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1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2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3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4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5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6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13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14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15 牛郎血泪美人恩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胡格(杰森·罗巴兹 Jason Robards 饰)遭到了信赖的朋友塔格里(L·Q·琼斯 L.Q. Jones 饰)和布温(斯特罗瑟·马丁 Strother Martin 饰)的背叛,身无分文险些丧命。在一片荒漠之中,胡格意外的发现了一处水源,于是,他打起了卖水的主意。
  牧师约书亚(大卫·沃纳 David Warner 饰)指责胡格不应该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于是胡格前往附近的小镇,将这片地买了下来,紧接着,他又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当地的银行家投资兴建旅店。与此同时,胡格邂逅了被小镇上的居民居住出镇的妓女西堤(斯黛拉·斯蒂文斯 Stella Stevens 饰),胡格收留了她,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长篇影评

1 ) 在哪里跌倒就死在哪里

1.英雄不问出处,流氓别问岁数。
胡格被奸诈的同伙遗弃在荒漠中,没有了水和食物,死神正步步逼近。但他不服,他要逃出这里等待报仇。上帝读懂了他的意思,给他一个渗水的泥坑。于是,一个荒漠饮水驿站架空而生。

2.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拼,却在这里插上了自己的国旗。
这个价值2.5美元的泉属于他,在这里他就是王。拥有了水,就拥有了一切。这里埋葬了不守规矩的人,也即将埋葬仇人。

3.他属于这片土地,给他伤痛,给他希望,却也无法离开。
牧师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他勾引别人的老婆。冒充上帝的使者,离开这里去“救赎”。
胡格却把希迪当淑女对待。他守在这里养鸡抓蛇,像极了一个本分农夫。
希迪一心要离开,去寻求更好的人生。
胡格选择留着这里,完成着上帝的任务。

4.三年的等待
仇人一见,分外眼红。
躲进沙坑,伺机而动。
小蛇一出,谁与争锋。
一枪一个,使命完成。

5.被碾死在时代的车轮下,告别黄土。
?????????????????
(欢迎补充)

2 ) 这样的人是乐观的


这个西部片和我惯见的有很大不同,因为他没有复仇(虽然里面也有个复仇)自我成长等等元素。

西部片要么讲马要么讲女人,要么讲枪,但这一切怎么来的呢?劫富济贫还是坑蒙拐骗呢?

劳动,投资和经营。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牛仔用2美元50美分买了两亩地,然后又去银行要了50美元的投资,于是他拥有了驿站,他能够挖出水还是一种动物属性,但把水用来出售便是一个生意人了,一如他敏感地意识到起初不愿马来拉就意味着用来为邮车提供水源的驿站价值不大了。

他颇像老人与海里的那句名言:不要想自己没有的东西,要想怎么善于用你手中的东西。他计算着一切,所以会脱口而出:那是因为你也没有像我收钱。

里面的女人是一个妓女,的确,她收钱,但她的歌声和持家是不出售的,她的笑容也许也不完全是标价的,他和她寻找的是彼此的暖,尊重,和扶持,所以最后会在一起,但最后所以也无所谓是不是在一起,她的美很惊人,因为那是那么多皱纹凑起来的。


报仇的部分我不喜欢,对那种人渣该更心狠手辣一点,但从角色的性格逻辑而言的确该那样。我想,这就是不意气用事的地方,电影的人物有自己的生命。

里面那个传教士够损友的,最后他开来了摩托车不由令人想到他的确算是嬉皮士的前辈了。

这个电影的节奏很奇怪,我总觉得我会昏昏欲睡的,但很有味道地看到最后,自然不是因为那些“野味”和如此洗涤的杯盘桌凳,我还是喜欢那种生命力,再恶劣的环境,再没有希望的明天,但不妨碍当下活得非常滋润。

