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是你的什么~你是我的阿波罗~(真没节操,捂脸之……
一出场男主小哥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他说他厌恶这里的一切,承载一切激情的坂道君也闪亮登场!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一边吐槽男主那“人间失格”般的负能量,一边暗自点头伸出双手握爪小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呢~”
接下来小哥压力一大就容易呕吐的傲娇性格向我们展露无疑,我不禁又要吐槽小哥你这个毛病也太那啥了吧~原谅我总是默默想歪(捂脸……
那时天台的光透过玻璃聚集在一块白色的布上,白布似乎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小哥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目光死死地锁定白布渐渐逼近,也渐渐伸出了自己的手,小哥就这样掀开了白布,我们的阿波罗闪闪发光地登场了,又让我想歪的是阿波罗握着小哥的手,小哥看着眼前的一切呆若木鸡,时间仿佛凝固成了永恒永恒永恒……我就这样在“被你们萌坏了”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先声明,我才不是什么耽美狼呢~
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是命运般的邂逅!!!此后的所有故事都源于那天那个天台那个沉睡的你和那个着魔的我……(再次捂脸……
论小哥怎样从精神萎靡的孤僻厌世傲娇君变成细腻的任性敏感君,这其中自然有我阿波罗照耀的作用,当然还有女主的作用(总是会忽略女主的我需要捂脸……
事迹一,阿波罗打架拿到了天台的钥匙,小哥想吐去天台(去天台是治愈小哥这个毛病的良方,果然小哥连治愈方式的都很那啥呢),借用了阿波罗的钥匙撒腿就向天台冲去,阿波罗追啊,天台啊天台,天台上的小哥和阿波罗啊,阿波罗对小哥说“我也不喜欢呆在教室呢”(话说阿波罗总是很轻易地就跟小哥交心呢,包括后面的坦白身世神马的),于是天降喜雨~那天阿波罗教会了小哥淋雨的治愈效果,从此小哥跟想吐的毛病渐行渐远……
事迹二,小哥是正儿八经会弹感情会弹古典乐的高雅人士呢,原本想要在唱片店买古典唱片的小哥被鼓声吸引,那鼓声带领他走入了小小唱片店的地下室,有个少年在打鼓,那正是阿波罗,那音乐是小哥没有接触过的丝带儿,于是阿波罗再一次发起魔力,吸引了小哥,小哥用古典乐跟阿波罗的爵士鼓对战,最终傲娇的小哥还是默默买下了跟原计划完全不同的唱片——阿波罗演奏那一曲呢!!!从此他们有了深深的羁绊,音乐连结起来的羁绊,没有爵士就没有摇摆,只要摇摆就不会断绝!!
事迹三,小哥看着阿波罗膝下弟妹成群,母亲热情好客,不禁心生艳羡,想起自己流离的家庭——远走的母亲和远航的父亲,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哥终于发挥了他性格中敏感任性的部分在阿波罗面前羡慕嫉妒恨了起来,阿波罗黯然,说“我在家中也没有立足之地”……于是又是一段令人心疼的心路(原谅我在这里又泛滥了……我也跟小哥一样默默流泪了好么……
十二集的长度容纳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学校门外的那条坂道是我那逝去的青春~最后的最后还韩剧般地出现长大重逢的场景,啧啧啧啧,这期间白驹过隙,百草复生,你我一如当年,在爵士乐中摇摆……(向着夕阳蹦跑这种经典日式影视剧梗什么的我就不吐槽了,因为我被默默感动了呢,只是什么东西让人心塞着,一如那夕阳……
2 ) 谁会出局?感情博弈中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如果,如果仅仅只是12集的话,那我还真是给推荐这个评价了。不是我对这部作品有什么不满意之处,只是感觉这部轻动漫本身就不是冲着大作去的。平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流露,不轰烈波折,但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想用言语评价,只想用心去体味。与其像大作一样去记住谁是谁,不如去看后深思,因为他们没必要是谁,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自己。
这部作品很有意思,不同于一般的爱来爱去,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这部作品只有“爱去”,却没有“爱来”。他爱她,她爱他,而他爱她,她,却爱他。五个人,到底谁会出局?很多人都在意这个问题吧,谁也不愿看到尴尬的结局,也总有人会对落单的那个人感同身受,但或许知道为什么后,人的心情会好过一点,下面就让我试着来分析一下他们吧。
西见vs太郎:
从第一集的第一句话开始,似乎就能感觉到西见是一个心事很沉重的人。同学都告诉西见不要惹那个叫太郎的坏学生,可当西见在顶楼打扰休息中的太郎后,却没有出现暴力镜头,相反太郎还向他伸出了半截橄榄枝。我们都看见了,太郎不是一个暴力狂,那时也许是因为西见没有一张欠揍的脸,更也许是因为太郎感觉到西见也和自己一样,是一个心情沉重的人,不然为什么要来这人迹罕至的顶楼呢?
