么无知多么贫穷的人都会知道生存是最美好的,这种反“樱花之死”的传统武士道情结,也被纱枝打破了,武士之死正如樱花在盛开时的飘落,然而樱花的飘落仅仅只是为了来年能够更美丽的绽放。宗左是被感化了,同时他又感化了一个赤穗武士,在进攻之夜离开了其他武士,而只为能够活在这世上,与家人在一起,有时间教儿子做草鞋。一个人为了能像武士般的死去而拥有武士之名,并使其儿子同样拥有武士的地位,这样用生命换来一个名分,哪如与家人平淡地度过一生幸福?

虽然宗左并没有死,但影片仍有另外46名武士的死,是枝裕和的片子往往缺少不了死亡,《幻之光》中自杀的前夫,《下一站,天国》就是一部全是死人的片子,《距离》中发生的中毒事件以及邪教成员集体自杀事件,而《无人知晓》中妹妹的意外死亡更加能取得人们的同情心,从这些死亡中来看,是枝裕和越来越给观众以希望,由小小的幻之光到冈田准一的微笑,完全是对未来生活的肯定。

 2 ) 复仇是一门最好的生意

       最近都在刷是枝欲和的电影,上午看完《幻之光》,想着是枝欲和的风格果然是如此地沉郁、克制,探讨的主题总是如此沉重。正如B站上一个网友的评论所说:“是枝欲和的电影看得懂会治愈,看不懂会致郁”,深以为然。然而,当我晚上点开《花之武者》的时候,就被完全不一样的画风所吸引,片头欢乐的配乐还一度让我以为打开的方式不对,有其他的视频背景音乱入了,结果全片看完收获还是不小。当然像我这样的脸盲看到演职员表上有冈田准一和浅野忠信的时候,又再次小小地激动了一把,心想难怪这几个武士都这么帅,尽管生活在贫民区,可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清秀气质散发出来。
       本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讲述了大约三百年前的元禄十五年(1702年),第五代将军网吉实行安民政策,百姓生活平稳。年轻的武士青木宗左卫门(冈田准一饰)为了寻找杀父仇人金泽十兵卫(浅野忠信饰)远离家乡,从信州来到了江户。但他剑术差矣,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报仇。 宗左卫门在一间破旧的小屋中落脚,开了家小私塾糊口度日,宗左卫门对住在对门的美貌寡妇纱枝(宫泽理惠饰)情愫暗生。后来宗左找到了金泽,然而仇人已经放下了杀人的刀,与妻儿过着普通的日子,宗左开始思考复仇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边,赤穗藩的武士来到这一带潜伏,伺机为含冤切腹的领主报仇。全片围绕复仇这一主题展开,有意思的是,片中出现了两次“扮演”的假复仇戏。一段是为了庆祝某个节日,宗左和纱枝母子正在对峙,结果被真正的来自赤穗藩的武士看到了,于是宗左被武士们追着逃跑了。从这里开始,喜剧氛围越来越浓,虽然他们依然在一本正经地探讨复仇的计划,但武士片中本该有的死亡的阴冷气息渐渐消失了。还有一段是接近片尾的时候,宗左为了给家里的族人一个交代,拉上邻居们上演了一出并未真正发生的复仇戏,成功地化解了宗左的尴尬和两个家族间的世仇。
     在我心里,无论国产武侠片还是武士片,复仇是这些类型片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对仇恨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不同的影片类型。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港产武侠片里,一直注重强调的是复仇的正义性,有些影片直接以“报仇”“等词为标题。而复仇往往与另一个名词”救赎“相对应,在武侠片/武士片的设定里,冤冤相报是一个无解的环,要中止仇杀,只有两种方法:要么复仇者放弃复仇,如本片中的宗左;要么是仇家良心发现,自动赎罪(这往往涉及到下一代之间的纠葛),如《哀》。记得笔者曾经问过李行导演,为什么一部讲述复仇的故事要命名为”哀“,一般来说复仇成功后尽管不是太喜,但是也不至于太哀。李行导演回答说”片中主角的复仇使命完成了,但是喜欢的人也失去了,无事可做了,难道不哀吗?“细思导演的话,果然在理。
     在本片中,是枝欲和想要告诉观众的其实还是他心中一直坚信的一个信念吧,那就是:生活要有意义,如果一直背负着仇恨活着,享受不了下围棋、读书写字的乐趣,那样的人生岂不是比傅红雪更悲惨?所以,当影片最后武士吉右尴尬地离开贫民区的时候,纱枝说了一句:“他终于可以教他儿子编草鞋了”。在这位女性的眼中,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或许这正也是导演的态度:生活中固然有仇恨,但是活下去更需要勇气。所以当看似愚蠢的贫民制造出各种带着“复仇”烙印的糕点出售,并将武士的居住地作为“旅游区”,同时高声宣称“复仇是门好生意”的时候,我相信观众会心一笑之后看到的是隐藏在荒唐幻觉背后的真实。毕竟,活着/填饱肚子最重要。忽然明白《幻之光》里女主角由美子一直苦苦寻找前夫的死亡原因时,其丈夫对她说的那句话:当在还是漂流觉得孤单的时候,就会看到一束来自远方的光,召唤他回家。其实,那一束光何尝不是生之光呢?只有对生活还有一丝丝眷恋,就该勇敢地走下去。失去虽然是注定,但是向前看,珍惜现在和未来未尝不是更大的幸福。

