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华沙有一个剧团,其中有一名演员Bronski(Tom Dugan 饰)极其擅长模仿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Maria Tura(卡洛·朗白 Carole Lombard 饰)和Joseph Tura(杰克·本尼 Jack Benny 饰)是剧团里的一对夫妻,剧团最近正在上演《哈姆雷特》。演出间隙,Maria收到了一束鲜花,来自一个年轻的飞行员Stanislav Sobinski(罗伯特·斯塔克 Robert Stack 饰),趁着Joseph在舞台上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她安排Sobinski进了后台,两人情愫暗生。然而不久后,纳粹侵略波兰,Sobinski只能前往作战。Sobinski所在队伍的领导是Siletsky教授,Sobinski想让Siletsky帮忙带封信给Maria,然而Siletsky却连著名女演员Maria都不认识,于是Sobinski开始对Siletsky产生了怀疑。Sobinski为了追踪Siletsky又回到华沙。而另一方面,Maria却被两个纳粹士兵带去见Siletsky,Siletsky对Maria也是心生爱慕,更希望Maria成为纳粹在波兰的间谍。Maria借故逃回家,却在家中意外的碰到了Sobinski和她的丈夫Josef,这段三角关系该如何收场,他们又要如何联手对抗纳粹?
那么好看的老片子都不看,看什么烂片。 电影剧作满分,很多对话都有潜台词。每个人物都让人喜爱,甚至连结尾自杀的上尉也一样。如果现实也这么温情就好了。 开场希特勒,倒叙交待原委的手法在当时也很出众。许多桥段重复运用,以增加喜剧效果。
故事一直在冲突中进行,所以饶有趣味。开场是纳粹戏剧的演员争端,第三者飞行员的加入,战争爆发,间谍到来,飞行员投递讯息,教授与女主调情,男主、飞行员、女主的争执,教授与女主调情,教授与男主交锋,教授死亡,男主与上校交谈,(教授尸体发现)女主与上校交谈,女主找不到男主,(暴露)男主与上校交谈,发现尸体伪装,剧团的人与男主,逃亡计划,纳粹秘密营地,女主与上校,逃亡成功。处于不断的动作变化中。
电影约三分之一处,由于飞行员的发现教授真实身份,影片进入第二幕。约三分之二时,教授死亡,影片进入第三幕。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对话。
——那张照片,他应该像那张照片一样。
——可那张照片就是我的。
——我能在两分钟内扔下三吨炸药。
——真的吗?
——那让你感兴趣吗?
——当然了……
——我不想超越限度,可是我要抓住机会。你能允许我给你看看我的飞机吗?
——也许吧。
——我什么时候找你。
——明天两点到我家里,不,我更希望在机场见到你。
【德军即将入侵】
——这是阴谋,愚蠢的阴谋!
——不只是那样,这是犯罪。
——完全正确。他有一次在我演出的时候离开了。
——我们再也不用为纳粹戏剧担心了,现在纳粹党亲自来表演了,规模更大。
——没有办法阻止他们。
【女主观察字迹】
——我希望你能像那个Y一样,教授。
——他是伟大的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你应该听说过吧。
——不,没有。(两次)
——她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你一定听说过吧。
——是的。
——战前我在华沙看到过他演舞台剧。
——真的吗?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真损)
TO BE OR NOT TO BE!的巧妙运用
纳粹戏剧的对词在之后又有出现,喜剧效果更胜。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经典台词的多次出现。
教授巧妙地套出飞行员家属信息。
教授与女主的第二次调情,以及伪造遗书的方式。
用死人作为秘密组织领导人。
教授的尸体被发现,男主却不知道,当他知道后,立刻当机立断用剪掉死者胡子的方式调换身份,并镇定自若地先试探着问其它东西,再转到胡子。欲擒故纵。
上校对斯库兹的恨(爱)。
结尾过于顺利地开挂,算是影片唯一的瑕疵吧。
放假前在CC98上看到有人推荐了《你逃我也逃》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擦脚布”台词令人印象深刻,可我现在找不到那个帖子了;电影从头看到尾也没见着那句经典台词,sigh。
100分钟的电影,刚好够我在回家的高铁上看完,中途甚至还能打个盹。这可以算我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电影,而且很精彩,我的2020年Top 10预定!
