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拉斯·艾丁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赖纳·博克耶迪斯·特里贝尔

导演:拉斯·克劳梅

剧照

审判 剧照 NO.1 审判 剧照 NO.2 审判 剧照 NO.3 审判 剧照 NO.4 审判 剧照 NO.5 审判 剧照 NO.6 审判 剧照 NO.13 审判 剧照 NO.14 审判 剧照 NO.15 审判 剧照 NO.16 审判 剧照 NO.17 审判 剧照 NO.18 审判 剧照 NO.19 审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逼迫机长将目的地设往一座坐满了观众的运动场。在紧要关头,一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不顾上级指令,在民航机撞向体育场前先行将其击落。他拯救了数万名无辜的观众,却牺牲了飞机上所有的乘客,因此出庭受审。《审判》是一部新颖的互动式电影,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走向的抉择。在听完飞行员为自己的辩解后,观众们要以即席投票的方式,亲自做出决定,选择观看飞行员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影片结局。

长篇影评

1 ) 我不是大神,我只是之晨

电影看的迷迷糊糊,倒是开头的故事给了我一点启发,随意联想了一番。
在梦中,我怀着虔诚的心态来到一座高大庄严的城堡前。只见城堡的大门敞开着,从里面发出明亮亮的光,我知道传说中的电影之神就住在里面。我想进去膜拜他,却被门外的守卫拦了下来。
“那个,我想见电影之神。”我毕恭毕敬的说道。
“你还未够格!”守卫发出了冷冰冰的声音。
我的心一震。如此热爱电影的我竟然没资格见电影之神。
“我为何不够格?”我心有不甘的发问。
“阅片不够何以见神?”守卫的回答依旧冷冰冰。
我顿时语塞。想想确实如此,我这种阅片量连一千都不到的渣渣何以能见神?
“是不是我的阅片量提高了就能见到神了?”
“那就看你个人的修为了。”
听完守卫的话,我转身离去,我下定决心要博览群片直到有资格见到电影之神。
半年过去,我以一天五部电影的速度坚持看片,很快阅片量到了两千。
“我想见电影之神。”再次来到电影之神门前的我已有了底气。
可是守卫却连声都没坑,仿佛我并不存在。
看来我的阅片量还是不足。你给劳资等着,望着像一堵墙挡在门前的守卫,我恨恨的离去。
三年过去,我仍然以一天五部电影的速度坚持看片,阅片量到了七千余部。
“我想见电影之神。”相比半年前我不仅语气更足,更是敢直视守卫。
“你还未够格!”
这次守卫开口了,但仍然拒绝了我。
七千都不够,好吧,等我阅片突破了万部再来,一定能进去。
五年过去,我已经开始用一天七部的速度看片,阅片量直接到了两万部。
“我想见电影之神。”
“你还未够格!”
同样的发问,同样的回答。
这次我再也忍耐不住,我不禁问道:“我到底要看多少片才能见到电影之神?”
“你阅片虽多,可你有写过一篇影评吗?”
我顿时语塞。
“你甚至连短评都很少写。”
这是事实。我至今未写过一篇影评,短评也写的很少。
“所以这就是我无法见到电影之神的原因吗?”
“不!这就是你无法成为电影之神的原因!”
“什么?”我难以理解这个回答。
“观影触动,必有所悟。心中有神,何来此门?你用了将近十年都未参透一个道理,现在电影之门将要为你关闭。”
守卫说完走进了门里面。只见轰隆一声巨响,大门被关闭,我的四周被黑暗所弥漫。
梦完结了。
我从床上惊醒,虽然是梦却有真切的阵痛。我迅速打开豆瓣写完了以上文字,好歹这是我人生第一篇影评了,我聊以自慰。然而当我看到自己目前观影的数字时,我的心又沉了下去。我目前的观影量还停留在让守卫都不用吭声的阶段。
看来大神的境界确实是凡人难以驾驭的,大神就是大神,而我,还是作我的之晨吧。

2 ) 一个荒诞疯狂却又无所不在的法律世界

这部电影真的太压抑了,无论是黑白的影像,光影的运用,还是让人略感晕眩的镜头转换,我在观看过程中甚至一度感到生理性的不适。

不敢说自己百分百看懂了电影,电影开头与结尾都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出现与设计必然有深意,甚至暗示了全片的主旨所在,尤其是在结尾这个故事配合绝妙的摄影手法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我在毛骨悚然中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可是虽然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却很难将自己的这种感觉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来,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没有完全消化这部电影的信息。所以,我说自己并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

简单说一些我的思考吧,可能有点浅薄,但也是对自己有点混乱的思绪的一个整理。

故事开始于一个荒诞的被捕。警官大清早闯入别人的卧室,宣布K先生被捕,但从始至终,他没有出示自己的证件,没有遵循应有的流程,甚至没有给出K先生一个具体的罪名。在笔录中更是有大量误导性内容。搜查过程中,警官甚至拿走了K先生的衣服并暗示K先生贿赂自己。于是,K先生被迫卷入了一场审判中。但这时的K先生,虽然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也有惶恐害怕,但他还坚持自己的自尊与体面,试图为自己辩护、反抗这无理的审判。

这样荒诞的开始也预示了接下来更加疯狂、荒诞的种种。《审判》世界中的法律不讲事实与证据,甚至不讲法律本身。K先生请有名的“大律师”为自己辩护。但这位律师不是因为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绝佳的辩护技巧出名,而是靠与法官的人际关系营生,并在与委托人的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高高在上,对委托人呼来唤去、颐指气使。对这种人更不需要期望其有基本的职业素养,他并不实际为委托人办事,所有送到他手上的案件都被拖着迟迟没有进展,而委托人也得不到自己期望的保护。

