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佩服编剧
原来一切都是必然发生的呵呵
从金枝欲孽开始,TVB就热衷于拍所谓的大戏,当家花旦老草齐上阵,可是金枝欲孽口碑虽好却不是我的菜,里面的勾心斗角人事起伏,比起历史上的宫廷斗争,一点新意都没有。
然后就是珠光宝气 溏心风暴 宫心计这类大妈们吵架的片子,整天粗着脖子似乎个个都觉得自己最委屈,最伟大,最有道理。特别是宫心计,真佩服监制能将所有我不喜欢的TVB演员集合在一起演出,哈哈、看这些片子只好半途而废,头大如斗。
看完法政1就陷入剧荒,似乎TVB好久没拍好的警匪都市剧了,而法政2真是让人无语至极,英国马传完全失去了第一部的精巧和柔情。
火舞黄沙剧情虽好,可是苦情居多,看的很不轻松,倒是结局十分感动,演员都是台柱了,虽没金枝欲孽台柱多,可比金枝欲孽还好看,可见TVB剧集要成功的一半需要编剧不拘一格。
至于巾帼枭雄呢,感觉和金枝欲孽一样,好虽好,但无创意,冲突更加无聊,算来算去就那几个坏人,柴九整天喊口号赞四奶奶说明剧情还不够烘托四奶奶的过人之处,反正我虽有追着看,但食之无味。
巴不得爸爸算的上是法政1后最好看的电视剧,惊喜多多。许多人说本片抄袭难兄难弟,我觉得更有突破。这个片子有种返璞归真,劝世的意味,但又不强加于人,而是让楚慈替我们年轻人去经历那个年代,去了解楚帆。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关爱别人,不再自我中心。
剧中最爱的两位老戏骨,姜大卫和黄淑仪。姜大卫早就粉丝者众,不过似乎从来都是演大侠或正义人士,个头不高却有种能服人的气势,最差的演出就是珠光宝气里面那个老庸人,可见编剧的重要啊。这次的猥琐老色鬼真是演的传神。而黄淑仪也一向不是包租婆这一型的,虽然也常演野蛮婆婆之类,也许对手戏强大所以她也爆发了呵呵,或者包租婆这种角色就是能捧红人。
原先不待见胡杏儿,此剧造型还不错,挺漂亮的。一开始看她的夸张演技觉得新鲜有趣,开始喜欢她了。到中间她的部分都是快进,因为编剧关系吧,她的变化比较少,除了和楚帆的部分,其他的她要说什么都能猜到了。还有她的眼妆太厚重太黑了,还老爱拍她的眼部特写,我都担心那些黑粉飞进她眼睛。
楚帆年老演的非常赞,可见以前的角色限制他的演出了,年轻时还是他的本色演出,没什么突破,总体来说有惊喜啦。
楚慈怎么说呢,中规中矩吧,他把心里变化演得很自然了,只是和芬女的感情戏不够感人,可能是剧本问题吧,这些戏份比较少,希望续集多多啦。最难得的是还挺帅的,编剧没让他到60年代变成大情圣,像神话的小川那样人见人爱,而是变成大墨鱼,慢慢地去发掘善良世界。所以我爱看此类港剧。
芬女这回也是突破形象了,牛王妹真的很可爱,虽然初看不习惯她演,觉得那种粗鲁有点做作,但是看完又觉得正正好,再粗鲁点不招人喜欢,像金三顺,再斯文点又不像牛王妹了。还有后来几集真假女儿的部分,太感人了,看哭了。
2 ) 内容写实比较不错。
本片可以看作是对新难兄难弟的电视剧化改编。主要剧情和电影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句型是一个老实人家里的儿子。非常看不惯自己老爹那种“吃亏是福,肾亏是祸。”的做派,厌倦老好人,讨厌被人占便宜。和老爹格格不入。于是矫枉过正,坑蒙拐骗,利用三寸不烂之舌。给害人的企业做发言人。洗白。走上人生巅峰。
这时戏剧性的结果来了。突然有一天他坐电梯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老香港。回到了老爹年轻的时候。然后从这里就开始描述当时的香港了。
我第一感觉的这个电影非常真实,就在于里面描述的当时的香港。那会儿香港人住的那种“72家大院”,虽然是国际性的大城市,但是普通人。都挤在一个房子里。一间房里面住好几个人。上下铺大通铺。
主角。穿越回去就直接和香港当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老乡的人竟然不冲厕所。因为自来水真的太贵了。主角受不了臭味,直接用自来水冲厕所。导致所有租客都骂他不懂事。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是香港人“节约”用自来水。也就是俗称的偷水用,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小。让水一滴一滴的流下来积攒。当时的水表灵敏度不高。可以在不花钱的情况下,抽自来水公司的水用。以往我以为这个情节只在老的大陆人身上有,至今还有一些高龄的老人。或者中年人有这种习惯。把水开得很小,用桶来接。仿佛能占自来水公司的便宜。但其实这样已经没有用了。因为新式的水表灵敏度非常高,不管你开多小他都能够继续统计。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却保留了下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节约的美德。”
