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杰弗里斯(詹姆斯·斯图尔特 饰)因站在赛车道中间拍摄,断了左腿,只得在家静养七周。除了保险公司的护士斯特拉(西尔玛·里特 饰)和女友丽莎·卡罗尔·弗里蒙特(格雷斯·凯利 饰)每日前来照料,百无聊赖的杰弗里斯只能在窗前闲看邻居们的日常生活以打发时间。对面公寓的二楼住着人造珠宝推销员拉尔斯·托瓦尔德(雷蒙德·伯尔 饰)及妻子安娜(艾琳·温斯顿 饰),夫妻之间争吵不断。一个雨夜,杰弗里斯看到拉尔斯提着箱子外出数次。次日,杰弗里斯又看到拉尔斯用报纸包裹一把锯和一把刀。杰弗里斯起了疑心,他怀疑拉尔斯杀害了安娜并分尸抛弃。然而,杰弗里斯并未目击案发过程,也未见到尸体。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杰弗里斯的推测只是他的臆想吗?为了证实他的推测,杰弗里斯要如何寻找证据呢?
在2021年上海英伦电影大师展上放映了一部名为《Peeping Tom》(Michael Powell,1960)的电影,“偷窥者汤姆”是英文中的俚语,意思即偷窥狂。同样作为窥视主题电影的代表作,希区柯克的《后窗》也将弗洛伊德的“人人都有窥癖欲”这一主张表现到极致。[1]后窗作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舞台,同样也作为屏幕。这不难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观影者的我们,是否也是在“偷窥”荧幕中人物的生活呢?
人类生来就有一种偷窥他人秘密的好奇心理。在《后窗》这部电影中,主角杰弗里在家疗养腿伤,终日无所事事,隔窗眺望,以窥视邻居家动静为乐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个足不出户的“业余侦探”,竟然在眼皮底下侦破了一起凶杀案。电影中,坐在轮椅上的杰弗里相当于坐在影院座椅上的观众,轮椅象征电影导演的交椅,杰弗里对窗外情景的体验类似于电影观众的体验。同时,电影叙事的视角分外两种——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客观视角是局外人旁观式的,参与程度比较浅,主观视角是逼真模拟画面主题的视点与感受拍摄的,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与参与度。在《后窗》中,导演大量运用主观视角,从杰弗里的角度为观众呈现画面,在受限于视角的情况下,杰弗里还运用了望远镜甚至长焦镜头,给观众更沉浸的代入感。[2]
《后窗》在美国上映于1954年,在当年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是当时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希区柯克在采访中透露,美国人热衷看电影,即体现出美国人窥视狂的倾向。对于希区柯克的论断,我们很难说是否正确,但是从票房来看,美国人确实很青睐这部偷窥类型片,那么,对此是否有其它更为合理的解释呢?
考虑到希区柯克是受弗洛伊德影响很深的一位导演,我们首先可以试着从其“泛性论”的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偷窥”。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类的许多潜意识的行为都可以从性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本能的需要,又考虑到把另一个人作为色情对象来观看是窥视癖的主要内容(窥视癖理论的主要代表劳瑞·马尔维认为,偷窥被分为主动的男性窥视主体,以及被动的女性窥视客体,因此,女性不得不忍受男性的目光,作为男性凝视的对象,女性的形象被扭曲,继而被视为欲望的本身[3]),因此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认为“窥视癖”满足了人内心潜意识的需要。并且,在电影上映的时代(五十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了二战对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打击,人们内心的欲望受到强烈的压抑(从60年带的美国性解放也可以看出),因此,在当时的美国,人们内心长久被积压的潜意识深处的欲望亟待排遣,而《后窗》中关于偷窥的大量镜头语言正好契合了当时人们的潜意识需求。
后窗作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舞台,同样也作为屏幕。这不难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观影者的我们,是否也是在“偷窥”荧幕中人物的生活呢?