这样的人是乐观的,也是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3 ) 像贝壳一样柔软

《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凯博•胡格之歌,但通行的中文译名却相当强悍,带着一股艳情地方戏的味道。
一开场,一只戈壁上的蜥蜴,被枪打得四处飞溅,血肉模糊,好像还是那个被称作“血腥萨姆”的导演的作风,荒凉的沙漠,赤裸的暴力,能者生存的西部,诗意是粗犷血色的,道德和法制是模糊的,英雄是孤独的,但其间流窜的兄弟意气,又足以让人醉笑陪公三万场,死生许之。萨姆•派金帕开了暴力美学之滥觞,在刀光剑影的西部世界,驰骋于英雄和魔鬼之间。
但在《牛郎血泪美人恩》中,他却柔软下来,除了刚开始被打死的蜥蜴,几乎再看不到什么血腥镜头,随处可见的竟然是温情、幽默、浪漫。主人公凯博被遗弃在沙漠之中,朝着远去的同伴们吼“叫我胆小鬼,让我渴死在这里,还把这些编成歌唱!”,在烈日下对着天空商量“从昨天开始已经没有水了,上帝,有点口渴了,我想我已经提出来了,阿门”,短短几分钟间,弥漫着不动声色的喜剧风格。
一曲悠扬的《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多格画面中凯博在沙漠中跋涉,同时出片头字幕。濒死时,他却奇迹般地找到了水源,存活了下来。他买下这两英亩土地,建造起围栏、房屋,在荒漠间创造出一个小小的绿色王国,靠提供水和食物给过往旅人获得财富。
影片开始,他就决意等待加害过他的同伴,再到结尾,他们架着马车来到这片水源,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复仇主题在叙事上形成了一个圆环,而一开始他挖坑、捕蛇这些细节,也都被呼应进复仇行动中。但影片中间,却充满了大片不一样的景色,把复仇冲得淡而又淡,几乎让人想不起来。希迪带来的柔情蜜意,牧师借“救赎”之名挥发的淫荡,荒漠上缓缓升起的星条旗,不时出现的吉他曲,莽莽西部的面目如此柔和。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中的希迪,裸粉色系的衣服,极窄的腰身,金色长发在阳光下泛光,笑起来有如凯风自南来,在沙漠小镇中散发着红粉之气。镜头这时,却在凯博的视线和她的胸部之间轮番切换,用滑稽冲突着这种美。他第二次见她,是在妓院房间,洗浴交谈,她说受够了沙漠,要前往大城市旧金山,这个胸部丰满的金发女郎,在镜头下极其性感。摇摆的曲线里,导演显然深谙轻解罗衫之中蕴含的情色滋味。
到了牧师勾引别人妻子的场景,依旧散发着这种滋味,他一面宣扬上帝的意旨,宣称带给苦难的人们以安慰,一面将手游走在她的臀部,拥抱亲吻,缓缓解开她背后的一排纽扣,伸进她的衣服里。情色气氛中,又因为他那关于上帝的布道,他的胆小和紧张,而充满滑稽意味,让人忍俊不禁。调侃了宗教,觉醒了本能人性,这种人性在后来牧师微笑着,认真说起“上帝是多么智慧和美丽,给女人胸部”时显得格外美好。
希迪骑着马,来到了沙漠,来到了凯博泉。唱着《Butterfly Mornin's》,红色条纹衬衫,蓝底碎花窗帘,窗外天空高远,她做饭,清洁,捡鸡蛋,像一个真正的主妇一样。他们做爱,在简陋的房间吃床上早餐,在黄沙地上的浴桶中洗澡,一切正浪漫地不行时,远处驶来马车,赤裸的希迪慌张地从桶中跳出来,轻松的快剪,转成了夸张的喜剧气氛。
导演似乎特别中意将风格这样融合,浪漫中有滑稽,粗粝中散发着柔情。凯博身上有西部拓荒者的典型气质,坚忍不拔,充满勇气和尊严。他不能离开这片沙漠,就算希迪用尽她的温柔也不行,他对待她就像一个真正的淑女,也非常珍惜这种在广袤沙漠中可以令孤独消退的爱情,但他不会跟她一起离开,前往城市。在这里,他拥有双手创造出来的家园,等待着他的仇人。希迪劝说他报复不会有好结果,不如忘记,他回答着“有些事是一个人不会忘记的”时,帽檐下坚毅沧桑的脸,像极了所有那些西部英雄。很多个星空下,面对人生的荒芜,他常常是柔软的,会在希迪提起要离开时,垂下眼睛说“我已经习惯你做的食物和一切了”,但这种像贝壳的柔软,外面呈现的是坚硬,是不妥协,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去等待重新赢回尊严,赢回自己的那套准则,那些猎猎西风下,一个男人无比看重的东西。
希迪走了,牧师也走了,他终于等来仇人,他们试图偷盗他的钱财,却被困在大沙坑里。他拿枪逼迫他们脱光衣服,向山那边跑,其中一人缓缓拿起枪,终被他射死。但对剩下的一个人,他还是没有开枪,纵观全片,他总是在电光火石之间才开枪杀人,出于对生命的自卫,不暴力,不嗜血。复仇算是完成了,确实,它不在于仇人的死亡,而在于某些失去的东西的赢回。
乘着汽车回来的希迪,盛装之下华丽优雅,开着摩托车、戴着墨镜的牧师,简直一副嬉皮士的样子,对着他进行临终祷告。他死在意外后退的车轮下,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个他第一次看到的汽车,带着象征意味。也只能这样结尾,日落黄沙之下的,自然之子,怎么能离开这片土地。城市始终在他的世界之外。暂时收敛起苍凉不仁,抛弃了血腥和暴力,萨姆•派金帕刻画的依旧是人性,有着多个的棱面,就像牧师最后的祷告里说的,他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上帝,他是一个人,一个男人。
凯博•胡格,如此令人着迷,他诞生于荒野,在贫瘠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王国,最后走进时间的长河,眠于这片他终身抗争、热爱的沙漠。长夜清永,其中的一个夜晚他大概从来不曾忘怀,我也是。幽蓝的天空,烟囱里冒着烟,月亮在云层间穿行,沙地上她赤脚而来,睡裙涨满了风。他抬头看着她,充满忧伤,两人牵着手慢慢地走,风很大,吹得她的睡裙像一张帆,似乎即将远去。她出现在你面前,然后和你擦身而过,眼前只有广阔的沙漠,亘古不变更。

