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林盈 饰)闯入了涓生(王心刚 饰)的生活,他们无视旁人的冷嘲热讽,毅然结合到一起。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幸福总是短暂的。婚前双方相互了解的缺乏,加上性格的不同,导致二人摩擦不断。涓生失业后,对曾经的盲目、天真充满悔恨,子君发现了涓生内心的变化,知道这段荒唐的婚姻该结束了。爱情的幻灭,让子君走向了死亡。子君的死,把涓生推向强烈的自责和痛苦之中,他谴责自己的无能和怯懦,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涓生陷入沉思。他逐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所能改变的,但他又不甘沉沦,整日里苦思冥想,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本片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
1.影片既忠于原著,又在原著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丰富和发展。
如,小说中只有一处提到子君从庙会买来一只花白的叭儿狗,而电影中,发展成逛庙会六、七百密长的很重要的一段戏,观众随着涓生和子君,看到一幕幕20年代初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图画:狗市、杂耍、喷火的、顶幡的、讨饭的、肋条上别着一根粗大的铁钎的老道、五花大绑游街示众的犯人.....应有尽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环境。
另外,涓生放阿隋这一段胶片中,没有一句话,只有寒风凛冽,枯树、寒鸦等自然景物以及涓生与小狗阿随感情的交流,通过这一切,使观众充分感受和领略了当时时代环境的黑暗以及社会环境的悲凉。
导演极善于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设计了涓生和子君多次缠毛线的动作,很细腻地传达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当涓生要向子君求爱时,我们看到两只微微颤抖的手绷着毛线在晃动,用手显示出人物内心的激动。后开,当涓生在感情上和子君发生裂痕时,子君用力拉毛线,涓生双手停止放线,结果冒险“崩然”而断,暗示着两人感情的即将破裂。
2.关于影片的民族风格
影片中充满了诗的意境。导演或通过逼真的画面来创造意境,如开头和结尾:或在叙事中情景交融地创造意境,使影片造型带有更多地烘托暗示隐喻象征幻觉等写意的色彩。
在大结构上,四季景象的交替与涓生子君爱情关系变化发展相呼应,在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情调中展开二人由相爱到隔膜出现、到貌合神离一直到最后分手的爱情历程,又把涓生的“伤逝”放回到爱的季节——春天,造成景是人非的感伤情调。
其中许多景象,如爱情中的花海天际,夏天里的闷雷阵阵,秋天的细语绵绵,等与人物关系和内心世界密切配合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构成一种心理时空与自然时空的统一。颇有民族传统中的比兴风格。
而在小结构中,画面造型的语言也在自然景象与人物动作的组合中传情表意,颇具匠心,摄像取景,细腻而多情,象涓生欲向子君求爱时,斗室窗前一串美丽的藤萝花微微颤动,使人洞见人物心灵的颤抖。当子君的手被涓生紧紧握住时,藤萝架上,一对黄雀惊飞而起,又仿佛两颗惊慌的心儿的狂跳。
这种以自然景象与人物心理、关系变化的配合与前面那种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实际上又是同一追求的不同体现,不妨称作典型景象中的典型心态。只不过在美学追求上更富于那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民族风格传统。
3.对影片的不同意见
贬低了子君,削弱了原著中对知识分子自身反思的深度。
有些洋狗、大帅和国人的场面,直白了些,游离了鲁迅原著与水华自己的美学原则。
“而这路的尽头是连块墓碑都没有的坟墓,我不应该将真实告诉给子君,我应该永远把说谎奉献给她,我以为将真实告诉她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地毅然前行,亦如我们同居时候那样,我错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完全是为了爱,我是一个怯懦者,没有负担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她就要将这真实的重担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涓生身上所体现的知识分子无能的悲剧性深深戳中我,知识分子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拧巴纠结的话题。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又能出几个宋运辉这样敢于说真话,勇敢坚持自己的人呢?我相信涓生一定被很多人唾弃、认为他怯懦。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把生活问题简单化,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说实话,我是讨厌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做人追求知识没有错,但最终还是要做个有情有义、接地气的人。这也是我的追求~ 而子君的确是勇敢的,在当时那个年代能与人未婚同居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但是,尽管她摆脱了冰冷残酷的原生家庭,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却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她没有工作,物质上的来源全都依靠涓生,但她又没有生存的基本意识,仅凭爱情就能管温饱吗?在人都无法饱腹的时候,她还要养狗、养油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她的生活没有落到地面上,她生活在理想和稚气中,这在当时那个人吃人的年代是生存不下去的。 这两个人,都处在一个悲剧的年代,他们有突破封建枷锁和创新的勇气,却没有保持勇气的能力。我不欣赏他们,但我同情他们,并希望时刻用这样的同情来勉励自己。
女性自由的幻灭!
