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骨及所有 剧照 NO.1 骨及所有 剧照 NO.2 骨及所有 剧照 NO.3 骨及所有 剧照 NO.4 骨及所有 剧照 NO.5 骨及所有 剧照 NO.6 骨及所有 剧照 NO.13 骨及所有 剧照 NO.14 骨及所有 剧照 NO.15 骨及所有 剧照 NO.16 骨及所有 剧照 NO.17 骨及所有 剧照 NO.18 骨及所有 剧照 NO.19 骨及所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努力因深受食人癖困扰、被父母遗弃的年轻女孩梅伦(泰勒·拉塞尔 饰),和同病相怜的青年李(蒂莫西·柴勒梅德 饰)之间的初恋故事。在里根政府时代背景下的美国,他们相遇并踏上一趟横跨千里的探索旅程,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看尽人生百态;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最终还是得面对各自可怕的过往,潜在的追杀者,和彼此人生的终极诅咒:食人癖。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要给变态食人杀人魔套上一个身不由己的抒情外壳

以父亲的叙述展开的,强调女主在无自主意识时被潜在欲望左右的食人经历。男主童年悲惨,可以说是间接诱发了他的食人癖 然后吃了他爸,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杀害+吃掉二流子和同性恋(背景90年代)。

食人癖根本只是一种性变态的病态杀人手法罢了,搞个抒情外壳美化杀人+吃人,导演和编剧其中一个没有食人癖我是不信的。结局留下女主一个人,男主的妹妹凯拉也被吃掉了。应该是在萨利老头追踪男女主去向时找到了凯拉顺道把她吃了。凯拉金色的头发编进了长长的战利品的末端。这结局也不知道是对谁的惩罚。莫名其妙。

甜茶的女粉请不要应激。评价的是电影 跟你们主子没关系

剧本和导演又不是你们主子

2 ) 没有爱的孤独,比死更冷

过了很久还是想完整地写一下《骨及所有》。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在啃蛋白棒,玛伦咬住女孩的手指时,我在屏幕外喀得一声把谷物棒咬断。从那一秒开始所有情绪像大雨一样,倾泻下来。我真的好爱这个电影,它从各方面都给予我一种不安而陶醉的享受。故事里的食人癖者其实要有别于我们普遍意识中的食人族,他们不是因为信仰或是传统去吃人,而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天生的习性。不吃人,就活不下去。和汉尼拔更不一样,汉尼拔是为了他的愤怒去吃人,为的是一种很大的东西,他看到众生,感到失望,进而要实施惩罚。这也和他的童年阴影有关,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而电影里的主角们,他们为的是一种更小的,更私人,更纤细的东西。就是爱。没有爱,我们活不下去,我们凭借爱赖以生存,这一点也不血腥,更不是猎奇。这是一种存在于庞大的人群和社会之中,被不断忽略和边缘化的痛楚。

玛伦比李,比萨利更成熟的地方在于,她其实是得到过爱的。她被父亲爱过,虽然最后她被他抛弃(她爱人的方式也和父亲那么像),但是爱是存在过的,在她的习惯和经验里,爱作为一种曾经历的情绪存在。所以她才会有除了生存之外更多的东西去追求,她想要家庭,想要“归属”,想要寻找来处。所以她要去寻找母亲,追寻着血液和另一种更为隐秘的线条,想要看到文明的存在。而不是不停地流浪,逃亡,依循原始的欲望活着。李则更像个孩子,小动物。他没有得到过爱,但是他那么渴望被爱过。他吃掉了父亲,借此明晰了自己的血脉,感知到世界的真相,多么残酷啊。所以他要一次又一次地听玛伦的父亲留给她的CD,他想知道会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他爱玛伦,也毫无保留,他愿意为她做任何事,为她狩猎,分食猎物,也都像未成熟的动物。他的爱那么坦诚又慌乱。

萨利呢,他看上去经验十足,他带领玛伦了解这个边缘的族群,他同样为她狩猎,循着她的气味跟随她。他已经习惯了被原始的欲望驱从着生存,长期的爱的缺乏症使他不正确地对待想要亲近的人。他的不安不仅给了他人,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体里。玛伦像父亲一样,收回感情就像给出感情一样干脆。她察觉到萨利的危险,于是立马便能够抽身离开。但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被激怒的原始动物比任何闪电,或者烈火都来得迅猛而血腥。萨利毁掉了玛伦和李的安定人生,没有爱的孤独,让他用最惨烈的方式回归到黑暗中去。