但随着时间进程,越来越多超出正常法律审判的事情发生,K先生的信心被击溃了,他崩溃、瓦解,放弃了尊严与反抗,甚至与这个疯狂的世界一起堕入疯狂。

如果说,我在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能对电影中警官种种违规操作进行分析,认为“这部电影是对无视程序正义的司法实践的批判与讽刺”的话,但电影中后期,我却觉得这种思考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在电影的背景下,作出“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的评价甚至让我觉得荒谬的是我自己,毕竟,对于电影中所展现的世界,还可以要求程序与正义吗?电影中展现的法律世界是疯狂的、无秩序的、荒诞的、阴森可怖的。我想这也是导演或者说卡夫卡对现实中的法律世界的批判与讽刺。整个世界的疯狂与堕落会拉着世界中的每一个人共沉沦。在爆炸的火光中的身亡的K先生可能没什么特别的,他不过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平凡的可怜人罢了。

“审判”的意义也许在于一旦我们沾上了审判、沾上了法律,我们就无法逃脱,我们无法自证清白,我们无法获得救济;而更可怕的是,法律或者说法庭无所不在,哪里都是法律的领域,只要法律愿意,你也会在某个醒来的清晨,看见一个站在你卧室门口的警官。(此处的“法律”指的是《审判》世界中的法律)

电影改编自卡夫卡的同名小说,也许在看过卡夫卡的小说后再看电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卡夫卡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就是法律。一个学习过法律的人笔下所描绘的他所思考的或者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的法律才更加振聋发聩。

3 ) 人的分化->审判->抗争->失败->无奈

文明的代价就是我们每个人从此不得不进行自我审判,而这种审判总是以自我在环境面前的失败告终,这无疑又是一个表明人生的真实处境乃是无奈的例证。
卡夫卡的小说的确是十分费解的,即使是被拍成了电影,荒诞的色彩依然浓重。或许,把卡夫卡的小说当成梦来理解更为合适,因为两者同样是如此的不可捉摸,根本就不像有在平常世界中发生地可能性。我是说平常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因为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只是生活在属于自己意义中的世界而已,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色彩都仅仅是属于独特的你的。确实,“独特”是一个很独特的词,因为我不认为我会用这个词去形容原始人,我相信“独特”这个词只适用于描述文明时代开始之后的人,特别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人。文明的真实意义应该就是指文明的人是具有分化的人,而人的分化程度越高所代表的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对原始人的指称我们仅仅需要一个“人”字就够了,而面对文明人我们则需要“你”、“我”、“他”来进行划分。而平常世界则是指对生活洞察不够、处在麻木的生活状态的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生活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每个人的轨迹都可以称之为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相同的,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尽相同的,就像亚里士多德的“洞喻”所显示的那样,并且,我相信只要文明时代一开始,这种个人生活的不同就很难消除,由生活的不同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的解决与裂痕的弥合也将显得困难重重。但是,我目前还是怀着一些美好想象的,我心中还是有着天下大同的一丝幻想,“天下大同”在我而言并不是政治家们的一种理想,而完全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当我们只关注于自我,我们的思考不再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而只是本着一种天然本性进行思维的时候,我所说的大同世界就实现了。这种世界只是一种感觉,因此,看了我上面的这句表述必然让人无从把握,那么,我们可以来体会下当我们看到电影中K和leni第一次见面相互暧昧起来一节时感到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是的,我相信大同世界就是一种现在的我们看一些特别事物时会有的莫名其妙的感觉,再想象一下“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当玛丽问他想不想和她结婚时,莫尔索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吧,是的,大同世界就是那样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卡夫卡所关注的正是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只是在卡夫卡眼中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并不是显得理所当然的,而是由荒诞不经的经验所拼成的诡异画面,在我们这些平常人看来,卡夫卡所表述的是神秘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但换一个角度讲,卡夫卡的表述之所以会给我们这些感觉,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的世界在卡夫卡看来是神秘、离奇和不可思议的。到底我们的世界图景和卡夫卡的世界图景谁对谁错呢?我觉得我们和卡夫卡是两个不同的梦,而任何一个梦在另一个梦当中出现时,他就逃脱不了被认为虚假的命运,而当梦醒之时,我们发现梦中的那个判断似乎过于武断了,但如果我说,梦醒了也只是一个梦你会有什么感觉。当我们去思索何者为梦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一个审判,而当我们后来发现审判也不过是一个梦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产生了疑惑,当这种疑惑感被们在现实中的经历一次次的唤出之后,我们就感到了自身的飘渺,最后我们得到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性的丧失,我们感到了自我的一种分离感。确实,文明时代开始之后,人的存在就离不开自以为是的对对象的把握的确定性了,也离不开由这种自以为是的确定性构成的自我的统一性。如果离开了确定性和统一性,我们就感到了虚无和分裂。抑郁症正是关于虚无的病症,而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则是在自我分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任何审判归根到底都是对自我的审判,社会舆论对一个人的审判,法庭对一个人的审判,如何能够作用于这个人呢?只有当这种外在的审判转化为自我内心的审判,也就是内心对自我的审判的时候才有可能。因此,这部电影描写了一个关于审判的故事,但我想说,这个审判的真实含义应当是指由自我对自我进行的一场审判,因此,我们在观赏的时候,应该努力去把握K在各种场合中到底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在电影开头,面对突如其来和莫名其妙的逮捕,K一开始试图用各种解释来取消其严重性(事实上整部电影这是这种试图的失败的一个过程,在K被处决之前,他都一直进行着这种试图,只是越来越觉得严重性的真实存在,最后,当他完全意识到人所处的俨然的审判的牢不可破时,他选择了用无畏来面对死亡,即以求死的心态来表达对现实的彻底反抗),如他刚开始认为这些人是来找房东太太的,后来又认为或许可以通过对警员们笑笑来消除危险,通过各种尝试发现警员们是对他的逮捕是锲而不舍,不可突破的。然后,他采取了抗争的态度,如要求出示证件,不允许房东太太给警察端咖啡,努力保护布斯特娜尔小姐不牵入此次逮捕事件,以及之后进行的找律师,在第一次审判上竭力控告司法的荒谬,去找给法官们画像的画家,等等。可以说,电影的大部分都可以视作K对此次逮捕进行抗争的过程。无论是证明自己无罪的行为,心理上对逮捕的严重性试图淡然处之的心态,以及对警员和司法的藐视,还是对写申诉的其他被告的愤怒,等等,都是K进行抗争的表现。原本
太晚了,要睡觉了,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写了。显然,对电影本身的分析还没有完成。

