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一个夏日,暗流大队湖边寨生产队的集体户里只有柯碧舟一人在埋头创作他的小说《天天如此》,其他上海知青全都赶场去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把一个体形颀长、充满生气的姑娘送到了柯碧舟面前——她是偶然跑到这里避雨的,名叫杜见春。杜见春落落大方地问这问那,柯碧舟拘谨地一一作答。临别,他甚至都没问杜见春是哪个大队的知青。
转眼到了冬天,护林防火成了一件大事。一天晚上,柯碧舟替集体户中娇小的女知青华雯雯去山上的防火了望哨值班,意外地遇见了杜见春,原来她就在相邻的镜子山大队,也被派来看管这片由两个大队共管的林子的。柯碧舟与杜见春拢起篝火,彻夜长谈,一种奇妙而朦胧的情感在两人心底油然而生。此后,两人的交往便多了起来。一次,杜见春去湖边寨看望柯碧舟,与柯碧舟同住一个寝室的高干子弟苏道城有意把柯碧舟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这件事透露给了杜见春,出身军人干部家庭的杜见春闻之色变,从此便疏远了柯碧舟,使柯碧舟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真是祸不单行,柯碧舟无端被一群流氓毒打了一顿,准备来年一年开销的四五十元钱也被抢走了。这还不说,不久后的一场暴风雨中,柯碧舟舍身救耕牛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大腿严重骨折,腊月尾上卧床不起。大队贫协主席邵大山把柯碧舟接到家中,他的女儿邵玉蓉精心照料着柯碧舟的伤情,使之在插队三年来第一次享受到了“人”的待遇,因而备受感动。玉蓉在县气象局工作的大伯邵思语还开导柯碧舟,帮他抚平精神上的伤口,使之从悒郁寡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1971年春天,柯碧舟提出的在湖边寨搞个小水电站的建议在群众大会上得以通过。柯碧舟从报纸上得知,现在国家造纸的原料比较短缺,就提议把遍山的“八月竹”适时砍下来,运出山外卖给县造纸厂,然后换回资金兴办小水电站。队里委派柯碧舟进县城去联系此事。现在,几乎整个湖边寨的社员群众都公认柯碧舟是一个难得的好知青,而在邵玉蓉的感情世界里,则由对柯碧舟的怜悯、同情、关切、熟悉,转而不知不觉地陷入到初恋的罗网中,并且陷得根深。
邵大山察觉了女儿的心事,他虽然打心眼里喜欢柯碧舟,但在那个家庭出身重于一切、决定一切的年代里,他这个贫协主席自然是疑惧重重了。他找到柯碧舟,严肃地指出不要谈恋爱分心,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又坦率地告诉他玉蓉还年轻,他也听不得别人指着背脊说的那些闲话。柯碧舟没等邵大山说完,就已经愕然失色了,他忍痛向邵大山保证:“我有自知之明,我会检点自己行为的。”柔情似水的邵玉蓉怎么也猜不到为什么柯碧舟要有意冷落她,她感到愁苦、激愤,甚至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终于,她忍不住了,一次相遇,这个率直的姑娘责斥得柯碧舟无地自容,无奈,他只好把邵大山找他的谈话内容以及自己的应允如实讲出,以求得玉蓉的谅解。谁知邵玉蓉回家后和父亲大吵了一通,公开宣布她的心已经交给了柯碧舟。
天有不测风云,根红苗正的杜见春这时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她父亲一夜之间被划为漏网的走资派,接着又被扣上了“反攻倒算的黑干将”、“复辟狂”、“叛徒”等一顶顶大帽子。县知青办和招生办取消了杜见春作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录取资格,县里的群众专政队还突击搜查了杜见春的宿舍,将她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捣得稀烂。杜见春奋起反抗,被专政队长白麻皮用铁棍击昏在地。曾经缠绕过柯碧舟的噩梦这时又无情地降临到杜见春的头上,这个积极向上、清高自信的姑娘精神上一下子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危难时刻,又是邵玉蓉照顾了她,并为她写了遭毒打的旁证材料送到了县里。白麻皮哪肯善罢甘休,带人再次来找杜见春的麻烦,在途中与邵玉蓉狭路相逢。玉蓉为保护杜见春与之拒理力争,被白麻皮用铁棍猛击头部,惨死于非命。柯碧舟心灵再遭重创,痛不欲生。
转眼到了1973年,许多知青都已因招工返回城里,公社决定将暗流大队和镜子山大队的知青集体户合并为一。但被合并到暗流大队的杜见春却没有住进集体户而被革委会主任左定法别有用心地安排在一间早已弃之不用的粉坊里。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左定法突然闯到杜见春床上欲施强暴,杜见春奋力反抗总算将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打跑了,可未及天明整个粉坊已全部淹没于大水之中。杜见春万念俱灰,准备悬梁自尽,柯碧舟及时赶来,从死神手中将她救下。杜见春百感交集,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伤害过的柯碧舟,发现自己爱上柯碧舟已不可避免。而刚刚失去邵玉蓉的柯碧舟似乎并无心理会这些,更何况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也使他担心:一旦杜见春的父亲东山再起,杜见春或许会再次离他而去。他实在害怕重新陷入感情的罗网。
