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到艾丽莎(乔伊·劳伦·亚当斯 Joey Lauren Adams 饰)的第一眼起,霍登(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可接下来的消息对霍登来说无疑是一记噩耗,漂亮开朗的艾丽莎居然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女同性恋者。得知了死党的遭遇,班克(杰森·李 Jason Lee 饰)为此十分打抱不平,他告诉霍登他的恋情并没有走入绝望的境地,并且表示愿意在此方面助他一臂之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艾丽莎和霍登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一段良缘眼看着就要结成,这时的班克才发现自己内心中充斥着的竟然全是负面的感情,他并不希望霍登能够得到艾丽莎的垂怜,而他和霍登之间的友谊也开始出现了裂痕。
文_发不沾霓
20年前,一部花费仅为两万七千多美刀的黑白电影[疯狂店员],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出尽风头,该片的导演凯文·史密斯更是完成了由便利商店打工仔到独立电影新人王的梦幻变身。次年,史密斯祭出尺度更大、观点更加犀利的[耍酷一族],虽然影片最终惨淡的票房未能喂饱发行方环球影业的荷包,但凯文·史密斯的收获可不小,不仅结识了本·阿弗莱克和杰森·李两位好兄弟,还将该片的女配角乔伊·劳伦·亚当斯给追到了手。而这三个人也协助史密斯挥出了他的下一个“本垒打”——[猜·情·寻]。 剧为知己者作 凯文·史密斯的拥趸常喜欢将有“杰和鲍伯”出演的六部作品([疯狂店员]、[耍酷一族]、[猜·情·寻]、[怒犯天条]、[白烂贱客]、[疯狂店员Ⅱ])统称为“View Askew(凯文·史密斯的制片公司名称)宇宙”,因为在这几个故事里,我们会看到同样的一群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时而客串、时而主演,犹如同一个剧团在不同季节上演的不同剧本。倘若我们在此基础上,以故事发生地与新泽西所产生的位移来对这六部作品进行划分,又可将前三部单独称作“新泽西三部曲”,因为相较于[疯狂店员]、[耍酷一族]和[猜·情·寻]的小格局,[怒犯天条]时期的凯文·史密斯,其叙事中心显然已经开始偏离新泽西,而[白烂贱客]甚至将版图拓展到了好莱坞。即便换一个角度,将[猜·情·寻]摆放到凯文·史密斯自身作品的坐标系里审视,也会发现,此片恰是他作品的分水岭——往前,尽是直面生活细琐的深刻体悟;往后,则是向着娱乐沃土的奋力迈步。在“新泽西三部曲”里,凯文·史密斯的作者性也最为突出,有着浓烈自传性质的[疯狂店员]自不用说,[耍酷一族]完全是他漫画情结的一次尽兴释放,而这部[猜·情·寻]则真正做到了集情怀、胡闹、伤感于一身。 其实在[耍酷一族]拍摄期间,凯文·史密斯就已经在构思这个新的剧本了,其中融入了他和亚当斯之间的真实经历,也有他为杰森·李量身打造的故事,至于本·阿弗莱克,没准就是史密斯自己的投影。于是,还没等[耍酷一族]的余温消弭,凯文·史密斯就带着脑海中零零散散的故事片段兴冲冲地跑到米拉麦克斯总部,把自己的新片计划描述了一番,并提出让阿弗莱克、杰森·李和亚当斯担任主演的方案。当米拉麦克斯的人听完凯文的叙述之后,先是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但他们却开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希望启用当时小有名气的乔恩·斯图尔特、《老友记》的大卫·休默和德鲁·巴里摩尔来替代阿弗莱克等人出任主演。而作为交换,米拉麦克斯将为这部电影开出一张300万美元的支票。史密斯听罢,像“沉默的鲍伯”那样耸了耸肩、挑了挑眉,说道:“我还是想用我的演员拍,你们就等电影拍完再决定要不要发行吧。”虽然合作事宜没有谈拢,但由于韦恩斯坦兄弟确实很钟意这个故事,依旧给了史密斯25万美金的制作经费。接下去,史密斯便揣着这只有[耍酷一族]预算1/24的钱开始了[猜·情·寻]的拍摄。 向主流竖起中指 昆汀将[猜·情·寻]排在了他心中1997年个人最爱电影榜的第一位,而凯文·史密斯也说过这部电影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喜欢的一部。预算的降低纵然限制了电影的规模,但幸运的是凯文·史密斯仍旧守护住了创作上的自由,他那乐此不疲的对主流价值观的嘲弄也得以在[猜·情·寻]里得到延续。这回,他将目光对准了三个“非主流”的人物:两个漫画师和一个女同性恋,并且让他们产生了一个反传统的另类三角关系,即作为男性的霍尔登成了两男一女三人关系里被“争夺”的那一个。霍尔登一边维系着和“蕾丝边”女友艾丽莎的恋情,同时又要面对对自己有奇妙感情的好朋友班吉的万般阻挠。霍尔登和艾丽莎在秋千上的对话是凯文·史密斯对主流价值观的一次炮轰,他借两人间的交谈大大讽刺了盲从大众的“愚见”。霍尔登问艾丽莎:“为什么喜欢女人?”