著名作者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曾在《戏梦巴黎》(The Dreamers, 2004)中借用角色引用了《电影手册》中的一个观点:“电影制作者就是一个偷窥者,镜头就像是可以看清你父母房间的锁眼,你监视他们,你感到厌恶和罪恶,但是你不会把你的脸移开。”在这里,导演认为一切电影制作者(不止局限于偷窥类型电影)都有一定的窥视倾向。借助一定的精神分析理论,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观众在观看一切类型的电影都能收获潜意识需求的满足。
弗洛伊德的电影理论把电影的银幕看作是一面镜子,认为观众是在对“镜子”中的镜像进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影像的认同,对电影的这种理解来自于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拉康认为婴儿在 6 到 18 个月大的时候进入“镜像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由先前的一个“非主体”存在物过渡到具有主体性的“自我”,他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形象,认出了自己并且为完整的自己感到高兴,从而对自身产生认同,在这个阶段婴儿打开了想象界。[4]将拉康的“镜像理论”推广到电影界,我们可以认为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客观地反应被投射的一切(但是它与真正的镜子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它无法投射观众本身的身体),而观众又如“孩子一样处于一种低动力、高知觉的状态”。漆黑的放映间、无法移动的观众只能时刻不停地注视着银幕中发生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中,观众对于自身的认知会降低,更容易对电影中的映像产生认同,从这样的意义上看,我们可以认为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初次自我识别”的快感。
用加拿大电影理论家比尔·尼柯尔斯的话来讲,《后窗》是一部反思性的电影,影片通过某种暗示与间离效果,提醒观众反思电影。片头,百叶窗一幅幅自动地提起,就像影院拉开了银幕,影片开场有一首歌,观众起初以为是配乐,乃至镜头摇过去才看到对楼上音乐家正在作曲。此曲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影片创作的过程,这又是一层反思。同时,对面楼房里的每个窗户都代表一种类型片,“孤心小姐”的窗户是“社会情节剧”,杀妻者的窗户是“谋杀情节剧”,带狗夫妇的窗户是“家庭喜剧”……而杰弗里是希区柯克的替身,同时又是观众的替身,他代替观众观察,观众所看到的不只是娱乐,而是娱乐的创作。[5]
也许尼科尔斯的理论有些许牵强附会之处,但他为《后窗》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杰弗里模拟着一个影院里的观众,“后窗”为他提供了银幕的框结构,那么对窗的一幕幕当然与电影本身联系在一起。杰弗里因伤被困扰在轮椅上,他只能观察,不能行动,这与电影院里的观众处于“高知觉低行动”状态完全一致,杰弗里的经历也是观众的经历。观众与杰弗里一样处于一种窥视的位置,而窥视着害怕被发现,就像电影院里的观众,要把自己隐藏在昏暗的光线里。然而索瓦尔发现了杰弗里的窥视,便对着他看,即对着摄影机看,对着观众看,这里演员打破了“第四道墙”,盯着镜头与观众产生对视,因此他的目光也使观众受到惊吓。以至到后来索瓦尔竟找上门来,对杰弗里也是对观众发动袭击,这是窥视者最可怕的。到最后杰弗里被对手从窗口推下,只是跌断了一条腿,杰弗里掉到了后院,也即进入了现实社会,不再仅是一名观察者了。正如观众在观看完电影,离开影院,重新回到社会中,他们又需要“藏起”心中的潜意识,做一位符合普遍社会道德规则的公民。
从上述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影《后窗》戏里戏外的“窥视”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杰弗里即是观众,观众即是杰弗里,他们在银幕内外都是一名“偷窥者”。
在《后窗》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极为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探讨了人的本性——偷窥的快感,这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一次很好实践。同时也证明了电影观众之所以会走进电影院并且对银幕上的影像产生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观众对“看”这个行为本身的认同,观众就如同杰夫一样,在观看和偷窥中获得了快感。电影的一个本质就是如同白日梦一样,给观众制造出虚假的运动的幻觉,电影所模拟的现实也只是自我的现实,我们的潜意识引导我们去“窥视”,但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受到道德上的约束(或者说是“自我”和“超我”的管控)使我们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而电影营造的场景恰好满足了观众在潜意识上的这种欲望。
[1]岳美娟. 以《后窗》为例浅析电影对观影主体窥视心理的满足[J]. 视听, 2018, (5):97-98.