4 ) 影评选转 - The Trial - 《改编的取舍与创作》

作为一部五十年前的电影,话痨剧本和夸张的戏剧性表演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在某些情节上的处理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除去这些时代和个人因素,不得不说这仍是一部负责任和杰出的改编作品,尤其是将原作那种荒诞、焦虑、神秘、表现主义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足以让原著读者满意。结合了这些元素的电影,在当年,绝对是非常大胆、超前、实验性的作品。影片将原作本就游离杂乱的章节重新排序并加以充实,使得连贯性大增,并勇于融入个人阐释,将故事主题集中在易于影像化表达的对于畸形腐败法律体系的控诉和个人义无反顾的抗争上,完整而简洁,而这一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导演本人的遭遇和情感引起了共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威尔斯称该片为其最好作品的一个原因吧。另外更有惊为天人大师级的剪辑、调度、摄影和灯光,宏观和细节上都可见用心。总之,作为我第一部黑白片,这算是个不错的开始。

5 ) 奥逊·威尔斯的《审判》

威尔斯在电影开头(先于标题和一切声音)引用了评论家Louis Chauvet刊于《费加罗报》中的如下一段话: “源于一个相对简单的想法,卡夫卡(用其小说)将我们置于一个破碎无序、荒诞不实的世界中。这个想法如下:官僚、政府、权力相互勾结,抹去了个体的存在——个体因不幸或偶然,被它们异化为社会机器的齿轮,被迫奔走,最后牺牲。”(这段话没有对应字幕,是我自己尝试从法语原文翻译的,可能有偏歧) 不妨将此看作威尔斯本人在改编这部小说时所遵循的主旨。下文尝试通过对威尔斯的一些拍摄技法的分析,来观察威尔斯对这段评论的表现,并讨论威尔斯的改编与小说本身的一些分歧。 无可否认,黑白电影非常适合卡夫卡的小说,尤其是对《审判》这样一部较长的篇目。放弃色彩,给人的感觉就像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这些联系变得更单一,同时也削去了人的很多特点,更宜于把人物符号化。比如《审判》中出现的几位女性形象,除了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朋友,事实上重合度都很高,唯一稍显不同的布尔斯特纳小姐,在威尔斯的改编中其形象也变得与莱妮、法庭杂役的妻子靠得很近:性与爱的随意、愿意帮助K(包括格鲁巴赫夫人)、有生理或品德上的瑕疵(布尔斯特纳的朋友也是跛脚的形象)。从其职业和K向莱妮展示的照片可以看出,威尔斯在改编时应该是将布尔斯特纳小姐和K的情人埃尔莎二者做了重合。此外,律师、画家乃至神父(但是这个角色本不应这样处理,事实上神父应该是相当特殊的一个角色,在我看来他甚至是居于这个故事之外与K交流的,但原文中相当长的K与神父对话的文本都被威尔斯删去了,甚至改编成了K与律师——威尔斯本人——的对话)都在这种黑白效果下弱化了自身特点,或多或少地重合为K先求援而后抛弃的对象。这非常契合卡夫卡小说的文法,其人物情节设计常常给人走迷宫的感觉——错综迷乱,分不清是否真的在前进。 黑白电影的另一个好处,是宜于表现宏大概念给个体带来的窒息与压迫感,这得益于黑白本身给人的印象:静默、压抑、冷硬。威尔斯在电影中还应用了别的手段来达到这一效果,比如大量使用远景镜头,将人物和巨大的建筑物(如法庭、教堂、预审法庭的大门)作对比,或是将人物置于一极为空旷的外景中(如K第一次去接受调查时路经的广场——顺带一提,威尔斯在这里增加了许多原文中没有提到的裸露上身、胸挂木牌的被告人,这一幕非常像卡夫卡的小说《在流放地》。如果放到一起来看的话,《审判》中的法院和《在流放地》中的行刑机器,在表现威尔斯所引述的那段评论上是有共通之处的,这个场景的设计也是这部电影中我很喜欢的一个改编——和结局中夜幕下的K和两个刽子手),以及威尔斯最拿手的深焦镜头(如01:07:02处大学生的登场,这里的构图颇有牢狱枷锁相缚、噩梦到来希望破灭的意味。尽管大学生在整个图景中只占了小小一部分,但其中心位置已经暗示了以其为代表的法院的无处不在与不可侵犯)。威尔斯在场景布置上也致力于此,比如第一幕中房间多而狭小(这点非常还原原著),而大的室内空间则多用人群填满,如预审法庭、戏院、法院办事处,让广阔空间本应带来的开阔感变为被目光填充的窒息感。再如律师的住所高大而错综复杂,律师的卧室处则去掉了很多本用于隔断空间的墙(暗示其代表的法院的权力的蔓延与不可阻挡,委托人无法逃离其目光),甚至律师的床都会比委托人站立的平地高出一大截。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个体在面对这些宏大概念时的渺小无力。 此外,黑白电影本身就暗指了:这不是真实世界,这与现实存在距离(影视作品中常常用黑白片段来表现回忆、梦境,威尔斯也直言这部电影是“梦的逻辑”),这就为电影带来了天生的奇幻色彩。更妙的是,黑白电影非常适合表演这种带有奇幻(甚至致幻)效果的光影艺术。威尔斯在电影中大量运用影子(如01:01:42处K在律师住所中逃窜时律师在墙上的巨大倒影,象征性极强)、镜子(00:55:16处K与莱妮的对话,两个人物分居镜子内外,也暗示了二人的处境差异与无法共处)、光影(如K在女孩的追逐下在画家阁楼上奔跑这一段中,威尔斯让光线穿过木栅栏,在奔跑的K身上形成了条纹状如同囚服般的投影,并通过缩减帧数加快影像速度、快速切换视角、上下晃动镜头、提高声音频率、运用特写镜头等手段,有效地表现了K在获悉无罪判决的不可能性后痛苦不安、难以再保持镇定、被无法摆脱审判的真相折磨撕裂乃至接近疯狂的恐惧心理。即使是年幼的女孩们,在这种表现技巧下,也成为了反映法院的审视与审判的不可摆脱的媒介)等元素来表现人物内心。 威尔斯在这部电影中对“目光”的刻画也非常符合我对卡夫卡小说的印象。比如开篇被捕的情节,威尔斯几乎全程用稍带仰视的长镜头来跟踪K进行拍摄,构图多用深焦镜头(即使是在小小的房间里,都能够将审判官、K、银行同事、格鲁巴赫夫人在一个镜头中分成几层),不仅仅镜头在代替观众对K进行审视,镜头中的其他人也在不同的图层对K进行审视。