艾丽莎则反问:“为什么要喜欢男人?”对此,霍尔登只能用“因为那样才正常啊”来搪塞,他所做选择的依据大都建立在“别人都这么干啊”的观点之上。而接下来对“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女人是否是处女”这个话题的讨论更是放大了霍尔登“主题先行”的毛病,他就像是一位先给被告定罪、再忙着寻找人证物证的检察官,宣读着一条又一条只是作为借口的罪名,但他的表情却是那么义正辞严,让整个对话显得荒唐又可笑。 深受漫威漫画的熏陶,客串永远是凯文·史密斯百试不爽的一招,如果说[疯狂店员]里什么八大姑六大婶的都被拉来跑龙套,是面对惨不忍睹的制作经费所做的无奈之举,那么此后的凯文·史密斯依然爱请熟人客串的原因,无非是爱上了这既省钱又给力的招儿,他用斯坦·李创造“复仇者联盟”的方式来拍电影,而且还拍得很成功。于是,我们看到“疯狂收音员”布莱恩·奥哈罗兰、伊桑·苏普利等“老伙计”继续通过频繁的亮相找寻存在感,而卡西·阿弗莱克、马特·达蒙也各自以打酱油的方式悉数登场,“新泽西帮”经此片的洗礼初具规模。 凯文·史密斯念念不忘的还有[星球大战]。继[疯狂店员]里借兰道之口对[星球大战]进行了“振聋发聩”的解读之后,在本片中他又借一位黑人同性恋之口拿[星球大战]说事,这次的调侃对象变成了蓝多·卡瑞辛和[星球大战]中“深藏的种族主义”。另一个值得一提是曲棍球,[耍酷一族]里,布罗迪躺在床上玩着冰球游戏,触到了女友忍耐的底线,然后闹翻,而到了[猜·情·寻]中,霍尔登和艾丽莎翻脸的地点也是在冰球比赛的现场。尽管凯文·史密斯本人非常喜欢冰球,但冰球似乎悄悄地成为了他电影里分手的信号。 情爱的围城 “杰和鲍伯”,他们在影迷眼中,就是凯文·史密斯电影的签名,既夸张又真实。初次登场时,他们就像是漫画版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迪米尔,在便利店门口消磨着时光,等待他们的“戈多”。他们一胖一瘦,一个沉默寡言,一个脏话连篇,以搭档形式出现在凯文·史密斯早期所有的电影里,这俩哥们的作用也绝不仅仅是插科打诨,尤其是凯文·史密斯亲自扮演的“沉默的鲍伯”一角。有时他就像是一块提示板,给予角色下一步的指引,他会在最关键的时刻为迷茫的主人公指明出路:[疯狂店员]里他留下的那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伙计,但会在你工作时给你送千层面吃的可不多,她们大部分只会对你不忠”点醒了在现女友和前女友之间犹豫不决的但丁;[耍酷一族]里,史密斯则将“上帝显灵”的权力交给了客串的斯坦·李,后者的话点燃了布罗迪残余的热情;而到了[猜·情·寻],史密斯更是无前例地让鲍伯做了三分钟的“演讲”,并直接点出了片名“追寻艾米”的含义。 与其说“追寻艾米”是对失去的那段值得维系的感情的悔恨,倒不如说是从此进入了一种不可逆的状态,比如鲍伯讲述的故事里恶语相向后分道扬镳的情侣,又比如霍尔登最后聚集三人进行的摊牌,注定了两败俱伤的结局。这种不可逆转的状态恰恰才是无数人一直在经受的苦楚。班吉说:“有些门永远不该打开。”因为有些门打开之后就再也关不上了,而门后的世界总是吸引着人们去转动那充满诱惑的把手。不过,凯文·史密斯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使他孜孜不倦地把逆耳忠言灌输到主人公的耳朵里去,结局也未必会走向圆满,比如[疯狂店员]里最后也没有交代但丁的选择,[猜·情·寻]的当面对质之后三人各自只剩怀念,[耍酷一族]倒是有了个美满的结局,但那更像是一场用来疗伤的美梦,毕竟发生在百货商场的电视真人秀,本身就暗含了梦的质地。拍[疯狂店员]的那个凯文·史密斯,相信“行动大于一切”,要么做,要么闭嘴,那些什么都不干、整天自怨自艾的生活态度是他所极度不屑的。在[猜·情·寻]里,他似乎产生了动摇,尽管鲍伯依旧说着“要么做要么不做,没有什么试不试的”这样鼓舞人心的台词,但霍尔登的尝试还是令三个主角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寻找艾米”的状态之中。不过,也正是这一点点的动摇,为电影增添了一丝古怪的悲情,让结尾显得既伤感,又迷人。 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14年十月号
不仅仅是异性恋 ——关于美国影片《猜猜寻》(又名:《爱,上了瘾》) 由《珍珠港》的男主角本阿弗莱克主演的美国影片《猜情寻》,是一部关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因为女人曾经是一个同性恋者,使得这部影片被划归到同志电影的单元,——其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情节,你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异性恋的,因为是一个男人打动了一个同性恋的女人,但是故事最后出人意料戏剧性地发展,我们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同性恋的,因为正是这个女人,使男人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同性恋。 同性恋在好莱坞历史上是一个长期被隐匿的领域。早期银幕上的同性情欲,往往只能以一种隐晦的方式点到为止。1947年希区柯克的名作《夺魂索》以一桩谋杀案的背景隐隐带出两个凶手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欲关联;1940年的《蝴蝶梦》经由女管家对女主人疯狂的迷恋隐喻了潜伏在曼德利庄园的女性同性情欲。比较有意思的是,男主人公即使明知女管家的存在已对新婚妻子构成某种恐慌,但他对女性之间的力量角逐完全无能为力。