[2]李亦中.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Print. 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
[3]赵密.电影中的窥视快感和男性目光 ——利用窥视癖和镜像理论分析《后窗》、《蓝丝绒》中的女性形象[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8):115.
[4]陆莉莉.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略论西方精神电影分析学的理论来源[J].美与时代(下),2010(09):100-102.
[5]李亦中. 电影一百年名作精选丛书: 美国电影卷. Print.
元电影的视觉隐喻:自我欲望对他者的凝视
——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方法浅析以《后窗》为代表的叙事电影中女性主体位置的丧失
关键词: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学 视觉隐喻
摘要:希区柯克的《后窗》作为一部典型的元电影,即讲述电影机制的电影,其中容纳了不少视觉隐喻。然而,在电影这种父权意识的文化产物中,创造者和欣赏者凭借着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对性别的固有认知,再现着现实世界的性政治。女性在父系文化里成为了男性他者的能指,被象征界所束缚,作为观看承担者的男性在凝视中剥夺了女性的主体位置,使其沦为被看的视觉奇观,电影的放映机制也为这种意识形态的操控提供了合法化的途径。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与拉康的镜像理论在电影机制中的运用的角度,揭露电影语言中男性话语霸权的本质,为女性自有身份的恢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在电影机制中的运用:主体的窥淫欲与阉割情结的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动力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在人的诸多本能中,性本能所处的地位特别重要,而窥视欲望就是本能的一种表现,人们通过暗中观看他人来取得色情的快感和欲望的满足。影院机制则为窥视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途径:观众坐在黑暗的环境中,放映机将光源投射到一个二维平面上,观众得以通过长久地凝视观看他人的故事来获得本能的满足。希区柯克的《后窗》正是通过这种观看癖的性行为把影片的主题设定为对形象的迷恋。而这个形象的角色往往是由女性来承担。电影院里的观众的裸露癖与此同时受到了压抑,于是他们公然地把这种欲望投射到了女性表演者身上。女性在这些角色中被人观看和展示,她们的外貌形象往往被编码成带有强烈的视觉色情冲击力的意味,在成为故事中人物的色情对象的同时,也成为了观众的色情对象,两种实现不断变换着张力建构着女性的存在。《后窗》中的男主人公杰夫作为观众预设的代理,他象征性地规定了男性化视点。在影片刚开始,杰夫的女友丽莎想要抓住杰夫的目光而采取了一场极具特殊含义的视觉仪式:她每说出她名字中的一个字段,就逐次点亮位于不同角落的一盏台灯,最后景别越来越远,丽莎的整体形象终于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时此刻,女性美作为对象与银幕空间融为一体,影片的内容就是由那些分割的特写和被风格化了身体构成,由此成为一个完美精致的产品。 从形式上看,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获得快感,但是由于“阉割情结”的存在,给予了影像内容上的威胁性,而这一矛盾的具象表现就由女性来承担。法国哲学家普兰·德·拉巴尔曾说: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这显然是不无道理的。弗洛伊德描绘女孩的历史是以与男孩完全对称的方式,譬如他对“厄勒克特拉情结”的定义就是从男性形象出发来设定的。