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军旅情景喜剧。
空军某基层连队的炊事班有这样几个人:经常说要冷静处理班里发生的大小事务却总也处理不好的班长胖洪(洪剑涛)、爱揪别人小辫子爱打小报告一心想做班长的副班长老高(范明)、热情能干但容易冲动性急的采购员大周(周小斌)、个子不高鬼点子不少爱唱歌爱闯祸的河南小伙小毛(毛孩)、馒头蒸得一流没事喜欢写点文章的帅胡(沙溢)、和胖洪一样很肥爱吃爱喝有时会吹点小牛的小姜(姜超)。这六个人与连长及其它班的战士一起,围绕小小的炊事班发生了一连串与吃有关无关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一)
在看这部电影前几天,碰巧在家里翻出了一本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然后就这一份窝蛋肥牛饭和柠檬冰红茶吞咽了前两章。在深入到烧脑部分前,我亲爱的朋友就叫我去农庄吃饭了,沉醉在木瓜老鸭煲和波尔多的温柔乡里的我啊,就把这书,给忘了。
这本书只用读前面5页,加来道雄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就把《降临》要讲的所有东西都讲完了。他说在旧金山的时候,父母带他去日式的庭院玩,他就蹲在池子边看锦鲤。看着锦鲤在水中游来游去,他说:”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是模糊地意识到水面之上存有另一个世界。我的世界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距天涯。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我曾想,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有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它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就这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不管它们在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然而,就那么几秒种,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出来了。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
重点来了:”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它说:’突然之间,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们的宇宙(池水),投入了一个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炫目的强光和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物体。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也不像鱼。更是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没有鳍,它还能够运动。我感觉到熟悉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这个明明世界。随后,我发现自己突然又被扔回了咱们的世界。’“
这个故事讲完,我们刹那就会明白,《降临》之中的人类,就是鲤鱼,而这个故事中的鲤鱼,超越了自己,学会了“人类”的武器—非线性的语言,而扩展了世界观,然而还是得回去做一个鲤鱼的故事。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的视角直接被限定在了“人”的视角,低纬度生物仰望高纬度智能的视角,自然是一头雾水的。而借由加来道雄这个比喻,我们去看池中鲤鱼的宇宙,它们的思考,它们的语言,它们的因果逻辑,从而意识到:外星人看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二)
关于这电影背后的多维时空和物理学原理,以及全息宇宙的观念,大家这几年看科幻片多多少少也被洗脑的差不多了,我也就不再赘言了。那些神神叨叨的时空折叠和多维宇宙观念,总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总感觉是科幻片?好吧,那我们来借这些概念一用,回复到学霸猫的网红本质,为您剖析:从多维度时空理论看一只鲤鱼的自我修养。
这年头,所有商业都试图在提供给用户一种单维度的,线性因果的认知,把用户的存在状态简化为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并告诉你,买了X,你就好了。这种认知逻辑并不仅仅是买东西层面,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选择和自我认知的层面:减到100斤以下,就好了。考上大学,就好了。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这种粗鄙的线性因果逻辑,特别符合我们懒惰的大脑,并提供了一种简单可操作的幻象。这种幻觉发展到顶峰,大部分问题就被归纳为:等我有钱了,就好了。那么,头脑简单的鲤鱼就过上了每天专注于在池子里找饵料的生活,充实饱满。鲤鱼对生命的困惑,也可以不问了,因为它现在相信:等我吃饱了,就好了。
我并不否认,有钱一点,更聪明一点,更漂亮一点,确实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真正的危险,在于人被这个过度简单、粗糙而潦草的逻辑锁死之后,对世界的认知就容易变得极其狭隘和单薄,由此而来的是,整个生命体验都非常单调和枯燥。回到生命本身来看,生命本身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一场时空漫步。而人用自己极为有限的认知和头脑,把生命框定在极为狭隘的目标里,就把自己原本可能像鹰一样全观的视角,变成了蚂蚁一般的短视和辛劳。再说的明白一点,线性的、因果的逻辑,是我们的头脑中一种非常低级的智能,而生命的突破,来自于由低智能向高智能进化。
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是被”线性因果逻辑的低智能“捆绑呢?《降临》中一早就给出了答案—— 语言,是我们的思维的工具,也是我们思维最大的限制。七足怪作为更高维度的生物,它们的语言是非线性的,没有过去未来的分别,其视觉符号和”禅“的那一笔很像,寓意来自东方人的圆———上下六合四方古今都包含于其中。而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线性的,强调时间、分别、你我的二元性的语言。有时候从这个哲学上来想,中文是很高级的,至少我们的动词中,正在吃、吃过了、将要吃,你吃我吃他吃、是没有区别的,横竖,只是一个”吃“字。而英文已经很仁慈的只是把时态做了区分,学过西班牙语和法语的朋友就知道,不仅时间要区别,你我他更要区别,非常复杂。Anyway,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所有语言都是”从现在移动向未来“,有指向有时间的线性逻辑。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七足怪的语言中,是没有对象的,尤其是,没有”你“和”我“这样的对象区别,而整部电影中,人类所有的恐惧、执着和愚蠢,也都无非是在一个”你”“我“之别上。
所以,所有的电影海报上,都有这么一句话:“Why are they here ?” 人类的低智能,线性因果逻辑,总要问这个问题。而本片的解答极富哲学性:我们来这里,就是让你们学会不再问,这个问题。
(三)
那么,让我们简单的感受下,如果时间并不是线性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生命认知,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在线性的时空观念下,我们认为,自己是从20岁,走向46岁的,像是在一条路上这样一点点的走过去的,20岁的自己在A点,46岁的自己在Z点,中间21、22、23岁等,分别是BCD各个点,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46岁。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会认为A和Z两点完全不一样。那么,是什么在推动着人,从20岁走到46岁呢?显然,是时间。这个变化的唯一参考轴,也是时间。继而,我们很多人相信,时间是人生的”第一推动“,一切随着时间展开慢慢地变化。是时间在推动着我们,而并非我们在制造或推动着时间。看得出来,在这样的心态下,人安然地处在一种,被动的、无知的、迷茫等待的状态下。
现在,当你了解,时间本身是并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从20岁,到46岁,你根本就没有从A点走到Z点。世界上并不存在于一个20岁的你,和46岁的你相互对比,仅仅因为年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你很可能46岁的时候,还是做现在做的事,住现在住的房子,吃现在吃的东西,除了身体衰老之外一切没有半点改变。那么,从20岁到46岁,有任何真正发生的变化吗?
让我们把这个思想的实验再向前推进一点点。既然时间是一种幻象,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把年龄的因素也抛开。现在,此时此刻的你的状态,是A点,是起始点,你可能对自己有诸多不满意和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你的理想和目标的状态,是Z点,这个点上的你智慧富足美丽成功,整个人满意到不行的一个状态。我们的人生,就是要从A点,到Z点的过程。然而,由于时间不存在,你无法根据时间轴的展开,就能从A点抵达Z点的理想在状态。那么问题来了,你该如何从现在的A点,去抵达自己理想中的那个Z点呢?
再请出代表更高智慧的七足怪来当我们的老师吧。他会告诉你,A点和Z点,本质上都是没有去别的。比如A点的你是无知痛苦的,Z点的你是聪明智慧的,那么”无知痛苦“并不存在于你的20岁,而”聪明智慧“也并不存在于你的46岁。此时此刻的当下,”无知痛苦“和”聪明智慧“的两种版本,都同样存在。我们所聚焦的念头和版本,在做选择。如果聚焦于”无知痛苦“的状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