西见与太郎的家经都很难念,然而却出来两种不同的结果,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这并不奇怪。
他爱她:这能不能算是一种错误的暗示呢?从小东迁西移的西见没有什么朋友,以至于心地善良的律子仅以一个班长的角度给予新生比较到位的关心就让西见顿生情愫,这是因为西见一直都没什么朋友,他对律子的喜欢,其实是在内心里对律子的善良产生了一种依赖感与安全感。西见是一个传统的人,然而当太郎的爵士意识灌输到西见的大脑里后,西见突然发现摆脱传统意识后突然让自己轻松很多,而太郎那比较粗糙的处事作风对他来说却感受到一种“自己人”的感觉,所以西见对太郎应该是有感谢成分的,不过本性在这里,使得西见与太郎这类性格相反的人的友谊也只是周旋在“感谢”,“共同兴趣”等这些相对“物质”的基础上,对律子则是心灵上的认可与爱慕。当夹在朋友与暗念对象中间时,西见选择了放手,你可以说这是内向传统性格人的处世态度,所以也许体现不出所谓的“魄力”,但至少体现了西见爱情观的一种成熟。
她爱他:人人都畏惧太郎,唯独律子不是。这不是因为律子和他是所谓的青梅竹马和对他的喜欢,而是因为律子比其他人都了解真正的太郎是什么样的人。性格粗鲁,却不欺凌弱小,不爱读书,却不是没有理想。身上透着的是一种江湖儿女气,而不是匪气。
记得易中天书中说过:女人们为什么喜欢英雄?因为英雄爱犯错误,所以英雄是可爱的,这能激起女人的母性。也许这就是律子喜欢太郎的真正原动力,这也同样是导致西见对律子有爱慕的原因。从理论角度上看,太郎这种表象与里象存在反差的情况让其极具审美性,这种不被外人了解的背后故事让律子这个唯一知情人产生了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她想在太郎身边,不是寻求安全感,而是给予安全感,律子完全可以做到太郎人性上的补完。
虽然同是有着不被人知的背景故事,虽然同是没什么朋友,虽然都是好人,但西见的情形要比太郎明朗稳定得多,说得好听点就是手上的资源多,说得消极点就是西见不具备审美性。而这一切也不是假设西见和太郎一样高大魁梧就能改变的。“少爷”走的是“少爷”的路线,他的那种优秀不是作为寻常百姓家的律子体会得到心里去的。在律子眼里,西见的精神空虚并不难解决,他需要的只是一些信心。而太郎的问题却是实打实的硬伤,比起西见,太郎明显更需要律子这样的人。
而他爱她:在太郎眼里,律子可能就是一个邻家妹子。若律子的选择是对的话,那太郎这个“灯下黑”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性格上缺陷了。太郎的思维方式似乎是只想着自己要什么而不去衡量自身的情况。他喜欢百合香和西见喜欢律子的思维模式其实一样,他们都想要对方身上的那种感觉来填补自己。只不过西见理智一些,平心而论,也是律子放不下罢,如果律子和西见走在一起,没有人说不合适的。而太郎却没想过百合香要的是什么,其实太郎喜欢百合香纯粹是在内心中那份善良的驱使下而形成,他忽视了自己外在那不招人待见的形象。他的这种单纯和无助更加深了律子对他的同情。不过也不完全就因此,即便他善良得过律子,本份得过西见,也不会赢得百合香的芳心,这不能说是太郎的错,而是要看百合香要的是什么。