4 ) 社会进步与人性善变

凯博.胡格被伙伴塔哥特和布温出卖抢走了水和马,留在沙漠,找到了泉水,碰到了牧师约华和他成了朋友,从约华那他知道去申请土地证。在镇子上碰到妓女希迪并相爱了,他等了3年要像两个仇人报仇终于等来了,他杀死了恶劣的塔哥特放了跟随者布温,收留了他。然后看见了汽车,希迪也从纽约回来,因为丈夫死于床上,大概是精尽人亡。他决定一起去奥尔良,但汽车意外撞向布温,他救了布温却自己被汽车压到,然后安然死了。其他人都走了,留下孤独的泉水。希迪胸部好大,身材很好。

5 ) 喜剧爱情西部片

佩金法说这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部影片,可惜票房和口碑都很差,他抱怨道,你们都说我以前的片子太血腥,我拍了一部爱情片,却没人看。。。

每次提及这片子,我就想起cable给stella在荒漠里洗澡的那场戏,Stella 撅着个屁股卧一大澡盆里,cable给她擦澡,她摇臀摆胯,他唱着歌。我直接将那女人脑补成一只白色小绵羊,或者一条乖巧的大狗吧,这样就顺眼了。一贯挂着厌女症的佩金法在本片中以他理解的疼爱女人的方式卖弄起自己的温柔和浪漫,效果却及其喜剧。就算他是诚心诚意在这部影片里要赞美这位妓女小姐的,也一点不会减轻对他蔑视女性的批判,stella难道不是典型的男性注视下的女性形象吗,还记得cable拿着刚贷款来的100美金去找stella,stella穿着紧身内衣,她解开内裤上绣的红心,慢慢露出底层绣的自己的名字,此时镜头里的stella彻头彻尾一个玩物而已。

