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守望

大陆剧大陆2011

主演:王菁华斯琴高娃赵岩松傅冲武笑羽

导演:李末菊黄伟

剧照

守望 剧照 NO.1 守望 剧照 NO.2 守望 剧照 NO.3 守望 剧照 NO.4 守望 剧照 NO.5 守望 剧照 NO.6 守望 剧照 NO.13 守望 剧照 NO.14 守望 剧照 NO.15 守望 剧照 NO.16 守望 剧照 NO.17 守望 剧照 NO.18 守望 剧照 NO.19 守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0

详细剧情

  刘永吉是一名退休在家的普通老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经过多年收集手里还收藏了大批明清年代价值连城的黄花梨古董家具,但他的儿子刘思明,女儿刘思琪对此并不知情。
  随着刘永吉的太太黄秀玲外出买菜时遭遇一场车祸导致昏迷,整个刘家开始经受“家庭危机”、“事业危机”、“信任危机”、“身世之谜”的连续考验。
  在这一系列危机愈演愈烈的同时,刘永吉收藏黄花梨古董家具一事也意外公之于众,刘思琪、刘思明对这笔巨大财富的虎视眈眈,刘思明、刘思琪兄妹为了争夺钱财的不择手段,反目成仇。
  刘永吉面对儿女受到金钱驱使的一系列行为,屡次失望,终将所有藏品捐给了国家,而二儿媳妇于慧真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仅不为金钱所动,反倒展现出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并用大爱的精神感化了成长中的下一代。

长篇影评

1 ) 当超级英雄直面现实主义

记得一次吃饭的时候与周舟学姐聊到超级英雄的话题,她当时指出的一个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她认为从《黑暗骑士》后,超级英雄所面对的困境就是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因素融入进超级英雄片的叙事语境中。

其实不仅仅是超级英雄片,所谓好莱坞类型电影发展到后期,导演们所进行的突破性尝试就是在原本的类型化语境中融入越来越多的非类型元素。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太危险而且太含糊,我不敢随便使用,事实上有时候侵入类型片语境里的也未必就是现实主义,比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鲨鱼黑帮》里的异质元素就是黑色电影和黑帮片的元素。

但直觉里我认为那些融入进类型片里的异质元素最具破坏和颠覆性的,的确就是现实主义。当然这需要首先要说明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到底应该怎么认定。帕特里克·富尔赖对这个概念的观点是具有启发性的,他认为现实主义与现实毫无关系,现实主义真正强调的是“现实感”或者说“真实效果”,现实主义不是对现实完全地照搬,而是让接受者(读者、观众)“认为这是真的”。

李一鸣老师对这个问题也有相类似的看法,在他看来,电影不是对现实的还原,而是对经验的还原。一部电影看完后我们觉得好,不是因为它完全模拟了我们生活中的一段现实,而是印证了我们内心情感中的一些经验。电影中的故事未必都是真的,但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有趣的是,李一鸣老师把这称之为“好莱坞的技术主义”,而富尔赖则直截了当地称之为“现实主义”。如果我们参考延安和上海左翼对现实主义的一些提法,相信会同意富尔赖的观点。

我们以《守望者》这部电影为分析对象的话,就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在叙事电影中的用法,以及现实主义是如何颠覆类型化叙事的。

几乎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承认该片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片。我认为该片导演扎克·施奈德一定是看过诺兰的《黑暗骑士》并且受到它启示了的,因为影片最后与漫画原著不相符的结局,几乎就是黑暗骑士的翻版。但我认为导演走得比《黑暗骑士》还要远,因为犯罪者事实上也是超级英雄。一个无辜的超级英雄最后替另一个犯罪的超级英雄顶罪,而为了实现瞒天过海的计划,这个无辜的超级英雄最后也让自己双手沾满了罪恶的鲜血,他杀害了一个不愿保守秘密的人。

因此在《守望者》中,超级英雄本质上的疯狂性被暴露无疑,而不需要像《黑暗骑士》那样用小丑和双面人这样的符号来暗示(蝙蝠侠本质上就是小丑,也是双面人,他们三人其实是三位一体的)。《守望者》中有一个表面上与叙事无关,其实是作为隐喻性文本而存在的动画故事(这是电影中的一个小孩一直在翻看的一本漫画书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船长在航海回家的途中被一艘黑货船所狙杀,他所有船员全部遇难,只有他一个人幸存。这个船长知道那艘黑货船的航行路线一定会经过他居住的小镇,他担心自己的小镇也会遭到黑货船的袭击,于是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小镇。在他神经质地凝视下,这个小镇已经被黑货船的罪恶所侵占,于是他肆无忌惮地袭击杀害那些他所臆想中的坏人,直到他发现他一直想回小镇救出的妻子居然被他亲手杀害。原来小镇根本没有遭到黑货船的袭击。

这个故事的核心隐喻是,英雄会臆想出一个语境(比如罪恶横生的城市、腐败的司法、被黑货船侵占的小镇),在这个语境下,他原本非法的私刑行为成为了合法的。

电影其实正是营造并支持这种臆想的最佳机制,只有在电影中,我们才可以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欣赏着屏幕上的主角如同砍瓜切菜般地杀死那些“坏人”,而无需负担任何道德上的愧疚感。因为在电影刻意营造的类型化语境中,那些坏人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客体、一件造恶的工具,而他们的数量庞大和易于消灭更是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电子游戏中的小怪兽的感觉。消灭他们只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向前发展的叙事。《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是这种类型化语境的典型代表。

如果更包装一点,对于超级英雄的私刑行为的辩护则是他们不会杀人。无论是超人、蜘蛛侠还是蝙蝠侠,他们都恪守着这个底线,把坏人抓住后送交警察,从而保证自己行为的合法性。

《黑暗骑士》的高明之处是巧妙地用第一个语境逼疯了第二个语境。小丑毫无疑问是一个纯粹的恶的化身,他作恶毫无理由,仅仅就是要破坏秩序(这种秩序既是法律的也是道德的,以至于让盗亦有道的黑帮分子都无法容忍他)。毫无疑问,小丑这个角色如果出现在《第一滴血》或者《印第安纳琼斯》之类的故事中,肯定是那种没有内涵、仅仅是疯子的大反派,而主角们的解决办法则是简单地消灭掉他就够了。但因为他身处的是《黑暗骑士》的故事、一个主角恪守着超级英雄不可杀人的底线的语境中,他的疯狂所具备的颠覆类型片的内涵则被凸显了出来。小丑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超级英雄片里所坚定恪守的原则的质疑,甚至会反过来让我们怀疑,蝙蝠侠之所以一定要恪守这个原则,其实是因为他害怕暴露自己本质上与小丑是同类的事实。蝙蝠侠所坚守的原则,如同他的制服和面具一样,保护他仍能被社会秩序所认可,不被当成一个怪物。

而《守望者》则与之相反,它不是通过强调类型化叙事的某个方面(比如反派的极恶)来质疑另一个方面,而是对整个类型化叙事的语境进行了质疑。这种质疑是通过直接把历史、现实与超级英雄片的故事进行奇妙地混合而产生的效果。