所以这个电影的主题其实很简单,人群的幽灵借吞食肉体的温度活着,但是孤独才是最大的敌人。食人只是外在的隐喻,真正困扰我们的还是爱,对爱的缺乏,对爱的渴望,追求爱的坎坷,面对爱的恐慌。陷入爱情的人和陷入饥饿的人,没有本质的不同。食人癖也是孤独症。李最后对玛伦说,你还是吃了我吧。我差一点哭了出来。如果我们永远不能避免失去,那你不如吃掉我吧,让我在你的身体里,不用面对风雨,坚强地活着。

3 ) 恋爱中的食人族——《骨及所有》

视频地址//mp.weixin.qq.com/s/Uw-bFkYO3qXD93hEF3T4jg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骨及所有》。

片名Bones and All / Bones & All (2022),别名骨头与一切 / 骨肉的总和(港/台) / 骨肉筋血 / 骸骨及一切。

本片改编自卡米尔·德安吉利斯(Camille DeAngelis)2016年小说。

在故事设定中,食人族患有一种遗传病,患者喜食人肉,同时还具有敏锐的嗅觉,可以快速分辨找到同类人。

梅伦(Maren)是一个18岁的女孩,她身上隐藏了一个骇人秘密,她喜欢吃人,也就是俗称的食人族。

在又一次吃了身边的同学后,她的父亲带着她娴熟逃离。她父亲多年后终于无法忍受梅伦的行为,决定发扬一名黑人男性的种族特长,丢下梅伦自己跑了。

梅伦一个人自生自灭,她需要找到吃的让自己活下去,同时还有了两个全新人生目标:找到生母,吃掉一具完整的人体,也就是标题所说的:Bones and All。

梅伦流浪的路上,遇到了资深食人族萨利(Sully),小鲜肉食人族李(Lee),以及一些路人甲乙丙。这些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全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个丑陋的怪胎,而是可以拥有情感的人。

梅伦辗转多地,最终在一家疯人院找到了生母。生母早被食人癖折磨得不成人形,甚至自己吃掉了自己的双手。

在电影中,导演卢卡·瓜达尼诺(Luca Guadagnino)调换了梅伦父母的角色。

在小说中,梅伦由母亲抚养长大,当母亲失踪时,她开始寻找她从未认识的父亲。换到电影中则恰好相反。

梅伦无法控制自己对人肉的渴望,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浅浅带过。

此外,李是一个流浪汉骗子,精心挑选男同性恋来满足自己的食欲。

甜茶提莫西·查拉梅(Timothée Chalamet)凭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大红之后,一直扮演小鲜肉小帅哥的角色,后续的几部作品似乎也很难实现突破。这次他继续和导演卢卡·瓜达尼诺合作,试图能够突破人们的刻板印象,让大家看到一个更有深度的自己。

可惜这个计划落空了,《骨及所有》本身就是一个荒诞怪谈,更适合作为万圣节短剧,而不是一部声势浩大的恐怖爱情故事。食人族的爱情过于走偏门,不管画面和情节如何处理,总会有不少人觉得太过于血腥和恶心,远不会成为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样的唯美故事。

爱一个人就要吃掉他/她,让对方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一口一口地咬下他们的皮肤和肌腱,大口大口地吞下他们的内脏,让对方的肉体和自己的胃酸充分融合,实现合二为一。

原著小说的受众是年轻人,故事主打年轻人的爱情,同时带有强烈的酷儿色彩。

拍成电影后,角色设定被部分修改,原小说里的噱头也有所削弱。

观众如果被《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吊起了胃口,那么在看《骨及所有》时会大失所望。

影片的噱头不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的时长,原本小说故事就没有多么精彩,影视化改编后更失去了神韵。

