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生在银幕上历遍人间生离,年逾古稀却怎也无法在镜头前演出死别一刻。趁剧组停拍,资深演员到蔚蓝海岸探望故友。来到荒废大宅,偶遇拿着摄影机拍鬼片的孩童,唤起《四百击》(1959)男孩与电影初邂逅的情缘;梦回与貌美如昔的情人灵魂相遇,重拾一生铭记的爱恋。生命将尽之际,终领悟怎样与死亡共存。诹访敦彦给法国新浪潮的情书,让特吕弗与戈达尔爱将让-皮埃尔·利奥德,将前世今生铭刻于光影里。且唱一阕狮子的挽歌,化作生命礼赞,伴随梦去。
因为空调老化的缘故,我讨厌夏天已经有三年了,但是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发现了夏天的美丽与温柔。
一开始对这部电影完全陌生,只因为有一张免费的票才冒雨跑去看了,感谢送我票的小伙伴。
电影名为《狮子彻夜无眠》,英文名为《The Lion Sleeps Tonight 》,这句话英汉直译过来应该是:今夜狮子睡了。那为什么会在引进的过程中意思完全颠倒了,狮子怎么就从睡了变成一夜没睡呢?
解构一下歌词:
Hush, my darling, don't fear, my darling ,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哦,亲爱的,不要怕,我的小宝贝,今夜狮子睡了。
这样一理解,才知道狮子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小宝宝们会因为害怕它而睡不着。狮子睡了,大人和小孩才能安睡。
总算明白了,我想这电影跟狮子压根没几毛钱的关系。
如果说整部电影中真的有谁整夜无法入睡的话,那应该是谁呢?毫无疑问,应该就是如今已迟暮的男主角让。他不仅一个晚上没法好好入睡,而是几十年来,他都没有好好睡过。
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他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个人,那个在23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的年轻姑娘——朱丽叶。年轻时的让爱上了年轻的朱丽叶,他们应该是彼此爱慕。让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心上的姑娘,他们失去了联系。很多年后,让才知道朱丽叶死了,有人说她是自杀。
直到让七八十岁了,让还是对朱丽叶无法释怀。年少的夏天多么的美好啊,阳光暖洋洋的,树上的蝉鸣也觉得格外悦耳,水面波光粼粼……年轻的生命是那样的可爱,好像永远也不会知道忧愁是什么模样。几个在路边遛狗的姑娘,撞上几个毛小伙,只要一个擦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方向,一起去冒险吧,哪怕是去一个恐怖短片里扮演一个灵魂也好。
在这样无忧无虑的夏天里,让与朱丽叶应该也携手走过。多年后的一个午后,绿叶还是在风中边摇边睡,让坐在树下,终于在梦中与心中的人重逢。
让:亲爱的朱丽叶,年少时的我是那样的无知,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我只爱你。(你离开得是那样的匆忙,使我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我满腹的深情还没来得及跟你诉说。不知道我死后该以怎样的面目去见你?几十年来,我每日盼望着与你真正相聚的那一天!)
朱丽叶:我早就知道了(你只爱我)。
让:亲爱的,那我一丝的愧疚也没有了,只一心盼望着我们早日见面。不管狮子睡没睡,我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电影里的歌真的太好听,夏天拍出来的是那样的美,差点进入了电影里,在阳光里美美地睡去。
老人需要大梦一场,来与古宅中的少女海边告别;少年需要一次幻觉,好和记忆中的父亲街口相见。笼罩着法国新浪潮之光的孩子们,举着摄像机收声话筒,闯入适合安眠的夏天。呼朋引伴,就能拍成恐怖小短片,拍电影和演电影都是这么纯粹而愉悦。只是当少女走入深海,狮子转身离开,老人与孩子才学会了告别。
2022.9.11 9排11座. 最终和最初总会重逢的,一切结束,一切又再开始。
法国的新浪潮竟然给一个日本导演拍了。
如此浪漫、自我的法国新浪潮风格的电影,竟然是位日本导演之创作。人心相通,艺术无界,《四百下》的小演员让已经是72岁高龄了(但比我还小四岁!),曾在银幕上引领着人们体验人生之起步,今天却在探求如何与死亡相遇!老人与孩子,现实及梦境,随意又精巧,散落在银幕各处。狮子睡了?狮子死了?还是狮子又醒了?永远无解...小众的文艺电影,向为自己启蒙的艺术浪潮致敬之作。