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的波兰华沙,电影开篇是“希特勒”突然出现在华沙街头。与鸦雀无声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调起伏抑扬顿挫的旁白,我不确定这是喜剧电影的固有特点还是用这欢乐的旁白来反衬战争带来的灾难与苦痛,抑或是当时的人们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环境里给苦兮兮的生活制造一点乐趣。不仅仅是旁白,影片的配乐也很出彩,一些音效是用乐器演奏模仿出来的,颇有《猫和老鼠》的味道。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希特勒还能这么幽默?再看下去,噢,原来他不是真正的希特勒,而是一个试图给自己加句台词努力逗笑观众的演员Bronski。随后Bronski与导演就该不该为了逗笑观众而擅自加台词的问题发生争执。这个问题我是赞成Bronski的,在我看来剧本不应该一成不变,往往不少演员们在舞台上灵关一闪的临场发挥能成为一台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这也是看live的乐趣所在。如果剧本不能改动,那何不拍成电影在各地放映?
我想起去年三月份在杭州剧院看《摇滚莫扎特》,Rosenberg在给Salieri描述Mozart的歌剧时唱起《茉莉花》来,这和B站上官摄版本就不同(官摄版倒是玩了个法语梗,"Mozart est là"谐音"Mozarrrela",但如果照搬到中国来大家肯定听不懂)。还有日本许多动漫的声优见面会必不可少的现场配音环节,就我看过的一些event而言,像宫野真守、福山润一类声优总是少不了要临场发挥一番,往往也能博得观众的尖叫与欢笑。以及Westlife在演唱会上时常会把歌词中的地名改成他们开演唱会的地方……好像越说越偏了(噗
回到电影,这是关于一群演员如何用自己的演技骗过盖世太保并阻止华沙地下组织暴露的故事。男女主人公Joseph & Maria Tura都是剧团里的演员,年轻的飞行员Sobinski倾慕美丽的Maria,于是Maria让他在丈夫Joseph饰演的哈姆雷特念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时来化妆间找她。电影里Sobinski一共离席了两次,每次他起身,Joseph都会一边咬牙切齿念着台词一边瞪着Sobinski离开,在演出结束后还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噢,可怜人儿,他还不知道Sobinski只是去见他美丽的妻子而不是不接受他的演技(到底哪件事更坏一些?)。
和平的日子并不长久,战争爆发了,轰炸机来到华沙,剧院被炸成了废墟,"There was no censor to stop them." 两个演员Greenberg和Bronski在一边打扫一边感叹自己想说却没机会说出口的台词——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revenge?
这段台词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二人在哈姆雷特中饰演两个巡视士兵时,Greenberg感叹其实自己想演的是《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而现在只能扛着矛演一个小士兵;第二次是剧院被炸毁,二人离开防空洞上街看到纳粹士兵在街上走过,Greenberg说自己只希望还能有机会再拿起矛来;第三次是当Greenberg真的被纳粹包围时,他终于有机会说出那些话了,那一刻他并不是在演Shylock,他是代表所有华沙人民、所有犹太人在质问纳粹。这才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呀!喜剧电影不应该只有无厘头的滑稽,让人笑中带泪才是我认为的优秀的作品。
Siletski教授是纳粹的间谍,他带着华沙地下组织的名单从英格兰来到华沙,见到Maria之后动了拉拢她做间谍的念头。奈何Maria的大醋坛子丈夫——the great great Polish actor Joseph Tura不愿意她的妻子冒险,于是这位伟大的演员亲自上阵,假扮Ehrhardt上校与Siletski见面。一边Joseph在和教授聊天,另一边他的剧团同伴们在想办法解决掉这个老奸巨猾的教授。而Joseph为了拖延时间不断在重复一个关于他名字的笑话,我以为他会露馅。可笑的是后来Joseph假扮Siletski教授去见真正的Ehrhardt上校时,上校亦是极有默契地在不断重提这个笑话:“他们叫我‘集中营’艾哈特?”(我真的爆笑)
Joseph这人也着实有趣,自他听说他的妻子在华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他开始逢人就问:“你知道伟大的波兰演员Joseph Tura吗?”大多数人说不知道,而知道的人(一名纳粹)这么回答他:“他(Joseph)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噢可怜人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Ehrhardt上校了。这是个滑稽的人,他在Joseph假扮的教授面前甚至还开起了希特勒的玩笑。当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转述那些无知的人们的话而已。当他听到自己的属下Schultz已经射杀了可能的地下组织领导人时,他会吹胡子瞪眼指责属下,尽管他已经忘了是他本人下达了击毙的命令。说话不经大脑、爱责怪他人,这是一个形象非常鲜明的角色。每每看到他瞪大眼睛,仿佛下一秒就会喊来Schultz一顿叱咄。而Schultz,仿佛就是一个毫无自我意识的人,上校无论骂什么他都全盘接收(这也太卑微了吧……)再联系片尾Bronski又演起希特勒面无表情地指着飞机门让两个纳粹飞行员跳出去,没穿任何装备的两人大喊着"Heil Hitler"一跃而下。讽刺意味十足!