爱情、公路、血腥、荒诞、叛逆、怪异,每个元素都有一点,但每个元素都流于表面,和大家所期待的时尚、性感相去甚远。

尽管《骨及所有》再次以年轻人的爱情为中心,但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相去甚远。

影片除了梅伦在寻根和谈恋爱,剩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公路旅行,梅伦和李轮流开着一辆破旧卡车穿越美国。原本宽敞的意大利别墅在这里换成了孤独的美国高速公路、玉米地、破旧老宅和卡车。

导演卢卡·瓜达尼诺是一名意大利人,他和苏穗宗有着相同爱好——玉米。

他喜欢在电影中融入玉米元素,在这部《骨及所有》中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放进玉米。最终,他把玉米放到李和梅伦相遇的杂货店背景和路边的玉米地。

梅伦的出生证明上写着她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梅诺莫尼。

威斯康星州是著名的食人魔和连环杀手杰夫瑞·达莫(Jeffery Dahmer)和埃德·盖恩(Ed Gein)的故乡。

2022年埃文·彼得斯就主演过一部美剧《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DAHMER - Monster: The Jeffrey Dahmer Story ,2022)。

恋爱中的食人族,

神散形散故事散。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4 ) 可把我奇了怪了

看个恐怖片看出价值观来了,这个片差不多7分左右吧,没想要会这么多打1星的。打满星不是我本意,把片子只归类恐怖片更不是我本意。女主无法接受自己,而男主一直想放过自己,更加把他推到深渊,加重了负罪感,被他们杀的人都是无辜的,是有深深的罪恶感。他们向往普通人的生活,渴望美好,但不可能的 ,是无解的,我就奇了怪了,看啥吸血鬼的时候也妹见你们多共情啊,都觉得可帅了,这种有自我羞愧感的恶魔就受不了了。也可能像你们说的那样,有些人就不应该存在,所以他们的结局很了然,解脱只有死亡。

5 ) 观后感

很难说得上感觉,现在的心情奇奇妙妙。 看完其实觉得和食人癖共情也不难,因为主角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还蛮普通的其实。 故事和人物略显寡淡和俗套,甚至这两个主角的食人癖换成其他疾病我觉得故事也同样成立,看的时候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的,看完感觉就是纯纯被科普了一道。拍的是蛮表象的。血腥的画面和蚕食人体的时候总是不自觉代入动物视角,第一次看到吃人真的蛮像动物世界里的鬣狗食尸,这样想就一点恐怖的感觉也没有了。动物世界就动物世界喽,实话实说也没看出李和梅轮有人性可言,爱当然不是人性,母猴子还给小猴子舔毛呢。 反观《沉默的羔羊》里老食人魔汉尼拔的人物塑造。汉尼拔的高智商,精于算计,和仪式感与他的食人癖相对比让人觉得细思极恐。但李和梅伦给我的感觉简单得就像两只依偎在一起的杂食动物。 影片唯一被吓到的点就是梅伦上车后老头一直死死盯着她的那段,一瞬间梦回被拔叔支配的恐惧,关键这老头是这些食人魔里还算的上进化过的,人家知道结绳记事。但结尾那求偶一样的行为又回归了动物性,没什么可看的,瓜导不就是想让我爱上甜茶吗

6 ) 爱

开头把我吓了一跳,前半段让我完全不想吃饭了…但完全没想到整个tone会朝着让我想不到的方向延伸。虽然是架构在一个不幸的背景和事实下,但是却能感受到很多的温暖,尤其是当身处边缘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时。但是我对于女主整体的转变有些感到突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漏看了哪些细节,我不知道她最后为什么又回来找到男主,重新和他在一起,然后反而女主成为了那个解开男主心结的人。后来他们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要吃人肉的问题。老人那个角色在我这也是有疑惑的。当老人开着小货车遇到女主那段,我感觉这个老人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再结合他从头到尾的怪异行为包括说话方式都让我怀疑他是女主心里凭空想出来的另一个人格之类的。因为女主一直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吃人,但是她内心对这种行为又存在抵制的想法,尤其是当她必须要通过杀人来得到人肉这种情况。这个老人仿佛就像她内心里那个阴暗面,从不停止杀人,吃人,从不感到愧疚,从来没有感情。包括他们在见完女主母亲之后男主对女主说的话也让女主的内心不断在进行斗争,这就可以解释当老人出现女主把他赶走后,女主好像有了一个转变,最后回到了男主身边。当后来老人再次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女主内心的阴暗面又出现了,这样我才能理解男主最后做的决定,因为爱。 抛开这个对于老人的疑惑,我觉得爱尤其是在这种少数群体或者边缘群体中似乎更容易被加强的一种情感。比普通人之间更加弥足珍贵,因为爱在他们之间真的太少了。有时候觉得我是不是活的太幸福了,会怀疑自己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爱,爱到底有多重要…