她,却爱他:百合香要什么?要问百合香为什么喜欢淳一,就问律子为什么喜欢太郎。百合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个家教好的大小姐,若论价值观,人生观,她是复杂过太郎这类市井平民的。家教好,换个角度看就是自由少压抑多,虽然似乎百合香的门禁不是很变态。百合香手中不缺资源,她缺的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从马斯洛的《层次论》来看,她要的是自我实现。太郎确实可以拿来自我实现,但百合香的世界观人生观注定是和太郎走不到一起去的。百合香要的是一个心灵自由的出口,但这个出口得在她的理解与接受范围内,俗套点说就是“够点档次”,而太郎的这种价值观讲得难听点是“不被接受的”,至少是没有什么意识上的共鸣。这点其实和西见一样。淳一就刚刚好,同是受过教育,却有着百合香、西见这类人没有有的外向性。这是帮助、带动“少爷小姐”们冲破心灵束缚的关键。所以西见和百合香都愿意和太郎做朋友,尤其是西见这种内向得严重的人,更是需要太郎这种重口味。但当选择爱慕时,“少爷小姐”都选择了和自己有共鸣的对象。
淳一和太郎共同之处是什么?淳一和百合香的关系是在淳一失落以后得到升华的。百合香喜欢淳一的是他的“大胆”,而不是他的不理智。当淳一落魄以后,百合香感到要帮助淳一站起来,是的,此时她落入了律子一样的使命感中。纵然是英雄,淳一也没有太郎那么血性,而百合香,说穿了吧,她根本就不是什么纯朴善良之辈,或者说她那种门禁出身的人能做到这样也是很意思了,所以她看重的也不是什么血性。只不过淳一和太郎一样,他们都引爆了各自人性上的缺陷。这就是淳一和太郎的共同点,也是他们都被人在意着的关键。
女人为什么喜欢英雄?因为英雄可爱。英雄为什么可爱?因为英雄爱犯错误。而所谓的“母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想用自己的理念去安抚,去纠正这些“错误”的野心,是看到这些“错误”因为自己被纠正后的成就感,是对方被改变之后产生心灵依赖的存在感。“英雄”,只不过是“错误”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母性”的激发不在于“英雄”,而在于“错误”。这是西见的完美所不具备的。
他爱她,她爱他,而他爱她,她,却爱他。西见作为这列感情火车的车头,只有给予却没有回报,注定是累的。但他并不是一无所获,当他决定放手的那一刻,当他决定帮助自己心爱的人去追求她的幸福的那一刻,这样的义举我们不能用“好人”这两个字带过。英雄爱犯错误,但却不等于错误,西见就是如此,他成就了自己,大义让他成了一个更为成熟,更值得依靠的人。律子文化祭后放下了对太郎的爱慕而转向西见,并不是“人说好我就觉得好”的这种贪婪从众心理作祟,而是西见在文化祭上体现的识大体让律子感受到了他的这种人格魅力,这个是太郎没有的。如果真要说律子最后到底选谁的话,我觉得西见的可能性更大。律子和太郎在一起的感觉,更像是习惯、熟悉。确实,有人说习惯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可是到底是爱了之后的习惯呢?还是习惯了所以去爱?或许两者都对,但前者更像是选择后的结果。毕竟,人都会成长。说到人格魅力,其实西见在决心放手那时就在体现了。西见让她看到在被拒绝后的一种坚强,一边要面对友谊的尴尬,另一边在忍受看得到吃不到的同时还要亲手努力把饭菜往别人嘴里送的痛心,这些当律子在把目光投向西见之后看得尤为明晰。西见的行为让律子懂得了什么叫做爱,让律子看到什么叫做共鸣,让律子体会到什么叫做责任。西见是一锅越熬越浓的鸡汤,或许味道已经够浓了,需要的只是谁来掀开锅盖。现在锅盖掀开了,香飘四溢,律子被已被香味吸引。只是已决心说服自己放弃,一心致力于成全律子和太郎,并就快解脱的西见如何面对律子态度的改变?
