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濑高中的新生“阿扁”星野裕(片山福十郎 配音)和“笑爷”月本诚(内山昂辉 配音)是同出自一个乒乓球道场的朋友。阿扁个性张扬,爱说爱笑,由于对球技信心十足,因此根本不把乒乓球部的同期和前辈放在眼里。与之相对,笑爷内敛冷静,对于取胜这件事似乎根本没有半点强烈的欲望,潜意识中他更希望像机器人一般不被人注意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联赛,乒乓球部顾问小泉老师(屋良有作 配音)选定月本进行操练。与此同时,附近的辻堂学院高中转来了被踢出国家队的中国选手孔文革(文晔星 饰),此人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技术底下的日本选手放在眼里。另一方面,高手云集的海王学院高中也蓄势待发,备战接下来的大赛。方寸球桌,战况激烈……
本片根据松本大洋的同名原作改编。
罗兰·巴特说,文学艺术的天职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于作品中各种符号的固化理解(proairetic code)。的确,在欣赏很多大众传媒产品时,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看出其中的一些模式。例如韩剧中的灰姑娘女主、傲娇男主和痴情男二号等情节模式,以及和它们相辅相成的在表达、镜头语言方面的种种套路。这些模式可以帮助观众快速理解剧情,其中的冲突性和娱乐性也对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使作品更加受欢迎。但如果一部作品只是已有模式的不断堆砌的话,观影体验就会如果嚼吃剩的甘蔗渣那样令人不适。
这是因为,在熟悉一种叙事模式之后,人类的大脑就需要新的更有力的刺激,就需要作品来打破已有的叙事结构。所以说,艺术性就是用非约定的符号(叙事手法、画面等等)来增强感染力、表现力的特性。这也是艺术区别于大众传媒作品的最重要特点。《乒乓》相比于一般的番剧无疑是更具有艺术性的。事实上在我看来,乒乓是一部在纯艺术影视作品的晦涩与套路化叙事的大众动画中达到精妙平衡的作品。它没有故作玄虚地完全采用各种令人不明所以的符号,动漫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意象的元素在剧情的大框架下都有某种相对固定的含义,并不会如纯艺术片中的意象那样,因为可解读的意义太过丰富而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情节梳理。但同时,汤浅政明的这部作品又是反套路的。本文就将简单谈谈乒乓的叙事是如何突破常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的。
首先简单谈谈这部动画的形式特点,也就是画面等表现手法。乒乓比赛是全篇戏剧性和矛盾冲突的关键所在。一段出彩的刻画在最后一集12分钟处,用汤浅典型的夸张扭曲的动作以及跳跃的视角体现了最终之战的动感与激情。但如果整部动漫的对战刻画这样,用白描和动态视角,一帧一帧画出来的话,虽然关于乒乓球的硬细节很足,但成本将会非常高(笔者对动漫的制作也不是特别了解,是按照常理的推测)。并且对于一般的动漫爱好者(比如我)来说,这样通过干巴巴的比赛实况来判断双方的优势劣势甚至心理斗争等等还是挺困难的。
因此,出于成本考虑,也同时为了作品的生动性与接受度,汤浅政明大量采用漫画式的分镜手法。例如对于关键动作以及其影响的精细描摹,伴随人物内心以及旁人的评论。当然,这种手法其实在番剧中挺常见的,也就不赘述了。