 3 ) 父亲教的东西

花よりもなほ-2006
看的第三部是枝裕和。港译的字幕真的非常生动,在微博上请教了迈克,原来真的是他的翻译。
看完后连着几天,脑袋里都时不时唱起那欢快的旋律。

跟“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相比,这部“武士片”或者真的太欢乐了。
我们记忆里的武士片应该是冈本喜八、小林正树那样的吧。严肃、沉重,一定要有姿势有实际。怎么会是这样孱弱的懵懂如花少年?
而复仇又最终变成一部戏中戏。
更可恶的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竟然是“屎”。大便施肥卖出粮食可以买来食物;连绵的下雨天两个便秘的老者相遇相爱……

他们在树下赏樱花,有人说武士应当以樱花的方式谢世,看着樱花飘落,竟是最不堪的一个人说出了最有哲理的说话:樱花优雅坠落,只因知道明年还会再开。
又是花见。见花。花下见人。
大家看着樱花之逝,却是说着笑话。

武士要复仇。起初这是一个寻找仇人的游戏,他们四处寻找。当有一天冈田被加濑打败,他径直去了仇人的屋外。其实仇人早早便在那里,只是自己技艺太差。
再者,一次次拔刀,沉重的刀,感觉到的是生命的重量。
连小鸟这么轻微的生命,其逝尚哀。

寡妇家的小正太,告诉冈田自己父亲的画像其实在抽屉里,他找出来交给冈田。冈田才看到,原来宫泽每晚看的其实是仇人的画像。而她却从未告诉儿子。
复仇,最终成了冈田、宫泽、正太他们演的赏花戏。

再者,当赤穗藩的武士跑去复仇。雪地夜里,他们中的一人寺岛突然停下,蹲低,纳鞋。只因他突然想起“还没教儿子纳鞋”。
某夜,寺岛跟冈田下棋,冈田突然问“是谁教你下棋的”, 寺岛说“只是因为下棋可以增加武士气质,自学的”。冈田突然说“以前一直觉得父亲只教了自己剑术,这时才突然想起来,父亲还教了自己下棋,在自己还是很小的时候。”
这一刻,突然,便是连续了是枝裕和的电影主题,这是关于“父亲教的东西”的电影。
“步履不停”是是枝对妈妈的回忆,而这里,便是对父亲的回忆了。
有时我也会忘记,究竟父母给自己了什么。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他们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他们教我们各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教我们各种娱乐方式、教我们对待这世间的一切的方式。
是爱还是恨,是复仇还是原谅,是剑术还有下棋,还有对生命的热爱,腼腆也好、无能也好,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究竟是否父母期待的方式?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便会慢慢突然领悟,原来好多东西,早已被父母偷偷种下美丽的种子,只是不定能意识到那些根源。