大多数西部片里的女性形象象征着家庭,温暖,食物,宁静,即便是妓女的角色也是以通情达理慷慨相助的红粉知己的形象而出现。而这部影片里,佩金法可没给女人留一点恭维。其实并不是要从女权的角度来评论这部影片,当年和现在都不会有多少女性会被他真的激怒,只不过这部影片里对女性形象的处理让人印象深刻,我看过的所有西部片里最可爱的sex doll。

佩金法说这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部影片,我觉得肯定不是,那不过是他发牢骚或者撒娇嫌没人去看这部电影。相比之下当然《日落黄沙》更当之无愧,

6 ) 还原你一个真实的西部

一个牛仔,赖以生存的枪、马、水被强取豪夺,他将怎样在荒漠演绎一段传奇?这故事的开头让人想起元代词人马致远那句著名的“断肠人在天涯”。戈壁中,饥旱交迫的老牛仔胡格正在捕食蜥蜴,不想自己却成了两个无赖——塔戈特和布温的猎物。被抢走全部家当还被羞辱一番,他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无助。烈日下,胡格孤独的身影渐行渐远,身后是贫瘠的灰土与无边的黄沙。日出而行,日落就地而息,他终于在第四天神迹般的发现了生命之源——水。胡格用路人喝水的报酬将那小块土地登记,并成功说服银行贷款,一砖一木的搭建起了远近闻名的沙漠驿站。

对于传统西部片来说,牛仔的形象总是与“枪林弹雨、快马奔驰、除暴安良”这些特点紧密联系。而本片的主角胡格一反常态,属于非典型性牛仔。就外貌而言,不似[赤胆屠龙]中约翰警长的风度翩翩、高大威猛,胡格甫一出场就衣衫褴褛、满脸沟渠;他的身手没有[关山飞渡]中的林克小子那般潇洒利落,还未扣动扳机枪已被抢去;他也不具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饰演的“无名英雄”的玩世不恭与沉默个性。但胡格是一名实实在在的西部拓荒者,他最大的财富不在于外,而在于内。他知道对于一个有产者来说,权属登记是必须的,哪怕只有2.5美元也能物尽其用。他能忍受讥讽与不屑,以自信和气场换来银行家的刮目相看。他有审时度势的智慧与耐心,所以面对塔戈特和布温的挑衅,他宁愿暂时忍受屈辱,从长计议。即使是报复,也不会采用[正午]中的枪战对决,他以其特有的方式,避免了血仇相报的循环,不光从肉体上将敌人消灭,更从精神上将敌人彻底收买。胡格是这片沙漠的主人,他熟悉脚下的土壤、也曾仰望无边的夜空,何去何从这个困惑的问题随着星条旗从“胡格泉”上空缓缓升起而尘埃落定。炊烟缭绕中众人脱帽肃穆而立,属于胡格自己的沙漠王国终于建成。

当然,女性的感召力也是西部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她们的善良、温情维系着这个混沌世界的平衡与道德。本片女主角希迪虽是应召女郎,也同样具备勤劳治愈系的气质。希迪与胡格在驿站度过了一段男耕女织的美好时光。希迪沐浴在阳光下、金发散发出暖暖的光,胡格唱着动人的情歌、四目相对,他们找到了彼此、纵情于彼此。只是,与那些向往安定的女人们不同,希迪的梦想不止于做驿站的女主人,她渴望更繁华的都市、更富足的生活。这个梦,胡格受制于复仇的内心使命,无法使其梦圆。所以希迪走了,留下他一人等待。见证胡格脱变的另一重要人物是一位牧师詹姆斯。不同于那些一本正经的牧师,他身上仿佛也流淌着牛仔的血液,四处流浪、四海为家。他甚至利用牧师的身份来勾引良家妇女,还时尚的骑着摩托车来去如风。布道时,詹姆斯将罗马领佩戴在胸前,寻欢作乐时,罗马领翻转过来就是西装的领结,对这一细节的刻画充分显现了人的矛盾统一性。人们披上职业的外衣可以变得正直而神圣,脱下伪装,解放的还是真实的自我。

