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819年的诺曼底,刚刚结束了修道院的修行的年轻女子珍妮(茱迪丝·谢拉 Judith Chemla 饰)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幻想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邂逅了名为朱利安(茱迪丝·谢拉 Judith Chemla 饰)的年轻男子,两人很快就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的快乐并没能够维持太久,很快,珍妮就发现朱利安其实是一个虚伪而又薄情的花花公子,他不仅对珍妮非常的粗暴和冷淡,而且和珍妮最好的朋友有一腿。
朱利安彻底摧毁了珍妮对家庭和承诺的幻想,最终,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他的死并没能安抚珍妮受伤的心灵,因为对她来说,一个噩梦结束了,另一个噩梦开始了。
莫泊桑的长篇处女作《一生》(Une vie)大家都不陌生,小说跟随天真的贵族女子雅娜从成人到暮年,讲述了她一生的喜乐,但以悲惨遭遇为主。和很多名著一样,《一生》被多次搬上银幕,但都并不成功。十九世纪欧洲长篇小说似乎都对电影这个艺术媒介有一种抗拒,莫泊桑尤其棘手。他起初师从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后又与自然主义巨擎左拉过从甚密,其长篇作品在科学实证主义和进化论、遗传学的影响下,倾向于选择比较长的时空跨度,从而在叙事者中立、隐匿的情况下,体现出人物和社会的变化。电影作品如果遵循不超过三个小时的常规时长,就很难再现原著的效果,甚至常常败给因分集而可以拍得很长的电视剧。 今年威尼斯主竞赛中史蒂芬·布里泽(Stéphane Brizé)对莫泊桑这部小说的改编,堪称文学改编片成功的典范。虽然同样是叙事,媒介和载体截然不同,就不能在艺术上生搬硬套,学了样子没有学到精神。而且改编和翻译、戏访一样,都是与原著的对话,甚至比后两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融入不同时代的艺术。 布里泽对原作情节改动甚少,也没有任何添加,只是做了减法,又在形式上完全颠覆原作。莫泊桑按照十九世纪的习惯在小说开头作了大量铺陈,描写理想主义贵族对女孩脱离现实的教育,与后文她的悲惨遭遇有因果关系的同时,年轻时的幸福生活和之后的苦难也形成强烈对比,在语言风格上都能看出这样明显的反差来。但是这样的写法到二十世纪初就已经被普鲁斯特等人推到了极限,如今更不可能再用,布里泽的影片便不作任何人物背景的介绍,而是直接进入雅娜和父亲在田中耕作的场景,把小说中分开表现的天真少女和田园生活直接碾压到一起。这样的手法在叙事学中叫作“拦腰法”(拉丁文 in medias res 的翻译),是各国古代文学和口传文学中爱用的方式,之后再用闪回的方法把人物背景补实。这种叙事方法在二十世纪回潮,成为叙事艺术现代性的一个形式标志。 莫泊桑的线性叙事和环境描写也被布里泽全盘推翻。自然主义文学对叙事顺序的跳跃容忍度有限,十九世纪文学大体上还是遵循线性的原则,而片中的叙事逻辑全部被剪散,因为片段非常零碎,有时分不清哪里是闪回哪里是主线。这正是近一个世纪来文学现代性的追求,布里泽在自己的电影中实现了这种叙事现代性。莫泊桑的环境描写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成,不但有很多,还参与到叙事中来。布里泽则在《一生》全片两小时中几乎全部用近景盯人,即便是拍摄多个人物或者环境,也刻意限制观众视觉可见的范围,给人一种极强的压抑感。银幕上很难看到什么物件和空间的全貌,只能靠局部信息脑补。人物对话更是全部改成非常生活化的口语,跟小说中拿腔拿调的文学语言背道而驰。 所以说布里泽只是选了莫泊桑作为靶子,用革命性的叙事、场面调度和剪辑来掀翻文豪吗?在艺术上是如此,但在形式上颠覆莫泊桑的同时,导演准确地抓住了原著的精髓,也就是片中结尾处引的小说原文:“生活,没有想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他对原作的颠覆避免了过度戏剧性。作品的艺术效果根据受众而改变,所以手法也因时代而不同,莫泊桑的《一生》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很多地方有渲染过度之嫌,照搬上银幕就会变成一出剧情庸俗的悲剧。要制造出“生活不好不坏”的效果,必须把十九世纪文学中那些对于今人来说过于繁复的词藻剔除干净,更有节制。布里泽在去年戛纳声名大噪的作品《市场法律》采用了纪录片风格来表现劳工阶层的生活,虽然其中有很多苦难和挣扎,但大体上来说就是“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而这一次克制、生活化的画面和反对矫饰的现代风格,都是为了最后能够回到“生活,没有想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这一原著的核心。 改编失败的人,是在把原著的形式换一个媒介翻译出来,在这里显然是行不通的。布里泽的《一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意识到,同样的精神内涵在不同的时代要依靠不同的艺术语言来达成。一味“忠实”原著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吸收、吃透原著的基础上把它变成自己的艺术。