这么欢快的电影,每每想起“父亲教的东西”,便禁不住流泪。也正是这样一个另类的武士片,是枝裕和描绘的依然是平凡生活中最普通的哲理,长屋中贫穷的人们不断前进的方式和动力。
还有人说这是最不喜欢的是枝的一部电影吗?或者只是因为他们看的不是迈克翻译的抵死有趣的字幕,又或者只是因为他们不屑父亲教的东西吧。

 4 ) 该做一朵怎样的花

同时拿到了两部片子,《花之武者》和《忠臣藏1/47》,于是一口气看完。很妙的是,这两部片子描写的是发生在同一个年份的故事,主题都关于武士的复仇,甚至连人物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忠臣藏1/47》是2001年富士电视台推出的三集电视剧,其中大牌云集,木村拓哉、佐藤浩市、深津绘里、妻夫木聪、堤真一、松隆子,决定了正统时代剧的基调。电视剧讲述的是幕府时代一群武士为冤死的主公报仇雪恨的故事。当时的皇室为了答谢幕府的春节贺礼,派遣钦差大臣到江户回礼,幕府方面派了赤穗城城主浅野内匠头负责接待钦差。浅野因讨厌行贿,疏于向礼宾司进贡讨教款待礼节。阴险贪婪的礼宾司吉良上野介因此怀恨在心,处处阻挠浅野。元禄14 年(1701年)3月14日,受尽侮辱的浅野在江户城“松之走廊”发生拔刀事件,将吉良刺伤。论法,打架双方都应受罚,而将军德川纲吉判吉良上野介无罪,命浅野内匠头切腹自尽,封地被没收。他的家臣变成了浪人。以浅野家的家臣大石内藏助为首的47个浪人历尽磨难,终于在一年后的12月14日杀了吉良上野介,而后自首也被判切腹自尽,以死向幕府的不公正判决抗争。这47个浪人后来被称为“赤穗47义士”。

故事从木村扮演的男一号中山安兵卫扬名出道开始,他为救义父孤身斩敌十八人,一夜间从寂寂无名的浪人成为人人仰慕的大英雄。但他为人直率清高,拒绝了贪官礼宾司吉良的重金收买,在堀部弥兵卫的诚恳请求下却甘愿入赘,改名堀部安兵卫,为赤穗城城主浅野内匠头效力。在浅野怨死后,他一直想要暗杀吉良为主公报仇,却遭到接管浅野家的大石的一再阻拦。大石仍旧怀抱着可以复兴浅野家的愿望而按兵不动,并假装沉迷酒色让对方放松警惕。直到一年后明确复兴无望才召集过去的部下一起讨伐吉良。此时300家臣已经剩下不足50人。连堀部的好友高田都因生活贫困被卖给别人做养子,不愿再为过去的主公牺牲性命。高田对他说,“从前我也像你一样以为自己可以为主公报仇连命也不要,可是后来我落魄得连饭也吃不饱,每天只想着吃饱睡暖,反而觉得活着是件好事。”堀部为此非常伤心失望,痛揍了他一顿。堀部的妻子不想他做无谓的牺牲,而他却认定作为武士应该光荣地死去而不该苟且偷生。为了坚定信念,他休了妻子。在临行前的那天早晨,妻子特地送来了腌萝卜。他嚼着她亲手做的腌萝卜说,“当初说自己活着生不如死是错的,现在嚼着你的萝卜发出的声音就是我还活着的最好证明。”

在大雪纷飞之夜,一行47人冲进吉良府邸,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混战,终于血刃仇敌。第二天清晨,提着仇人首级踏雪归来的勇士们再次受到人们的拥戴,洗脱了“呆子浪人”的耻辱。堀部在路边看到羞愧得抬不起头的高田,他说,“我现在明白了活着远比死去艰辛,所以你不需要愧疚,应该挺起胸膛活下去。当我临死的时候,突然发现活着是多么美好。”最终,他们为壮举付出全体切腹自杀的惨痛代价。作为有荣誉感的武士,他们对此早有觉悟。但为了一个死去的人,牺牲活生生的47条命是否值得,成了一个有时代局限的问题。
 