我觉得《乒乓》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将动漫中的明喻变为暗喻。当作者明确说明我这是譬喻时,他使用的是明喻。而暗喻则指的是作者润物无声地将比喻代入叙述中,需要读者自行分辨。最先映入我脑海的一个例子是孔文革的飞机。飞机之于孔文革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孔文革一直希望能制霸日本乒乓界然后坐飞机凯旋回国,回到他梦想的乒乓国度。飞机也象征了支撑孔文革打球的一种执念。而在体现这一点时,作者不会先让他进入一段回忆,通过旁白,在白光里说乒乓正是我回国的机票,而是使用暗喻:直接把球画作飞机,粗暴地不加解释。当然,乒乓中这个暗喻的使用也是有明确的回忆作为铺垫的,但这种大胆的叙事手法还是令我耳目一新。
这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动漫中还有无数这样的现实与想象相融合的镜头。当然,这种手法也只有加在汤浅政明本身就很超现实的画风上才不感到违和。汤浅的作品本身就大量运用超广角镜头、剧烈动作下的人物变形,并且有一种标志性的表现主义画风。观众本身就会用一种看待隐喻的分析眼光看待这些画面。如果在一般的写实动漫里直接加入此类镜头,只怕是会令人费解。
在平庸的文化作品中,角色的在情节结构中的位置总是固定的。比如热血漫中常有的主角一开始是废柴,然后发现自己的天才等等。叙事也有很多套路很多时候当主角陷入回忆,BGM开始变的抒情,我们就知道主角将会从重要的人那里获取力量,并且战胜强大的对手。这种情节与音乐、画面相结合,形成一些特定的模式。但正如前文所说的,《乒乓》用它自己的方式,在严肃艺术完全自由的符号语言与大众文化里死气沉沉的象征体系中找到了平衡。
在某种程度上,乒乓仍旧是有套路的。我们可以看到动漫中经典的冷角色形象:月本诚拥有强大实力,但永远死气沉沉,一脸冷漠。以及常出现的一阴一阳双主角设置:星野裕的激情四射与月本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预想,这两个主角之间也有深深的羁绊。(我们似乎看到了火影忍者中鸣人与佐助的再现)特别是在第二次神奈川县预选赛之前,当了解到老一辈人的往事之后(月本的教练为了照顾海王中学的董事长的膝盖,故意输掉了比赛。而后者则一路平步青云),又看到在月本和星野的对战前星野受伤的膝盖时,我就基本认定了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两个主角会有一场宿命之战,而最后冲突和催泪的关键点将会是机器人月本被星野所感动,让他获胜,而自己也获得新生的相关情节——相关套路已经见得太多了。而在动漫中,的确,二者一路过关斩将,星野甚至战胜了看似不可能的风间龙一,顺利获得与月本在总决赛对战的资格。正当我准备开始快进时,情节顿时急转至一个反高潮。对最终之战进行寥寥数笔的刻画后,汤浅突然将画面转到了一群小朋友初学乒乓球的镜头混剪:他们是在动漫中出现的所有主要球手。伴随着“我们大家都生存着,因为活着才能感受到快乐”的儿歌声,庸俗的宿命伙伴的故事变成了大家一起通过乒乓发现了真实的生活。这个反高潮可以说是非常棒了,打破了我原先根据各种观影经历所建立的期待,而又显得非常合情合理。
情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真实。整部动漫丝毫不掩盖天赋导致的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差距。对于普通人来说,主角们永远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想挑战这个规则的人(比如佐久间学),虽然他们有比主角们强得多的执念、付出了多得多的努力,但绝对的天赋与实力差距下,他们仍然会被无情的碾压。这无疑让看惯模式化热血番的观众感到不适,但汤浅真正想揭示并不是天赋带来的差距,而是真实生活的复杂性。最后,那些表面上的失败者,从乒乓球里看到了自己的局限,走上了各不相同的人生道路:佐久间学走出了幻灭与失败,有了三个孩子。而那些站在球坛顶端的选手的结局也并没有那么光鲜,如月本只成为了小学生的乒乓老师;但同样的,我们不应该认为前者才是成功的。月本通过乒乓打破了机器人的外壳,感受到人心之美好。而佐久间学与他女友的隔膜也让我们怀疑他的生活是否真的美满。