7 ) 食人肉对年轻的男女主角而言,并不是为了满足什么病态的欲望,那是他们的天性

卢卡格达戈尼洛 (Luca Guadagnino) 拍过意大利豪门(《我爱故我在》)、拍过舞蹈学院里的诡异(《窒息》),新片《骨肉的总和》似乎又走回 2005 年《17岁少女的爱欲日记》的青春冲撞路线,讲起一对社会边缘恋人的美国公路之旅——比起来《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的少年艾里欧老成的不像是个少年。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我俩没有明天》,但主角背负着比抢银行更难以摆脱的罪恶...... 他们是食人族。 《骨肉的总和》势必得有点蕃茄酱、有点惊恐时刻,但它仍然是今年大银幕上最美的青春恋曲之一。

80 年代,18 岁的梅伦发现自己的人生坠入深渊,她成了孤儿,没钱没有亲人也没有依靠,只能孤身上路找寻失联已久的母亲。 在这趟漫长的公路之旅里,她遇见了满脸笑容的老人苏利、也遇见了叛逆又孤独的李。 她与李惺惺相惜,因为彼此都有一个无法向人诉说的黑暗秘密:他们对人肉有着难以挣脱的渴望。 年轻的食人族们躲避着他人的眼光,蜿蜒地朝向他们的目标前进。 他们似乎没有拥有明天的资格,但在他们的世界末日来临之前,这对小恋人仍想试图找出自己在这世界的定位。

《骨肉的总和》很像《我俩没有明天》,但它不是《我俩没有明天》。 梅伦与李并不像邦妮与克莱德,在满手血腥里满足自己对踰矩的罪恶快感。 甚至可以这样说,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掩饰它是部以食人族作为主角的剧情设定,但是如果颇好此道的恐怖类型电影迷兴冲冲地冲进戏院,想要享受一顿血肉大餐。 那么也许结果会出乎他们意外:《骨肉的总和》并没有太多效果至上的血肉剥削画面。 食人肉对年轻的男女主角而言,并不是为了满足什么病态的欲望,那是他们的天性。 如同我们浮出水面呼吸到空气时的感觉:我们不会因为能够呼吸而乐不可支,反而感受到一股被拯救的感觉。

这是《骨肉的总和》最优美的一个部份:令你感觉猎奇的食人设定,在电影里从未以猎奇角度呈现。 当电影里梅伦咬下第一块人肉,在画面上的呈现却平淡无华。 当然对非以人肉为主食的观众而言,这一幕确实很有冲击性,但导演卢卡格达戈尼洛却将其处理地像是少女们之间的无害玩笑。 他不需要让整个镜头涂满蕃茄酱、佐以被害人惊天动地的哭号,他却反其道地让这一幕不出现任何挑起观众神经的跳吓,试图让观众开始了解梅伦的无助:她不是故意的、她并非怀有恶意,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她只是「深呼吸」了一口,让天赋欲望透了口气。

所以对类型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更像是《魔物恋人》、《永劫》、《药命时空》那样的「文艺恐怖片」。 它依旧气氛作足、该诡异、恐惧与残忍的部份一点不少,但这些诡异、恐惧与残忍的气氛,却是以缓慢的速度...... 有时更是不见血地朝向观众涌来。

编剧大卫凯加尼奇(David Kajganich)再度与导演卢卡格达戈尼洛合作,这次处理另一部改编电影题材(原著是卡蜜儿迪昂格利斯的小说),依旧与卢卡前作《窒息》改编1977年邪典经典电影《坐立不安》一样——大改特改。 电影与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有许多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被改写了。 但是,这次卢卡与大卫的合作却显得比《窒息》更加流畅与通顺。