与导演山姆·佩金法电影中惯常出现的快速剪辑、暴力美学色彩不同,本片采用一种舒缓的拍摄方式,简单的叙事结构将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有节奏的铺陈开来,干净而不失趣味。配乐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影片开始胡格在沙漠中行走,浑厚男低音演唱的“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缓缓响起,映衬了独行者的无奈与苍凉。而胡格与希迪对唱的一曲“butterfly mornings”,则生动凸显了两人情到深处的你侬我侬。结合人物特征和表现手法来看,本片均不属于标准的西部片,但其蕴含的精神与故事背景或许还原了观众一个真实的西部。

谈起西进运动,人们总易被其开拓精神所鼓舞,而不自觉忽略了对财富的追求才是原本。胡格身上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实际上是西部拓荒者的缩影,尽管导演对他的事迹添加了些许的神话色彩,但确实有机可循。美国的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1877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沙漠土地法》规定,政府以低价将土地出售给那些愿意在干旱土地上修筑部分灌溉沟渠的人。根据电影中国土局职员出售土地的场景,可以推断当时已是西进运动高潮即将落幕的时期。所以本片导演给这位迟暮的英雄安排了一个无比滑稽又感伤的归宿。胡格复仇成功后,希迪乘着汽车归来,胡格已规划好未来,准备携爱人去更广阔的天地大展拳脚。众人对汽车这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惊恐之时,汽车突然下滑,胡格上前企图用手挡住它。可这个对沙漠无所不知的男人,没能阻止住失控的汽车,被压倒在地,不治而亡。胡格在微笑中听着詹姆斯的祷告离开人世,即使在弥留前一秒,他也坚持着一贯的乐观与自信。影片的结局就像一个荒诞又严肃的隐喻,曾经掀得开巨石的“忒修斯”式的人物,无法跟上历史前进的车轮,反而被淹没在文明世界的汹涌大潮中。

反观导演山姆·佩金法的经历,也与本片主角胡格有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契合,一生被酒精与毒品所困的他在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拍出了[日落黄沙]、[比利小子]等经典西部片。山姆·佩金法借本片对西部片的明天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与悲观的态度,残酷的市场也印证了这种预期。彼时正值“新好莱坞”时代,风格鲜明的作者电影与特效电影已开始逐渐统治主流市场。“牛仔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西部片的黄金时期已成往事。安德烈·巴赞曾说过,西部片的精髓是神话,一部西部开拓的神话,而神话终将被现实世界打破。自此,浪漫英雄的生活史戛然而止,长眠于他所熟悉的荒漠。就这样,一个时代与反映这个时代的电影带着他们的风骨,干净利落的谢幕了。

7 ) 一位过客的赞歌

这个片名译的,真是很有中国特色,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联想到一个悲情的故事。

其实导演倒未必是要表现悲剧。一个无名屌丝,财也发了,虽然不大,美女也睡了,虽然是失足妇女,仇也报了,虽然是两个放过一个。最后死在自己的地盘上,尽管死法有点狗血。多少也算死得其所吧!自由不羁,不就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所在吗?

那真是人类文明和丛林法则并存的年月,撒泡尿就能圈块地,枪就是法律,而路上绊倒你的一个小水洼,可能就是日后某个城镇的开始,城镇就以你的名字命名,但导演并不想讲这样一个故事。我喜欢影片里的孤独,偶然和无常,但并不觉得那些笑料有多高明。

影片结尾,弥漫着佩金法式的伤感:葬礼就像主角的死法一样潦草,冒牌牧师的悼词却显得如此真挚。葬礼结束,大家都散去了,只留下那座沙漠里孤零零的房子,让我回忆起66号公路上那些废弃的旅店,漆剥瓦落,窗破门空。也许你会见证历史,也许你只是一个过客。新的大路修起来后,那些少有人走的路,就在风沙中被埋没和忘记了。

