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光阴的故事
最近看《平凡岁月》看到了汪洋,就想起了这部剧,一搜发现名字还记得是“钢的琴”。其实当年最先看到就是这部电视剧,才又去了解了电影。然后一个问题就产生了,看完了电视剧再看电影就显示十分的生硬。电视剧是细水长流,人物是点点滴滴满满汇聚起来的,电影却胜在画面风格和故事的爆点。相较于电影我更喜欢电视剧,因为一个好的故事真的不希望他那么早的结束。
当时看王千源的采访,还说到了这部剧,因为他离不开北京所以推荐了李乃文,也是通过这部剧认识了李乃文,汪洋还有原雨,田雨,都是不错的实力演员。有机会再回顾这部剧。
2 ) 我宁愿这部片子不叫”钢的琴“
看过电影版钢的琴,记得那会还在上大学,同寝室的哥们推荐看的。看完以后很感动,虽然没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觉得这影片刻上了70年代的人们些许最深的的记忆,儿时的美好和那新时代大潮面前的或许久违了纯真。
为什么我会对这个电影情有独钟呢,或许因为从小在工厂大院成长起来的原因吧,是一个国营的工厂大院,对棉纺厂这个神秘而又亲切的院子融入了莫名的感触吧。到现在我引以为自豪的仍然是我的爷爷,我从小就觉得我爷爷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因为爷爷退休之前是厂职工中学的校长,并且和剧中的陈桂林一样,充满了艺术细胞,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后来爷爷带着厂里工会合唱团演出的一张照片一直在爷爷的书橱前面,爷爷还是指挥。
高中政治课本插图里面还有个棉纺厂里响当当的人物马恩华,据说这个爷爷曾经就住在我们楼上。
第一次看电影,真的是感触良多。因为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片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人阶级最朴实的生活。
这次看了电视剧,居然是一部39集的长篇,那女主角都换了,剩下的配角们还都是电影版的原班人马。就像是小学生留的作文题目,给你个句子,让扩写一下一样。加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原来一两句能交代的可以写成好几集。这样的套路和水平显然和原版电影相去甚远。因为我在29集之前就压根不会想到这部片子和”钢的琴“有啥关系。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初,可能九几年我还不记事。但是为什么剧中九十年代初就用联通的公用电话打电话了?我记得那会联通还是手机,没有固定电话呢。还有很多类似的穿帮和不合情理不胜枚举,特别是陈桂林在外面搞的婚庆典礼,虚伪做作的主持显得太假,因为没生活经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的。这些就不在吐槽。
总之感觉电影很赞,看过电影在看电视剧未免觉得过于冗余。但无可厚非,都是好作品,因为他们都接地气。所以,我宁愿电视剧版像豆瓣关键字一样,不叫钢的琴,而是离幸福就差半步。
3 ) 喜欢这个舒缓劲儿
闲暇无聊,找来电视剧版的《钢的琴》看,大喜!整个戏轻松诙谐,没有高大全的完人也没有人人喊打的坏人,各自都有些小毛病但深处都藏有真诚善良。俩女主角演技乏善可陈,男角色可圈可点的倒是不少。王抗美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喜欢,从头到尾,只要有他的戏就有笑点,虽然这演员从不笑,但举手投足让人忍俊不禁。故事节奏舒缓,没有大的跌宕起伏,所有不会揪着心想一口气看完,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张家长李家短的。喜欢!喜欢的地方太多,就不一一点名了。还是先从不好的地方说起。
桂林和小菊两口子都下岗没了工作,多种营生都难以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只能两地分居各自讨活,于是夫妻关系开始有了裂痕。从人性角度这也算正常。就算小菊先背叛了家庭,但也不至于把她写死啊!小菊的死让我耿耿于怀。再说,她跟小飞那么多年一起同甘共苦也是患难见真情。如果她没死而是平静地生活着,或者让小菊不再出现,整个剧在钢琴做完、年三十吃彩头饺子的大团圆,就结束,多好。后面的内容,多余!
汪小飞南下告别宴上,小飞表决心:一定要挣大钱!季猛马上接话:一定把红与黑经营好!,然后两人看着陈桂林,“该你了!”,桂林很茫然的神情,端起酒杯:那就祝我就把家里矛盾解决掉!,另两人鄙夷的神情。——这段情节我很喜欢,陈桂林本来就是个胸无大志的普通人,没有什么眼光更没有什么远大追求,跟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人一样,走一步看一步。而对普通人来说,那么多的梦想和豪言壮语只能麻醉自己,对日常生活毫无帮助,不如着眼去解决生活小矛盾来得实在!所以,这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人生没有多少豪迈,搞好柴米油盐才是实在。
剧中人在经历多段感情,人到中年后,对付出与得到不再斤斤计较,“是你的人终归还是你的”,淑娴将自己男人比作自行车:“我的自行车,刚买就丢了;过了段,又找回来了”“现在就当是借给别人用两天”。这种襟怀,让人唏嘘......