食人族有食人天性,吸血鬼有吸血天性,异性恋爱异性、同性恋爱同性,这些都是天经地义...... 是后天人事难以撼动的原本人设。 《骨肉的总和》里的食人癖可以改成同志倾向也不违和,电影刻意将时空背景设定在里根时期,应该不是偶然:1985年,美国有超过 5 千人已经死于艾滋病,但里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艾滋病的严重性,这位总统还被《提倡者》选为年度恐同人士。 同志在那个年代宛如妖魔鬼怪,正如同《骨肉的总和》里被迫孤单与藏匿的食人族,但他们天生可以「闻到」彼此的气息,自成一套美国阳光社会下的阴暗族群...... 当然你会说,这明明是部少男少女的恋爱故事,但《骨肉的总和》偷偷塞进了一些暗示,隐喻提摩西夏勒梅饰演的男主角看起来「很娘」。

但是,为社会不容的不只是食人欲与同志倾向,你可以自行带入一大堆为社会不容的性癖或是受歧视特征,《骨肉的总和》看起来一样说得通。 有趣的是,导演卢卡并不像《X战警》之类的电影,将重点放在危险世界对少数族群的歧视——歧视食人癖,对于被作为粮食的人类来说,似乎没什么不对。 《骨肉的总和》关注的是这群被认为「不正常」的年轻人们,如何面对这个不愿面对他们的世界。 对年轻人而言,当他们自觉自己与社会有别。 意味着自己也失去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权利,无法成就社会教育他们的美好未来——与爱人安稳生活、养育孩子、有份好工作...... 他们只能不断躲避这个世界,并暗暗地对自己还来不及享受、便注定无法得到的未来而忧伤。

这种忧伤在未熟心灵里,很容易发展成暴力的因子:提摩西夏勒梅饰演的李,以一种放荡的方式享受他的残缺人生。 他对吃人看起来毫无顾忌,他不理解梅伦不想杀人的坚持,对他来说,不吃人就会死,而为此有人必须去死。 尽管如此,他却有一套自我原则:他只对无礼的家伙下手,似乎想借此冲淡自己的罪恶感。 这种似是而非的原则,将他的心灵裹上了一层硬壳,但他内心仍然有一层不会痊愈的伤痕,这势必制造了某些隐而不言的撕裂,与醉生梦死的生活态度。 而当他遇上了坚持想走出自己道路的梅伦,这层壳才慢慢地剥落。

泰勒罗素饰演的梅伦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很难想象能演出少女脆弱心灵的泰勒罗素,今年已经 28 岁了。 但当她在开场理解了自己的天生异常之后,梅伦很快地从混乱中恢复,并且重新掌握人生的方向:她要找到母亲,质问她自己的出生秘密。 18 岁的梅伦应该已经成人,但她对这个世界仍然感到陌生——过去在父亲的保护下,她与社会隔离; 而当她孤独地踏上旅程,她得从不同食人族之间,学习该如何与这种天性共处,而这群同类并不是她的盟友,相反地,她像个暴露在野狼雷达下的小绵羊——因为食人族也是会吃同类的。

《骨肉的总和》巧妙地将食人族塑造成一种野蛮又具悲剧性的生物,撕咬人肉当然野蛮,但这种野蛮出自于对天性的无能为力。 面对这种无能为力,李用叛逆包装它、有人用疯狂掩饰它、有人沉溺在食人的快感里...... 而看来最无知的梅伦,她不愿意伤人、却无法抗拒饥饿、也无法摆脱食人的罪恶感。 梅伦当然充满矛盾,但这是因为没有人能给她一个答案,而她必须在这样的矛盾里,跌跌撞撞地学习如何长大。

《骨肉的总和》当然是一部成长故事,泰勒罗素与提摩西夏勒梅之间的化学反应,看起来与其说是恋爱,更像是一种纠结的相濡以沫。 他们不是注定相恋,而是他们只能依靠彼此活下去,这种坚决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们自身的悲剧性,这种恋情没有让他们真的达到世俗认定的美好未来,却达到了世俗无法理解的美感。