而这些审视,包括无罪者对有罪者的审视(开篇三个同事对于K,这里即便是最矮的同事对K也是俯视)、遵循审判者对反抗审判者的审视(布洛克出场时连续三个特写镜头,即便是坐在床上的布洛克也可以俯视K)、执法者对被执行者的审视(00:35:43处监督官和两个刽子手的俯视,画家阁楼中女孩子们对K的窥视)、被告对被告的审视(多次出现的法院阁楼中其他被告对K的目光)可以来源于除K以外的一切角色,于是反抗的无力感与被动、法院的铺蔓都在镜头语言中表现出来。于画面之外,威尔斯还将这种审视同时通过声音来表现,比如00:46:23前后K与叔叔的对话这一段,背景音是数量嘈杂的打字机工作的噪音(这里当然是有源声音,其源头与其说是打字机,不如说是K办公处的人),每每K与叔叔说话时,打字机的噪声就会出现相当程度的衰弱,仿佛是周边所有人为了偷听他们的对话内容而作出的默契举动,这比起直接用镜头来表现K遭到的审视更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小说中其实有其他的目光描写,比如多次描写的K在自己的办公室中隔着窗户看下方广场,以及行刑前K看到的象征救援帮助的在房屋顶层张开双臂的人,但在威尔斯的改编中并没有出现,这里的一切目光都忠于对个体被法院倾轧、客体化的表现。这样的改编,尤其是删去张开双臂者的情节,些许有损卡夫卡小说本身的复杂主题。K变成了一个很纯粹的反抗者形象,甚至威尔斯在电影结尾处还为K加了一个捡起炸药向外丢的镜头,在我看来这其实都是有悖于原文发展的。K本来在教堂中和神父冗长至令其精疲力竭的讨论,在电影中成为了对律师颇有力量的辩驳,“谎言成为了世界秩序的基石”这句本是K无力思绪的情况下的敷衍,竟然在电影中让安东尼·博金斯的形象高大起来,其在摄人心魄的强光中慷慨陈词,恍惚间让人觉得K已经找到了矛盾的根源、找到了真正的反抗对象与反抗方式。威尔斯的这段改编我并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设计多少有激化冲突、强行推动电影高潮诞生之嫌,尤其是在电影弱化了小说中对K理性思辨能力的刻画(大量出现的对话文本及K逻辑严密的心理活动)后更显突兀。刚从画家阁楼上死里逃生的K到这里便能不再沉湎于自己的悲剧而顿悟,借着律师的词句便能直指不是社会让他成为牺牲品,而是整个社会都成为了牺牲品(“你难道不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吗?”“我是社会的一员”),直接点破用“疯狂”、“荒谬”来粗糙地归因是无效的、问题并不是世人的失落(lost),并将矛头鲜明地指向法院:法院的阴谋是让所有人相信全世界都在发疯(合理化个体受到的倾轧而隐去法院的罪责:事实上是法院及其身后的巨大机器让人失去了良知,也即所谓的异化)。这一刻,仿佛法的大门中渗出的那一束神圣的光正在K的身后。K甚至冷静地分析自己输了,律师也输了,整个世界都输给了蛮横无理的法院,但这不能代表世界疯狂了,K的反抗精神在这一刻熠熠生辉,他似乎成为了一个洞察命运后慷慨赴死接受悲剧的勇者形象。但事实上,在原著中,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K反抗时寻不得目标的空费力气,以及在法院的鞭笞吆喝中逐渐将目光局限于低阶法庭,连反抗本身都显得无力的可悲变化。让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意识到异化然后激烈反抗,这件事本身就显得很奇怪。鉴于其在小说中惯常的自我投射,卡夫卡很少让他书中的人物去指明真相然后大声批判,比如《饥饿艺术家》中的那位表演者,卡夫卡只是带着些悲哀地借其口说出“没有合胃口的食物”,然后就让其死去。再如《判决》中那个在父亲一令之下便奔向大河投水而亡的青年商人,其在躺在床上“掉光了牙”的父亲面前也显得那么渺小可悲。一言以蔽,这些人物都在相当程度上投射了卡夫卡本人,因而其反抗中那种悲剧性的无力都是先于角色的诞生而注定的——卡夫卡在写他自己。因此在我看来,电影末尾安东尼的形象已经跳出了小说中的K,成为了威尔斯自主创作的一个角色。威尔斯在电影中为这个形象赋予了本不该有的力量与洞察,这当然很利于表现主题,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卡夫卡文本的背叛。当然,作为改编电影,这样的结尾体现了导演本身的思考与野心,对于观众而言也显得更温情更不那么绝望。但这不由让人想起了神父的那段话:“故事本身的文本是确凿的,不同的观点往往只是对文本的一种绝望表达。”冥冥之中,卡夫卡似乎又以这种方式把我带回了迷宫。 最后,独立于前文地,想简单赏析一下电影开篇精心制作的《在法的门前》的短片。鉴于这则寓言本身在原作中的地位,将其放在此处实是高明之举。首先,此寓言足以影射全篇,对熟稔原著的观众而言,这样的设计虽然大胆,但事实上是忠于小说本身的,这样的果敢创意中完全可以看出威尔斯本人对小说理解的自信。其次,得益于寓言本身的趣味性,将其作为开头也能稍稍平衡电影本身的晦涩,威尔斯本人在叙述完这则寓言后,也直接点明“小说的逻辑是梦的逻辑”,于是寓言本身的奇幻性也就自然地流向影片,于电影结构而言处理得相当漂亮,可谓天衣无缝。最后,这则寓言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可以独立于小说存在的(卡夫卡本人也将其单独提出为一则短篇小说),于是如何在影片中叙述这则寓言,事实上是改编时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仍然采用普通镜头拍摄这一段,会削弱寓言本身的独立性;如果用插叙的手法,仍将其放在教堂中来表现,场面转换则成为很大的问题,而且在节奏较快的电影后期插入这则寓言,事实上也会显得突兀而影响整段影片的进行。因此用幻灯片的形式将这个故事独离出来,独立地放在电影开头,我认为是威尔斯本人改编时的一个精彩创举。这个短片的完成度也相当之高,在细节的处理上也相当用心。短片结尾处乡下人将死之时,墙上出现了巨大的黑色影子,从其犄角与耳朵形状判断或许是魔鬼形象。这和关门一瞬间背景中的一声寒钟,都很让人浮想联翩:门的背后真正是神圣的法吗?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威尔斯的光影下,乡下人对法的追寻仅仅止步于此。