8 ) 夕阳下的赞歌

在结束了[日落黄沙]的拍摄,萨姆·佩金帕立刻筹备开拍[牛郎血泪美人恩]。后者一直是评论界眼中的“非典型佩金帕”,日落是悲壮、诗意的化身,荒漠、荆棘里蕴藏着浪漫与柔情,黄沙、乱石中裹狭着希望和绝望。1970年拍摄的这部电影,就像是佩金帕自己对于钟情的西部片举行的最终葬礼,用自己深切的西部情怀谱写了一曲牛仔赞歌。

影片筹备最初,主角选定的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但斯图尔特担心出演这部电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然后又找过查尔斯·赫斯特,赫斯特表示不太喜欢剧本。而电影本身从拍摄到完成就非常不顺利。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常常遭遇西部的坏天气,导演不得不带着整个剧组到酒馆喝酒等待天气变好,导致整部电影的完成时间拖延整整19天,还超过了预算,酒债就欠了70000美金。完成之后,华纳兄弟不经过佩金帕同意就将影片剪辑成两个半小时的时长,佩金帕和制片人菲尔·费德曼都大为不满,于是佩金帕自己动手又再剪了半个小时,电影才勉强完成。电影上映以后票房惨败,直接导致了华纳兄弟和佩金帕的解约。华纳兄弟不再管电影后续的发行,而把发行权交给了旗下的子公司;同时这部电影还给佩金帕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在此之前佩金帕原本是[激流四勇士]和[猛虎过山]的导演第一人选。然而,诸多麻烦依然没有妨碍电影成为导演自己的最爱。

影片从旷野荒漠的飞沙走石中踽踽独行的牛仔开始,主角凯博·胡格被好友出卖、打劫,身无一物,被迫在荒漠中跋涉。濒临渴死的状况下,他偶然挖出了一处水源,于是便有了坐地起价卖水给路人的计划。途经此处的牧师威胁要告他非法占有土地,却正好启发了他去镇上买下这块地,在镇上,他遇到了风姿绰约的妓女希迪并爱上了她,喜悦竟让他和牧师成为了好友。前半段的故事充分挖掘出佩金帕的喜剧天分,西部片拍的就像舞台剧。勇敢的拓荒者和俏皮的风流女戏剧性地坠入爱河,而在“非典型佩金帕”元素中仍然裹藏着佩金帕对现实社会人类的点点讽刺。当牧师约书亚羡慕着胡格和希迪风流快活,看到失去弟弟的路人女,对其一见钟情,闯入她家以上帝的名义对着人家又摸又亲,姑娘却满怀感激。幽默、戏谑的镜头配以约书亚的主题曲,佩金帕的讽刺场景不再犀利,而变成了一个善意的小小玩笑。如果说喜剧在电影中是出乎意料的,人物塑造上却非常的佩金帕,约书亚表现出的人性的复杂面和胡格单纯透明的生活态度与理想,正代表着文明社会下的人群与大自然原始生活中的人群的不同,二人性格不同引发的碰撞和斗嘴,恰恰给本片增添了喜剧效果。

比起牧师约书亚和西部牛仔胡格身上典型的佩金帕属性,妓女希迪的人物塑造则和以往佩金帕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很不一样。希迪不再是男性荷尔蒙电影里的“香艳温柔乡”的代名词,佩金帕不仅赋予了人物俏皮、泼辣与温柔多情的多重性格,还给予了她想去大城市打拼的理想,希迪的角色性格立体丰富了许多。或许是佩金帕在这个角色身上灌注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女性在这部电影里终于被认可。佩金帕曾坦言扮演者斯黛拉·斯蒂文斯正是这个角色的首选人物,后者也凭借在电影中的出色演出,获得了赞誉和好评。很可惜的是,两人并没有再合作过,斯黛拉甚至在媒体面前毫不留情地批评佩金帕为人自私又不诚实。