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我看得很少,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战马》、《冷山》、《血战钢锯岭》三部;对二战我更是没有了解,中学历史书上学过的东西大概都还给老师了。终归还是阅历太浅,看这部电影并不能获得更深刻的感受。但是开心的是我又知道了一位伟大导演——刘别谦,《你逃我也逃》这部电影可太有意思了!
2020年看的第二部电影,写的第三篇观后感。加油,寒假多多努力!最后放一条豆瓣上我很喜欢的短评作为结尾叭~
2020.01.20
《你逃我也逃》是德国导演刘别谦在纳粹权焰滔天时制作的一部反战喜剧,心目中的喜剧十佳。
本片的经典之处,在于巧妙完美的戏中戏情节设定(开风气之先?),优秀演员表演的强大戏剧张力,和导演特别的表现手法——“Lubitseh’s Touch(刘别谦笔触)”。
片中,镜头随着勇敢的女主角游走斡旋于众多男性之间,用简洁而细腻的剪辑方式揭露道貌岸然背后的猥琐下流和险恶居心。这是明快而调侃的掌镜风格,很少用长镜头叙事;布景和画面也带有舞台剧的风格(这也很符合片中主要情节的设定);这一切营造出的戏剧效果带给观众巨大的满足。真正的希特勒到达剧院一节是全片最为“严肃”的段落,也是全片的高潮,导演在此借助一直想在舞台上饰演《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的演员之口,义正言辞地对纳粹的暴行发出了控诉。在这里,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不再是台词,说出它的人也不再是表演;这是一个民族的喉舌,混杂着血泪的呼号。
有观点认为,喜剧因为缺乏严肃性而无法与悲剧媲美;而本片则恰恰因为其本质是喜剧而伟大。在那绝望的日子,在更深重的黑暗将要裹挟着“最终解决方案”(希特勒对从肉体上彻底灭绝犹太人的说法,于1943年3月正式实施)席卷整个欧洲之时,这部拍摄于1942年的影片在山雨欲来之际,力顶重压,对恶毒和残酷发出大笑,也让人们对这个自以为是的政权及其愚行发出大笑;并且预言,暴君必将被愚弄,胜利终将来到眼前。
纪念一下Mrs. Tura 扮演者卡洛.朗白,顺道缅怀一下她和克拉克.盖博的爱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来源是三四十年代的杂志、新闻报道以及粉丝网站和IMDB。
朗白是盖博一生挚爱的“小疯子”,他们1932年拍电影相识,1936年开始约会,1939年结婚,直到1942年朗白的飞机失事。他俩不玩心机爱情游戏,他们互诉衷肠只嫌时间不够,他们开怀大笑眼里只有对方。朗白是怎样的神奇女子?