6 ) FIFF22丨DAY3圆桌《审判》:奥逊威尔斯和卡夫卡共同开启了现代困境审问之门

主持人 果樹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3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果树,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审判》,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IcrusJoe

我给4星。无缘由的审判源自于密闭的空间展现,天花板摄影在此刻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极限与禁止的寓意呼之欲出 ,与公民凯恩相背反的是,象征着真实拓展无限的天花板进而成为禁闭的牢笼。有理由相信摄影与构图同属于安东尼奥泥的建筑电影序列,但却又不是冷酷、疏离的氛围,大远景展现的虽同是资本主义下的荒谬,却反此相对比衬托出卡夫卡笔下表现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人的变形和挣脱。从这个维度上讲,威尔斯从技术上和文本上在某一时刻同时到达了巅峰,至于这种精彩的文本是否该算在威尔斯本人头上,那就不好说了。(禁闭室那段太牛,压迫感生发于逼仄和灯光的闪烁,被拖拽出门时分明是逃脱地狱,此刻来个倾斜镜头会不会更好)。看到最后才知道改编自卡夫卡。

主持人果樹

嗯嗯卡夫卡文本及其内核本身,对影片整体影响非常大,稍后可以展开聊聊这一点 ,我们先看一下其他位嘉宾的打分。

特邀嘉宾千橡

我只能给1分。威尔斯本来就是与卡夫卡完全相反的人。一个向内延伸一个向外。威尔斯用好莱坞和60年代美国的方式讲述卡夫卡的故事。电影对看了原著的人来说,很不友好。

主持人果樹

太好了,看来对于本片到底是真卡夫卡还是反卡夫卡 ,大家还是会有不同的见解。

场刊嘉宾风临

我给了3分。《审判》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有别于小说的对于同一样事物的另一种表述。他们都是关于一个个体面对一套抽象的,在影片中从未具体出现的体系的状态。但是卡夫卡的是一种碰壁的状态,而威尔斯给我的是“无壁可碰”它呈现了一种更加荒诞的,绵密的,其至黏稠的迷宫感。譬如威尔斯处理原著里不同章节场景之间的空隙时是直接剪辑或者叠化,中间没有路程,没有行走,没有空间的连续。从剧院祓拉到审判室,从画家的房间到法院办公室又到教堂。这些被省略的路或者空间去了哪里呢,最后两个看守把K押送去最后的地点时,突然间所有的路程一遍遍的出现,而且越来越空旷,越来越荒谬,越来越远离这个世界。而我扣分的一点也是在于,这种绵密和粘稠破坏了影片“审判”这个动词的主体和客体间的对比性,我更希望看到的本来是威尔斯本人扮演K , 一个骄傲的,自负的,但其实带点懦弱和自卑的人,公民凯恩式的美国人的失败。但电影主角那种颓靡的,甚至病态的选角和我预想的有所差距。

场刊嘉宾Effythefreeelf

我也给 4星。视听语言与叙事结合得很完美,通过影像传达出一种荒谬和压抑的氛围有一种不明觉厉之感。梦魇一般的观影体验。强硬的对司法批评的这类题材很吸引我吧。

主持人 果樹

好的,一分、三分、四分,那我们就从这部电影绕不开的卡夫卡聊起吧 ,你们对于《审判》对于文本的影像化是怎么看的?如果不如预期,是哪些地方不够好?如果是你们喜欢的原因,那具体又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千橡

《审判》精致的打光、丰富的场景设置毫无疑问是顶级好莱坞。威尔斯难得有自己能够掌控剪辑的电影。可是卡夫卡的原著是一个荒诞、无理的社会。这种好莱坞式精致完全和卡夫卡小说里的干扁冰冷的感觉背道而驰。

助理主持人消耗时光

精致也可以是冰冷的。参考《玩乐时间》。

主持人果樹

千橡是希望看见更加粗砺的影像风格吗?还是希望在构图、光影的处理上,更加呈现出极端与荒诞感呢?

特邀嘉宾千橡

我反感的点是,因为美国60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冷战、麦卡锡及其主义) ,和威尔斯自己的影像风格。他们在试图用美国逻辑合理化一个本来就是荒诞的世界。这个感觉有人能懂吗?给我的感觉很像是安吉丽娜朱莉的那个表情包。

场刊嘉宾IcrusJoe

我觉得优秀的一点是威尔斯是能通过同时代最精湛的电影技巧完成对于卡夫卡笔下异化和荒诞、无理性的描摹。

场刊嘉宾风临

总体来说我是满意的,只是和我想的有点不一样。据说威尔斯一开始也是准备后面有很多布景之类的 ,然后没资金就作罢了。比如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家的房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主持人果樹

有趣,同样是“精致、精湛”的形容,在两位嘉宾眼中呈现了相反的观感。那么,卡夫卡笔下的荒诞是否一定与影像的精细化是冲突的?

助理主持人消耗时光

我没感受到那个世界的合理化。

场刊嘉宾Effythefreeelf

没有读过原作;但对我来说用一个好莱坞式的叙事或讲述相同的故事虽然没能传达原本的风格和精神也同样可以反映同时代的特点。

助理主持人消耗时光

剧本最大的改动是结局吧,主角死于核弹。这个是冷战隐喻。

场刊嘉宾风临

是的。

主持人 果樹

能get到千橡想表达的意思。那我会有另一个疑问,威尔斯的个人风格与其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化用进卡夫卡原本的文本体系里,有哪些非常不搭要至是冲突的点吗?这些出自电影作者的一些改动、或者个人风格的融入,永远是改编的双刃剑,那在《审判》中,它有利好的部分吗?