《花之武者》是是枝裕和在2005年拍的新片。不知是故意还是凑巧,他选用了《忠臣藏1/47》里扮演大石那个很弱很菜鸟却甘愿随父亲舍身取义的长子来担当本片男主角。我一直觉得V6的冈田准一长得尖嘴猴腮又很缺乏个性,没想到做古装扮相却非常英俊,成了个颓废儒雅的武士。《忠臣藏1/47》里的他描着细眉毛,脸刮得溜光水滑,简直是判若两人。看来化妆造型的作用真是巨大。
 
他演一个年轻武士青木宗左卫门,为寻杀父仇人金泽十兵卫从信州来到了江户。眼看着钱袋渐空,却依然没有仇家的下落。宗左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在窝棚区落脚,开了家小私塾糊口度日。这个村子里的人多以捡垃圾为生,每天在淤泥里打滚,在社会最底层艰难挣扎。他与宫泽里惠演的美貌寡妇纱枝互相爱慕,但斯文的宗左却羞于表达。纱枝的7岁独子近之助就在宗左的私塾上学,宗左十分疼爱他。

如果按正统大河剧的推理看,故事的发展就是英俊武士宗左手刃杀父仇人,带着纱枝和近之助远走高飞。可是,实际上宗左的剑术非常烂,当受人欺负的近之助向他求教时,他却告诉他,“父亲嘱咐过我,不能在剑道馆外打架。”这个英俊武士更像个迂腐的文人,导致他用生搬硬套来的剑术对付窝棚区小混混的流氓打法时毫不奏效,被暴扁一顿丢进茅房,在近之助和众人面前大大出丑。后来,他终于找到了隐姓埋名过起平凡生活的仇人金泽,埋伏在仇家门外伺机偷袭却因为紧张过度自己绊倒,灰溜溜地逃跑。

尽管是这样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落魄武士,却得到了纱枝和近之助母子的宽容和青睐。纱枝喜欢的正是他的与世无争,而近之助喜欢的则是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看来,宗左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一起逛夏季庙会,就像幸福的一家人。宗左向纱枝倾诉无法报仇的苦闷,善良的纱枝开导他,生活不应该只剩下仇恨。他在庙会遇上了携着妻小的金泽。浅野忠信扮演的金泽左脸带着一块难看的红印,但仍不掩风度,一副大隐隐于世的侠者气派。宗左看着他们温馨和美的一幕,心中千回百转。
 
赤穗藩的武士来到宗左居住的地方潜伏,伺机为含冤切腹的领主浅野报仇。却被村民们当成了演出戏剧的题材。纱枝和近之助在演出中扮演替丈夫和父亲报仇的母子,碰巧路过三个弄假成真的武士,非要拔刀相助。扮演仇人的宗左一路仓皇逃窜才得以躲过追杀。
 
宗左的叔父来看他,带他回乡参加父亲的忌日。整个家族对他三年来的无所作为都非常轻蔑,同胞兄弟说他跟江户的贫民住久了丧失斗志,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鲜花不让他给父亲扫墓。但生性不羁的叔父安慰他应该享受生活。

纱枝说丈夫在儿子两岁时死于肺炎,她一直瞒着儿子。实际上,近之助早就知道父亲死了,但他怕母亲担忧,也假装不知。他还把自认为的父亲画像给宗左看,说母亲经常在深夜里偷看,其实,那是母亲收藏的杀夫仇人的画像,一个赤穗藩武士。宗左在知道了这一切之后,深受触动。原来并非只有自己背负着沉重的仇恨,连柔弱的寡妇都在默不做声地背负着。

将宗左打败的小混混遇到了过去的恋人,她原本是个妓女,现在嫁给了这里的地主。他们原本生于殷实之家,青梅竹马自小就有婚约,十五年前遭仇家灭门,男孩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流浪生涯,女孩走投无路只能出卖肉体。十五年来,两人仍旧彼此相爱,无奈现实残酷,有情人难成眷属。似乎在幕府时期的日本,人人都有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而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宗左在黑夜里找到金泽,不是为了报仇,而是劝他让儿子到自己的私塾念书,以德报怨。