有趣的是,《骨肉的总和》像是《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平行宇宙故事:《骨肉的总和》发生在80年代,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发生在1983年,梅伦孑然一身,而艾里欧家世优渥,身长在有爱的环境。 一部电影忧郁地连阳光都要黯淡,阳光却在另一部电影的每个角落都流泻着温暖。 《骨肉的总和》里有杜兰杜兰与吻合唱团的尖叫,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有 The Psychedelic Furs 与 Giorgio Moroder 的合成器。 这两部电影发生在相同时代、却拥有截然不同的氛围,而提摩西夏勒梅更饰演着年龄相近而个性截然不同的角色,两者完全是天差地远,这证明他又再次交出了一场漂亮演出。

每位演员都表现精彩,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马克劳伦斯又再次成为黄金绿叶,他的角色令人无法预测其行为,同时困惑于他的目的; 连知名《月光光新慌慌》三部曲的导演大卫高登格林,都插花饰演一角; 克萝伊塞凡妮饰演一位观众根本认不出是她的奇妙角色,在戏里戏外都会让观众吓一跳。 当然,在提摩西夏勒梅与这些演员之上的,仍然是女主角泰勒罗素,她能一举获得今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年轻演员奖,绝非侥幸——接下来的大奖季里,罗素很有可能再掳获几个影展的芳心。

《骨肉的总和》一样有卢卡招牌的 Zoom in/out 等等复古运镜,它的角色鲜明、寓意明确、又流露挥之不去的哀伤,这部电影适合喜爱恐怖类型电影的观众,可以嚐嚐非一般食人族电影的深沈风味; 更适合那些无法顺利成长的成年观众,这部电影里关于成长的真切痛楚,会令他们深深触动。 当然,如果你也曾经因为某些天性而遭到社会排挤,这部电影站在你身边,它无法告诉你如何获得救赎,但它说出了许多人心中不敢说的痛。

8 ) 如果是别人的电影我会打三星

早就听说改动很大,我心想130分钟要全拍下来肯定不成,改必然是要改。

结果我没想到是这么改。

先不说别的,我觉得最让我费解的地方莫过于卢卡过模糊化甚至完全略过了主人公maren她作为cannibal的特殊性,也就是她只会在有人信任她对她示爱的情况之下才会食 人,而且这是她自己无法控制,每次吃 完她都会后悔,这种“因爱造成的伤害”设定类比剪刀手爱德华,因爱而靠近,靠近即伤害,书里前半部分对于她内心的挣扎强调了又强调,因为她吃 人,父亲远走了,母亲也终于受不了,没有人爱她,她也被迫着再无法接受任何人的爱和靠近。

但如果是没有看过书的观众,在电影里怎么能发现得了,她的第一场cannibal戏,情绪里满是骄傲,这让我觉得三人组在威尼斯press上说的那些作为局外人的自我怀疑真是一顿胡扯。

她明明即不后悔也不心痛。

ps,要是不把三个人都吃 完警察当然要找上门,八十年代的美国警力资源这么随便的吗!

噢对哦,pg14的话这三具怕是拍不了。

而在书里Lee对待自己食人身份的心态和maren截然不同,他是坦然接受的,而且他什么时候想吃,吃谁,他可以自己控制。

所以当他遇到maren的时候,他成为了她看清自己,看清世界的镜子。

再到后来电影里那么多“亲密”镜头我属实是有点看不懂了,不是不能拍,是真的没那么重要,书里另外值得讲得可太多,无论是遇见sally之前遇见的那位老太太,还是她的外公外婆,还是遇见Lee之前她又吃掉的一个对她示爱的男性。

当她在黄昏下的马路对面看见刚完事的Lee,她和Lee感觉就像是狭路相逢一样,

如果是bonnie and Clyde这种公路式逃亡,那真的大可不必套一个食 人的框架进来,可真是浪费。

我真是想想我翻过的那些威尼斯的采访我就真想说一句不明白,书里每句话都装着的自我怀疑,更没有自我讨厌,这两个人可完全没有,maren带着好奇心和对于父母的恨意上路,Lee就是坦然接受。

我不知道卢卡瓜自己是真的没看懂还是本就打算“探索更多可能性”,如果是后者,那也太得不偿失了。

而且电影的主流情感导向只能是统一的,观众怎么解读是观众的事情。

书不短,而且是意识流为主的第一人称视角,本来就“情绪太多”,影视化难度大大有,如果肯定这本书,想要表达好它,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六集短剧,但短剧比起电影终归是差点意思,如果硬要搬上银幕,那大可以分成上下两部,至少保证完整。