在《守望者》的片头字幕部分,导演通过剪辑,把超级英雄们(也就是守望者联盟)的历史与美国的整个历史结合了起来,而且超级英雄本身参与了历史的构建(守望者之一的笑匠刺杀了肯尼迪,笑匠和曼哈顿博士一起帮助美国赢得了越南战争)。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超级英雄的存在才越发显得滑稽。我们无法想象,脱离了好莱坞的类型化叙事,置身于现实和历史语境下的超级英雄,是多么的尴尬和不合时宜。于是在故事开始,超级英雄的联盟就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尼克松的《基恩法案》,超级英雄要么必须臣服于政府(完全融入秩序),要么就必须解散,否则就是非法的。

故事中导演还借守望者之一的罗夏之口说出,为什么身心正常的超级英雄这么少?讽刺的是,说这话的罗夏本身就是最极端的反社会者和心理不正常。事实上,超级英雄的心理不正常恰恰是超级英雄在现实中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就如同那个动画故事里的船长一样,正是因为他们把这个城市臆想为黑暗、腐败、混乱和充满末世危机,他们才可以为自己的私刑行为获得合理性。

当然,也有人可以反驳说,这部电影中美苏冷战的背景为超级英雄的愤世嫉俗行为找到了合理性,甚至也为最后超级英雄之一的维特的疯狂行为所辩护(维特恰恰是所有守望者里最聪明的一个)。但正如片头所说,事实上美苏矛盾的升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守望者之一的曼哈顿博士的存在而导致的。

于是在一个现实的、历史的语境下,我们发现超级英雄一方面抱怨社会的堕落和自己不得不替天行道(代替法律)的无可奈何,但另一方面却发现其实社会的问题要么是超级英雄的妄想症,要么本身就是由超级英雄所引起的。他们就如同那个动画片中的船长,他们才是破坏小镇安宁的刽子手,而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在把小镇从黑货船的魔掌中拯救出来呢。

故事最后,我们才能真正懂得那个看似最疯狂的笑匠才是最明智的,他说过,守望者其实就是个笑话。然而笑话中的人看不穿这个笑话,他们依然严肃而艰辛地维护着自己所臆想的那个世界。

2 ) 致罗夏

这是我见过的最悲情的英雄,他竟然倒在一个似乎最崇高的理想面前,他竟然死在了最信任的同袍之手;这是我见过的最易碎的灵魂,哪怕人世最小的妥协,哪怕早已远去的创伤,都会令他癫狂、令他愤怒,令他奋不顾身,支离成万千复仇的火焰;这是我见过的最顽强的心,即使伙伴已经放弃,即使等待他的将会是死亡,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明智地选择相信,他的回答依旧是“不!”。
他令最强大的力量在某一刻都显得软弱无力,他令最智慧的头脑在某一刻都束手无策,他令那最崇高的理想在一刹那都无比汗颜,他令最坚硬的心一刹那间裂开了一道缝隙。这让我想起王书亚在一篇文章中的话:“只要有一个不顺从世界的人,就足以使世间一切的权势羞愧。只要有一件不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就足以使世上的一切财富跌停。”罗夏便是那个不顺从世界的人,他拥有一颗除了真相,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安抚的心。
他最终化为一滩白雪上的赤血,却是对这个苟活的世界的洗礼,虽然他自己从不要求救赎,却是对这个幸存者的世界的嘲笑,虽然他生前从不曾展颜一笑,却是对那还含着泪的灵魂的治愈,即使他自己总是伤痕累累。
在影片的结尾,我们是否失去了最后一丝拷问真相的勇气,我们是否敢于直视罗夏最后的眼神,是否人们真的需要依靠某些谎言才能活下去。即使这只是一部电影。

3 ) 從80年代的美國和漫畫說起

1

沒有經歷過冷戰,越戰,無法想象每天從播著朋克音樂的電視盒子突然放著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無法想象媒體鋪天蓋地的強調世界局勢,警惕民眾核戰很有可能發生。同時,登月已經過去了十幾年,里根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開始真正意義上改變世界格局..........

看片子的過程中,我一直想到漫畫第一頁的開篇一地的鮮血和從樓頂向下望的那種感覺。在21世紀的今天那些畫面不算什麽,就算之後出現在漫畫裡更加血腥暴力的畫面都不算什麽不會有任何的震驚,在我們有了成堆的暴力電影,電玩的2009.可這本漫畫的出版時間是1986年,1986年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的插畫家們,作家們在做什麽?想什麽?而這本漫畫已經在美國開賣。那么或者說今天更加公允一些,應試教育下的插畫家,作家們的腦子和創意又擺在哪條流水線上?不用過去比過去,用今天來比過去,仍然能夠感受到自己國家文化藝術上,想象力上,育才系統上的缺失,他國的強大......1986的創意,想法,觀感以及open mind什麽時候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看到哪怕只是二分之一呢?

這本漫畫不為許多國內朋友所知,像其他一些沒有被廣泛販賣的美國漫畫一樣,也像那些我不知道他們已經存在的漫畫一樣,在世界上被稱作最富裕,浪費,邪惡的國度里被為一些的人關注著...

Alan moore從來都是一個讓好萊塢電影人著迷的 comic writer,從from hell到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再到V pour vendette。

Watchmen從一誕生就被不同的公司盯著,在最一開始就被福克斯買走,經過terry gilliam,darren aronofsky,paul greendgrass等人,都未果,公司也從最開始的福克斯變成環球再到派拉蒙,最後變成官司敗訴給福克斯庭外和解,成功讓片子上映的華納。至於華納和福克斯公司到底怎么分watchmen這杯羹目前還沒看到進一步的資料,可以確定的是在法國華納聯手派拉蒙一起發行,所以影片一開始可以看到兩家公司的標。

Moore其實在美國是知名的怪人,他憑藉watchmen拿到Science fiction的hugo獎,至今是唯一拿到這個獎的comic,他拒絕自己創作給comic的文字變成任何其他的別的形式的作品,他拒絕做電影編劇,拒絕看改編,拒絕在電影casting上署名,對於watchmen,google上有段他在2008的Entertainment Weekly上說過的話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did with Watchmen that could only work in a comic, and were indeed designed to show off things that other media can't --無論Moore有多不迎合他人,他的作品會說話,他寫過的字會讓他有足夠的資本於世獨立。或許有一天A Small Killing也會被搬上螢幕,或許他會改變,我們會到他的名字出現在casting上。

2

有關漫畫和電影---電影基本上忠實於原著漫畫,有時甚至可以在電影里看到和漫畫中某個panel一模一樣的畫面,除了顏色,光線少許不同。

較與漫畫而言,電影的畫面以及人物更加“美麗”(原漫畫并不追求人物面目或者服飾的美),唯美許多;而且電影的配樂囊括了太多美國的著名歌手,這讓上去電影整體上看其實非常棒。無論是從變焦快慢鏡頭的動畫,從暴力場面的的流暢和細緻,從一個一個非常perspective的plongee total(俯拍),從一幀一幀的定格猶如panel一樣的效果etc.....有關電影的結構,基本上完全遵循漫畫的章節以及節奏,除了漫畫里的另一則小故事以及其他人物的“前身”以及最後一場床戲沒有囊括進來,基本重要的點都抓住了,甚至比我想想的好,特別是有jon在的一些畫面,比漫畫里更加自然清晰。說起來電影的里出現的音樂實在厲害,從Nat King Cole到Bob Dylan再到Philip Glass,最後到Nina Simone,看樣子原聲碟也會不錯賣,或者不錯下。

於電影而言漫畫更加嚴肅,完整,缺乏浪漫和空洞的唯美,沒有Choen的hallelujah的月光床戲,也沒有Simon & Garfunkel的雨中墓園,沒有清晰的火星表面,沒有庫布里克用過的會議室,沒有很多很多....無法評論電影或者漫畫哪個更好,只是覺得兩者相連卻又太過不同,那種無法相得益彰的感覺,讓我似乎明白了moore不接受改變的的原因。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并不是給喜歡“英雄戲”的人看的,除了音樂的強大,特效的值錢,同樣這部電影并不適合喜歡“xx俠”系列的人,因為他并不是一個敘事非常“好萊塢商業化”的影片,他并不是一般的comic,這個在美國知道的人應該不少,但國內許多人不做調查前都會因為預告片和海報而誤解。希望看不懂的人,不會亂罵,也希望更多人能夠去看moore的原著,再來看電影,相信更多人會明白電影里的metaphor。

3
電影里有許多值得人更進一步思索的對白,譬如地球早晚要在人類的破壞下毀滅,譬如jon說,我能改變許多,但不能改變人性etc.....