赤穗藩的武士们终于决定在14日展开复仇行动,可是在行动之前,一个同宗左谈话感悟出生命可贵的武士临阵脱逃。

刻薄的地主要将拖欠租金的住户赶走。于是,租户们想了一条妙计,导演一出复仇戏。一群人跑进官府声称宗左已经手刃杀父仇人。由傻子吉敏假扮死去的金泽,纱枝和近之助扮成金泽的妻儿。纱枝更借此机会说出心中一直想对近之助说的话。她说,“我们不要去恨杀害你父亲的仇人。你父亲死了,难道只留下仇恨给我们吗?我们不应该活在仇恨里,应该把它化成动力,好好地活下去。”母子俩抱头痛哭的一幕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宗左领回来官府发的赏金解决了大家的房租。将你死我活的复仇变成解决温饱的复仇,这是只属于市井小民的智慧,不谈荣誉和理想,却超级实惠。

正在此时,又传出赤穗藩武士大仇得报的消息,一时间人们都沉浸于复仇的热潮中。地主和租户借机推出“复仇甜点”,在市场上热销。英勇赴死的47 武士若是看到这样的场面一定会觉得受侮辱吧,但这是没法子的事,各人有各人的生存之道。那个临阵脱逃的武士,决定照顾就义的队友们的家人。
 
《忠臣藏1/47》和《花之武者》,一部描写上层贵族的忠义情仇,一部描写下层草民的喜怒哀乐,各执相左的观点,合在一起却让我看到了1702 年日本社会的全貌。在这个世界上,确实要有人去实现理想,而现实不也需要托付给另一些人去承担吗?选择怎样的生死都是各人的自由,人生本就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正像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樱花只在盛开时飘落。也正像傻子吉敏说的,樱花是因为知道明年会再开才会毫不犹豫地飘落啊。虽知人生美好却仍旧为大义赴死的人们,同虽知人生艰辛却仍旧为自己努力生活的人们,都是了不起的花。日本人很喜欢用“一生悬命”这个词,意为很拼命地做某事。那么,不论“一生悬命”地活着,还是“一生悬命”地赴死,都是种优良状态。日本人常说,只开一天的花在美的程度上并不逊色于可以开很久的花。那么反过来,可以开很久的花在美的程度上也并不逊色于只开一天的花咯!在盛开时就飘落的樱花诚然值得敬佩,那些在时光中坚韧地等待着褪尽颜色枯萎凋落的花也很值得爱怜。只有各种各样的花都存在于世,才有了整个世界。到底要做哪一朵花,每个人在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5 ) 不错

今年日本片子还少,看着有古装戏的,我就挑了一部。我发现日本女人穿起和服就是漂亮,气质优雅举止大方。怎么着就过渡到现在我一想起日本女人就想起AV女郎床上虚假的叫床声呢?

  

里面女人穿了紫色的和服,别提多美了,妆化的淡淡的,与樱花一样清淡却让人过目不忘。笑起来矜持内敛,走起路来脚步轻盈和菜菜子“美女与野兽”里一下下捶桌子大叫八嘎形成鲜明对比。“东京爱情故事”中礼美到延续了传统审美,可惜塑造了那么不知深浅的人物形象,留下千古骂名。小雪在“最后的武士”里面尽显温柔,只是带了些悲凉,有顺从天命的嫌疑。看来,我期待快乐的日本女人,单纯美丽善良的日本女人。想想,这是我衡量女人的标准尺度吧。

  

片子自然还是讲武士了。日本人拍武士跟我们拍武侠差不多,都是个情节,只是这片子是讲一个最终放弃了复仇的武士,安心过田园生活,给孩子教书“一无是处”的武士。片子很幽默,大家笑声不断,发现韩国人的幽默还是有不少日本人的影子。大家都是亚洲人,互相借鉴吧。

 6 ) 无聊的开始和越来越好的中段和让人微笑的结尾

如楼上的老兄
开始却是有点混乱,几乎看不明白
所幸从冈田交小孩打架开始,节奏渐渐紧凑起来
剧情的转折也让人开始期待
到了期待已久的浅野兄出现,一切终于沿着"明丽"的节奏走下去

最有张力的一段,个人觉得是地主小妾雨夜来找浪人的那段对手戏
值得回味

片子最后是在明快的颜色和配乐中,
到这个时候我终于庆幸没有在开头因为混乱实在看不下去而删掉

(顺便赞一下配乐,不太懂音乐,只是觉得是“混搭”,很不错)