律子改变了,那百合香呢?她是否会改变呢?不会,即使会,那也不会和律子一样地“和平演变”。她的内心是要经历一场革命的。回过头来看百合香的故事,说实话,我看不出百合香到底喜欢淳一什么,似乎就是因为淳一给她的那一个半梦半醒的吻,让她不再犹豫,关于为什么?我一直怀疑人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情结:不动,是因为不值得去动起来,但真动起来就开足马力一定要有个结果。就算百合香之前是闭关锁国,那淳一的那一个吻就是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逼得百合香动起来,既然动起来就要分个胜负。如果说当初那是个内心游移的吻,而之后百合香牢牢抓住了这个游移的内心,侵略者让被侵略者给制服了,那会是多大的一种成功。所以与其说百合香喜欢淳一什么什么,不如说百合香容不得这种失败或不了了之。因为一切都是百合香在一厢情愿地付出,淳一给了什么?失踪?颓废?除了一个让大小姐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外什么也没给。投了那么多进去怎能说放手就放手?说百合香是一个赌徒的话,我想也不为过。不过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淳一玩起来确实比太郎要纯熟。
好了,人性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感觉写得有些乱,凑合着看吧。只是感觉人就是喜欢找那种像自己但又多一点的对象。该作对爱情观的体现算是比较直接的了,至于最后谁会出局。。。推荐看一下,也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点帮助,我也真诚希望和大家探讨。
3 ) “一起來聽爵士樂吧,”我的雙眼閃爍著異樣色彩。
http://www.apollon-jazz.com/新OST會在每週放送的第二天更新
http://www.xiami.com/song/showcollect/id/10982223個人整理用爵士合集
第一話:
分鏡做的不錯,龐大的製作陣容和卡司,兇殘的原畫幀數,看來是投入很多錢。能斷定這是部良心的音樂番,同學們可以放心追。推薦漫畫也要看,因為媒介不同,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漫畫對人物心理描寫更加飽滿。動畫雖然滿足了漫畫所不能的聽感,但是在幾個地方有點莫名其妙,比如說千太郎向西見索要十萬,西見氣憤地說了聲可惡就起身跑走了。
“在夢裡的我超弱,被打的慘兮兮。正當我想我快不行要掛掉的同時,就有人來迎接我。是個有這像是國中生臉蛋的……”睡在天臺樓道前迷糊中的第二主角千太郎錯看西見是天使,而西見“那一瞬間,好像是被光芒掩埋了一樣。”這里兩人第一次相遇就是坂道上的阿波羅,這個故事的開始。
看第一話眼睛就濕了兩次。千太郎幫西見奪回天臺的鑰匙,此時低音提琴的聲音響起,這一刻眼睛濕了,此時琴弦的震動從鼓膜一直延伸到四肢皮膚毛孔,肌立。隨即是鼓點的加入緊接著是小號。“骨頭與肌肉碰撞之后所發出的聲音……”這一段加入小號略顯得多餘與累贅,這聲音用鼓點和低音提琴交織來描述就足够了。嘛,只是我個人的想法而已。漫畫中打鬥中的千太郎要比動畫中所表現的灑脫多了。第二次眼睛濕了是看著千太郎鼓solo,看著他握著鼓棒我眼睛都直了。這才是發自內心熱愛爵士樂的不良少年千太郎真正的姿態。“真是够了...礙耳的聲音。這裡哪裡算是音樂。連一點纖細的碎片都找不到……這傢伙,用全身在述說著...音樂到底有多麼快樂……”
到這裡已經非常的清楚給出了兩條線索,兩位主人公所代表的階級群體。這是多麼典型的例子啊!西見出身中產階級,成績優異頭腦好,階級教育以及規矩堆砌的自負卻內向和孤獨;千太郎出身平民階級,散懶成績差,不良不拘泥...可以說兩個人是兩個極端。看!兩個人在鋼琴前吵架就覺得好玩,一個狂熱爵士迷野蠻人的演奏富有情感(smooth)但指法通篇錯,一個冷豔高貴少爺拘泥于完美卻演奏死板平淡(choppy)。一個對“高貴”古典樂是一臉嘲諷,一個覺得爵士只需要練練就能上手的小意思。屬於死對頭的兩人卻因此有了交集。熱愛音樂的兩人感性又孤獨敏感。
“這個人獨佔了天空灑下來的陽光,在我最討厭的上坡路情況的奔跑著。在這坡道的前方你到底看見了什麽?會死我從未見過的景色嗎?”