场刊嘉宾IcrusJoe

我觉得这个剧本的改编是浑然天成的。

场刊嘉宾风临

这里面主角做了一个反手把炸弹往外扔的动作,这一点也很威尔斯。他还是带着那种可仄蔑视这个荒诞世界的姿态。

特邀嘉宾千橡

蔑视荒诞就已经非常不卡夫卡了。

主持人果樹

这两句我都想分别听两位嘉宾展开讲讲。从哪些地方能感觉到改编得非常好、浑然天成。电影哪些细节会让人感觉到主创在蔑视荒诞?

场刊嘉宾风临

是的,我的理解是威尔斯明显是能get到卡夫卡的,只不过他可能并没有那么强大亲历感(毕竟人家卡夫卡是法律体系里出来的)。

特邀嘉宾千橡

没有几个特写和对影子的描写。你要是告诉我这是部古典主义小说改的我都会信。威尔斯是戏剧逻辑的大师 ,如果要他改编古典主义 要至一些比较主流的现代主义他都会很优秀。

主持人果樹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卡夫卡毫无疑问是一个鲸落一般的存在,太多人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影响、照见自身,但我们未必真的能感知它真正的全貌。而威尔斯也是用自己的第一视角来表达了他对《审判》这部小说的理解,它自己扮演的人物以及他在戏外所做的创作上的改动决策,也体现了他自己作为更加渺小的存在 ,试图去还原他所能够共鸣的部分?

场刊嘉宾IcrusJoe

比如那个在工厂的远景镜头,慢慢从主角的视角延伸到人群的工作 ,那种氛围渗入的就是卡夫卡的荒诞理性。不过我又想到一点,很多场景那种荒诞甚至超现实的对资本主义的审视,用布努埃尔的摄影机来会展现成啥样?

特邀嘉宾千橡

摄影机不知道,至少不会让观众看荒诞看出资本主义万岁。

场刊嘉宾风临

威尔斯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他饰演的那个律师,原著里是一个专为穷人打官司的老病律师,在这里他自己出演的则是一个肥壮高的(有一个主角站在他面前对比高的俯视镜头),掌握着一个巨大空旷房间的律师。而且最后在那副动画里,他似乎充当着那个可以打开“法之门”一条缝隙的角色。

主持人 果樹

确实,我自己在读卡夫卡时,更多会感觉到一种败坏感、脱力感,那种荒诞看似极端但又无处不在地笼罩一般,让我想起真正现实中的自身景况。而《审判》从这方面来说,其实基调是高昂很多的。这可能和威尔斯个人的状态也是有关系的。

说到这里,我也想从非常主观的层面听听你们对于片中一些刻意想引发观众情绪的部分的。

共鸣,你们是否有接收到威尔斯对于一些试图让人还原阅读卡夫卡时会出现的窒息感、无力感、焦躁感,你们觉得他在通过视听营造这些氛围上,做得如何?

场刊嘉宾风临

有的,我觉得他完成得很出色。就像我前面说的,他用剪辑把空间捏在了一起,最后再把这些剪掉的空间一次释放出来,这就很违背一般的剪辑规则。

特邀嘉宾千橡

但是其实我当然明白,62年好莱坞电影怎么可能做出一个反资本反体制的电影。就当威尔斯炫技得了。

主持人果樹

这种风临口中的“捏在一起”并“一次释放“ ,和千橡口中的“威尔斯炫技”似乎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同一个东西。如果不基于够不够卡夫卡这个标准来看,单看他的这些技法,嘉宾们有什么评价吗?

场刊嘉宾风临

还有很多布景里的空旷感(虽然我理解的卡夫卡是一种密闭和窒息的),譬如他又一次去对准了房间的天花板,在银行公司里天花板上甚至出现了摄影棚的钢筋,还有他的办公室只是一块高出一截的平台,没有一扇门与墙,反而像个被凝视的舞台。

主持人果樹

毕竟我们无法要求所有观影者,都先读过卡夫卡。

场刊嘉宾风临

这就是我说的我给三分的理由啦 ,我是认为改编得很好的,毕竟我们可能都不是很希望看到一部复制原著的电影。威尔斯有自己的理解,我尊重这种理解并且还挺意味的,虽然他和我希望中那个样子不一样。

主持人果樹

那就得看,“不符合自己希望的样子”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了。

特邀嘉宾千橡

不基于原著的话,威尔斯从25岁的公民凯恩开始,在镜头运用和语言上都是好莱坞最高水平之一。这部作品也相当好的发挥了这些方面的优势。

场刊嘉宾风临

哈哈,我个人还是偏惊喜吧。

主持人果樹

完全复制只能说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各位嘉宾心中有没有一道基准线,至少要还原出什么韵味,才算合格?

场刊嘉宾Effythefreeelf

以基准线可能是灵感需要是从原作得来的,在某种层面上(比如情感)遥相呼应,提出更多讨论的可能性。

场刊嘉宾风临

看改编者有没有理解到原作品吧,我觉得这一部威尔斯是理解了的。或者说,威尔斯是有他自己的理解。

场刊嘉宾Effythefreeelf

我觉得大家的讨论很有意思!补充了背景知识,阅读时每个人都是想象力的导演。

主持人果樹

确实,我还是想插一句话,文学的阅读是给到想像力更大的空间的,而将其影像化无疑是给出一些改编者角度出发的限定的答案了。所以改编有的时候会是危险行为,它容易片面地敲定一些东西,影响文学本身的延展性。但我们又一直很乐于看见各种影像化改编,因为视听总感觉比文字更具魔力。它是能带来更直接、更沉浸的感官激活的。

场刊嘉宾IcrusJoe

我觉得《审判》要比《公民凯恩》好一点。

主持人果樹

那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很高了。能不能简单举例,哪些方面有胜过?