人性是惡的吧?是貪婪的嗎?政府是無用的嗎?moore一直默默的宣傳著無政府主義,在漫畫裡偶爾也能看到v字出現,如果跨過漫畫看到的是另外的一個世界,另外一雙眼睛里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在20年前,那么時至今日,20年之後,一切究竟又有多大不同?在伊拉克戰爭還沒有結束的今天?在@#%……&*¥的今天?

4 ) 拯救不值得被拯救的人类

这部电影改编自1986-1987年出版的同名漫画,但它并不是一个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正统英雄故事。首先故事里并没有一个为满足私欲而作恶的坏蛋,最后的大反派艾德里安•维特(Adrian Veidt)尽管杀害了上千万人,但他的目的是拯救人类,而且他还成功了,成为受人爱戴的英雄。而故事的第一主角罗夏(Rorschach)尽管一直坚守原则,嫉恶如仇,最后甚至不惜舍身成仁,但假如他的努力成功了的话,人类却会毁灭在自己手里。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因为人性终究是肮脏的,人与人之间有着无法化解的恶意和不信任,所以人类要不就活在肮脏的谎言里,要不就在干净的真相中死去。

故事中登场的六位蒙面英雄被称为守望者(Watchmen),其中只有曼哈顿博士(Doctor Manhattan)拥有超能力,他是构成这个故事的架空历史背景的基础。曼哈顿博士除了保留了自己作为人类时的性格和情感弱点外,几乎全知全能。因为他的出现,美国轻松地赢下了越战,美苏两国的冷战平衡因此被打破。因为曼哈顿博士凭一人之力就能消灭苏维埃政权,苏联因此只能恐慌性地储备了巨量的核弹头,以同归于尽为要挟谋求自身的安全。正如艾德里安•维特所分析的:即使曼哈顿博士能拦截苏联99%的核弹头,但剩下的1%仍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故此,曼哈顿博士不但没给美国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相反,故事里的美国乃至全人类社会都陷入了比真实历史中的冷战危机更为压抑和恐怖的末日危机中。而六名英雄里除了曼哈顿博士以外唯一公开了真实身份的艾德里安•维特,这个被称为“世上最聪明的人”的天才,用自己的运算模型预测出如果不对事态进行干预,人类将很难避免毁灭的命运。然而他的救世计划堪称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最大反讽:他欺骗并利用了曼哈顿博士(难点在于克服曼哈顿博士预知未来的能力),摧毁了地球上最繁华的几个城市和一千五百万人的生命,成功地迫使美苏这两个随时能终结人类文明但又同时活在对彼此的恐惧当中的国家结束对峙、化敌为友,共同对抗“人类之敌”曼哈顿博士。他同时还借助曼哈顿博士的帮助永久地解决了地球的能源危机,清理了控制着世界上现有能源的资本寡头,使人类免于日后因此再陷争端。他凭借高超的智谋和执行力,使自己成为全民偶像的同时,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人类。而当曼哈顿博士发现他的目的时,他的计划已经无法逆转,在权衡过利害之后,一如他预测的,曼哈顿博士配合了他的计划,甘负污名以促成人类的和平。艾德里安•维特可能是这个故事里的反派,但在这个充满各种反讽的故事里,人类却因他的阴谋而得救。

曼哈顿博士,被美国总统称为“幸好神是一个美国人”,虽然他一直为白宫和艾德里安•维特的事业提供帮助,但他未必和艾德里安•维特一样,相信这些努力对人类具有真正的意义。因为他见识和经历了太多人类无法见识和经历的事物,他的不老不死以及洞察人心和预知未来的能力,都促使他成为了一个虚无主义的神。他本来就是个一流的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有着深刻和理性的认识,他只对人的精神(人性)感到困惑。而在他变成“超人”之后,这种困惑使他变得茫然,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到达一个从没人涉足过的领域——他无法再像普通人类一样看待生死存灭,同时渐渐地失去了喜怒哀乐和恐惧等人类本能。他对人类怀有的感情,更像是对自己作为人类时怀有过的感情的回忆,而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消失,因为他连对自己身上的人性都开始感到厌倦了。在宇宙的浩瀚意志面前,生命只是稍纵即逝的现象,人类的命运根本不值一提。引用他的女友劳里(Laurie)对他的评价:

现在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就像他已经忘掉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这个真实的世界,对他来说,就像穿越迷雾,而人们只是一堆影子。

在故事的最后,当劳里决定和他分手后,他已经不再牵挂人类了。正如他所说,劳里是他和人类的最后纽带,而这条纽带已经失去,接下来他要去一个遥远的星系尝试创造生命。假如我们的世界也有一个全知全能但对我们遭受的苦难视如不见、从不插手的造物主的话,那么祂的情形或许和曼哈顿博士有所相似——祂明白爱我们的正确方式就是漠视我们,对我们的救赎就是任由我们自生自灭。

和曼哈顿博士相反,艾德里安•维特是个目标明确、行动积极的极端派,他是个缺乏道德意识的暴君,为了挽救多数人的生命,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少数人。和罗夏相反,他只思考“有益”而不是“正确”的事情。他视丹(Dan)和罗夏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行动为儿戏,虽然他也曾是其中的一分子,但曼哈顿博士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在人类末日的阴影下,所有的正义和邪恶、罪与罚都失去了意义。假如人类都灭亡了,谁还关心哪具尸体生前是个正直的人,哪具尸体生前是个狡诈的人呢?他甚至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他的救世计划不仅促成了美苏联盟,他还通过暗杀手段消灭了世界上的能源寡头和托拉斯组织,同时借助曼哈顿博士的超能力开发出几乎无穷的低成本新能源,由此杜绝了人类再因能源危机而发动战争。正因为此,他自称亚历山大大帝是他的唯一血亲,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建立一个世界联邦。不过,他也并非从最初就意识到行侠仗义救不了这个世界,而是受到了谐星(The Comedian)的启发。