然后是当时的香港人不怎么吃得起肉。在主角的大院里。有一天包租婆买了大酒楼剩菜。分给大家吃。猪脚知道是剩菜以后竟然说。这是吃人家的口水。1点都不卫生。把好酒好菜都吐了。所有人都跟看傻子一样看他。有肉吃就不错了,居然还挑三拣四。
然后是那种临时搭的帆布床。主角把握不了平衡时,直接坐上去就翻。这种床现在一般家庭的人理解不了。大城市的农民工还是有一些体会的。这就非常的真实。
剧中还描述了当时的一些长得漂亮的大陆女孩。为了少奋斗几年。故意打扮的很漂亮,然后利用绯闻效应,故意骗有钱人。
还有那个本来是穷苦人家出生只喜欢吃小酒小菜的大老板。他老婆为了彰显自己,现在发达了,强迫他必须吃好酒好肉。不吃好酒好肉就打他。属于是矫枉过正了。这也是一种真实现象的反应。主角吃饭的时候发现。饭厅里面有痰盂。非常不能接受,觉得很糟。而包租婆却认为直接涂在里面,而不用乱涂,才是最文明的。新旧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
然后主角回到过去以后。希望找一份工作。仗着自己有各种各样的学历也会英文就直接去应聘。结果那个时代的香港根本就不看你的什么学历。要找好的工作就要看家庭背景,还要有人介绍。主角虽然空有一身知识,但是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更不要说有人为他担保工作。所以什么都找不到。他在当时的香港根本无法立足。而这时候他老爹用一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帮助了现在还素不相识的他。令他开始重新审视他老爹的老好人气质。(当然我觉得这个非常智障)最终在各种互动之下,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未谋面的各种亲戚,而且发现了自己其实不是亲生儿子,是老爹捡回来的孤儿。
后面还有利用修房骗取资金。大老板女儿体验生活。有钱女和穷人女,其实是小时候抱错了互换身份。条子和自己老婆离婚,导致自己女儿家庭不完整,生出的单亲家庭故事。
这些细节都无不在传递着当时的中国人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在现代化和传统发生冲突的时候,那种倡导人要老实人,要相互帮扶的邻里关系,与那种因为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各种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
也使我对香港的过去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小市民的细节。在打发时间的同时。也增进了一些人生感悟。可以说是不错的一部了。
3 ) Good old day
回忆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大多数人觉得灰暗的一个年代,而对于一个留恋它的人来说,什么都是美妙的:爱屋及乌到哪怕是一个令人咬牙女骗子,土匪一样的警察,嗜赌如命到卖儿卖女败家子都会显得那么可爱,邻里间的互相吵闹和讥讽都显得那么充满情趣。
TVB二十集左右的剧集总是值得一看的,尤其这一部《巴不得爸爸》重现了六十年代香港的风貌,用喜剧的形式部分还原了当时风水里的一些寻常人的生活,拍的很有诚意。虽然是时下烂大街的穿越题材,但是很争气的没有走两条恶俗的老路:一是没有描写主角没有执著的寻找穿越回去方法的老路,而是淡化了主角,重点描写60年代的人物,这也是观众想看的,否则全剧楚慈都会在找柜子。。;二是没有可以选用过多的现代流行语(这如同春晚时候姜昆或者冯巩蹦一句“给力”或者“小月月”一样反胃)和现代的元素去做噱头。陈锦鸿的原则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自然驾轻就熟,胡杏儿的苏曼妮(很60年代的名字,想起王家卫片子里屡次出现的苏曼珍)魅力十足,夺人眼球,几个配角都很出彩,看到年轻时候英气逼人的姜大卫把一个猥琐大叔演的活灵活现,不禁令人唏嘘,唯一略显不足的是牛精荣的小女儿,几乎是小号的刘亦菲,全剧几乎就一个表情。
在这段甜蜜的回忆里,所有严酷的现实都能被一笑而过:刑房里的刑讯逼供变成了过家家般的吃冰棍,出卖色相的女骗子次次都能全身而退,守身如玉;楚慈面试时遭遇国人熟悉不过的任人唯亲的潜规则,三个考官并不避讳的娓娓道来。经济腾飞之前的香港,跟一个传统的中国小城并无两样,闹哄哄,但是充满人情味;有点小混乱,但是蕴藏着发展的生机。国内与之可以相比的年代大概就是80年代,同样在飞速发展前夜,民风正在收到各种观念的冲击。回忆里,仲夏夜,弄堂内,家家户户都在屋外乘凉,几位大叔聚拢一团唾沫横飞吹着不知哪来的领导秘闻,七姑八婆笑成一团的说着家常里短,小屁孩们,呼啸成群,追逐打闹。。。而今,香港,上海,家家户户,铁门紧闭,隔壁邻居别说名谁连姓啥都说不上来了。。。。
4 ) 穿越的新瓶,装集体回忆的旧酒