这个反刍出来的新作品,在手法上看似背叛了它的改编对象,却是唯一能在精神上完全抓住原意的方法。布里泽用自己的艺术给莫泊桑铸了樽二十一世纪的金身,让他的精神在全新的肉体中复活。 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本来就不喜欢莫泊桑的长篇,那就不可能给《一生》满分了。 (本文作于今年九月,也是平生第一次影评被拒稿,没有任何媒体愿意发。呵呵~)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任由命运的摆弄,没有做丝毫的反抗。无论是对儿子的疏离还是对丈夫的背叛还是父母的安排,从来没有主动的沟通交流反抗。把自己的全部希望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怎么可能幸福。可怜又可悲。沉溺在过去的那些美好回忆,却从来不想着过好现在。缩在自己编织的壳中,不愿意出来面对现实的变化。想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一样。善良愚蠢,温柔懦弱。
祖母、母亲、女儿,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生命运。不变的是尊重自己的内心,牢牢抓住自己想要的,包括感情,包括人生.........只是在大时代里,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弱,而人心又是那么的坚韧,看到归亚蕾(花雕)在女儿结婚的晚上喝醉酒思念阿藕的时候,心都要碎了……… 喜欢归亚蕾,演的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却又那么自然。周迅本性演出,也很喜欢。 推荐,推荐,女性朋友都应该看看,这部老电影~
人生啊大抵就是如此!会给你美好的瞬间,但给你更多的还是些当头喝棒;美好永远是短暂的,忍耐是永恒的,完美的人生和纯净的世界永远都是存活在想象中的!当你觉得受够了,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开始对人生绝望,总会再有些美好的事情发生带给你新生的憧憬和希望...对我来说这部片子或者原著也没在刻意表现现实的虚假与无力与女主纯真的人生憧憬之间的冲突,什么老公的背叛和儿子的欺骗,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句:夫人你看,人生没有没有想象那么美好、但也没那么糟糕...
看完以后想起《锁麟囊》里面的薛湘灵,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处处都是善意,这种环境长大的人,对于恶人恶事,也是没啥能力应对。薛湘灵虽然有小脾气,但是为人善良,慷慨。到后来遭遇水灾落难的时候,有好心人帮忙才得以生存下来。这个电影里的女主也很善良,只是运气不太好,遇到渣男。渣男最后也应验了“穷生盗,奸生杀”。我觉得原著作者和导演也是想告诉人们,要行善,勿做恶。女主和她的父母对女仆人都很宽容,而最后唯一留在她身边维护她的也只有这位女仆人。生活其实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必然。广积善缘,同时要警惕恶人恶事。是不是这样才能顺利的过一生。
第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女人的一生》,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女人们稍纵即逝的一生评价了!
果树:
一个西方女人的三从四德故事,导演自己对这个人物与故事的态度就很成问题,不怪成片非常无聊,几乎没有想要去探讨的点。
我们敏熙:
不同生命阶段的色彩对比触目惊心,美好的回忆被丑恶的现实夹击压迫。人生痛苦太多,快乐太少。美好的都稍纵即逝。
Sylvia.Y:
不喜欢,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上,叙事也平庸。 女主这种性格又恰巧是我最讨厌的那一种。太噩梦了。
法罗岛岛主:
世界上的傻女人那么多,你们俩父子咋就搁着一只羊薅羊毛,羊都给你薅秃了。
fire_storm:
太惊喜了!布塞这部感觉提升了好多,在自然条件下让演员尽情的探索角色,这个十分老套的故事完全焕然一新。女主动态有点像比诺什阿姨,我心中去年威尼斯的影后。女三号像kk。
我略知她一二:
懦弱的妻子和无理的母亲,时代并不能作为不合理的解释,深爱也不能变成没智商的妥协。当一部电影的文本语言大于镜头语言,那我们便不能抛弃剧情来评判影像的优劣,诚然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非常优秀,给人带来了非常美好的感官体验,但文本上的缺陷乃至于细节上的漏洞都让人无法正视这次看似成功实则失败的改编。女人的一生全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男人,这实在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讽刺。
#FIFF6#DAY3的无人知晓单元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莫泊桑是如何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絮絮叨叨的宿命,是惶惶不安的等待,是莫名的悸动,还是瞬息的激越?