谐星才是反讽的集大成者,他毫无良知和道德,更没被“何为正义”的问题困扰过。他什么都不在乎,喜欢破坏又嗜血成性,他加入守望者只是因为可以对人动手。(在原著里,他甚至刺杀了一个上代的守望者成员。)是他最早看破了世界的荒诞本质和人性的本来面目,但他并没因此而变得厌世(曼哈顿博士)或出离愤怒(罗夏),而是选择了对人性不加修饰地戏仿:他放任自己的野蛮和任性,为所欲为又自私自利。当他随意地使用暴力对付街头运动时,他宣称自己是在保护人们不受伤害。身旁的丹问他到底是谁要伤害人们。他戏谑地回答他要保护人们不被(人们)自己伤害。丹又疑惑地问:我们的美国梦到底怎么了?他指着被破坏的街区笑着说:这就是美国梦,我们已经实现了。如果我们试着认同他那反讽式的虚无主义视阈,可能也会承认他的说法既荒谬又真实。在守望者被迫解散后,他也并没退役,而是改为和政客合作,参与了刺杀肯尼迪,又在古巴搞反共运动——他做这些并非出于自己的价值信仰,而是在享受嗜血的乐趣,为这个世界制造混乱,而混乱——在他看来——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他最先指出守望者已失去意义,靠剪恶除奸也救不了这世界。他的挖苦极大地刺激了艾德里安•维特,并改变了后者的想法。但他们的分歧是,他认为人类没必要被拯救,艾德里安•维特却认为有必要。所以最后,他被一个自己的更强大的模仿者吞噬——因为艾德里安•维特是很严肃的,而谐星只是在取乐。

在六位英雄里,除了唯一的女性劳里外,丹似乎是最平庸和缺乏个性的。他继承了巨额遗产,不用为生活奔波,出于对上代守望者中的霍里斯•梅森(Hollis Mason)的崇拜,他继承了后者的英雄身份和事业。但他的英雄经历充满了失望、困惑和挫折。他代表了那种有教养的自由主义传统,善良、正直而且单纯,相信博爱与和平,但故事里的美国却到处充满了混乱、破坏、压迫和反抗(现实中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也同样是撕裂的)。因此当政府取缔了守望者的时候,丹和他的搭档罗夏看法相反,在丹看来,这不是挫折而是解脱。摘引丹和罗夏的一段对话:

丹:守望者已经完了。
罗夏:这只是尼克松那滑头说的。
丹:这是我说的。没人知道你的身份,你随时可以撒手,过上正常的生活。
罗夏:就像你现在过的,正常的生活?当你每天走在这个充斥着各种罪行的城市,你真的觉得这正常?
丹:至少我不是仍躲藏在面具背后的那个人。
罗夏:不,你躲藏在“大众”这副面具背后。

和艾德里安•维特一样,罗夏身上也丝毫没有虚无主义的成分,但两人又是那么截然相反:艾德里安•维特认为人类可以也值得被拯救,而罗夏认为人类已经堕落并必须被惩罚。罗夏是由妓女和嫖客所生,他的妈妈恨他,孩子们也排斥和欺负他,他从没被人爱过,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但他没有变成一个坏人,相反他成为了一个蒙面侠客,一个原本应为人称道的好人,但他好得有点太过分了——他对任何坏都毫不宽恕,因此他是个十足的暴徒,他伤害过的人可能和谐星一样多,任何坏人落到他手里下场都不会好。但是谐星起码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在他的床头甚至还摆着他和副总统握手的照片。而罗夏却既被警方通缉,又被黑道追杀。其实最初的罗夏也并没那么极端,但就和曼哈顿博士、艾德里安•维特和丹一样,罗夏在参与守望者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思想的转变,他亲身接触到的这个世俗的堕落和人们犯下的无数罪行深深地刺激了他,令他日渐愤世嫉俗,最终变成一个非黑即白,既不妥协,也不宽恕的道德原教旨主义者。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虽然末日将至,我也不会妥协,那么多罪行必须被惩罚:这世上亏欠的报应有那么多,而时间只剩那么少。

因此,罗夏绝不接受艾德里安•维特以欺骗世人的方式拯救世人。在罗夏看来,如果人类的救赎必须建立在一个谎言上,那人类还不如灭亡了好。他在故事最后要求曼哈顿博士杀死他,否则他必定会戳穿艾德里安•维特的谎言,那么已经死掉的一千五百万人就变成白白牺牲,美苏将重新恢复对峙,人类又回到末日的阴影中。而曼哈顿博士确实不会允许他那样做,正如雄辩的艾德里安•维特所言:谎言带来的和平也是和平。在自己的原则面前,罗夏根本不做任何价值衡量,无论天平的另一边是人类命运,或是自己的性命,所以他主动地拥抱了自己的厄运。

罗夏的人格魅力令我折服,当然也令我震惊——可能因为我是个很容易妥协的人——尽管他很难算得上是个好人,但当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或者说把信仰贯彻到极致,那么姑且不论对错,这种精神力量就足以令人动容。归根结柢,极致的人生才具有价值。罗夏既是一个动辄诉诸暴力的反社会恶棍,也是一个被彻底激怒的歇斯底里的诗人。在电影里作为旁白的“罗夏日记”是一部没有救赎的黑暗《神曲》,他带着人们游历人们身在其中的地狱,指出每种罪行和惩罚,然后亲手执行审判。他独自一人和整个世界作对:他既不容忍西方现代文明,也不容忍共产主义,不容忍政府,也不容忍民众,他既被警察通缉,也被罪犯憎恨……当他被艾德里安•维特暗算入狱后,在监狱里面对那些由他亲手逮捕的恨他入骨的囚犯时,他依然强悍得慑服一切:“不是我被和你们困在一起,而是你们被和我困在一起!”——这形象地喻示了他和整个世俗世界的关系:所有人都已经堕落或默许了堕落,只有他独自拒绝并惩罚着这个世界,而他的存在刺痛了所有人,因为在他面前人们都显得那么卑微、怯懦和虚伪。这是罕见的发自个人的最强之音,在他身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妥协,因此他的人格是无比强壮的,同时又令人心碎,因为这种强壮将必定以自身的毁灭为代价,正如尼采说的:我爱那样一种人,他因为爱他的神而惩罚他的神:因为他必须承受神怒而灭亡。

和拯救了人类的艾德里安•维特相比,罗夏才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因为英雄必须是一个单纯的赤子,我们可以接受英雄有一颗破碎的心,有各种恶行,比如残暴和偏激,但他不能是一个阴谋家。脱下面具后的罗夏名叫沃特•科瓦奇(Walter Kovacs),他是个流浪汉,没有工作,没有财物,没有朋友,他对女人没兴趣,当然对男人也没,他只是狂热地憎恨罪恶。他的蒙面装扮藏在后巷的垃圾箱里,熏染了恶臭,因此人们都掩鼻远离他。他称自己的面具为“Face”而不是“Mask”。对此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僭越地分了行):

暗巷里阴冷、荒凉,
我把身份保管
在那里,静候着我,
我的外套、鞋子,干净的手套
和我的脸,披上它们
我就卸下了伪装,
成为真正的自己,
不再恐惧和软弱,
不再有欲念。

或许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消极性的英雄具有净化人灵魂的作用——这也是罗夏吸引我的原因——布鲁姆指的并不是那些对生活心灰意冷、悲观消极的人,而是比如像亚哈船长(Captain Ahab)那样有如领了天命般不惜一切、不择手段地投入到必死的事业当中的自毁式的英雄。这些人永远强大和自我,永不会蒙尘于世俗,他们毫不在乎自身的利害得失,永远在倾听和追随内心的那把古老又永恒的声音,拥抱而不是逃避自己的厄运——他们疯狂地把自己的事业变成人类最初也是最终的事业,使我们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自己的生死和意义。

P .S.:《Watchmen》的原著是唯一获得过雨果奖的漫画作品,已有中译版本。电影片长3小时15分,但因含有大量暴力内容,正规平台提供的都是大幅删节版,建议从其他渠道下载完整版。