人美:英德混血,金发碧眼,身材窈窕,面孔360度无死角。美到什么程度?盖博晚年回忆乱世佳人首映式,第一句话是:那天朗白好美,你真该看看别的女人望她的那种眼神。
心善:恋人鲁斯意外离世后,朗白整整七年假扮鲁斯定期写信给他生病的母亲,直到她自己遇难。在派拉蒙影业,她喜欢和大家聊天沟通,熟悉并关心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状况,身边人有困难她总是慷慨相助,替同事付医药费,帮犯错同事保住工作,资助孩子上学。她无私提携新人,说服美丽的女速记员学习表演,并亲自向大卫塞尔兹尼克推荐其参演电影。附近水灾后,她独自载满食品和衣物驱车前去帮助,回家后浑身是泥,吓坏好友。
率真:男孩性格,不矫情不造作。她说自己对待感情开诚布公,有问题就解决,解决不了会主动分手双方继续做朋友,她和第一任丈夫鲍威尔离婚后仍是好友。她初次与盖博合拍电影,虽有好感,但因双方已婚所以她丝毫未表露,正直正派(来源:Modern Screen magazine, May 1939)。盖博正式宣布与妻子分居一年后,他们才重新认识彼此。她不装淑女,常开怀大笑传递快乐,她讲话会爆粗口,直抒胸臆不加掩饰,希区柯克说从未见过哪个女士说话像朗白这样男性化。
幽默:超级开心果,她举办的派对总让宾客惊喜不断,她送出的礼物总是顽皮搞笑令人叫绝。盖博排练跳舞,她送他粉色芭蕾舞裙。朋友打来电话,她会用各种外国口音接电话说朗白不在家。盖博想乔装打扮躲避狂热粉丝,她郑重地说你那双大耳朵没戏。盖博演政治领袖帕内尔病危,她让人在片场播放歌曲“你这坏蛋,死了我才高兴”烘托气氛。
懂爱:她不是恋爱脑,却愿意奉献。她爱盖博就直接表白,送他画着爱心的汽车,送他刻着“我爱你”的金手链,盖博晚年时常戴着这个手链。她改变自己帮助爱人实现梦想,从时尚派对女王转型成陪伴丈夫打猎探险的农场主妇。她为盖博的事业出谋划策,帮他克服困难,成为他的依靠。盖博录制广播剧时,朗白在现场旁观,他不时望向她,眼里满是爱与默契。
健康活泼:她天生运动细胞发达,上学时运动会常常获奖,她擅长跳查尔斯顿舞,跑步、游泳、网球、骑马、高尔夫、滑水等样样在行,她短时间内学会了双向飞碟射击,迅速成为高手。她跟盖博和一帮男人打猎探险,常常徒步一整天,她让男人们睡木屋,自己缩在车里过夜。
热爱动物:她和盖博养了一堆动物,给动物起了名字,朗白早晨还会跟动物们问好。她和盖博吵架后会送对方一只鸽子讲和。有次盖博打猎回来竟送了她一只美洲狮幼崽。她参加大学函授课程学习农业和畜牧,与盖博一起建设自家农场,让动物们安居乐业。
头脑精明:她出道很早,商业头脑敏锐,深知好莱坞规则,以提高自己票房价值作为立身之本。她总是从制片人角度思考和行动,非常敬业,工作效率极高,从不掉链子,事业越来越旺。后来她索性不再和派拉蒙签约,而是自己单干,成为好莱坞早期的独立演员。她闲时在自家农场养鸡,还扩大生产,向周边居民售卖鸡蛋,盈利贴补家用。
富于谋略:她被哥伦比亚影业老板骚扰,便和导演想出计策,不撕破脸让对方知难而退。她擅长说服别人,能向制片人提出合理化建议陈述利弊,挽救影片免遭票房失败。她擅长谈判捍卫自身利益,与派拉蒙影业续约两次,每次谈判后加薪三倍,一跃成为好莱坞薪酬最高女星,且合同最宽松:她不用加班,可以自己挑选并修改剧本,可以选导演及配角等。这些待遇除嘉宝外其他女演员无人能及。
胆气十足:她少年时开车出游发生交通事故,挡风玻璃嵌入左脸,手术时,她没打麻药直接缝合(当时人们相信麻药不利于愈合,会毁了演员事业),令医生叹服。手术让她受挫,但她毫不气馁成功转型继续演艺事业。二战时,她挺身而出反对纳粹,巡回演讲售卖战争债券,筹集善款助力前线。
这个万里挑一的奇迹女孩让盖博念念不忘一辈子。盖博说过:我可以把生命和希望托付给小疯子,向她展示弱点,她从不让人失望。
《你逃我也逃》,英文片名更有戏剧性(To be or not to be)。这部拍于1942年的电影真是被低估了,但是时间会荡去泥沙,多年后CC修复刘别谦作品至少有3部,其中就有这部。尽管当年舆论认为他政治不正确,加上刘别谦的徳国国籍(但他是俄裔犹太人)而很快过气,(当时大众的政治正确简单说就像拍抗日神剧,要把鬼子拍成丑角,把自己拍成无所不能,在法西斯张牙舞爪的时候可以理解哈),相同主题的有之前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直接针对希特勒个人讽刺,很受大半个地球欢迎,甚至有传言说卓别林是希特勒最想杀死的美国人,同理多年以后小崔成了老崔,还是不忘有机会就说钢炮是渣子。 花絮里面的专家说,这是刘别谦导演所有电影中唯一一部他主导编剧的,其他要不改编小说要不别人主编。制片是来自欧陆的柯达,英国中情局背景的才子。当年故事编出来了,首先说服女主卡洛尔(少年成名,当年好莱坞头号喜剧明星,嫁给克拉克盖博,因为备孕息影一段时间在家,还没有怀上孩子,就出山拍电影了,说服她的除了卡洛尔钟意的服装设计师有加入剧组,还有她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拍完电影不久就飞机失事,可惜连首映都没能看到),然后拉来资金,得以成片。 与马戏团成长出来的卓别林不同,剧团出来的刘别谦更具戏剧张力,整体节奏、剧情转折、细节描画、对话巧妙, 在CC里面也是难得。柯达的弟弟负责美术,摄影棚里面拍出来的大场景,画面一点不马虎。