看了一下分级是pg14,食人这个设定定这样一个分级,而卢卡瓜本人又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现他对本国电影业的失望以及对成为好莱坞俱乐部的期待,再加上这部电影“含坞”量,这真的很难不让我多想。不知道是谁在想着能多吃点观众就多吃点。

这样“包容性”的野心注定是要牺牲掉本身原著里一以贯之的惨痛感。

戏里Taylor能够发挥情绪的场面像是过山车一样略过,并不是恶意唱衰,也并不想因为这是Timmy参演的电影就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真的觉得他没编好,没拍好。

短评

主题很不错,我一直力挺这个主题:如何不做你自己。Call me by Your Name是表面小清新,实质很深沉;Bones and All是表面很霹雳,实质小清新。用我朋友的话来讲,这是一部很“nice”的电影。一个边角料知识:我记得Hammer出事那会儿,他老婆就义愤填膺地说过卢卡正带着她的食人癖老公和甜茶开发一个关于吃人的公路片,还说这“太讽刺了”。所以是不是可以基本推断其实Lee本来是要给Hammer演的,而女孩的角色才是由甜茶来演的?这么一想是不是很有意思?

9分钟前
  • 王安安
  • 还行

当时看完赶场忘了写短评 昨天回巴黎的飞机上面和隔壁大叔大聊特聊 然后我听到了最搞笑的影评 大叔说他十分钟离场了 因为他是个素食主义者

13分钟前
  • Kimwoon
  • 还行

其实吃人场面还挺写实的,整个片子都血淋淋的。遗憾在于,我还是无法做到跟一个食人者共情,也就始终进入不了两个主角的情感世界。其实抛去这些身份,本质就还是两个被世界抛弃的边缘人抱团取暖、相依为命的故事。另外,怀旧的影像、以及美国之旅的设定蛮有趣。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什么东西这是?瓜导写给艾米汉莫的情书吗?

20分钟前
  • 日王仔
  • 较差

边缘人解边缘梦,风萧萧兮飘泪吻。浪迹天涯比翼飞,血肉生死两相人。

21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食人族的猎奇(甚至连这一点都不算新鲜)之下是一个非常老套的青春公路片内核,噱头不足中二有余。甜茶和女主完全不来电,还是和小摊贩勾搭上来得有感觉。凑合看吧。

22分钟前
  • 莫萘
  • 还行

瓜导艺高人胆大,几乎靠氛围感模糊了血腥与肉欲,惊悚与浪漫的边界。然而试图将cannibal类群投射为生而如此,孤独另类,渴望理解与爱的边缘人物,与普通人共情,这种现实化并无法自洽。其中更深刻的道德伦理社会矛盾,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就轻避重,闪烁其辞。

25分钟前
  • ballsirius
  • 还行

肉眼可见导演对于甜茶的偏爱,建议导演和甜茶锁死,各种特写镜头往他身上怼,胸,脖子腿,背,侧脸,眼睛,我这个不是粉丝的人都看麻了,在座位里反复思考“他好像真的很可爱?等会他好像看上去真的很好吃…难道这才是导演的目的吗?那我悟了!”比起完整的种族设定食人更像是一种隐喻,那段游乐场引诱猎物的猎杀,我只想说这不是同妻案例?Maren其实是个很容易共情的角色,但中途在病院前的争执总感觉没处理太好。Lee真的像个天生的Protector,因此背负食人的他大概一直都活得非常压抑。最后向Maren提出请求更像是一种献祭:你看,我是如此的不堪,请不要离我而去,我愿意把自己完全奉献给我爱的人,请你来拥有全部的我。虽本质青春疼痛文学,看完和邻座一致同意这是当代暮光之城。散场后倒想起另一部:他为我剥下自己的皮肤。

27分钟前
  • 南辕北辞别多日
  • 还行

美国食人族的游牧人生,走一路吃一路的重口小清新。本片又名“请以我的血肉饲养你”,最后的进食一幕真是又浪漫又血腥。瓜导可能是最会拍甜茶的导演了吧,镜头下的少年破碎感好强...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原版小说肯定是Armie Hammer推荐给瓜导的。重口味小清新酷儿类型片,真正的午夜狂欢。Mark Rylance的演技我已经吹不动了,臻至化境四个字的完美诠释