3+,魂与灵拍的太实,真正的物哀却拍的太虚。新浪潮于今夜死去
前几天还在刷青年甚至少年利奥德,突然看到他已经是精神状态不佳腿脚也不灵活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倍感唏嘘。
个体挽歌,小时候喜欢“很久之前”,年老时喜欢“从今往后”,是为年龄带来的理智与非理智的最表层差别,深究下去或许可触及双重生活的张角,影像上表现为连续镜头串联出的两段时空,内容上是两部电影的互文指涉,形式上为童话与现实的镜面反向,言语上则是“是梦啊,还以为真见到你了”的两句诗文。
利奥德脱线的表演跟小孩儿的非表演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
还记得当时给「我雇佣了职业杀手」的短评是“四百击里的小男孩长大啦”。如今在没看过演员表的情况下,再看到小男孩已是垂暮老人,心里感受自不必多说。不扮演任何人的让,依旧向往那热爱着一切的纯真时代。过段时间,或许很久以后,多美好的人和事,都只能在死亡中相聚了。北影节百老汇
电影的可爱之处在于,作为制作者的小孩团体不因拍摄的简陋及年龄的低稚而失格,作为演员的Jean也不因身份的庄重(Léaud本身又作为电影符号)而特殊。电影用失掉电影感的方式(构图与运镜)将两个极端作了中和。主职的拍摄,情感的重逢倒都是叙事框架里边缘的辅助。
两种即兴创作的融合,小孩子叽叽喳喳组队拍片,老头前后不搭有如忘词的表演。结尾跑出来一个真动物的玩法,不知是近年看得多了还是怎么着,没有意外。
3.5 特别高概念的作品,但也因为概念/意义过高而被束缚了,拍得不算好。利奥德的面容与身姿,作为早已死去的新浪潮的标志,在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之际,探讨面对死亡的感知,整条概念链自带双重互文的元电影属性;而戏中戏的架构,则是再多一个层次的怀念与致敬。能看到狮子的金发少年,其灵晕直指《四百击》,串起新浪潮的前世今生。更难得的是日本文化视角的加入,诹访敦彦以泛灵、沉郁的幽冥影像来扭转新浪潮曾经的调性,并非是简单继承,而更是有反转之意——但以上种种,都只能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讲通,落实到拍摄就,只能说,拍得太普了。而且说实话,这种电影拍了,世界上就只有这么一部,因为以上那些概念全给它架上去了,利奥德不可能再拍的,结果拍成这样,不就更令人遗憾吗...
男孩看见了狮子,大海什么都不知道,老安托万的梦让人心碎,那个纯粹的新浪潮,戈达尔、特吕弗,那些纯粹的电影观念,再也不会回来@三里屯美嘉
#BIFF# 戏中戏展现了孩童(般)纯粹的拍电影的快乐。回忆是鬼魂,而70-80岁则到了一种“deraison”(去理性)的年龄。对于死亡的探讨贯穿全片:它是不能演的,它是朝你而来的过程,或更诗意的,生命是“噢原来这是一场梦。我还以为真的看见她了。”余下皆是死。老年Antoine还是演得那么好。
抱花上墓園、被跟拍、扔蘋果,利奧德爺爺隨時隨地都能萌哭我!所有人都如此可愛,無比自然。帶著法式的輕快,不動聲色地將生活不同面向集合在一起。有歡喜有感傷有夢幻。兩次take結尾實在太讚!完全被導演圈粉。死亡如何能被表演的提問,死亡就是死亡吧。BIFF1013롯데센텀시티
借由拍摄死亡的戏码,老人体验死亡。生命朝向死亡的方向走去,而灵魂却正往年轻时候的爱情与遗憾的方向步行。
通篇溫柔散漫,令觀眾彷彿同樣置身樹蔭底下。電影的終結就是那場無可迴避的邂逅,當死亡來到跟前,Léaud與觀眾一同睜開眼,觀看變得主動,變成盈滿力量的抵抗。餘韻很強的一部作品。
#1st HIFF# 17圣赛釜山金马+18北京上海。“新浪潮的面孔”,利奥德扮演的让多少还是他自己,能看见鬼魂([永恒与一日]哇……)也能再度和电影小子们重新经历一次新浪潮般的“不要剧本”。“我不知道如何表演自己的死亡”,“死亡是一场相遇”,“70岁到80岁时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所有的故事都一样,结局都是死亡”——拍得如此轻松随意又严谨的影片,老去的演员和小男孩于勒之间视点转换带来的共享秘密:老人看见了挚爱,狮子今夜入眠,男孩于勒看见了狮子。
死亡是一场相遇,再见是再次相见。再见利奥德,听到他谈起拍电影纯粹的喜悦,看到他最后睁着眼不入睡,就好感动。7/10.|原来《狮子今夜入睡》是那首名作。
2018年上海电影节的第一场,入场的时候就感觉鼻子有点酸,不知道整场还有没有其他人像我一样看得老泪横流。只是在出场的时候听到周围人评价:一部比较无聊的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