2016年还在拍毫无道理就把自己傻死女人的故事也真是傻得没救了。
美学电影,古典,怀旧。这个故事在当今世界正在失去现实意义,也许它不需要现实意义,只是铭刻一段人文历史,值得收藏。
女人的一生需要爱情。
庸俗地复述故事就是白富美嫁给凤凰男,社区老娘舅调解失败,老公约炮被杀,生了一个叉烧不如的儿子,最后有赖法国庞春梅搭救。
侧颜
应该改个名,叫做:嫁给摩羯渣男的女人的一生
老电视机的画幅和画质,老掉牙的镜头呈现,村姑柔光画风,仗着改编名著也不能突然就爱上然后突然又撕逼吧,男女主角没完没了抱着互啃,确定这是竞赛片不是午夜肥皂剧?一切都让我很不舒服。上回戛纳的市场法律口碑就不咋地,导演究竟是有什么门路……
对原著风格的彻底颠覆,从繁琐的文学词汇到直接的生活细节,从十九世纪的完整线性叙事到后现代的碎片叙事。叙事线之间的切换完全无规律可循,也不用俗套的手法,直接就剪,节奏还控制得特别好。但不管你咋拍,只要是莫泊桑的《一生》,就不能给满分,太讨厌那个故事了,而且还抄袭福楼拜。
年轻时候发现丈夫的欺瞒,她奔跑在寒风中尖叫嘶吼,抗拒整个世界;年老之后意识儿子的欺诈,她蜷缩在躺椅里一言不发,平静接受多舛。这些年命运教会她一件事,就是学着向生活妥协。她就像宿命海洋里的溺水之人,愈是挣扎愈是下沉。父亲教她在农场如何种植,人生却不是庄稼,用希冀之心浇灌,仍会枯萎。
出身贵族,样貌美丽,性情温顺,没有兄弟争财产,家中独女,父母恩爱,多好的人生啊。但这是她遇到没有财产没有地位的渣男之前,被劝结婚后,凤凰男开始搞她身边的女仆,姐妹,能够沾染的一个都不放过。其后的人生就是为了儿子活,虽然她有一套对孩子教育的理念,但还是拗不过世俗的力量。儿子长大成人后,给他带来的就是一笔笔大额的账单,直到最后,家产挥霍的差不多了,才又带回一个孙女,幸好是个女孩儿,余生又燃起了希望和勇气。
风萧萧兮,易水寒,人生一去兮,不复还。
7/10。布塞的风格接近印象派绘画技巧,浮动的光线下,人们除草播种,珍妮在肥沃潮湿的土壤里不停劳作,这个心灵纯洁的少女眼里世界是可信赖的,她父亲也性格仁慈、体态臃肿的母亲会起身去庭院散步来喘口气,这种神经麻木的仁慈作为弱点遗传给了珍妮:沉默屈服、放弃挣扎。布塞用质朴紧绷的叙述探索深层心理,当珍妮与朱利安初次见面,只见朱利安表情冰冷地向长辈行贴面礼,紧接着两人在船上彼此的手靠近、珍妮望向窗外、父母盘问的旁白和氛围暗沉的床上性爱,冒着打散影片结构的风险精炼地表达相识到结婚的情绪演变。大量静止构图用很长的解释塞满了粗暴痛苦:丈夫卑微地请求原谅、公证人员让珍妮接受卖掉城堡的既定事实,女仆叫珍妮看透儿子信里那无耻的要钱方式,使观众无法抵挡笼罩珍妮的忧郁气息,所幸茫茫绿野中怀抱睡婴的结束镜头,挽留一丝温情。
意识流剪辑是亮点。导演的意图很明确,展现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悲惨的一生,确认禀性难移是真理。[B]
只用两小时篇幅来叙述莫泊桑原著中27年的事件,所以经常使用一连串简短镜头来表现时间。以及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手持摄影,和故意使用的4:3画幅,旨在帮助观众看到女主角的绝望,涉世时所抱的纯真梦却被淫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撞得头破血流。不止是导演还是演员本身有意为之,让娜始终是“侧颜杀”。
细腻心碎,但可能未婚,感触不深???【2018.02.19】
4.5 与《欢乐时光》同个视角、主题切入现实主义家庭题材中,提炼出另一条通往现实的“捷径”——人物的回忆、联想和思绪以最圆融贴切的方式纳入进这个野心极大的意识流叙事中,从而将一个女人横亘四代所历经的欢乐与苦难写尽。美术还原做的精彩,剪辑四两拨千斤,茱迪丝·谢拉贡献年度最佳女性表演。
在女人由春入秋的《一生》当中我们看到理想主义者对于现实再三的妥协与容忍。然而新古典主义画面里显而易见的明暗流转却在告诉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女主角于一次次的宽恕中目睹了一次次的背叛,所幸在人生接近幻灭的暮年,她终于在《等待戈多》式的空想里意识到了电影开头那个以爱之名的谎言。这也是布塞想要告知现代城市工人阶级的真相:权贵与无产者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与此同时他也为革命实践者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弱势屈服的状态只是自身力量的稀薄以及知识的欠缺。这部马克思主义电影最终在莫泊桑的悲剧里嗅到了达尔文主义。
时代不同,女性的困境却好像从来没变过。
这样的一生,算不上糟糕,也绝不是幸福,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啊,正如最后一句台词:人生没有想象中美好,但也没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