汤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对每个人的生活进行鲜明的褒贬,只是展现他们与乒乓的种种羁绊。也许,动漫想揭示的只是日本高中乒乓体系里的高中生真实生活的一种面貌吧。作者解构了我们对乒乓冠军、成功人生的种种刻板印象,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折射出有关梦想、才能、竞争这类命题。
当然,如果仔细分析,这部作品还是有不少粗糙的地方。叙事里还是有浓厚的经典热血漫的色彩,有时候会让我感到些许厌倦。又比如两个主角之间的童年纠葛和超人情节就有点套路化与违和。这个在最后浓墨重彩的元素在前几集也缺乏铺垫。的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个非资深动漫爱好者,我看到这样一部有自己想法的作品还是感到十分惊喜。
松本大洋漫画原作《乒乓》于1996-97年在小学馆《周刊Big Comic Spirits》连载,5卷55话。经过2002年曾利文彦一次不成功的真人电影改编之后,汤浅政明将其改编成11集动画连续剧,每集约22分钟,2014年于富士电视台播出。
1996漫画原作、2002真人版
1996漫画原作贯穿全书的意识形态是天分大过天,后天努力只能帮你成为不错的选手,但无法走向巅峰。这一主题在后续2次改编中得到保留。原作另一特点是个性鲜明、辨识度高的人物设定。五大选手阿扁(星野裕)、笑匠(月本诚)、阿龙(风间龙一)、小恶魔(佐久间学)、中国仔(孔文革)按照有无天分、有无理想、有无驱动力、有无英雄主义信仰这几个维度分别赋予不同的属性组合。五大选手分别占据漫画原作5卷的封面,顺序是笑匠、中国仔、小恶魔、阿龙和阿扁。另一重要配角蝴蝶君子(小泉丈)作为笑匠的榜样/镜像出现,六人全部给予分集标题点名待遇(第1、2、4、7、9、20话)。
最终内心培育出“驱动力”,实现人物属性蜕变的——这一维度可以和《暗杀教室》所提出的“善良的杀意”对比理解——是作为绝对双男主的阿扁和笑匠,助推阿扁蜕变的是直拍横打技术和英雄主义信仰,助推笑匠蜕变的是蝴蝶君子的往事。
其他三位选手则仅作为二人成长路上的点缀,人物传记相对比较单薄,人物属性基本没有变化。除双男主以外中国仔第一个出场,开场华丽之后迅速退居二线沦为工具人,结局甚至不如蝴蝶君子更完整。阿扁在和中国仔、阿龙的对战中胜出,全靠自身才华和英雄主义信仰硬顶,剧情乏力缺乏合理性,最终所有人物草草收场,全篇有虎头蛇尾之嫌。
据时任《乒乓球通信》编辑中川学回忆,松本大洋创作笑匠的原型是1990-2000年代日本乃至世界第一削球手松下浩二,一代球迷的集体记忆,松下选手打球确实是技术一流赏心悦目,笑匠跟他有几分神似。暂不清楚阿扁的原型是谁。有读者通过中国仔孔文革的名字推测原型是孔令辉、马文革,可能仅是名字上的借鉴。
2002年曾利文彦只是将原作情节删减至2小时电影能容纳的体量,对核心情节、关键设定没有修改。因为真人电影和动画表现形式的不同,情节完全照搬很难通过真人的形式表达漫画的动感,必要的夸张和热血情绪消失殆尽。更不必说请李灿森全程操粤语扮演上海青年队出身的孔文革,驴唇不对马嘴。2002真人版是一次很不走心的改编,不值得多谈。
2014动画版
2014动画版则完全不同。汤浅政明主导的这一版改编又一次唤起观众对1996年原作的热情。动画版重要分镜景别基本复制1996年漫画原作,保留故事主线。但为了让剧情更贴近当下2010年代,完善漫画原作虎头蛇尾的遗憾,动画版煞费苦心对剧情人物做出重大调整。原作阿扁和笑匠双男主结构,其他三位选手和蝴蝶君子为陪衬;动画版普遍加强配角戏份甚至加入更多角色,角色之间加入更多联系,改成五大选手和一众配角的群戏,并为每个有传记的人物安排善始善终的结尾,以温和而圆满的情绪结束。
比较关键的一场加戏出现在第6集,圣诞夜来临,除了孔文革和辻堂学院学生一起唱K以外,其他四大选手全都独身一人。此处是关键的构建五大选手人物传记的混剪场景,一场戏带出星野的沉沦、月本的孤独、风间背负的压力、佐久间辍学讨生活、孔文革重心放在教练而忽视自身练习的现状,信息密度和效率都很高,孔文革更是借此一展歌喉,加深观众对他的印象。