这是这篇文章表现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而,有些可怕的是,文章里的女性子君,她的想法及行为让瞎子惊觉,“子君”也并不只是仅存在鲁迅先生的时代。
凡所女性所阅,怕是莫不无记得此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为女性知如此,尚在如此社会,不可谓知识青年与进步,个性解放女性独立。
然何以开始说出如此宣言追求的女子,渐渐却变成了一个庸俗浅薄的家庭主妇,更是则结尾落寞故去?
曾以自由恋爱起始,后则幻灭了自由。我们以子君为中心,辅以之身边人物事来看一下子君甚至是我们现今不少人会发生的婚恋悲剧。
一:子君经济上的不独立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写《伤逝》之前,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做过一个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
针对“五四”时期许多女性盲从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的勇敢追求浪漫爱情这一风尚,鲁迅先生以其独有的深刻警戒这些学生们:“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为钱所卖掉”,“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女性要是想实现自己的独立,自由的生活,经济权是为前提。
而文中的子君呢,由家中所及,不过些首饰。工作家用,仍只是依附于涓生而存在。当涓生被辞退后,又翻译书籍碰壁,家中缺少生活所基本必需。两相矛盾所激,也就此,导火索引。
二:子君、涓生“何”爱
在文中,子君和涓生相交友时的场景描述为:
在这里,子君是作为涓生的听众和崇拜者出现的。泰戈尔所宣扬的泛爱论自然是包括男女之爱。
易卜生所宣扬的个人主义,则要求女性摆脱在家庭中所处的玩偶地位,冲出家庭牢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在涓生的一步步自我向子君的诉说诱导下,子君才勇敢的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即因爱情而起思想,而并不为子君所自身带有。
在文中,涓生向子君告白的场景描述为:“我只记得那时以前的十几天......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即使我自己以为可笑,甚而可鄙的,她也毫不以为可笑”。
涓生没能用雪莱与泰戈尔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而是模仿了电影的求爱方式,对他自己而言,这是“不合格”的,他对此“可鄙”。
而子君则接受了这个告白,这对于涓生来说,是一种内心失望的煎熬。
所以,他们的爱情本就建立在是一个“双方”都是不知“何”爱的基础上。
三:子君被父权、夫权的围困
(1)父权
在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子君还是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所以,其实,子君与涓生的同居生活是从子君父亲那里得到间接的、部分的援助开始的,到一年后父亲的介入而结束的。所以子君又何曾真正的“完全独立”呢?
(2)夫权
子君在和涓生的生活中,从来不占据任何主导地位。经济上如先前已提。对涓生所说的话,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当他发现涓生在感情中有所变动时,也只是:“她的脸色陡然变了灰黄,死了似的......恐怖地回避我的眼。”她也只是如历来任何封建的女子一般,在这种男权社会的家庭下形成了习惯,不曾想过去反抗,对立,
传统的性别秩序在此间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而涓生,貌似在此是一个忏悔者,然而在忏悔的语调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显而易见的满纸居高临下的视角:“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涓生的强势地位和他所信仰的五四精神大相径庭。
子君依旧走不出这个夫权下的阴影。
四:子君自我的丧失
外人如是,可子君呢?子君从来都是一直被动接受着外界。
同居前的子君的启蒙,解放思想是被涓生影响的,而同居后,她则,一如传统女性的工作。
在家,打理内务。未曾有任何与进步关暑的事情,以前的书未见其读,进步下的思想逐渐被日常生活所磨灭。子君的自我一步步的在沦丧,柴米油盐成了生活,两个人的温馨日子成了她最终的目标。
子君曾是追求着个性解放。
可从文中我们看出,这种追求,还是为了满足对婚恋的支配。
在之后,仍然是封建社会男性的附属品。子君能够在时代浪潮的影响下走出家庭,可是仍旧走不出自己具有封建意识的心里。
五:总结
一言以蔽之,外界社会加自己内心所闷闭而开放性的思想亦仍属于自觉接受外界安排所致,
无论子君是否是与何人何时所联结,仍然走不出自己向往自由的路,因为,封建是要以本人走出而打破,自由亦然,子君一直未明确路之界限,而自由又何能不幻灭?