 7 ) 《花之武者》

这是是枝裕和执导的第五部电影。2006年上映。这部电影不如他执导的其它影片那么出彩,把背景也放在了18世纪的幕府时代。不过一如既往,仍然展现了是枝裕和对于生与死这个主题的关注。

讲的是武士宗左替父报仇的故事。宗左稍会剑道,本质上只是个白面书生。父亲在与人打斗中身亡。为了遵从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家族的荣誉,他到伊豆去寻仇,也真的找到了仇人,可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纠结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古老的命题中。最后他选择的是和哈姆莱特相反的做法。与之相对的另外一条主线是一位领主被一个老头所杀,这个领主的粉丝团也在谋划为领主报仇。结果是趁夜晚出奇兵杀了那个老头,随后这46个人统统切腹。

武士道精神是从十世纪起便流行于日本武士阶层的一种道德规范。犹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都是为贵族服务和献身的。所不同的是骑士精神没有那么死心眼。武士道尊崇八个字,按重要性排名为:名,忠,勇,义,礼,诚,克,仁。意思是名誉最重要,正义不正义就无所谓了。到了幕府晚期,武士道精神逐渐走向衰亡。如影片中的人物所说:“武士既不种田也不卖货,武士的存在就是活着、索取。还有在战争中杀戮。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武士却还在,他们就是麻烦的根源。”实际上,所谓武士道精神对当权者来说,一直是维护统治的一种精神工具。连年的战乱,需要有这么一批人为他们充当炮灰,夺取和维护政权。对武士来说,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武士道提倡“对死的觉悟”,淡然面对死亡,轻视生命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本来到了影片中所处的1702年,武士道精神已经衰微,可到了二战时期,又死灰复燃。于是有了无数的切腹自杀行为和“神风特攻队”,尽显疯狂。也体现了日本民族那种原始的愚蠢思维。

影片中详尽的刻画了宗左对于复仇的思考。他犹豫不定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剑道技不如人,也不是由于临场发挥的紧张,而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武士道精神中所宣扬的死后那个世界的不可知。他的家族中,族长、叔叔和兄弟不断的催促他去复仇,告诉他:“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武士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而他自己对这种血腥的“风采”毫无兴趣。影片中的族长满怀深情的教导他:“宗族给你的月俸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此时,宗左略感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族长:“月俸?”马上镜头转向了那些虔诚念经的亲戚们。可见在当时的复仇行动中,也有不少的潜规则。宗左的月俸不知道叫哪位丧失信仰的亲人拿去中饱私囊了。这更增加了宗左对于复仇行动的怀疑。

宗左喜爱围棋、喜欢养鸟,喜欢孩子。暗恋着一位寡妇。他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和村民们一起演戏、洗井。这些都表明着她对生命的热爱。当他养的鸟被猫咬死后,他和孩子新之助一起埋葬了那只小鸟。新之助问他:“宗左君,你说,你的鸟会变成怎么样呢?它会一直埋在地下吗?又冷又黑,它肯定是不喜欢的。不知道我爸爸在下面怎么样了?”宗左安慰新之助说:“我们来祈祷吧。你爸爸能温暖的待在某个地方。”他由鸟想到了人,甚至想起了他并不那么仇恨的仇人。又想到了自己。一方面,他要遵从长辈的遗训,尊重传统的观念,维护家族和个人的荣誉,而这种荣誉感对于当时的所有人都是无比重要的,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这种毫无价值的复仇感到厌恶,并怀疑死后的“人生”将是怎样的。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对话,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说出了编导想说的话。

宗左说:“我希望至少要死得像个武士,像樱花那样高洁。”

旁边的村民马上找补了一句:“我想樱花之所以会散得这么美,是因为来年会再开。”

是啊,樱花散落之后还会再开,人死之后剩下的就是一片虚无。永生的极乐世界只存在于宗教的教义中,至少当代科学还未能确凿证明另一个供人投胎的宇宙的存在。伊豆这个贫穷的山村,尽管人们衣衫褴褛,尽管自己家的纸拉门破败不堪很难打开,尽管周围都是些不识字的村民,可这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有自己心中的所爱,有生活的寄托。为什么要为了那个不可知的世界,为了无限循环的血亲复仇轻轻的断送自己的生命呢?最后宗左利用了自己的机智,巧妙的处理了这个难题。如那个寡妇所说“我们各自都有对待仇恨的方式”。还算圆满。