与希区柯克相仿,范霍文著名的《本能》同样描绘了直男在女性杀手情色挑逗之下的软弱愚蠢。虽然以上两部电影均未点明女主人公的同性恋身份,相较于男性之间的“不可言说”,女性之间的同性亲密在异性恋银幕上的表达要自如很多。
《猜情寻》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纪九零年代的美国。本阿弗莱克扮演的男主人公霍登·麦尼尔与好友班奇·艾德华是成功的漫画家,他们生活在一起,情趣相投。不久,他们认识了女作家艾利莎,这个胶俏的金发女子立刻对霍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霍登也被她的热情开朗所吸引,于是,艾利莎邀请霍登参加她和她朋友的一个PARTY。 让霍登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原来艾利莎是一个同性恋者,她邀请霍登参加的,是一个女同性恋聚集的PARTY,当霍登看到一对对女人相拥着激吻的时候,在震惊和气愤中,他离开了艾利莎。 但是艾利莎随后赶来,她告诉霍登,她愿意和他做朋友,最好的朋友。面对艾利莎那双热情坦率的眼睛,霍登无法拒绝她的要求,他们开始了真诚的心灵的交流与探索。 霍登与艾利莎探讨了很多问题,霍登很直接地问艾利莎,什么是女人,他认为女人的天性应该是喜欢男人,艾利莎立刻反问道,你以为男人是吸引女人的唯一理由吗? 他们也谈到了关于处女的定义,艾利莎说,女人只要有了性 爱,不管是和男人还是女人,就不是处女了;霍登却固执地认为,按照正常的标准,女性只有和男人发生性,才是女人。 双方都没有说服对方,但是艾利莎那样坦率的倾诉(她甚至告诉霍登她和女人在一起的性)却打动了霍登。霍登接受了她的友谊,也开始修正自己对同性恋观念,同时,一种莫名的情愫也在两人的心中开始滋长,两人都为此感到恐慌。 终于,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里,霍登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了艾利莎,他说,艾利莎正是他想所寻找的,艾利莎的泪水夺眶而出,在轰隆隆的雷雨声里,他们紧紧地拥在了一起。 然而,霍登对艾利莎的过去难以释怀,在激烈的性的交融后,他仍然不断地追问艾利莎是否真的爱上了自己,艾利莎告诉他,他正是她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她说,她同意霍登的看法,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是自然的。 电影进行到这里,男人和女人的爱情似乎都有了归宿,但是,很显然,这不是导演想要的答案,因为,电影真正的高潮,还没有到来。 艾利莎的过去,并不仅仅是同性恋那么简单,早在少女时代,她便和多个不同的异性有过性的交往,而这对于霍登来讲,无异于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一直以为艾莉莎因为自己回归到正常的轨道,却不曾想,自己只不过很可能是这个女人风流史上的一笔谈资而已。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曾经论及这一现象,她认为,一些异性恋女性为了吸引男性的注意,刻意将自己打扮为“同性恋”,比如,一些异性恋女性故意通过同性之间的亲吻或爱抚吸引男性好奇的目光;中国社会学家李银河也认为,这与女同性恋在异性恋父权社会之下的处境相关,由于女同性恋长期以来没有被视为一种可独立存在的性取向,是故女同性恋通常被社会认为只不过是女性生活上的不检点。换而言之,作为一种性取向身份的女同性恋常常是被异性恋社会所忽略的。 艾莉莎的人设符合传统父权对美女的刻板想象:形象娇柔,声音甜软。她的“同性恋”是不是女主人公故意以此对霍登的设套呢?或许不同的人那里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但正如一些网友指出的那样,男性或许可以接受女性在同性之间发生的“性乱”,但如果女性出轨的对象是另一异性,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另一方面,班奇,霍登的好友,也发现自己难以接受霍登和艾利莎之间的关系,于是,他也开始寻找艾利莎过去性乱的证据。 班奇的痛苦和嫉妒像一块大石头,深深地压在霍登的心底,他发现自己原来如此在意班奇对此的感受,他开始疑惑自己是否真的爱上了艾利莎,还是,只不过纯因好奇才有了这样一段偏离正轨的际遇。 