原作的田村道夫是大学教练,动画版改成国家队教练,这一点是为了结尾把星野从远赴德国俱乐部打球改成代表日本国家队打球埋下伏笔,是非常精妙的设计。道夫加入故事之后带来更多对乒乓球技术的专业解读,原作星野重回巅峰击败孔文革和风间依靠的仅是直拍横打技术,这在焕然一新的2010年代显然缺乏说服力,动画版道夫为星野设计了正面长胶反面反胶,快攻结合直拍横打和反手削球的打法,教他掌握了倒板技术,更多一道迷惑对手的招数,从技术角度为马上到来的星野夺冠打实基础,一举解决原作仅靠英雄主义信仰硬顶星野夺冠导致的乏力和失真。
其他一些无关剧情人物演变但反映时代特点的修改:1996年问世的漫画原作仍为21分制,动画版改成11分制。动画版保留了漫画原作小泉老师关于日本老龄化的台词,但把他从62岁改成72岁,暗示近年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动画版小泉老师家里出现了原作没有的扫地机器人,月本童年时期被同学欺负得到的外号也出现了扫地机器人,暗示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风间给月本介绍海王学园时增加了大量现代化的先进训练设备、科学的训练理念、图书馆视频资料库等内容。星野恢复乒乓球训练前田村大婶要求他练跑步,原作要求他跑进3分钟,动画版改成1分钟,暗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演变。原作星野和月本决赛前仅有电话和文字媒体记者、普通人面对面就比赛情况进行沟通,主要沟通内容是决赛选手均不是海王学园学生、风间被淘汰等,动画版加入了Line和Twitter信息,其中有些沟通体现出对乒乓球的漠不关心,比如比赛后吃什么,对决赛两位“不知名”选手没兴趣,不打算继续看下去,故事结尾提到月本在网络搜索到百合枝的归宿。既体现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对日常生活的改变,也表达某种残酷的现实:观众追逐的不一定是实力,而是明星效应。
星野裕(阿扁、Peko)、月本诚(笑匠、Smile)
原作星野是最闪耀的角色,他年少时是月本的英雄,长大后打球顺风顺水,但接连输给孔文革和佐久间,沉沦之后看到田村大婶收藏的老照片,月本在年少时打球拿奖喜笑颜开,想到自己和乒乓球是月本的英雄,又被佐久间激励,决意和田村大婶和她的儿子道夫从头开始学习乒乓球,逐渐找回巅峰状态,力克孔文革、风间和月本成为冠军。
动画版对星野改动很小,比如沉沦的方式从原作的打电动、长胖改成动画版的四处游荡、长胖而晒黑,结尾从原作远赴德国俱乐部打球,改为在中国队独占鳌头的国际乒坛代表日本队出赛的实力新星,但比赛还是在德国打的。动画版是星野沉沦之后先受到佐久间激励,再看到老照片想起月本打球拿奖喜笑颜开,顺序略有调整。
原作星野沉沦时把球拍扔进火炉,动画版改成星野把球拍扔进海里,这个改动看时并不引人注意,直到结尾让月本打水漂时捡到当初星野扔掉的球拍,用打水漂的方式把球拍扔出去,衔接星野打球的画面,观众才明白这里是编导煞费苦心设计的环形剧情,汤浅政明属实鬼才。
动画版对月本的改动比较深入,比较重要的变动是原作先是小泉老师亮明自己蝴蝶君子的身份,然后月本和小泉老师对战过程中蜕变,之后月本到小泉老师家看望,小泉老师给月本讲授自己给有膝伤的好友让球的故事,再之后为了体现自己对月本的关爱,小泉老师情人节带月本去游乐场。月本和小泉老师对战过程中回忆起小时候受欺负的场面,被动激发了他的愤怒,实现蜕变。
动画版小泉老师和月本对战前后没有亮明身份,对战过程中月本想起了星野给他讲授的乒乓英雄的信仰,一鼓作气主动积极激发了自身能量,实现蜕变。然后月本婉拒了去小泉老师家的邀请,随后在情人节和小泉老师去游乐场游玩过程中,小泉老师亮明蝴蝶君子身份,讲述自己给有膝伤的好友让球的故事。这使得月本人物属性的蜕变和星野、和英雄主义信仰的联系更紧密,侧面加强了星野的塑造,一举多得。同时小泉老师讲述自己往事的情节被安排在揭示风间家族内部关系的剧情之后,此时再给出小泉老师当年让球的好友正是风间家族大家长的身份,使这段原作中完全不存在的人物关系显得更顺畅有逻辑。