4 ) 汪洋版淑娴成了漂亮厂花
看多了从电影延伸而来却和原作八竿子打不着的电视剧,猛然遇到张惠中、张猛“父承子业”的剧版《钢的琴》,有意外,很惊喜。从作品风格看,剧版摆脱了些许文艺的影子,变得更生动而接地气;从喜剧效果看,剧版因空间宽阔,更能展露苦中有乐的人生百态,与张惠中导演既往作品《男妇女主任》、《乡村爱情》、《一乡之长》有着传承关系;从剧情发展看,剧版增加了男女主角陈桂林和淑娴青涩年代的相识相知,特别是交待了淑娴和小菊两个好姐妹围绕陈桂林而发生的阴差阳错的擦身而过,更能让观众明白陈桂林和淑娴两人的感情之源,让故事更丰满。
由于档期关系,王千源与秦海璐并未继续参演剧版《钢的琴》,在剧中挑大梁的男一女一号,同样是张猛导演千挑万选而出,分别由李乃文和汪洋担当。相对于幸福版的陈桂林,今次的淑娴却将生活更残酷曲折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从二十岁演到四十岁的时光纵深,也是对二位主演的严苛考验。
电影中,淑娴一出场就和陈桂林等一帮汉子们,组建歌舞团到处唱“红白歌”,但剧版《钢的琴》回溯了众人的青春,完整的回顾了淑娴、陈桂林、小菊、江涛、大刘等一票人物们从青涩到成熟,从单身到成家的恋爱、乱爱过程,特别交代了淑娴和小菊这一对姐妹花的相腻到相离的过程,以及淑娴和陈桂林令人扼腕的错失之爱,当然也包括淑娴和江涛的感情分合,终始淑娴这个人物的故事得以完整的展现,而她对陈桂林一生执着的关爱,也成了本剧的最大亮点。
汪洋是一位时尚亮丽的女生,但在进入到《钢的琴》淑娴这一角色后,竟然完全融入了那个年代,无论外形相貌,还是言谈举止,毫无现代痕迹,也是很令人赞叹的。战台烽曾见过汪洋的现代装照片,彼时与此时剧中的汪洋,简直判若两人,而汪洋身上倔强但又善良,外表冷淡内心火热的性格,却在剧中展露无疑,从初期的高考,到中期的工厂女工,再到失业后的创业者,层次渐进,虽然遍数生活之苦,却也饱含社会关爱,细细感受,令人动容。
八十年代对于国家而言,不啻于一次天翻地覆变革,淑娴就成长和成熟在这个阶段,也是在一次次的迎接着生活的变故和社会的变革所带来的动荡和洗礼,东北的钢铁企业,更是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产业,从红红火火瞬间跌落到破产倒闭,工人大量下岗,至今的辽宁沈阳铁西区,都是当代重型工业转型和衰败的一个缩影。剧中的淑娴,犹如一朵小花,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看似温柔可人弱不禁风,但历经风雨之后,却愈加健壮,就不由得人们感叹,生命的坚强与伟大。
淑娴其实是作为一个符合,存在与《钢的琴》中,她的意义在于,给到更多的观众们,来面对学习,面对爱情,面对工作,面对家庭的机会。人生很长,长到你无法看清未来的路,人生也很短,短到你还没有看懂自己,就到了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从《钢的琴》来看淑娴的半生,确实如梦境般,一幕一幕坐着过山车翻滚着,但淑娴的为人处事态度,和永不服输,却用存善念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一个进工厂医务室工作,能主动勇猛的且冷静的扎下人生第一针的护士;这也是一个知道心爱的陈桂林竟然因为发错了情书而蹉跎两人的婚姻家庭后,仍然能笑对生活,笑对姐妹,笑对曾经深爱的那个他的女人;当然,在围绕那架钢的琴的诞生,应会有更多的淑娴意志力的倾注……
太多的故事细节,值得肯定和学习,因为淑娴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她入工厂,是不折不扣的厂花,她失业组建乐队,也是光鲜亮丽的团花,而在整个漫漫人生路上,她也用自己的努力和热爱,把自己绽放成一对鲜艳而芳香的人生之花。
不错!
是真的有人叫汪小菲和具俊晔吗?
还凑合吧、
编剧应该是位知情人士
假期家庭聚会无公害联播剧,情景剧的架构,上世纪80年代的陈芝麻烂谷子情节
生活气息浓厚,全靠演员的演技和细节打动人,几个配角真不错
2022吃瓜打卡 剧里的 具是搂着汪未婚妻跳舞 汪说是搂的喘不过气那种………………这瓜香
除了演员磕碜点,其他没的说
这编剧是预言家!
太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
剧版也不错。在看过的国产现代剧里,能排前三了,剩下俩是《动什么,别动感情》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我去,2022 大S神预言啊
整部剧年代跨越大,可季节却永远是冬天,岁月的痕迹在人物身上没有展现,制作上还是粗糙了些。比起电影版要轻松幽默,小人物的苦中作乐和顽强还有友谊是本剧的精神
前半部像是情景喜剧,人物对话透出一种很浓的棚景搭建回声音效;二十五集之后才开始有一些照应电影版的情节跟味道了,结果最后几集又奔向肥皂狗血不复返了。
现在有一种牛逼的剧,叫寓言剧
张猛再拍剧版「钢的琴」,对于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背景,每个人物故事都有了更细致深入的塑造,原来桂林起初选择的就是淑娴,可生命中却总有一些不经意的偶然和误会,让人生在最理想化的轨迹中生出岔道,不过磁场定律终起作用。本剧基本原角色原演员,偏偏主角不是王千源,挺想能看到他继续饰演陈桂林的。
醒世恒言+包法利夫人+东北往事
现在产生了一种类型片(剧):钢铁厂背景类型片
神,太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