按照此种理论,女孩将近五岁时发现两性在生理结构上是不同的,如何解释缺乏的阴茎,弗洛伊德想象女孩曾被阉割,并为此感到痛苦,这便是去势情结的由来。因此,弗洛伊德理论的前提是,男子特征是被赋予的,而女孩感觉自己是一个残废的男人,这在实质上是对自己女性身份的一种拒绝,也反映了弗洛伊德主观的比较和评价。与此相一致的是,女性在形成父亲无意识中因为阳具的缺失,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即被阉割的威胁。这投射到《后窗》里就是杰夫最初对女友丽莎的厌恶,因为丽莎自身对杰夫带有一种阉割威胁。随着影片叙事的发展,丽莎也参与到了杰夫凝视对象的策略中来,她转而扮演了一个重复性别范式的女性角色,也就是所谓男侦探的女助手,成为一个在他的照相机镜头里有意义的形象与有罪的闯入者,他们情欲上的关系就一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也展示了“虐待狂”的需要,在有头有尾的线性时间之内,经过一场意志与力量的较量,作为影像的女性暂时解除了她原来指代的焦虑的威胁,彻头彻尾地成为供男性观看者观看和享受的他者。
二
拉康的镜像凝视理论在电影机制中的运用:自我的强化与丧失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当婴孩在镜像中看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躯体,而且随着自己的动作镜像也会跟着变化时,他就会沉浸于一种完全兴奋的状态中,于是婴儿对这个镜像产生了自恋的认同。然而,人的“一次同化”也就是人的第一次“自我异化”,因为此时发生的“自我”与镜中的“我”其实是对立的,这导致了“我”的分裂。而电影的放映机制提供了类似的空间,观众往往会通过自己和银幕上的相似处境、自我理想化以此满足认同的快感。也就是说,影像构成了想象界的母体,构成了识别的母体(这种识别往往是与现实有偏差的),因而构成的母体成为能够第一次去表述“我”的主观性的媒介。银幕除了在外在上与镜子具有相似性之外,还能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暂时丧失自我,又同时得到了自我的强化。这就像在《后窗》中,欲望主体充满的欲望是去证明对面的邻居索沃德的确是犯下了杀妻罪,这个想法与杰夫刚开始对丽莎的厌恶情绪是一样的,索沃德是杰夫的一个镜像,杰夫是男性观众的一个镜像。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短暂地遗忘了“我是谁”,却在无意识之间强化了自我的真相。 而所谓的凝视是携带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一种观察方法。正如福柯所说:凝视是规训社会的有效工具,是“权力的眼睛”。观者被权力赋予了“看”的特权,通过“看”来确立自己的主体位置。这种特权体现在电影中的男主人公能随意地支配舞台,能够任意地在这样一个空间幻觉里观看并创造动作。而男主人公这样的魅力使银幕前的男性观众纷纷折服其中,因为这唤起了他们童年时在镜子前识别的那个更为完美、更具力量感的理想自我的光辉记忆。而女性作为被观者沦为“看”的对象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内化观者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自我物化。杰夫渴望拥有一个探险的工具,丽莎就自愿变成杰夫的腿,替他到对面公寓里查找犯罪线索,甚至在影片的末尾,丽莎一改原先的华丽风格,自动穿上了杰夫喜欢的旅行装扮,在权力的压力之下,自己主动放弃了主体的位置,成为了纯粹的客体。不过,因为杰夫的凝视,索沃德反过来想要杀害杰夫,作为欲望主体的杰夫最终从窗台上跌了下去,凝视得到了折返,观看者反而成了画中之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镜像中的他者对现实中的自我的一种威胁,也是在警醒我们凝视所带来的权力在主客体之间是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
三
叙事电影中意识形态的合法化:父权文化系统对女性主体位置的消除