原作星野看到大婶拿出的老照片,提起月本在拿奖杯时喜笑颜开,所以他给月本起外号叫Smile。 动画版星野重新和田村大婶训练前看到老照片,但并未明确说出Smile这个外号的由来,而是在上场打风间前,他饱受膝伤困扰,在田村大婶和道夫劝他弃权时,他解释道他管月本叫Smile是因为月本小时候打球时都会笑,现在不笑了是因为月本看到他沉沦了,英雄不再,所以他不能弃权,为了月本也要展现自己的意志继续打下去。这是动画版改编中的一处点睛之笔,不仅让月本Smile外号的来历逻辑更清晰,还让原作单纯靠英雄主义情节硬顶的星野,在动画版中多了一分对朋友的义气、友情的珍重。
原作月本和星野决赛开打前的剧情没有什么波澜。动画版两人开打前小泉老师再次提起自己给膝盖受伤的好友让球的往事,质问月本是否要追着星野的膝伤打,追着对手弱点打有可能会断送对手的职业生涯,月本回答英雄没有弱点。动画版这一处的处理再次强化英雄主义信仰对月本的感染,进一步塑造月本的精神世界,不再是星野一个人的英雄主义信仰硬顶,而是两人因为英雄主义信仰而互相促进。以上两处动画版加入的内容让故事增光添彩,比原作更高。
虽然原作决赛也穿插了星野带月本打球的历史,以此强化二人的友谊,但动画版编导显然感受到了原作此处的苍白无力,加入二人除打球以外的大量互动往事,穿插小泉和风间的和解,借助第七艺术的优势加入歌曲,让这段剧情更丰富有张力,情绪得到进一步升华。
原作月本在故事结尾并没有明确表达任何态度,动画版加入了关键一句台词:赌上人生打乒乓球并不是坏事。这和高中时代认为不该为了乒乓球牺牲一切的他达成了内心的和解,让人物更圆满。
风间龙一(阿龙)、孔文革(中国仔)、佐久间学(小恶魔)、小泉丈(蝴蝶君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佐久间的绰号“小恶魔”,是将佐久间的日语发音Sakuma的首字母S去掉得来的,Akuma日语意为“恶魔”。
原作戏份从重到轻的顺序是风间、佐久间、孔文革。动画版大幅增加风间和孔文革的戏份,导致佐久间沦为动画版五大选手最末位。
原作风间和海王学园教练没有关系,人物传记很单薄,简单提及他是为父亲打球,不断获取的荣誉对于风间来说是一种压力,他被痛苦所激励,但没有明确具体动机。动画版编导脑洞大开想象力爆棚,大幅增加风间的戏份,加入风间家族内部羁绊,风间、海王学园教练和乒乓球用品公司老板都是风间家族成员,教练女儿百合枝是风间表妹兼绯闻女友,风间的战友真田甚至还介入两人恋情做了第三者,最后百合枝在巴黎成为知名服装设计师。
风间的父亲不受风间家族重视,跳崖自杀前发表一通“鸟儿在天空俯瞰人类”的感悟,备受打击的风间决意背负父亲的痛苦刻苦打球,接踵而至的荣誉也让其倍感压力,在痛苦中他持续磨练自己。动画版比原作在风间和星野对战中加入更多风间所想起的屈辱和斗志,增加了胜利让他背负巨大心理压力的戏份,比原作更丰富,让风间努力打球的驱动力更清晰合理。
原作星野在和风间对战之前提到自己要站在风间的肩膀上飞得更高,风间听闻这句豪言壮语仅是觉得星野大放厥词。动画版风间父亲的角色不仅为风间提供了打球的动力,还在星野发表飞得更高的豪言壮语之后,令风间想起父亲自杀前发表的感言,刺激了他的屈辱感和斗志。又是一处动画版一举多得的改编,非常巧妙。
风间家族大家长不仅是海王学园赞助商、排挤风间的父亲间接导致他自杀,还被动画版编导设计为当初小泉老师让球的对象。原作两根互不交汇的故事线就这样让动画版编导接在一起。月本和星野决赛过程中,小泉老师和老风间实现了和解。小泉老师72岁的年龄设定也让他更明确是一位爷爷辈的人物,原作62岁和18岁的风间之间年龄差距偏小,不像是祖孙两代人。
风间和月本一样,在动画版结尾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认为应当为了乒乓球付出一切,和自己和解。
动画版最大改变当属孔文革,原作他是五大选手末位,华丽出场零封星野,之后月本因为明白他被上海青年队撵出来站在悬崖边的窘境,让球而失利,孔文革取胜后负于风间,迅速陨落就此沉沦。原作仅告知他为辻堂学院学生当教练,简单一句话带过他的水平下降了,然后负于重新崛起的星野,他的故事便草草收场,起码佐久间还在故事结尾提及他结婚了,而孔文革连个像样的结局都没有。