电影的前半部都在表现西部片最初的探险精神,“胡歌清泉旅馆”的建立预示着勤劳奋斗、自力更生的美国精神,冉冉升起的星条旗代表着佩金帕对一代美国人民完成梦想的礼敬。后半部则进入了西部片繁盛时期,也是和西部片中暴力元素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复仇。这里的复仇不似报复本身,更多是在彰显西部硬汉的血性和尊严。时隔三年,胡格在荒漠中等待着背叛了他的好友塔哥里和布温,出于心软、善良的本性,最终原谅了求饶的布温。并决定把一手创立的“胡格清泉旅店”交给他,打算陪希迪一起去新奥尔良开创新天地,所有的好友都来送行。荒漠中的马车换成了汽车,骑马的牧师开起了摩托,这些都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而为救布温被汽车撞死的胡格则体现了野蛮遭遇文明的必然结局。影片的基调早已不再欢闹,西部大漠的狷狂气质和黄昏夕阳的漫漫忧伤共同奠定了悲剧收场的结尾,也饱含着佩金帕本人对西部的深情和不甘。借男主胡格的口诉说:“普通人尽我所能,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这些会非常寂寞。在城里我什么都没有,但在这里我可以有很好的开始。”黄沙卷走了胡格的话尾音,永远留在了希迪的心里,可惜没让观众印象深刻。当年电影上映以后,尽管评论界非常看好这部电影,可观众对这个故事并不乐意接受,而西部片很快也走向了衰落,不管是勇敢的西部精神还是西部片,都在佩金帕这部电影的预言下一一验证。

附:原载于《看电影》杂志2016年6月上。

短评

又漏加了一部好片。接受度最高的佩金法式西部片。

5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这部电影,黑泽清看了一遍又一遍!

6分钟前
  • 枪杀杰西詹姆斯
  • 推荐

4.5有许多佩金帕的风格,但又不那么地佩金帕,一个“胆小”的不敢开枪的人最后却成为了英雄,佩金帕解构的不仅仅是西部电影中传统的男性形象,更是美国的国家历史,宗教的加入也让这部开垦荒漠的寓言故事变得立体生动,如果说以“利益”是枪炮和力量能带来的,那么“文明”就只能靠智慧和勇气了,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文明”(银行、合约、买卖等)代替了原始西部的野蛮,而大量幽默场景的插入也和佩金帕许多电影中强调的男性不得不通过暴力承担责任的主题南辕北辙,当然佩金帕要表达的也远不止于此,宗教与资本是新时代“文明”的象征,但他们同样是贪婪和可笑的,真正不被价值捆绑的人才是自由的,胡格升起国旗与降下国旗,他的最终的玩笑般的死亡,都是佩金帕对“宿命化”的男性形象的一次颠覆,胡格的洒脱、自由与爱情的执着,是挽歌也是号角

1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绝大部分看似轻描淡写的喜剧,最后结尾亦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最后在牧师的致辞中变换场景,最后的欢乐置换为葬礼的悲伤,蒙太奇效果。看评论字幕知道导演一直在用宗教来做另一层面的象征。最后三路人马不同的走向也是象征了历史进程。是活在过去的人的挽歌。

11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我是来膜拜“暴力美学”电影的开山鼻祖萨姆大叔的,他革新了60年代之后美国西部片这一电影类型的创作。于是便下了这一部《牛郎血泪美人恩》,没有想到居然是一部喜剧西部片,节奏有点奇怪,貌似和暴力美学相去甚远,不过看到后面还挺感动,主角最后倒在车轮下,是有什么寓意吗?

13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主角在沙漠中被抢劫到一无所有,最终发现了一汪清泉,去开垦,建立了自己的国度。一见钟情,看到喜欢的女孩便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又亲自目送她走向远方。再逢仇人,他没有选择复仇而是选择宽恕。他坐着,看着他亲手开垦的一切,终于萌生决意去追求爱情。可是象征着现代文明的汽车闯入他的土地,他奋不顾身推开仇人,自己却被汽车碾过。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这里,他的身体将永远埋葬在自己发现的泉涌旁。最后,烧汽油的摩托车和汽车驶向左方,四轮马车奔向右边,现代文明与西部时代终究无法相交。What a poignant ballad