同样是穿越剧(看来要掀起新风潮了),TVB的《巴不得爸爸》就很赞。人家香港人没那么大想头,穿越上下五千年啥的,只是从08年的香港穿越回了60年代而已,水电管制、二房东、细蓉、口音浓重的老式粤语……用穿越的新瓶装集体回忆的旧酒。
虽然剧情同样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地方,我也爱看,坚持不懈地用小成本剧集来传递核心价值观,人家的娱乐圈人比我们的,其实有社会责任感得多。
当然啦,你们也应该看出来了,我对电影和电视的标准是完全二重的,对电视我喜欢溢美,人家本来就是杀杀时间而已;对电影我要高标准严要求得多。有人说,从《阿凡达》以后,电影人总算看到把观众从电视机前拉回影院的希望所在了,如果仅靠3D效果、视觉刺激,那让我银牙微启、吐气如兰地说一句:“呸,瞧你们这点儿出息。”
5 ) 巴不得爸爸的很多梗
第14集
楚慈给宝宝写的关于母亲的作文
其实是beyond的《真的爱你》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
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後
总是罗嗦始终关注
不懂珍惜太内疚
沉醉於音阶她不赞赏
母亲的爱却永远未退让
决心冲开心中挣扎
亲恩终可报答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是你多麼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著前路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
爱意宽大是无限
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第7集
泉记得知凤莲答应嫁给自己后,开心得跳舞,是模仿《雨中曲》中的经典片段
第3集
芬妈赞芬女说得好,只有天空小说才能听到
天空小说
第8集
凤莲想去当工厂妹,去陈宝珠的影迷会
陈宝珠是张可颐扮演的,萧芳芳是萱萱扮演的
就是当年她们拍的《难兄难弟》
其实潘嘉德监制的有不少好剧,冲上云霄都是他监制的,看到他监制的戏,有些演员他一般都会点:陈锦鸿、黄智雯、吴卓羲、马德钟和钱嘉乐、刘松仁等。《巴不得爸爸》依然是部好剧。在此要小小吐槽《不速之约》,难得有bobby,林峰和杨怡,情节竟如此假:边个相信变魔术使自己催眠就算了,还可以催眠别人的,搞得好像真的遇到魔鬼似的- -,此剧的编剧还是谁还在围脖上宣传说潘嘉德觉得这是他监制以来最好的剧还是什么什么的,除非是有高人可以有篇长文分析此种奥义,不然我会觉得它很烂咯。
其实很早就像看《巴不得爸爸》,因为那部电影《新难兄难弟》,当初在电视上看的,看了至少两遍,后来得知TVB有拍类似的剧集,都下了国语版的了,结果一直冇时间睇。后来现在开始追《巴不得妈妈》,一时心血来潮,一下子把粤语版全都下下来看。
虽说框架可能会借鉴电影,但也只是类似,同是父子不能体谅对方,儿子在巧合之下回到父亲的六十年代,同年轻时的父亲一起生活后,才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电影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我想说这不算抄袭,最多也是借鉴或者是致敬。就像在里面你找到了一些电影中的桥段会莞尔一笑这样。
看完以后,我突然很喜欢六十年代的HK,以前《凤凰四重奏》中第三段恋情都是那个年代的,服装很有特点,住在像72家房客那样的风水里,邻里之间虽时常贪点小便宜,但都是好人,都会互相帮助,人情味很浓。或许我是不习惯看那种商战、争产剧,还是喜欢温馨小品多一些。
6 ) 电视剧版的新难兄难弟吧
伟仔梁家辉两大实力派,放在吴卓羲和陈锦鸿身上演绎,搞笑轻松更多些。
除了里面还是有饼子脸杏儿姐姐,一切都很美好。小成本,却好看过宫心计。
大概脑力不足,我只能看这样不过脑子的喜剧片。
会一直追看,很能调剂。潘嘉德真是多面手,信手拈来,新的组合也够雷人
一定是美好结局,也许生活需要多点这样的小品剧吧
啊哈哈哈~
呀,陪了我這麼久,真的蠻開心的!不過這個結局不要這麼open啦。。好搞呀!但看在你有提到金玉盟,點都要給你加分!
TVB岁末意外惊喜之作,有笑料、有怀旧、有情怀
挺好笑的,十一少很萌!
主题曲超级搞笑啊!羲仔!!!!!
美中不足就系牛黄妹来到未来的品味怎么差那么多~!!
不错很不错!!
真心覺得好看 !!!
拜托了拍个续吧!!!
搞笑。
最近流行时空穿越剧?也就笑笑而已
笑料十足,不掺水分。
很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 ...尋晚夜 個包租婆鬧我 佢係咁狂鬧我 我係都唔認錯 ^^感覺應該會有第2季 ...
最后一集飙嗮眼泪
穿越~还是不枕马喜欢胡杏儿
难兄难弟+72家租客
至少轻松搞笑就够了
同樣是秋冬穿越劇﹐我覺得比《仁医》好睇得多。
胡杏儿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