父权文化系统是女性受压迫和歧视的社会前提。主流电影往往倾向于把色情编码纳入主导的父亲秩序的语言之中,异化的主体得以通过这种形式的美和自身造型的强迫利用,获得一丝满足。意识形态描绘出一个封闭的成规,为观众们创造了一种隔绝感,并且借助黑暗又足够安全的空间环境激发出他们的窥淫幻想。由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正确性,男性总是处在合法的一边,而女性便是非法的化身。《后窗》里的杰夫就具有父系超我的一系列属性,作为观众的替身,观众能在他身上看见自己并且很快变成了共谋,由此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的笼罩下陷入了观看的道德暧昧性中。丽莎和斯泰拉虽然也分享并参与到杰夫的偷窥行动之中,成为此次侦查的帮手,但却始终被排斥在凝视的共同体之外的。这种父系秩序的意识形态能够从幻觉性叙事影片中得到最佳实现,将象征主动的男性和象征被动的女性带入表象的结构之中,以防观众产生间离意识,心甘情愿地参与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转之中。
四
总结
因此,在父权文化系统的运行之下,男性习惯于将自己定义为“自我”,将女性定义为“他者”,女性身体成了元电影中色情符号的视觉隐喻,从而满足预先设定的男性观众主体的性本能机能和自我力比多机能。电影机制在潜意识之间把女性形象看作差异的能指,把男性看作主体和意义的制造者,通过视点、构图等手段操控时间和空间融入进凝视和叙事结构之中。我们要通过关注摄影机记录事件的看和观众观看电影时的看,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保有间离的意识,以此摧毁男性话语霸权的地位,建构真正能够反映女性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的社会文化体系,使平等的两性关系成为可能。
文字 | 张诗玥
排版 | 彭思琪
校对 | 邓乐沙
图片 | 网 络
偷窥是一种瘾,希区柯克给我的惊艳在于,他的重点不是让观众明白谁是凶手,而是在阵阵越发的悬疑气氛推进当中,让人无法分心只能专注。是的,他就是能够使得释疑这东西,让人上瘾。'8.5
调度和节奏感惊人,第一个长镜头一个字没说就把某些导演要花十几句来解释的事情全讲透了,而之后的悬案本身似乎都成了麦高芬,为的只是串起那些发生在不同窗口的故事。
Grace Kelly 勝任聰慧大膽的時髦女郎,在她手裏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只看是直接面對還是委婉以求。男友不信她能一只皮箱走天涯,她便拿來裏面只裝絲綢睡衣和拖鞋的高級皮箱,一片旖旎;她能換上吊帶仔褲皮鞋看旅游畫冊,也能等男友熟睡便改看BAZAAR。她根本是浪迹天涯的良伴。
Grace Kelly那5套衣服(其中一套是睡衣)都太美了。。。这可是将近60年前啊,一点不比现在的Couture差。还有金色卷发和红唇,体态优雅,就是女神
看了一个分析,觉得很有意思——男主窥视的窗口就像一块块电影银幕:寂寞女人是剧情片、新婚夫妇是情色片、钢琴家是音乐剧、芭蕾舞者是性喜剧、生病女人那里是恐怖片。因为场景单一,摄影和表演需要非常突出。摄影的确是!开头交代人物背景的长镜头、对面窗口男人来到男主房间的片段、镜头移动时遮挡视线的墙壁造成的悬疑感,都令人惊叹。though不太喜欢Grace Kelly的演出。男主是典型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而片尾换杂志的动作,又嘲笑了女人的虚伪与肤浅。感觉这个时候希区柯克已经厌女了。(电影节,巨幕)
此片从开始就有一个可能让观众存疑的空间构设的点:“凭什么你能看到他,他却从没看到你?” 因为俩人居室的楼层分明是等高的!……而演到背后秀戒指被发现两男人对视那一刻,疑团终于揭晓:希区早知观众有此潜疑,如果完全不予关照,而是按照其他方式走到终局,必然会导致他们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落,“有点遗憾。导演竟然没有想到我想到的一个问题!”可如果因此早早在逻辑层面为之解惑(放心,只能单向看到,因为巴拉巴拉),就破掉了这个全片最高潮的哏!逻辑的暂时松放忽视只为关键时刻的叙事高能!就像那部比利怀尔德黑色经典:为什么“编瞎话说腿伤了,保险专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不来索赔的蹊跷”?观众想到了,编导也想到了。只是此时便随着观众心理节奏马上做出响应以凸显其智,就失去了后面的“双喜临门”!