17分钟前
  • Stardust
  • 推荐

天才帕金法,不止暴力美学。如此佳作在舞台上演出应该也不错。“这样的人是乐观的,也是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22分钟前
  • 门房大爷
  • 力荐

1.中译名很好,但下次别再这么译了;2.教士调戏有夫之妇的段落特别搞笑;3.Cable Hogue是西部小天地的“国王”,而他最后死于轮胎之下,预示着西部即将被铁轨和火车碾过。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于是老萨姆的主角又被历史的车轮碾死了

30分钟前
  • Anarchy
  • 力荐

佩金帕竟然拍过这样一部西部拓荒外加爱情轻喜剧。。。真是完全看不出是他的片。整体风格也完全不是传统西部片的耍酷飚枪战骑马大追什么的,应该说是个农夫耕地谈(很肉欲的)恋爱的故事... 另外这个译名,哈哈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反传统的西部电影。先放下枪,去掘土,去找水源,去追野外猎物,去开拓,再鼓起勇气认识一见钟情的女孩,然后和她做爱,接着就是不分日夜地继续劳作,去解决更多麻烦和问题,等到时机成熟,迎来复仇,或者放下,再坐着,看着眼前亲手开垦的一切,想象另外一种生活,继而终于生出决意,准备和归来的爱人离开,然而这炎热沙漠里内藏着的丰富黑色幽默还没有干涸,在你扭头即将远离之际,一个代表现代文明的闯入者给你制造了意外,于是你又只能抱着受伤的身体卧床休养,而当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小小的插曲之际,你的生命却走向了衰亡,如此突然,几天之后,伴随着假牧师的真善言,你就此长埋于这片土地,无法再离开。

35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陷入绝境的流浪汉在荒漠发现水源,于是购置土地欲在此立足。相比其它西部创业题材,本片内容极其寡淡,几场戏的连接也很生硬。贯穿全片的是男主与妓女的纠葛,他们一个要留下,一个要去旧金山过城市生活,二人的矛盾只是靠啰嗦的对话呈现,戏很难看,虽然女主也有点裸露表演,但她满脸褶子也没露点。后半段加重了女主、牧师,以及走过场一样毫无存在感的捣乱者的戏份,但本片还是以男主为绝对核心,这个人是怎样的呢?他没有过去,思维简单(连贯的戏剧张力的缺失更放大了男主行为的碎片化)、举止粗野,算是一个令人留不下印象,也无法产生好感的形象。电影整体制作有明显的B级片感觉,来来回回就几个演员,布景粗糙,打光像廉价色情片。还用了些莫名其妙的快放制造闹剧效果,牧师被自己抓住的响尾蛇包围的那几个镜头,非常造作粗劣,在B级片里也属劣等

3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很差

孤独的主角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佩金帕版的沙漠牧场物语?有美人也有复仇,但贯穿其中的更多是辛劳创业史,开篇到中段莫名想起《第一头牛》;西部英雄被现代化的车轮隆隆碾过 (like literally) 的结局属实令人唏嘘。

46分钟前
  • Andrew
  • 推荐

带有喜剧和舞台剧的西部片,有点古龙的意思

50分钟前
  • Swagman
  • 推荐

从头到尾只死了三个人跟一只蜥蜴,貌似也没有用慢镜,应该是Peckinpah最不Peckinpah的一部。这部跟在Wild Punch之后,的确叫人吃惊。但宿命感跟西部之死的情怀始终都在。

55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看过最矫情的一部西部片!! 山姆大叔 说好的暴力美学了!?

59分钟前
  • 还行

牧师那段太精彩了。。。上帝对美帝来讲就是个工具。。。片子很好玩。。节奏稍微慢了点。。。结尾很意外。。。Stella Stevens很漂亮

1小时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还行

谈笑间离世,却让周遭不舍上帝轻易带走的一个好人。

1小时前
  • christann
  • 推荐

西部拓荒片,真看不出是帕金法的

1小时前
  • 衫弃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