动画版重新塑造了孔文革这个角色,他出场比原作更加华丽,不仅零封星野,还带出他曾经在江苏队辉煌的夺冠历史,养活家人,因为犯了错误而东渡日本,紧接着给他“你反手无力,正手不精,脚步松散,反应迟钝,没一个动作像样,就你还想和我同台较量?做你的美梦”这句为中国观众津津乐道的台词。
和原作一样孔文革接受月本让球而取胜,负于风间之后,接下来动画版为他加入了和在糖果厂工作的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圣诞夜母亲来日本大家一起包馄饨唱K看电视,塑造他和辻堂学院学生之间的友情。接着动画版明确表达了他因为当教练而疏于练习,并且辻堂学院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取得胜绩,为后面他水平下降且负于星野埋下伏笔。最终让无法回国的他归化日本籍并打入奥运会,给了他很好的归宿。动画版明显充实了孔文革的人物传记和戏份,让这个原作中十分扁平的角色变得有血有肉,戏份和丰富程度超过佐久间。动画版结尾孔文革规划后改名辻堂文革,有点感恩当初被赶出上海队以后辻堂学院收留他的意思。现实中发生过类似事情,90年代宋海伟当年在河北练球,10几岁的年纪被日本的吉田教练发掘,到日本后逐渐打出成绩,他归化时为了感恩改名吉田海伟。
佐久间和星野一样是动画版改动比较少的角色,仅仅加入他辍学后做道路施工工人的几秒钟简单的镜头,以及把原作结尾佐久间结婚改成动画版的生三胎,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为了鼓励日本国民为老龄化社会分忧做贡献。
小泉老师基本维持原作的戏份,只是顺序有所调整,动画版煞费苦心把小泉老师“蝴蝶君子”人物传记挪到后面和月本的情人节游玩中给出,以便接续前面风间家族羁绊的剧情,给出他和风间家族的过往,为后面他和老风间之间的和解做铺垫,逻辑合理。动画版还让他承载助推月本人物属性蜕变的角色,由他来提问月本是否应该追着英雄的弱点猛攻,月本顺水推舟说出英雄没有弱点的台词。
动画版其他改编
动画版一些细小的改编和闲笔让故事更有趣味。比如简单提及大田的家族生意,让他在五大选手圣诞节的混剪戏份中占有几秒钟的时间。动画版增加百合枝这个角色承载她和风间、真田的感情戏,但她也没有完全沦为工具人,而是有自己的意志和追求,激励风间走出心理围城,最终也获得不错的归宿。
动画版编导还不忘在故事中穿插恶趣味。动画版加入教练吃喝女儿做的咖啡、蛋糕、饮料,这3次分别有一个无声镜头给到他痛苦的表情;原作仅简单提及江上选手被月本击败后打算去海边,动画版拓展江上选手到海边、上山乃至出国游荡再回国的故事;动画版加上星野4个兄弟和妈妈都和星野很像,田村大婶说要确保训练的是星野本人,还在星野的考卷上加上“第3个孩子”恶搞;原作提到的大学体育馆门口女乒乓球运动员雕塑,动画版补充雕塑原型是田村大婶;动画版总作画监督伊东伸高也是选拔赛选手一员,战绩不错;动画版加入海鸟夺走游客手里食物的情节,发生了2次,第2次是故事结尾风间和月本海边聊天期间。
动画版第3集保留了漫画中的情节:一位不知名高中选手和孔文革对阵前信心不足焦虑惊恐,他的甜心开导他:不是所有中国人乒乓球都厉害,非洲人也有不会跳舞的,孔文革是一个失败者。此处日语原文台词包含一个叫做【ポンポコピー】的说法,中文台词直接翻译成“拖后腿的差生”,英语台词没翻译,直接音译Ponpokopii。这个说法来自日本落语一个经典的段子“寿限无”:父母拜托寺院给新生儿取名,希望名字越长越好,最好能把父母对孩子未来各种愿望期许都写进孩子的名字,类似于中国皇帝给自己起冗长的谥号,加入各种溢美之词,结果孩子不幸落水,报信人光是报落水者的名字就花费很长时间,孩子坚持不住而溺亡。落语原文【ポンポコピー】是虚构的中国中原一个小国的王子的名字,该国人名字都很长。这位女生引用【ポンポコピー】可能是为了鼓励她的白马王子,孔文革可能是一个名头响亮但能力不足的短命选手。中英台词都没有解释此处用典内涵。