场刊嘉宾IcrusJoe

《公民凯恩》的技巧开拓性毋庸置疑,但我觉得文本还是弱一点。《审判》我觉得是技术和文本结合的完美作品,虽然可能是借了卡夫卡的光。

主持人果樹

毕竟卡夫卡已经是太丰沃的文本土壤了。

场刊嘉宾IcrusJoe

是的。

主持人果樹

但我同意你们对威尔斯技法上的肯定,即使有卡夫卡这个土壤,威尔斯的改编如果没有他自身的实力,也不会呈现出这样的视听。

场刊嘉宾风临

而且他不是又拍着拍着没钱了嘛。

主持人果樹

他好像后期越来越容易陷入这样的境地。

场刊嘉宾风临

哈哈哈,是的。能这样取另一条路挺厉害的。

主持人果樹

所以围绕着他身边的,肯定也有不少“卡夫卡式”困境。尤其像他这种略带传奇的人生 ,以

高开低走的形式展开,肯定心境上又大有不同,所以通过他的眼睛去看卡夫卡式的“人的困境”是不是也是一种乐趣所在?

场刊嘉宾IcrusJoe

我在想《审判》有没有威尔斯自己的东西。

主持人果樹

千橡其实刚刚也指出了不少威尔斯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确实不卡夫卡,也成为了一些讨论点。

主持人果樹

那麻烦各位嘉宾最后再做一个收尾的点评. 与前面的总评不同的是,想听大家聊一聊 打了四星的嘉宾麻烦说一个你们最喜欢的点,如果你想向其他人推荐这部影片。打了三星的嘉宾麻烦说一个你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缺憾,如果希望这部影片能够更好。打了一星的嘉宾麻烦说一个你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优点。

特邀嘉宾千橡

虽然不太行,但能有这个拍的想法还挺不容易的,所以我就没给X。

场刊嘉宾IcrusJoe

如果说卡夫卡开启了现代主义文学开启者,奥逊威尔斯是现代电影开启者,那么奥逊威尔斯+卡夫卡的《审判》,开启了现代困境审问之门。

场刊嘉宾风临

我最大的缺憾就是在于它太空旷了,太过于抽象了,我希望看到像斯特劳布同样改编卡夫卡的《阶级关系》那种;而且威尔斯不敢演K本人!!我觉得如果威尔斯肯演K本人然后拍自己那股骄傲和自信慢慢被这个体系摧毁会很有趣

场刊嘉宾Effythefreeelf

喜欢最后的旁白奥胖为观众点出本部作品的导演也可以是寓言里掌管大门的法官,这是一种创造力赋予的权利和力量,可以以这样一部在拍摄手法上无可挑剔的作品来回应之前的某个历史时期或是影响后人。啊我好鸡汤哈哈,大家讲得很好。

主持人果樹

哈哈今天确实大家的观点都很开放,也很有趣,感谢大家!

短评

威尔斯真是牛逼毁了,这就该是卡夫卡小说影像化唯一该成为的样子,仰角俯拍的疯狂交替,小人物与大景别的对比,快速剪辑出的paranoïa,无限挑高开放的空间,一切都只是对社会公平与道德的幻想。博金斯选角完美,瘦弱神经质无力无辜天真悲剧,浑然天成,可惜gay的气质实在太浓烈,多少个吻都掩不住。

6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我罪故我在,罪恶即自身。公民K越追寻生活的真谛,恶感就越深刻,就越关注生活本身。尽管K没有完全了解法律世界,但在K每次进一步触犯法的时候,K的内心总有某种东西呼唤着他意识到法的存在,呼唤着他去直面这场审判。这种向着法的力量就是K的罪感,虽然常被K主动忽略,但是却无时无刻的不在起作用。

9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力荐

又一奥尔森大神的杰作 黑暗逼仄的布景 梦魇般窒息的情节 这不仅改编的是卡夫卡的《审判》 也是奥威尔的《1984》

13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宏伟的现代主义建筑下人头攒动宛如蝼蚁,阴仄的布景里压迫感逐渐增强直至窒息——多层的空间与灵动的剪辑步步紧逼,不断冲击着视觉与自我认知。奥逊·威尔斯的左边坐着卡夫卡、右边坐着奥威尔,个体与体制有如天渊之别无法抗衡,K不断在门外兜圈,法律之门内的黑暗却像一个寓言般穷其一生也无法挣脱。

17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大光明电影院# 4.5分。罗密·施奈德展。第一部Orson Welles。个人感觉要是不那么“美国”的话还能更棒,成片的“卡夫卡感”其实有点被削弱(或者庸俗化)了,即使能感觉到Orson Welles很有点东西……

21分钟前
  • 宇宙
  • 推荐

拍得是很好,但根本不得卡夫卡小说风格的要领。威尔斯的那种华丽的总是突现技术表现性的导演风格根本不适合改编卡夫夫,卡夫卡的小说是单一化的,干扁、致密、冷硬,强烈的自我推倒性的语言逻辑,构筑的是一个实在却不自然的结构体;其实,他根本无法被影像化。另外本片的全体表演也屎烂,“美国化”的

22分钟前
  • 1
  • 推荐

2019-10-18重看;4.5;建筑投射下的几何阴影、迷宫式的螺旋式楼梯、脸上布满的侧影,都显示出威尔斯力图还原表现主义传统的用意。以日常逻辑推进的梦魇,时间粘滞在一团无序混沌的谜团里(刻意模糊的日与夜),而空间的影响却无处不在,无论是或逼仄或屋顶挑高空旷的教堂/公司/法院(表现规范化社会的公共场所,人群如被控人偶)以及荒芜的室外,个体形象都被压缩到扁平或渺小(奥胖酷爱的仰拍以及底部打光),巨大的空间压迫感驱使人疯狂——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永远无法终止的审判;不要以为你可以掌握命运,它会时时横亘在面前如死胡同,这既是K生存荒谬的困境,也是所有人类的局限。博金斯虽不演变态也太帅了,果然全能演技。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卡夫卡的绝望,威尔斯的梦魇,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当爱情、亲情、艺术、工作、法律都被权力的阴影笼罩时,我们还能寻回灵魂的自由么?那些逼仄的空间,一扇扇打开又关闭的门,不停地俯拍仰拍,密密麻麻的人和文件,K最终发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那无望的抗争也是威尔斯本人的内心写照吧