很期待故事會往什麽方向發展。
PS:西見在叔叔家彈奏的是Clair de Lune
題外話一:我看了一遍第一話匆匆寫下了之前的評論。後來又補了漫畫第一卷,動畫漫畫反復看了有四遍。期間還順便找了一下Bobby Timmons的版本
http://www.xiami.com/song/1044963再對比一下Art Blakey的版本,不難找出爲什麽AB版本會比寫下這首曲子的Bobby版本出彩和出名的原因。Boddy版的主線索是鋼琴,其餘樂器是補上主旋律的空白,錦上添花的效果;AB版本比起Boddy版結構上更為鬆散,但突出了每個樂器的音色特點,卻沒有大樂團合奏上出現混亂這通病。原本想找找Bobby給Art Blakey創作moanin'的背景,可是毛都沒找到。我這人有刷各種音樂類型盤的毛病,有些盤聽開頭拉到中間副歌高潮,再拖到結尾就能判斷這盤的質量。惟獨爵士樂會反復聽幾遍再作評論。因為爵士樂在感覺和精神上增加了內心深處的空間。只聽一次是看不懂演奏人所講述的故事和心境。moanin'我聽到的是樂手在喧嘩的人群中略帶放蕩和嘲諷的掙扎。或許真相並不是這樣。
在第一話結尾看到AB的唱片封面讓我把好幾年前的記憶從箱底翻了出來。當時我還不知道moanin'是AB最出名的代表作,也不知道這個樂隊。那個悶熱夏天裡把自己封閉在家裡的我一人蹲著某個現已關閉的爵士樂試聽站上一次又一次地點擊播放Are you real然後瘋狂地在網上查找信息,當然那時候信息還不如現在齊全,我什麽都沒找到。(查找了有4年才找到這張moanin',我激動地說不出一句話,手還顫抖著。那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題外話二:11區對爵士樂熱愛度和普及度是超乎了大多數國內爵士樂愛好者的想像。一提亞洲爵士樂廠牌就必須提11區的維納斯和GML,好像還有一個不記得了……。
第二話:
這幾天一直猶豫著怎麼寫這話的評論。第二話我先看了漫畫,再看動畫的時候就沒有過多的感觸。只好硬著頭皮寫下去吧。
動畫和漫畫一樣,一開始就是西見在研究著Moanin'的彈奏技巧,從未出現如此急躁和費盡心思去解讀,他過於追求完美所以一直糾結在樂理還總想著如何讓千太郎刮目相看,這樣好強競爭心態忽略掉了爵士樂最重要的自由精神。“含糊的和絃、切分音,還有獨特的重音...我自以為早已弄懂了爵士的特徵,在演繹出來卻如此艱難。”受框架的古典樂思維來思考擁有開放態度的爵士樂是處處見紅燈。
看上去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千太郎是個心思細膩的少年,西見的變化和努力都看在了眼裡。假裝誤闖還順手趕跑找茬的同班后對西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別管額頭流血了,手指...沒受傷吧。”你就直率點走上去吧少年(笑)。
第三場淳兄終於出場了!一直想著諏少如何來演繹這位仁兄。好吧,這不是重點。在社團室的合奏是西見心理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好久不見的成員一上來就用各自的樂器打招呼,在傳統樂隊中每個樂手都將音色音量等調整并溶合為一個整體;爵士樂恰恰相反,樂手們都竭力讓每件樂器都“站”起來。呼吸情緒等調整好后成員們馬上開始了即興演奏。這就是爵士的一大魅力,有些時候會以一個爵士樂手的即興演奏能力來衡量他的水平。西見坐上了鋼琴凳,緊張下僵硬的手指摁出乾巴巴的音符。“我說啊少爺,別戰戰兢兢的!彈錯也沒關係,別在意那種細節,你談就對了!”在千太郎的鼓舞下,西見漸漸打開并第一次領略到自由演奏的快樂。“用音樂敲響全身的感覺,真是愉快。這樣的感覺還是第一次。”這個時候最容易看到這個人所懷著如何的心情來演奏。
笨蛋就別想太多,爵士是隨性的。
[刪除線/]少年,誘惑暗戀的少女就請記得把眼鏡摘下來,如果摘下來的那張臉不是美少年就請忽略這一句。[刪除線/]這部動畫里OST佔了一定的比例,沒有音樂來烘托氣氛就顯得動畫力度有點弱,估計是自己看漫畫先入為主的原因吧。對比了一下覺得前半略亂刻畫細節上也有點倉促,OST顯得有點可有可無(誤)。第二話動畫後半段三人外出遊玩的氛圍和漫畫中的很貼近,看來編劇在編寫腳本的時候對這里是有想法的,同時這也有聲優的功勞。西見對律子懷抱著愛慕的獨白,我心下說著“啊,讀漫畫的時候所傳達的就是這樣的心情。”
漫畫第一卷的時候就大概知道是怎樣的一條有去無回的單戀線。閱讀最後幾頁千太郎對百合香一見鍾情的分鏡,當時想著這故事真特麼虐啊,雖然不知道之後故事發展如何(在B站開彈幕觀看估計就被劇透的差不多了吧),就覺得這故事後面會越變越虐。動畫在這鏡頭上也沒有掉以輕心,稍微加強節奏點了一筆把我給虐了,然後馬上放ED在我虐點上又踩了一腳。