5 ) 道德主义者,无道德主义者;关于watchmen的漫谈

1。
当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提出要核平几百万无辜的人来让世界享有和平,上帝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从道德标准讲,人,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不然,世界上任何一次战争都有了合理的借口。因为,任何战争都是和平的准备--区别只是在于谁坐在上面的和平。

当人自己做出这种判断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道德主义者和无道德主义者是一对辩证的双胞胎,在思索中不断地变换着位置。只有上帝才没有道德包袱。在电影里,上帝同意了。

2。
一部电影的成功首先来自剧本。Watchmen和300之间(同一导演)的深度区别来自watchmmen小说的故事深度。南京南京相比Watchmen对人性探讨的肤浅也来自剧本的肤浅。

这是一部难懂的电影。这一部分归功于导演的不足;一部分来自于watchmen漫画小说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导演能够拍好watchmen。就好像很少有导演能拍好经典文学作品。Watchmen小说是一部很特别的superhero小说,但watchmen电影不是一部非常特别的superhero电影。

故事本身其实并不复杂。通过退休的superhero成员comedian被杀一案。往日watchmen成员重新聚首调查此案。结果发现是成员聪明人Ozymandias搞得鬼,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用毁灭拯救人类的计划被阻扰。他用毁灭性的打击,再转嫁Doctor Manhattan,人们在共同的威胁下团结一致起来。最终,他的行为竟然得到了超人能力的Doctor Manhattan的支持,而脑子无法转弯的Rorschach也被Doctor Manhattan去除。

3。
Doctor Manhattan其实就是上帝,他有超人的力量,能预见未来。他以一己的力量避免核战的发生。

是不是,上帝让你失望了?

不过上帝本来就是注定让你失望的。当初他在灭掉Sodom城只让Lot一家逃走的时候,他能保证满城没有剩一个无辜的人么?就算那些人不道德,上帝需要让他们接受毁灭性的惩罚才能让人类新生得救么?

就像comedian越战结束时开枪打死怀孕的女子而受到Doctor Manhattan质问时的反诘:你明明具有改变物质,救她的能力,你为什么不救呢?

上帝拥有救世的能力,人类的苦难却从来没有减轻过。

当然,Doctor Manhattan也可以解释为原子弹本身。世界末日得以避免就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核战争的恐怖,而得以相互制衡。Doctor Manhattan本人就是因为核试验的意外获得的超人能力,他的名字和美国核计划,曼哈顿计划之间的相似应该也不仅是巧合。感谢日本做出的牺牲。如果没有广岛的“小胖”,人类大概还不能对核战争的毁灭性有足够感性认识,从而有平衡的和平。


4。
和一般超人电影不同,watchmen里除了Doctor Manhattan其他的superhero并没有超人的能力。他们也许打架常胜,飞檐走壁,开着酷酷的飞行器,但都是普通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omedian和Rorschach这两个人。

Comedian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他干的坏事大概和他干的好事一样多。成为superhero的普通人,大多难以用简单的价值判断。好比说梁山好汉劫富济贫,但本质也是个黑社会。

superhero做出的危害几乎和好事一样多,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超级英雄?

Comedian认为人性,“Life is savage", 他也经常代表无道德主义者发问。比如先前和Doctor Manhattan的对话。他对Doctor Manhattan的诘问也是对述而不作的道德主义的诘问。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他意识到他先前的英雄主义行为其实是个joke的时候,他也被杀害了。

Rorschach则是个嫉恶如仇,永不妥协到有些偏执的人。这和他童年受欺负的经历不无关系。可以说,他在一种程度上代表了固执的道德主义者。有意思的是,他并不受大众甚至同伴的欢迎。超级英雄往往因为个人经历对社会的不满走上超级英雄的路,而超出常人的固执的道德主义标准往往并不被大众所接受。连Manhattan最后也不同情Rorschach,为妥协扫清了障碍。

5。
女性角色往往为了感情而存在。女主角Silk Spectre是Comedian的rape child。但她母亲却并不恨comedian,因为意外给她带来了女儿。道德的难判断性通过女性转向感情层面。

大城市被毁,无数人死亡,并没有太具体的描写,没有具体的人,似乎只是远景和数字。这样的处理似乎和南京南京大背景式的处理方式有些相似之处。

回到1中提出的问题,要核平几百万无辜的人来让世界享有和平,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显然,面对faceless的数字时比面对有感情联系的人时要容易回答很多。Doctor Manhattan(上帝)给出的是一个理性的回答,没有感情色彩的回答。他对这个世界,除了Spectre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同样问题,如果是针对你有感情的人,答案会完全不同。

南京南京的处理方式的让人诟病,也恰恰在于有没有感情色彩的区别。批评者无法接受一个中国导演缺乏感情色彩的处理方式。

这个问题也是日本经常辩论的问题。中国观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有切身之痛的日本观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不同。

道德脱离情感终究虚无。

6。

重新得到和平的人类有了主动接受被嫁祸的共同敌人,Doctor Manhattan。。。是上帝?还是核武器?



6 ) 关于电影的背景知识

被开头的那一长长的历史背景所吸引,历史的洪流夹在这人物的命运中。来给补补课吧,要不然看着晕:


看Watchmen就得做些功课
否则大呼不好看,就是浪费钱,浪费时间。
一部电影的背景很重要,
就算在现实生活,人们也总是被大环境影响
电影也一样,每个角色都会因为自己所在的处境而有不同的个性。


Watchmen ——“守望者”


  提到阿兰·摩尔,就会提到他的这部作品——“守望者”(Watchmen)。Watchmen本是DC公司的一支英雄团队。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纽约,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英雄反被人们放逐。漫画一开始便以日记的形式交代了1985年10月12日,身为“守望者”成员之一的Blake被人从楼上扔下摔死了,本已被迫隐退多年的几名“守望者”再次聚到了一起,调查这起谋杀案。然而,调查显示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谋杀案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阴谋……


  “守望者”(Watchmen)其成员有:


  1。Comedian (1924-1985)


  真名叫Edward Morgan Blake。前“民兵” 成员,后加入“守望者”。因为企图强暴同组的Sally Jupiter,于1940年被“民兵”开除。1941年,改变装束后的他在太平洋战场上成为作战英雄。1966年,他又加入了Gardner的“ 暴力破坏者”,同时成为美国政府的特工,几次前往越南工作。在“守望者”成立后,加入该组织。1985年,Blake无意间发现了Veidt的秘密,于是被Veidt杀害。


  2。Dr. Manhattan (1929- )


  真名叫Jon Osterman。“守望者” 成员。哲学博士。 在一次核物理试验中,Osterman 被代到了物质领域之外的世界,回来后他获得了超能力(“守望者”的成员多数都没有超能力)。包括超级力量;心灵感应和心灵传送;控制物质的分子活动;透视眼等。之后,Osterman 为政府工作,帮助他们避免遭受核打击(因为他可以凭借心灵感应来控制和摧毁来袭的导弹)。然而在1963年,他确没能成功的阻止肯尼迪被暗杀,这使他一度变得很消沉。1966年,Osterman 加入了“ 暴力破坏者 ” ,直到该组织瓦解。后来,他又加入了 “守望者” 。1985年,人们开始认为 Dr. Manhattan 会导致更多人得癌症,再加上那个时代英雄开始被人们放逐,于是 Osterman 被迫离开地球前往火星。在几次返回地球后,Osterman 最终决定了永久的离开他的家园----地球。


  3。Nite Owl II (?-?)