在经过心与心的碰撞后,霍登和班奇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原来,他们心底深处都怀着对彼此难以言说的情愫。 两个男人的心底原来也埋伏着同性恋的种子!但是,——他们必须面对,只有面对,他们才能真正找到打开心门的钥匙。 影片的进行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冲击我们的头脑,迫使我们去思考一个又一个不断浮出水面的问题—— 同性恋与异性恋是对立的吗?当艾利莎告诉她的同性恋女伴们,她爱上了一个男人,所有的女人面孔都变的异常震惊和愤怒,这个时候,艾利莎知道,她和她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 男人与女人是对立的吗?当霍登告诉艾利莎,他可以和她有性,但是请她接受他和另一个男人的爱时,艾利莎给了他一个耳光,她说,她不是男人发泄欲望的工具。但她还是情不自禁地抱住了霍登。她说她是真的爱上了他。艾莉莎的声泪俱下打动了霍登,这个时候,我们看见霍登的眼泪,无声无息地流淌下来。
影片也可能触怒一些女/权主义者。例如一边是艾莉莎在床上畅谈她的人生价值观,另一边霍登却来了一句:Told others amy wants some hard deepen-dick。在男主的眼里,艾莉莎需要的不过是penetrate(插/入)而已。
当然,换一个角度,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两人关系的一种反讽。导演希望毫不掩饰地直面两性关系。这样的坦诚,不仅嘲讽传统,也可能冒犯女/权。
一切也在暗示我们在面对真实情感时是多么无能为力。电影《猜情寻》藉由一个传统直男对自我身份的怀疑来揭示异性恋机制的荒谬,并对同性恋这一名词概念的定义提出质疑。异性恋机制的人们研究同性恋的成因,并为其赋予各种病理学负面的含义。不符合异性恋中心的声音因此“消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消失”。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同性本能依旧暗流涌动。
从此角度来看,主人公在“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游走的状态亦可看做是对性身份边界的某种探索。这样的“无法界定”或者“拒绝被定义”被美国性别研究学者葛尔·鲁宾命名为“酷儿”。
身为酷儿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质疑作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心的异性恋,亦可挑战这一中心所划出的种种身份界限。我们可以思考与这些界限有关的各种问题,——不是仅仅描述它们存在这一事实,而且要追问它们是如何被制造、被界定、被规范或者被否定、被争论的。
酷儿电影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展示我们身处空间的畸形和病态。酷儿理论认为,同性恋无论从什么意义来讲也不会仅仅是单性之间的事,它关乎两性,它在拓展和考验人们对生命的体验。葛尔鲁宾发现,绝大多数同性取向的人群曾在外部压力的驱使下发生异性性行为,一些异性恋人群也可能在特定环境下尝试同性性行为。可以说,社会的构成,人事的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比生理因素更加对现实的性行为有决定意义。生理无罪,有罪的是让自然的被压制,让不自然的变成强制。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曼德利……”从上世纪40年代的《蝴蝶梦》到九零年代的《猜情寻》,同性情欲的面纱终被撩起。为《蝴蝶梦》作者达芙妮做传的作家玛格丽特·福斯特认为,《蝴蝶梦》一书折射了原著作者隐秘的同性欲望。尾声部分,女管家一把火烧掉了男女主人公所在的庄园,无声的欲望之火,化做一片荒凉的断壁颓垣。正如酷儿电影所呈现的那样,曾经只拥有男女主人公的曼德利庄园,现在被发现了更多可能。。
惊喜发现杰与沉默的鲍伯出现在本片,认真查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火星,《疯狂店员》和本片的导演凯文.斯密斯就是鲍伯...喜欢《Chasing Amy》,是因为片中角色胡闹和幽默犀利的言谈中却充满“哲理”,例如贾森.李的十字街口谁有可能最先得到100美元的测试。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点,凯文.斯密斯没有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all you need to do is to ask, you don't have to play Hercule Poirot...I was an experimental girl.''