真討厭,夏天我改留中分頭好了。
———✄—傳說中的片段分界線————
不打算講什麽是爵士,不同類型的爵士樂有哪些代表人物和名家…這些能在網上查閱到的信息。也不打算解釋故事的年代背景,西方帶來的文化衝擊與相結合什麽的等等
本人只是個爵士愛好者,且對動畫知識等一竅不通。目前是想著看完一話記一話觀後感,順便重溫一下爵士盤。等12話食完后,再把這些片段連接起來寫一篇完整的評論。
歡迎同好討論糾錯。還請高抬貴手少噴。
4 ) “男漫”千和薰
《坂道上的阿波罗》中川渕千太郎与西见薰的关系一直倍受瞩目,聪明的腐女们不断找出两人之间基情四射的证据,虽然我还没腐,但若说千太郎和薰之间只是单纯的友情我也觉得那还不够,如果能用一个词来定义他们之间“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情感,那我愿意选择“男漫”。
“男漫”(Bromance)是由“兄弟”(Brother)和“浪漫”(Romance)两个词组合到一起派生出来的,专指两个非同性恋男子之间复杂的亲密关系。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被称为“娱乐圈的男漫先锋”,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之间的友谊被美国娱记形容为“乔治持续时间最长的感情”。
回归正题,当千太郎在恍惚中握住薰的手,喃喃说着“你终于来接我了”,这不同寻常的邂逅便掀开了两人男漫关系的序幕,两个看似生活环境与经历完全不同的少年,却有着相同的孤单与困惑(用千的话说“在家里没有容身之所的人”,而且后来两人在各自爱情的道路上走得仿佛也都不顺利),还有着共同的对音乐的热爱。于是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随着友情的加深,互相的称呼也变成了 “少爷”和“千”。
越是视为珍宝就越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当千出于同情担任了星儿乐队的鼓手时,薰感到巨大的失落,童年不愉快的情感经历再次浮现,甚至萌生出“与其被你抛弃,不如我先离去”的消极。正是在这种失落压抑与愤懑中,薰无意中听到千说“我果然还是比较喜欢爵士,而且不能让我重要的伙伴等太久了”,薰当然听得懂“重要的伙伴”就是指自己,于是在一瞬间释怀了、欣喜了,原来千和友情始终都在,于是他就那样勇敢地走上舞台,与千共同演奏一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当演出结束,千拉着薰的手奔跑(有人称为“私奔”)的时候,薰感觉“身体好轻,就象重生一般,好象就要飞起来一样”。身体轻是因为卸去了心头的重负,想要飞是因为与千之间的友情、依赖、默契赋予他一对隐形的翅膀,他们的友情重生为“男漫”。
因为没看到结局,不知道以后千和薰又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但我愿意相信,他们之间比友情更浓厚比爱情更持久的“男漫”关系一直都在,如同一首歌中唱到的“是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不是一起玩几天就忘记对方……黑暗的岁月里我们是对方的光芒,照亮彼此,所经历的一切,不用对视就能心领神会”,薰永远会说“我担心的是你,千”,而千也永远会说“跟你一起合奏时,果然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5 ) 关于第一集的曲子 モーニン moanin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A2%E3%83%BC%E3%83%8B%E3%83%B3
日文wiki这么说
『モーニン』(Moanin )は、ジャズ・ドラマーのアート・ブレイキーが1958年に発表したアルバム、およびその1曲目に収録されているボビー・ティモンズが作曲した楽曲。レコード番号は4003で、ブルーノートのアルバムの中でも人気の高い「4000番台シリーズ」の一つ。
这个爵士乐鼓手 Art Blakey于1958年发表的专辑
Bobby Timmons所做的曲子
都叫这个名字 那么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曲子?
这片子里是钢琴序曲吧 那么就是后者了?前者是爵士鼓手 那曲子啥样子的?