  真名叫Daniel Dreiberg。“守望者” 成员。在征得初代 “夜枭” Mason 的同意后,Dreiberg 得以继续使用这个名字。Dreiberg 从小对鸟类,飞机以及神话着迷。长大后拿到了哈佛大学航空学和动物学的学位。1965年开始和 “罗夏” 搭档对抗美国黑手党。曾加入过 “ 暴力破坏者 ” 。1977年隐退,开始写有关于鸟类学的著作。1985年Comedian被害后,“ 夜枭II ” 和其女友复出,他们从监狱中救出 “罗夏” ,开始一同调查谋杀案背后的阴谋。


  4。Ozymandias (1939-?)


  真名叫Adrian Veidt。“守望者” 成员。少年时便显现出天才的特征。他的足迹遍及全欧洲和亚洲。后来以“Ozymandias” 的身份开始同罪恶斗争。1966年加入“暴力破坏者”,该组织解散后又加入了“守望者”。隐退后一手建力属于自己的财团,发展超级强权,视自己为世界的“ 救世主”。


  5。Rorshach (1940-1985)


  真名叫Walter Joseph Kovacs。“守望者” 成员。Kovacs 的母亲是个妓女,这导致了他从小就没有家庭的温暖,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欺辱。长大后的他在服装厂工作。1964年,当他从报纸上看到 Kitty Genovese ①之死以后,决心对抗罪恶。由于 Kovacs 吃饭时掉在餐纸上的酱汁形成了罗夏(墨迹)测试 ②的图像,于是他便以此给自己取名为 “罗夏” ,开始调查那些有疑问的案件。1965年开始和 “夜枭II ” 共同对抗美国黑手党。1985年Comedian被害后,“罗夏” 复出开始调查此案。


  ① Kitty Genovese 事件


  纽约市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案件之一。1964年,住在皇后区的珍诺维丝小姐(Kitty Genovese)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歹徒当街刺杀身亡。当时有三十八位邻居从窗户亲眼看到她被歹徒追逐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过程,但是没有一位目击者在珍诺维丝呼救后出来干预,也只是在歹徒离去后才有人报警。珍诺维丝身亡后,许多人才感到深切自责。


  ② 罗夏(墨迹)测试


  罗夏墨迹测验是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投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个人面对不明刺激时,会将其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反映到刺激上。因此分析个人对不明刺激的反映,就可以了解到个人的一些人格特点。罗夏墨迹由10张墨迹图组成,包括黑白的和彩色的,通过被试对墨迹的自由联想,判断出被试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思维特点、内外倾等。由于罗夏墨迹的测验材料没有明确意义,受测者可以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且不知道测验的目的,所以与其他测验相比,更能够得到全面与真实的资料,但是这种测验对主试的要求则非常高。


  6。Silk Spectre II (1949-?)


  真名叫Laurie Juspeczyk。“守望者” 成员。她是 “ Silk Spectre I ” 的女儿,父亲则是Comedian。同时也是 “夜枭II ” 的女友。1966年加入“暴力破坏者”,后来加入“守望者” 。1977年隐退,后来同 “ 夜枭II ” 一同复出。


  顺便介绍一下“民兵”(Minutemen),“民兵”则是“守望者”的前身,其成员有:


  1。Captain Metropolis (?-1974)


  真名叫Nelson Gardner。前“民兵”成员。前海军上尉,自由冒险家,“民兵”的组建者。在“民兵”解散后他曾组建“ 暴力破坏者”(Crimebusters),但没有获得很大成功。1974年死于车祸。


  2。Comedian (1924-1985)


  见上“守望者”


  3。Dollar Bill (?-1946)


  前“民兵”成员,真名并不知道,他自称是一个来自堪萨斯州的运动员,实际上是一家银行雇来扮演超级英雄的(这样银行可以向顾客吹嘘存在该银行的钱财会有一个超级英雄来保护,绝对安全)。1946年,Dollar Bill在试图阻止一次银行抢劫时,他的斗蓬卷进了银行的旋转门而无法脱身,结果被劫匪近距离开枪射杀。


  4。Hooded Justice (?-?)


  前“民兵”成员,真名并不知道。是个马戏团演员。1939年加入“民兵”,一直到后来该组织解散。1950年后突然消失,据猜测是被Comedian 报复所杀。因为当年Hooded Justice 曾阻止过Blake强暴Jupiter。


  5。Silk Spectre I (1921-?)


  真名叫Sally Jupiter。前“民兵”成员。她于1947年隐退。


  6。Nite Owl I (1916-1985)


  真名叫Hollis Mason,前“民兵”成员。Mason之前是名警察,在报纸上看到 Hooded Justice 后于是效仿他,1939年开始化身为初代 Nite Owl(夜枭)并加入了“民兵”。1949年“民兵”解散后,他一度单独行动。直到1962年隐退。后来和二代“夜枭”成为朋友。1985年被一帮罪犯谋杀。


  7。Silhouette (?-1946)


  真名叫Ursula Zandt,前“民兵”成员。1939年加入该组织。1946年她被发现是同性恋而被“民兵”开除。当年她和她的爱人被人报复杀死在家中。


  8。Mothman (?-?)


  真名叫Byron Lewis,前“民兵”成员。1939年加入该组织。1949年“民兵”解散后,他酗酒成瘾,导致身体健康程度严重下降,最后不得不住进缅因州疗养院。

7 ) [Watchmen]:理性评价守望者+漫画情节概述以及为什么扎克施耐德拍不好正义联盟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性评价守望者电影

第二部分:为什么扎克施耐德拍的好守望者?却拍不好正义联盟?(2021年11月更新)

第三部分:漫画情节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个人评价这部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

电影不错,但是缺点不少,第一,片子拖泥带水太长,完全没有灵活的剪辑不拖泥带水,想说的东西太多,却什么也没说。第二,电影企图还原历史,在历史厚重上寻找美漫超级英雄存在的意义,却大量篇幅的写和剧本无关的黑船事件以及某些没有必要的暴力血腥片段。

这部电影的本质是反超级英雄题材的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嘲讽那些信仰英雄的群体为目的的,所以故事掺杂了不少黑色幽默以及各种各样的嘲讽。漫画作者阿坎摩尔是反英雄主义者,他本人也很反感有人把罗夏最后毫无意义的死亡捧上天。他的这部漫画想表达的是义警这一行当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们想要超脱法律之外,拯救世界,但本身与军队和警察的功能重复,而且带来的只有更多的灾难和更大的混乱,漫画最后所有义警都走向落寞或死亡,这是这个不被需要也不该存在的团体必然的结局。

漫画版的结局中有一段发生在奥斯曼狄斯与曼哈顿博士——这个完全非人的,作为“实在界的面孔”出现的角色——之间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奥斯曼狄斯的失败才暴露无遗,因为如今占据了大他者位置的他仍然问曼哈顿博士“我做了正确的事,对吗?它最终解决了一切。”奥斯曼狄斯作为一个主体仍然渴求着他自己的“大他者”,他仍然要向自己的大他者寻求承认。曼哈顿博士没有回答奥斯曼狄斯,而是从人类的世界中悄悄隐退。曼哈顿博士这个约束着整个故事的终极凝视的自我消隐,暗示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同样缺乏终极凝视,想象中的凝视归根结底是自我的凝视在想象之镜中的返还。人类在承担起自身此在的路途中无法寻得任何外部依靠,主体的责任比他能有意识地知晓的责任还要更多,但却只能由主体自己的肩膀背负。正式因此,《守望者》的结局中,当主宰人类命运的接力棒交到了二代夜枭和丝鬼这样的普通人手中时,阿兰·摩尔安排了这样一句台词:“现在,一切都交给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为什么扎克施耐德拍的好守望者?却拍不好正义联盟?(2021年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我想分析一下,守望者漫画到底和正义联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扎克施耐德种种错误言论为后来的正义联盟电影扑街埋下伏笔?