刚看完这部电影后,只是喜欢这份幽默和讽刺,喜欢反复引用的莎士比亚,也觉得刘别谦的了不起,也觉得Mrs.Tura无愧于这万人迷的人设。之后看演员表时,惊喜发现Mrs.Tura竟然是隆巴德饰演,她是Mrs,Gable,她是盖博的一生挚爱啊,而且这也是她人生最后一部电影,之后因为二战的缘故,飞机出事,不慎去世。现在还记得初三做过一篇完形填空,文章的主角是隆巴德,那是不知道她,只是在发现她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演员时感到一种亲切(那是大概也只知道和看过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几部吧)。结果在文章结尾意外发现她竟是盖博的第三妻子,是他的一生挚爱。在她去世后,盖博退出影坛,愤而从军。这样的感觉如何形容呢,就像是在你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就对他产生好感后无意得知原来你们很久之前就已经见过,原来只是你不知道。
我有时总是很感慨,一切都那么巧和。高中时做过一篇很简单的英语阅读,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纪念保罗纽曼的文章。文中出现的《虎豹小霸王》《骗中骗》,乔治·罗伊·希尔让我不胜欣喜。回家急忙上网,知道了纽曼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好莱坞竟然真的有那样一个完美专一得似乎挑不出错的人,自然我也知道了那个第一人称是罗伯特·雷德福。如果没有那篇简单得实在不值一提的英语阅读,我不会又了解了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演员。而那样多的人同时做那篇阅读,或许也只有我从中得到了许多。
对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我总是有格外的钟情,有时也自嘲自己总是看我爷爷还没出生的电影。不过生活中我自认为也实在算不上是个old shcool。
我的第二次一不像影评的胡言乱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之前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一书中读到此片的介绍,今终于一睹其风采。我在午夜4点非常享受这部69年前的电影,几乎笑到断气。精彩的剧情,战争的讽刺,让人喷饭的笑点、台词,大师刘别谦的指导,这是你一生中不可不看的电影。副作用是今后当你听到:“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经典台词时,会爆笑。
To Be or Not to Be,土鳖拗孬土鳖,刘别谦导演作品,1942年的黑白片,教科书般的杰作,告诉你一个剧团怎么以自己方式愚弄第三帝国,正义怎么欺负邪恶。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在这电影上耗费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因为充满了魔术般的逆转和杂耍般的狂欢。——鹦鹉史航
#重看#完美的喜剧范式,绝妙的讽刺功力,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结构,超级优雅的刘式触点,举重若轻的尺度拿捏——喜剧模式覆盖的深沉家国主题,可谓是以四两拨千斤挑起泰山于顶的负载力,当之无愧且不会过时的泽被后世名作。将剧团人员配置/空间结构/剧作文本完美契合到现实的战争状态和对立冲突,一浪接一浪的戏剧性矛盾席卷而来,节奏丝滑顺畅,跌宕之起伏让人沉醉,是谓轻盈感;莎翁名句的反复运用,在不同场景承载不同功能,文本细节的对应着实值得称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彰显其有效性,且在重复的节奏中“再创”倒映般的喜剧效果。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主角自不必赘言,就连渴望出演夏洛克的小人物也被描摹得可怜又可爱——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你们都是优秀的。
年代的关系不免有些许瑕疵,夫妻关系的梗贯穿始终,最经典的第一是老公进房门,发现陌生男人在床那段逗逼死,第二是老公发现尸体,冷静解套一段牛逼死,那个年代的片子永远不要给主角设定一个固有印象,后面你会大吃一惊的! 一个演员知名度的梗,一个假胡子的戏中戏,还有官僚体系的迂腐,玩得十分溜。不过刘别谦touch好像在这一部没什么体现。
简直爆笑啊!这才是好喜剧啊,笑点一百年不过时!每一秒都满分!