请教各位爵士乐大大
6 ) 聊一聊60年代的日本
60年代的日本正是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当时的日本由于朝鲜战争所带来的福利,让日本经历了战后的经济复苏。
日本在战后复苏阶段所立下的基本国策就是科教兴国,认为在拥有充足的人才后才能够发展经济,并迅速繁荣。于是日本当时开始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促成了后来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量,不过在这之前的60年代,除了表面上日本的迅速崛起,还有这很多运动以及矛盾。
最开始是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同日本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将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踏板与平台。1951年
除此以外,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电视、广播和报纸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报道,一再激起了20多岁的年轻人的革命热情。日本共产党则借机通过印刷大量《毛选》、《最高指示》以及其它文革文献,催化这种热情,活跃的年轻人也梦想着在日本复制中国的运动。由于当时的美国在学生们看来代表着帝国主义对日本的打压,而在对岸的中国则代表着反抗帝国主义的斗士,也因此,学生们希望同中国一样,发起学生运动。当时产生了一个群体——日本赤军,他们将毛泽东作为革命青年的导师,在游行中高举他们常常将毛的画像高高举起,并把毛的语录用鲜血写在横幅上,而他们则在横幅和画像下,表情庄严的前进着。这样的画面不时出现在当时的电视、报纸和期刊上,成为当时日本的时代写照。
当时的学生运动例如比较知名的1968年的"东大安田讲堂攻防战",导致日本当时自1968年夏开始,直到1969年3月下旬才最终复课。而《阿波罗》中的淳哥所在的应该就是东大。
这里说一下东大事件的导火索,1967年麦克阿瑟给日本医学界带来了一个“研修医”的制度,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研修以后才能正式从业。但是在实际上这个制度成了医院和开业医师使用低价劳动力的手段,一直受到医学院学生和年轻医师的反对。 东大医学部学生举行无限期罢课,医学部对17名为首学生的处分。 但是受到处分的学生中,有一名当时人在九州,不在学校,并且就住在医学部部长丰川行平的外甥家。但医学部对这种明显的冤案视若无睹,坚持处分。医学部学生在1968年6月15日占据了东大的象征——安田讲堂。 安田讲堂被占领以后,东京大学招来了警察机动队,驱散了占领安田讲堂的医学部学生。直接导致成为全校事件,而安田攻防战也得到了全东京、全日本学生的支持。
而除此以外,日本学生运动还有很多。
例如早稻田大学的学生运动,由于校方关于涨学费的决定和学生会管的管理权问题,引发了的学生运动,从1966年1月知道6月结束,学生进行全校罢课,并在学校内筑起路障壁垒,阻止入学考试进行。最终的结果是校长辞职,学校撤回涨学费的决定并同意由教职员和学生联合管理学生会馆才作罢。
关于当时日本国内爵士乐的流行。
由于日本的战败,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南部路易斯安娜州的一个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1945年美军登陆日本,美国文化席卷日本全岛,其中就包括爵士乐。
不过说实话,在日本明治天皇时期其实就有了爵士音乐,当时的美国带来的“跳舞文化”,由于舞场跳舞都是现场乐队演奏,而演奏的内容正是爵士乐。
1912年,日本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爵士乐的乐队 ——Hatano Jazz Band。
说回来,1945年日本战败,美军进入日本,随之而来的是美国人的生活与文化——餐厅、酒吧以及爵士乐的兴起。
不得不说渡边很好的描绘出了当时的年代氛围,虽然是作为一个基番,但是其中能够隐隐感受到当时的年代动荡也能看到当时的环境混乱,这可以通过淳哥来看到,例如在酒吧中的美军,例如淳哥回来后的颓废(很可能就是因为学生运动导致的退学处分)。另外不得不表示,画作的精致以及帧数感人,尤其是在架子鼓的分镜上。
总之,能够看到这样的一部动漫,确实也是幸运。另外《坂道上的阿波罗》其实就如同爵士乐一样,薰上学所走的坂道一直向上,长而艰辛,如同爵士乐一般曲曲折折,透着青春的迷茫,但最终到达终点,回看前路,如同曲终之后,余韵悠扬。
备注:本文关于60年代学生运动的资料参考了以下链接://www.douban.com/group/topic/1795550/
特此感谢@本多
惊了,在一众2012年的影评里,我的这个2020年的影评异军突起。
7 ) My favorite things