扎克施耐德认为守望者罗夏=蝙蝠侠???????我表示黑人问号??   扎克连基本的曼哈顿博士和超人区别都不知道,他既没有读懂守望者,也不了解超人!

曼哈顿博士和丝鬼之间的爱情完全和超人和路易斯不同!曼哈顿博士表现出的是对人类社会的不在乎和厌恶,而超人和路易斯也不同。

我认为扎克想从守望者电影里想把这个模式复制到正义联盟电影里去,但是他犯了最致命的经验主义错误,那就是守望者本身就属于反超级英雄电影,作者阿兰摩尔为了讽刺这种蒙面超级英雄见义勇为行为而产生的漫画,所以里面的主角不是死了就是离开地球。

而正义联盟核心无论是从漫画还是电影,它都宣扬的是超级英雄积极向上乐观的方向,扎克施耐德企图让罗夏=蝙蝠侠,曼哈顿=超人,丝鬼=路易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蝙蝠侠人设崩塌成了没有智商的莽夫,超人过于高高在上冰冷,路易斯成了超人的软肋工具人,这样的主角组合让故事显得十分生硬干涩,所以BVS实质上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因为导演对角色理解偏差的悲剧

守望者为什么夜枭可以绿曼哈顿博士,而路人不会觉得违和感?

因为漫画就是这么画的!阿兰摩尔通过夜枭和曼哈顿博士的老婆丝鬼的爱情,讽刺了曼哈顿博士已经彻底对人类这个群体表现出毫不在意心态,就像没有哪个人类去在乎蚂蚁的恩怨情仇一样,人类对曼哈顿博士来说,过于渺小,过于卑微。

然而,DC电影路易斯和超人完全和上面两个角色不搭边!

路易斯和超人在超人80周年纪念还是处于经典情侣的存在,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互补的性格和关系,超人的人性和对克星的佐德将军的反抗,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对路易斯的爱情。

扎克施耐德不懂超人,更不懂正义联盟,正义联盟从来都不是守望者,他想让蝙蝠侠给超人戴绿帽子剧情,只是在一味的侮辱正义联盟漫画和它的粉丝,扎克施耐德拍守望者我会给出好评,他拍除了守望者以外,任何DC作品,只会拍出来不伦不类,而且毁人设OOC。

2021年/11月更新:

我真的很感激某些扎粉还惦记这个帖子,既然来了,那我就做一点数据统计,看看扎克正义联盟是不是他们口中真的成功了吗?

HBO流媒体一点数据统计,扎克正义联盟3天收视率180万,累计320万人,目前票房数据为0,而神奇女侠1984,3天收视率300万,累计390万,当然这代表不了什么,毕竟在扎粉眼里,DC六巨头打不过神奇女侠一个人很正常,蝙蝠侠,海王,神奇女侠,超人,闪电侠,钢骨加在一起比不过神奇女侠一部电影热度,而漫威六巨头可是为漫威赚了票房15亿美元。

一点数据统计,扎克正义联盟总共花费了华纳公司3.7亿美元,扎克施耐德花了3.5亿美元,而乔斯尾灯导演仅仅花费了其中的2500万,乔斯尾灯导演的2017年电影票房6.5亿,扎克正义联盟目前收视率垫底,0票房,如果你说仅仅在豆瓣靠刷分这叫做成功,那你们开心就好。

做个对比吧,复仇者联盟1,成本2.5亿美元,票房15亿美元成绩,复仇者联盟2,成本2.75亿美元,票房14.5亿美元,这就是被扎斯林群体和扎粉瞧不起的乔斯尾灯导演的作品的成绩,那么问题来了,华纳给的3.7亿美元,够拍几部复仇者联盟?

新闻链接截图:

盘点一下扎克正义联盟里面的剧情槽点:

1.达克赛德被一斧头撂倒,而扎斯林和扎粉洗脑的8岁在4个小时内完全没有提到。

2.蝙蝠侠铁憨憨面对超人复活没有计划,当然,在扎粉和扎斯林眼里,这都不是槽点,当然了,至于扎克老师规划的睡超人老婆路易斯,在扎粉和扎斯林眼里不算槽点,哪怕扎克施耐德自告奋勇说这个剧本就是他自己写的,那也是华纳迫害他写的。

3.小丑在大结局想摸蝙蝠侠蛋蛋,当然,这在扎粉眼里也不算槽点,蛋蛋隐喻伟大的耶稣。

4.被扎斯林吐槽的乔斯尾灯电影里面的超人一个打五个,超人复活,放在扎克正义联盟就不叫槽点了,闪电侠扑胸被骂就是应该的,而扎克拍出了偷拍神奇女侠裙底露屁股,那就不是猥琐,就不是乱拍。

神奇女侠露屁股,之前骂尾灯拍摄闪电侠扑胸神奇女侠的人呢?这是扎克拍的?那没事了:

毕竟双重标准嘛……

而扎老师的活死人军团豆瓣5.2扑街,也验证了我的猜想,离开了DC,他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个会营销的三流骗子而已:

更何况你家扎老师人品堪忧,动不动指控漫威抄袭,动不动口嗨沙赞海王就是爆米花屑作,只有他自己的作品才是被人记住的,还想继续f*ck观众,去了网飞也不老实,还想拍蝙蝠侠口jiao画面,确实人品好到家了,我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华纳确实捡到鬼才了:

新闻截图:

吹爆守望者电视剧,HBO操刀编剧,吊打扎某人电影版,电视剧拿下了艾美奖,电影呢?

我喜欢守望者电影,只是因为喜欢原著漫画,换成任何阿猫阿狗导演,我都会打四星,和你家渣渣无关,所以,扎斯林和扎粉们,拉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漫画情节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漫画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漫画开场以罗夏日记作为开端叙述了离奇的死亡事件,而随着笑匠死亡案件调查的深入,罗夏发现死亡的凶手大有来头,于是落下为了调查案件来到退休的夜枭家中,来到一处酒吧之后,罗夏开始使用惯用的折磨手法逼迫无名真相的吃瓜路人撬出所谓他苦苦追寻的笑匠之死背后的阴谋,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最后罗夏担心刺杀者下一个目标是曾经的JSA成员,于是警告了曾经的战友法老王:

罗夏继续为了寻求自己寻找的真相,带到了曼达顿博士和他的妻子住处,因为他始终坚信,刺杀有一个名单,从曼哈顿妻子口中罗夏也知道笑匠曾经也对丝鬼的母亲施加暴力,最后曼哈顿博士不得不使用超能力让他离开。

