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ck Jones团队1965-1972年间基于Hanna–Barbera在1940-1957年制作的114部影院版动画短片重新打包编辑的电视版《猫和老鼠》,并制作了新片头。其中还混有MGM出品的其他影院版动画短片如Droopy系列。 这一电视版曾于1990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过。
今天偶然看到了一篇写猫和老鼠的文章,决定记录一下它,顺便分享给大家,了解猫和老鼠背后的深度,它搞笑,它温情,它也现实。但我们永远喜欢猫和老鼠,因为它如此真实!
以下是几个猫和老鼠的表情包
End!
当我读完那一段,眼泪不禁夺眶而出。金铃,我好能理解你。我们都是这样一只可怜的老鼠,在我心里,你再后来变成了好学生,但是我呢?还在那个充满恐惧的老鼠洞里,静静的,无人津问,无人关心。
知道老鼠和猫的最大的区别吗?不是他们体型的差异,也不是他们品行的不同,而是猫被人惯着,宠着,养着;鼠却只能自生自灭,遭人唾弃。老鼠为什么要偷吃人类的食物,也许我们没有想过,难道他们还有办法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为什么猫要养着,老鼠的结局就只能悲惨死去,这不公平不是吗?就因为猫好看!我也喜欢老鼠,他们不也可爱吗?
可能我也是一只老鼠,是一只不起眼的老鼠。我并不优秀,但我并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我会用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体贴的帮助家长,理解家长。但是,在他们心中只有学习,只有成绩,每当我写作业,写到手已经开始发酸时,只求放下笔歇歇或多希望有一杯温暖牛奶,为我们提提神,暖暖心。但是他们捧来的不是阵阵温暖,而是一叠又一叠小山似的作业和催促。反反复复的讲课,反反复复的唠叨,反反复复的写作业。头脑变得越来越迟缓,升小学时的期盼,被家长一点点的抹去;脸上的笑脸,在紧张的学习中,一点点的消失;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默契,在竞争的压力下,也一点点的变淡,直到随风逝远。
好孩子是什么?会体谅家长,理解老师,关心同学。是啊,这是好孩子。他们很乖,但是,家长老师更喜欢的不是好孩子,是好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许许多多的好学生是这样的——老师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其他同学为了讨好她,便给他许多好处,比如经常给他买吃的啦,等等。好学生当然很“大方”的接受了这份“好礼”,在暗地里包庇一下啦。不过,当此事暴露,友谊什么的,都不管啦,即使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责任统统推掉。所以,在同学们面前强势的他,是所有同学都避而远之,却又想和他管好关系。不过在老师面前,他的态度可就旋转180度了,恭恭敬敬的站在老师面前,给老师端茶送水,帮老师发本子,老师面对着全班表扬他,他就故作谦虚,说这是自己分内的事,老师听了又是一阵表扬。下面又不服气的,但又有什么什么办法呢,只好附和着鼓掌了。
坏孩子,坏学生就扯到一块去了。老师能非常容易找到坏学生的缺点,但是总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只会相信好学生的话。其实,只有少数的老师才会一视同仁,成语上,诗词里,指的也只是一部分老师。有时候,老师一句损学生的话,总会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而不知道这给学生带来多大的伤害。老师经常过挂在嘴边的“换位思考”只用在了我们上上,难道他们不知道设身处地的为我们想想。
熟悉的片头曲响起,中午12点的欢乐时光来了!
永远抓不到老鼠的猫,永远在猫敲门的时候自动走出洞口的老鼠,每天的斗智斗勇承包了童年的全部笑点。
看到里面的美食,肚子总是不争气,发出一声哀鸣。这么大个人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不是拜倒在汤姆的泡泡糖上。
来回顾一下,童年的回忆有多馋人!
01
这里有正经的美食分享
打开汤姆家的冰箱,全是好吃的。小时候真的太羡慕了,比如奶油蛋糕、布朗尼、泡芙、圣代、布丁、果冻。还有牛奶、果汁、水果。有时还有龙虾、香肠、烤全鸡、肉排。
杰瑞还明目张胆地推着小推车到冰箱采购,这是把冰箱逛成了超市啊。
说起杰瑞,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奶酪登场,必有杰瑞。
他视之为生命,明知是汤姆的诱饵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最温馨的圣诞特辑,汤姆把绑上缎带的奶酪放在夹鼠器上。直到片尾才揭晓,原来它是一个音乐盒,奶酪是送给杰瑞的圣诞礼物。
小时候很想知道,这奶酪到底有多好吃。
原来杰瑞心心念念的奶酪叫Gruyere(古也门),原产于瑞士。体积巨大,直径1米左右,30厘米厚,据说做一块要用一吨牛奶。这么大,普通家庭只能买切块的。
奶酪质地虽硬,入口随着舌尖温度融化,口感会变得顺滑柔和,舌头一抿,满嘴都是浓郁奶味和蜂蜜、坚果的香气。
古也门奶酪也因为《猫和老鼠》走进大众视野,更有奶酪制造商为了给奶酪提高销量,专门在奶酪上挖孔。
除了奶酪让杰瑞痴迷,别忘了还有那块巨大的肉排。小时候觉得这种带孔的肉肯定很好吃,“塑料三兄弟”还因为它反目成仇。
“恶犬”斯派克和儿子的烤肉野餐,肉排友情出演。噢!我的天啊,当时看到真想冲进电视里尝一尝。
原来这是牛后腿排,一片足足有半米长,中间的圈圈是骨头。
放在炭火上烤滋啦作响,冒着油花,瘦肉和脂肪都在发着光。表皮因为美拉德反应形成一层焦脆,锁紧肉汁。撒上盐、黑胡椒提个味。煎好稍微放凉,让肉汁回流。锋利的刀切开,汁水顺着刀口疯狂流出。
一入口,有点烫,牛油融化开来,只剩一抹奶香,牛肉越嚼越香。
好不好吃全凭想象,斯派克可没有告诉我。好好的肉烤成了炭,老弟还是要和汤姆多学学厨艺。
女主人刚做好的烤鸡金黄焦脆,热气腾腾。看到它的那一刻起,汤姆的嘴就再没合上。
抓住鸡腿赶紧开溜,躲到墙边,一口咬开紧致滑嫩的鸡肉,第二口、第三口…… 吮一下指,抹抹嘴边的油,骨头一扔,装作没事发生。
他吃饱了,我却饿了。血书求女主人公开烤鸡秘方!
别说汤姆只会偷吃,他除了不会抓老鼠,无所不能。会击剑、大提琴、小提琴、鼓、小号、吉他、插花、拳击、钢琴、做发明、迪斯科、爵士舞、骑马、爵士男中音、指挥乐队、游泳、荒野求生,做饭也有两把刷子。
做鱼,他是认真的。
△煮鱼佳配:萝卜、葱花、加点盐
△煎鱼裹点面粉,电视机前的小孩都馋哭了
△烤鱼也是汤姆的爱
△没人比汤姆更懂夹鱼面包
荒岛求生一集,汤姆的罐头吃完了,魔爪伸向自己的鞋。
扯出鞋带一吸溜,吃出面条的感觉。
没想到当年,我竟然看着猫吃鞋流口水。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语文课本里就写过,红军战士因为粮尽援绝,只好吃皮带充饥,当时还流传一首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油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糟糕,我怎么又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