刘别谦毫无疑问有天才,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让人捧腹和反思的尺度和转换上都把握地相当好。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喜剧化的手法显得过于乐观了,一副隔岸观火的逍遥态度。
第一部刘别谦。1.在评论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懂却全程没爆笑过的人了...2.作为我接触的第三位早期喜剧大师,刘与卓基之流差异明显。对比同为有声/二战的《大独裁者》,仍可见两者在语言与肢体性幽默的倾向分别,但戏剧共通。3.本片精神续集:《无耻混蛋》。
刘别谦是个德国人,1942年二战还没结束就在美国拍了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比起来,这部喜剧的笑点更加高级。刘别谦电影的魅力真是奇特。
有别于卓别林和巴顿明显的肢体滑稽,刘别谦的喜剧就在于文本台词的出彩。严肃下的戏谑,整个剧院临时剧组现场演戏逃离魔掌,台词处处出梗,戏中戏的剧情天衣无缝。解构、巧合、错位、反讽,上下误会、左右逢源、临机应变的巧妙,这剧情这台词这桥段,纵使莎翁再世也不过如此!1942年呐,战争还没打完,德国人刘别谦就敢于如此讽刺纳粹,真厉害!8.9
“to be …… or not to be…… ”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影片,设定有趣,幽默无处不在,各种冷嘲热讽,但或许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感受到其他人那种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
LUBITSCH万岁。大笑过之后想起那个总是跑龙套演配角的演员,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演好夏洛克,同伴总是嘲笑他一番,后来家园被德国人占领,两人连龙套都跑不了,在街上铲雪的时候,他又背诵起夏洛克那段经典的台词,这次同伴说,你能演好夏洛克了。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之后,我们才能真的写出读出那些诗行吧
反转再反转,好玩。Jack Benny老了长残了,不过眼神还是很逗趣。Robert Stack演这部的时候才23岁,英俊死了,要命啊(¯﹃¯)
一波多折,层层推进,细节处处迷人,严肃、紧张、诙谐并存,有我喜欢的一切喜剧元素。刘别谦的绝妙台词令我不断在深夜大声发出阵阵惨笑(希望没有太扰民= =)“她的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XXXXX,你一定听说过吧。”“是的,我看过他的舞台剧,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纳粹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一根筋的醋坛子丈夫以高超演技拯救了一个国家,个中桥段太幽默了
始祖级的戏中戏,无论是环环相扣的情节还是字字珠玑的台词都已经超神;看完这种电影会让人语言贫乏,只能默默在心里大叫一声好。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的手里“,最乐的部分是正乔装纳粹的演员会忽然分不清戏内外的身份,演哈姆莱特时台下总要重复跳出些喜剧状况,夸张、解构、反讽、利用巧合,想演《威尼斯商人》的龙套演员在不起眼的垃圾时间念了几次夏洛克的控诉,纯属夹带私货,是犹太导演内心最深最真的愤怒吧
刘别谦式笔触果然不同凡响。相同题材中,[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笑点直接,本片则较为含蓄,兼具优雅、机智与玩世不恭感,昆汀[无耻混蛋]在致敬之余更为疯狂戏谑。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冷场,多处戏中戏反讽与幽默极为精妙。|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我自己万岁。(9.5/10)
喜剧电影分两种:一种是刘别谦玩过的,一种是刘别谦玩剩下的
脸盲者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