第二卷以丝鬼的对母亲的回忆开始,从而引出丝鬼母亲和笑匠之间的爱恨情仇,笑匠曾经企图施暴丝鬼母亲,被JSA成员判官先生制止,然后画面截然而知,回忆结束回到笑匠的葬礼。这时又陷入曼哈顿博士的回忆,在守望者世界观里,越南战争因为曼哈顿博士赢了,笑匠被怀孕的越南妻子堵住,结果被无情射杀。实际这场戏也正如同笑匠讽刺曼哈顿博士所说,他不关心人类,他完全可以在一刹那间把子弹蒸发,但是曼哈顿博士选择袖手旁观。接下来就是罗夏的内心戏,笑匠尽管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浪子,但是他真正领侮到人世间的裂痕。

第三卷则是以一个孩子在看黑船事件作为开场,而从丝鬼的角度开始暗示曼哈顿博士则越来越剥离出人性,为后来丝鬼出轨埋下伏笔,而曼哈顿电视采访则是曼哈顿彻底心灰意冷剥离人性的最关键一步,曼哈顿博士被记者用前女友癌症激怒了,然后拂袖而去离开地球。曼哈顿博士是冷战美国镇国之宝,这样的行为导致五角大楼恐慌。

第四卷则是以曼哈顿博士在火星开场,随后开始曼哈顿博士的回忆,回忆他是如何和詹妮谈恋爱,以及如何不小心成为实验室的试验品的故事最后在回忆中,曼哈顿博士建立了一个火星的水晶宫殿。

第五卷依旧是以罗夏潜入一位退休的杀手作为开场,他是曾经笑匠的宿敌雅各布,随后在法老王的举办的会议上,刺客入侵,被法老王轻松拿下,当然,这一切都是法老王计划之内的,笑匠再回到雅各布住处的时候,被埋伏的警察人赃并获,原来雅各布也被谋杀了。

第六卷以罗夏开场入狱作为铺垫,随后陷入罗夏的回忆,他从小母亲不贞,出轨给他造成严重心灵冲击,因为家庭原因和校园暴力也造成他长大后选择暴力的性格,第七卷则是以夜枭和丝鬼感情线作为基础,让他们每人释放自己年轻的快乐,进而选择重新披上战袍,第八卷则属于夜枭和丝鬼开着螺旋桨空艇拯救罗夏作为开场,丝鬼回到住处突然遇见从火星回来的曼哈顿博士,随机二人消失。,在第九卷,曼哈顿博士谈话中,丝鬼得知自己的父亲是笑匠的事实。在第十卷,随着深入的调查,任何嫌疑都指向曾经的战友法老王,于是夜枭和罗夏潜入法老王的南极基地。

在第十一卷以法老王的回忆开场:

随后法老王摊牌解释自己的层层计划:

,在第十二卷,曼哈顿博士和丝鬼回到地球,纽约的屠杀已经发生,法老王的计划成功把罪状推给曼哈顿博士,正如同法老王计划的那样,美苏和解了,因为曼哈顿博士:

漫画的结局略显不同,罗夏因为想戳破法老王的乌托邦,被曼哈顿博士杀害,而夜枭则正在和丝鬼缠绵,曼哈顿博士看着他们俩露出了一丝微笑后离开:

结论:扎克施耐德还原了漫画80%内容,除了删除了法老王自身的回忆外,基本能够清晰拍清楚漫画12卷故事。

短评

唯一获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的漫画,反映时代危机和反英雄的深刻内涵。“它没有了英雄主义,取而代之的是虚无、焦虑与失落,它不再是正邪分明的善恶大战,而是处在边缘,勉强称得上好人的人与更糟糕的人的斗争。”

7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超级英雄拍成这样已经极致了。。。

10分钟前
  • 洋葱地窖@@@@@@
  • 力荐

Brilliant adaptation!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背景情节设置和OST给我很多惊喜!

1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似是而非的无聊大道理。难道我看一部超级英雄片就是为了看这些吗坟蛋!!!

18分钟前
  • 卢十四
  • 推荐

一部把施耐德的优缺点都充分放大的电影:在阿兰·摩尔雄厚的文本基础上,其对于原作主线精准的删改和补充使得整个故事更具影像化质感,片头更是可以竞逐史上最佳的候选;但叙事的拿捏实在是太差了,各种扎式升格、亮相造型和繁复细节无益于对密集信息的优化。

2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4.5;终剪版,可能是最好看的超英电影;穷途末路的英雄们,在生命意义的边缘徘徊,即使能拯救人类的生命,也无法拯救人类的心灵,阴郁的色调满是反英雄的黑暗戾气;洞穿未来的半神行走在茫茫宇宙,厌倦与虚空决定了永远不会有光明的结尾;插入动画好评,浓稠暗黑的鲜血。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半小时内有效催眠

28分钟前
  • 翡冷翠
  • 还行

第一次有3个小时的电影没让我快进的!屌爆!屌爆!除了屌爆我贫瘠的语言库没办法拍出别的马屁了

30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一部满是英雄的反英雄主义电影,刷新了我对漫画改编电影的印象。过去的此类电影只管叙事和特效,而“守望者”成功塑造了人物。这是个惊喜。

32分钟前
  • dirtyme
  • 力荐

几乎是我看过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说实在的比《复仇者联盟》牛太多了。前半部分太棒,所以无论结局如何大概都不会很满意。——不过还是想吐槽女主角何德何能……

35分钟前
  • 长耳朵走来走去
  • 力荐

这是一部经典的神作,必须反复看,好好学习,世界观、镜头、色彩、配乐,真棒!!这才叫漫画的魅力啊。

36分钟前
  • 力荐

原来漫画可以承载宏大叙事和政治哲学,v太明显了还没意识到,这片儿漫长而严肃的启发了一些事情。能缩短些更好,不影响味道的话

40分钟前
  • boks
  • 力荐

终极哲学终极剪辑终极震撼终极扎导,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让人类团结起来的方法,就是制造一个威胁全球的神... 人果然有够贱!个人最共鸣的守望者应该是罗夏,他是爱憎分明的人,但以暴制暴的方式总会导致更多的恶性循环,所以亦一直让人踌躇不断,加之我也无法认同法老王和曼哈顿博士的牺牲少数论,到最后很可能只能像夜枭和丝灵那样,一声悲叹罢了。

46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黑暗骑士后,漫画电影又一巅峰。

48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超级英雄团队一定不能有一个人太强,否则很容易拍烂。“他那么强,还要其它人干嘛?”然而扎克·施奈德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守望者》非但不烂,反而还是超英天花板。曼哈顿博士的存在并不会显得其它成员多余,恰恰相反,他并不是无敌的,他也有弱点。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对他构成的威胁,不会比最智慧的白蚁对他的威胁大。但偏偏就是他眼中的白蚁,对他造成了毁灭的打击。曼哈顿博士和法老王的对战颇有一番超人大战蝙蝠侠的意味,一个凡人凭借智慧和谋略战胜了神。法老王不仅战胜了对方,还让他成为了滥杀无辜的罪魁祸首;而法老王自己,却成了将两个超级大国从冷战中撤离出来、给世界带来和平的英雄。曼哈顿博士还不敢揭发他,因为揭发他就会葬送无数人的死所带来的和平。“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和平,也是和平”,又是一部《黑暗骑士》。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我的视线一直无法从遛鸟博士的鸟上移开……

50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猫腻再多,也只是半个好电影

54分钟前
  • 托马斯.慢
  • 较差

怀旧主义者的政治理论。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也很适合让日本人拍成特摄片。听到All Along The Watchtower又High了。

5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