3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这次威尼斯电影节的首场电影居然挑了部这么中二的片子,我就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中二,这也太中二了,啥也没有只剩中二了。观影途中陆续有观众离场,我本想看看最后怎么收场,没想到结尾来了个爱我你就啃啃我…太几把中二了。要不是看在电影节的面子,真的三星都不想给。

38分钟前
  • BADPRESIDENT
  • 还行

#ZFF 18th4+与《生吃》有着高度重合的设定,但瓜达尼诺镜头下的Maren与Lee与来自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的青年有着天壤之别:没有优渥的家境,被父母抛弃或虐待,更没有丝毫进入大学教育的可能,典型的美国废青。如此便没有资格在姐姐和父母的引导或保护下享受青春嗜血欲望的萌发,只能被愈发膨胀的诅咒拖拽。如果食人肉必须有一个隐喻的对象,那么在这里并非少女的性成熟而更像是毒品。瓜达尼诺将如此残忍的题材处理成一部表象浪漫的公路片;Maren和Lee的爱情也更带有同病相怜的意味。全片最佳的设计当属Sully的角色,他的行为逻辑与Maren和Lee短暂的幸福生活共同轻巧地揭示了,比起嗜人肉,不曾被爱才是最为残酷和真实的诅咒。导演抽搐式的调度相当有特色,最恐怖的并非撕咬溅血的场景而是母亲情绪的爆发。

42分钟前
  • Parity
  • 推荐

卧槽 恶心死了 接受不了。我以为能把食人讲出个所以然,结果完全割裂,就是猎奇。如果把癖好从食人换成吃,还有人看吗?纯爱哦,还是vegan版本呢

45分钟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较差

假装这是cmbym的食人版,主动替换了一下人物,锤子和甜茶的2.0续篇,感觉更有意思了。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要不你还是把我吃了吧!'看完脑袋里就只有这句循环播放。非常难想象甜茶有生猛热烈的潜质,开始的时候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会从call me by ur name的纯爱清新拍到如此嗜血creepy的邪典风格。到后来其实渐渐发现片子有很公路片那一面,所谓向着虚假的目的地出发,沿途风景伴随,人物漫无目的。对自驾的热爱慢慢抚平了我的恐惧,色调言语都温和起来,甚至让人有点沉浸。最后配上残忍失望暴击绝爱的疯癫结局,我真的是走出影院的时刻腿都在抖。

51分钟前
  • 许多熊
  • 推荐

食人纯爱青春疼痛。不懂爱恨情仇煎熬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

54分钟前
  • 一文字秀猫
  • 推荐

文艺b片儿,装b程度还算恰到好处,画面配乐都挺ok,剧情没啥意思,分了三四次看根本不影响。以前的荧幕边缘人顶多是性格孤僻或异乡人之类,现在必须是食人族才有够边缘么,哈哈哈

55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79届威尼斯电影节# 是100%的horror。但是但凡你觉得这个设定ok,它就是细腻动人反套路的惊悚片。bones & all把人类的奇怪放大一百倍来讲一个孤独的故事,不靠jump scare也不靠离奇故事线,luca把他反类型的特质延续到了套路重灾区惊悚片上。现场有一些观众因为受不了离席,我为之难免遗憾,其实是孤岛相拥抱的故事,拍得也残忍和美丽。相比较原著小说,电影在有些角色的人设上有些改动,提前看文本也可以,但没有很大的必要。电影清晰明了,足够好了。看到中间我偷偷抹眼泪,但愿如孤岛的人们都找到一座桥梁吧。

57分钟前
  • 埃尔热
  • 力荐

3.5 诗意的残酷、痛苦与美丽,是属于螳螂的预言与浪漫。用最血腥的画面讲最甜的纯爱故事,小插曲突然魂穿cmbyn感觉甜茶亲男人很熟练的样子哈哈哈哈

60分钟前
  • JC
  • 还行

本届看到现在唯一全部情节镜头都看懂的正常片

1小时前
  • 冬草莓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