http://tieba.baidu.com/p/3075461043动画的PECO有点类似于帮助配角心理成长的感觉,不管是笑匠还是孔爷,他的主角感其实并不重,但伴随原作主线的发展又必须是他崛起,所以动画的他看似像个开挂主角,更像是衬托真主角们内心一步步成长的故事,汤浅对于他的心理描写相当少,一些行为逻辑也和原作性格有出入。 老实说,汤浅理解原作的“天赋”和我理解原作的“天赋”有差别。 主角是作为漫画情绪带入的第一人,笑匠可以说是原作最开始的第一人称,他有惊人的天赋,也被自己社团的老师小泉发现了,作为传统漫画的话大概是笑匠越战越勇,幼驯染的PECO也在一次失败中不再打乒乓,在背后微笑着一直支持笑匠,但原作却在中盘给了PECO一次逆转,视角的调换,从“打游戏”和“跳河”开始整个故事的情绪萦绕在这个角色上面。 笑匠的崛起也成为了他思考“天赋”这个名词的开始,那句“就算飞的在高也不可能飞到月亮上去把”可惜被动画恶魔和他的自说自话给搅变味了,这句话在原作里其实是对自己曾经的“自信”感感到无比的质疑。 之前看到有帖子说他和三井有点像,在执着和对自己的自信受挫的表现上确实有相似之处。 对于他崛起,其实并没有像动画那么一帆风顺,一开始就被人认可有“天赋”。 整观他的天赋和笑匠不同,和另外三个人都不太同,这也是松本厉害的地方,用五个人表现了五种普通人都有过的青春。 笑匠,虽然拥有天赋,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性格,他对乒乓其实没那么爱,但他骨子里的性格,他对教练的温柔,也让他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变成了之后的机器人。(动画改成幼年就这么自闭) 孔爷,(他和恶魔算是漫画里除PECO以外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原作戏份不多,对他的刻画却相当让人深刻,每次地心理描写都是想念家乡,每一次最深刻的镜头都是抬头仰望飞机的去向,他心理素质真的不算好,因为他顶着回国出人头地的压力,老实说很多人觉得孔爷就是自己,但实际孔爷一直比任何人都要心如明镜,他知道自己该有的位置,这点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地方。 恶魔,他才是真正的努力型,他没有孔那份自始自终都清醒的认识,他笨拙地辛勤耕耘,渴望被人认可,典型的笨鸟先飞的人,如果不是笑爷那句绝望的话,他还会一直这样下去,现实扇耳光得挺疼的,但他醒了“也有不会飞的鸟”,他的去处是普通人拥有的最大幸福,故事最后给他的是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风间:他应该属于动画里的那个被大家崇拜的“孔爷”,他和孔一样都是承载着各种包袱,下面的崇拜,上面的期待,一个人撑起的队伍,他是海王的中心人物,这样的压力以至于他打乒乓都觉得是痛苦,每次看到他在厕所里都会让我想到考名校的苦逼高考生ORZ,动画把他的压力具体化,加了更多的压力给他承受。 孔爷有回国和留学压力,风间有着由上至下的压力,恶魔有着希望被人认可的期待,笑爷迷茫地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只有那个爱做英雄白日梦的家伙是最纯粹的“爱乒乓”。 【不管是压力还是动力都来源于他对乒乓的“爱”】 【“这个孩子像生来就是为了打乒乓似得”】(大致意思) 我至始至终都觉得松本对他的天赋定义是对乒乓的“爱”和“热情”,孔爷风间恶魔都没有他那份有点点偏执般的“爱”,而他的天赋也与笑匠也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关系,这也是松本说的想塑造两人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 可惜动画给出的天赋不是“爱”,是开挂,连升级戏份都没有好好给,简直像是跳级。 【松本在后面刻意的让PECO见人就喊“我爱你”,也是想传达这份执着的“爱”是他最难能可贵的天赋。】 动画里的PECO少了那份纯粹和偏执,有的就是套路性的照搬原作情节走,和原创出来卖卖萌的情节,删掉了人物该有的血性和魅力。 “天赋”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平面化,该赋予的象征性完全没了。 才能到底是什么,动画说的才能很狭义,我所理解原作的才能是“对喜好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后天真正不能训练出来的。 我很心酸PECO,论塑造力还不如玛丽苏女神,升级也没好好让他升,就直接跳级跟反派似的,本该具有的人格魅力搅得OOC成什么了。