另一条线索中,那些疲于奔命的武士们同样生活在忐忑不安中,每日纠结于荣誉和对死亡的恐惧中。甚至把村民的演戏也看成“嘲笑我们神圣的复仇”。神圣的结果是46个人杀一个老头,并不得不依次切腹。他们的死马上为那个地主抓住了商机,感到“复仇有益于生意”。造出了此次行动的衍生产品“复仇馒头”。使得这种神圣变成了可笑的闹剧。

我想,是枝裕和的本意就是否定那种荒唐的武士道精神。

我喜爱的寺岛进扮演那个临阵脱逃的武士,一如既往的出色。

影片的音乐是欢快的,恰如其分的渲染了影片的喜剧效果。画面也很美,再现了十八世纪日本乡村的景象,犹如一幅淡淡的浮世绘。

本人评分:7.0。

 短评

不敢相信是枝裕和的电影也会让我如此不喜欢。

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卡司都是爱啊~香川大叔大好!凸额你的额头太抢镜了

8分钟前
  • 阿鲁鲁~
  • 推荐

冈田准一 ,浅野忠信,宫泽理惠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落个英雄的名声,还不如放弃仇恨做个普普通通的人活下去。

14分钟前
  • 王大大
  • 推荐

恶搞片??角色选得太失败了,冈田准一和宫泽理惠火花为0,加濑亮和夏川结衣火花为-100。真正的看点在香川照之、古田新太等一干大叔配角~

18分钟前
  • 豆牙丸助
  • 较差

感谢老高。

20分钟前
  • 展世邦
  • 推荐

置景,服装,以及注视感

25分钟前
  • 圈圈
  • 还行

反类型武士片。略囧。是枝裕和还是专心拍生活类的好,时代剧也是披着武士的外衣而已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没的说。

33分钟前
  • 乌鸫
  • 推荐

2007年5月6日

34分钟前
  • 司岱朴
  • 还行

7。看完才发现是是枝裕和的,难怪前面有点闷,后面很好看,哈哈,你们看不下去了吧(PS:再一次觉得眼熟但没有认出浅野忠信,几多变)

37分钟前
  • 溪 上
  • 还行

小人物的幸福生活,是枝裕和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平淡中见温情

39分钟前
  • chains
  • 力荐

如果写篇影评的话,题目应该叫做“别闹了,是枝裕和!”看片过程中不时得停下来笑一会儿,所谓“没有英雄的时代剧”,搞笑程度不亚于北野武,深刻程度甚至更胜一筹。主场景是江户时代贫民窟,服装置景大赞。剧作一流(尤其矛盾结局方式)。虽然影像或者题材都不算是枝裕和的调调,但是节奏不会错。

4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雖然歡快得令人開心,但是不免覺得是枝裕和太過現代和解構主義。與傳統價值的踫撞收不到皆大歡喜的結局,所謂“借古諷今”浮于表面,立場更是岌岌,有點四不像的尷尬....爲什麽非要向古典回望不可?我始終覺得《幻之光》乃是枝最佳出路也

46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应该是我最不喜欢的是枝裕和的作品了,看睡过去了,比较无聊。

51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小小贫民窟

52分钟前
  • 忏聒
  • 力荐

20061030 1230 bc

53分钟前
  • 公園仔
  • 推荐

我不喜欢主角克服弱点,保护家庭及拯救世界这类的情节,反而很想描述英雄不存在、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脏汗的世界突然展现的美丽瞬间。这种时刻需要并非咬紧牙关的硬气,二十可以得到他人协助的弱点不是么?欠缺并非只是弱点,还包含可能性,能够这样想的话,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会因为不完美儿变得丰富起来。——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

55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被武士道束缚的武士。为了自己的意志快乐生活的贫民。冈田准一这部演得不错。

56分钟前
  • 阿泽
  • 还行

原来四只君也拍过肥皂电视剧,还是古装喜剧呢。

5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