非常惊喜,喜欢里面的台词,之前扫到短评以为是一个狗血的故事,但其实真的有在认真讨论love relationship的问题,好多对话里的观点都很敏锐,整个故事都喜欢。Hooper的人设剧烈精彩,以及Ben真的Cute♥
KevinSmith最好看的电影,逼问爱情的本质。女猪脚还是他当年的女盆友,尽管拍好了就分道扬镳,我相信只要爱便好好去爱。仅此。
I do this sometimes out of stupidity and sometimes out of love.
最贱的:建议三人3P解决问题
我怎么早没看这片儿呢!傻本哪儿那么帅啊把人家好好一个les掰直 而且能找个岁数小点儿好看点儿的女的演么 这故事估计在当时还挺先锋的 里面好多对白也挺好的 好久没见jay&bob 他俩在里边儿略违和 还有傻本弟弟casey在里面萌翻了!!!
Jay&Silent Bob便是真相帝啊
97年的片子却有着79年的画面,那个年代米国也有让人看不下去的影片
翻译不好,台词又特多。后一小时渐入佳境,AMY非常可爱,很纯粹(不是纯)1.75G
其实它无关同性。BTW,CC为啥选这个片?!
女主真的很有魅力 特别是她的声线 温柔又性感可惜sb男主听了那么多好建议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让自己基友和女朋友和自己3p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吗该死的男性自尊心 just love her you stupid shit另外就是这个电影还有大本弟弟 以及基友马特达蒙 导演也出现了 都是彩蛋 还被骂:you shut up you fat fuck
女主人设绝了,充满着无限魅力。至于男主,餐馆chasing amy的戏之后他想出的解决方案真的是????所以最后的一年后结局,简直让人想打一星。ps:Joey Lauren Adams真的太太太迷人了,声线更是绝了。
现代版理智和情感。主题不再是女人的出路。一个典型的男人很理智地做了错事,一个典型的女人做了很多错事才变得理智,他俩一起走到了各自的交叉路口。轻微的讽刺,Sex is easy.love is hard
小本的青葱岁月啊。。。一堆脏话里,看似混乱的人生中的真理
He has zero problem with her sleeping with the women in New York City. But he has some sort of half-assed, mealy-mouthed objection to pebescent antics that took place almost ten years ago.
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了 这片子 我还是跪吧 Ben Affleck童鞋你还是回去当导演比较好 (我打脸,我眼瞎,这片Ben也苏死了!!!!!!)
在恶趣味的同时还很睿智的讲了一个感情的道理,不愧是凯文·史密斯啊,gay啊LES啊,3P 啊这些都是外设条件,内在是我们如何看待爱情。包括爱的过去。
其实这片并不高明,但有种坦诚的独立电影的气质,看似恶趣味但触及到了感情关系中一个非常真实的核心问题,而且也夹杂成长的母题,这就是电影好看的地方啊。有些段落有些叙事的小伎俩虽然不高明,但是有效有趣,比如雨夜表白那场对观众情绪的把控,再比如冰球那场戏的交叉剪辑。
情节有爆点,迷人的小细节,带点凯文·史密斯式的自恋,绝对是震撼教育。