不会乒乓的人也觉得不错呢。因为是汤浅政明啊。
因为画风刷掉一大部分小学生真是太好了,中文CV赞以及结尾被燃起来了w
本以为运动题材必然是热血追梦,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剧中的每个人都似乎背负着人生巨大的疲惫和空虚打着乒乓球,我完全被弥漫全片的纤细和忧伤击中。结局处那样燃过之后,又那样归于冷淡兼温柔的无言人生。月本和星野的感情从无一字倾诉,却是光和爱。感谢花花推荐这部回应了我所有人生困惑的神作。
狂邪,各种看似无视规则的作画和剪辑其实全部都在为情绪服务;结局提升层次,虽然胜者依旧为王,但败者也并非为寇,生活本就多种多样,哪有唯一的真理。
舞台很小 跳得精彩的舞者就那几个 无论过了多悠久的时光 命运的齿轮总会重新咬合 英雄打怪兽打到断腿 只为搏萝卜破颜一笑 汤浅的线条已然登堂入室 帧帧精妙 孔爷输了比赛赢了人生 有才华能成功 没才华努力也能成功 不信抬头看 苍天饶过谁 继攻壳之后又被手のひらを太阳に这歌弄哭 实在可恨至极
画风还能接受,就是每次中日文交接的时候我就听不懂中文了,然后说中文的时候还没有中文字幕= =觉得自己真是废柴,中文都要字幕
分镜全揽,汤浅大法好。长期搭档Eunyoung Choi。大平晋也OP。龙子之。星月童话。有些风景不登上顶峰就看不见……只有远离竞争才能眺望到的景色……让人感动到哭的风景。
在下午开会前看了这一话觉得日子可以接着过了
看完《乒乓》,几乎所有其他动画在我心里都降了一格,别人在讲故事,汤浅郑明在带着观众飞。就是这部动画片,它实现了我脑中出现过的很多朦胧的想象。它是真正的盛宴。
【A+】你以为拼得是努力,其实靠得是天赋;你以为可以靠天赋,最后还是要努力;你以为重要的是输赢,其实真正决定的是选择;你以为讲的是乒乓,但真正有趣的是人生;你以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热血动画,事实上,这是一部对人生娓娓道来的艺术。
汤老师的省钱大法才是正路,庵野去死吧!音乐分镜声优也都大赞,但都不及风间的一句超深意台词“你有女朋友吗”。。
看了第一集之后马上来打五星!!完爆其它了好嘛!!
豆瓣应该增加一条10星的特殊评价
燃,萌,谜之感动
五星全部献给技法层面上的构图,画作,分镜,剪辑,精良制作和文本拼贴,堪称教科书级。
神作!通篇看完,最喜欢孔文革,孔爷K歌和孔妈妈包馄饨的那一集,看到泪流。每一集开始都要听完热血片头曲,星野的大成就是天才论至高无上的胜利。不过,即便天赋不够也没关系,认命带来的安宁,有时候要比不甘更幸福。没有一味宣扬胜者为王的俗套价值观,最让人喜欢 :)
神作参上!神作参上!神作参上!这不是乒乓,这是人生!这不是动画,这是艺术!
最后强行双骄对决恶心到了,就算是想表达天赋大于勤奋大于一切,还是不能接受街球手级别的peco系统训练个半年就吊打NBA板凳级别的孔。井上雄彦都没让湘北拿冠军,这才是体育题材的现实意义。说到头还是临时抱佛脚,结果一下开光,到底还是龙傲天的套路。100816/033118
另类,浓烈,鲜明,非主流,实验派的画风。“明明也很努力,明明比他练球时间长,为什么还是输,为什么还差这么远。”不断的失败,有人放下了球,有人捡起了球。
归返本真.定调好,系统性也强.难得高远并坚实的演绎型改编剧本,既有与原创线条皆在功能性的基础上延伸,那么多的心理漩涡碰撞与应和.对人显然倾情关注,温柔的描绘是礼赞声声.倚向原作的影像得荫又蒙损,调动透着聪明劲,但时常一脚深一脚浅.尤大量分屏实验焦心,表现力和累赘对半开.音响有意思.小纰漏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