车载电台一路都在播放爵士专辑,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二次元的风终于穿越着刮到了三次元,因为《坂道上的阿波罗》刚刚结束,耳边还残留着钢琴和鼓点的余单,靠在窗边看着外面闪过的风景,倒映出一张疲态的脸,在绵长轻柔的音乐里为妄想中的青春故事故作忧伤。其实自己根本不懂爵士和摇滚有什么不同,就像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披头士和猫王可以风靡世界。记得的,只是,那首用最简单的英语单词组成的最少女情怀的曲名“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和轻声唱起跳动的音符,露珠就在绿草丛中闪现,头对头的少男少女好像三叶草的叶子,说起my favorite things时闪着清脆和透彻的光。
记住渡边信一郎,是因为那个有名的鸟窝头牛仔和和王菲叫着同一个名字的女子。但其实当年哭得最稀沥哗啦的时候是为了一个叫爱德的小女孩和一只叫爱因的狗,挥一挥手转身大步走了。那种好像明暗之间流转的暧昧,把玩在唇边似真似假的玩笑,于那个时候的自己只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酸疼感觉。等到渡边和我们的成长路线逆行,明明已经有了可以含蓄和沉默不语的内容时,却非要回过头拉平了脸上了褶皱用老胳膊老腿轻跳一下,《坂道上的阿波罗》就有了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无论他们梳起多么土气的发型穿着多么过时的服装,在多么事过境迁的舞台上上演多么俗套的剧情,都引不起怀旧的共鸣。毕竟都已经是连枕头上都染着大叔味道的人了,可以怀念可以凭吊,却再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里两次,更何况那还是条叫做青春和初恋的河。
沈从文先生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次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于是在种种的八卦里,渡边总是让人略微倾斜感到同情的悲剧角色,菅野有着那位民国才女隐隐绰绰的影子。没有什么比臆测和妄想更让人喋喋不休乐此不疲的了,他们的故事演绎出的版本可以比《坂道上的阿波罗》更精彩。想起那年渡边在《Baby blue》里燃起的烟火,映在玻璃窗上漫天的流光。白衬衣的故事在告白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化成烙在视网膜上的印记收藏在叫做过往的匣子里。如果可以,想看看,无幻、仁和风绕地球一圈后能否在三岔路口重逢,玩音乐的话,江户时代一样可以说Rap。
丸山正雄MAPPA开山作。渡边青春动画圆梦。时代还原与细节做得相当不错(特别是让人赞不绝口的Live)。虽然做了大量加减法(多数是剧情减法、加法包括写实性氛围加强等),但改编注重还原而趋于保守,遵循原作的结果造成时间线的频繁跳跃(3年与8年),当然从渡边的传统来看我们可称之为时间公路片。
如果重逢比时间还治愈的话。
最是那阳光下的一握爪~~惹得百花报春晓罒ω罒
四星献给BGM
虽然大家都喊结尾狗血,但是八年不曾碰钢琴的少爷琴声响起的那刻,千穿着神父衣服的背影出现那一刻,眼泪莫名就下来了。人设一开始不是我萌的类型,看后力荐。人物性格饱满,剧情各种虐各种温馨各种治愈。淳拉着百合香私奔;律子和少爷的纠结;千像太阳一般的存在感;少爷和千的微妙;还有惊喜的JAZZ。
说好的腐女福利呢?!
棒死了这光影!><!菅野大神的片必须追的。还有。。我觉得是不是基过头了点
就是青春的那些事!画面很美
四月一日喜欢班长,班长喜欢肌肉男,肌肉男喜欢四月一日。
对于我来说,如果这个片子少了阿淳和百合香的辅线,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这种偏离正常轨道的爱恨情仇正是吾辈钟爱的~最后一集则时间跨度过大,不喜欢。另外吐槽一句,是不是每部漫画里都要有一句:我喜欢XX君\桑的心情,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一个人!噗~
从惊艳到狗血,渡辺信一郎只用了12话……【剧透】最终,8年之后,又一次圣杯战争开始了,王妃登上坂道,如愿地在教堂见到了他魂牵梦萦的言峰绮礼,这还真是可喜可贺啊。
洋子阿姨的音乐+渡边的监督+各种意义上的清血槽桥段!!懂的人自然懂~~
漫画最后没有看到 但是动漫的结局 真的是完美 当大家因为音乐再次相聚 以前所有的种种都烟消云散 着就是哪个时代的人 作为27岁的我 能让我感动熟悉的情感 插乐100%完美 每当op想起 不知道怎么形容由衷的感动 兴奋 真的是非常棒的作品!!
虽然第一集我就开始狼嚎,但是音乐真的很不错啊,而且画风大爱!!
钢琴王子和不良神父的爱物语(揍
不要以为加个女主就不是基片
好想大哭一场。
渡边信一郎和菅野洋子是绝配中的绝配啊=)
渡边这次忍不住纯音乐主题了。可以等真人版。
就算沒看過漫畫也不能給這個打滿星,各方面來說。漫畫真心比動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