1976年底,杜见春的父亲的冤案果然得以平反昭雪,杜见春在给父亲的信中公开了她与柯碧舟的恋情。果然不出所料,这位老干部对自己的女儿为何要爱上一个“历史反革命”的后代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提笔给已经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邵大山写信,仔细询问柯碧舟的政治表现。柯碧舟听到这个消息后,忧心忡忡。事隔不久,杜见春与柯碧舟结伴回上海探亲。在家中,杜见春与母亲、哥哥就是否应当嫁给一个“历史反革命”的后代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最后,母亲只好退让,答应见见柯碧舟本人再说。杜见春的哥哥杜见胜从中作梗,抢先一步找到柯碧舟,警告他不要迈入杜家门槛。柯碧舟面对如此众多的敌手,自觉好梦难成,数天后独自一人踏上了返黔的列车。就在火车即将启动的一瞬间,杜见春飞身冲入站台,跳上火车。她眼含热泪深情地向柯碧舟宣布:我们将永远在一起。
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等所有美好的品质都可以放在玉蓉身上。开始我就在想,这么美好的人物,是不是注定不会存在,果然作者还是狠下心来了。电视剧的演员演的非常好,简直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尤其是那封信的内容,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以及对男主的感情。可是世事无常啊,任何事情都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再去后悔。所以,冲吧!
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要求看动画片,但父母说“看这个!”时接受了的“大人电视剧”。那时候我五岁,觉得也挺好看。现在情节全忘了,但肖雄的样子深深留在记忆里。
小说经典,电视剧也经典!肖雄、赵越和郭旭新的超强演绎~~
因为是中央电视台出品,就不提赵忠祥是旁白吗?
在当时看固然是一部好剧了,主要是为不愿意阅读小说的人整一个快餐,但用四集的篇幅来展现这个故事显得太赶了,虽说把小说中的主要情节都拍出来了,但明显中间没有什么衔接过渡,很急促不悠长,也就没有那种蹉跎的岁月感了,叶辛的原著中有大量的旁白独白和心理描写,被白白浪费掉了,可惜了~~
剧情和歌词早忘光,旋律一听即记得。这是唯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经受住时间考验的。
玉蓉演的很好,真正打动人心,演员赵越当时才17岁,看看现在的小花旦那演技真是差太远了。柯碧舟作者显然想将其塑造为一个敢于直面命运的人,但事实上无论面对事业还是爱情,他都是怯懦的。
很伤感的一部剧!歌曲好听经典
看见《空天猎》的片头字幕里看到郭旭新的名字,想起这电视剧了。流传很久的主题歌,轰动一时的小说。
小时候念差它岁月,记得肖雄真是美,赵越真是可爱,记得这是一个漫长的电视连续剧,等呀等地,看很久。然后现在才发现,居然只有四集!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关牧村的主题歌《一支难忘的歌》令人难忘。4集的电视很难展示出原著的精髓,还是得看小说里的人物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岁月的蹉跎。
那条岁月的河……
忘记了剧情,但那只歌至今仍在听,好听的很
关牧村的歌一直在耳边回荡:青春的岁月,像条河~~自然就想到了那个时代的那些人和事……
据说当年挺火的,知青伤痕剧,类似于电影《我们的田野》,男女主角最后选择了不留上海,回到云南的山寨,不知道他们后来会不会后悔
这种片子是没法儿评分的,客观----怎么可能客观得起来----地说,是节奏缓慢,镜头拖沓(虽然这片儿的摄影是同期中的佼佼者),人物塑造程式化,意识形态啥的就不提了。主观上,对作品有感情,听过小说连播,初中自己选择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电视剧男女主角都曾被年少的自己迷恋过。
荒唐的年代,真挚的情感
每一个时代都是那样的,什么人都有。
好像还有一首主题曲很流行。当时比较好的一部电视剧。
w
在那个家庭出身决定一切的年月,唉,很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