一个场景,如此精彩,不得不服。悬疑和娱乐性并存,还能有什么要求。其实看电影就是发泄偷窥欲望的绝佳手段啊!这里面的恶趣味还真不少。。。格蕾丝凯莉的性感从睡衣渗透至口音。喜欢她的每套衣服每个包包!
我坐在后窗看“电影”,看电影的人在《后窗》看我。
镜头内外的双重窥视。旁观者未必清。好奇心摔断腿。婚姻众生相。格蕾丝凯莉的绸缎睡衣。特吕弗:使我感到无比震撼的是:在他的影片中,所有的爱情场景都拍得像凶杀的场面,而那些凶杀的场面又都像爱情场景……在希区柯克的作品中,爱情与死亡的主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杀了就俗了,要是没杀观者都会成为窥淫和臆想的同谋,这样更有意思
习惯了老头最后几分钟的高潮和Grace Kelly爬窗如跳舞的优雅。女人永远有比男人更无穷的好奇和更离奇的想象。现代人已经从偷窥欲进化到暴露癖,而起因都是空虚孤独。
四刷,个人迷影启蒙之一,最爱的希胖电影。1.希区柯克凭借自身高超的叙事手法和对镜头语言的精准把控,在狭小局促的有限空间内将悬念与戏趣无限延展,迸发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别样精彩。2.镜头内外的双向作用及关于电影本质的剖解:我们通过银幕看到男女主人公,男女主人公通过窥视看到楼户邻居的里况,再以一桩无证预设的谋杀案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后窗”便如同影像内的另一面屏幕,而肉眼/望远镜/远景摄影机则是作为建立彼此联系的媒介而存在,景框内的已知拓延了景框外的未知。3.婚姻议题的指涉与偷窥欲的反思及道德批判。4.风趣对白与各路配角的争相斗艳,幢幢窗窗共摹众生浮世绘。5.希区柯克的电影总是始于混乱,聚于矛盾,归于平静,利落收尾。我爱这个胖子。| 格蕾丝·凯莉绝世倾城,且永不再来。(9.5/10)
几乎没有场景的变换,却一点也不枯燥无聊。
这部不是看情节,而是看独特的运镜与特殊情况下的气氛塑造...如果硬要说情节教会了人什么,那么就该是:请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吧..^^JS演得很侦探,GK一点也不裁缝
景框的独特设置和镜头的巧妙移动,植根佛洛依德学说的心理挖掘,希区柯克所有的影片都非常忽视演员演技的表现力,没准希区柯克很鄙视演员这个职业,他是把演员当花瓶和动物的
窗里的故事比窗外的好,窗外的故事比杀人案好。肥希虽然把镜头玩的如入化境但我最爱的还是后窗。不过按照以后的结尾忽然高潮的套路这个丈夫杀妻分尸应该是个乌龙。然后男女主开始反思婚姻,呼应开头。完美
有限空间内镜头的运用出神入化。因是“偷窥”,大部分都是带着审视、观察意味的主观镜头,但人眼、望远镜、照相机等媒质的安排调换,视觉上毫不乏味。不同景深下,不同人物轮流走位登场退场,每扇窗口后都有一个辅线故事的存在,彼此交织缠绕,而后在巧妙调度下,完成了一场另一种意义的“多线叙事”。
如果最后发现那个商人是无辜的,一切不过是臆想,就更好了
年纪大了再看后窗,只觉得这是部甜得不行的爱情片。再精彩的剧情也不如俏皮娇嗔,为你煮粥温酒、更衣爬墙的格蕾丝·凯利来得实在。笑。
大致明白了希胖的女性审美:金发碧眼大胸穿衣好,聪慧善良好奇心。穿得了丝绸睡裙爬得了自来水管道,当得了美人间谍玩得来侦探手段,为了爱也脱的下礼服随男人浪迹天涯。这样看,赫本的形象就不过关,梦露又太露骨而高贵不够,费雯丽个性太强。说白了,四平八稳美女,看似叛逆,最后全得栽在男主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