29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卡夫卡寫的是像狗一樣死去的小人物,機器一樣跟著所謂命運而走,沒有意識一樣的幽靈面向死亡到終結,有說,卡夫卡的著作會引人發笑,而且讓身邊朋友和自己也笑過不停,他寫的是諧劇,但Welles會甘於被人笑嗎?由始至終都要排演他的心中的肅劇,Welles 是無法自救又不甘示弱的受害者,這位露體狂自覺地展示罪名,至死的反抗就算面對多無力的現實,多徒勞無功,明知不可為而為知的,Welles的自我宿命論,他忠誠於自我而對卡夫卡作出最大的背叛(也因此他對卡夫卡的改篇比任何都來得有趣),正如他對莎士比亞所做的,莎翁不會同情,但Welles 要世人的憐愛可惜,又或者更接近卡繆的薛西弗斯吧,掌握荒謬,審判之門沒有為他打開,只不過是自設和自我的實現,要死都要死在自己手中不甘認命,他的原罪不可滅,由此至於沒有低頭,最後的笑又一次在他人地獄中遊離。

34分钟前
  • 何阿嵐
  • 推荐

今年第一部让我想喊神作的电影!奥逊·威尔斯和卡夫卡的天作之合,从司法审判到审判司法,整部电影就像一朵从体制土壤中拔地而起的怪诞魔花,连绵不绝的空间变换中传递着小人物的命定疯狂。啊啊啊突然疯狂迷恋博金斯!(看“惊魂记”的时候明明对他无感的呀)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法的宣讀者、法之大門的看門者、法庭後院的律師、當然就意味著他是一場審判在本質上的「導演」──沒想到這個意象可以串聯的如此輕巧、如此簡單。

36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Orson Welles和Anthony Perkins的合作很疯狂,这基本是一部“恐异”片。重要性或许被大大低估了,它继承了“第三人”中的战后废墟场景,把法国新市郊的末日感揉进来,或许直接启发了戈达尔的《我略知她一二》和《阿尔法城》。一个无所不包的豪饮酒樽,莎剧的,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希区柯克的。最后回到前卢米埃尔的幻灯戏法,甚至幻灯也没有了,只有一束矩形白光照在K的脸上。神作。

38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莎士比亚门徒来拍卡夫卡,那结果会是什么呢?可想而知。

39分钟前
  • 胖大海
  • 较差

A+/ 神作,神作,神作。"I played the advocate and wrote and directed this film. My name is Orson Welles. "这难道不是奥逊·威尔斯的《千与千寻》吗?

4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A+】出神入化。对电影工业完美掌控的威尔斯站在卡夫卡的肩膀上达到了库布里克的思想高度,于是变得无懈可击。视听是无法称赞的完美的,漂亮的长镜头,流动的光影,压抑的大仰角。有些地方几次想到《2001太空漫游》(而这部居然比2001还要提前数年),抽离感情的工人、毫无生气的审判,生冷的可怕,一个迷宫般梦魇、没有灵魂的世界。司法世界的恐惧、莫须有的罪名,言语行为被扭曲放大,时刻活在法律的凝视中,无处遁形。存在即是罪,想要超脱法律、上帝,只能彻底离开。人皆有罪,所以没人能进入法律的门。

44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力荐

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全景,令人神经发麻的剪辑,运镜又有着迷宫般的冰冷和恐怖,全程神经紧绷,到最后甚至说不知所措,无法解读,威尔斯的视觉才华太适合这个故事了,机器社会下唯一的清醒者,最后也无法避免得疯掉,博金斯的演出完美。

45分钟前
  • TWY
  • 力荐

活泼可爱硬派正义招蜂引蝶的部门副经理K对抗战后集中营创伤麦卡锡白色恐怖隐喻,还预言了电脑决定论,女性非理性参数影响因子,儿童丧尸大鸟笼之类,法的门前也从寓言变成了大辩论,原作党估计会气疯。可惜结尾并没多大改变,从悄无声息的死去,换做一声big bang,仿佛艾略特《空心人》的反例

4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1.奥逊·威尔斯将卡夫卡原作中(部分出于语言形式、部分出于K不断重复却毫无希望的命宿)的无聊与荒诞改写成了漫溢着疯狂与恐惧的表现主义式激烈影像。2.卓绝的环境与空间创造:①过于逼狭或人群密集的空间—三面均为门窗的卧室、拥有里三层外三层且反应整齐划一的听众的审判厅、充满整齐而密集的螺丝钉式职员的办公大厅、迷宫般的法院内部与“集中营囚犯”、成堆女孩骚扰拉拽的窄长楼梯与可怖隧道);②过于空旷荒凉的空间—广角镜中的包豪斯建筑、无人的街道、无尽的书架与无边的旷野。3.倾斜镜头+大量仰角与俯拍+暗调高反差布光+凌厉剪辑+诡谲配乐。4.博金斯惊人地重塑了紧张不安而又正直执著的K,奥胖自演律师和[在法的门前]说书人,一如片末自白般自恋。5.属于法庭的成群女孩的嬉笑及她们透过监狱般隔板窥视的眼睛。6.新结局:狂笑与爆炸。(9.5/10)

5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赞叹无比却又看得相当崩溃的电影,信息量巨大的密集台词,带有压迫性的独特视角和玩转光影,富有形式感寓意深刻的象征,一个背负莫须有罪行的男人被置于诡异梦幻的空间,在扭曲阴暗丑陋的“正义体系”中寻求和捍卫正义的过程,在卡夫卡的创作基础上,奥胖喧宾夺主强势的烙上了自己鲜明的印记和风格。

53分钟前
  • 尉迟上九
  • 推荐

如果说改编的电影还原了小说的七成,我感觉自己连电影的五成都没看懂。看《城堡》的时候就想卡夫卡是不是脑子有“坑”啊,从文字投射到影像,这种坑瞬间放大,无力招架。但理解卡夫卡的“K”好像有了灵光,参照周暮云之于王家卫。

5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