相比于,我们此社会中许多女性,鲁迅先生的《伤逝》也许永远不会过时。
【1648】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编求稳的缘故,从中段开始就大段的重复,踟蹰和徘徊不是一味的重复,该重复的时候重复才有节律性。水华应该是想极力回应日记体主观的氛围,涓生作为叙述人基本上没在镜头前说话,通篇大段的配音独白。但是很明显做得太过,尤其是后半段开始重复前面的说辞之后显得非常拖沓。 但其实前半段视觉上的诗性是显而易见的。窗户中空玻璃直接做出了公民凯恩的景深镜头、房间内两个人物前后景变焦、户外场景多饱含环境意象的全景、比喻蒙太奇和动作的交替使用也很妙。室内外空间的布置处理都有继承费穆的感觉,集市的杂耍视觉信息非常丰富。镜头使用上非常喜欢变焦的大景别,洪常秀都没这么喜欢推焦吧,导演似乎想用镜头代替演员表演,但是这种情绪表露也没能掩盖独白过度的问题。
剧作上其实就是《夜以继日》的早期形态。男性的懦弱和自我欺骗以牺牲女性作为代价,然后就是内心不断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但是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自身的厌倦和冷漠。台词在这上面很值得玩味,涓生认为子君失去承担真实的勇气时,恰恰是他自己蒙上了自己的双眼说瞎话。 1.“可中国的妇女简直是奴隶,最底层的奴隶” 2.“光明闪烁了一瞬,黑暗又笼罩了一切”
3.“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
4.“我不该把真实告诉子君,我该把谎言奉献给他。我没有承担真实的勇气,却将重担给了她。”
涓生简直是一种典型的男性缩影:读过点书,自以为很有学问,似乎总是壮志难酬,面对社会现象慷慨激昂(当然只限于纸面文章,发生在自己眼前时大气也不敢出),却对身边的人毫不关心,有的只是愈积愈多的不满和挑剔。要分开,话也说得很好听,各自“寻找新的道路”。而这样的人总假以有志青年的面貌,迷惑性太强,万一遇到,有多远躲多远!
推拉镜头是主角,什么爱恋什么思考什么沟通什么时代皆被甩在身后——技术喧宾夺主,脱离了承载表意的本职功能。其次是叙事的从容,好家伙,可以媲美《小城之春》的节奏了。张力的蓄储及舒张(尤其舒张)全无一点压迫力,像是温柔的声讨、腼腆的苛责。制作层面确实给我带来特别明显的不舒适,这是技术层面、品控层面、形式层面的问题,却也不能否定内容的价值。时代的裹挟之下,剧变、守旧、刁邻、傲洋、悍匪等外部因素,圣母心、羞耻心、猜疑心、独断专行等内部因素,让每一个人都无比脆弱,遑论结为爱的共同体(或曰利益共同体)。时代的激荡之下,败因何止千百,成者岂有二三。摸着黑暗探索,顶着寒意向前,寂寞地感伤着心爱之人的逝去,感伤着无力守护之美好的逝去。
在剧本上过于忠于原著,没有什么突破,几分牵强,语言过于文学性。
我看了很多遍小说 很多遍电影。每次都看的很憋屈
只记得那只白的毛毛狗。
选修课电影,基于那时的背景和价值观。现在来看总感觉这男的太装逼不成反傻逼了
對王心剛不感冒= =
摄影:邹积勋
逃出玩偶之家不是自由,能在笼子外飞翔才是自由
当他爱她时,他可以包容一切,包括她的软弱;当他不爱时,他只希望她和当初一样勇敢,却不知这份勇气全凭有人宠爱;无论什么年代,类似“我要正确生活”这种冠冕堂皇的幌子都是男人软弱无能自私怯懦的借口;推拉镜头如许多啊!
记得那一年的桃洲哥
美术方面做得很好,各方面还原十分到位(除了演员偏老),原著的感人情节在电影里也展现得很让人动情,例如阿随的被弃和归来、涓生后来的强烈悔恨。但是,整体太忠于原著了,以至于很多意象的镜头内容直接照搬小说,男主心理活动也简单粗暴地以吟诵原文的画外音形式进行展现,这确实省事不少,但也必然只能达到低于原著的水平。所以我认为这在将文学影像化的改造上,还是挺失败的。
怪 说不上那怪
通篇男主内心独白,配乐诗朗诵范儿,影像化改造比较一般,频繁推拉叠化。不过鲁迅原著的故事还是有趣且毫不过时的:内心高冷的矫情病男文青+揭不开锅也要养宠物狗还敏感爱哭的女文青租一开间共同面对柴米油盐窘迫生活的故事,精神伴侣终将被生活压垮。汪星人演技了得,幻觉镜头有点意思
鲁迅:“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1981年
6.9;若theme music再斂起一點該多好,但這終究還是水華啊...
伤逝的悲剧恐怕也是千千万万同的爱情的悲剧,男人逃不了涓生的懦弱借口自私和冷漠,女人逃不了子君的琐碎,虚荣和脆弱。相同的悲剧,加入现代的速食压力孤独和畸形,经营爱情和婚姻似乎越来越难,爱情和面包,怎样平衡?而悲剧是由何产生的呢,性格,背景,柴米油盐,人心易变,贫贱夫妻百事哀?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呀亲!!~
我该写些什么呢?选修课上老师给放的,然后讨论的大半节课关于爱情的内容。门当户对,相互信任,有物质基础。恩,不得不说这个老师还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